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漫谈颖拓艺术——为纪念姚茫父逝世六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心正 《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第3期120-122,共3页
今年为农历庚午年,六十年前的庚午,一九三○年六月八日(农历五月八日)为近代文化名人贵筑前辈姚华茫父忌辰。今年为茫父逝世六十周年纪念。一九七六年茫父诞生百周年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末期,动荡未定,没有什么纪念活动。
关键词 颖拓 姚茫父 庚午年 姚华 纪念活动 周年纪念 近代文化 美术形式 启功先生 弗堂类稿
下载PDF
姚华的书画和颖拓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训明 《贵州文史丛刊》 1981年第3期140-145,共6页
姚华,字重光,号茫父,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诗人和书画家。一八七六年五月十九日生于贵阳,一八九七年中举,一九○二年应聘主讲于兴义笔山书院,一九○四年中进士,任清政府工部虞衡司主事。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就读于法政大学。
关键词 颖拓 姚华 弗堂类稿 司主事 响拓 兴义笔山书院 一九 邮政司 莲花庵 陈师曾
下载PDF
传拓技艺融入高等教育书法课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3
作者 王仁海 薛舒远 《书法赏评》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传拓作为一种器物文字和图形的复制技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也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传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入手,分析其审美嬗变及与书法文化的关系,并将其置于当前文化大环境中加以观照,剖析其艺术价值,探索与高等书法教育... 传拓作为一种器物文字和图形的复制技艺,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也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对传拓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入手,分析其审美嬗变及与书法文化的关系,并将其置于当前文化大环境中加以观照,剖析其艺术价值,探索与高等书法教育课程相结合的实践途径,既推动了传拓技艺的传承发展,又拓宽了现有书法教育课程的视域,并通过金石传拓二次创作的实践方式试补原书法教育的薄弱点,以助进一步提升高等书法教育的文化内涵和增强师生“民族文化自信”,深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拓 颖拓 博古颖传拓 传拓与书法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姚华的颖拓艺术与他的名流朋友圈 被引量:2
4
作者 韦力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7期26-33,共8页
民国遗珠姚茫父对于不关心艺术和戏曲研究的人来说,姚华或许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但对于关注艺术品收藏的人来说,姚华则是一个频现拍场,并在近些年彰显出较大升值潜力的"名头"。笔者收藏并关注茫父已有多年,在阅读了清华大学杜鹏飞... 民国遗珠姚茫父对于不关心艺术和戏曲研究的人来说,姚华或许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但对于关注艺术品收藏的人来说,姚华则是一个频现拍场,并在近些年彰显出较大升值潜力的"名头"。笔者收藏并关注茫父已有多年,在阅读了清华大学杜鹏飞教授的大作《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之后,为姚华终于再度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感到兴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品收藏 朋友 颖拓 戏曲研究 升值潜力 清华大学 学术界
原文传递
宋致中与颖拓艺术
5
作者 张虎 《海内与海外》 2012年第4期71-72,共2页
一张张瓦当、一张张青铜器、一张张汉画像石、一张张佛造像、一张张碑帖颖拓摆在你面前,如若不告诉是颖拓,你还真分不出那个是真正的拓片——这是个早已有之的颖拓,但现在专此名者甚少,目睹之就更少了,这是因为它太耗费精力和时间。
关键词 颖拓 艺术 汉画像石 青铜器 碑帖
原文传递
陈叔通与茫父颖拓
6
作者 邓见宽 《世纪》 1995年第5期49-49,共1页
陈叔通先生出身书香门第,父亲陈豪,兄陈汉弟均是近代著名画家。他本人精鉴赏,富收藏,广交书画名家。据其哲嗣陈循善言,临终前悉数慨捐北京故宫搏物院。他为友人姚华(茫父)、汤涤(定之)、杨元恺(无恙)等名家作品精印了几本书画颖拓作品集... 陈叔通先生出身书香门第,父亲陈豪,兄陈汉弟均是近代著名画家。他本人精鉴赏,富收藏,广交书画名家。据其哲嗣陈循善言,临终前悉数慨捐北京故宫搏物院。他为友人姚华(茫父)、汤涤(定之)、杨元恺(无恙)等名家作品精印了几本书画颖拓作品集,传为艺林佳话,郑逸梅《艺林散叶》书中多有记载。八十年代中期,笔者在上海图书馆曾听顾廷龙先生谈及陈叔老生前为传播姚华颖拓的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叔通 颖拓 姚华 姚茫父 书法作品 吴贻芳
原文传递
工艺奇葩——颖拓
7
作者 宋致中 《海内与海外》 201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奇葩 颖拓
原文传递
姚茫父书画艺术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勇 何兰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1期54-56,81,共4页
姚茫父是清末民初在全国享有声望的学者、教育家、诗人和书画家,被称之为旧京都的一代通人。长期以来,珠埋玉沉,不为世珍。近十年,虽渐为学界中人提及,但与其盛名相比,尚有不少差距。对姚茫父的书法、绘画和独创颖拓艺术做简要的评介,... 姚茫父是清末民初在全国享有声望的学者、教育家、诗人和书画家,被称之为旧京都的一代通人。长期以来,珠埋玉沉,不为世珍。近十年,虽渐为学界中人提及,但与其盛名相比,尚有不少差距。对姚茫父的书法、绘画和独创颖拓艺术做简要的评介,以期能够引起学界对姚茫父研究的重视,还原其在近代美术史上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茫父 书法 绘画 颖拓
下载PDF
郭沫若集外佚诗三首 被引量:1
9
作者 冯锡刚 《郭沫若学刊》 2016年第3期28-29,共2页
一、嘉兴访张向华口占一绝十年海外赋流离,烟雨楼头访旧知。莽莽神州正鼎沸,万民翘首望铁师。嘉兴访张向华,口占一绝,即题《北伐》卷首赠之。郭沫若(印)据手迹,标题与标点均为辑注者所加。
关键词 华口 颖拓 十年 九女墩 五言古风 张发奎 杂言诗 姚华 邵裴子 武昌东湖
下载PDF
晚清贵州学者姚华研究述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春艳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姚华才逐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就姚华辞世后学界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其生平交游、书画金石篆刻艺术以及戏曲理论三大方面,文字学和诗词等方面则研究者寥寥。这样的关注度与姚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并不相... 20世纪80年代以来,姚华才逐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就姚华辞世后学界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其生平交游、书画金石篆刻艺术以及戏曲理论三大方面,文字学和诗词等方面则研究者寥寥。这样的关注度与姚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并不相称。并且,对姚华《弗堂词》的研究更是其中尤为薄弱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华 生平交游 书法 绘画 颖拓 艺术成就
下载PDF
诸体交辉 兼擅多能——姚华书法评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良津 《中国书画》 2015年第11期77-82,共6页
在清末民国初期贵州籍的文化名人中,姚华(1976-1930)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姚华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是教育家、古文字学家、戏曲理论家、曲学家、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大师。说他是教育家,他在北京从事教育工作,出任学校校长... 在清末民国初期贵州籍的文化名人中,姚华(1976-1930)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姚华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是教育家、古文字学家、戏曲理论家、曲学家、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大师。说他是教育家,他在北京从事教育工作,出任学校校长,说他是古文字学家。因为他在这方面的研究著述有《书适》《黔语》《小学问答》以及见于《弗堂类稿》中的有关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华 戏曲理论家 弗堂类稿 元刊杂剧三十种 工艺美术大师 民国初期 古文字学家 曲学 颖拓 行草书
下载PDF
大师频出 黔书传远——清代贵州书法谈之十
12
作者 朱良津 《贵阳文史》 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
赵以炯生于书香门第,光绪丙午年(1886年)进士,并荣膺殿试第一,成为状元。其父赵国澍教子有方,兄弟4人矢志于学,相互砥砺,竟有3个进士,1个举人。夏同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次年参加会试,中贡士,接着在殿试中高中状元。清朝灭亡... 赵以炯生于书香门第,光绪丙午年(1886年)进士,并荣膺殿试第一,成为状元。其父赵国澍教子有方,兄弟4人矢志于学,相互砥砺,竟有3个进士,1个举人。夏同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次年参加会试,中贡士,接着在殿试中高中状元。清朝灭亡后,曾一度寓居贵阳,后来被选为国会议员。姚华在清末民初贵州籍的文化名人中,他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集教育家、古文字学家、戏曲理论家、曲学家、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大师于一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大师 赵以炯 古文字学家 颖拓 姚华 中状元 夏同龢 丙午年 光绪二十三年 戏曲理论家
下载PDF
姚华:民国通才 艺苑翘楚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姚华作为清末进士,在民国画坛上,是一位罕有的堪称通才的人物,除书画篆刻外,诗词曲赋、考据音韵无不精通,被誉为旧京都的一代通人、翘楚,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已超出陈师曾、齐白石,可惜只活了55岁,有学而无寿。近年来,虽有较多的... 姚华作为清末进士,在民国画坛上,是一位罕有的堪称通才的人物,除书画篆刻外,诗词曲赋、考据音韵无不精通,被誉为旧京都的一代通人、翘楚,他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已超出陈师曾、齐白石,可惜只活了55岁,有学而无寿。近年来,虽有较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姚华,但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诗词、曲论和书画艺术,对他的颖拓、书画铜和笺纸艺术较少涉及。文章就他这三方面的艺术做简要的评介,以期对姚华的艺术成就作一个补益,还原其在近现代美术史上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华 颖拓 刻铜 笺纸
下载PDF
来函摘登
14
作者 邓见宽 《贵州文史丛刊》 1982年第3期45-,共1页
贵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陈训明《姚华的书画和颖拓》一文,有的事实有出入,有的引文有错讹,均应予以订正。一、姚华是一九○四年中进士后清政府派往日本游学的,陈文误为“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戊戌是一八九八年,提早了六年。二、陈文“... 贵刊一九八一年第三期陈训明《姚华的书画和颖拓》一文,有的事实有出入,有的引文有错讹,均应予以订正。一、姚华是一九○四年中进士后清政府派往日本游学的,陈文误为“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戊戌是一八九八年,提早了六年。二、陈文“姚华在光绪末年一度主讲于清华大学”。按光绪最后一年为一九○八年,其时并无清华大学。姚华“一度主讲”的清华学校是一九一一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歉”办的,初无大学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华 陈训明 颖拓 东渡日本 八年 一九 清华学校 论画 佛日 文说
下载PDF
博雅、隽永的刻铜艺术——简论姚华,陈衡恪的书画刻铜
15
作者 邓见宽 《贵州文史丛刊》 1991年第4期83-89,共7页
一、不朽的刻铜艺术北京琉璃厂于民国初年制作的铜墨盒、铜镇尺,是著名书画家亲临指导,刻艺高超、精心创制的艺术品,深受人们喜爱,名传遐迩。众多名人、学士购置案头,既方便实用,又庄重典雅,其上镌刻的诗文,多是箴言、警语,益人心智,催... 一、不朽的刻铜艺术北京琉璃厂于民国初年制作的铜墨盒、铜镇尺,是著名书画家亲临指导,刻艺高超、精心创制的艺术品,深受人们喜爱,名传遐迩。众多名人、学士购置案头,既方便实用,又庄重典雅,其上镌刻的诗文,多是箴言、警语,益人心智,催人奋进。它与北京笺谱艺术一样,成为观赏艺术的珍品。鲁迅在北京所记的日记中,留下多处偕同陈师曾(衡恪)往琉璃厂同古堂的记载。这同古堂是一爿墨盒销,兼营篆刻,设在琉璃厂西头路南。《鲁迅日记》记载着自己及为别人在同古堂选购墨盒、镇尺的事,而饶有情趣的是邓云乡考证的,鲁迅手头有一买自同古堂的破墨盒子,多年置于案头。鲁迅偏爱上这“破”墨盒子,是由于它出自姚茫父(华)之手笔。足见茫父手书的刻铜在民初时期是深受文人喜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华 姚茫父 陈师曾 古堂 铜墨盒 鲁迅日记 北京琉璃厂 笺谱 陈衡恪 颖拓
下载PDF
传统的技法 时代的风貌——简述四省五方文史研究馆的书画联展
16
作者 毛石 《贵州文史丛刊》 1989年第4期141-142,66,共3页
为弘扬祖国的书画艺术,交流创作经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川、云南、广西、贵州、重庆文史研究馆协议巡迥举办书画联展。今年的联展定于11月7日至13日,在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内举办。湖北、湖南、福建、广东文史研究馆也选有代表... 为弘扬祖国的书画艺术,交流创作经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四川、云南、广西、贵州、重庆文史研究馆协议巡迥举办书画联展。今年的联展定于11月7日至13日,在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内举办。湖北、湖南、福建、广东文史研究馆也选有代表作品应邀参展。联展展品共274幅,其中绘画作品156幅,书法作品103幅,篆刻印集15幅。分三个展厅展出,第一展厅陈列四川、云南的展品,第二展厅陈列广西、重庆的展品,第三展厅展出贵州及应邀省份的展品。联展作品,大部分是参展各省市文史研究馆部分馆员的新作。展品的内容丰富,品种多样,风格迥异。绘画题材有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研究馆 书法作品 精神文明建设 绘画题材 书画艺术 印集 颖拓 绘画作品 西南边睡 品种多样
下载PDF
国之重宝 墨影留形
17
《信息网络》 2008年第1期42-42,共1页
贾文忠,字闻钟,号铜斋,当代著名青铜器鉴定、修复专家、书画和全形拓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自幼酷爱书画、篆刻,出生于青铜器修复世家,受家父文物修复专家贾玉波影响学习文物修复、复制技术,先后... 贾文忠,字闻钟,号铜斋,当代著名青铜器鉴定、修复专家、书画和全形拓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自幼酷爱书画、篆刻,出生于青铜器修复世家,受家父文物修复专家贾玉波影响学习文物修复、复制技术,先后向胡爽盒、傅大卣、魏隐儒、大康(康殷)学习书法、绘画、篆刻。1979年进入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从事青铜器的修复、鉴定研究三十余年,期间曾向傅大卣、程长新、马宝山、魏隐儒、赵存义等先生学习青铜器鉴定、碑拓、版本等方面知识。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博物馆文物研究室主任,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文忠 青铜器全形拓 艺术创新 金石传拓 颖拓 书法
下载PDF
姚华释道人物绘画的探索与创新——以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藏品为例
18
作者 郝佳雯 《收藏家》 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
姚华在民国初年的北京画坛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绘画作品题材多以山水、花鸟为代表,人物绘画数量较少且鲜有研究。由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在佛造像绘画方面探索出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试从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 姚华在民国初年的北京画坛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绘画作品题材多以山水、花鸟为代表,人物绘画数量较少且鲜有研究。由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在佛造像绘画方面探索出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试从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收藏的姚华释道人物绘画入手,阐述“佛缘”对他的影响,并将其作品分为文人释道人物画及颖拓佛像两类,分别阐释其绘画中的“禅趣”、对释道人物绘画的理解以及他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揭示姚华释道人物作品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华 释道人物画 颖拓
原文传递
《刘梁碑残石》金石僧六舟跋本——嘉道时期“传拓”技艺的巅峰之作 被引量:2
19
作者 仲威 《艺术品》 2016年第4期82-83,共2页
笔者不曾看出六舟"颖拓"之"痕迹",或称"破绽",依然宛若碑拓一般,但笔者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并将其视为金石僧六舟传拓之代表作,进而推誉为嘉道时期"传拓"技艺的巅峰之作。《刘梁碑残石》东汉光和四年(181)三月十五日... 笔者不曾看出六舟"颖拓"之"痕迹",或称"破绽",依然宛若碑拓一般,但笔者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并将其视为金石僧六舟传拓之代表作,进而推誉为嘉道时期"传拓"技艺的巅峰之作。《刘梁碑残石》东汉光和四年(181)三月十五日刻立。清嘉庆三年(1798),徐方在安阳县丰乐镇西门豹祠内访得此碑之残石,已被凿为建筑构建,中央有穿孔,以供插入门枢,成为西门豹祠门两边的门关,后又移至孔庙,现存安阳文化馆。此拓本为六舟达受旧藏,后转赠给潘祖荫之父潘曾绶,拓本上亦存有潘祖荫(伯寅)藏印。红楼收藏。拓本为卷轴装,作横批样式。画芯宽87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石 石僧 传拓 刘梁 嘉道 西门豹祠 颖拓 清嘉庆 门枢 达受
原文传递
拓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博古颖传拓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仁海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32-137,共6页
墨拓是一种将"物质文化遗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为载体未记录、保留和传承的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文物和艺术价值。本文对传拓、颖拓的传承以及博古颖传拓的创新进行探讨,并从理念与实践上分析博古... 墨拓是一种将"物质文化遗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为载体未记录、保留和传承的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文物和艺术价值。本文对传拓、颖拓的传承以及博古颖传拓的创新进行探讨,并从理念与实践上分析博古颖传拓在当代传拓和书画创作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拓 颖拓 博古颖传拓 审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