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之“顾护胃气” 被引量:1
1
作者 缪春润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4期1-3,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脾胃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久痢”“肠澼”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独到的临床优势,中医临床常见证型为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多在辨证治疗中注意顾护... 溃疡性结肠炎是脾胃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久痢”“肠澼”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独到的临床优势,中医临床常见证型为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多在辨证治疗中注意顾护胃气以取效。本文就中医的治疗特点论述如下,并列举临床典型医案加以说明,充分体现了中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顾护胃气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 顾护胃气
下载PDF
《温疫论》顾护胃气思想浅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廖红娟 王一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3-473,共1页
关键词 《温疫论》 顾护胃气 传染性疾病 致病病因 用药特点 辨证规律 辨证论治 吴又可
下载PDF
顾护胃气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刍议 被引量:4
3
作者 缪卫华 缪春润 《江苏中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58-59,共2页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依赖胃气。"顾护胃气"思想起源于《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医药疗法 顾护胃气
下载PDF
姜树民教授以“顾护胃气”思想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孟尧 姜树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209-212,共4页
慢性胃炎是现代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治疗手段有限,且治疗效果一般。姜树民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将中西医治疗优势相结合,总结出"顾护胃气"是治疗该病的中心法则,并将该学术思想用于指导临床治疗,针对慢性胃炎的不同... 慢性胃炎是现代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治疗手段有限,且治疗效果一般。姜树民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将中西医治疗优势相结合,总结出"顾护胃气"是治疗该病的中心法则,并将该学术思想用于指导临床治疗,针对慢性胃炎的不同病因、证型采取有针对性的用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顾护胃气 姜树民
原文传递
《温疫论》顾护胃气思想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廖红娟 王一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1,共1页
关键词 《温疫论》 顾护胃气 传染性疾病 致病病因 用药特点 辨证规律 辨证论治 吴又可
下载PDF
顾护胃气法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航 戴玮 张华军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顾护胃气法为主的中药方剂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各因素的影响。方法:将7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比较2组患者卡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在提高卡式评分、改善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顾护胃气法为主的中药方剂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各因素的影响。方法:将7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比较2组患者卡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在提高卡式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顾护胃气法为主的中药方剂可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晚期 顾护胃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顾护胃气”思想在外科学中的体现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育忠 柳东杨 +1 位作者 张士刚 刘红霞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19,共2页
顾护胃气为中医学临床疾病中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在腹部外科中亦不例外。本文从四方面总结了顾护胃气思想在腹部外科中的体现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 顾护胃气 腹部外科 应用
下载PDF
顾护胃气原则在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巧琳 陆明 邓皖利 《新疆中医药》 2012年第1期8-10,共3页
胃气在中医学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能顾护胃气则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从而提高综合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 顾护胃气 肿瘤
下载PDF
顾护胃气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振涛 史小青 朱明军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4期490-490,共1页
心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胃部痞塞、胃痛、反酸、呃气、泄泻 ,往往加重病情或成为发作的诱因 ,如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因此顾护胃气应贯穿于心血管治疗的始终。指出 :在治疗心血管时 ,要时时注意顾护脾胃。其一 ,掌握适应症 ;其二 ,中病... 心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胃部痞塞、胃痛、反酸、呃气、泄泻 ,往往加重病情或成为发作的诱因 ,如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因此顾护胃气应贯穿于心血管治疗的始终。指出 :在治疗心血管时 ,要时时注意顾护脾胃。其一 ,掌握适应症 ;其二 ,中病即止 ;其三 ,使用反结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护胃气 心血管病 治疗
下载PDF
治疗恶性肿瘤当顾护胃气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建辉 《河南中医》 2006年第9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顾护胃气 恶性肿瘤 施志明
下载PDF
浅谈中医药治疗慢性胃溃疡之“顾护胃气” 被引量:5
11
作者 阴爱辉 王娜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1期1646-1647,共2页
慢性胃溃疡指胃黏膜被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的溃疡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存在疗程长,且效果不可靠等问题。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为"胃脘痛""吐酸""嘈杂"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具... 慢性胃溃疡指胃黏膜被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的溃疡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存在疗程长,且效果不可靠等问题。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为"胃脘痛""吐酸""嘈杂"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临床常见证型为肝气犯胃、脾胃虚寒、胃阴亏损、瘀阻中焦等证型,多通过辨证顾护胃气以中病,临床效果良好,现就中医治疗特点论述如下,并附病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 顾护胃气 中医药疗法 医话 医案
下载PDF
肿瘤防治中当顾护胃气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永军 杨亚琴 《光明中医》 2014年第4期715-716,共2页
中医学认为胃气是机体气血津液等正气之源,胃气为人之生存之本。胃气的盛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的防治中应着重顾护胃气,则存得一分胃气,保存一分生机。
关键词 中医 肿瘤 顾护胃气 预防治疗
下载PDF
《伤寒论》中的顾护胃气原则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秋颖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第5期5-6,共2页
《伤寒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被誉为"方书之祖",是所有学习中医的学子都必须努力学习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我们环顾在中医学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医家,无不对《伤寒论》有着很深的研究。《伤寒论》在很多... 《伤寒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被誉为"方书之祖",是所有学习中医的学子都必须努力学习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我们环顾在中医学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医家,无不对《伤寒论》有着很深的研究。《伤寒论》在很多方面对中医的临床都有着指导意义,本人对其中的顾护胃气原则尤为折服。"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顾护胃气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中医学术思想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顾护胃气 理论探讨
下载PDF
治疗心血管病勿忘顾护胃气
14
作者 王振涛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年第9期46-46,共1页
心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其脾胃已偏虚,不耐过寒、过热药物;另一方面,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痰浊、淤血为重要病理因素,痰湿性质黏腻,最易困脾,使脾失运化,胃失和降,从而导致脾胃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胃部痞塞、胃痛、反酸、呃气... 心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其脾胃已偏虚,不耐过寒、过热药物;另一方面,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痰浊、淤血为重要病理因素,痰湿性质黏腻,最易困脾,使脾失运化,胃失和降,从而导致脾胃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胃部痞塞、胃痛、反酸、呃气、泄泻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加重心血管病的病情或成为发作的诱因,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因此,顾护胃气应贯穿于心血管病治疗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顾护胃气 治疗 功能障碍 病理因素 失和降 心律失常 老年人
下载PDF
顾护胃气至关重要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旻贞 《天津中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427-428,共2页
胃为十二经之海,胃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吴有性在治病过程中及病后调理中都十分重视顾护胃气,通过对原文的学习来系统的了解《温疫论》中顾护胃气的思想。
关键词 温疫论 顾护胃气 调理
下载PDF
张仲景顾护胃气的构建思想和方法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开发 陈炯 林朝清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2期11-14,共4页
张仲景承《医经》《医方》之旨,结合临床实践,撰《伤寒杂病论》。匠心独具创立辨证论治体系,对外感病、杂病的治疗,始终处处顾护胃气。其扶正不滞邪于胃,祛邪不伤伐于中,以平为期,存津液,保胃气,养和为贵的治疗思想和精当掌握煎药、服... 张仲景承《医经》《医方》之旨,结合临床实践,撰《伤寒杂病论》。匠心独具创立辨证论治体系,对外感病、杂病的治疗,始终处处顾护胃气。其扶正不滞邪于胃,祛邪不伤伐于中,以平为期,存津液,保胃气,养和为贵的治疗思想和精当掌握煎药、服药法度的方法;以及饮食滋味以养于生,得宜益体,失宜害身损胃的理念,是其顾护胃气构建思想和方法的具体运用和体现。这些睿智的医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医学得以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巨大的贡献。于今之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将之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顾护胃气 学术思想 方法 探析
原文传递
顾护胃气思想在中医脾胃病治疗中应用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美玲 刘华一 《四川中医》 2013年第5期41-42,共2页
胃气者,脾胃之气也。顾护胃气思想,源自《内经》。脾胃病,是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之一,中医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和独特的辨证体系在当今脾胃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试从巧用补法,活用行消,慎用攻伐,相合食饵等不同角度浅析中医治疗脾胃... 胃气者,脾胃之气也。顾护胃气思想,源自《内经》。脾胃病,是中医治疗优势病种之一,中医以其卓越的临床疗效和独特的辨证体系在当今脾胃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试从巧用补法,活用行消,慎用攻伐,相合食饵等不同角度浅析中医治疗脾胃病重视顾护胃气思想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护胃气 中医思想 补法 行消 药食
原文传递
早期顾护胃气-营养支持与危重症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琼 陈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6-58,共3页
危重症病情紧急,常因重度感染、创伤等引起胃肠功能障碍,不利继续治疗。胃气学说与现代营养支持学说摄入、吸收、转化利用等环节上具有统一性。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危重症患者,顾护胃气可转化为营养支持。早期顾护胃... 危重症病情紧急,常因重度感染、创伤等引起胃肠功能障碍,不利继续治疗。胃气学说与现代营养支持学说摄入、吸收、转化利用等环节上具有统一性。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危重症患者,顾护胃气可转化为营养支持。早期顾护胃气,在胃气理论指导下,合理营养支持,保护胃肠黏膜、维持机体内稳态平衡,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为危重症治疗提供必要保障,加快疾病恢复。早期营养支持不仅是为了改善营养状态,更重要是保护机体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维持机体内稳态平衡,有利于加速康复。肠内营养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潴留、反流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常以健脾疏肝、化湿和胃、调理气机为主要治则。针刺可增加胃动力,促进胃排空,改善胃潴留,效果优于胃动力药。中药治疗虚则补之,香砂六君子汤能明显降低胃潴留及反流腹胀;实则泄之,大承气汤峻下热结,可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道屏障,改善胃潴留。通过胃气理论指导、探讨营养支持在危重症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发挥中医药优势,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早期顾护胃气 营养支持 肠道黏膜屏障 虚则补之 香砂六君子汤 潴留 反流腹胀 实则泻之 大承 峻下热结 肠道菌群 改善预后
原文传递
从“顾护胃气”思想出发探析肿瘤的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靖 周洁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7期45-46,共2页
现代医学对于肿瘤的治疗,是以手术或放化疗为主,其结果是肿瘤被去除或范围有所控制,但其患者由于手术或药物的毒副作用而“胃气”已尚,最后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不是肿瘤的发展,而是患者多脏器的衰竭。祖国医学强调“胃气”的概念及... 现代医学对于肿瘤的治疗,是以手术或放化疗为主,其结果是肿瘤被去除或范围有所控制,但其患者由于手术或药物的毒副作用而“胃气”已尚,最后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不是肿瘤的发展,而是患者多脏器的衰竭。祖国医学强调“胃气”的概念及‘顿护胃气”的重要意义,主张“顾护胃气”应贯穿肿瘤治疗的始终,“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榭’。这对肿瘤患者抗瘤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护胃气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浅谈《伤寒论》中顾护胃气的学术思想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美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伤寒论》 顾护胃气 燥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