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C滤池对浊度和颗粒数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素花 董秉直 +1 位作者 乔铁军 张金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2-45,共4页
传统的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简称"两虫")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为此选用浊度和颗粒数作为"两虫"的替代指标,以对浊度和颗粒物的去除率来衡量生物活性炭(BAC)滤池对"两虫"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 传统的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简称"两虫")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为此选用浊度和颗粒数作为"两虫"的替代指标,以对浊度和颗粒物的去除率来衡量生物活性炭(BAC)滤池对"两虫"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颗粒数表征滤后水水质比采用浊度更适宜。过滤初期颗粒数从峰值降到50个/mL以下所需的时间比浊度降到0.1 NTU所需的时间多1 h左右。正常过滤期间BAC滤池进水浊度一般在0.1 NTU以下,经过BAC滤池处理后,浊度得到进一步降低,平均去除率为52.7%。炭层对浊度的去除率为56.4%,其出水浊度基本上都低于0.05 NTU,而砂层对浊度不但没有去除能力,反而使出水浊度平均上升了约3.7%。炭层对颗粒物的平均去除率为33.3%,砂层对颗粒物的平均去除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滤池 浊度 颗粒数
下载PDF
血小板激活时其颗粒钙含量与颗粒数目相伴随减少 被引量:3
2
作者 钟慈声 丁舰 +2 位作者 俞彰 凌诒萍 俞永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301-306,共6页
本工作探讨血小板致密颗粒(dG)和α颗粒(αG)是否是细胞内钙库。在快速冷冻超薄切片上用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法测定dG和αG的钙含量,分别为30.12±3.45和27.39±2.76 mmol/kg,证实含高钙。用磷钨酸乙醇(EPTA)染色的切片测得其钙... 本工作探讨血小板致密颗粒(dG)和α颗粒(αG)是否是细胞内钙库。在快速冷冻超薄切片上用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法测定dG和αG的钙含量,分别为30.12±3.45和27.39±2.76 mmol/kg,证实含高钙。用磷钨酸乙醇(EPTA)染色的切片测得其钙含量分别为18.21±2.66和12.51±1.29 mmol/kg,说明钙有部分丢失。用激动剂A23187、凝血酶和ADP引起血小板变形时,两种颗粒的数密度明显下降,在EPTA染色切片上测出两种颗粒的钙进一步下降,下降幅度显著(P<0.01)。以上结果说明:1,血小板αG和dG皆含有高钙,是细胞内钙库,当分泌活动增强,颗粒数减少时,伴有颗粒钙释放;2,EPTA染色切片比冷冻切片的制备简便,适于颗粒钙含量变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 α颗粒 颗粒数 钙含量
下载PDF
测量脱硫活化器内颗粒尺寸分布和颗粒数的PIV技术(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勇 汪凤林 王式民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3年第1期83-87,共5页
颗粒尺寸分布及颗粒数是研究活化器脱硫效率的2个重要参数,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颗粒速度图像仪(PIV技术)测量脱硫活化器内颗粒尺寸分布和颗粒数的测量方法.为了提高测量的速度,采用Watersheld算法计算图像中每个颗粒的灰度域值,应用边缘... 颗粒尺寸分布及颗粒数是研究活化器脱硫效率的2个重要参数,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颗粒速度图像仪(PIV技术)测量脱硫活化器内颗粒尺寸分布和颗粒数的测量方法.为了提高测量的速度,采用Watersheld算法计算图像中每个颗粒的灰度域值,应用边缘增强滤波算子搜索每个颗粒图像的边缘,并用Freeman链的格式保存搜索结果.基于各个颗粒的Freeman链数据,可以计算出流场中颗粒的尺寸分布及颗粒数.最后给出了实际的测量数据及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IV技术将是研究脱硫效率的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活化器 颗粒尺寸分布 颗粒数 PIV 颗粒速度图像仪 测量方法 脱硫效率 废气处理
下载PDF
基于浊度与颗粒数关系的饮用水中“两虫”去除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韩明毅 安伟 +1 位作者 桑晨惠 于建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4-140,共7页
隐孢子虫与贾第鞭毛虫(简称"两虫")是2种严重危害饮用水水质安全的病原微生物,由于其检测成本高昂,有必要研究如何通过常规指标对"两虫"去除效率进行有效预测。通过将"两虫"视为颗粒物,提出了一种基于模... 隐孢子虫与贾第鞭毛虫(简称"两虫")是2种严重危害饮用水水质安全的病原微生物,由于其检测成本高昂,有必要研究如何通过常规指标对"两虫"去除效率进行有效预测。通过将"两虫"视为颗粒物,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选择基准筛选浊度与颗粒数关系模型后的预测"两虫"去除率的方法,收集浊度和颗粒数成组数据,分别应用线性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拟合建模。结果表明,指数函数预测原水颗粒数及二次函数预测出水颗粒数均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预测的"两虫"去除率中位数在国际推荐的合理范围内。研究结果为"两虫"的风险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 颗粒数 隐孢子虫 贾第鞭毛虫 模型选择基准
下载PDF
SiO2图像分析法统计颗粒数对粒径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黄蕊 周素红 +1 位作者 邹涛 陈萦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5年第z1期216-218,共3页
采用图像分析法[1]对SiO2颗粒的透射电镜[2~3]照片进行统计,并讨论了统计颗粒数对粒径值的影响.同时与光子相关法[4]的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呈球形且单分散的颗粒而言,利用图像分析法测量其粒径时选择颗粒数大于100个即可,... 采用图像分析法[1]对SiO2颗粒的透射电镜[2~3]照片进行统计,并讨论了统计颗粒数对粒径值的影响.同时与光子相关法[4]的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呈球形且单分散的颗粒而言,利用图像分析法测量其粒径时选择颗粒数大于100个即可,且统计颗粒数大于2500个时所得结果更接近其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析 SIO2微球 颗粒数 粒径
下载PDF
气道燃油喷射汽油机颗粒数排放光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巍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19年第1期39-45,54,共8页
中国GB6b排放法规新增加了对汽油机颗粒物排放的相关要求。尽管直喷(direct injection,DI)汽油发动机具有众所周知的许多优点,但气道燃油喷射(port fuel injection,PFI)汽油发动机由于其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在市场上仍然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中国GB6b排放法规新增加了对汽油机颗粒物排放的相关要求。尽管直喷(direct injection,DI)汽油发动机具有众所周知的许多优点,但气道燃油喷射(port fuel injection,PFI)汽油发动机由于其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在市场上仍然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而此前业界对PFI发动机颗粒数(particulate number,PN)排放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少。采用AVL VisioScope及VisioKnock光学燃烧分析系统对某国产PFI增压汽油发动机进行试验,重点探讨PFI汽油发动机PN的生成机理及改进方法。试验结果表明,PN排放与气道油膜生成、缸内碳烟火焰相关联;优化气道和喷油器的设计可以降低PFI发动机PN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发动机 气道燃油喷射 颗粒数排放
下载PDF
陶瓷膜去除浊度和颗粒数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珠 吴启龙 +1 位作者 张建国 陈明 《城镇供水》 2011年第5期65-68,共4页
研究了进水浊度、操作压差、膜孔径、过膜时间等因素对陶瓷膜出水浊度和颗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浊度在10NTU~1000NTU变化,陶瓷膜工艺最终出水浊度为0.10NTU~0.13NTU之间,进水浊度变化对膜后出水浊度影响不显著;进水浊度100NTU,... 研究了进水浊度、操作压差、膜孔径、过膜时间等因素对陶瓷膜出水浊度和颗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浊度在10NTU~1000NTU变化,陶瓷膜工艺最终出水浊度为0.10NTU~0.13NTU之间,进水浊度变化对膜后出水浊度影响不显著;进水浊度100NTU,50nm陶瓷膜对颗粒数去除比200nm的效果好;操作压差0.2MP,运行10min后浊度和颗粒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和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浊度 颗粒数
下载PDF
欧盟委员会提出缸内直喷式汽车颗粒数量限制提案
8
《润滑油》 CAS 2012年第1期11-11,共1页
2011年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Ⅵ排放标准中关于GDI(缸内直喷式)汽车的颗粒数量限制提案。该提案要求GDI汽车颗粒物数量排放限制分两步推进:一是在欧Ⅵ排放标准生效之前,即新车型于2014年9月、所有车型于2015年9月,满足颗粒数... 2011年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Ⅵ排放标准中关于GDI(缸内直喷式)汽车的颗粒数量限制提案。该提案要求GDI汽车颗粒物数量排放限制分两步推进:一是在欧Ⅵ排放标准生效之前,即新车型于2014年9月、所有车型于2015年9月,满足颗粒数量限值为6×1012 k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委员会 颗粒数 直喷式 汽车 量限 缸内 排放标准 排放限制
下载PDF
欧Ⅴ、欧Ⅵ标准增加柴油颗粒数排放限值
9
《润滑油》 CAS 2007年第4期52-52,共1页
欧盟委员会在欧Ⅴ、欧Ⅵ标准中增加了对轻型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数量限制,颗粒排放数量根据颗粒检测程序(PMP)检测。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柴油车排放标准中引入颗粒物排放数量的限制,目前已被添加到欧Ⅴ(2009.09)、欧Ⅵ(2014.09)... 欧盟委员会在欧Ⅴ、欧Ⅵ标准中增加了对轻型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数量限制,颗粒排放数量根据颗粒检测程序(PMP)检测。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柴油车排放标准中引入颗粒物排放数量的限制,目前已被添加到欧Ⅴ(2009.09)、欧Ⅵ(2014.09)标准的技术部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标准 柴油车 颗粒数 排放限值 颗粒物排放 检测程序 欧盟委员会 颗粒排放
下载PDF
可满足PMP标准的固体颗粒数测试系统
10
作者 浅野一郎 日下竹史 木原信隆 《汽车制造业》 2008年第23期60-60,共1页
HORIBA开发小组研究开发了PMP推荐规格基础上测量固体颗粒数的测量设备MEXA-1000SPCS,并使用该测量设备对于整车排放出的颗粒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对象为未装载DPF的DI柴油车(Non—DPF)、装载DPF的DI柴油车(DDPF-1、DDPF-2及DDP... HORIBA开发小组研究开发了PMP推荐规格基础上测量固体颗粒数的测量设备MEXA-1000SPCS,并使用该测量设备对于整车排放出的颗粒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对象为未装载DPF的DI柴油车(Non—DPF)、装载DPF的DI柴油车(DDPF-1、DDPF-2及DDPF-3)以及DI汽油车(DIG)。试验周期设定为新欧洲测试循环(NEDC),以热启动或者冷启动进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系统 颗粒数 PMP 固体 可满足 试验周期 标准 测量设备
下载PDF
玉米的横截面颗粒数是偶数
11
《课堂内外(智慧数学)(小学版)》 2017年第Z1期28-28,共1页
科学家研究发现,玉米的横截面颗粒数以12、14、16、18居多。当然,为了严谨,需要加上一些限定条件。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根玉米,除去头和尾,中间生长排列规律的玉米粒的列数是偶数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跟玉米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玉米的横截面颗粒数以12、14、16、18居多。当然,为了严谨,需要加上一些限定条件。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根玉米,除去头和尾,中间生长排列规律的玉米粒的列数是偶数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跟玉米的早期发育过程有关,无论最开始有多少个玉米穗,在分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穗 颗粒数
下载PDF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微滴式数字PCR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赵丹华 彭沁桦 +1 位作者 李玉华 吴小红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1-885,共5页
目的构建一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BA.1株基因组为靶基因,选取刺突蛋白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病毒颗粒数ddPC... 目的构建一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检测方法。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BA.1株基因组为靶基因,选取刺突蛋白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病毒颗粒数ddPCR方法,并进行线性、准确度、专属性、重复性和耐用性等方法学验证。结果ddPCR的最佳退火温度是63℃,病毒颗粒数为5×10^(5)~2×10^(7) VP/ml时,线性和回收率良好,探针和引物特异性好,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都在10%以内,耐用性CV值在15%以内,并且与qPCR结果相比,CV值都在10%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可用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病毒颗粒数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 病毒颗粒数 ddPCR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维数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芸 傅庆林 +2 位作者 郭彬 林义成 刘琛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目的】研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海地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新垦海涂、水稻田、果园地和菜园地)的0~100 cm土壤... 【目的】研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海地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新垦海涂、水稻田、果园地和菜园地)的0~100 cm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对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pH、EC、土壤养分和酶活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各理化因子对滨海地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主要在2~3之间;水稻土、果园土和菜园土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显著高于新垦海涂;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中颗粒组成分布产生显著影响(P<0.05),进而影响到土壤剖面的颗粒分形维数;新垦海涂和水稻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0~20 cm土层中最高,而果园土和菜园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80~100 cm土层中最高。【结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相关性显著(P<0.01),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可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定量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颗粒分形维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基于等效球形颗粒数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算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顾芳 杨娟 +2 位作者 王春勇 卞保民 贺安之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从Mie散射理论出发,推导了粒子计数器(OPC)测量球形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考虑非球形颗粒,从颗粒群粒度分布概念出发,提出了统计意义上的等效球形颗粒数概念,给出了非球形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理论公式,并利用该理论公式阐明了OPC测量... 从Mie散射理论出发,推导了粒子计数器(OPC)测量球形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计算公式。考虑非球形颗粒,从颗粒群粒度分布概念出发,提出了统计意义上的等效球形颗粒数概念,给出了非球形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理论公式,并利用该理论公式阐明了OPC测量非球形颗粒物质量浓度计算公式的合理性,进而给出了基于等效球形颗粒数的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质量浓度计算值与实际值十分吻合,因而为实现OPC在线测量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质量浓度 等效球形颗粒数 粒子计器(OPC)
下载PDF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物根区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
15
作者 周成乾 胡广录 +2 位作者 李嘉楠 刘鹏 陶虎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探究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物根区土壤颗粒分布及分形特征,可对区域生态植被建设和荒漠化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选取黑河中游的荒漠-绿洲过渡带内3种固沙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固沙植物根区0~1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粒度组成... 探究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物根区土壤颗粒分布及分形特征,可对区域生态植被建设和荒漠化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选取黑河中游的荒漠-绿洲过渡带内3种固沙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固沙植物根区0~1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粒度组成,并计算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结果显示:3种固沙植物根区土壤的颗粒以中砂粒(0.25~0.5 mm)和细砂粒(0.1~0.25 mm)为主,占比75%以上,除中砂粒和细砂粒外,不同粒级土壤颗粒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为极细砂粒>粗砂粒>粉粒>黏粒;3种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颗粒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沙拐枣根区土壤细砂粒和极细砂粒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泡泡刺和梭梭,泡泡刺根区土壤中粉粒和黏粒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梭梭和沙拐枣;3种固沙植物根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泡泡刺(2.00)>梭梭(1.94)>沙拐枣(1.91),且浅层(0~60 cm)土壤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变化幅度较大;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与土壤颗粒中的黏粒和粉粒质量分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中颗粒的砂粒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能较好地体现研究区固沙植物根区的土壤颗粒组成。提高固沙植物数量和覆盖率对于沙化土壤固定,改善土壤质量,防止风蚀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绿洲过渡带 固沙植物 土壤颗粒分形维 土壤粒径分布
下载PDF
颗粒数方程的求解及流化床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立岩 赵飞翔 +1 位作者 张清红 陆慧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06-2209,共4页
流化床内颗粒聚并和破碎将影响颗粒相的流动特性.本文运用基于颗粒动理学理论的欧拉一欧拉气固多相流模型,利用直接矩积分方法求解颗粒数平衡方程,建立颗粒数密度与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流化床内两种不同直径颗粒发... 流化床内颗粒聚并和破碎将影响颗粒相的流动特性.本文运用基于颗粒动理学理论的欧拉一欧拉气固多相流模型,利用直接矩积分方法求解颗粒数平衡方程,建立颗粒数密度与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流化床内两种不同直径颗粒发生聚并时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颗粒聚并伴随着床内颗粒直径逐渐增大,床内颗粒流化状态逐渐变为固定床状态,两种颗粒直径均增加,且小颗粒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大颗粒的体积分数增加。当仅考虑聚并过程时增加流化速度将导致床内颗粒体积平均直径变大。随着颗粒密度减小,床内体积平均直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数平衡方程 聚并和破碎 流化床 颗粒动理学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于重组SIV-h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的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玺 李永红 +5 位作者 杨琦 杨靖清 于雷 杨玉帅 徐莉 饶春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8期1401-1405,共5页
目的:建立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在提取重组SIV-h PEDF注射液供试品基因组RNA后,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供试品中的病毒颗粒数。结果:经过3次实验,所得SIV-h PEDF RNA标准品标准曲线均线性... 目的:建立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在提取重组SIV-h PEDF注射液供试品基因组RNA后,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供试品中的病毒颗粒数。结果:经过3次实验,所得SIV-h PEDF RNA标准品标准曲线均线性良好,重组SIV-h PEDF注射液供试品中病毒颗粒数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重组SIV-h PEDF注射液病毒颗粒数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SIV-hPEDF注射液 实时定量PCR 病毒颗粒数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饮用水高浓度颗粒数检测方法的探讨
18
作者 刘宏远 周勇 +4 位作者 朱海涛 樊战锋 田孝禾 史伟 孙海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08-111,共4页
针对饮用水高浓度颗粒数检测误差及易污染检测仪器预处理膜的问题,研究了稀释法检测高浓度颗粒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仪器法直接检测高浓度颗粒数会造成误差,同时易造成仪器部件过早失效;在不同稀释倍数下,相同粒... 针对饮用水高浓度颗粒数检测误差及易污染检测仪器预处理膜的问题,研究了稀释法检测高浓度颗粒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仪器法直接检测高浓度颗粒数会造成误差,同时易造成仪器部件过早失效;在不同稀释倍数下,相同粒径分布范围颗粒数的相对值和稀释倍数的倒数呈线性关系,但稀释倍数过小或过大仍然会造成检测误差;稀释倍数检测法是准确检测高浓度颗粒数的有效方法,实验条件下最佳稀释倍数为30~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数 检测误差 稀释倍
原文传递
颗粒物计数法用于砂滤池运行管理的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胥志宇 朱玲 +1 位作者 陈洪斌 张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以上海A水厂两种不同的原水开展生产性试验,对比研究了颗粒物计数法用于过滤环节运行管理的水质适用性。结果表明,颗粒物计数法适用于有机质含量较低、原水过滤性能好的过滤环节的运行管理;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颗粒物过滤性能差的原水... 以上海A水厂两种不同的原水开展生产性试验,对比研究了颗粒物计数法用于过滤环节运行管理的水质适用性。结果表明,颗粒物计数法适用于有机质含量较低、原水过滤性能好的过滤环节的运行管理;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颗粒物过滤性能差的原水,过滤前后的颗粒物数量波动大,难以准确反映滤池的运行状况,如果缺乏有效的预氧化环节,不宜将颗粒物数量作为过滤环节的调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滤池 颗粒数 原水水质 运行调控
下载PDF
2008年1月广州颗粒物数浓度污染特征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涛 陶俊 +3 位作者 王伯光 朱李华 韩静磊 许振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4,共4页
于2008年1月利用颗粒物计数器(CPC)、颗粒物在线观测仪(TEOM1400a)、自动气象站以及现时天气现象传感器(PWD22)获得了大气颗粒物中每分钟颗粒物数浓度、每30分钟PM2,浓度、风速、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能见度。结... 于2008年1月利用颗粒物计数器(CPC)、颗粒物在线观测仪(TEOM1400a)、自动气象站以及现时天气现象传感器(PWD22)获得了大气颗粒物中每分钟颗粒物数浓度、每30分钟PM2,浓度、风速、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能见度。结果发现,1月份能见度低于10km的天数达到25天,其中灰霾天气有17天。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为22032±4731个,立方厘米,PM2.5浓度为123.1±64.5μg/m^3。非灰霾和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日变化趋势总体比较接近,但在13:00-16:00时段,非灰霾天气条件下颗粒物数浓度变化比较明显,而灰霾天气条件下颗粒物数浓度变化比较平缓。观测期内颗粒物数浓度与大气能见度、相对湿度、风速呈负相关,与PM2.5质量浓度、温度呈正相关。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与PM2.5浓度、相对湿度的相关性系数绝对值明显高于非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数浓度与这两者的相关性系数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浓度 PM2.5 大气能见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