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1
作者 孙鸣晓 王金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开放ACDF治疗,B组40例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参数,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的疼痛度、颈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测量颈椎Cobb角,并计算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较A组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发生2例脑脊液漏,B组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NRS、JOA评分、颈椎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89.47%与B组的92.5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手术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颈椎 并发症 疼痛度 颈椎神经功能
下载PDF
零切迹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2
作者 吴楚光 仇振茂 +2 位作者 黄海滨 肖宇明 莫利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8-0031,共4页
了解零切迹颈椎融合器在临床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筛选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干预的80例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体时间段是在2020年7月-2023年6月之间,根据治疗方式不同有效分组,对照组选择传统钉板系统,研究... 了解零切迹颈椎融合器在临床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具体效果。方法 筛选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干预的80例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体时间段是在2020年7月-2023年6月之间,根据治疗方式不同有效分组,对照组选择传统钉板系统,研究组选择3D显微镜下零切迹颈椎融合器系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之后可以确认,研究组的临床JOA评分更好且吞咽困难以及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发生几率更少(P<0.05);但是两组的手术时间、整体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使用零切迹颈椎融合器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身的颈椎功能,并降低术后治疗期间吞咽困难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综合发生率,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传统钉板系统 零切迹颈椎融合器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对颈椎解剖学及应激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成明 蒋赛男 +1 位作者 唐烨 蒋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837-2841,共5页
背景: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具备与松质骨、椎体皮质骨较为接近的弹性模量,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对颈椎手术中融合器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 背景: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具备与松质骨、椎体皮质骨较为接近的弹性模量,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对颈椎手术中融合器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颈椎解剖学、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1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46.85±9.7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45)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置入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骨,观察组(n=45)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置入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术后1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量表评价疗效;术后3d及3个月,拍摄颈椎X射线片记录颈部解剖学指标;术后1,3 d,采集静脉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术后3个月,采用颈部失能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患者肢体功能状态。结果与结论:(1)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义(P>0.05);(2)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颈椎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T1倾斜角均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1,3 d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3)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颈部失能指数低于对照组(P<0.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4)结果表明,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减轻机体应激、改善肢体功能,同时在保持颈椎解剖形态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微孔钛合金融合器 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 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应激激素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影响
4
作者 曾佳学 柯添耀 何秋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2020年5月,将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行后路椎管扩大成... 目的:研究对比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2020年5月,将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于手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总有效率,于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颈椎前屈活动度、脊髓功能评分、颈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颈椎前屈活动度、脊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颈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相比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和脊髓功能,减轻颈椎疼痛感,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脊髓功能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张睿 吴思滨 张金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CCI)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MCS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LAMP治疗,观察组采用A...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CCI)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MCS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LAMP治疗,观察组采用ACDF治疗。比较两组CCI、颈椎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CCI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N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SM患者采用ACDF或是LAMP治疗均能够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与LAMP相比,ACDF在恢复患者的颈椎曲度方面更具优势,且并发症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颈椎曲度指数 功能恢复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6
作者 张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9—2021-09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二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组(观察组)和...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9—2021-09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二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组(观察组)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1a时的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量表(JOA)评分,以及颈椎曲度指数。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时NR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和颈椎曲度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轻,并发症少,并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促进颈椎功能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分段融合术 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间融合器在多节段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郑圣安 郑丰裕 董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评价零切迹自稳型颈椎间融合器(ROI-C)在多节段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1年9月采用ROI-C行ACDF治疗的36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影像... 目的评价零切迹自稳型颈椎间融合器(ROI-C)在多节段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1年9月采用ROI-C行ACDF治疗的36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及典型病例。结果术后1、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以JOA评分改善率评价疗效,优15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91.67%。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发现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数值稍有下降,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107个,融合率95.54%;1例术后3个月随访Cage沉降,术后6个月随访Cage位置同前,椎间融合;术后随访2年,1例出现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征象,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ROI-C进行多节段ACDF能有效地恢复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为颈椎提供即刻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满意的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钛笼下沉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8
作者 马永刚 刘世清 +1 位作者 李亚明 周小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影响钛笼下沉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行颈椎融合钛笼植骨患者的颈椎平片和手术资料,分析撑开程度、钛笼直径和安放部位与钛笼下沉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影响钛笼下沉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行颈椎融合钛笼植骨患者的颈椎平片和手术资料,分析撑开程度、钛笼直径和安放部位与钛笼下沉的相关性。结果:104例手术患者中,术后6个月复查时发现16例(15.4%)钛笼发生下沉。46例钛笼直径10mm者中9例发生下沉(19.6%),而58例直径12mm者中7例发生下沉(12.1%),差异有显著性(P<0.05)。钛笼前缘与椎体前缘距离在1mm以内者89例,距离大于1mm者15例,发生下沉例数分别为13例和3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开槽节段相邻椎体终板延长线成角,其中角度在20°~30°者82例,成角大于30°者22例,两组发生下沉例数分别为11例和5例,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间撑开程度、钛笼直径和安放部位可能是影响钛笼下沉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 钛笼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减压并发脊髓损伤加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姚建华 胥少汀 +3 位作者 季新民 时述山 李放 孙天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 并发症 脊髓损伤
原文传递
颈前冷敷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国妹 万冬花 +4 位作者 龙新华 周荣平 姚剑英 周玉娟 刘志礼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531-3532,共2页
目的探讨冰袋颈前冷敷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术后给予常规气道雾化,观察组39例在常规气道雾化的基础给予冰袋颈前冷敷。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冰袋颈前冷敷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将76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术后给予常规气道雾化,观察组39例在常规气道雾化的基础给予冰袋颈前冷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9),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吞咽困难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袋冷敷切口能有效减少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缩短吞咽困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吞咽困难 冷敷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气管推移训练的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国妹 周玉娟 +5 位作者 万冬花 姚剑英 梅赣红 朱云生 刘志礼 周志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前行气管推移训练的必要性。方法:7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7例(术前未行气管推移训练),B组41例(术前行气管推移训练)。记录术前、术中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手术... 目的:探讨全麻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前行气管推移训练的必要性。方法:78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7例(术前未行气管推移训练),B组41例(术前行气管推移训练)。记录术前、术中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咽喉相关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年龄和性别、手术节段无差异;两组手术中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术前均有升高,手术中较术前心率均有轻度降低,两组间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1.5±19.6)与(96.8±23.9)min,无统计学差异;手术血液丢失量分别为(123.5±64.9)、(132.8±86.7)mL,无统计学差异。咽喉相关并发症:A组11例、B组13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行气管推移训练对全麻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并非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气管推移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异体骨笼植入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新建 廖绪强 +1 位作者 关宏业 杨林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环钻法减压、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间盘切除、异体骨笼植入治疗颈椎椎间盘病变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7~72岁,平均47岁。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平均随访232个月,不但临床症...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环钻法减压、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间盘切除、异体骨笼植入治疗颈椎椎间盘病变患者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37~72岁,平均47岁。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平均随访232个月,不但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而且取得了骨愈合,并能维持颈椎解剖关系,无局部及全身异常反应。结论颈椎前路环钻法减压、异体骨笼植入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 环钻 颈椎前路减压 植入术 患者 椎间盘切除 融合术 平均 目的 改善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预防交感神经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英泽 王庆贤 +2 位作者 潘进社 薛静 李亚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对颈交感神经干的走行及其毗邻关系进行定量解剖学研究,为预防在颈前部手术特别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误伤交感神经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年尸体20具,去除颈部浅层肌肉及软组织,显露双侧颈长肌及交感神经干,测量C3~C7颈交感神... 目的:对颈交感神经干的走行及其毗邻关系进行定量解剖学研究,为预防在颈前部手术特别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误伤交感神经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年尸体20具,去除颈部浅层肌肉及软组织,显露双侧颈长肌及交感神经干,测量C3~C7颈交感神经干与颈长肌内缘的距离、颈长肌内缘夹角以及交感神经干与中线的夹角、交感神经干与颈椎椎体中央的距离,并将该数据应用于临床.结果:①交感神经干呈斜行走向,同中线夹角为11.2°±4.7°.双侧颈长肌内缘夹角为13.1°±3.2°.②颈交感神经干与颈长肌内缘的距离分别为:C325.5±2.8mm,C4 20.4±3.5mm,C5 17.8±2.9mm,C6 10.2±2.4mm,C7 15.3±3.1mm.③颈交感干与颈椎椎体中央的距离分别为:C3 29.1±3.2mm;C4 25.2±2.9mm,C5 23.4±2.7mm,C6 16.4±3.0mm,C7 21.7±4..6mm.④用该数据指导临床手术11例,经半年至6年随访,无一例损伤交感神经干,也未见其它合并症.结论:交感神经干与颈长肌内缘及椎体中央的距离在C6水平最小,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时应注意保护交感神经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 预防 交感神经干损伤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关海山 史洁 +2 位作者 李承罡 田江华 韩来春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2262-2265,共4页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DF)是目前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颈椎创伤等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颈椎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可能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术后并发症。鉴于此,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采用前路减压...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DF)是目前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颈椎创伤等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颈椎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可能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术后并发症。鉴于此,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32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探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吞咽困难 术后早期 相关因素分析 发生率 颈椎退变性 术后并发症 颈椎前路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致海 赵海康 +1 位作者 陈明生 荣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RO...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研究组患者采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ROI-C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ACDF联合前路钛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手术节段前凸角和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法评价颈椎病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末次随访时的手术节段前凸角、Cobb角较对照组明显增大,且JOA评分及JOA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DF采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 椎间桥形融合器 脊髓型颈椎 并发症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甲泼尼龙在颈椎前路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建东 卢承志 +3 位作者 林斌 周亮 张文龙 姚猛飞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颈椎前路减压术的CSM 50例,随机分为甲泼尼龙组(M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MP组给予MP 30 mg/kg,C组予与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1 h...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颈椎前路减压术的CSM 50例,随机分为甲泼尼龙组(M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MP组给予MP 30 mg/kg,C组予与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的浓度,在T2~T4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SOD浓度在T2、T3时点均明显高于T1时点(P<0.05);MP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T2~T4时点明显低于C组(P<0.01),SOD浓度T2、T3时点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能抑制颈椎前路减压术中血浆TNF-α和IL-6的释放,保护SOD活性,从而减少再灌注损伤,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甲泼尼龙 颈椎前路减压 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护理 被引量:7
17
作者 庄巧华 徐娟 +1 位作者 傅小云 曾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9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 术后护理 脊髓损伤 颈椎骨折 术前准备 生命安全 术后随访
下载PDF
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章戈 张亚中 +5 位作者 郑培炎 王根林 朱璇琛 彭鹏 姜为民 杨惠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81-487,504,共8页
目的比较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对符合标准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其中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5例,R... 目的比较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对符合标准的3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组,其中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5例,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20例,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局部前凸椎间盘Cobb角和颈椎整体前凸C 2~7 Cobb角,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对术前及随访时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35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术前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末次随访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末次随访椎间盘Cobb角、C 2~7 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末次随访椎间盘Cobb角及C 2~7 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末次随访颈椎整体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前椎间盘Cobb角、C 2~7 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末次随访时椎间盘Cobb角、C 2~7 Cobb角、颈椎整体活动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相比于ROI-C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可以取得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相同的临床效果,而且更好地保持了颈椎活动度,可以作为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C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ROI-C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下载PDF
椎动脉扭曲与颈椎前路减压的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先军 梅芳瑞 张年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943-945,共3页
目的 :探讨椎动脉扭曲与颈椎前路减压椎动脉损伤的危险性。方法 :32例拟诊为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同时接受颈椎平片、MRI和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检查。结果 :2 3例椎动脉直行无扭曲 ,5例椎动脉有轻度扭曲 ,4例椎动脉... 目的 :探讨椎动脉扭曲与颈椎前路减压椎动脉损伤的危险性。方法 :32例拟诊为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同时接受颈椎平片、MRI和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检查。结果 :2 3例椎动脉直行无扭曲 ,5例椎动脉有轻度扭曲 ,4例椎动脉明显扭曲突入钩椎关节内侧。椎动脉扭曲与颈椎退行性变有关。结论 :颈椎严重退行性变可导致椎动脉扭曲突入钩椎关节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扭曲 颈椎前路减压 椎动脉损伤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建 陈杰妮 +3 位作者 李德彬 桂曙光 曹利芸 冷娜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6年2月行ACDF术的133例颈椎病患者,随访30~50个月。...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6年2月行ACDF术的133例颈椎病患者,随访30~50个月。依据术后发生ASD与否,将患者设为ASD组(40例)与非ASD组(93例)。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以及手术前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等影像资料。经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术后A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SD组与非ASD组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术后融合节段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103)、术后弧弦距(OR=1.981)、椎间撑开高度(OR=2.321)、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OR=2.201)、融合节段数(OR=1.875)是颈椎病ACDF后A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椎病ACDF后ASD发生率较高,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均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 邻近节段退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