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波谱成像在慢性颈脊髓压迫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
作者 杜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48-50,53,共4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揭示颈脊髓压迫症患者中的脊髓代谢物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绍兴市中医院住院经临床证实的20例慢性颈脊髓压迫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本院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揭示颈脊髓压迫症患者中的脊髓代谢物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绍兴市中医院住院经临床证实的20例慢性颈脊髓压迫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本院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MRS诊断,比较两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FA)值及代谢产物比值(NAA/Cr、Cho/Cr、Lac/Cr、Ins/Cr和Glx/Cr)。结果:观察组ADC值高于对照组,FA值低于对照组,且不同严重程度患者ADC值、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AA/Cr、Cho/Cr、Lac/Cr、Ins/Cr和Glx/Cr均低于对照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S能够测量颈脊髓压迫症患者代谢产物比值、ADC值与FA值,反映疾病病理变化,有利于实现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为颈脊髓压迫症的生物学机制和潜在治疗目标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磁共振波谱成像 代谢物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无症状退变性伴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定坤 陈树东 +4 位作者 陈博来 梁以豪 苏国义 许鸿智 宁飞鹏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686-2689,共4页
目的观察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纳入11例符合标准的伴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的CSR患者,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采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进行干预,记录其入院、出院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 目的观察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纳入11例符合标准的伴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的CSR患者,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采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进行干预,记录其入院、出院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结果 11例患者无一失访,3例最终行手术治疗。X线提示10例曲度异常,5例颈椎不稳,2例发育性椎管狭窄。MRI提示脊髓钳夹单节段5例,双节段或以上6例;Ⅲ度椎间盘突出3例。无患者发展成为脊髓型颈椎病;牵引后患者疼痛均立即改善,保守治疗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呈好转趋势,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颈脊髓压迫可能只作为颈椎退变的一种影像学表现,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伴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的CSR有较好临床效果,但对于合并游离椎间盘突出、Ⅲ度或以上突出的CSR患者则建议早期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神经根型椎病 无症状颈脊髓压迫
下载PDF
补肾活血中药对兔慢性颈脊髓压迫的电生理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韦坚 韦贵康 +2 位作者 陈峰 周红海 曹顺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脊髓压迫 颈脊髓压迫 补肾活血中药 生理影响 脊髓椎病 神经功能恢复 中药治疗 动物模型
下载PDF
MR扩散张量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和各向异性分数对不同病程颈脊髓压迫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倩 马贺骥 +1 位作者 谭威 伍建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MR-diffulsiontensorimaging,MR-DTI)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对不同病程颈脊髓压迫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经MRI常规检查诊断为颈脊髓压迫症的患者50例,其中急性颈脊...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MR-diffulsiontensorimaging,MR-DTI)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对不同病程颈脊髓压迫症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经MRI常规检查诊断为颈脊髓压迫症的患者50例,其中急性颈脊髓压迫患者15例(A组),均为外伤患者,在伤后72h内接受MRI检查;慢性颈脊髓压迫23例(B组),均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程超过6个月;慢性合并急性颈脊髓压迫12例(C组),均有超过6个月的脊髓型颈椎病病史。且本次MRI检查前72h内受到颈部外伤累及颈髓。1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D组),MRI常规检查颈脊髓未见异常。4组均行MR-DTI检查,测量A、B、C组患者颈脊髓受压处及D组C5/6椎间盘平面脊髓的ADC和FA,并行组间比较。结果:A、B、C、D组的ADC分别为(0.712±0.241)×10^-3mm^2/s、(1.012±0.256)×10^-3mm^2/s、(0.812±0.125)×10^-3mm^2/s、(0.823±0.106)×10^-3mm^2/s,FA分另4为0.401±0.098、0.472±0.095、0.496±0.172、0.541±0.158。A组ADC和FA与D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B组FA与D组比较明显降低、ADC明显增高(P〈0.05);C组ADC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FA值低于D组(P〈0.05)。A组ADC及FA均低于B、C组(P〈0.05);B组ADC高于C组,FA低于C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R-DTI的ADC及FA对不同病程颈脊髓压迫症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MRI MR扩散张量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各向异性分数
原文传递
颈脊髓压迫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与荣 顾祖超 +2 位作者 赵建宁 韩发五 吴苏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旨在探索、建立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观察、研究其病理学改变过程 ,为临床治疗颈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在犬C4 、C5椎间孔置入不锈钢螺钉压迫脊髓 ,成功建立起一种新型不完全性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 目的 :旨在探索、建立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观察、研究其病理学改变过程 ,为临床治疗颈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在犬C4 、C5椎间孔置入不锈钢螺钉压迫脊髓 ,成功建立起一种新型不完全性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通过光镜和电镜研究创伤后不同时间脊髓的病理改变。 结果 :损伤后动物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 ,随时间的推移运动功能逐渐恢复。病理改变结果可分三期 :早期脊髓内出血、水肿及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 ;中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达到高峰 ,胶质细胞增生 ;晚期出现机化和修复 ,部分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恢复正常形态。 结论 :颈脊髓不完全性压迫损伤后脊髓功能有恢复的可能 ,临床应进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脊髓损伤 创伤性截瘫
下载PDF
兔慢性颈脊髓压迫减压术后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崔志明 倪斌 +2 位作者 蔡卫华 贾连顺 杨雷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164-7165,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兔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动物模型脊髓减压术后bcl-2和bax的表达,以期了解脊髓减压术治疗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作用机制。方法:21只患有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中国大白兔,改良Tarlov运动功能评分均为3分,随机分为两组:①减压组15只:... 目的:通过观察兔慢性颈脊髓压迫症动物模型脊髓减压术后bcl-2和bax的表达,以期了解脊髓减压术治疗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作用机制。方法:21只患有慢性颈脊髓压迫症的中国大白兔,改良Tarlov运动功能评分均为3分,随机分为两组:①减压组15只:退出螺钉进行减压。其中1只兔发生急性脊髓损伤,改良Tarlov运动功能评分降至1分,排除实验。②压迫组6只:不施行减压术。另取6只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健康大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减压后第1,7,15,30,60天,观察减压术后脊髓的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脊髓减压术后凋亡细胞逐渐减少。脊髓减压术后第1天,bcl-2和bax阳性细胞均较减压前增多。减压后第7天,bcl-2阳性细胞明显增多,bax阳性细胞减少。减压后第15,30天和第60天,bcl-2和bax阳性细胞均逐渐减少。至减压后第60天,bcl-2和bax阳性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脊髓减压术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脊髓压迫 凋亡基因 bcf-2 BAX 基因表达 脊髓减压术
下载PDF
颈椎间盘并椎体后纵韧带部分切除治疗颈脊髓压迫症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涛 庞清江 +3 位作者 张前法 郑兴国 陈小牛 周海尔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9期921-92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间盘、椎体及后纵韧带部分切除,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在治疗伴有后纵韧带压迫颈髓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单个椎间隙者13例手术采用前路间盘及相应部位后纵韧带部分切除,其余手术采用前路椎体大部分切除及相应部位后纵...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间盘、椎体及后纵韧带部分切除,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在治疗伴有后纵韧带压迫颈髓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单个椎间隙者13例手术采用前路间盘及相应部位后纵韧带部分切除,其余手术采用前路椎体大部分切除及相应部位后纵韧带部分切除,18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38例采用钛网笼内填充减压椎体之松质骨植骨,最后均予带锁钢板内固定. 结果术后复查MRI:见颈脊髓神经压迫去除满意.56例平均随访18个月,植骨全部于术后3~4个月骨性愈合.术后已恢复椎间隙高度没有发现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弧度恢复良好. 结论颈椎间盘及后纵韧带大部分切除术,颈椎及后纵韧带大部分切除术适用于部分伴有后纵韧带颈脊髓神经和神经根压迫症患者,有利于彻底解除神经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前路手术 颈脊髓压迫 后纵韧带 椎间盘 切除治疗 椎体 大部分切除术 带锁钢板内固定 椎间隙高度 植骨融合
下载PDF
无症状退变性颈脊髓压迫: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临床现象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3,共2页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与颈椎影像学退变性改变的轻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不是偶见现象。党耕町教授提出的一组病例是:颈椎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脊髓压迫,而他们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症状。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对这一类患者我们应如何诊断?他们为什么没有症状?其预后如何?有时显得有些困惑。由于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合适?有时也会感到棘手。今天我们请到老、中、青6位全国知名颈椎病专家,就党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他们的论点与见解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临床现象 无症状 退变性 临床症状 MRI检查 脊髓 椎间盘
原文传递
区分退变性颈脊髓压迫与颈脊髓压迫症 被引量:4
9
作者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2,共2页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与颈椎影像学退变性改变的轻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不是偶见现象。党耕町教授提出的一组病例是:颈椎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脊髓压迫,而他们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症状。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对这一类患者我们应如何诊断?他们为什么没有症状?其预后如何?有时显得有些困惑。由于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合适?有时也会感到棘手。今天我们请到老、中、青6位全国知名颈椎病专家,就党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他们的论点与见解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退变性 椎疾病 MRI技术 MRI图像 椎间盘变性 外科医生 压迫部位
原文传递
无症状颈椎退变性颈脊髓压迫的内涵及诊治原则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有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3,共1页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颈椎退行性改变在中老年人群普遍存在。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50%以上颈椎影像学上有退变性改变。但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反之,也有的具有颈椎病临床症状,而MRI检查颈椎并无明显异常发现。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与颈椎影像学退变性改变的轻重程度并非完全一致,这不是偶见现象。党耕町教授提出的一组病例是:颈椎影像学具有明显的甚至是严重的退行性改变,伴有脊髓压迫,而他们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症状。由于没有临床症状,对这一类患者我们应如何诊断?他们为什么没有症状?其预后如何?有时显得有些困惑。由于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治疗的话,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才合适?有时也会感到棘手。今天我们请到老、中、青6位全国知名颈椎病专家,就党教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他们的论点与见解一定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无症状 椎退变性 诊治原则 椎退行性病变 运动神经元损害 椎间盘突出 病变节段
原文传递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凯 马迅 +3 位作者 冯皓宇 陈辉 席镭民 郭永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5期168-172,共5页
目的 探讨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变化,指导颈椎病的治疗及疗效评价。方法 收集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骨科2011年11月21日~2014年5月15日525例颈椎手术患者和38例体检中心健康人群一般资料、术前术后JOA评分及颈椎MRI资... 目的 探讨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变化,指导颈椎病的治疗及疗效评价。方法 收集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骨科2011年11月21日~2014年5月15日525例颈椎手术患者和38例体检中心健康人群一般资料、术前术后JOA评分及颈椎MRI资料,并根据颈脊髓受压程度及影像学表现选取中重度颈脊髓受压患者221例,其中中度受压组168例,重度受压组53例,观察颈脊髓形态并测量C3~7脊髓及椎管矢状径。结果 (1)中度组术前JOA评分为(7.96±2.54)分,术后JOA评分为(12.42±2.18)分;重度组术前JOA评分为(6.88±2.57)分,术后JOA评分为(12.31±2.24)分。两组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中、重度颈脊髓受压组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65.45%±2.01%)、(44.60%±1.17%)。受压程度越小,JOA评分改善率越好(P〈0.05)。(2)正常人群脊髓矢状径(6.68±0.80)mm,椎管矢状径为(16.27±0.35)mm;中度组术前脊髓矢状径(5.81±0.41)mm,椎管矢状径为(12.30±0.32)mm,术后脊髓矢状径(6.77±0.65)mm,椎管矢状径为(15.05±0.61)mm;重度组术前脊髓矢状径(5.01±0.65)mm,椎管矢状径为(11.40±0.44)mm,术后脊髓矢状径(6.64±0.71)mm,椎管矢状径为(14.95±0.77)mm。与正常人群相比,中重度颈脊髓受压患者的脊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明显狭窄(P〈0.05)。中、重组术前术后矢状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管狭窄程度明显改善。(3)中重度颈脊髓受压患者颈椎MRI中T2节段高信号术前共181例;术后T2高信号好转101例。结论 (1)术前颈椎MRI可较清晰的显示颈椎、椎间盘及周围组织的病变程度;术后颈椎MRI为评价颈椎手术疗效、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康复锻炼的指导等提供科学客观的影像学资料。(2)中重度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的MRI脊髓矢状径、椎管矢状径改变与JOA改善率密切相关,脊髓受压越轻,术后改善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椎MRI 脊髓椎病
下载PDF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八例报告
12
作者 杨明连 舒展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外科手术 椎后路 椎管扩大术
原文传递
颈脊髓压迫症的手术治疗(附20例报告)
13
作者 凌尚准 韦文 +4 位作者 陆文忠 许鹏雍 麦荫文 陆艳霞 黄金雀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34-634,共1页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的效果。方法 根据病情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途径 ,充分减压 ,植骨内固定。结果 本组 2 0例 ,随访 6个月~ 4年 ,优良率为 90 %。结论 手术切除致压物 ,解除神经压迫 ,恢复解剖顺列 。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外科手术 减压 固定
下载PDF
单侧开门外侧块螺钉固定植骨治疗颈脊髓压迫症
14
作者 许鹏雍 凌尚准 +1 位作者 陈俊 陆晓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7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开门外侧块螺钉固定植骨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02-2008—06采用单侧开门外侧块螺钉固定植骨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51~67岁,平均58岁。26例中有22例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个... 目的探讨单侧开门外侧块螺钉固定植骨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02-2008—06采用单侧开门外侧块螺钉固定植骨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51~67岁,平均58岁。26例中有22例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个或3个节段以上),其中10例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症(6例合并动力性椎管狭窄症,3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症,1例为外伤性);4例为颈椎管内肿瘤。随访9个月-2年2个月,平均1年8个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优8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无一例出现血管损伤或内固定物断裂并发症,1例脊膜瘤因肿物过大术后出现脊髓再灌注损伤表现,经积极治疗好转,生活可自理。结论该法适用于需要从后方人路进行减压的颈脊髓压迫症,疗效肯定。其优点是手术相对安全,在彻底减压的同时进行坚强的内固定,尤其适用于伴有节段性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颈脊髓压迫 外侧块螺钉 内固定 植骨
下载PDF
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临床研究
15
作者 姚帅辉 张陆 +1 位作者 高胜军 姜岩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0期79-80,共2页
目的研究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保留C_7、C_2双侧半棘肌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实施保留双侧... 目的研究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保留C_7、C_2双侧半棘肌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实施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单开门手术相比,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颈脊髓压迫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颈脊髓压迫症误诊1例分析
16
作者 巩腾 王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403-404,共2页
由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所致颈脊髓压迫症的致病因素繁杂且常混合出现,与颅脑及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可有相似之处,如对此缺乏一定认识和判别经验。则会因难以鉴别造成误诊而耽误诊治。现就本科曾收治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髓节 脊髓固有神经元
下载PDF
前路减压治疗多节段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症
17
作者 李永斌 曹锡文 +1 位作者 袁文 刘清云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症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6例2~4节段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症患者进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26例患者平均改善率为72%,有显著疗效。结论颈前路减压是治疗多节段钳夹型脊髓压迫症的一种有效方... 目的探讨多节段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症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6例2~4节段钳夹型颈脊髓压迫症患者进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26例患者平均改善率为72%,有显著疗效。结论颈前路减压是治疗多节段钳夹型脊髓压迫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钳夹型 颈脊髓压迫
下载PDF
保留双侧半棘肌单开门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安忠诚 盛伟斌 +1 位作者 梁卫东 盛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5,共8页
目的 :比较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颈椎单开门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66例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3~C6单开... 目的 :比较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颈椎单开门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科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66例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3~C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按手术方式分为保留C2、C7双侧半棘肌止点的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传统组)36例和保留双侧半棘肌的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JOA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颈椎总活动度(ranges of motion,ROM)、颈椎曲度及术后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传统组手术时间为140.49±36.57min,改良组为122.35±46.5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中出血量为233.66±165.39ml,改良组为281.18±208.1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2例、改良组1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术后无脊髓损伤、门轴断裂、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感染,无内置物松动或断裂。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传统组随访时间为17.10±3.57个月,改良组为16.40±2.5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71.36±8.14)%,改良组为(72.95±1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DI评分,术前及术后3个月传统组与改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N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传统组颈椎曲度较术前减少3.73°±1.38°,改良组较术前减少1.47°±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ROM较术前减少6.63°±2.09°,改良组较术前减少4.53°±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11例(30.56%)、改良组1例(3.33%)术后发生轴性症状或加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单开门手术相比,保留双侧半棘肌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时,可最大限度保留颈椎后方结构,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和颈椎曲度及ROM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脊髓压迫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症状 椎活动度 椎曲度
原文传递
体外遥控压迫装置构建羊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梓赫 张有余 +2 位作者 刘杉杉 刘忠军 韦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9-456,共8页
目的:使用一种体外遥控的压迫装置制作羊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以实现可数字化精确调控的压迫过程。方法:压迫装置由椎间压迫装置和体内皮下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整个装置由体外安卓手机遥控控制。12只成年小尾寒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分... 目的:使用一种体外遥控的压迫装置制作羊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以实现可数字化精确调控的压迫过程。方法:压迫装置由椎间压迫装置和体内皮下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整个装置由体外安卓手机遥控控制。12只成年小尾寒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分别为对照组(A组),压迫10周组(B组)和压迫20周组(C组)。将压迫装置置入到C2/3椎间隙并固定,将控制模块置入皮下。A组在手术后推杆不推进,B组和C组动物在清醒状态下遥控推杆每两天推进0.1mm,观察术后1周、5周、10周、15周、20周各组动物Tarlov评分;术后1周、5周、10周、15周、20周行CT扫描并计算椎管内侵占率(ER);术后即刻、1周、10周、20周时进行电生理检查;实验终止时,取C2/3节段脊髓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尼氏体染色及TUNEL检测,观察组织学改变。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一般线性回归分析B、C组ER与时间(t)的关系,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ER与Tarlov评分的关系。结果:实验过程中,B组1只羊的皮下控制模块出现故障,经再次手术更换后故障排除。A组动物术后20周内Tarlov评分未观察到变化,均为5分;实验终止时,B组动物中两只为5分,两只为4分;C组动物中3只为3分,1只为2分;C组在实验终止时的行为学评分与A组终止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终止时,B组动物ER为(33.0±1.8)%,C组动物ER为(64.8±1.9)%,B组及C组动物ER与t的Pearson相关系数r=0.998(P<0.001);ER与t的线性回归方程为ER=3.197t。ER与Tarlov评分呈负相关(r=-0.862,P<0.001)。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即刻,全部动物潜伏期和波幅都未发生明显改变;术后即刻、术后1周时,B组和C组动物的SEP潜伏期及波幅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10周及20周时较A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波幅明显下降(P<0.001)。实验终止时,A组观察到形态正常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和皮质脊髓束神经纤维结构;B组切片中观察到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萎缩,尼氏体减少,皮质脊髓束轴索出现脱髓鞘病变和空泡变性等,此情况在C组中更加明显,各组间异常形态细胞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TUNEL检测观察到荧光阳性细胞数目随着压迫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加(P<0.001)。结论:应用该体外遥控的压迫装置可以建立羊的可靠、精准可控的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慢性 动物模型 数字化调控
原文传递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19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小杰 叶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9期745-746,共2页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椎管扩大术 椎后路 治疗 多节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