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分析绿茶饮料的风味物质
1
作者 范霞 杨恒明 陈荣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0-974,共15页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绿茶饮料中的特征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为绿茶饮料风味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绿茶饮料中的特征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为绿茶饮料风味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对12种绿茶饮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并结合电子舌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绿茶饮料中的非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结果]利用HS-SPME/GC-MS在12种绿茶饮料中共检测出135种香气物质,其中酯类40种,醇类21种,醛酮类27种,萜烯类31种,烃类8种,酚类4种,酸类1种,其他物质3种。共有的挥发性香气组分是柠檬烯、α-松油醇和芳樟醇,根据气味活度值(odour activity value,OAV)确定芳樟醇是绿茶饮料的特征香气物质,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赋予绿茶饮料独特的风味。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电子鼻和电子舌可以区分12种绿茶饮料,第一主成分(PC1)与第二主成分(PC2)的贡献率之和分别达91.08%和92.58%。茶氨酸是绿茶饮料中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含量与绿茶饮料整体滋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种类绿茶饮料的气味和滋味特征存在差异,通过HS-SPME/GC-MS、电子鼻、电子舌和氨基酸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可以较好地分析12种绿茶饮料中的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饮料 挥发性成分 滋味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成分分析 氨基酸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白芥子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4
2
作者 蔡君龙 卢金清 +2 位作者 黎强 郭胜男 戴艺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检测白芥子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首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萃取白芥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再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白芥子中共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25个成分,占挥发... 目的分析检测白芥子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首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萃取白芥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再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白芥子中共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25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1.1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15.85%)、茴香脑(6.75%)、1-环丙基丙烷(5.98%)、苯并噻唑(3.87%)、巴豆腈(3.57%)、异硫氰酸环己酯(2.81%)等。结论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能快速全面获得白芥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信息,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优化与‘安梨’花序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颍 张文静 +4 位作者 刘宝丽 路鑫鑫 赵琦 卢新元 朱京涛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2,共7页
以’安梨’盛花期完整花序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挥发性成分测定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样品量为3 g,平衡时间与萃取时间均为40 min,萃取温度50 ... 以’安梨’盛花期完整花序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挥发性成分测定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样品量为3 g,平衡时间与萃取时间均为40 min,萃取温度50 t为最佳测定条件。利用自动质谱解卷积鉴定系统(AMDIS)、NIST11谱库检索系统进行鉴定,在'安梨'花序中共鉴定出6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烷类(26种)、酯类(9种)、醇类(8种)、醛类(6种)、醚类(2种)、萜类(2种)、酮类(2种)、烯类(2种)、芳香类(1种)、酚类(1种)、醞类(1种)、杂环类(1种)以3-辛醇作为内标物对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苯醞(8.6μg/kg)、十五烷(5.51μg/kg)、二十一饶(4.42μg/kg)、苯乙醇(4.12μg/kg)、香叶基芳樟醇(2.79 pg/kg)、对苯二酚(2.58 pg/kg)、正十六烷(2.34μgkg)、苯甲醛(1.76μg/kg)等,在’安梨'花序挥发性成分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安梨'花序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由香气品质可知,除烷桂外其他挥发物多具有香气特征,主要表现为花香型、果香型〈青香型、果仁香型、橘香型、苦感型、辛香型和少数其他香型。其中,中级香气品质的挥发物18种,高级香气品质6种。同时,香气系列分布情况也表明,辛香型和花香型是'安梨'花序的主要香气特征,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果仁香型,与实际嗅感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梨’ 挥发性成分 条件优化 品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止痛化癥胶囊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娜 刘俊丽 +3 位作者 王涵 刘金平 李平亚 董庆海 《特产研究》 2019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检测止痛化癥胶囊中挥发性成分,为止痛化癥胶囊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止痛化癥胶囊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检测止痛化癥胶囊中挥发性成分,为止痛化癥胶囊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止痛化癥胶囊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检出挥发性成分70种,鉴定出其中的70个组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29%,主要包括烯烃、有机酸、醛、酮、酯、杂环和芳香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分别是5-甲基-2-糠醛(18.47%)、焦粘醛(16.23%)、2-乙酰吡咯(7.17%)、薄荷酮(4.84%)、1-(2-呋喃基)乙酮(4.58%)。止痛化癥胶囊挥发性成分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化癥胶囊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刺苞南蛇藤挥发性成分
5
作者 杨娜 王涵 +2 位作者 刘俊丽 刘金平 李平亚 《特产研究》 2019年第2期80-84,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刺苞南蛇藤藤茎的挥发性成分,为刺苞南蛇藤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刺苞南蛇藤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刺苞南蛇藤藤茎的挥发性成分,为刺苞南蛇藤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刺苞南蛇藤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检出挥发性成分105种,鉴定出其中的102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40%。主要包括有机酸、烷烃、烯烃、醇、醛和芳香类化合物等;含量较高的分别是乙基己醇(12.26%)、正壬醛(5.68%)、己酸(5.05%)、正十四烷(3.64%)、正癸醛(3.09%)、新醇(3.02%)、正十五烷(2.94%)、苯甲醛(2.43%)、香叶基丙酮(2.18%)。刺苞南蛇藤挥发性成分丰富,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苞南蛇藤 挥发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黄芪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娜 李英杰 +4 位作者 周柏松 李雅萌 赵文杰 刘金平 李平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27-3630,共4页
目的: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检测黄芪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黄芪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黄芪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目的: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检测黄芪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黄芪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黄芪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富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检测出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检出挥发性成分65种,鉴定出其中的62个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70%。主要包括萜烯类和多环芳烃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分别是2-戊基呋喃(11.14%)、醋酸(10.69%)、姜黄烯(6.06%)、己腈(5.15%)、α-胡椒烯(3.91%)、椰子醛(3.69%)、羊油酸(3.48%)、正庚酸(3.26%)等。结论:黄芪挥发油化学成分丰富,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能全面快速的获得其组成信息,可应用于黄芪挥发油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挥发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流苏石斛花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晓蓓 王雅琴 +1 位作者 谢勇 杨柳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40-43,共4页
研究了流苏石斛花中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流苏石斛花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香气成分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从流苏石斛花中检测出23种... 研究了流苏石斛花中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流苏石斛花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香气成分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从流苏石斛花中检测出23种香气成分,其主成分(相对质量百分比)为α-蒎烯(45.06%)和β-蒎烯(2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流苏石斛 成分 Α-蒎烯 Β-蒎烯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啤特果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4
8
作者 魏晋梅 刘彩云 +1 位作者 张丽 张咏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66-270,275,共6页
啤特果是一种品质极高的绿色水果,为研究其风味特征,基于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果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 啤特果是一种品质极高的绿色水果,为研究其风味特征,基于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果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并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结果显示,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CAR/PDMS)萃取头在40℃、萃取40 min的萃取效果较好;经鉴定得到44种化合物,包括30种酯、6种醛、4种醇、2种酮和2种碳氢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酯类(89.176%),其次是醇类(7.844%)、碳氢化合物(1.172%)、醛类(0.912%)和酮类(0.896%)。2-己烯酸乙酯(30.337%)、乙酸丁酯(16.661%)、乙酸乙酯(14.002%)、己酸乙酯(13.315%)和丁酸乙酯(7.349%)是啤特果中含量较高的风味物质。研究啤特果挥发性成分,便于我们初步认识这个品种的特点,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资源提供基础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特果 -微萃-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不同品种苹果酿造蒸馏酒中香气成分及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志兵 连琛 +2 位作者 詹瑞玲 刘美玉 安贵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1-195,共5页
以不同品种苹果为原料酿造苹果蒸馏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分析其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苹果蒸馏酒共检测出5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酯类28种、醇类8种、酸类4种、醛类3种、烷烃类7种。延长红、澳洲... 以不同品种苹果为原料酿造苹果蒸馏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分析其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苹果蒸馏酒共检测出50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酯类28种、醇类8种、酸类4种、醛类3种、烷烃类7种。延长红、澳洲青萍、长富2号苹果蒸馏酒中酯类分别为22种、21种、15种,相对含量分别为39.43%、38.44%、46.28%;醇类分别为7种、6种、8种,相对含量分别为42.90%、42.42%、37.11%;酸类分别为4种、0种、1种,相对含量分别为1.65%、0、0.27%;醛类分别为3种、1种、1种,相对含量分别为9.58%、9.98%、14.32%;烷烃类分别为5种、6种、5种,相对含量分别为4.01%、4.39%、3.81%。综上所述,延长红苹果蒸馏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种类丰富,含量较高,是酿造苹果蒸馏酒的良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品种 苹果蒸馏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成分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史辉 唐俊妮 +1 位作者 陈娟 王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5-190,共6页
采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基苯(polydimethylsiloxane/divinylbenzene,PDMS/DVB)、75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CAR/PDMS)萃取头和50/30μm二乙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divinylbenzene/carbo... 采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基苯(polydimethylsiloxane/divinylbenzene,PDMS/DVB)、75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CAR/PDMS)萃取头和50/30μm二乙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divinylbenzene/carboxen/polydimethylsiloxane,DVB/CAR/PDMS)萃取头,20、30 min和40 min 3种萃取时间,50、65℃和80℃3种萃取温度,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ryptone soy broth,TSB)培养物的挥发性代谢产物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以建立适宜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挥发性代谢物的萃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能更好地满足各类化合物的萃取需要,获得更加全面的化合物信息,并且在萃取温度80℃条件下萃取30 min,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挥发性代谢物的数量和响应强度较高。因此,萃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最适条件为: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80℃、萃取时间30 min。在该萃取条件下,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TSB中产生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乙醇、1-癸醇、3-羟基-2-丁酮、丙酮、乙酸、苯甲醇、3-甲基-1-丁醇、吲哚、1-辛醇和正辛酸等。该萃取方法的建立可为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挥发性代谢产物 条件 优化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三种茶坯窨制桂花茶的香气成分
11
作者 唐梦婷 廖献盛 +6 位作者 谷梦雅 李鹏春 洪雅萍 徐梦婷 金珊 叶乃兴 张见明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8,共12页
为探究3种茶坯窨制桂花后的香气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感官审评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对桂... 为探究3种茶坯窨制桂花后的香气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感官审评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对桂花红茶、桂花美人茶和桂花乌龙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窨制后3种桂花茶中共检测出726种共有香气成分,324种差异香气成分(P<0.05)。桂花茶以杂环化合物、萜类、酯类、烃类及酮类为主,占比78.73%。桂花茶中的关键呈香成分(OAV>10)为呋喃酮、α-紫罗兰酮、芳樟醇、柠檬醛、脱氢芳樟醇、月桂醇等。其中桂花红茶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月桂烯、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乙酸芳樟酯、苯甲醇、月桂醇等;桂花美人茶中主要香气成分为苯乙醛、柠檬醛、脱氢芳樟醇、芳樟醇、萜品油烯、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等;桂花乌龙茶主要香气成分为α-紫罗兰酮、吲哚、β-紫罗兰酮、月桂醇等。研究表明,桂花窨制能明显改善不同茶坯香气,赋予茶坯较浓郁持久的桂花香,其中以桂花红茶的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茶 窨制 活性值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HS-SPME-GC-MS联用及电子鼻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油莎豆油香气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辛明航 曹旭 +3 位作者 滕旭 包陈力根 刘婷婷 王大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1-288,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提取方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压榨法、浸出法、水酶法)获取的油莎豆油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电子鼻进行比较,并以相...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提取方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压榨法、浸出法、水酶法)获取的油莎豆油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电子鼻进行比较,并以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确定关键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油莎豆油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别,4个样品共鉴定出101种挥发性化合物,共有组分为22种,主要为醛类、酮类、酯类及烷烃类,超临界CO_(2)萃取法及压榨法样品中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大分别为36.71%和25.64%,浸出法样品中烷烃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大为31.07%,水酶法样品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大为45.66%;挥发性化合物的PCA及电子鼻分析可以将4种方法很好区分;根据ROAV得出4个样品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其中壬醛、柏木脑及D-柠檬烯为共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油 方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化合物 电子鼻 味活度值
下载PDF
HS-SPME与GC-MS联用对石柱参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原 闵冬雨 +4 位作者 樊晖 于艳 龚伟 陈民 曲功霖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辽宁道地药材石柱参不同部位(根、茎、叶、籽)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GC-MS联用对石柱参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与鉴定。结果:从石柱参中共鉴定挥发性成分71种,主要包括萜、醇/酚、... 目的:分析比较辽宁道地药材石柱参不同部位(根、茎、叶、籽)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GC-MS联用对石柱参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与鉴定。结果:从石柱参中共鉴定挥发性成分71种,主要包括萜、醇/酚、酯/醚等结构类型。根含有β-人参烯、葎草烯、辛乙二醇单十二醚等31种成分;茎含有(E)-β-金合欢烯、全顺式-5,8,11,14-二十碳四烯酸甲酯、顺式-β-金合欢烯等26种成分;叶含有6-十一醇、辛糖、7-表-顺式倍半香桧烯水合物等22种成分;籽含有3-甲基-1,5-戊二醇、石竹烯、邻苯二甲酰-3-乙酸等18种成分。4个部位的特有成分数量及相对含量合计分别为根18种、45.96%,茎13种、28.48%,叶12种、52.43%,籽11种、37.84%,4个部位的共有成分为1-己醇和石竹烯。结论:石柱参根、茎、叶、籽的挥发性成分均以萜、醇/酚、酯/醚为主,而4个部位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柱参 不同部位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灌胃细辛后小鼠脑、肝和血液中7个挥发性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子为 刘广学 +6 位作者 谢德媚 田丰 贾翊康 徐风 尚明英 王璇 蔡少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93,共9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灌胃给药细辛后吸收入小鼠体内的细辛活性成分4-烯丙基苯甲醚、甲基丁香酚、2,3,5-三甲氧基甲苯、3,4,5-三甲氧基甲苯、细辛素、3,5-二甲氧基甲苯和黄樟醚进行了定量研究...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灌胃给药细辛后吸收入小鼠体内的细辛活性成分4-烯丙基苯甲醚、甲基丁香酚、2,3,5-三甲氧基甲苯、3,4,5-三甲氧基甲苯、细辛素、3,5-二甲氧基甲苯和黄樟醚进行了定量研究。采用VF-WAXms毛细管柱(0.25 mm×30 m,0.25μm)和SPME萃取头PDMS/DVB(65μm),建立了7个成分的标准曲线,验证了该方法稳定性(RSD〈15%)、重复性(RSD〈9.5%)、精密度(RSD〈22%)、相对回收率(87.0%-108%)和提取回收率(74.9%-102%),并使用验证后的方法确定了7个主要吸收成分的量,在给药后小鼠肝、脑和血液中检测到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烯丙基苯甲醚0.22,0.14μg·g^-1,0.25 mg·L^-1;甲基丁香酚1.1,0.39μg·g^-1,0.69 mg·L^-1;2,3,5-三甲氧基甲苯0.45,0.13μg·g^-1,0.54 mg·L^-1;3,4,5-三甲氧基甲苯0.51,0.15μg·g^-1,0.45 mg·L^-1;细辛素0.48,0.039μg·g^-1,0.69 mg·L^-1;3,5-二甲氧基甲苯2.2,1.2μg·g^-1,1.5 mg·L^-1;黄樟醚1.3,0.67μg·g^-1,1.1 mg·L^-1。结果表明HS-SPME-GC-MS分析方法适合于中药中挥发性成分在体内的分析测定,样品用量少,快速简便;含量测定数据为进一步认识细辛药材有效物质和毒性物质提供了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挥发性成分 -微萃-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定量分析 生物样品检测 肝组织 脑组织 血液
原文传递
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香气差异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邵淑贤 徐梦婷 +6 位作者 林燕萍 陈潇敏 方德音 蔡捷英 王金焕 金珊 叶乃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2-239,共8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仪,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香气成分... 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仪,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实验结果表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两地黄观音乌龙茶。HS-SPME-GC-MS实验结果显示,两地黄观音乌龙茶共测出79个香气成分,其中17个差异香气物质可用于黄观音乌龙茶产地区分。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花香特征的茉莉酸甲酯、吲哚、茉莉酮、反式-橙花叔醇和茉莉内酯等香气成分在云霄黄观音中OAV较为突出,而具有花果香气特征的芳樟醇、癸醛、月桂烯、异戊醛和己醛等香气成分在武夷黄观音中OAV较为突出;产地判别结果表明,基于17个差异香气物质构建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判别率达到83.33%,其中5个重要香气成分(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茉莉内酯、茉莉酸甲酯和吲哚)构建的SVM模型判别率为100%。本研究利用HS-SPMEGC-MS技术,筛选出与云霄黄观音和武夷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相关的差异香气物质,并构建产地判别模型,为阐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的香气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观音 乌龙茶 产地判别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SPME-GC/MS联用分析六堡茶茶花香气成分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颖瑞 龙启发 +4 位作者 蒋小华 高丽梅 龚庆芳 苏孔武 岑铭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89-1395,共7页
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六堡本地三种茶树花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叶种茶树花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37种,主要为苯乙酮、4-甲基-1,5-庚二烯、苯甲酸甲酯、愈创木二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雪松烯... 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六堡本地三种茶树花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叶种茶树花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37种,主要为苯乙酮、4-甲基-1,5-庚二烯、苯甲酸甲酯、愈创木二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雪松烯、水杨酸甲酯、D-杜松烯、1-氨基-环戊醇、除虫菊酮,占总相对含量的89.48%;中叶种共鉴定出32种成分,主要为苯乙酮、紫苏烯、顺式-3-蒈烯、顺式α-榄香烯、苯甲酸乙酯、塞瑟尔烯、α-蒎烯、新丁香三环烯、衣兰烯、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占总相对含量的83.88%;小叶种的茶树花中共鉴定出45种香气成分,主要为苯乙酮、紫苏烯、罗勒烯、顺式α-榄香烯、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二环[4.4.0]癸-1-烯、荜澄茄油烯醇、α-菖蒲二烯、α-红没药烯、衣兰烯、苯甲酸乙酯、白菖油萜和α-杜松烯,占总相对含量的82.34%。苯乙酮为三种茶树花共有的主要成分,分别占总相对含量的60.70%、42.46%和39.91%,这成分与其他成分一起构成了3个品种明显不同的茶树花花香。该研究结果为六堡茶树花的深加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茶树花 成分 六堡
下载PDF
SPME-GC-MS技术结合rOAV分析不同加工工艺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物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沅达 吴婷 +5 位作者 黄刚骅 任玲 马晨阳 周小慧 李亚莉 周红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4-332,共9页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化合物,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PCA验证、OPLS-DA分析以...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化合物,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PCA验证、OPLS-DA分析以及相对香气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筛选紫娟白茶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2种主要香气组分,以醇类、酯类、杂环及芳香族化合物为主,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甲醇、β-紫罗兰酮等相对含量较高,rOAV法分析结果显示:1-辛烯-3-醇、α-紫罗兰酮、苯乙醛、水杨酸甲酯等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自然萎凋的紫娟白茶(TZW)花果香馥郁且带毫香、辛香、药香的香气形成具有较大贡献,1-辛烯-3-醇、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苯甲醛等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复式萎凋紫娟白茶(CZW)果香浓郁且带花香、辛香的香气形成具有较大贡献。OPLS-DA分析结合rOAV发现1-辛烯-3-醇和水杨酸甲酯是TZW与CZW香气差异的关键化合物。综上所述,自然萎凋方式加工的紫娟白茶花果香更加浓郁,可以有效提高紫娟白茶的香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 白茶 关键香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
下载PDF
基于E-nose、HS-SPME-GC-MS和GC-IMS检测三种草莓鲜榨汁的香气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敬文 潘磊庆 屠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6-296,共11页
不同草莓品种鲜榨汁风味存在较大区别,风味特征会直接影响草莓鲜榨汁消费者接受度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以妙香3号草莓、红颜草莓和黔莓2号草莓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 不同草莓品种鲜榨汁风味存在较大区别,风味特征会直接影响草莓鲜榨汁消费者接受度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以妙香3号草莓、红颜草莓和黔莓2号草莓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三种草莓鲜榨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草莓鲜榨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和种类有明显差别。电子鼻可以有效区分三种草莓鲜榨汁;HS-SPME-GC-MS检测出8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55种酯类、9种醛类、7种醇类、13种酮类和5种酸类。其中2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是三种草莓鲜榨汁共有的,包括11种酯类、4种醛类、芳樟醇、5种酮类及壬酸。妙香3号鲜榨汁中5-己基二氢-2(3H)-呋喃酮含量较高,红颜草莓鲜榨汁中乙酸己酯和(Z)-乙酸-2-己烯-1-醇酯含量较高,黔莓2号草莓鲜榨汁中乙酸甲酯、丁酸甲酯、己酸甲酯、己醛、(E)-2己烯醛、芳樟醇和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含量较高。GC-IMS检测出6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24种酯类、12种醛类、7种醇类、10种酮类、2种呋喃和5种其他物质。丁酸乙酯、乙酸异丙酯、2-己烯醛、1-戊烯-3-醇含量在三种草莓鲜榨汁中含量均较高,是形成草莓风味特性的关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鲜榨汁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下载PDF
基于GC-MS及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表征8种白桃关键香气的差异
19
作者 刘格格 毕金峰 +3 位作者 苟敏 吕健 吴昕烨 陈芹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77-285,共9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白桃香气品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仪,分析8种白桃样品(白银桃(BYT)、陇蜜5号(LM5H)、... 为探究不同品种白桃香气品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仪,分析8种白桃样品(白银桃(BYT)、陇蜜5号(LM5H)、新川中岛(XCZD)、秋彤(QT)、新大久保(XDJB)、颐红蜜(YHM)、颐红水蜜(YHSM)和冈山白(GSB))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和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importanceinprojection,VIP)分析各香气成分对不同白桃样品总体香气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电子鼻雷达指纹图中W1W、W5S、W1S、W2W传感器对8种白桃呈现不同的响应,结合主成分分析发现8种白桃总体香气存在差异;进一步基于HS-SPME-GC-MS进行8种白桃挥发性香气成分定性定量分析,BYT、LM5H、XCZD、QT、XDJB、YHM、YHSM、GSB样品分别检测到49、46、46、47、49、47、47、53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醛类、醇类、内酯类和酯类物质等,通过ROAV≥1且VIP>1筛选出6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分别是青草型的2-己烯醛、己醛、反式-2-己烯醛与反式-2-己烯-1-醇、花香型的芳樟醇和果香型的正己醇,它们的浓度高低造成8种白桃关键香气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桃 成分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电子鼻结合顶空SPME-GC-MS分析毛竹冬笋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文慧 孙春娃 +2 位作者 丁兴萃 李露双 章志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5-691,共7页
为研究毛竹冬笋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以自然生长毛竹冬笋(CK)和施肥处理毛竹冬笋(EG)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 为研究毛竹冬笋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以自然生长毛竹冬笋(CK)和施肥处理毛竹冬笋(EG)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通过对毛竹冬笋样品进行GC-MS检测、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可知,毛竹冬笋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柏木醇、肉豆蔻醛、1,3-二羟基丙酮、5-羟甲基糠醛和2-羟基-丁酸酮。PCA和LDA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99.336%、93.719%,均高于85.000%,说明电子鼻传感器的识别效应较高,并且样品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区分效果较好。SPME-GC-MS分析结果表明,2种样品均鉴定出34种成分,均是醇类、醛类、酮类的相对含量较高,并且CK高于EG,与由电子鼻检测得出的电阻比结果以及PCA和LDA分析结果基本吻合。说明,电子鼻能够区分CK和EG的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毛竹冬笋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