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贺亭亭 宋冉冉 杨洋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究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均行CABG,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50)、参照组(n=50)... 目的:探究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均行CABG,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50)、参照组(n=50),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基于参照组接受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持续干预6周。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康复进程及干预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试验(6 MWT)]、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率(98.00%)高于参照组(84.00%)(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8.00%)(P<0.05);试验组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护理记录单书写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首次下地、首次排气、拔管、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LVEF、6 MWT高于参照组,LVESD小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参照组,慢性病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冠心病(QLICD-CHD)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可提高CABG病人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R危机管理理论 预警干预模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认知-预警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银爱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预警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Excel表格建立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 目的:探讨认知-预警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Excel表格建立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预警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评估两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一秒率(FEV_(1)/FVC%)]、生存质量及康复依从性。结果:出院时,两组FVC、FEV_(1)、FEV_(1)/FVC%较入院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评分低于入院时,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预警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康复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认知-预警干预 康复依从性 肺功能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宋晓焕 贺娇娇 陈伯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6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6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比较两组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应激反应指标及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E、NE及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风险预警干预护理相较于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减轻应激反应,还能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理念 风险预警干预 膝关节置换术 术中风险事件 应激反应
下载PDF
问题导向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机制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芮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机制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机制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问题导向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机制。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压疮发生率及分期、术后临床效果(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3 d后,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9,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压疮分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70、5.81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5)。结论:问题导向联合压疮预警干预机制可降低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压疮风险,改善压疮情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压疮预警干预机制 重症脑出血
下载PDF
压疮预警干预结合凝胶体位垫预防长时间手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及对体位稳定性的影响
5
作者 高雅菲 张江博 詹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压疮预警干预结合凝胶体位垫预防长时间手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及对体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需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压疮预警干预结合凝胶体位垫预防长时间手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及对体位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需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压疮预警干预结合凝胶体位垫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性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体位稳定无位移占比和术野暴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疮预警干预结合凝胶体位垫可降低长时间手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体位稳定性和舒适度,减少压疮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预警干预 凝胶体位垫 长时间手术中急性压力性损伤 体位稳定性 舒适度
下载PDF
医院—社区—居家联动压力性损伤预警干预护理方案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付丽明 林小珍 +7 位作者 杨海燕 陈锡娇 陈玉蓓 邓水珠 邱小雪 曾慧 陈水燕 林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居家联动背景下的压力性损伤预警干预护理方案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2月22日─2021年6月2日收集出院时Braden评分≤18分、BI评分≤60分且归属于本市区居家的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下,...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居家联动背景下的压力性损伤预警干预护理方案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2月22日─2021年6月2日收集出院时Braden评分≤18分、BI评分≤60分且归属于本市区居家的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下,分为对照组共76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在出院前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还制订个体化预警干预护理指导方案,即在院内建立市区出院患者档案,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成立预防压力性损伤指导小组,组织培训,在社区范围内举办相关预防压力性损伤讲座及义诊活动,对长期卧床患者及居家主要照顾者进行健康宣教、随访及动态远程指导。制订及应用压力性损伤预警干预方案,及时进行反馈、沟通,根据回访登记记录,评价患者出院后Braden评分及B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出院时间延长Braden风险评估降级、Barthel指数评定等级逐渐提升,但观察组Braden风险评估降级比例高于对照组,BI评定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完好及出现压力性损伤的两组患者Braden评分出院后逐渐上升,至出院第4周是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预警干预方案的实施,使居家患者及主要照顾者获得更多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及提供依据,从而改善居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患者及主要照顾者 压力性损伤 预警干预方案 BRADEN评分 Barthel指数BI评定
下载PDF
预见性预警干预方案对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影响
7
作者 陈琳 张迪 金子琛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预警干预方案对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预见性预警干预方案对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及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预警干预方案;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及干预前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干预后不同时间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4、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2、4、6个月,观察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预警干预方案对骨折患者康复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预警干预 骨折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自动集尿器联合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ICU患者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吴静冰 林霞 周小清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6期133-136,共4页
目的 探究自动集尿器联合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ICU患者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医院ICU收治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自动集尿... 目的 探究自动集尿器联合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在预防ICU患者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医院ICU收治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自动集尿器联合风险预警干预策略护理。比较两组导尿管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导尿管接口处尿样有菌率、尿道口尿样有菌率、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皮疹发生情况、膀胱功能分级、睡眠质量[采用Richards-Campbell睡眠问卷(RCSQ)评估]。结果 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及皮疹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导尿管接口处尿样有菌率、尿道口尿样有菌率、膀胱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RCSQ的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RCSQ的整体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集尿器联合风险预警干预策略可缩短ICU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及皮疹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从而促进患者疾病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集尿器 风险预警干预策略 ICU患者 尿路感染
下载PDF
手术室压疮预警干预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蔡萍 李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13期94-96,共3页
目的 研究手术室压疮预警干预运用于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住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两组,分别50例,研究组开展手术室压疮预警干预,对照组选择常规干预,比较两组... 目的 研究手术室压疮预警干预运用于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住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两组,分别50例,研究组开展手术室压疮预警干预,对照组选择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压疮发生率(8.00%)少于对照组(24.00%);研究组初次排气、肠鸣音恢复、初次下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社会、生理、躯体评分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压疮预警干预的效果更为理想,可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同时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室压疮预警干预 冠心病 心内科
下载PDF
风险预警干预对重症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睿 莫家鹏 +1 位作者 鲁和英 刘群会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794-799,共6页
目的探究风险预警干预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 目的探究风险预警干预对重症脑梗死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预警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前瞻性地对护理期间风险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对高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护理时间为2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MMSE)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dex,QOL)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应激性溃疡、失禁相关性皮炎、误吸、关节痉挛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采用风险预警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促进病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该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梗死 风险预警干预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预后改善
下载PDF
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李爱丽 顾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8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走失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 目的:分析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走失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全程风险评估下进行早期预警干预管理。比较两组走失前驱事件发生率、走失率、寻路效能、照护者负担、护士工作疲惫感。结果:观察组患者走失前驱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走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寻路效能量表(WE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照护者Zarit照护者负担评估量表(ZBI)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照护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护士情绪疲惫感、工作冷漠感评分低于干预前,工作成就感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护士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可提高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走失风险管理质量,减少走失发生风险,减轻照护者的负担及护士的工作疲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走失风险管理 全程风险评估 早期预警干预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计划外再入院风险模型的预警干预在冠心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云琼 聂立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10期69-71,共3页
目的 观察基于计划外再入院风险模型(LACE)的预警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CHD患者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观察组(n=60),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基于计划外再入院风险模型(LACE)的预警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CHD患者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观察组(n=60),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LACE预警干预的延伸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CHD患者再入院风险因素:生活方式[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体重[体重指数(BMI值)]、饮酒[密西根酒精依赖筛查量表(MAST)]、吸烟[法氏烟草依赖评估量表(FTND)],比较CHD患者出院后30 d内计划外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CSMS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常规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BMI、MAST、FTND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常规组更低(P<0.05);观察组CHD患者计划外再入院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 CHD患者应用LACE模型预警的延伸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不良习惯,避免CHD复发导致计划外再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外再入院风险模型 预警干预 冠心病 延伸护理
下载PDF
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对肺炎患儿的影响
13
作者 周方 甄玉梅 王玲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2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对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78例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 目的:探讨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对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78例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肺功能[包括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生活质量[采用儿童简体中文版生活质量核心量表4.0(PedsQL4.0)],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RR、Ti/Te均低于干预前(P<0.05),VT、tPTEF/tE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PedsQL4.0中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患儿接受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能缩短临床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其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链式护理 预警干预 肺炎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分析预警干预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许培霞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921-1923,1927,共4页
目的:分析预警干预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外科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 目的:分析预警干预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外科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预警干预模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警干预模式可调节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干预模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对胸外伤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15
作者 朱珊珊 赵夏 裴小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2期1747-1751,共5页
目的研究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在胸外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胸外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4... 目的研究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在胸外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胸外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42.79±3.84)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3.12±4.06)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各项急诊指标、救治效果、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及护理满意度,采用χ^(2)、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确诊时间、抢救时间分别为(10.59±1.32)min、(30.48±4.85)min、(36.75±5.29)min,均短于对照组[(12.48±1.87)min、(36.72±5.03)min、(42.48±5.34)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4.44%(51/54)]高于对照组[74.07%(40/54)],危机事件发生率[3.70%(2/54)]、并发症发生率[1.85%(1/54)]均低于对照组[14.81%(8/54)、14.81%(8/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BI评分[(67.35±4.52)分]、护理满意度[96.30%(52/54)]均高于对照组[(53.88±4.19)分、83.33%(45/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可提高急诊效率及抢救成功率,减少危机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胸外伤患者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预警干预模式 胸外伤 救治效果
下载PDF
风险预警干预在预防PICC相关静脉炎的应用观察
16
作者 沈婷 郑绪莲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究风险预警干预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 目的探究风险预警干预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风险预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患者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占比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风险预警干预可有效预防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情况,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缓解疼痛,同时减少置管后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后续治疗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警干预 PICC 静脉炎
下载PDF
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
17
作者 张晓燕 王丽可 郭甜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究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联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56例。常规干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干预组予以层级链... 目的:探究层级链式护理联合预警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联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56例。常规干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干预组予以层级链式护理模式联合预警干预。对比两组遵医行为、症状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联合干预组遵医行为率高于常规干预组,憋喘、咳嗽、肺部湿啰音、哮鸣音等消失的时间短于常规干预组(P<0.05);干预后,联合干预组患儿家属的焦虑评分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联合干预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层级链式护理模式联合预警干预可有效提升遵医行为,促进症状改善,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应激状态,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层级链式护理模式 预警干预策略
下载PDF
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文丽 鲜于云艳 谭晓林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分析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对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风险预警评估,对患者实施全程风险评估、早期预警干预、干预效果即时评价、易发生风险环节重点管控的精神科... 目的:分析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在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对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风险预警评估,对患者实施全程风险评估、早期预警干预、干预效果即时评价、易发生风险环节重点管控的精神科专科防走失管理策略,与2016年未实施全程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干预管理时住院患者走失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精神科住院患者走失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精神科封闭病房走失率降低(P<0.05),护士对走失风险预警评估记录表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01)。结论:全程风险评估、预警措施、干预效果即时评价使风险管理环节环环相扣,有效降低了精神科住院患者“主动”走失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走失风险评估 预警干预
原文传递
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危机及预警干预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燕 赵曰峰 +1 位作者 肖斌 胡敬安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71-74,共4页
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个体自身的因素以及偶然事件。为了更好地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与保持心理健康,应进行就业心理健康普查,建立专业化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队伍,形成三级预警机制实行全程... 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个体自身的因素以及偶然事件。为了更好地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与保持心理健康,应进行就业心理健康普查,建立专业化的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队伍,形成三级预警机制实行全程化干预,重视贫困研究生特殊群体的干预,注重多元引导培养职业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就业心理危机 预警干预策略
下载PDF
预警干预在预防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压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永丽 刘乾惠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预警干预在预防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压疮的疗效。方法将19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警干预,即实施预警评分、风险呈报、三级监控、健康教... 目的探讨预警干预在预防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压疮的疗效。方法将196例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疮预防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警干预,即实施预警评分、风险呈报、三级监控、健康教育及技术干预等。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压疮6例,发生率为6.12%,其中Ⅰ期5例、Ⅱ期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压疮19例,发生率为19.39%,其中Ⅰ期3例、Ⅱ期7例、Ⅲ期9例,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警干预能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压疮 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