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间管理模式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龙 陈宇 +6 位作者 汪凡栋 刘元彬 宋昭君 王淼 周永 刘会毅 郑佳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3-799,共7页
目的:探究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CDD)纳入日间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接受日间ACDF... 目的:探究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CDD)纳入日间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接受日间ACDF手术治疗的12例CDD患者。其中,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龄53.7±8.6岁(36~67岁),单节段手术8例,双节段手术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出院后30d再入院率及并发症、患者就医满意度等,评价手术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结果。术前和出院当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recovery rate,RR)评估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术后2d,拍摄颈椎X线片、CT及MRI以评估置入物的位置、神经减压情况和颈椎生理曲度。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时间2.5±0.8个月(1~6个月),患者疼痛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手术时间为71.3±20.5min,术中出血量为14.6±8.4mL,术后引流量为8.8±7.3mL。出院当日VAS(2.1±0.9分)、NDI[(22.4±3.5)%]、JOA评分(14.3±1.1分)较术前VAS(6.6±1.7分)、NDI[(66.3±4.7)%]、JOA评分(8.3±1.3分)分别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RR为100%。术后1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8.3%),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随访期间,无出院后30d内再入院病例,1例患者出院后6d出现切口血肿,患者无呼吸及吞咽困难,经专科检查评估后行加压包扎,4d后自愈。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置入物位置理想,神经减压充分,术后颈椎生理曲度(28.7°±2.0°)较术前(15.7°±4.6°)明显改善(P<0.05)。结论:日间ACDF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较为满意,可为合适的CDD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退变性疾病 安全性 早期疗效
原文传递
2022年度颈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增 吴晓东 +1 位作者 陈华江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1-835,共5页
2022年,颈椎外科领域做出了大量新颖独到、精准创新的研究.传统热点问题得到充分阐述论证,提出了更具指导意义的精准诊疗建议,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颈椎外科注入新的活力,相关研究如火如荼.我们通过PubMed检索... 2022年,颈椎外科领域做出了大量新颖独到、精准创新的研究.传统热点问题得到充分阐述论证,提出了更具指导意义的精准诊疗建议,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颈椎外科注入新的活力,相关研究如火如荼.我们通过PubMed检索了2022年脊柱外科领域三大期刊(Spine Journal、Spine、European Spine)和其他专业领域顶级期刊(如Lancet、European Radiology等),以及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颈椎外科相关的文献,通过人工阅读筛选出颈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相关研究并进行总结,主要目的是了解颈椎退变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工作者提供研究思路以及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进展 颈椎外科 脊柱外科 中文核心期刊 可穿戴设备 颈椎退变性疾病 人工智能 中国知网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大角度(12°)3D打印融合器在治疗颈椎退变性后凸畸形中的应用
3
作者 赵子豪 段显亮 +2 位作者 李凡 贺佐强 程维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795-799,共5页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钢板联合颈椎前路大角度(12°)3D打印融合器与颈椎前路钢板联合Cage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Cervical kyphotic deformity,CKD)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颈椎畸形矫形的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31例退变性CK...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钢板联合颈椎前路大角度(12°)3D打印融合器与颈椎前路钢板联合Cage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Cervical kyphotic deformity,CKD)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颈椎畸形矫形的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31例退变性CKD患者分为A组、B组,其中A组15例,行颈椎前路钢板联合颈椎前路大角度(12°)3D打印融合器;B组16例,行颈椎前路钢板联合Cage.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期间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2~C7 Cobb角、手术节段局部后凸角(RK)、C2~C7矢状面垂直轴(SVA),比较其临床效果、矫正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JOA评分、NDI和VAS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C2~C7 Cobb角、RK和病变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增加,SV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 对于颈椎病伴有退变性后凸畸形的患者,大角度3D打印融合器能以最少的治疗节段数达到更大的矫正度数,颈椎曲度恢复、颈痛治疗效果更佳,使颈椎最大程度保有活动度,融合器贴服性更好,融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颈椎后凸 3D打印 大角度融合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前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义生 翟福英 +4 位作者 殷力 皮国富 吴学建 夏磊 左铁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前或后路手术治疗的462例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环锯法颈椎前路扩大脊髓减压并椎体间自体髂骨移植346例;颈椎后路手术116例,其中,中野术式56例,改良中野术式60... 目的:探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前或后路手术治疗的462例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环锯法颈椎前路扩大脊髓减压并椎体间自体髂骨移植346例;颈椎后路手术116例,其中,中野术式56例,改良中野术式60例。采用40分法评定疗效。结果:颈椎前路手术后随访4.1 ̄18年,平均13.5年,优185例(53.5%),良126例(36.4%),有效13例(3.7%),差22例(6.4%),优良率为89.9%。颈椎后路手术后随访4.2 ̄16年,平均12.8年,优63例(54.3%),良41例(35.3%),有效3例(2.6%),差9例(7.8%),优良率为89.6%,且以改良中野术式的效果最佳,优良率为95%,无1例再关门。结论: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均可获得较满意的远期疗效。远期效果与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有效减压、稳定颈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疾病 手术入路 远期疗效 分析
原文传递
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淳德 孙浩林 +4 位作者 刘宪义 李宏 林景荣 邑晓东 刘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6月 ̄2006年3月对13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前路减压连续3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使用JOA评分评定其临床效果;测量并统计术前、术后1周...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6月 ̄2006年3月对13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行前路减压连续3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使用JOA评分评定其临床效果;测量并统计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手术节段前柱高度;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椎间融合器沉降和移位、邻近节段有无退变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颈椎曲度D值比术前增加3.3±2.9mm(P<0.01),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前增加4.2±2.7mm(P<0.01);术后1个月时JOA评分较术前增加4.2±1.0分;随访12 ̄59个月,平均31.3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D值比术后1周减少1.1±1.9mm(P>0.05);手术节段前柱高度比术后1周减少1.8±2.4mm(P<0.05);手术节段融合率为91.7%;椎间融合器沉降发生率为35.9%;未发现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结论:选择恰当的适应证,前路减压多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疾患 多节段 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椎间融合器
原文传递
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对一种亚临床状态的思考 被引量:16
6
作者 党耕町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在我国较为常见。CSM的外科治疗工作在我国大多数二、三级医院中已普遍开展。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CSM病例接受手术治疗。虽然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在诊断、治...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在我国较为常见。CSM的外科治疗工作在我国大多数二、三级医院中已普遍开展。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CSM病例接受手术治疗。虽然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获得较满意的效果,但是在诊断、治疗方面仍然有许多难题与争议,新的治疗方法与技术在不断出现;在退变性椎间盘病的研究方面,新的思考、新的治疗策略与争论也不断。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下称无症状压迫)作为一种亚临床现象,作者认为值得关注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 脊髓压迫 无症状 亚临床状态 脊髓型颈椎 外科治疗 治疗方法 三级医院
原文传递
慎重诊断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 被引量:6
7
作者 朱庆三 顾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4,共2页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与颈椎影像学退变性改变的轻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不是偶见现象。党耕町教授提出的一组病例是:颈椎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脊髓压迫,而他们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症状。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对这一类患者我们应如何诊断?他们为什么没有症状?其预后如何?有时显得有些困惑。由于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合适?有时也会感到棘手。今天我们请到老、中、青6位全国知名颈椎病专家,就党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他们的论点与见解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 无症状 颈椎退变性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根刺激症状 诊断 脊髓型颈椎 颈部活动受限
原文传递
牵引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增志 姜树军 《中国骨伤》 CAS 1998年第4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牵引 治疗 颈椎退变性眩晕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治疗中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4
9
作者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颈椎病作为脊柱外科的一类重要疾病,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诊断而言,早在1824年,Ollivier等就描述了椎间盘突出是产生慢性脊髓受压的原因,意识到颈部椎间盘的退变与临床症状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疾病 手术治疗 多节段 椎间盘突出 脊柱外科 脊髓受压 临床症状 颈椎
原文传递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颈椎退变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超君 姜建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神经电生理技术(elect。ophysiological techniques)应用于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的诊治已有较长的历史,其在该类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术中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同内外诸多学者的肯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疾病 神经电生理技术 诊疗 疾病诊断 术中监测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颈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治疗23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占蓓蕾 叶舟 王巍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178-1179,共2页
发生颈椎退变性疾病时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及颈椎管狭窄等,可造成脊髓神经组织受压,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相应的表现。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恢复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目的。我科自1995... 发生颈椎退变性疾病时由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骨化及颈椎管狭窄等,可造成脊髓神经组织受压,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相应的表现。直接、有效地解除压迫,恢复椎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是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目的。我科自1995年至2006年对236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别采用颈椎前路手术和颈椎后路手术,现就手术疗效作一分析,对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疾病 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后纵韧带骨化 神经组织受压 颈椎后路手术 颈椎前路手术 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颈晕定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健 金忠棋 +1 位作者 周君富 周游 《中国骨伤》 CAS 1997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颈晕定 治疗 颈椎退变性 眩晕
下载PDF
颈椎前路单节段cage与zero-P辅助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瑞 梁伯冉 +6 位作者 李宏 李淳德 邑晓东 卢海霖 于峥嵘 王宇 孙浩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48-853,共6页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单节段cage及zero-P辅助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颈椎退变性疾病并接受颈椎前路减压单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单节段cage及zero-P辅助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颈椎退变性疾病并接受颈椎前路减压单节段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患者,其中23例应用cage椎间融合器,21例应用zero-P椎间融合器。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6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颈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颈椎曲度D值、前柱高度,并进行比较。观察椎间植骨融合及椎间融合器沉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N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NDI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颈椎曲度D值均较术前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Zero-P组患者术后1、6个月颈椎前柱高度均较术前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age组患者术前、术后1、6个月颈椎前柱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手术节段均完全融合。Zero-P组有1例患者发生内固定物沉降。结论:单纯cage或zero-P椎间融合器辅助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单节段颈椎退变性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疾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CAGE zero-P
下载PDF
对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的认识历程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少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共2页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与颈椎影像学退变性改变的轻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不是偶见现象。党耕町教授提出的一组病例是:颈椎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脊髓压迫,而他们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症状。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对这一类患者我们应如何诊断?他们为什么没有症状?其预后如何?有时显得有些困惑。由于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合适?有时也会感到棘手。今天我们请到老、中、青6位全国知名颈椎病专家,就党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他们的论点与见解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 脊髓压迫 无症状 影像学改变 中老年人群 退行性改变 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融合术仍是目前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主要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庆三 尹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7-487,共1页
自1995年Smith and Cloward首创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疾患以来,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金标准”,直至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disc replacem... 自1995年Smith and Cloward首创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疾患以来,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患的“金标准”,直至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ADR)的出现。ADR术式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有效保留颈椎的运动功能,保留椎间隙高度,并可以预防远期手术相邻节段的退变。而随着假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手术操作不断简化,ADR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凭借着术后可早期活动、治疗周期短等优势,已逐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因而对传统的ACDF手术形成了冲击,争论亦随之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椎退变性 手术治疗 颈椎疾患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近期临床疗效 “金标准” 椎间隙高度
原文传递
无症状颈椎退变性颈脊髓压迫的内涵及诊治原则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有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3,共1页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与颈椎影像学退变性改变的轻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不是偶见现象。党耕町教授提出的一组病例是:颈椎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脊髓压迫,而他们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症状。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对这一类患者我们应如何诊断?他们为什么没有症状?其预后如何?有时显得有些困惑。由于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合适?有时也会感到棘手。今天我们请到老、中、青6位全国知名颈椎病专家,就党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他们的论点与见解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无症状 颈椎退变性 诊治原则 颈椎退行性病变 运动神经元损害 颈椎间盘突出 病变节段
原文传递
颈椎退变性失稳影响颈椎病中药疗效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俊忠 杜朝香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198-199,共2页
研究颈椎退变性失稳影响颈椎病中药治疗效果的原因。以中药治疗颈椎病 345例 ,按退变性颈椎失稳角位移大于或等于 10°、水平位移大于或等于 3 m m为诊断标准 ,将每型颈椎病分为失稳组和正常组。正常组治疗效果优于失稳组 (P<0 .... 研究颈椎退变性失稳影响颈椎病中药治疗效果的原因。以中药治疗颈椎病 345例 ,按退变性颈椎失稳角位移大于或等于 10°、水平位移大于或等于 3 m m为诊断标准 ,将每型颈椎病分为失稳组和正常组。正常组治疗效果优于失稳组 (P<0 .0 5 )。推断影响疗效的原因可能是失稳组较正常组神经根和硬膜更容易受突出物的压迫或刺激 ;失稳组神经组织周围血流瘀滞 ,静脉怒张和微循环障碍显著 ,血肿和炎症反应明显。另外 ,颈椎失稳组更容易刺激窦椎神经和交感神经 ,还能过度牵拉关节囊及韧带引起痉挛。中药治疗的主要作用为消炎镇痛、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改善微循环 ,但不能改善颈椎失稳状况。因此 ,对颈椎退变性失稳患者 ,在服中药治疗之同时 ,还应协助制动颈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失稳 中医药疗法 治疗 疗效 颈椎
下载PDF
对混合术式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0,共2页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anterior cervical corpee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应用,临床疗效肯定。然而融合术后融合节段活动度丧失、邻近节段退变等问...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anterior cervical corpee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应用,临床疗效肯定。然而融合术后融合节段活动度丧失、邻近节段退变等问题困扰着脊柱外科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疾病 治疗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术式 邻近节段退 临床疗效 融合节段 外科医师
原文传递
颈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标准及外科干预
19
作者 张咏 贾连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79-1180,共2页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滑脱 诊断标准 手术治疗 椎间盘狭窄 关节间隙狭窄 椎弓根
下载PDF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104例颈椎退变性眩晕
20
作者 徐昕 金忠棋 周君富 《浙江预防医学》 2001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颈椎退变性眩晕 激光血管内照射 低能量 全血表观粘度 治疗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