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域灵敏度及其在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鞠平 郭磊 +4 位作者 高昌培 陈谦 宁艳 孙斌 赵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9-24,共6页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研究中,灵敏度分析都是在时域进行的。分析和实践表明,时域灵敏度分析并不能完全地区分重要参数与次要参数,有可能出现时域灵敏度大但参数辨识误差也大的情况。定义几个频域灵敏度指标,提出计算频域灵敏度的2...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研究中,灵敏度分析都是在时域进行的。分析和实践表明,时域灵敏度分析并不能完全地区分重要参数与次要参数,有可能出现时域灵敏度大但参数辨识误差也大的情况。定义几个频域灵敏度指标,提出计算频域灵敏度的2种数值方法,即基于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和基于傅氏变换的计算方法;指出要得到参数辨识的精度和难易度,需要综合分析时域灵敏度、频域灵敏度、功率谱等因素;推导基于电流变量的电力负荷传递函数模型。通过IEEE9节点系统算例进行频域灵敏度和时域灵敏度分析,并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建模 电力负荷 参数辨识 频域灵敏度
原文传递
抛物线型有损非均匀线的频域准确灵敏度公式 被引量:3
2
作者 梁贵书 徐志鸿 +1 位作者 董华英 崔翔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共3页
利用科罗达(Kuroda)等效方法,将抛物线型有损非均匀线用有损均匀线及若干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等效电路表示。基于该等效电路,借助于伴随网络法,在频域内推导出抛物线型有损非均匀传输线的准确灵敏度公式,较好地解决了这类非均匀线的灵敏... 利用科罗达(Kuroda)等效方法,将抛物线型有损非均匀线用有损均匀线及若干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等效电路表示。基于该等效电路,借助于伴随网络法,在频域内推导出抛物线型有损非均匀传输线的准确灵敏度公式,较好地解决了这类非均匀线的灵敏度求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电路 时钟频率 抛物线型有损非均匀线 频域准确灵敏度公式 等效电路
下载PDF
基于阻抗频域灵敏度的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措施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冰婕 迟永宁 +1 位作者 田新首 李琰 《供用电》 2019年第10期73-79,共7页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风电出力占比的持续增加,电力系统中出现了一种由风电机组与线路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型次同步振荡现象。风电引发的次同步振荡不同于传统的次同步振荡,电力电子变换器参与了振荡的形成,其机理及抑制措施有...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风电出力占比的持续增加,电力系统中出现了一种由风电机组与线路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型次同步振荡现象。风电引发的次同步振荡不同于传统的次同步振荡,电力电子变换器参与了振荡的形成,其机理及抑制措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针对双馈风电机组接入含串补电容系统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双馈风电系统的频域阻抗模型,然后引入阻抗频域灵敏度这一概念,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控制参数对于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影响程度,并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提出了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措施,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抑制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阻抗分析法 频域灵敏度 抑制措施
下载PDF
解耦辨识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控制器参数的频域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潘学萍 鞠平 +2 位作者 温荣超 吴峰 金宇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25 108,108,共8页
转子侧控制器主导了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对其进行准确建模至关重要。针对转子侧控制器模型结构复杂、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推导了转子侧控制器的解耦模型。基于该解耦模型,提出通过在输入信号的参考值上施加伪随机信号,根据输入信号和输... 转子侧控制器主导了双馈风电机组的动态,对其进行准确建模至关重要。针对转子侧控制器模型结构复杂、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推导了转子侧控制器的解耦模型。基于该解耦模型,提出通过在输入信号的参考值上施加伪随机信号,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辨识转子侧控制器各参数。与灵敏度比较发现,参数辨识精度与灵敏度结果一致。最后指出:即使转子侧控制器内环参数的辨识精度偏低,也基本不影响对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过程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转子侧控制器 解耦模型 频域灵敏度 频域辨识方法
下载PDF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阻抗建模及谐振抑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宁联辉 吴再驰 +3 位作者 侯凯 康小宁 张海涛 杨彩虹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7,共10页
混合多端直流(hybrid multi-terminal HVDC,H-MTDC)输电系统直流场设备的自然等效电阻较小,在控制系统无法提供足够大阻尼的情况下易导致系统直流侧的谐振振荡。首先推导了换相换流站(line commu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 混合多端直流(hybrid multi-terminal HVDC,H-MTDC)输电系统直流场设备的自然等效电阻较小,在控制系统无法提供足够大阻尼的情况下易导致系统直流侧的谐振振荡。首先推导了换相换流站(line commuted converter,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直流侧输出阻抗,在MATLAB中建立了H-MTDC系统的阻抗模型并给出了基于环路增益的稳定判据。其次,通过计算环路增益对各控制参数的频域灵敏度定量地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环路增益曲线的影响,明确了影响系统谐振特性的主导因素,并结合稳定判据制定了参数调整方案。再次,通过反馈换流站输出的直流电流,将LCC站原定直流电流控制器改进为电流阻尼控制器并设计了控制器参数。最后,通过PSCAD/EMTDC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谐振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 阻抗建模 谐振抑制 环路增益 频域灵敏度 电流阻尼控制
下载PDF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参数辨识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金宇清 赵泽 +1 位作者 鞠平 吴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00-1705,共6页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是当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机(WTG)的主流机型。要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必须要有准确的风力发电机和风力发电场的模型及参数。关于模型结构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有关获取模型准确参数的研究却极...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是当前国内外风力发电机(WTG)的主流机型。要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必须要有准确的风力发电机和风力发电场的模型及参数。关于模型结构目前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有关获取模型准确参数的研究却极少。为此,研究了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的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首先通过研究各个参数的轨迹灵敏度相位来判断其可辨识性,发现除定子电抗和转子电抗不可以同时辨识外,其它参数均可以唯一辨识。然后通过分析可辨识参数的时域、频域灵敏度大小以及灵敏度曲线的形状来判断辨识的难易度,确定需要重点辨识的参数为定子电阻、定子电抗、励磁电抗和转子电阻。最后设计了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仿真系统并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WTG) 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 参数辨识 可辨识性 轨迹灵敏度 频域灵敏度 群算法
原文传递
一种发电机励磁系统模型参数可辨识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杜治 马蕊 +5 位作者 梁易乐 姚伟 彭昌勇 徐敬友 杨东骏 文劲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8-44,共7页
根据现场试验数据通过辨识算法辨识得到励磁系统模型参数是一种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励磁建模方法。基于辨识方法所得到的模型参数虽然可以很好地拟合系统的现场试验数据,但也可能存在某些参数的辨识结果不稳定的现象。因此,提出了拟频... 根据现场试验数据通过辨识算法辨识得到励磁系统模型参数是一种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励磁建模方法。基于辨识方法所得到的模型参数虽然可以很好地拟合系统的现场试验数据,但也可能存在某些参数的辨识结果不稳定的现象。因此,提出了拟频域灵敏度的概念,为非线性系统参数易辨识性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衡量指标。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辨识算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参数时域灵敏度矩阵实现关联性参数的判断,将待辨识参数划分为良态参数集和病态参数集。在该初始病态参数集的基础上,根据参数的拟频域灵敏度重新调整参数赋值代表,采用"分轮次"的策略进行了参数辨识。以IEEE ST2A型励磁系统为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时域灵敏度的辨识方法的辨识结果相比,所提出的参数辨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发电机励磁系统参数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系统 参数辨识 频域灵敏度 关联参数 灵敏度矩阵
下载PDF
分布式调相机励磁系统参数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付敏 崔灿灿 +2 位作者 王璐瑶 马春旭 印钊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2-110,共9页
可再生能源大多位于偏远地带,跨区外送时抵御系统冲击能力较弱,为了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以分布式调相机为无功补偿设备,研究励磁参数对调相机动态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调相机输出无功的数学模型,确定反映调相机动态无功特性的评价指标... 可再生能源大多位于偏远地带,跨区外送时抵御系统冲击能力较弱,为了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以分布式调相机为无功补偿设备,研究励磁参数对调相机动态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调相机输出无功的数学模型,确定反映调相机动态无功特性的评价指标—有效无功电流增益,基于该指标的频域灵敏度分析,来获取影响调相机动态特性的关键励磁参数及优化规律。以有效无功电流增益为目标函数,利用平均频域灵敏度指导改进蜂群算法的寻优方向,建立励磁参数的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以风电系统为例,仿真验证励磁参数优化模型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利用提出的励磁参数优化模型得到的励磁参数可以提高调相机的动态无功输出,降低系统电压波动幅值,保证风力发电机实现高压或低压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相机 励磁参数 改进蜂群算法 频域灵敏度 有效无功电流增益
下载PDF
特勒根定理的普遍性及其应用
9
作者 常斗南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7-11,共5页
通过特勒根定理的证明阐述其应用的普遍性,并以LC有源网络为例,介绍特勒根伴随网络法在动态电路的频域灵敏度分析中的应用。特勒根定理的这一应用促进了计算机辅助电路优化设计的迅速发展,充分显示了该定理普遍应用的威力。
关键词 特勒根定理 LC有源网络 特勒根伴随网络法 频域灵敏度 计算机辅助电路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