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林劲华 祝瑞 +1 位作者 郑力恒 吴昊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0-53,58,共5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改变,长时间以低头姿势伏案工作会引起颈椎椎间盘压力增大,加快颈椎退变,颈椎病发病率随之增高。临床上以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多见,其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需行...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改变,长时间以低头姿势伏案工作会引起颈椎椎间盘压力增大,加快颈椎退变,颈椎病发病率随之增高。临床上以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多见,其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需行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可以充分暴露术野进行彻底减压,需广泛剥离软组织,对组织破坏较大,容易造成术后肌源性颈痛不适、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损伤、切口血肿、食管瘘、硬脊膜撕裂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喉返神经损伤 喉上神经 暴露术野 食管瘘 传统手术 颈痛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贾峻 王志光 +2 位作者 赵国瑞 田少飞 范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 目的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患者实施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其中医症状积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的CSA患者86例实施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共完成40例;观察组脱落1例,剔除1例,共完成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颈椎曲度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CV评分和颈椎曲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底动脉及左、右椎动脉的Vs与V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12%(39/41)vs 80.00%(32/40),P<0.05]。结论基于“筋骨平衡”理论针刺推拿疗法对CSA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中医症状积分、ESCV评分以及颈椎曲度,增强脑血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平衡理论 针刺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症状积分 脑血流参数
原文传递
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对其颈椎生理曲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李胜吾 刘步云 刘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中脱离2例,完成治疗30...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中脱离2例,完成治疗30例,对照组在治疗中脱离1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组采用郑氏手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结合针刺治疗。1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总体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evaluation scal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19/30)。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生理弧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手法 针刺 中老年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 影响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miR-126a-5p及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刘丹 唐占英 +4 位作者 李攀 袁薇娜 李芳芳 陈倩 胡志俊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微小RNA-126a-5p(miR-126a-5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模型组、中药组均制备脊髓型颈椎病模...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对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微小RNA-126a-5p(miR-126a-5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模型组、中药组均制备脊髓型颈椎病模型。中药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方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为12周。各组干预结束后进行大鼠行为学测试,测定机械性刺激阈值和热刺激回缩时间。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各组椎间盘软骨终板结构的差异。TUNEL染色观察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组织miR-126a-5p和VEGF m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组织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椎间盘血管芽数目减少,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破坏明显、大量凋亡且细胞密度降低;模型组和中药组机械性刺激阈值降低,热刺激回缩时间缩短,miR-126a-5p水平降低,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椎间盘血管芽数目增加,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破坏减轻,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凋亡减少且细胞密度增加,机械性刺激阈值升高,热刺激回缩时间延长,miR-126a-5p水平增加,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26a-5p、下调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椎间盘 脊髓 益气活血通络方 miR-126a-5p
下载PDF
MRI与X线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研究
5
作者 刘英杰 史守良 +2 位作者 刘丽波 石运力 辛宇强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目的:分析MRI与X线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SCS)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定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高度疑似SCS患者,分别给予X线、MRI检查,将试验检查、肌电图检查等综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比较X线、MRI... 目的:分析MRI与X线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SCS)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定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高度疑似SCS患者,分别给予X线、MRI检查,将试验检查、肌电图检查等综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比较X线、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X线、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X线与MRI诊断效能,比较X线、MRI颈椎曲度异常分型检出率。结果:MRI诊断准确率(91.67%)、灵敏度(92.45%)、特异度(85.71%)均高于X线(58.33%、64.15%、14.29%)(P<0.05)。Kappa检验X线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86),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5)(P<0.05)。X线颈椎曲度反弓(8.33%)、减小(21.67%)、S型(8.33%)检出率与MRI(20.00%、30.00%、20.00%)比较(P>0.05);X线颈椎曲度增大(28.33%)、垂直(33.33%)检出率高于MRI(13.33%、16.67%)(P<0.05)。结论:MRI可提高SCS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还可提供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横突孔狭窄、侧隐窝狭窄、后纵韧带增厚、黄韧带增厚、脊髓水肿或变性等影像学征象,临床价值较高。但X线在颈椎曲度增大、垂直方面的检出率高于MRI,临床医生在具体诊断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X线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诊断效能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影像学分析研究
6
作者 苏楠 费琦 +2 位作者 孟海 倪家帅 杨雍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统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稳定性及其他韧带骨化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项韧带骨化的发生与颈椎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颈椎... 目的统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稳定性及其他韧带骨化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项韧带骨化的发生与颈椎病理改变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该院脊柱外科行颈椎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收集影像学资料完整者共57例。通过术前侧位X线及CT记录患者有无出现项韧带骨化,并测量术前颈椎曲度(C_(2-7)Cobb’s角)、椎管狭窄程度(C_(4)的Pavlov比值),记录有无颈椎不稳及后纵韧带骨化。计算患者椎体前缘骨赘高度率(osteophyte height ratio,OHR,骨赘长度与椎体中矢状径比值)。通过统计学分析是否存在项韧带骨化与上述颈椎影像学相关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7例患者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为54.39%。根据有无项韧带骨化分为A组(存在骨化组,31例)和B组(无骨化组,26例)。两组间年龄无统计学差异,但男性占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67.74%vs 38.46%,P=0.027)。术前颈椎曲度A组平均(13.07±12.43)°,B组平均(15.45±10.0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436)。两组间C4的Pavlov比值亦无统计学差异(0.72±0.09 vs 0.75±0.10,P=0.261)。A组中有29.03%合并颈椎不稳定,B组中合并颈椎不稳定的比例反而增高(34.62%),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652)。两组间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占比无显著性差异(29.03%vs 11.54%,P=0.107)。A组OHR平均0.25±0.08,B组平均0.22±0.08,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4)。结论本研究中,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半数以上合并有项韧带骨化,男性患者更易于出现项韧带骨化。项韧带骨化与颈椎退变相关,合并有较多的椎体前缘骨赘形成,同时有合并其他韧带(如后纵韧带)骨化的趋势。是否出现项韧带骨化与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程度、颈椎稳定性的关联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韧带骨化 颈椎病 椎体前缘骨赘
下载PDF
基于“三才思想”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刘洪 蒋家统 +5 位作者 张任攀 曾伟毅 张良志 修忠标 刘晶 张泽升 《国医论坛》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三才思想”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与松解层次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患者按1∶2∶1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天才组(皮层)、人才组(肌层)、地才组(骨膜层),在相同的治疗选点(两侧天柱次、完骨次,C2、C5~7棘突,两侧肩井... 目的:探讨“三才思想”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与松解层次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颈椎病患者按1∶2∶1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天才组(皮层)、人才组(肌层)、地才组(骨膜层),在相同的治疗选点(两侧天柱次、完骨次,C2、C5~7棘突,两侧肩井次、巨骨次),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至皮层、肌层、骨膜层3个层次,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颈后组织肌骨超声弹性成像剪切波值测定。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地才组VAS评分较天才组、人才组降低更明显(P<0.05);在颈后组织硬度方面,地才组较天才组、人才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刀治疗颈椎病,松解至骨膜层能更显著地减轻颈部疼痛,改善颈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刀 超声 三才思想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五步操临床应用研究
8
作者 徐霞 段利冬 +5 位作者 王亚洁 陈志龙 程世红 成海燕 何燕 李亚欣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目的:观察颈椎五步操康复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0例CSR保守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措... 目的:观察颈椎五步操康复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0例CSR保守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颈椎五步操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后各时间点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关节活动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出院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NDI、VA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1),两组患者颈椎关节活动范围均较入院时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椎五步操能够有效缓解CSR患者颈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及颈椎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颈椎五步操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国医大师韦贵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总结
9
作者 韦明 周红海 +9 位作者 周学龙 韦理 刘渊 谢冰 田君明 张璇 陆延 张艳 陈龙豪 温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4-26,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韦贵康教授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擅长治疗骨伤科疾病,学术成果以韦氏手法为代表,其在总结古今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痛安汤。韦贵康教授认为,将痛安汤与手法联合运用于治疗CSR,具...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韦贵康教授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擅长治疗骨伤科疾病,学术成果以韦氏手法为代表,其在总结古今文献研究及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痛安汤。韦贵康教授认为,将痛安汤与手法联合运用于治疗CSR,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文总结韦贵康教授对CSR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治疗CSR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痛安汤 手法治疗 韦贵康 国医大师 经验总结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10
作者 杨明坤 刘泯邑 +3 位作者 贾新冬 杜涛 吴登普 张旭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1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31例,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采用日本...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1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31例,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头痛问题”Q5评分评价头痛程度。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轻度头痛患者术后头痛无缓解,其余患者头痛均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能缓解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头痛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痰湿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许嘉犇 刘士硕 +1 位作者 陈柏臻 薛玉满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550-555,共6页
目的探讨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痰湿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摩组、扳法组、联合组,每组各3... 目的探讨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痰湿阻络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摩组、扳法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西药与常规推拿治疗,在此基础上,腹摩组施以腹部摩法,扳法组施以颈椎旋转定位扳法,联合组给予腹部摩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3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症状评分(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分)、颈椎功能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elocitymean,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elocity systolic,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end of diastolic velocity,Vd)、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值]。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腹摩组70.00%(21/30)与扳法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ESCV评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NDI评分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JOA评分明显高于腹摩组与扳法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椎-基底动脉Vm、Vs、Vd参数均较治疗前升高,RI、PI参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Vm、Vs、Vd参数明显高于腹摩组与扳法组,RI、PI参数明显低于腹摩组与扳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安全性分级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摩法结合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证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颈椎功能,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而缓解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痰湿阻络证 腹部摩法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及GRADE证据等级评价
12
作者 周佳佳 邓秀红 +1 位作者 易媛媛 雷丽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07-110,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用于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更好的证据来源。方法收集国内外各大数据库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用于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按照GRADE标... 目的系统评价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用于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更好的证据来源。方法收集国内外各大数据库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用于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按照GRADE标准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8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组在提高总有效率(RR=1.19,P<0.01)和治愈率(RR=1.73,P<0.01)、降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SMD=-0.73,P<0.01)、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SMD=-1.28,P<0.05)以及NPQ颈痛量表评分(SMD=-0.81,P<0.05)方面都优于对照组;GRADE证据等级评价提示:前三者为低质量证据,后二者为极低质量证据。结论热敏灸及其综合疗法用于颈型颈椎病在提高临床效果、镇痛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热敏灸 META分析 GRADE评价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椎板成形术后继发颈椎曲度丢失的风险因素
13
作者 孟宪志 韩新勇 +1 位作者 李文龙 刘殿鹏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286-290,295,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cervical open-door expansive laminoplasty,LAMP)手术后的颈椎曲度丢失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开展LAMP手术(开门侧均采用微型钛板固定...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cervical open-door expansive laminoplasty,LAMP)手术后的颈椎曲度丢失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于2018年1月~2020年1月开展LAMP手术(开门侧均采用微型钛板固定)的8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年时的VAS评分、mJOA评分和改善率,并观察患者术前、术后2年时的C1-2Cobb角、C_(2-7)Cobb角、C_(2-7)屈曲和伸展ROM、C_(2-7)矢状位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变化情况。对上述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上述指标与VAS评分和mJOA评分改善程度的相关性,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LAMP术后C_(2-7)Cobb角、C_(2-7)ROM减少和C_(2-7)SVA增加的风险因素。结果(1)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LAMP术后2年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mJOA评分显著升高(P<0.05),mJOA改善率达到(50.5±10.5)%;术后2年的C_(2-7)Cobb角和C_(2-7)ROM均显著减少,而C_(2-7)SVA显著增加(P<0.05)。(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C_(2-7)Cobb角与T_(1)斜率和C_(2-7)屈曲ROM呈正相关性(r=0.223,r=0.386);术后C_(2-7)SVA值与C1-2Cobb角和T_(1)斜率呈正相关性(r=0.295,r=0.491),与术后C_(2-7)屈曲ROM呈负相关性(r=-0.325)。术后VAS改善程度、mJOA改善率与C_(2-7)Cobb角、C_(2-7)屈曲ROM和C_(2-7)SVA的变化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T_(1)斜率越大,则术后C_(2-7)Cobb角减少越明显(β=0.331;P=0.007);术前C_(2-7)伸展ROM越大,则术后C_(2-7)Cobb角的减少越轻微(β=-0.312;P=0.022)。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LAMP手术后,可出现颈椎曲度丢失、活动度减少和颈椎重心位置前移等变化,但尚未对术后早期疗效造成明显影响。术前颈椎伸展能力越大,术后颈椎曲度丢失越少;术前T_(1)斜率越大,则术后颈椎曲度丢失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颈椎曲度 后凸畸形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筋-经-骨”理念的李氏推拿疗法治疗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14
作者 占茂林 张宇 +5 位作者 吕子萌 栾国瑞 侯学鹏 姜超 叶盛 李业甫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451-455,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筋-经-骨”理念的李氏推拿疗法治疗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35例予李氏推拿疗法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 目的观察基于“筋-经-骨”理念的李氏推拿疗法治疗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35例予李氏推拿疗法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评分量表(SF-MPQ)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颈椎曲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SF-MP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现时疼痛程度(PP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PRI评分、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颈椎曲度治疗前后比较及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筋-经-骨”理念的李氏推拿疗法在减轻伴小关节紊乱的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障碍、改善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治疗,短期内对改善颈椎曲度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推拿疗法
下载PDF
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15
作者 刘兰英 庄垂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 观察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灸刺放血结合组)和对照组(灸刺结合组),各35例。观察组予电子灸、普通针刺及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电子... 目的 观察灸刺放血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灸刺放血结合组)和对照组(灸刺结合组),各35例。观察组予电子灸、普通针刺及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照组给予电子灸及普通针刺法联合治疗;于首次治疗前后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脑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测定及对眩晕程度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治疗后,TCD显示2组患者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降低(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无改善(P>0.05)。治疗后,2组眩晕程度均好转(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灸刺放血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减慢椎动脉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椎-基底动脉高血流速度、缓解眩晕程度,即时效果明显优于针刺艾灸结合组,可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灸疗法 放血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刘福水 李丹 +4 位作者 黄罡 王小乐 方婷 钱嘉铭 周毛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每周1次,治疗3周;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每日1次,治...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每周1次,治疗3周;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每日1次,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3周后观察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田中靖久评分、尺神经与正中神经的F波出现率及传导速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3周后,VAS评分、NDI评分、颈部田中靖久评分、尺神经与正中神经F波出现率、尺神经与正中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6%,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神经触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优于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刀疗法 神经触激术 超声引导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颈项功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陈佳 费乐怡 +2 位作者 余谦 单婉青 吕立江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的:通过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锻炼干预,比较颈项功和常规米字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痛、压痛阈(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纳入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通过对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锻炼干预,比较颈项功和常规米字操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颈痛、压痛阈(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纳入的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功法组和常规米字操组,每组各30例。功法组患者采用功法“仙鹤点水”锻炼,常规米字操组患者采用常规米字操锻炼,两组患者每天早晚各锻炼1次,以锻炼4周为一个疗程。锻炼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压痛点筛查,结果得到两组患者压痛点多在肩井穴和C3夹脊穴,并以此作为PPT值的采集点。观察各组患者在锻炼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pain Questionnaire,NPQ)评分及肩井穴和C3夹脊穴的PPT值,并综合评定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锻炼4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NPQ评分均较锻炼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肩井穴的PPT值均较锻炼前升高(P <0.05),功法组C3夹脊穴的PPT值较锻炼前升高(P <0.05),常规米字操组C3夹脊穴的PPT值与锻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功法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优于常规米字操组的63.33%(19/30)(P <0.05)。结论:功法和常规米字操均能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疼痛和压痛,但功法的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功法 颈痛量表评分 压痛阈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下载PDF
麦肯基运动疗法联合颈椎关节松动术与耳穴压豆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18
作者 黄海珍 岳红梅 +3 位作者 张妍菀 黄子亮 杜永怡 黄铭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麦肯基运动疗法联合颈椎关节松动术与耳穴压豆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接收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 目的:探讨麦肯基运动疗法联合颈椎关节松动术与耳穴压豆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接收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麦肯基运动疗法,研究组采用麦肯基运动疗法联合颈椎关节松动术与耳穴压豆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灾难化量表(PCS)评价颈功能、疼痛程度。比较两组颈椎活动范围、凝视稳定性(GS)测试阳性率、眼动测试(EMT)阳性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S评分的疼痛反复思虑、疼痛无助感、疼痛夸大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活动范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S阳性率、EMT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肯基运动疗法联合颈椎关节松动术与耳穴压豆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有效恢复颈椎功能,减轻疼痛,增加颈椎活动范围,改善颈椎神经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麦肯基运动疗法 颈椎关节松动术 耳穴压豆 颈椎功能 疼痛 颈椎活动范围
下载PDF
看一看,你是哪种类型的颈椎病
19
作者 佟明亮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3年第1期36-37,共2页
说起颈椎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甚至有些人自己也经历过颈椎病带来的困扰,但您真正了解颈椎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吗?它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区分6种类型的颈椎病颈椎病其实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它分6种类型,分... 说起颈椎病,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甚至有些人自己也经历过颈椎病带来的困扰,但您真正了解颈椎病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吗?它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区分6种类型的颈椎病颈椎病其实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它分6种类型,分别是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不同类型颈椎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 诊断标准 交感型颈椎病 混合型颈椎病 如何防治
下载PDF
三维整脊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公维志 梁峰 +1 位作者 史文强 戴缙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25-126,共2页
目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行三维整脊推拿手法加以治疗,探究对患者疼痛情况以及颈椎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行三维整脊推拿手法加以治疗,探究对患者疼痛情况以及颈椎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整脊推拿手法治疗。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疼痛评分、颈椎功能评分两组数据对比无差异性(P>0.05);行分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颈椎功能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5~7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临床比较价值。结论:三维整脊推拿手法应用后,可减轻患者疼痛感,恢复颈椎功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整脊推拿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疼痛 颈椎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