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1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1
作者 杨静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氧氯普胺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甲氧氯普胺联合中药方剂丁香柿蒂汤治疗。对比两...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氧氯普胺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甲氧氯普胺联合中药方剂丁香柿蒂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舒适度评分、心理评分、睡眠状况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2.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中发生2例恶心、1例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中发生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舒适度评分(102.80±6.57)分高于对照组的(93.25±6.30)分,焦虑评分(40.90±3.74)分、抑郁评分(41.85±3.81)分低于对照组的(45.61±3.96)、(46.98±4.37)分(P<0.05)。治疗后,两组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入睡潜伏期(33.79±7.94)min短于对照组的(42.63±8.75)min,实际睡眠时长(8.04±1.13)h长于对照组的(6.89±1.02)h,睡眠质量评分(10.80±1.31)分低于对照组的(12.56±1.58)分(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89.75±6.48)、(89.07±6.02)、(90.14±6.15)、(89.96±6.27)分,高于对照组的(82.93±6.85)、(82.40±6.13)、(83.27±6.30)、(83.14±6.54)分(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甲氧氯普胺联合中药汤方丁香柿蒂汤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睡眠等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且不会在用药后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顽固性呃逆 甲氧氯普胺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丁香柿蒂汤
下载PDF
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一例
2
作者 赵振花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99-100,共2页
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出现在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一般而言,患者的呃逆频繁发作持续超过48 h而不缓解即被称为顽固性[1]。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如肌内注射胃复安或者口服奋乃静等,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中药... 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出现在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一般而言,患者的呃逆频繁发作持续超过48 h而不缓解即被称为顽固性[1]。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如肌内注射胃复安或者口服奋乃静等,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中药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正逐渐受到重视。笔者采用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现介绍经验案例1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脑梗死 顽固性呃逆
下载PDF
颈夹脊输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晋延玲 林忆平 +3 位作者 李靖 吴向农 邓星佑 杨静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4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颈夹脊输刺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输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观察呃逆减轻及停止... 目的观察颈夹脊输刺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颈夹脊输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通过观察呃逆减轻及停止时间,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起效时间、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0%,24 h起效率为73.30%,2疗程治愈率为96.7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夹脊输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良好,起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进而缩短病程,可快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夹脊 输刺 顽固性呃逆
下载PDF
符文彬教授从心、胆、脾论治顽固性呃逆经验
4
作者 吉祥 石国傲 +9 位作者 陈锐明 李仲贤 周忆蓉 方慧 张琬欣 邹婧怡 谢星宇 周夏芸 阎路达 符文彬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04-409,共6页
介绍符文彬教授运用整合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经验。符文彬教授认为顽固性呃逆的基本病机在于胃气上逆,脾失健运是其发病的关键,气机不畅是其发病的首要因素。临床治疗当以理气健脾为原则。临证时,符文彬教授强调病症结合,究其发病... 介绍符文彬教授运用整合针灸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经验。符文彬教授认为顽固性呃逆的基本病机在于胃气上逆,脾失健运是其发病的关键,气机不畅是其发病的首要因素。临床治疗当以理气健脾为原则。临证时,符文彬教授强调病症结合,究其发病根源,以排除相关病因,并根据气与神之间的联系和脾升胃降理论提出气逆与情志互为影响,治呃必先调气;而调气的关键在于调神,调神重在调心胆;脾虚贯穿病机始终。故临床治疗从心、胆、脾论治,强调神的重要作用,身心同治,并总结提出“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治疗模式,综合运用毫针针刺、灸法、针挑疗法、皮内针等针灸技术,收获良效,以期为临床针灸医生治疗顽固性呃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整合针灸 心、胆、脾论治 针挑疗法 符文彬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贺昕航 王宝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8期124-128,共5页
顽固性呃逆作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以巴氯芬、甲氧氯普胺、氯丙嗪等药物为主,但易导致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中医治疗如中药内服、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等可... 顽固性呃逆作为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复杂,病理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以巴氯芬、甲氧氯普胺、氯丙嗪等药物为主,但易导致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中医治疗如中药内服、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等可缓解患者呃逆症状,缩短治疗周期。该文在回顾呃逆及其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对近年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顽固性呃逆 病因病机 中西医治疗
下载PDF
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
6
作者 陈睿 杨佳蕾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69-271,共3页
目的 探讨与分析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甲氧氯普胺组与对照组各47例。... 目的 探讨与分析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甲氧氯普胺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阿瑞匹坦治疗,甲氧氯普胺组给予甲氧氯普胺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7 d,判定治疗效果与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甲氧氯普胺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呃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甲氧氯普胺组的呃逆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甲氧氯普胺组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甲氧氯普胺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氧氯普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能促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含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氯普胺 中风 顽固性呃逆 前白蛋白
下载PDF
揿针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对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胃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李芳 刘培良 +1 位作者 杨艳娟 付廷飞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640-643,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对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胃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和穴位敷贴联合揿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对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胃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和穴位敷贴联合揿针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两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胃排空率,两组精神状态、睡眠、饮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等。结果治疗后,两组sICAM-1、s VCAM-1、GMP-140水平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大(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胃排空率升高,且观察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胃排空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精神状态、睡眠、饮食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精神状态、睡眠、饮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46%,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结论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经揿针疗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后,收缩频率、收缩幅度、胃排空率升高,且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顽固性呃逆 揿针疗法 穴位敷贴 胃动力学
下载PDF
巴氯芬联合中医疗法用于顽固性呃逆的病例分享及思考
8
作者 李世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顽固性呃逆虽不直接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病程迁延日久亦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后果,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此文主要以临床具体病例的形式,介绍巴氯芬联合中医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文中简要提及该病的分类、治疗手段及中医的病因病... 顽固性呃逆虽不直接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病程迁延日久亦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后果,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此文主要以临床具体病例的形式,介绍巴氯芬联合中医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文中简要提及该病的分类、治疗手段及中医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并着重分析治疗经过及处方用药;同时,提出自己的思考,认为本病为顽疾,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病情的发展,及时调整思路及治疗用药;注意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施治;注意内服、外用等多种手段并用。希望为临床同道在治疗该病的时候,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巴氯芬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9
作者 王举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578-58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IH)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用鲁米那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内关、攒竹穴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发作...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IH)的效果。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用鲁米那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内关、攒竹穴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起效时间、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GAS、MTL较高,NPY、s100B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鲁米那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IH疗效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顽固性呃逆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应用
10
作者 翟彦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85-0188,共4页
探究顽固性呃逆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具体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用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顽固性呃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行中医汤药、观察组50例实行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后顽固性呃逆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血清指标、... 探究顽固性呃逆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具体应用与效果。方法 选用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顽固性呃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行中医汤药、观察组50例实行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后顽固性呃逆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血清指标、不良心态、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顽固性呃逆发生频率、发作时间降低,呃逆症评分降低,且患者血清指标明显改善,不良心理状态评分降低,生活质量各评分均更优,临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更佳,有效改善病症、临床指标及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治疗 顽固性呃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游走罐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温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55-0058,共4页
探讨游走罐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顽固性呃逆门诊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同时又辅以游走罐治疗,3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 探讨游走罐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顽固性呃逆门诊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同时又辅以游走罐治疗,3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呃逆症状积分分别为(8.21±1.01)分、(8.01±1.38)分,P>0.05;治疗3d、6d后观察组的呃逆症状积分分别为(3.24±1.18)分、(1.18±1.4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42±1.12)分、(2.57±1.51)分,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4/41),对照组为4.88%(2/41),组间比较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 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又辅以游走罐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呃逆症状,提高患者呃逆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走罐 顽固性呃逆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呼吸训练联合针刺在脑卒中患者顽固性呃逆的应用
12
作者 林洁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87-0190,共4页
探索呼吸训练联合针刺在脑卒中顽固性呃逆患者中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脑卒中顽固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6例。病例按入院时床位的奇、偶数随机分组,参照组(n=33)以针刺治疗,研究组(n=33)在上述基础上同步结合呼吸... 探索呼吸训练联合针刺在脑卒中顽固性呃逆患者中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脑卒中顽固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6例。病例按入院时床位的奇、偶数随机分组,参照组(n=33)以针刺治疗,研究组(n=33)在上述基础上同步结合呼吸训练,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效果、呃逆症状评分、呃逆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以研究组(63.64%、93.94%)高于参照组(42.42%、75.76%);呃逆症状评分、呃逆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两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差异(P<0.05),研究组呃逆评分低于参照组,呃逆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对比未有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呼吸训练结合针刺在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中取得满意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呃逆症状、持续发作时间和频率,以及能积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顽固性呃逆 呼吸训练 针刺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颈椎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治疗顽固性呃逆
13
作者 杨茂江 肖如辉 +5 位作者 琼仙 张汉文 张薇 冯林 杨汉丰 徐晓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颈椎硬膜外前间隙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CT引导下经硬膜外前间隙行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的顽固性呃逆患者,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后1周及1、3、6个月呃...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颈椎硬膜外前间隙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CT引导下经硬膜外前间隙行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的顽固性呃逆患者,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后1周及1、3、6个月呃逆改善情况;分别以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中、差)及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OS SF)-36评估疗效及术后3和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34例均完成手术;术中3例出现高血压,2例一过性心率明显下降,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21例诉术区皮下肿胀感,均于3天内自行缓解。未见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周及1、3、6个月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2.35%(28/34)、88.24%(30/34)、97.06%(33/34)及97.06%(33/34)。术后3及6个月,患者MOS SF-36评分均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CT引导下经颈椎硬膜外前间隙行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治疗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呃逆 神经松解术 脊髓 介入治疗 影像引导 顽固性呃逆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中的应用
14
作者 任玉珍 高超 +1 位作者 杨学娟 朱瑞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542-4544,共3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就诊于我院肿瘤科的60例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胃复安治疗...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就诊于我院肿瘤科的60例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胃复安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治疗起效时间、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结果:治疗7 d后,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精神状态、睡眠状态、饮食状态得分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起疗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病人顽固性呃逆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化疗 顽固性呃逆 腕踝针 护理
下载PDF
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观察
15
作者 夏铭徽 吴双 刘东华 《交通医学》 2023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顽固性呃逆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穴取攒竹、内关、足三里、上巨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顽固性呃逆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穴取攒竹、内关、足三里、上巨虚;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治疗每日1次,连续5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症状评分观察组8.17±1.24分、对照组8.04±1.23分,治疗后症状评分观察组1.63±1.56分、对照组3.21±2.96分,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有效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穴位注射 顽固性呃逆
下载PDF
从肺论治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验案
16
作者 高丽娟 李心沁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7期107-109,共3页
该文介绍从肺论治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验案1则,以期对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顽固性呃逆 针刺
下载PDF
加味丁香散灌肠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张可兴 张博 +2 位作者 王丽哲 朱珊珊 刘延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116-118,123,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丁香散灌肠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4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采用加味丁... 目的研究加味丁香散灌肠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4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采用加味丁香散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氧氯普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呃逆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3 d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呃逆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丁香散灌肠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丁香散 顽固性呃逆 灌肠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继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4期787-788,共2页
呃逆是因膈肌痉挛或不自主收缩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而顽固性呃逆指膈肌痉挛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h未消失,常伴有无法正常进食及正常睡眠等。笔者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26例,均为2021年1... 呃逆是因膈肌痉挛或不自主收缩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而顽固性呃逆指膈肌痉挛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h未消失,常伴有无法正常进食及正常睡眠等。笔者用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26例,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门诊患者。其中手术后继发呃逆9例,肿瘤转移6例,脑卒中引起的6例,胃肠神经官能症5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19~65岁,发病时间3~2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胃肠神经官能症 膈肌痉挛 正常睡眠 正常进食 浮针 自主收缩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袁爱红基于气机升降论治顽固性呃逆经验
19
作者 王泽华 袁爱红 解鸿宇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72-675,共4页
从呃逆的病因病机及针药论治分别阐述,总结袁爱红主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顽固性呃逆(itractablehiccup,IH)的经验。袁爱红主任认为气机升降失常为顽固性呃逆的主要病机,当以调畅气机、降逆止呃为治疗原则,临证强调谨守病机,辨证论治... 从呃逆的病因病机及针药论治分别阐述,总结袁爱红主任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顽固性呃逆(itractablehiccup,IH)的经验。袁爱红主任认为气机升降失常为顽固性呃逆的主要病机,当以调畅气机、降逆止呃为治疗原则,临证强调谨守病机,辨证论治。通过分析袁爱红主任治疗IH的相关病案,总结其治疗IH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并附临床医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气机升降 针药结合 名医经验 袁爱红
下载PDF
针刺攒竹膈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衣哲 申红超 陈美晓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究对顽固性呃逆病者以针刺攒竹穴、膈俞穴为主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顽固性呃逆病患,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及机体情况,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手段,将其中48例接受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的... 目的探究对顽固性呃逆病者以针刺攒竹穴、膈俞穴为主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顽固性呃逆病患,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及机体情况,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手段,将其中48例接受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的受试者归为本项目的对照组,其余受试者均接受针刺攒竹穴、膈俞穴为主的针刺治疗,归为研究组,共计48例。参照相关标准统计疗效,比较受试者在治疗前以及疗程结束后的呃逆症状评分,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统计病患每日的呃逆频次,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统计治疗满意度。结果根据相关标准,39例对照组内病者疗效理想,达到81.25%,研究组疗效达到95.83%,即46例疗效理想,后者更高,差异明显(P<0.05);在呃逆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的评价方面,两组于治疗前的各指标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值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每日的呃逆频次差异极小(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每日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治疗期间研究组呃逆频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共有46例研究组病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及较满意,满意率达到95.83%,相较于对照组的83.33%(40例)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顽固性呃逆病者,针刺攒竹穴、膈俞穴为主的针刺疗法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有效缓解病者的症状,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 针刺治疗 攒竹穴 膈俞穴 疗效统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