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手术技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丁茂华 佟小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422,共8页
目的间接手术(脑血管搭桥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giant internal carotid aneurysms,GICAs)单中心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应用间接手术技术治疗GICAs患者的临床预后。对于球囊闭塞试验阴性的GICA... 目的间接手术(脑血管搭桥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giant internal carotid aneurysms,GICAs)单中心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6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应用间接手术技术治疗GICAs患者的临床预后。对于球囊闭塞试验阴性的GICAs患者,采用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缩窄术联合/不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对于球囊闭塞实验阳性的GICAs患者,采用ICA结扎术联合高流量搭桥术(external carotid artery-radi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M2,ECA-RA-M2)。全脑血管造影记录患者术前术后O’Kelly-Marotta(OKM)分级,及动脉瘤最大直径变化。随访患者术前、术后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临床症状变化,以评估间接手术治疗GICA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共有2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接受ICA缩窄联合/不联合STA-MCA搭桥术的患者为16例,接受ICA结扎术联合高流量搭桥术的患者为6例。50%(11/22)的患者术后OKM分级达到C/D级,与术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或末次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19例患者的颅内动脉瘤缩小,2例保持不变,1例增大,较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t=5.439,P<0.001)。至随访末,22例患者mRS评分较术前下降,且存在统计学差异(t=2.531,P=0.019)。结论在神经介入时代,间接术式仍然是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GICAs的一种重要补充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颈内动脉缩窄术 颈内动脉结扎术 脑血管重建术 病例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酷似夹层的颈内动脉开窗畸形1例报告
2
作者 王军伟 张余 +3 位作者 李鑫 展群岭 杨涌涛 金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5-897,共3页
脑动脉“开窗”畸形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脑血管发育畸形。目前文献报告多为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少部分可见大脑中动脉“开窗”畸形。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开窗畸形极其少见,目前国内外颈内动脉“开窗”畸形病例... 脑动脉“开窗”畸形是临床上较少见的一种脑血管发育畸形。目前文献报告多为椎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少部分可见大脑中动脉“开窗”畸形。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开窗畸形极其少见,目前国内外颈内动脉“开窗”畸形病例报告极少,现报道右侧颈内动脉C1段中远段“开窗”畸形1例。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因“阵发性头昏伴头痛2d”于2015年6月26日入院,表现为反复阵发性头晕,视物晃动感及行走不稳,恶心、呕吐数次,伴有头顶部胀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开窗畸形 颈内动脉夹层 颈动脉蹼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颈内静脉导管位置异常5例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3
作者 陈群响 张焕林 +3 位作者 张晓钰 张妍 李捷 陈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388,共5页
颈内静脉置管是将导管通过穿刺送入颈内静脉,并使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内,常用于静脉营养支持、高渗高危药品输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常采用胸锁乳突肌中路和后路[2],包括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港植入。随着... 颈内静脉置管是将导管通过穿刺送入颈内静脉,并使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内,常用于静脉营养支持、高渗高危药品输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常采用胸锁乳突肌中路和后路[2],包括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港植入。随着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数量的增加,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3,4],导管位置异常是常见并发症之一[5]。我科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实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415例,发生颈内静脉导管位置异常5例。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原因、处理过程,以期进一步提升颈内静脉置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上腔静脉 导管位置 急危重症患者 高危药品 胸锁乳突肌 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4
作者 申权 郑曲彬 +2 位作者 谢杭 池桢 黄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血管内治疗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1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覆膜支架植入,6例行支架辅助...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血管内治疗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1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覆膜支架植入,6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7例直接行载瘤动脉闭塞治疗。分析手术策略、治疗结果以及临床与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血管内治疗。术后即刻止血效果均良好,瘤颈残留2例,瘤体残留1例。术后出血复发5例,其中4例再次行载瘤动脉闭塞后出血停止,1例为覆膜支架植入后发生内漏,予球囊扩张后血止,但1个月后不明原因死亡;1例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出现昏迷,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治疗后未好转自动出院;3例在随访中发现颈内动脉闭塞;2例术后未随访。随访的19例患者中mRS评分0分9例,1分6例,2分2例,5分1例,6分1例。结论 针对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血管内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覆膜支架短期疗效好,但也存在着动脉瘤复发、内漏等问题,载瘤动脉闭塞可能远期疗效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从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看围手术期管理及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未来
5
作者 郝继恒 司俊臣 +1 位作者 张利勇 王继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的疗效一直备受争议。由中国发起的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最终取得阴性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血管旁路移植术对症状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价... 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的疗效一直备受争议。由中国发起的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最终取得阴性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血管旁路移植术对症状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价值,而是预示着其临床应用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该文对CMOSS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该类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总结,介绍了下一步开展的CMOSS2,并探讨了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未来,以期为血管旁路移植术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旁路移植术 专家论坛
下载PDF
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治疗前后的超声评估
6
作者 杨炀 孟璇 +4 位作者 王欣 张培丽 马东梅 雷丹 孙守元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87-891,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评估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再通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4年7月因单侧症状性ICAO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血管再通治疗患者45例。根据再通治疗手术方式,分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评估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再通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4年7月因单侧症状性ICAO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血管再通治疗患者45例。根据再通治疗手术方式,分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组32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组1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管再通率、术前与术后病变血管内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及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1)45例患者血管再通率84.4%,CAS组与CEA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7.5%、76.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P=0.665)。(2)两组再通患者治疗前后颈内动脉远段内径比较,CAS组(t=-5.217,P<0.001),CEA组(t=-5.05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前侧支开放数量及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再通者患侧MCA收缩期血流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与术前比较均恢复正常(P<0.001)。结论血管超声可用于评估单侧症状性ICAO患者再通治疗前后病变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侧支循环的变化,是血管再通治疗前后简便、可靠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超声评估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7
作者 彭红梅 张东威 +2 位作者 左涛 刘宝治 陈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1273-1280,共8页
目的:基于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条件,探究对颈内动脉进行不同程度人工干预狭窄的颈动脉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并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颈内动脉位置处产生狭窄及由于其狭窄导致脑部供血疾病的原因。方法:采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提供的... 目的:基于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条件,探究对颈内动脉进行不同程度人工干预狭窄的颈动脉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并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颈内动脉位置处产生狭窄及由于其狭窄导致脑部供血疾病的原因。方法:采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提供的健康个体二维CT数据,应用医学建模软件MIMICS20.0将二维的颈动脉CT数据进行三维模型重建,然后借助3-Matic Medical软件,对颈动脉模型中的颈内动脉同一位置进行不同程度的人为干预狭窄,得到颈内动脉25%、50%、75%狭窄程度的颈动脉模型。经格式转化、边界条件设置、网格划分等操作后,导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14.5进行颈动脉血管及血液两相流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比较颈内动脉同一位置3种不同狭窄程度下的血液流线及速度矢量图可知,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大,颈动脉窦处血液的涡旋流动现象迅速减弱,而颈内动脉狭窄处上方和下方血液出现明显的涡旋流动,并且血液流动出现选择性偏流。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从25%到50%再到75%的过程中,狭窄处的血管壁面压力始终较低,狭窄下方的血管壁面压力逐渐增大,为高压力区域。狭窄处为高切应力区域,并且狭窄位置上方和下方的低切应力范围明显变大。结论: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人为干预狭窄获取模型的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颈内动脉狭窄从25%到50%再到75%时,颈动脉的血液流场发生明显改变,颈内动脉出现明显的涡旋流动现象,血管壁面的力学性质也发生一定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三维血管重建 数值模拟 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体检人群中超重和肥胖对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岳琳 陈树春 +2 位作者 王玥 位学迎 董细红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0期72-80,共9页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量指数(BMI)与颅内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6至8月健康体检者共1169例。收集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经颅多普勒数据。依据BMI分为3组:正常组(<24 kg/m^(2)...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量指数(BMI)与颅内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6至8月健康体检者共1169例。收集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经颅多普勒数据。依据BMI分为3组:正常组(<24 kg/m^(2))546例、超重组(24~<28 kg/m^(2))484例和肥胖组(≥28 kg/m^(2))139例。比较3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情况。分析BMI与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相关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条分析BMI与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关系,并确定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风险增加的临界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肥胖组和超重组颅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均较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与颅内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呈负相关(P<0.01),与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无相关性(P>0.05)。限制性立方条结果显示,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与BMI之间呈线性相关(P>0.05),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速度与BMI之间呈非线性相关(P<0.0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中BMI与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当BMI超过特定值(24.18~24.26 kg/m^(2))时,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减慢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超重 肥胖 体质量指数 基底动脉 椎动脉 颈内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超声检测宫颈异质性指数及宫颈内口前、后唇弹性值在妊娠中期孕妇自发性早产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慧 谢晓玲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检测宫颈异质性指数(HI)及宫颈内口前、后唇弹性值(AI、PI)用于评估妊娠中期孕妇自发性早产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进行超声产检孕妇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后续自发性早产发生与否分为早产组(... 目的探究超声检测宫颈异质性指数(HI)及宫颈内口前、后唇弹性值(AI、PI)用于评估妊娠中期孕妇自发性早产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进行超声产检孕妇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后续自发性早产发生与否分为早产组(n=47)和正常组(n=120)。比较两组孕妇妊娠中期超声检测AI、PI及HI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PI及HI与自发性早产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描述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用于妊娠中期孕妇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效能。结果早产组孕妇妊娠期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组,颈项透明层厚度、AI、PI、HI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孕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感染、AI、PI、HI为影响自发性早产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I、PI、HI及联合预测妊娠中期孕妇自发性早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844、0.770、0.944。结论妊娠中期孕妇超声检测HI、AI、PI水平可影响自发性早产发生风险,三者均有预测自发性早产的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临床可考虑以此作为指导,尽早防范自发性早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异质性指数 颈内口前唇弹性值 颈内口后唇弹性值 自发性早产 预测效能
下载PDF
住院医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教学中引入超声引导技术的探讨
10
作者 赵丽琴 张海龙 程灏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6期75-78,共4页
为探讨住院医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教学中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效果,选择无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经验的第一或第二年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共1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超声引导学习组(U组)和体表定位学习组(L组),每组5人。培训结束后,两组住院医... 为探讨住院医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教学中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效果,选择无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经验的第一或第二年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共1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超声引导学习组(U组)和体表定位学习组(L组),每组5人。培训结束后,两组住院医师分别运用超声引导法和体表定位法完成25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每位住院医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情况,用累积和(Cumulative Sum,CUSUM)法绘制学习曲线,计算掌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所需操作的最少次数;记录两组住院医师的自信心评分;以住院医师对最后3名患者的操作作为操作考核,记录穿刺置管情况。实践证明,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教学中应用超声引导技术,住院医师学习曲线更短、更易掌握,值得在麻醉学住院医师技能操作学习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静脉穿刺 超声引导技术 住院医师
下载PDF
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11
作者 韦英秀 蒙喜斯 +3 位作者 崔伟 彭定天 李奕铮 黄俏丽 《广州医药》 2024年第3期255-261,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改善ICAO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因ICAO入住神经内科的131例患者,根据ICAO发病时间分为急性颈内动脉闭塞(AICAO)和慢性颈... 目的探讨影响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改善ICAO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因ICAO入住神经内科的131例患者,根据ICAO发病时间分为急性颈内动脉闭塞(AICAO)和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根据预后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等)、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发病时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侧支循环代偿评分、介入手术开通治疗、出血转化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CICAO患者总体预后良好,AICAO预后良好组患者发病时NIHSS评分<6分、侧支循环代偿良好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而出血转化率低于预后不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NIHSS评分、侧支循环代偿评分、介入手术开通治疗、出血转化、次全闭塞对AICAO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介入手术开通治疗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ACO较AICAO总体预后良好,发病时NIHSS评分<6分、侧支循环代偿良好、无出血转化是IACO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发病时NIHSS评分高、侧支循环代偿不良、出血转化是ACAO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侧支循环代偿评分 NIHSS评分 闭塞颈内动脉再通 出血转化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或腋静脉置入隧道式PICC临床实践
12
作者 张丽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09-0012,共4页
对隧道式PICC置管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均接受了经颈内静脉或者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置管,建立皮下隧道。在合理调整PICC出口位置后,对置管的具体使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两大组别,对照组是经颈内静脉或腋静脉P... 对隧道式PICC置管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均接受了经颈内静脉或者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置管,建立皮下隧道。在合理调整PICC出口位置后,对置管的具体使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到对照组与观察组两大组别,对照组是经颈内静脉或腋静脉PICC置管患者,有30例。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隧道式治疗,以及改变导管出口位置,总共有30例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信息,分析PICC出口位置改变后的置管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了相关性感染与相关性血栓,但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发生率要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嗲白哦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存在并发症,但整体发生几率比对照组低。与对照组26.67%并发症率相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更有利于规避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留置导管在体内的留置时间要更长些,方便了后续治疗。两组比较出现差异,差异明显,代表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穿刺点存在渗血问题,但与对照组相比较,渗血率要低一些,两组比较出现差异,差异比较有统计学价值(p<0.05);从治疗舒适度看,观察组的整体评分值要比对照组高,两组有差异,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在96.67%,相对于对照组的73.33%而言,要好很多。两组比较出现了差异,差异明显,意味着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经颈内静脉或夜静脉自主PICC建立皮下隧道与改变导管出口后,减少了不必要的局部感染,有利于防范导管脱出,也提高了PICC留置时间,减轻维管压力,提高患者舒适度。此项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推行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腋静脉PICC置管 效果
下载PDF
穴位按摩在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李珊珊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刺激对缓解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负性情绪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 目的探讨穴位刺激对缓解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负性情绪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干预组(n=4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置管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穴位按摩,持续20min。通过状态-特质焦虑中的状态焦虑分问卷(SAI)来比较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焦虑评分;用疼痛数字表法(NRS)测量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疼痛程度;通过心电监护仪收集两组患者置管过程中的生理应激反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长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Z=-2.237,P=0.02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置管过程中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置管后,两组SBP、DBP和HR均升高,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0)。两组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结论穴位按摩有利于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的负性情绪,恢复患者生理健康,缓解置管引起的疼痛并可稳定置管过程中的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负性情绪 穴位按摩 疼痛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机械取栓预后危险因素研究
14
作者 柏丽娟 叶晓燕 苏稳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经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与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90 d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39... 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经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与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90 d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39)和预后不良组(n=5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根据患者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位置将其分为Ⅰa型、Ⅰb型、L型及T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NIHSS)量表评分、房颤史、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情况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发病至取栓治疗时间、手术时间和血管再通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史和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T型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房颤史和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和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预后有关,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内动脉闭塞 机械取栓 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下载PDF
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导管意外脱出及堵塞的预防作用
15
作者 李晨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接受颈内双腔静脉置管的76例HSCT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探讨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接受颈内双腔静脉置管的76例HSCT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穿刺点局部感染、接触性皮炎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导管意外脱出,且导管堵塞后再通率、导管永久堵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接受HSCT治疗期间行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干预可获得更理想的固定效果及安全性,有效预防导管意外脱出、堵塞,有助于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可明显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颈内双腔静脉置管 改良法颈内静脉导管固定
下载PDF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评估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焦力群 +2 位作者 刘圣 卢光东 王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9-432,共14页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进步及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CICAO患者有较高的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CICAO慢性缺血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进步及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症状性CICAO患者有较高的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CICAO慢性缺血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CICAO尚缺乏统一的评估和治疗方案。该专家共识对CICAO相关的最新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并结合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对CICAO患者的评估、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提出了针对性意见,以期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国内神经病学医师对CICAO患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 缺血性卒中 影像学评估 治疗 共识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秉龙 韩丰月 +1 位作者 刘琳 郭鹏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基础疾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规范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观察组完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坚持规范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比较两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不良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联合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能够显著改善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患者的精神状态、认知功能、不良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这一治疗策略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规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 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 认知功能
下载PDF
Hasan分型A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的外科治疗
18
作者 姜世豪 夏源 +9 位作者 艾孜买提江·吐尔逊 麦麦提亚生·麦麦提吐尔逊 王凯 阿西木江·阿西尔 苏日青 卡合尔曼·卡德尔 王增亮 买买提力·艾沙 成晓江 尼扎米丁江·热夏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Hasan分型A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2例Hasan分型A型CICAO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AOL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其中≥2级为再通成功;术后依据北美NASCRT法... 目的探讨Hasan分型A型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2例Hasan分型A型CICAO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AOL分级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其中≥2级为再通成功;术后依据北美NASCRT法评估术后再狭窄(狭窄率≥50%)。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16例采用血管内治疗,16例采用复合手术治疗;术后血管再通成功22例,未成功10例;治疗成功率为68.7%,其中血管内治疗的成功率为62.5%(10/16),复合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为75.0%(12/16)。7例(血管内治疗4例,复合手术治疗3例)术后发生手术并发症,包括高灌注综合征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2例、血管夹层2例、支架内血栓1例。3例术后发生再狭窄,其中1例有临床症状,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术后6个月,mRS评分0~2分27例,3~5分5例。结论Hasan分型A型CICAO病人行血管内治疗及复合手术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与血管内治疗相比,复合手术治疗的技术成功率更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 Hasan分型A型 血管内治疗 复合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基于颈动脉超声造影评估颈内动脉壁面切应力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关系
19
作者 王云灿 曹广运 +1 位作者 吴海波 王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32-3237,共6页
目的基于颈动脉彩色超声评估颈内动脉壁面切应力(WSS)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PN)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99例明确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CAP)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 目的基于颈动脉彩色超声评估颈内动脉壁面切应力(WSS)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IPN)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99例明确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CAP)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彩色超声、常规超声与颈动脉超声造影(CEUS)检查,根据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是否形成颈动脉IPN分为形成组与非形成组。对比形成组与非形成组WSS、临床资料,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形成颈动脉IPN的影响因素,分析平均WSS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形成颈动脉IPN的预测价值。结果9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形成颈动脉IPN 23例,剩余76例均未形成颈动脉IPN。形成组白细胞计数、斑块厚度、斑块长度、狭窄程度≥70%比例、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比值(MMP-9/TIMP-1)高于非形成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WSS(OR=4.545,95%CI:1.998~10.339)、狭窄程度(OR=2.765,95%CI:1.215~6.290)、C反应蛋白(OR=3.047,95%CI:1.339~6.930)、MMP-9/TIMP-1(OR=3.543,95%CI:1.558~8.06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形成颈动脉IPN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平均WSS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形成颈动脉IPN的AUC值为0.797(P<0.05),当平均WSS为10.23 dyne/cm^(2)时,最大特异度与灵敏度为85.53%和78.26%。结论颈内动脉平均WSS在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形成颈动脉IPN中具有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造影 颈内动脉壁面切应力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