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5C相关基因构建三阴性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安外尔·约麦尔阿卜拉 布尔兰·叶尔肯别克 +3 位作者 孙莉莉 刘富中 迪丽娜尔·叶尔夏提 郭文佳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为了探讨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m5C)相关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治疗及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构建了基于m5C相关基因的预后预测模型,用于评估TNBC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状况。从基因表达总库(gene ... 为了探讨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m5C)相关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治疗及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构建了基于m5C相关基因的预后预测模型,用于评估TNBC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状况。从基因表达总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TNBC基因表达谱和相应的临床数据。通过Pearson分析确定了99个m5C相关基因,进一步采用单因素Cox分析鉴定出5个与预后有关的m5C相关基因(SLC6A14、BCL11A、UGT8、LMO4、PSAT1)并构建了风险评分(risk score)预测模型,根据风险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划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使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和校准曲线评估了模型的预测效能。训练集和验证集的K-M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均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使用ssGSEA、免疫评分分析和化疗药物对高低风险组患者的半最大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差异分析显示,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基因以及大多数化疗药物的IC50值在不同风险组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构建了基于5个m5C相关基因的风险评分预后预测模型,这将有助于阐明TNBC中m5C相关基因的作用机制,进而提供更有价值的预后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为TNBC患者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5C相关基因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预测模型 化疗药物IC50 免疫浸润 免疫检查点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相关LncRNA筛选及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曹雷雨 刘伟 +5 位作者 高艳 马晓丽 魏瑜 渠成程 努尔斯曼古丽·买买提明 张莉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8-32,共5页
目的筛选出三阴性乳腺癌(TNBC)免疫相关LncRNA基因,构建TNBC预后预测模型。方法①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项目下载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转录组RNA表达谱原始数据,结合Immport数据库,筛选TNBC免疫相关的LncRNA。进一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目的筛选出三阴性乳腺癌(TNBC)免疫相关LncRNA基因,构建TNBC预后预测模型。方法①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项目下载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转录组RNA表达谱原始数据,结合Immport数据库,筛选TNBC免疫相关的LncRNA。进一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筛选TNBC与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然后再根据最佳AIC值确定与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②根据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构建TNBC预后预测模型。③根据TNBC预后风险模型测算的风险评分值的中位值将TNBC患者样本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比较高低风险组生存率。④采用ROC、主成分分析(PCA)评估构建的TNBC预后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⑤采用多因素Cox分析TNBC预后预测模型预测效能的独立性。结果共计65例份TNBC组织样本,得到369个免疫相关LncRNA,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共得到3个与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AC090181.2、LINC01235、LINC01943),并构建TNBC预后预测模型,该模型表达公式如下:风险评分(RS)=(-6.24904×A C090181.2)+(0.240562×LINC01235)+(-2.18153×LINC01943)。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NBC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预测效能好(AUC=0.910;高、低风险组投影点分布有区别,区分度高)。TNBC预后预测模型能独立预测TNBC预后(HR=1.028,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由3个与预后关系密切的免疫相关LncRNA(AC090181.2、LINC01235、LINC01943)组成的TNBC预后预测模型,其能较好预测TNB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预测模型 三阴性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免疫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喉鳞癌相分离相关基因调控机制分型分析与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郑希望 薛绪亭 +5 位作者 郭慧娜 张宇良 牛敏 张春明 吴勇延 高伟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6-10,共5页
目的根据喉鳞癌患者转录组数据和临床参数,分析喉鳞癌相分离相关基因调控机制分型,并建立用于预测喉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111例喉鳞癌、12例正常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作为TCGA队列,以本实验室自有的107... 目的根据喉鳞癌患者转录组数据和临床参数,分析喉鳞癌相分离相关基因调控机制分型,并建立用于预测喉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111例喉鳞癌、12例正常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作为TCGA队列,以本实验室自有的107例喉鳞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转录组测序数据作为自测队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R语言DESeq2分析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的相分离相关基因。使用GSEA Preranked算法对每例患者个体进行调控机制评分,使用一致性聚类对患者进行调控机制分子分型;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相分离相关基因互作网络,使用cluster Profiler对相分离相关基因进行富集分析;使用Cox回归法从喉鳞癌表达差异的相分离相关基因中筛选与喉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的基因,以此建立喉鳞癌预后预测模型,采用Kaplan-Meier显示相分离相关基因对喉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使用LASSO算法构建相分离相关基因喉鳞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基于预后预测模型和喉鳞癌患者的临床参数构建诺莫图,评估预后预测模型对喉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预测能力。结果从两个独立患者队列中共筛选出105个在喉鳞癌组织中呈显著差异表达的相分离相关基因。基于GSEA Preranked算法进行调控机制评分,将喉鳞癌患者分成3个具有不同调控机制的亚型。经过生存分析,13个相分离相关基因(TFRC、SLC7A5、CPEB3、PIMREG、KIF2C、SERPINH1、POU4F1、PRKAA2、SLC3A2、LGALS7B、PIWIL2、SPANXC和TUBB3)与喉鳞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预后预测模型公式为:0.2067×Ex_(TUBB3)+0.0530×Ex_(SPANXC)+(-0.0129)×Ex_(PIWIL2)+(-0.0897)×Ex_(LGALS7B)+0.1047×Ex_(SERPINH1)+(-0.1032)×Ex_(KIF2C)+(-0.0626)×Ex_(PIMREG)+(-0.1744)×Ex_(CPEB3)+0.1279×Ex_(TFRC)。根据模型对患者进行危险因子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高风险组总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HR=5.47,95%CI为2.68~11.1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风险评分预测喉鳞癌患者1、2、5年总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650、0.794和0.727。高危险组无进展间隔率(HR=1.02,95%CI为1.00~1.04,P<0.05)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HR=1.02,95%CI为1.00~1.04,P<0.05)低于低危险组;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风险评分对喉鳞癌患者1、2、5年的无进展间隔率预测的AUC分别为0.697、0.687和0.71,对疾病特异性生存率预测的AUC分别为0.649、0.654和0.725。诺莫图决策曲线显示,预后预测模型对喉鳞癌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喉鳞癌相分离相关基因调控机制可分为3种不同亚型;基于喉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相分离相关基因,成功构建了预后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预后预测模型 生物信息学 喉鳞癌
下载PDF
基于铜死亡相关lncRNA构建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
4
作者 张庆雪 赵硕 +2 位作者 张莹莹 高东程 李靖若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7期29-36,共8页
目的构建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信息,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鉴定乳腺癌组织中的铜死亡相关lncRNA... 目的构建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信息,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鉴定乳腺癌组织中的铜死亡相关lncRNA。将铜死亡相关lncRNA及临床资料均完整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整体组,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在训练组中通过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筛选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关系密切的铜死亡相关lncRNA。基于上述选择的lncRNA,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再根据AIC值选择最佳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AIC值最小)。依据最佳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计算所有患者的风险评分。以训练组患者的中位风险评分作为截断值,将所有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通过生存曲线、亚组生存分析验证预后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通过ROC及一致性指数曲线验证预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验证预后预测模型的独立性。通过对高、低风险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对高、低风险组患者进行免疫浸润分析验证预后预测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由10个铜死亡相关lncRNA(AKT3.IT1、AL137847.1、AL807757.2、AC079766.1、AL451123.1、LINC02043、AL683813.1、AC073127.1、MFF.DT和AC091588.1)构建而成,模型公式为风险评分=(-1.129216501573150×AKT3.IT1表达量)+(-1.16609568525672×AL137847.1表达量)+(0.729804497137164×LINC02043表达量)+(0.745696645441295×AL683813.1表达量)+(-0.903562388041113×AL807757.2表达量)+(1.040608675397110×AC073127.1表达量)+(2.160133554898460×MFF.DT表达量)+(1.417144256517410×AC091588.1表达量)+(-0.764700719748750×AC079766.1表达量)+(-3.608177447126010×AL451123.1表达量)。生存曲线表明高风险组患者的生存率更低(P<0.001);亚组生存分析表明除M1分期外,不同临床阶段的高、低风险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显示预后预测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0.739和0.709,ROC及一致性指数曲线结果显示风险评分的预测效能优于其他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风险评分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高、低风险组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富集于免疫和耐药相关通路;与低风险组比较,高风险组患者的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评分低,M2巨噬细胞浸润丰度高(P<0.05)。结论基于铜死亡相关lncRNA构建了乳腺癌预后预测模型,其区分能力、准确性、独立性及临床实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铜死亡 乳腺癌 预后预测模型 基因本体功能 信号通路 免疫细胞浸润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数据的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吴小清 刘向玲 +2 位作者 苏绍波 赵淑宁 宋子宣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33-37,共5页
目的构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2235例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种族、TNM分期、病理学类型、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手术信息、放... 目的构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收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2235例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种族、TNM分期、病理学类型、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手术信息、放化疗情况、生存时间、生存状态等信息),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584例及验证组651例。首先将建模组中的临床资料数据利用R4.1.2软件中“survival”包的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使用R4.1.2软件中“rms”包构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通过C指数、ROC以及校准曲线评价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年龄、病理学类型、T分期、M分期、局部放疗为影响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预后预测模型C指数分别为0.732(95%CI:0.710,0.761)和0.713(95%CI:0.670,0.756)。建模组中预后预测模型预测1年、2年、3年预后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80、0.766、0.777;在验证组中预后预测模型预测1、2、3年预后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890、0.755、0.734,两组数据均高于0.7,说明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建模组和验证组的校准曲线均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45°的直线重合度较高,说明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脉络膜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建立成功,其对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预测模型 列线图 脉络膜黑色素瘤 SEER数据库
下载PDF
乳腺癌脊柱转移患者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沁 张伟滨 沈宇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脊柱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治的乳腺癌脊柱转移患者160例,就临床特征与预后情况进行生存分析,探索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乳腺癌脊柱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2016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治的乳腺癌脊柱转移患者160例,就临床特征与预后情况进行生存分析,探索预后影响因素,并依据各因素的回归系数完成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结果·160例乳腺癌脊柱转移患者,平均年龄56.8岁(范围22~82岁),中位随访时间40(24,55)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一般情况、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内脏转移情况和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与脊柱转移后总生存期显著相关(均P<0.05)。依据各因素回归系数,构建0~6分的生存预测模型,按照不同得分将患者分为3组:0~1分为低危组,2~4分为中危组,5~6分为高危组。结论·患者一般情况、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内脏转移情况和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是乳腺癌脊柱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而基于该4项临床特征构建的预后预测模型可用于评估这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脊柱转移 预后预测模型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内脏转移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利用随机森林建立输尿管上段结石预后预测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超 范馨月 单立平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5-19,共5页
目的: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不同手术方式预后预测模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多种临床变量,使用Weka软... 目的: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不同手术方式预后预测模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多种临床变量,使用Weka软件根据信息增益率筛选变量,采用SMOTE算法处理数据不平衡问题,利用随机森林方法构建预后模型,并与利用其他3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NB、SVM、ANNs)得到的模型进行性能比较。结果:结石横面的长径、短径、手术方式等因素在建模中起重要作用,应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不同手术方式预后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87. 3%,AUC值高达0. 902,与其他算法相比效果最佳。结论:基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多种临床信息,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预后预测模型能够达到较好效果,在患者术前手术方式的个性化选择上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输尿管上段结石 预后预测模型
下载PDF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关键基因筛选、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毛昀 蔡亚芳 +2 位作者 谢飞宇 薛鹏 朱世杰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1-5,共5页
目的筛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关键基因,构建并验证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转移性乳腺癌组织基因表达数据集GSE124648,筛选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与乳腺癌原发灶组织、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 目的筛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关键基因,构建并验证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转移性乳腺癌组织基因表达数据集GSE124648,筛选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与乳腺癌原发灶组织、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将14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72例)和测试集(68例)。利用LASSO&COX回归模型对训练集进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关键基因的筛选,构建出训练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根据风险值中位数将训练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中位生存时间,绘制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评价。将预后预测模型应用于测试集患者,检验预后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筛选出287个转移性乳腺癌组织DEGs,包括29个高表达基因和258个低表达基因,DEGs的功能主要涉及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细胞外基质调节降解、血管生成、免疫炎症反应等,其中EGFR、GEM、PTPRB、RARRES1、LAMA4、NFAT5、LHFP等7个基因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关键基因。构建训练集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风险值=(0.279×EGFR)+(0.704×GEM)+(0.326×PTPRB)+(0.138×RARRES1)+(-0.570×LAMA4)+(0.262×NFAT5)+(-0.555×LHFP)。训练集中高风险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风险组患者(P<0.001),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测试集中高风险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亦明显低于低风险组患者(P<0.05),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785。结论成功构建了由EGFR、GEM、PTPRB、RARRES1、LAMA4、NFAT5、LHFP等7个基因组成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转移性乳腺癌 差异表达基因 预后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铜死亡相关LncRNA的肝细胞癌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9
作者 李京城 张永芳 +4 位作者 胡婵 刘玲 彭倩 桑圣刚 曾江正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1期5-10,共6页
目的 基于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建立肝细胞癌(HCC)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方法 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肝细胞癌的RNA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从文献中获取铜死亡相关基因集,相关性分析筛选铜死亡相关的LncRNA,La... 目的 基于铜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建立肝细胞癌(HCC)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方法 从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肝细胞癌的RNA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从文献中获取铜死亡相关基因集,相关性分析筛选铜死亡相关的LncRNA,Lasso回归和Cox回归筛选有临床预后意义的LncRNA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通过生存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6个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LncRNA(PICSAR、AC026356.1、MKLN1-AS、AL928921.1、LINC00479、AC026412.3),并成功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分别对整个数据集、测试集、训练集按高、低风险分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数据集中高风险组的总生存期均短于低风险组,整个数据集中高风险组的无进展生存期短于低风险组(P均<0.05);随着风险评分的增加,样本死亡的数量也在增加,在测试集与整个数据集中也验证了该结论。该风险模型预测1、3、5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0.664、0.649;与TNM分期(0.667)、年龄(0.538)、性别(0.512)、分化程度(0.507)相比,风险评分模型的曲线下面积(0.765)最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TNM分期、风险评分是独立预后因素;绘制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679(95%CI:0.652~0.705),结合校准曲线,表明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观测到的生存率基本一致。结论 根据6个铜死亡相关LncRNA成功构建了HCC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铜死亡相关基因 长链非编码RNA 预后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库筛选胃癌的自噬相关基因及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罗志鹏 苗志国 +1 位作者 金瑞日 魏海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3期44-47,共4页
目的 通过多种癌症基因数据库构建胃癌自噬相关基因(ARGs)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从人类自噬数据库和GSEA分子特征数据库获得自噬基因,与GEO数据库得到的胃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对,从而筛选出胃癌ARGs。对胃癌ARGs进行富集分析及通路分析... 目的 通过多种癌症基因数据库构建胃癌自噬相关基因(ARGs)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从人类自噬数据库和GSEA分子特征数据库获得自噬基因,与GEO数据库得到的胃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比对,从而筛选出胃癌ARGs。对胃癌ARGs进行富集分析及通路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关键ARGs,应用R语言进行生存曲线分析、构建列线图及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从多种数据库下载得到胃癌差异表达基因和自噬基因,从中筛选出102个重合基因即胃癌ARGs,Lasso回归和COX多因素分析筛选最终得到2个关键ARGs,即DYNC1I1、RNASE1。基于两个基因建立1、3、5年生存期预测模型和诺莫列线图校正曲线,C值为0.68,提示该模型有相对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DYNC1I1、RNASE1两个关键ARGs胃癌预后风险模型,该模型可有效预测胃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自噬 癌症基因数据库 预后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肝硬化代谢相关基因的肝细胞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
11
作者 柯丁心 龚拯 +3 位作者 刘丽丽 曾周 王斌 张万明 《精准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利用肝硬化代谢相关基因构建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图谱和临床数据,根据Wilcoxon检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差异基因,应用LASSO Cox回归模型在TCG... 目的利用肝硬化代谢相关基因构建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图谱和临床数据,根据Wilcoxon检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差异基因,应用LASSO Cox回归模型在TCGA数据库中创建预后预测模型,并用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数据库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评估模型的预后预测价值,采用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DCA)验证模型的校准度和临床适应性。对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风险差异基因进行GO、KEGG及ssGSEA分析。结果TCGA数据库的筛选分析结果显示,有5个风险基因被纳入预后预测模型,分别为CYP2C9、ME1、MMP1、UQCRH、UQCRHL。由此获得的风险评分公式为:-0.059×CYP2C 9+0.123×ME1+0.262×MMP1+0.111×UQCRH+0.306×UQCRHL。经TCGA及ICGC数据库训练和验证后显示,ROC曲线中患者1、2、3年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均>0.65,生存分析显示低风险组的预后显著优于高风险组,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校准曲线表明模型校准度较优,DCA曲线表明风险评分用于预测预后临床适应性更佳,准确性更好。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风险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蛋白代谢生物学功能上,且两组间免疫相关功能差异显著。结论成功构建了基于CYP 2 C 9、ME 1、MMP 1、UQCRH、UQCRHL的预后预测模型,且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HCC患者的预后,同时可对HCC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表达谱 肝硬化 数据库 遗传学 预后 预后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的小肠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袁维烨 肖先皓 宋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探讨影响小肠腺癌(SB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SBA生存风险模型并评价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分析SEER数据库纳入的2639例SBA患者临床信息及预后资料。以总生存期(O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 目的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探讨影响小肠腺癌(SB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SBA生存风险模型并评价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分析SEER数据库纳入的2639例SBA患者临床信息及预后资料。以总生存期(O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作为预后预测指标。将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训练组患者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由验证组进行预后预测模型验证,绘制临床决策曲线。结果SBA患者年龄(P<0.01)、肿瘤部位(P=0.018)、大小(P=0.042)、T分期(P<0.01)、阳性淋巴结检出率(P<0.01)、肿瘤单发灶(P<0.01)、继发肝脏转移(P<0.01)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P<0.01)、肿瘤大小(P=0.022)、T分期(P<0.01)、阳性淋巴结检出率(P<0.01)、肿瘤单发灶(P<0.01)、继发肝脏转移(P<0.01)是影响DSS的独立危险因素。成功建立预后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校准的预测曲线与实际曲线具有一致性。结论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阳性淋巴结检出率、肿瘤单发灶、继发肝脏转移是影响SBA患者OS和DSS的独立危险因素;除此之外,肿瘤部位也是影响SBA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价值,能有效评估SBA患者预后,可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腺癌 总生存期 疾病特异性生存期 预后预测模型
下载PDF
含时间依赖性治疗变量预后预测模型构建策略的模拟研究
13
作者 钱迪 金志超 赵艳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496,共7页
目的探究构建临床预后预测模型中时间依赖性变量的处理方法,将边际结构模型与临床预后预测模型结合,为患者的个体化预后评估提供更精确的预测工具。方法通过数据模拟,构建样本量为7000的训练数据集、样本量为3000的验证数据集,设置在不... 目的探究构建临床预后预测模型中时间依赖性变量的处理方法,将边际结构模型与临床预后预测模型结合,为患者的个体化预后评估提供更精确的预测工具。方法通过数据模拟,构建样本量为7000的训练数据集、样本量为3000的验证数据集,设置在不同随访时间及不同情境下,分别比较忽略治疗模型、基线无治疗模型、基线治疗预测模型和边际结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模拟研究设置2种随访时间点情况(2个、5个时间点),64种不同的治疗变量、时依性协变量、结局变量三者之间关系,共128种模拟情境。2个随访时间点情况下,边际结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与基线治疗预测模型预测效能未见明显差别,但均高于忽略治疗模型和基线无治疗模型;5个随访时间点情况下,边际结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优于其余三个预测模型。结论观察性队列存在时间依赖性治疗情况,在构建临床预后预测模型时,应该考虑基线后治疗发生变化的情况,否则会降低预后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预测模型 边际结构模型 模拟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SEER数据库相关数据构建老年女性卵巢癌不良预后预测模型
14
作者 丁琨 赵蕾 +1 位作者 程亚玉 赵淑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60-64,共5页
目的构建老年女性卵巢癌不良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SEER数据库收集2010—2015年老年(≥65岁)卵巢癌的临床数据资料,共筛选3556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511例)与验证组(1045例),对建模组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将所得与不... 目的构建老年女性卵巢癌不良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SEER数据库收集2010—2015年老年(≥65岁)卵巢癌的临床数据资料,共筛选3556例,随机分为建模组(2511例)与验证组(1045例),对建模组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将所得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卵巢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独立危险因素为主要预测指标,以生存结局为预测结局,利用R4.2.2软件“rms”包将其可视化为预测6个月、1年、3年生存率的Nomogram图;建模组及验证组分别应用“rms”、“ggDCA”、“survival”软件包进行计算,得出两组数据的应用C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临床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以评估Nomogram图的预测性能、区分度、一致性、临床效能。结果年龄、种族、病理学分型、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M分期、CA125水平、是否行手术、化疗是影响老年女性卵巢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成功建立Nomogram图,建模组、验证组的C-index分别为0.686、0.681,6个月、1年、3年的AUC提示模型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3年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决策性曲线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能。结论成功构建了老年女性卵巢癌不良预后Nomogram图,可指导患者不良预后及临床决策,C-index、AUC、3年校准曲线、DCA均提示Nomogram图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不良预后预测模型 C指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临床校准曲线 决策曲线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
15
作者 苏俊琪 王晓颖 孙志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目的:评估术前炎症生物标志物、预后营养指数和临床病理特征对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结局的预后价值,并以此构建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于... 目的:评估术前炎症生物标志物、预后营养指数和临床病理特征对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结局的预后价值,并以此构建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根治性肿瘤切除术的297例TSCC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析患者术前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系统性炎症评分(systemic inflammation score,SIS)及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TSC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的相关性。使用X-tile软件确定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作为分界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SCC患者的独立预后预测因素,据此构建OS和DSS的生存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具体通过一致性指数、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列线图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侵袭深度(depth of invasion,DOI)、肿瘤直径和治疗前PNI水平为影响TSCC预后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PNI水平、N分期、DOI和肿瘤直径为患者5年OS或DS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治疗前N分期≥1、PNI≤50.65和DOI>2.4 cm与较差的5年OS显著相关,而N分期≥1、PNI≤50.65、肿瘤直径>3.4 cm与较差的5年DSS显著相关。基于独立预后因素构建的TSCC术后患者OS和DS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08(95%CI,0.625~0.791)和0.717(95%CI,0.600~0.834),验证集验证结果显示,OS和DSS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659(95%CI,0.550~0.767)和0.780(95%CI,0.669~0.890)。OS列线图模型和DSS列线图模型的1年、3年和5年的时间依赖性ROC分析(AUC分别为0.66、0.71、0.72和0.68、0.77、0.79)表明模型具有稳定的判别能力。校准曲线显示OS和DSS预测估值与实际观察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反映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治疗前PNI、N分期、DOI和肿瘤直径可能对TSCC患者的OS和DSS有可靠的预测价值,基于这些参数构建的预后预测列线图在预测TS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OS和DSS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评估生存结局的有效工具,有助于选择有针对性的联合治疗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预后营养指数 预后预测模型 总生存期 疾病特异性生存期 列线图
下载PDF
乳腺大汗腺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16
作者 王永超 郭春利 孟祥朝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62-65,共4页
目的 分析乳腺大汗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乳腺大汗腺癌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乳腺大汗腺癌患者63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通过COX单因素及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分... 目的 分析乳腺大汗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乳腺大汗腺癌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乳腺大汗腺癌患者63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通过COX单因素及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法分析乳腺大汗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乳腺大汗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乳腺大汗腺癌预后的预测列线图,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 年龄71~82岁、T4分期、M1分期是乳腺大汗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基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了3、5年乳腺大汗腺癌预后的预测列线图。列线图的C-指数为0.762(95%CI为0.728~0.796)。乳腺大汗腺癌预后的预测列线图预测的生存率与患者生存率接近。结论 年龄71~82岁、T4分期、M1分期的乳腺大汗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差。成功构建乳腺大汗腺癌预后的预测模型,且模型的区分度及一致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乳腺大汗腺癌 乳腺大汗腺癌预后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7
作者 田雪琪 焦丽静 +1 位作者 毕凌 许玲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 对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预测模型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构建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NSCLC预后预测模型... 目的 对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预测模型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VIP、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构建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NSCLC预后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6月12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2项进行了内部验证,2项进行了内部和外部验证。8个预测模型的性能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664~0.783),但偏倚风险高,主要集中在数据的处理和对模型的验证和性能校准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LDH[HR=1.86,95%CI(41.32,2.63),P<0.01]、dNLR[HR=2.15,95%CI(1.56,2.96),P<0.01]和NLR[HR=1.71,95%CI(1.08,2.69),P=0.02]均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基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NSCLC预测模型还处于发展阶段,偏倚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外周血生物标志物 预后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列线图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慧慧 韩跃峰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84-87,共4页
目的总结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预测列线图。方法根据受损听力的恢复情况将102例全频下降型突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预后相关指标[性别、年龄、侧别、眩晕、就诊时... 目的总结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构建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预测列线图。方法根据受损听力的恢复情况将102例全频下降型突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预后相关指标[性别、年龄、侧别、眩晕、就诊时间、听力分型、高血压、糖尿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后预测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以及校准曲线分别评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预测列线图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就诊时间、眩晕、糖尿病、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是影响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的相关因素(χ^(2)分别为5.84、6.38、3.93,t分别为-3.11、-2.29、-2.20、-2.59,P均<0.05);就诊时间、眩晕、年龄、NLR是影响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了预后预测列线图。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预测列线图预测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不良的AUC为0.76(95%CI为0.66~0.86,P<0.05);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预测列线图对全频下降型突聋患者不良预后预测的有效概率与实际有效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就诊时间、眩晕、年龄、NLR;成功构建了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预测列线图,全频下降型突聋预后预测列线图可有效预测全频下降型突聋不良预后,区分度好、校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预测模型 预测列线图 突发性耳聋 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队列研究
19
作者 杨文蕾 刘芳芳 +19 位作者 徐瑞平 杨伟 何煜 刘震 周福有 衡反修 侯波林 张立新 陈蕾 张凡 蔡奋 许铧文 林妙萍 刘萌飞 潘雅琪 刘英 胡喆 陈环宇 何忠虎 柯杨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预后预测模型与风险分级标准,为术后最优辅助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分别收集2011年5月31日至2018年7月31日在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安阳中心)和2009年8月1日至2018年12月3... 目的建立并验证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预后预测模型与风险分级标准,为术后最优辅助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分别收集2011年5月31日至2018年7月31日在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安阳中心)和2009年8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汕头中心)连续就诊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生存随访数据。以安阳中心数据集为建模集,采用基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逐步后退法和AIC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的“两步法”构建总生存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重抽样1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统计验证,在汕头中心数据集进行外部验证。根据列线图得分构建预后风险分级标准。结果建模队列和验证队列分别纳入4171例和18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模型由年龄、性别、肿瘤原发位置、T分期、N分期、淋巴结清扫数、肿瘤大小、辅助治疗方案和术前血红蛋白水平9个变量组成。其中,N分期与辅助治疗方案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01),即与单纯手术相比,N+期患者可能从辅助治疗中获益,但辅助治疗无法改善N0期患者的预后。建模队列的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28(95%CI:0.713~0.742),经Bootstrap内部验证后为0.722(95%CI:0.711~0.739),验证队列的模型C-index为0.679(95%CI:0.662~0.697)。校准图提示模型预测生存率与观测生存率一致性良好。在两个队列中模型准确性均显著高于第7版AJ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TNM分期系统(P<0.05)。此外,在各TNM分期内部,该模型仍可实现理想的预后风险分层效果。结论本研究为我国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后总生存提供了个体化预测模型,并揭示N分期可能是制订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重要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真实世界研究 预后预测模型 临床治疗决策
下载PDF
基于术前NLR、LMR、CEA和CA19-9对结肠癌根治术后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蒋永杰 寇邦国 +3 位作者 杜文龙 边攀 李兵太 尹兰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3-901,共9页
目的基于术前炎症免疫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12月... 目的基于术前炎症免疫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8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行结肠癌根治术的185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NLR、LMR、CEA及CA19-9预测总生存状态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NLR、LMR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分析NLR、LMR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R4.1.1软件绘制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2、3年DF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然后使用X-tile软件根据列线图风险得分将该模型分层,进一步探讨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NLR、LMR、CEA及CA19-9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672、0.727和0.65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40、3.25、4.30 ng/ml和21.82 U/ml。NLR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和术前CEA有关(P<0.05),LMR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部位和肿瘤最大径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NLR、LMR、CEA及CA19-9等与结肠癌根治术后的OS和DFS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CEA及组织学类型为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LR、LMR、CEA、CA19-9及临床分期为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LMR为保护性因素(P<0.05)。构建包含NLR、LMR、CEA、CA19-9和临床分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指数)为0.851,校正曲线提示该模型区分度良好,低风险组患者的DFS明显优于中、高风险组(P<0.001)。结论术前NLR、LMR、CEA、CA19-9及临床分期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基于NLR、LMR、CEA、CA19-9及临床分期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区分度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列线图 预后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