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手术治疗5例Riles 1A型颈总动脉闭塞
1
作者 姜世豪 夏源 +10 位作者 苏日青 卡合尔曼·卡德尔 阿西木江·阿西尔 王凯 尼扎米丁江·热夏提 李映婷 麦麦提亚生·麦麦提吐尔逊 艾孜买提江·吐尔逊 王增亮 买买提力·艾沙 成晓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治疗Riles 1A型颈总动脉闭塞(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CCAO)患者中的技术要点、疗效及特殊案例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应用复合手术技术开通的5例Riles 1A型CCAO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治疗Riles 1A型颈总动脉闭塞(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CCAO)患者中的技术要点、疗效及特殊案例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应用复合手术技术开通的5例Riles 1A型CCAO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头颈部CTA及DSA观察颈部血管重建情况,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临床预后。结果5例患者病因均为动脉粥样硬化,且均完成手术,4例患者成功开通闭塞血管,1例患者导丝无法突破纤维帽开通失败。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1例患者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表现为患侧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积极控制血压,给予少量镇痛镇静类药物及甘露醇静脉滴注等后病情好转出院。无患者新发卒中事件,无患者死亡。5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无再狭窄及其他并发症发生,mRS评分平均为0.4分。结论复合手术治疗Riles 1A型CCAO患者安全可行,可能是该类患者的理想手术方案,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闭塞 内膜剥脱术 支架 复合手术 疗效 围手术期 高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双侧颈总动脉闭塞1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召玺 曹勇军 +2 位作者 肖国栋 张慧 赵合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134,共1页
双侧颈总动脉闭塞往往导致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现将本院收治的代偿良好的1例报告如下。1病例女,70岁。因"头晕伴左侧肢体乏力1 d,加重伴恶心呕吐4 h"于2011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1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左侧肢体乏力,无视物旋... 双侧颈总动脉闭塞往往导致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较差;现将本院收治的代偿良好的1例报告如下。1病例女,70岁。因"头晕伴左侧肢体乏力1 d,加重伴恶心呕吐4 h"于2011年3月12日入院。患者于1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左侧肢体乏力,无视物旋转、复视,休息后稍有好转。4 h前头晕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遂至我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查体:血压149/7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及共济未见异常。左侧偏身感觉减退。左侧Babinski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闭塞 双侧 BABINSKI征 高血压病史 大面积脑梗死 头晕症状 中枢性面舌瘫 肢体乏力
下载PDF
双侧颈动脉前向灌注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单侧颈总动脉闭塞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洪亮 庄建 +5 位作者 范瑞新 孙图成 曲艳吉 陈泽锐 王超杰 范小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672-677,共6页
目的在急性Stanford A型(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单侧颈动脉闭塞患者手术治疗中,通过改进传统手术、体外循环插管等方式,实施患者术中双侧颈动脉前向血流灌注、行闭塞侧颈动脉人工血管置换,以探索减少此类高危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目的在急性Stanford A型(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单侧颈动脉闭塞患者手术治疗中,通过改进传统手术、体外循环插管等方式,实施患者术中双侧颈动脉前向血流灌注、行闭塞侧颈动脉人工血管置换,以探索减少此类高危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本队列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同期行主动脉夹层矫治以及颈动脉人工血管置换的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单侧颈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Bentall或Wheat合并主动脉弓部血管岛状吻合、术中降主动脉直接植入、患侧颈总动脉灌注及人工血管置换术(两例为右、三例为左侧颈总动脉闭塞),体外循环均行右腋动脉、股动脉、病变闭塞侧颈总动脉远端(近端颈总动脉结扎、远端颈总动脉与人工血管端-端吻合后直接与体外循环一分支动脉灌注)插管,后行患侧颈总动脉人工血管近端与升主动脉人工血管吻合完成主动脉-患侧颈总动脉血运重建;术中持续行双侧脑灌注,降主动脉支架植入过程暂停经股动脉血流灌注,待支架释放、固定后于人工支架内植入隔离球囊恢复全身循环。分析此5例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单侧颈动脉闭塞的患者基本资料及临床数据。结果5例患者中4例为男性,年龄(52±12.4)岁,体质量(65.9±11.9)kg,发病至手术时间(9.6±7.1)d,体外循环时间(262.6±37.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48.2±27.1)min,下半身停循环时间(19.2±10.2)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82±56.1)h,术后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8.4±4.0)d,术后住院时间(不包括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22.6±10.3)d;术后随访时间(17.6±7.4)个月。患者经计算机断层扫描复查显示血运重建良好,无神经系统及其他主要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A型夹层合并单侧颈动脉闭塞患者外科治疗风险、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经过早期针对闭塞颈总动脉行双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和手术策略的改进,可以使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效果得到提高,是针对此类患者安全有效的外科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颈总动脉闭塞 双侧脑灌注保护 动脉置换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治疗导致双侧颈总动脉闭塞1例报道 被引量:2
4
作者 闫硕 杨弋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220-222,共3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2岁,因“右眼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1周”于2011年1月6日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于2010年10月3日开始无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不灵,以为是“白内障”,...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2岁,因“右眼视物模糊3个月,加重1周”于2011年1月6日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于2010年10月3日开始无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不灵,以为是“白内障”,自行点吡诺克辛钠滴眼液(2滴,5次/天)治疗,但症状无明显改善,1周前自觉视物模糊加重,故到我院眼科门诊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闭塞 鼻咽癌 放疗 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动态评估 被引量:4
5
作者 从琳 张智龙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闭塞(BCCAO)法制作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模型的死亡率,并运用Morris水迷宫(MWM)动态观察术后大鼠的认知功能.方法将68只智能无明显差异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BCCAO组59只,记录术后30 d内2组大鼠的死亡率... 目的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闭塞(BCCAO)法制作血管性痴呆(VaD)大鼠模型的死亡率,并运用Morris水迷宫(MWM)动态观察术后大鼠的认知功能.方法将68只智能无明显差异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BCCAO组59只,记录术后30 d内2组大鼠的死亡率;并于术后30~34 d、60~64 d及90~94 d行MWM行为学测试,评估BCCAO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检测BCCAO组大鼠的VaD成模率.结果BCCAO术后30 d内,大鼠死亡率为20.3%.MWM行为学测试中,BCCAO组大鼠的平均速度与假手术组基本相同(P>0.05);术后60~64d及90~94 d的检测中,BCCAO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5),其VaD成模率分别为97.9%和95.7%.结论BCCAO法制作VaD大鼠模型,方法安全可靠.术后大鼠无明显运动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VaD表现或于术后35~60 d形成,并可持续至术后9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VaD) 动物模型 认知障碍 双侧颈总动脉闭塞(BCCAO) 测试时间
下载PDF
超声诊断一侧颈总动脉闭塞、同侧颈外动脉盗血1例
6
作者 周涵 周波 钟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767-767,共1页
患者女,64岁,腹胀5个月:临床诊断为腹膜转移性腺癌Ⅳ期,大量腹水,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颈总动脉闭塞 超声诊断 动脉 盗血 同侧 神经系统检查 转移性腺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超声诊断颈总动脉闭塞1例报道
7
作者 曹爱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7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颈总动脉闭塞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
下载PDF
颈总动脉闭塞患者颈动脉血流的彩超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玉春 栾岚 +3 位作者 林雁朝 林菊花 李慧敏 黄泽嫦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4期3649-3651,共3页
目的研究颈总动脉闭塞患者颈动脉血流的彩超特征。方法选取三亚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彩超检查确诊的颈总动脉闭塞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彩超检查正常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人员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椎... 目的研究颈总动脉闭塞患者颈动脉血流的彩超特征。方法选取三亚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彩超检查确诊的颈总动脉闭塞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彩超检查正常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人员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率、舒张末期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速率和阻力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患病侧颈外动脉血流方向为逆向。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患病侧颈内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率、舒张末期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速率以及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侧颈外动脉、椎动脉以及患病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率、舒张末期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速率以及阻力指数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总动脉闭塞患者的颈内动脉压降低,颈外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速率均增大,颈外动脉能够通过侧支循环倒灌颈内动脉,增加的侧支循环血流代偿入颅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闭塞 血流 彩超 速率
下载PDF
无症状性颈总动脉闭塞与脑卒中风险 被引量:1
9
作者 Yang C Bogiatzi C +1 位作者 Spence JD 李建华(翻译) 《中国康复》 2016年第3期186-186,共1页
在美国,90%无症状性颈总动脉狭窄患者实施颈总动脉干预治疗。在丹麦,比率为0%。该研究评估那些颈总动脉狭窄进而闭塞患者的脑卒中风险。
关键词 无症状性 颈总动脉闭塞 超声检查 闭塞患者 卒中风险 内膜切除术 随访过程 临床患者
下载PDF
左颈总动脉闭塞伴脑梗塞1例
10
作者 邹飒枫 邹弃燕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7年第5期18-18,共1页
颈总动脉闭塞临床上实属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左颈总动脉闭塞并伴有左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塞报告如下。患者,女性,19岁。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7天收住院。该患近5年来经常出现发作性视物模糊。人院前7天晨起,自觉右侧针刺样头痛伴右... 颈总动脉闭塞临床上实属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左颈总动脉闭塞并伴有左侧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塞报告如下。患者,女性,19岁。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7天收住院。该患近5年来经常出现发作性视物模糊。人院前7天晨起,自觉右侧针刺样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言语笨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闭塞 脑梗塞
下载PDF
以双侧颈总动脉闭塞为主要表现的白塞病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俊 汪杰 +1 位作者 李川 李宏增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93-795,共3页
患者女,19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3个月,伴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17d”于2009年11月2日入院。患者自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每次持续2-3min后自行缓解,未遗留任何症状。
关键词 颈总动脉闭塞 主要表现 白塞病 双侧 左侧肢体无力 肢体麻木 2009年 发作性
原文传递
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通路辅助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颈总动脉闭塞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一人 谷涌泉 +10 位作者 崔世军 郭连瑞 齐立行 佟铸 齐一侠 郭建明 高喜翔 杨盛家 孟良 张健 汪忠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47-749,共3页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通路辅助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颈总动脉闭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同侧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搭桥建立腔内治疗的通路后,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复杂颈总动脉闭塞,总结其可行性。结...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通路辅助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颈总动脉闭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同侧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搭桥建立腔内治疗的通路后,行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复杂颈总动脉闭塞,总结其可行性。结果该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 m L。行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通路辅助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颈内动脉血流恢复通畅。术后没有过度灌注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6 d患者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7个月,未再发生头晕及头痛。结论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人工血管通路辅助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适用于治疗复杂颈总动脉闭塞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闭塞 人工血管通路 支架置入 效果
原文传递
慢性颈总动脉闭塞血管内开通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超 李强 +2 位作者 洪波 刘建民 黄清海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开通治疗颈总动脉闭塞的技术要点、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血管内开通治疗颈总动脉8例。结果 8例血管内开通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灌注明显改善,近期随访未再发生缺血性卒中。结论血管内开通是治疗颈... 目的探讨血管内开通治疗颈总动脉闭塞的技术要点、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1月血管内开通治疗颈总动脉8例。结果 8例血管内开通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灌注明显改善,近期随访未再发生缺血性卒中。结论血管内开通是治疗颈总动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短中期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开通 颈总动脉闭塞 介入 支架
原文传递
颈总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14
作者 黄小钦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颈总动脉患者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对14例颈总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及超声进行分析。结果14例颈总动脉闭塞患者中,表现为病变对侧的肢体无力7例(50%),病变同侧一过性黑朦发作5例(35.7%),晕厥发作5... 目的分析颈总动脉患者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对14例颈总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及超声进行分析。结果14例颈总动脉闭塞患者中,表现为病变对侧的肢体无力7例(50%),病变同侧一过性黑朦发作5例(35.7%),晕厥发作5例(35.7%);MRI显示新发梗死7例;TCD显示眼动脉血流正常6例,眼动脉侧支开放(颈内外侧枝开放)4例,眼动脉闭塞4例。结论颈动脉闭塞除了表现为肢体无力外,还可以一过性黑朦及晕厥为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颈总动脉闭塞 一过性黑朦
原文传递
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左侧颈总动脉闭塞合并周围神经损伤1例报道
15
作者 王子栋 郝继恒 +7 位作者 蒋群龙 刘超 张萌 崔庆轲 林凯 刘卫东 王继跃 张利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5-827,共3页
颈动脉损伤约占所有颈部血管损伤的22%,其中颈总动脉损伤约占颈动脉损伤的75%[1]。颈部血管损伤分为钝性损伤和穿透性损伤[2,3]。其中,钝性颈部血管损伤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创伤事件,仅发生在约0.1%的钝性创伤患者中[3]。此类患者可... 颈动脉损伤约占所有颈部血管损伤的22%,其中颈总动脉损伤约占颈动脉损伤的75%[1]。颈部血管损伤分为钝性损伤和穿透性损伤[2,3]。其中,钝性颈部血管损伤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创伤事件,仅发生在约0.1%的钝性创伤患者中[3]。此类患者可能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汗、缺血性脑卒中等,也可发生周围神经损伤。另外,由于此类患者存在颈动脉病变区域长、管腔闭塞严重、再通困难、再狭窄发生率高等特点,实施单纯的外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往往很难一次性开通血管[4]。目前,在治疗该类疾病方面,应用复合手术治疗罕有报道。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2020年应用复合手术成功治疗了1例创伤性左侧颈总动脉闭塞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术中顺利实现了血管再通,取得了满意疗效。笔者现将该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同道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手术 颈总动脉闭塞 周围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彩超诊断外伤致左颈总动脉血栓性完全闭塞一例
16
作者 周贵明 黄灿亮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32-732,共1页
关键词 彩超 诊断 外伤 动脉完全闭塞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致双侧颈总动脉完全闭塞超声表现1例
17
作者 张小用 安彩云 +1 位作者 白爱芳 汪军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49-1549,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完全闭塞 超声表现 多发性大动脉 双侧 动脉内径 动脉管径 血流信号 CDFI
下载PDF
双侧股动脉闭塞患者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穿刺途径的选择
18
作者 史壮宏 吕凤兰 王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8-778,共1页
关键词 动脉闭塞 血管介入治疗 穿刺途径 颈总动脉闭塞 高血压病史 双侧 入院查体 动脉斑块形成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及颈动脉双重盗血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刘培慧 丁姗 +6 位作者 祝秋实 袁达 龚慧 由佳玉 张东圆 金桂花 孙晓红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354,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以"右侧肢体活动不灵4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查体:T:36.5℃;BP:110/70 mm Hg(右侧),BP:1 3 0/8 0 mm Hg(左侧);P:7 4次/分;R:1 8次/分;右侧锁骨上窝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神经系统查体:右下肢肌力...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以"右侧肢体活动不灵4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查体:T:36.5℃;BP:110/70 mm Hg(右侧),BP:1 3 0/8 0 mm Hg(左侧);P:7 4次/分;R:1 8次/分;右侧锁骨上窝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神经系统查体:右下肢肌力5级弱,轻瘫试验阳性,右手指鼻、右下肢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右手轮替、对指笨拙,右侧Babinski征(+),余查体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神经系统查体 下肢肌 锁骨上窝 收缩期杂音 动脉 颈总动脉闭塞 基底动脉供血 锁骨上区 肢体感觉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病理生理
20
作者 方瑞乐 赵性泉 王春雪 《世界医学杂志》 2003年第19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学 生理学 颈总动脉闭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管反应性受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