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后失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谭昱波 夏英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67-3372,共6页
背景:随着颈椎病发病率的升高,对于颈椎术后出血以及相关炎症反应的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探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过程中,静脉联合局部应用不同浓度氨甲环酸对术后失血以及炎症反应的影... 背景:随着颈椎病发病率的升高,对于颈椎术后出血以及相关炎症反应的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探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过程中,静脉联合局部应用不同浓度氨甲环酸对术后失血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因脊髓型颈椎病拟行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抽签法将患者分为A、B、C组(n=50),分别于静脉联合局部应用1%,3%,5%氨甲环酸溶液。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失血及炎症相关指标,观察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及血肿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以及隐性出血量等失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B、C组均明显少于A组,且B、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3组患者术后第1,3天炎症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随着用药浓度升高其表达降低,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术后3组各出现2例肌间静脉血栓;3组术后均无血肿、肺栓塞等现象发生;④提示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过程中,静脉联合局部应用不同浓度氨甲环酸可有效达到降低失血以及炎症反应的效果,其中3%浓度的氨甲环酸达到相同效果的同时不会明显增加术后静脉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围术期 出血量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朱金文 郝定均 +3 位作者 郭云山 张新亮 高文杰 王晓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54-1559,共6页
目的探讨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安全性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7年4月52例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cervical spine,C-OPLL)行颈后路椎板扩... 目的探讨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中应用超声骨刀的安全性及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7年4月52例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 cervical spine,C-OPLL)行颈后路椎板扩大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ectomy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PCLDF)患者临床资料。按术中是否使用超声骨刀分为超声骨刀组(A组,20例)和传统枪式钳减压手术组(B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术前血红蛋白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 d血红蛋白、术后6个月JOA评分,并计算JOA改善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血红蛋白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 d B组血红蛋白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0,P=0.214)。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6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C5神经麻痹、硬膜撕裂、感染、硬膜外血肿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输血过敏、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JOA评分及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LDF治疗C-OPLL术中使用超声骨刀安全可靠,减压效果与传统枪式钳一致,但具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后纵韧带骨化
原文传递
比较两种术式治疗艾滋病患者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
3
作者 李彦昭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116-118,共3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单开门减压术(CLF)治疗艾滋病患者多节段(≥3个间隙)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01—2019-01间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CSM的艾滋病患者,将接受ACDF术的20...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单开门减压术(CLF)治疗艾滋病患者多节段(≥3个间隙)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01—2019-01间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CSM的艾滋病患者,将接受ACDF术的20例作为ACDF组,将实施CLF术的18例作为CLF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JOA的评分和手术节段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NRS、SAS、SDS、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ACDF组的NRS、SAS、SDS评分优于CL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SM的艾滋病患者行ACDF和CDF治疗,均有理想的疗效;ACDF减压彻底,CLF操作相对简单。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指征予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艾滋病 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后路切除单开门减压
下载PDF
两种颈后路减压手术后轴性疼痛发生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伟 许斌 +3 位作者 廖心远 杨海松 赵建宁 陈德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One-door open Laminoplasty,Lam组)和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lamninectomy with implant fixation,LIF组)术后轴性疼痛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Lam(n=74)和LIF术式(n=51)的病例,比... [目的]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One-door open Laminoplasty,Lam组)和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lamninectomy with implant fixation,LIF组)术后轴性疼痛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接受Lam(n=74)和LIF术式(n=51)的病例,比较两组病例轴性疼痛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改善率(improvement rate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IR)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ysfunction index,NDI)改善率的差异,分析轴性疼痛对神经功能、颈部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Lam组病例的轴性疼痛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疼痛完全缓解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LIF组病例(P<0.05)。两组病例术前神经功能和NDI均无明显差别(P>0.05),分别随访29.4个月和33.1个月后(P>0.05),两组病例IR无明显差别(P>0.05),LIF组NDI改善率显著低于Lam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轴性疼痛的发生与否和IR、NDI改善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接受Lam术式的病例轴性疼痛发生率、疼痛评分和完全缓解所需时间均明显低于接受LIF术式的病例,且颈部功能障碍恢复情况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单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 轴性疼痛
原文传递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后路手术并发C_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罗益滨 王新伟 陈德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9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并发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并总结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6—2014-06诊治的83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3例行颈...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并发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并总结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6—2014-06诊治的83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3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微型钛板成形术(A组),40例行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B组)。比较2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以及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结果术后1~3 d内共出现8例(9.6%)C_5神经根麻痹,其中A组出现2例(4.7%),B组出现6例(15.0%);A组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例C_5神经根麻痹患者采用甘露醇脱水及地塞米松治疗,进行积极功能锻炼,症状得到缓解;2例遗留肩部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在全身麻醉下行肩关节松解术。2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和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均能获得有效的神经功能恢复,但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并发C_5神经根麻痹的概率更高,因此需在围手术期进行合理预防和治疗以降低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症 后路单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弓根钉内固定术 C5神经根麻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