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颗粒密度的细粒土分形特征研究
1
作者 林泽雨 黄炽辉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第6期15-20,共6页
以广东地区两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原状土为研究对象,针对细粒土颗粒结构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基于分形理论和数理统计,提出了考虑颗粒密度的细粒土质量分形维数模型,建立了细粒土质量分形维数预测方程,讨论了质量分形维数与宏观物理特性的... 以广东地区两大水利工程项目的原状土为研究对象,针对细粒土颗粒结构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基于分形理论和数理统计,提出了考虑颗粒密度的细粒土质量分形维数模型,建立了细粒土质量分形维数预测方程,讨论了质量分形维数与宏观物理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考虑颗粒密度的质量分形维数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细粒土的质量分形维数与粉粒含量呈较强的负相关,与胶粒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以此建立的质量分形维数预测方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并初步确定了细粒土质量分形维数的变化区间为(2.674,2.921);仅用质量分形维数无法直接判断细粒土界限含水率的高低或可塑性的强弱。研究结果为今后细粒土的分形理论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土 质量分形维数 颗粒密度 粒径分布 界限含水率
下载PDF
配方奶粉的冲调性与颗粒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秋梅 王伟 +3 位作者 王培忠 隋福廷 蒋东华 张振奇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59,共3页
通过对配方奶粉冲调状态与颗粒密度关系的分析,确定了配方奶粉密度的特性值范围,从而简述生产过程中控制奶粉冲调性的要点。
关键词 冲调性 颗粒密度 配方奶粉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鱼类饲料颗粒密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宋欣 李艳聪 +2 位作者 万志生 李艳琳 郑爽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揭示环模压缩比和压制速度对饲料颗粒密度的影响和实现颗粒密度预测,文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进行饲料颗粒压制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饲料颗粒密度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利用该响应面模型进行了影响规律分析和饲料颗粒密度预测... 为揭示环模压缩比和压制速度对饲料颗粒密度的影响和实现颗粒密度预测,文章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进行饲料颗粒压制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饲料颗粒密度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利用该响应面模型进行了影响规律分析和饲料颗粒密度预测正确性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颗粒密度预测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影响规律分析结论可为成型设备主要结构参数的优化和饲料成型工艺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密度 压缩比 压制速度 响应面模型
下载PDF
EPS颗粒的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相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宇翼 从卫民 +3 位作者 姬长国 肖峰 刘磊 梁昱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0-322,共3页
设计了EPS颗粒的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测试装置,开展了5个EPS颗粒样品的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回归分析发现,EPS颗粒的颗粒密度与堆积密度呈现显著线性相关,研究结论为轻质混合土和轻质混凝土中各掺料的配比设计提供了更为... 设计了EPS颗粒的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测试装置,开展了5个EPS颗粒样品的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回归分析发现,EPS颗粒的颗粒密度与堆积密度呈现显著线性相关,研究结论为轻质混合土和轻质混凝土中各掺料的配比设计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颗粒 堆积密度 颗粒密度 线性相关
原文传递
制粒机颗粒密度特性与环模结构映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艳聪 宋欣 +3 位作者 李书环 万志生 单慧勇 李艳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40,共4页
环模和压辊是制粒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参数对压制颗粒特性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提供合理的长径比确定依据,首先对制粒机进料高度进行分析,建立了进料高度数学模型;其次,对有效压缩区域面积进行分析,建立了有效压缩区域面积的数学模型;最后... 环模和压辊是制粒机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参数对压制颗粒特性有直接的影响。为了提供合理的长径比确定依据,首先对制粒机进料高度进行分析,建立了进料高度数学模型;其次,对有效压缩区域面积进行分析,建立了有效压缩区域面积的数学模型;最后,依据有效压缩区域面积,建立了3种形式的环模、压辊结构参数和粉料密度、颗粒料密度间的映射关系模型。通过对这3种形式模型的对比分析,确定以环模压制颗粒1周为例得出的数学模型比较简洁,易于理解,适合在制粒机设计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粒机 颗粒密度 环模 映射分析
下载PDF
颗粒密度对动静叶栅内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韩伟 李世姗 尹龙乾 《甘肃科学学报》 2017年第3期64-68,共5页
基于大涡模拟方法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运用CFD软件对泵工况下动静叶栅内的固液两相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颗粒密度下动静叶栅内固液两相流动特性及流道内涡结构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颗粒密度增加时,离心泵扬程和效率出... 基于大涡模拟方法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运用CFD软件对泵工况下动静叶栅内的固液两相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颗粒密度下动静叶栅内固液两相流动特性及流道内涡结构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颗粒密度增加时,离心泵扬程和效率出现小范围的增加;动叶栅进口负压区面积逐渐增大,静叶栅出口处压力逐渐增大;叶轮流道内旋涡个数增多;叶轮进口固相体积分数增大,固体颗粒在叶轮进口聚集。动叶的强剪切和较大逆压梯度作用是动静叶栅内涡流产生和演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密度 动静叶栅 固液两相流 非定常特性 大涡模拟
下载PDF
岩石颗粒密度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7
作者 宋效兰 《山西水利科技》 2022年第3期32-33,37,共3页
岩块颗粒密度是建筑材料选择、岩石风化研究、岩体稳定性分析等必须的重要参数,目前测定方法采用比重瓶法和水中称量法。为了探求两种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了两种测试结果都满足要求,水中称量法的结果略小。同时从样品制备和... 岩块颗粒密度是建筑材料选择、岩石风化研究、岩体稳定性分析等必须的重要参数,目前测定方法采用比重瓶法和水中称量法。为了探求两种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了两种测试结果都满足要求,水中称量法的结果略小。同时从样品制备和操作过程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发现水中称量法更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密度 方法对比 比重瓶法 水中称量法
下载PDF
气溶胶颗粒密度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自芹 顾学军 +1 位作者 马超 孔祥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6-752,共7页
使用粒径测量的方法,对气溶胶颗粒密度进行探索研究。利用静电分级器(DMA)选出不同迁移粒径的单分散气溶胶颗粒;将所得的颗粒通入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ATOFMS),根据双光束粒径测量区的飞行时间测定单颗粒对应的空气动力学粒径;由迁移... 使用粒径测量的方法,对气溶胶颗粒密度进行探索研究。利用静电分级器(DMA)选出不同迁移粒径的单分散气溶胶颗粒;将所得的颗粒通入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ATOFMS),根据双光束粒径测量区的飞行时间测定单颗粒对应的空气动力学粒径;由迁移粒径和空气动力学粒径间的定量关系得到球形颗粒密度或者非球形颗粒的有效密度。在对已知化学成分和密度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气溶胶颗粒进行标定实验后,运用该方法对非球形的硫酸铵、氯化钠、硝酸铵颗粒进行测量,有效密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211 g/cm^3、1.333 g/cm^3、1.039 g/cm^3;球形的橄榄油颗粒密度测量结果为0.914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颗粒密度 粒径测量 空气动力学粒径 迁移粒径 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
下载PDF
煤颗粒密度和粒度及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虎彪 王成师 +1 位作者 杨润全 王怀法 《选煤技术》 CAS 2013年第1期1-4,8,共5页
为研究煤颗粒密度、粒度及浓度对浮选末速度的影响,构建了颗粒-气泡结合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其上浮末速度计算公式;运用上浮末速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不同密度、粒度、浓度时颗粒-气泡结合体的上浮末速度。计算结果表明:煤颗粒粒... 为研究煤颗粒密度、粒度及浓度对浮选末速度的影响,构建了颗粒-气泡结合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其上浮末速度计算公式;运用上浮末速度计算公式可计算出不同密度、粒度、浓度时颗粒-气泡结合体的上浮末速度。计算结果表明:煤颗粒粒度越大,不同密度、浓度的颗粒-气泡结合体上浮末速差值越大;煤颗粒浓度越大,不同粒度、密度的颗粒-气泡结合体上浮末速度越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气泡结合体 上浮末速度 作用机理 颗粒密度 颗粒粒度 颗粒浓度
下载PDF
颗粒密度对声发射法粒径测量的影响
10
作者 张国强 闫勇 +1 位作者 胡永辉 郑格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8-101,共4页
基于单颗粒碰撞声发射信号的粒径测量研究是实现声发射法粒径在线测量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声发射粒径测量的机理。设计并搭建了单颗粒碰撞实验装置,分别采用0.4 mm、0.6 mm和0.8 mm的玻璃珠和钢珠撞击波导杆,分析不同密度颗粒碰撞... 基于单颗粒碰撞声发射信号的粒径测量研究是实现声发射法粒径在线测量的基础,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声发射粒径测量的机理。设计并搭建了单颗粒碰撞实验装置,分别采用0.4 mm、0.6 mm和0.8 mm的玻璃珠和钢珠撞击波导杆,分析不同密度颗粒碰撞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密度增大,相同颗粒粒径和碰撞速度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的幅值与持续时间也增加。同时,根据非弹性碰撞理论,建立颗粒粒径的反演模型,并比较了不同密度颗粒的粒径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密度对声发射法粒径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小,大部分测量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粒径测量 颗粒 非弹性碰撞 颗粒密度
下载PDF
主动雷达隐身装置收发组件颗粒密度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汤广富 赵耀东 甘荣兵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7年第5期63-68,共6页
针对一篇美国专利介绍的一种主动雷达隐身装置,首先简要介绍了该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其次定性分析了影响该装置收发组件颗粒密度的因素,然后定量分析了功率、波长和波束覆盖范围等因素与颗粒密度之间的关系,并设定典型参数进行了... 针对一篇美国专利介绍的一种主动雷达隐身装置,首先简要介绍了该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其次定性分析了影响该装置收发组件颗粒密度的因素,然后定量分析了功率、波长和波束覆盖范围等因素与颗粒密度之间的关系,并设定典型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雷达隐身 有源对消 收发组件 颗粒密度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温度对用煤油测定土颗粒密度(比重)的影响
12
作者 刘美珊 《广东地质》 2000年第1期47-51,共5页
用比重瓶法测定粒径小于5mm的含可溶盐、亲水性一胶体或有机质的土的颗粒密度(比重)时,可用煤油作为中性液体。在测定过程中应保持环境温度的变化不超过0.5℃,否则测定误差将超出规定的平行测定允许误差。煤油密度随温度改变... 用比重瓶法测定粒径小于5mm的含可溶盐、亲水性一胶体或有机质的土的颗粒密度(比重)时,可用煤油作为中性液体。在测定过程中应保持环境温度的变化不超过0.5℃,否则测定误差将超出规定的平行测定允许误差。煤油密度随温度改变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只要在测定前作出比重瓶质量-温度以及比重瓶、煤油总质量-温度关系曲线,在测定时根据称取比重瓶、煤油总质量,就可以保证测定结果不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密度 煤油 温度
下载PDF
用粒度分析结果计算花岗岩残积土颗粒密度方法的探讨
13
作者 张仁能 《地质实验室》 1998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花岗岩 残积土 颗粒密度 粒度分析
下载PDF
土工测试中颗粒密度以经验值取代测定值的可行性探讨
14
作者 安美娣 《地质实验室》 1996年第1期58-61,共4页
对大量土工试样的颗粒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种地基土的颗粒密度经验参考值,并以此作为计算孔隙度、孔隙比、饱和度的依据与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及承载力。给出某土工工程的3个工程地质层(包括8个土体)的66个样品的测定结... 对大量土工试样的颗粒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种地基土的颗粒密度经验参考值,并以此作为计算孔隙度、孔隙比、饱和度的依据与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及承载力。给出某土工工程的3个工程地质层(包括8个土体)的66个样品的测定结果,以及他们与经验值的对比,测定值和经验值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一定地区采用经验值代替测定值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地基土的颗粒密度经验值的参考值,从而简化试验流程,提高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测试 颗粒密度 经验值 测定值 可行性
下载PDF
同位素载体颗粒密度对同位素示踪流量测井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矫建兵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7年第3期82-84,共3页
同位素颗粒的物理性质将影响其悬浮液在井中运动的情况,颗粒的密度是主要的因素,颗粒密度过大将造成同位素颗粒在测试过程中出现颗粒下沉、上返速度慢或无法上返的情况,密度过小会出现下沉速度慢,不易进入吸水层的情况,选择合适密度的... 同位素颗粒的物理性质将影响其悬浮液在井中运动的情况,颗粒的密度是主要的因素,颗粒密度过大将造成同位素颗粒在测试过程中出现颗粒下沉、上返速度慢或无法上返的情况,密度过小会出现下沉速度慢,不易进入吸水层的情况,选择合适密度的颗粒对同位素测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分析目前在用的同位素颗粒能否达到测试的要求,并提出解决办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示踪流量测井 颗粒密度 下沉速度
下载PDF
建立3A°催化剂颗粒密度与粒径的数学模型
16
作者 张世友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1989年第3期43-46,共4页
关键词 催化剂 颗粒密度 粒径 回归方程
下载PDF
运用多响应曲面法对超声辅助制粒颗粒密度建模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琦 左开宇 +3 位作者 张鹏飞 裴志坚 王昌龙 张剑锋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2,共4页
运用多响应曲面法对麦秆制粒的输入变量(制粒时间、压力、超声功率)进行优化,以达到颗粒密度的最大化.利用二阶多项式模型建立颗粒密度的模型,结果表明颗粒密度与制粒时间、压力、超声功率成正比.当制粒时间为45s,压力为237.9kPa,超声... 运用多响应曲面法对麦秆制粒的输入变量(制粒时间、压力、超声功率)进行优化,以达到颗粒密度的最大化.利用二阶多项式模型建立颗粒密度的模型,结果表明颗粒密度与制粒时间、压力、超声功率成正比.当制粒时间为45s,压力为237.9kPa,超声功率调节至制粒设备的58.5%时,颗粒密度最高为1 267.7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乙醇 生物质 颗粒密度 超声振动 多响应曲面法
原文传递
气温和颗粒密度对声场中颗粒动力学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旭峰 凡凤仙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5-751,共7页
综合考虑黏性夹带力、Basset力、虚拟质量力和压力梯度力,建立颗粒在声场中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变步长四阶RungeKutta算法和二阶隐式Adams插值算法对颗粒的受力和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和实验得到的颗粒运动特性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 综合考虑黏性夹带力、Basset力、虚拟质量力和压力梯度力,建立颗粒在声场中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变步长四阶RungeKutta算法和二阶隐式Adams插值算法对颗粒的受力和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和实验得到的颗粒运动特性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气温和颗粒密度对颗粒动力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黏性夹带力对颗粒运动起主导作用;气温升高,压力梯度力与黏性夹带力之间的相位差减小,Basset力、虚拟质量力与黏性夹带力之间的相位差增大。研究还发现,气温较低时,颗粒密度对颗粒运动有重要影响,夹带系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气温较高时,颗粒密度对颗粒运动的影响较小,颗粒位移振幅和夹带系数相对低温时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密度 颗粒运动 压力梯度 力和运动 动力学影响 插值算法 质量力 数值模拟 动力学模型 振幅比
原文传递
北京市春季天气状况对针叶树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3
19
作者 王蕾 哈斯 +1 位作者 刘连友 高尚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98-1002,共5页
对北京市侧柏、圆柏、油松和云杉冲洗与未冲洗植株春季1个月内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进行了观测,并对照逐日气象数据和测试树种叶表面微形态,分析了天气状况对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降雨、大风、沙尘等天气状况交替出现... 对北京市侧柏、圆柏、油松和云杉冲洗与未冲洗植株春季1个月内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进行了观测,并对照逐日气象数据和测试树种叶表面微形态,分析了天气状况对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降雨、大风、沙尘等天气状况交替出现导致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随之变化,大多数时间低于冬季。测试树种叶面部分颗粒物附着牢固,不能被中等强度15 mm降雨冲掉。5~6级大风不会使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减少。与本地扬尘相比,外来入侵沙尘可使叶面颗粒物附着密度较大增加。侧柏和圆柏叶表面密集脊状突起间的沟槽可深藏许多颗粒物,且颗粒物固着牢固,不易被降雨和大风去除。油松叶表面光滑、粘性大,易于小颗粒物的附着,但颗粒物容量较低,附着不牢固。云杉气孔周围较宽凹槽利于牢固滞留较大颗粒物,能有效捕获粒径较大的外来沙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针叶树 滞尘效应 颗粒物附着密度 大气颗粒
下载PDF
颗粒致密度对WC-10Co-4Cr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志平 程涛涛 丁坤英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63-68,共6页
利用超声速火焰喷涂技术(High velocity oxygen fuel,HVOF)并采用两种不同颗粒致密度的WC-10Co-4Cr合金粉末在300M钢表面制备涂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等设备对两种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特性进行分析,重点研究碳化... 利用超声速火焰喷涂技术(High velocity oxygen fuel,HVOF)并采用两种不同颗粒致密度的WC-10Co-4Cr合金粉末在300M钢表面制备涂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等设备对两种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特性进行分析,重点研究碳化钨颗粒的沉积过程,并通过腐蚀电化学试验研究两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高颗粒致密度粉末在喷涂过程中WC相分解率为15.74%,是低颗粒致密度粉末的1.34倍,喷涂过程中WC相的分解率由碳化钨颗粒在超声速焰流中吸收的热能和颗粒中钴包WC粒子的包覆性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高颗粒致密度粉末制备的涂层的孔隙率为1.52%,显微硬度为1 218 HV,分别是低颗粒致密度粉末制备的涂层的1.95倍和1.04倍,颗粒中钴包碳化钨粒子的铺展性是影响涂层孔隙率及显微硬度的关键因素;腐蚀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颗粒致密度较低的碳化钨粉末制备的涂层耐腐蚀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密度 超声速火焰喷涂 WC-10Co-4Cr 铺展性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