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烧对锰锌铁氧体预烧相及烧结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华程 毛健 +3 位作者 莫红军 罗强华 刘颖 涂铭旌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4-36,共3页
采用传统的陶瓷工艺制备了Mn-Zn铁氧体。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预烧温度对铁氧体预烧相及烧结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40~1000℃预烧相以α-Fe2O3为主。随着预烧温度的升高,α-Fe2O3的含量逐渐增加,而ZnF... 采用传统的陶瓷工艺制备了Mn-Zn铁氧体。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预烧温度对铁氧体预烧相及烧结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40~1000℃预烧相以α-Fe2O3为主。随着预烧温度的升高,α-Fe2O3的含量逐渐增加,而ZnFe2O4和Mn2O3的含量逐渐减少,Mn3O4固溶于ZnFe2O4形成铁锰锌固溶体,且其含量随着预烧温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预烧温度对Mn-Zn铁氧体烧结显微结构和功率损耗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预烧温度可以获得分布均匀、细小的晶粒及低的功耗,低于或高于此预烧温度,都将造成烧结Mn-Zn铁氧体显微结构的恶化和功率损耗的升高。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340℃的烧结温度,最佳预烧温度为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ZN铁氧体 预烧温度 预烧 显微结构
下载PDF
超纯磁铁精矿原料制备高σ_s的锶铁氧体预烧料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肖奇 邱冠周 +1 位作者 张清岑 黄苏萍 《矿冶》 EI CAS 2000年第2期41-44,40,共5页
以超纯磁铁精矿为原料 ,配合适当的添加剂 ,严格控制混料、制粒、预烧等工艺环节 ,成功地开发了磁铁精矿氧化与铁氧体生成反应同时完成新工艺 ,生产出高σs 的预烧料 ,其σs >71 5(A·m2 ) /kg ,含Fe2 +<0 2 %。
关键词 超纯磁铁精矿 预烧 锶铁氧体预烧 高σs
下载PDF
超级铁精矿提纯与锶铁氧体预烧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一敏 白志刚 +1 位作者 李会娟 刘涛 《中国锰业》 2006年第3期33-35,共3页
对武钢金山店的磁铁精矿进行提纯,得到了超纯磁铁精矿(TFe>71.5%,SiO2<0.5%)。以该超纯磁铁精矿与分析纯碳酸锶及添加剂为原料,通过对配比、预烧温度、保温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性能较好的锶铁氧体预烧料。
关键词 超级磁铁精矿 预烧 锶铁氧体预烧 永磁铁氧体
下载PDF
压坯脱蜡预烧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翔 董凯林 卫真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3,共4页
对YG6X、YG6、YG20C三个牌号的混合料压坯进行900℃真空预烧,并结合物理性能检测、金相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压坯脱蜡预烧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烧坯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YG20C牌号合金的物理... 对YG6X、YG6、YG20C三个牌号的混合料压坯进行900℃真空预烧,并结合物理性能检测、金相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压坯脱蜡预烧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烧坯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对YG20C牌号合金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不大;YG6X、YG6两个牌号的预烧坯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矫顽磁力先增加后降低,硬度和密度逐渐增加,相对磁饱和及抗弯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预烧 真空预烧 放置时间 物理性能
原文传递
超厚料层双层预烧结工艺研究与工业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明顺 王义栋 +4 位作者 韩淑峰 赵东明 朱建伟 钟强 姜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27,38,共6页
超厚料层烧结可提高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代表铁矿烧结的发展方向。但当烧结料层厚度超高700 mm时,烧结矿产率会下降。为此,本文对双层预烧结新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双层预烧结新工艺可... 超厚料层烧结可提高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降低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代表铁矿烧结的发展方向。但当烧结料层厚度超高700 mm时,烧结矿产率会下降。为此,本文对双层预烧结新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双层预烧结新工艺可明显提高烧结矿产率,提产效果明显,但烧结矿转鼓强度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烧结过程料层下部缺氧;通过适当延长预烧结时间,可缓解料层下部缺氧问题,明显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在鞍钢炼铁总厂二烧车间360 m2烧结机和4、5号高炉开展近7个月双层预烧结工业试验,烧结矿增产16.11%,高炉顺行情况良好,高炉利用系数、燃料比及风量与基准期基本一致,表明双层预烧结新工艺在生产实践上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烧结 超厚料层 双层预烧 预烧时间
原文传递
预烧温度对二次煅烧工艺合成的针状莫来石显微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健儿 赵世凯 +2 位作者 胡学兵 汪永清 王德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1-1285,共5页
本实验以工业氢氧化铝、粘土、某氧化物催化剂以及有机成型剂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次煅烧工艺,低温预烧排除部分有机物后,再高温气体催化制备针状莫来石。实验结果表明:二次煅烧工艺能够有效消除有机物的毒化作用,当预烧温度为400℃,保温30... 本实验以工业氢氧化铝、粘土、某氧化物催化剂以及有机成型剂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次煅烧工艺,低温预烧排除部分有机物后,再高温气体催化制备针状莫来石。实验结果表明:二次煅烧工艺能够有效消除有机物的毒化作用,当预烧温度为400℃,保温30 min,制得针状莫来石显微形貌良好;当预烧温度低于400℃则无法消除有机物的毒化作用;预烧温度高于450℃,则因催化剂挥发量加大,而对催化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莫来石 二次煅烧 预烧温度 显微形貌
下载PDF
红柱石粗颗粒预烧温度对红柱石基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柳生 廖桂华 +3 位作者 徐国辉 李坤鹏 王青峰 叶国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1-324,共4页
为了优化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参数,寻求生产热风炉用优质红柱石砖的最佳工艺路径,研究了红柱石粗颗粒预烧温度对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机制。首先将南非红柱石粗颗粒(4~1 mm)分别在1300、1400、1500... 为了优化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参数,寻求生产热风炉用优质红柱石砖的最佳工艺路径,研究了红柱石粗颗粒预烧温度对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机制。首先将南非红柱石粗颗粒(4~1 mm)分别在1300、1400、1500、1600℃下预烧3 h,再与红柱石的中颗粒(≤1 mm)和细粉(≤0.088 mm)以及烧结氧化铝粉(≤0.044 mm)和结合黏土进行配料制样后,于1500℃保温3 h 烧成,然后检测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烧成线变化及1400和1550℃下的压蠕变率(载荷0.2 MPa,保温时间50 h),并采用XRD 分析试样压蠕变试验前后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经1400℃预烧的红柱石粗颗粒在试样烧成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收缩减弱了二次莫来石化反应的膨胀效应,可使试样获得较好的物理性能;预烧红柱石粗颗粒保留的未平衡状态在材料高温压蠕变过程中将继续向平衡态发展,期间产生的膨胀效应有效地抵抗了压缩蠕变。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将红柱石粗颗粒于1400℃左右预烧后使用,可以有效改善红柱石基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颗粒 预烧温度 莫来石化 抗蠕变性
下载PDF
钼电极玻璃基防氧化涂层预烧工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智勇 关志峰 +1 位作者 宁伟 汪庆卫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4-136,139,共4页
采用料浆涂覆的方法在钼基体表面制备了玻璃基防氧化涂层;通过SEM、XRD、防氧化性能测试对涂层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结构和氧化失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玻璃基涂层预烧工艺对钼电极表面的防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经1100℃保温10min... 采用料浆涂覆的方法在钼基体表面制备了玻璃基防氧化涂层;通过SEM、XRD、防氧化性能测试对涂层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结构和氧化失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玻璃基涂层预烧工艺对钼电极表面的防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经1100℃保温10min的热处理后,具有最优的防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电极 防氧化涂层 玻璃基 预烧工艺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CaCu_3Ti_4O_(12)陶瓷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倪维庆 俞建长 +1 位作者 郑兴华 梁炳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505-508,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不同温度(950~1100℃)下预烧后烧结制备CaCu3Ti4O12(CCTD)陶瓷。对CCTO陶瓷进行物相分析,并测试了20Hz-1MHz频率范围和25~150℃温度区间的介电性能和阻抗谱,详细研究了预烧温度对CCTO陶瓷烧结性能、晶体结构和介电性... 采用固相反应法在不同温度(950~1100℃)下预烧后烧结制备CaCu3Ti4O12(CCTD)陶瓷。对CCTO陶瓷进行物相分析,并测试了20Hz-1MHz频率范围和25~150℃温度区间的介电性能和阻抗谱,详细研究了预烧温度对CCTO陶瓷烧结性能、晶体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预烧温度有利于CCTO陶瓷的烧结,容易获得介电性能较好的CCTO陶瓷。950℃预烧后,于1120℃烧结的CCTD陶瓷室温1kHz频率下介电常数可达12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预烧温度 CACU3TI4O12 介电性能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0.363BiScO_3-0.637PbTiO_3高温压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珩 周桃生 +3 位作者 姜丹 尚勋忠 张蕾 何云斌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研究了不同预烧温度对反应烧结0.363BiScO3-0.637PbTi O3陶瓷的微观结构及压电介电性能的影响。根据0.363BiScO3-0.637PbTi O3的配方,通过热失重-差热分析判断Sc2O3、Bi2O3、Pb3O4、Ti O2粉末混合物分解、化合反应点和预烧温度范围;运用... 研究了不同预烧温度对反应烧结0.363BiScO3-0.637PbTi O3陶瓷的微观结构及压电介电性能的影响。根据0.363BiScO3-0.637PbTi O3的配方,通过热失重-差热分析判断Sc2O3、Bi2O3、Pb3O4、Ti O2粉末混合物分解、化合反应点和预烧温度范围;运用XRD、SEM研究了不同预烧温度下制备陶瓷样品的微观结构;通过压电介电性能测试,确定出最佳预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预烧条件为740℃保温2 h。经1 080℃、2 h烧成陶瓷的压电常数d33=308 pC/N,机电耦合系数kp=0.437,介电常数ε3T3/ε0=1 560,介电损耗tanδ=0.021,退极化温度TD=460℃。在此工艺条件下,该陶瓷性能优良、制备重复性好,在高温压电陶瓷传感器、换能器等方面显示出实用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压电陶瓷 BiScO3-PbTiO3 预烧温度 压电介电性能 高温压电换能器
下载PDF
(Zr_(0.8)Sn_(0.2))TiO_4陶瓷预烧和烧结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国庆 吴顺华 颜海洋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研究了预烧和烧结工艺对(Zr0.8Sn0.2)TiO4系统陶瓷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预烧温度对介电常数ε影响不大,但预烧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介电损耗tanδ增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烧结温度能使ε增加,但烧结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tanδ增大。XRD分... 研究了预烧和烧结工艺对(Zr0.8Sn0.2)TiO4系统陶瓷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预烧温度对介电常数ε影响不大,但预烧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介电损耗tanδ增大;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烧结温度能使ε增加,但烧结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tanδ增大。XRD分析表明,在1100°C预烧,1150°C烧结的该系统主晶相是(Zr0.8Sn0.2)TiO4。该系统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1MHz):ε≈38,tanδ≤10-4,体电阻率ρv≥1013·cm,温度系数αc=0±30×10-6/°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0.8Sn0.2)TiO4 预烧 烧结 介电性能
下载PDF
红柱石粗颗粒预烧温度对莫来石-刚玉材料抗热震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威 刘坤 +4 位作者 李柳生 廖桂华 王青峰 石干 叶国田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研究经过预烧的红柱石粗颗粒对莫来石-刚玉耐火材料抗热震性的影响,将20%(w)的未经预烧或分别经1 300、1 400、1 500、1 600℃保温3 h预烧的南非红柱石粗颗粒(5~3 mm)分别与莫来石颗粒(3~1和≤1 mm)以及板状刚玉粉、活性氧化铝粉... 为了研究经过预烧的红柱石粗颗粒对莫来石-刚玉耐火材料抗热震性的影响,将20%(w)的未经预烧或分别经1 300、1 400、1 500、1 600℃保温3 h预烧的南非红柱石粗颗粒(5~3 mm)分别与莫来石颗粒(3~1和≤1 mm)以及板状刚玉粉、活性氧化铝粉和SiO_2微粉配料,制样,于1 450℃保温3 h烧后制成莫来石-刚玉试样,检测其烧后线变化率、弹性模量、抗热震性,并进行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红柱石粗颗粒预烧温度的提高,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逐渐提高,但抗热震性能变差。这是由于随着红柱石粗颗粒预烧温度的提高,红柱石粗颗粒与基质的热膨胀系数差值变小,产生的微裂纹尺寸逐渐减小,且在热震过程中能够阻止新裂纹产生和裂纹扩张的微裂纹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 预烧温度 微裂纹 抗热震性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ZnNb_2O_6陶瓷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福生 李月明 +3 位作者 洪燕 沈宗洋 谢志翔 廖润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3,共5页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ZnNb_2O_6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预烧温度对ZnNb_2O_6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的变化对ZnNb_2O_6陶瓷的物相组成基本没有影响;随着陶瓷粉料预烧温度的上升,ZnNb_2O_6...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ZnNb_2O_6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了预烧温度对ZnNb_2O_6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结构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的变化对ZnNb_2O_6陶瓷的物相组成基本没有影响;随着陶瓷粉料预烧温度的上升,ZnNb_2O_6陶瓷的介电常数εr和品质因数Qf均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而陶瓷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则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经950℃预烧处理的ZnNb_2O_6陶瓷粉体在1170℃烧结4 h可获得较佳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24.15,Q×f=69160 GHz,τf=-78×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b_2O_6 预烧温度 物相组成 微波介电性能
原文传递
BaPbO_3烧块预烧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培宁 包佩燕 +1 位作者 任强 陈琢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25,共5页
以BaPbO3为基的高Tc的PTC热敏电阻材料,因含铅量高,预烧温度必须严加控制。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得出预烧温度以840℃为宜。
关键词 热敏电阻 烧块 铅酸钡 预烧温度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锰锌铁氧体微观结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兴华 侯强 +3 位作者 王桂新 张玉孟 彭会芬 王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76-1380,共5页
采用硫酸盐与氢氧化钠沸腾回流共沉淀法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通过XRD、VSM和激光粒度分析对不同温度预烧粉体进行了物相、磁学性能、粉体粒度的研究,同时研究了这些粉体经过成型,烧结,所得到环形烧结体的磁感应强度和微观结构。结... 采用硫酸盐与氢氧化钠沸腾回流共沉淀法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通过XRD、VSM和激光粒度分析对不同温度预烧粉体进行了物相、磁学性能、粉体粒度的研究,同时研究了这些粉体经过成型,烧结,所得到环形烧结体的磁感应强度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预烧温度为600℃时,饱和磁化强度为59.36 emu/g,而600℃预烧的粉体经过成型,在1000℃烧结所得到的环形烧结体,室温时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0.417 T,微观结构匀称,缺陷较少,空洞较少,晶粒大小在3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预烧 磁感应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NiCuZn铁氧体陶瓷材料烧结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新华 熊茂仁 +1 位作者 李剑华 李仁翠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研究了预烧温度对多层片式电感器用NiCuZn铁氧体的烧结、显微结构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获得优良的显微结构和温度稳定性 ,预烧应在高于烧结温度条件下进行 ,其最佳预烧温度在 94 0℃左右。
关键词 NICUZN铁氧体 预烧温度 显微结构 电磁性
下载PDF
预烧与烧结对MnZn功率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晓敏 龚小燕 +1 位作者 彭声谦 邵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0,共4页
该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的预烧温度和烧结适配对MnZn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作者发现,780℃的预烧温度有利于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的进行,提高样品密度,改善样品性能.与传统的烧结过程相比较,作者在降温过程中采用的二次还原法烧结过程,产品性能... 该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的预烧温度和烧结适配对MnZn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作者发现,780℃的预烧温度有利于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的进行,提高样品密度,改善样品性能.与传统的烧结过程相比较,作者在降温过程中采用的二次还原法烧结过程,产品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铁氧体 预烧温度 磁性能
下载PDF
预烧温度对掺杂TiO_2、MnO_2的镍铁尖晶石惰性阳极微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席锦会 姚广春 刘宜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研究了预烧温度对掺杂 TiO_2、MnO_2的镍铁尖晶石惰性阳极的微观结构、密度、抗热震性、抗弯强度、抗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对惰性阳极的性能影响很大。当预烧温度为1000℃时,阳极的体积密度最大,抗弯强度最高,抗腐蚀性最... 研究了预烧温度对掺杂 TiO_2、MnO_2的镍铁尖晶石惰性阳极的微观结构、密度、抗热震性、抗弯强度、抗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对惰性阳极的性能影响很大。当预烧温度为1000℃时,阳极的体积密度最大,抗弯强度最高,抗腐蚀性最强;预烧温度小于1200℃时,抗热震性均很好。综合各方面性能,最佳的预烧温度确定为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烧温度 TiO2 MNO2 镍铁尖晶石 惰性阳极 微观形貌
下载PDF
烧结对共沉淀预烧料制备MnZn高导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艳 彭长宏 朱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09-1512,共4页
以共沉淀法预烧粉为原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及烧结气氛对MnZn高导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MnZn高导铁氧体的μi增加;合适的烧结条件能促进晶粒生长,减少气孔产生,增大烧结密度,使晶... 以共沉淀法预烧粉为原料,研究了烧结温度及烧结气氛对MnZn高导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MnZn高导铁氧体的μi增加;合适的烧结条件能促进晶粒生长,减少气孔产生,增大烧结密度,使晶界变细,提高初始磁导率和改善频率特性。当温度为1380℃,保温气氛为3.0%时,MnZn高导铁氧体的μi为13000,且有较好的频率特性,在150kHz时μi能维持在100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预烧 MnZn高导铁氧体 烧结 磁性能
下载PDF
预烧对水热BaTiO_3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长泰 施尔畏 +3 位作者 姚尧 赵梅瑜 仲维卓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9-702,共4页
水热BaTiO3粉料可在1240℃进行烧结,但由于粉料含有一定量的表面吸附水和结构水及OH-等缺陷烧结体中气孔较多,介电性能也不理想,粉料在经900℃,2h的预烧处理后,可去除其中的水及OH-等缺陷,示差扫描量热分析表明,粉料中四方相BaT... 水热BaTiO3粉料可在1240℃进行烧结,但由于粉料含有一定量的表面吸附水和结构水及OH-等缺陷烧结体中气孔较多,介电性能也不理想,粉料在经900℃,2h的预烧处理后,可去除其中的水及OH-等缺陷,示差扫描量热分析表明,粉料中四方相BaTiO3含量从15%增加到28%,并使其烧结体中气孔率降低,介电性能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烧 烧结 介电性能 钛酸钡陶瓷 电子工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