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5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具有低粉尘高堆积密度性能的颗粒状型月桂酸硫酸钠(SLS)用于牙膏发泡剂用途的新方案
1
作者 赵姗姗 池田诚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2-13,共2页
月桂酸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通称SLS)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发泡剂被广泛用于牙膏产品。过去常用的粉末型SLS在作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本研究的颗粒状型SLS因其粒径特点,能够很好地控制产生粉尘的程度(单位空间的粉尘量... 月桂酸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通称SLS)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发泡剂被广泛用于牙膏产品。过去常用的粉末型SLS在作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本研究的颗粒状型SLS因其粒径特点,能够很好地控制产生粉尘的程度(单位空间的粉尘量降低到大约1/37以下)。颗粒状型与粉末型相比还有很多其他特点。例如,堆积密度较高,可实现高效保管和运输,选择合适条件后易溶于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S 颗粒状 牙膏发泡剂
下载PDF
连续5年施用氮肥和羊粪的内蒙古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土壤颗粒状有机质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郑海霞 齐莎 +3 位作者 赵小蓉 李贵桐 Koebl Angelika 林启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83-1088,共6页
【目的】颗粒状土壤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是土壤有机质比较活跃的成分,受施肥、耕作及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连续5年施用氮肥和羊粪对内蒙古草原围栏封育的表层土壤颗粒状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化学结构的影响。... 【目的】颗粒状土壤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是土壤有机质比较活跃的成分,受施肥、耕作及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连续5年施用氮肥和羊粪对内蒙古草原围栏封育的表层土壤颗粒状有机质的含量及其化学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物理分组法获得游离态颗粒状有机质(FPOM)和包被态颗粒状有机质(OPOM),并用13C核磁共振法测定其化学结构。【结果】施用氮肥的土壤pH值降低了0.25~0.78个单位,微生物量碳降低了13%~27%,POM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施用羊粪的土壤pH提高了0.47~0.59个单位,微生物量碳提高了19%,POM大幅度提高,特别是FPOM最多提高了96%。OPOM的化学结构几乎不受施肥的影响,但FPOM的化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肥特别是羊粪的影响,烷基碳增多,而羰基碳减少。【结论】长期施肥特别是有机肥料,不仅引起草原土壤颗粒状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还导致其化学结构的改变,FPOM组分变化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羊粪 游离态颗粒状有机质 包被态颗粒状有机质 固体^13C核磁共振 内蒙古羊草草原
下载PDF
再结晶颗粒状断口对铝型材挤压融合口的性能影响
3
作者 张富亮 徐宁 +3 位作者 周广宇 王宇 陆宏韬 李恩波 《铝加工》 CAS 2023年第1期18-21,共4页
对不同合金、不同挤压比、不同位置的挤压融合口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以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再结晶颗粒状断口是由于铝型材在挤压过程中挤压温度过高、挤压变形量过大所导致的。过高的挤压温度和变形量会使材料形成粗... 对不同合金、不同挤压比、不同位置的挤压融合口的力学性能、金相组织以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再结晶颗粒状断口是由于铝型材在挤压过程中挤压温度过高、挤压变形量过大所导致的。过高的挤压温度和变形量会使材料形成粗大的再结晶颗粒状断口组织,使再结晶晶粒严重长大。粗大的再结晶颗粒会降低材料物理性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型材挤压融合口 力学性能 宏观组织 微观组织 颗粒状断口 融合口性能
下载PDF
颗粒状秸秆物料流动特性试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姚宗路 欧阳双平 +2 位作者 孟海波 赵立欣 田宜水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2-116,共5页
以华北地区8种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颗粒状秸秆静态堆积角、压缩率、均匀度、抹刀角4个指标测试,采用Carr指数法及内摩擦角评价分析了各种颗粒状秸秆物料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通过Carr指数法得分可以反映颗粒状秸秆流动性的变化规... 以华北地区8种农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颗粒状秸秆静态堆积角、压缩率、均匀度、抹刀角4个指标测试,采用Carr指数法及内摩擦角评价分析了各种颗粒状秸秆物料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通过Carr指数法得分可以反映颗粒状秸秆流动性的变化规律,得分越高,流动性越好;8种秸秆分为易于流动(如玉米芯)、一般流动(如玉米秸秆)、不易流动(如豆秸)3类,该结果与采用内摩擦角评价原料的流动特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颗粒状 流动特性 内摩擦角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铜管换热器内颗粒状污垢生长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吉礼 钱剑峰 +2 位作者 孔祥兵 马良栋 刘志斌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4,共5页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污水的管内换热特性急需掌握。基于污垢热阻法建立光滑铜管管内污垢生长特性试验台,试验得出了人工污水颗粒状污垢管内的生长特性,并建立了其渐近型污垢积聚预测模型。试验发现,该人工污水在光滑铜管...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污水的管内换热特性急需掌握。基于污垢热阻法建立光滑铜管管内污垢生长特性试验台,试验得出了人工污水颗粒状污垢管内的生长特性,并建立了其渐近型污垢积聚预测模型。试验发现,该人工污水在光滑铜管结垢的诱导期为21 h,污垢热阻稳定时间为95 h,稳定污垢热阻为1.5×10-5m2.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铜管 颗粒状污垢 热阻法试验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马铃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高群玉 蔡丽明 +1 位作者 陈惠音 宫慧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了常压下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特征。实验证明,醇解法所得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可以达到100%。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相对加入碱量28mL,乙醇浓度80%,淀粉乳浓度1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0min...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研究了常压下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特征。实验证明,醇解法所得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可以达到100%。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相对加入碱量28mL,乙醇浓度80%,淀粉乳浓度1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0min,对应的最佳颗粒状冷水可溶马铃薯淀粉的冷水溶解度为97.4%(60g马铃薯淀粉)。经醇解法处理后所得到的不同冷水溶解度的颗粒状淀粉样品,颗粒保持完整,但其表面不再光滑,呈现出凹陷﹑空隙和裂缝等特征;随着冷水溶解度的提高,淀粉样品的偏光十字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且结晶性逐渐降低直至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 冷水可溶淀粉 马铃薯淀粉 非晶化
原文传递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峻榕 魏宁果 +3 位作者 薛婷 李宏梁 刘树兴 杨大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2-386,共5页
本文介绍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五种制备方法,对比了以不同品种淀粉为原料,利用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条件。总结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溶解度、黏度特性,热学性能等;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今... 本文介绍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五种制备方法,对比了以不同品种淀粉为原料,利用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条件。总结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物理化学特性,包括溶解度、黏度特性,热学性能等;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今后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 酒精碱法 冷水溶解度 结晶特性
原文传递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群玉 蔡丽明 +1 位作者 陈惠音 宫慧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是一种新型变性淀粉,其突出特点是能够直接溶于冷水,形成高度分散的均匀糊液,而且溶解速度快,糊液稳定、透明,具有良好的增稠保水、保形和乳化作用以及良好的耐高温及冻融稳定性,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发展前景...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是一种新型变性淀粉,其突出特点是能够直接溶于冷水,形成高度分散的均匀糊液,而且溶解速度快,糊液稳定、透明,具有良好的增稠保水、保形和乳化作用以及良好的耐高温及冻融稳定性,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 冷水可溶淀粉 食品工业
下载PDF
DDT管材料对颗粒状RDX床燃烧转爆轰(DDT)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同虎 张寿齐 +2 位作者 张新彦 赵锋 何智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4,共6页
采用盖帽探针、离子探针实验研究了点火药点燃时 ,DDT管材料变化 (钢和铝 )对颗粒状RDX床的燃烧转爆轰的影响。
关键词 DDT管材料 颗粒状炸药床 燃烧转爆轰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的新法制备及其结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洋 眭红卫 +2 位作者 刘廷国 李斌 叶阳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69-1072,共4页
以高频冷冻振动球磨法制备了冷水可溶性淀粉,其水溶性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球磨40h时可以得到冷水溶解度大于70%的产品,溶解度为原淀粉的20倍。高频冷冻振动球磨法是制备冷水可溶性淀粉的绿色低能耗新方法,可用作铸造中的粘结剂。... 以高频冷冻振动球磨法制备了冷水可溶性淀粉,其水溶性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球磨40h时可以得到冷水溶解度大于70%的产品,溶解度为原淀粉的20倍。高频冷冻振动球磨法是制备冷水可溶性淀粉的绿色低能耗新方法,可用作铸造中的粘结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探讨了稻米淀粉水溶性处理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机械力化学效应破坏了部分晶型结构,使淀粉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化,导致水溶性增加;而核心结晶区极难破坏,导致在冷水中并不能完全水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 水溶性淀粉 颗粒状 结构
下载PDF
热变形白口铸铁颗粒状碳化物的形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建华 张端军 +2 位作者 杨庆祥 张明 宋诚忠 《钢铁研究》 CAS 1998年第1期26-29,共4页
探讨了热变形白口铸铁中颗粒状碳化物的形成,结果表明:尺寸较大的碳化物来源于铸态中棒状碳化物;尺寸较小的碳化物直接从基体中形核;尺寸介于两者之间的碳化物来自热变形诱发析出,且变形量越大则细小的颗粒状碳化物数量越多。
关键词 热变形 白口铸铁 碳化物 颗粒状
下载PDF
颗粒状物料自动称量机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贾丽娜 张辉 陈文庆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46-48,共3页
为了解决颗粒状物料自动称量的问题,根据颗粒状物料特性,研制了一种基于PLC的颗粒状物料自动称量机,该系统采用变频电机驱动同步带进行粗加料和振动给料机精加料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自动称量机的速度和精度。对不同种类的颗粒状药品... 为了解决颗粒状物料自动称量的问题,根据颗粒状物料特性,研制了一种基于PLC的颗粒状物料自动称量机,该系统采用变频电机驱动同步带进行粗加料和振动给料机精加料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自动称量机的速度和精度。对不同种类的颗粒状药品进行了称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称量设备具有精度高、称量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且可以满足不同颗粒药品的自动称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物料 自动称量机 称量精度 称量速度
下载PDF
三叶青颗粒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系的建立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彭昕 汪荣斌 +1 位作者 何军邀 凌庆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1-965,共5页
目的建立三叶青颗粒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系,并筛选出适合三叶青细胞生长和总黄酮积累的较佳培养条件。方法比较了基础培养基类型、碳源、氮源、激素等对三叶青颗粒状愈伤组织悬浮细胞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三叶青颗粒状愈伤组织悬... 目的建立三叶青颗粒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系,并筛选出适合三叶青细胞生长和总黄酮积累的较佳培养条件。方法比较了基础培养基类型、碳源、氮源、激素等对三叶青颗粒状愈伤组织悬浮细胞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三叶青颗粒状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可以采用两步法进行:先在MS培养基(含3%蔗糖、30 mmol/L总氮浓度、NH4+-NO3-为1∶2、6-苄氨基嘌呤4 mg/L、吲哚丁酸1.5 mg/L)上培养24 d,再更换到B5培养基(含5%蔗糖、30 mmol/L总氮浓度、NH4+-NO3-为0∶1、6-BA 2 mg/L、吲哚丁酸1.5 mg/L)中培养16 d收获黄酮。结论采用悬浮培养方式生产三叶青颗粒状愈伤组织不仅可以大大地缩短生产周期,而且细胞培养物中的总黄酮量也明显高于原植株及固体培养的愈伤组织,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颗粒状愈伤组织 悬浮培养 黄酮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4
作者 宫慧慧 高群玉 陈惠音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是经化学试剂处理进行物理变性生产的。概述了几种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的方法和生产工艺 ,介绍了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各种特性及其应用 。
关键词 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 生产工艺 特性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颗粒状脂肪移植存活率及器官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杜学亮 李庆生 +3 位作者 罗少军 郝新光 冯祥生 梁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7期3256-3257,i002,共3页
目的:探讨解决脂肪移植存活率低的有效途径。方法:在颗粒状脂肪移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不同时期实验侧和对照侧移植体剩余体积的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脂肪组织移植后存活良好,实验侧脂肪块剩余体... 目的:探讨解决脂肪移植存活率低的有效途径。方法:在颗粒状脂肪移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观察不同时期实验侧和对照侧移植体剩余体积的变化及临床效果。结果:脂肪组织移植后存活良好,实验侧脂肪块剩余体积明显大于对照侧,未见明显液化吸收。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改善颗粒状脂肪移植的存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颗粒状脂肪移植 存活率 器官功能恢复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糊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群玉 蔡丽明 宫慧慧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6,18,共4页
在常压下,用醇解法制备了不同溶解度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系列,并对玉米、木薯和马铃薯原淀粉及其不同溶解度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糊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试验证明,相对于原淀粉糊,醇解法制备的颗粒状冷水可溶玉米淀粉糊的表观粘度和冻融... 在常压下,用醇解法制备了不同溶解度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系列,并对玉米、木薯和马铃薯原淀粉及其不同溶解度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糊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试验证明,相对于原淀粉糊,醇解法制备的颗粒状冷水可溶玉米淀粉糊的表观粘度和冻融稳定性有所提高,凝沉性降低;颗粒状冷水可溶木薯和马铃薯淀粉糊的表观粘度、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均降低。三种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糊的透明度大大提高,且随着溶解度提高其透明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 表观粘度 凝沉性 冻融稳定性 透明度
下载PDF
颗粒状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形态学特征及理化性能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左海斌 彭代智 +3 位作者 郑必祥 何升东 周新 刘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颗粒状脱细胞真皮基质(particulat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PADM)的体外形态学特征与理化性能。方法收集SD大鼠背部皮肤样本,采用本实验室的脱细胞方法制备片状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并分析其内胞核和... 目的研究颗粒状脱细胞真皮基质(particulat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PADM)的体外形态学特征与理化性能。方法收集SD大鼠背部皮肤样本,采用本实验室的脱细胞方法制备片状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并分析其内胞核和DNA残留情况。将片状ADM切割成不同规格的PADM,并结合大体观察、组织学分析、电镜技术、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其外观轮廓、形态学、粒径分布和胶原分子结构。并将其复合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体外培养24 h,观察PADM与HUVEC的黏附情况。结果脱细胞方法有效降低了ADM的DNA含量[(1.51±0.37)μg/mgvs(0.30±0.09)μg/mg]。制备的PADM为白色颗粒,外形近似于长方体或立方体,显微镜下HE染色观察显示颗粒内部胶原纤维束结构疏松。扫描电镜显示颗粒断面结构疏松,透射电镜显示胶原原纤维周期性横纹结构和均匀分布的胶原原纤维间隙。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显示其粒度分布集中,例如,规格为0.2 mm的PADM,其80%(d0.1~d0.9)的粒径分布于233~487μm。FTIR结果显示,PADM分别在1 659、1 549、1 239 cm-1处出现的特征吸收峰,表明其保留了胶原分子的α-helix、β-sheet和β-turn二级结构,且体外HUVEC较易黏附于PADM。结论室温条件下,切割法制备的新型PADM形态规则,粒径分布集中,胶原纤维束形态和胶原分子的二级结构保存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 颗粒状脱细胞真皮基质 粒径分布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原文传递
颗粒状冷水可溶木薯淀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秦海丽 顾正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对乙醇碱法制备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木薯淀粉 (GCWS)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比较了其与预糊化木薯淀粉的差别。结果表明 ,GCWS淀粉仍保持颗粒形态 ,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及溶解后形成糊的透明度、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要比预糊化淀粉好。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预糊化淀粉 颗粒状 碱法 冻融稳定性 性质 冷水 粒形态 热稳定性 制备
下载PDF
酒精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秦海丽 顾正彪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19,共2页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是国外近几年研制出的新型变性淀粉,酒精碱法具有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和产品质量易控制等优点,是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性淀粉的较理想的方法。对酒精碱法制备工艺的机理、产品的性质和研究状况作了综述。
关键词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 酒精碱法 机理 性质
下载PDF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在番茄酱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伍颖华 赵力超 +1 位作者 刘晓娟 岑佩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7,共4页
通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制作高黏度番茄酱,验证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对食品的改良作用。以固形物含量、黏度和色差为质量指标进行感官评价,分析不同因素对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影响。通过感官实验,番茄酱3个指标由主到次分别为:黏度>... 通过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制作高黏度番茄酱,验证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对食品的改良作用。以固形物含量、黏度和色差为质量指标进行感官评价,分析不同因素对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影响。通过感官实验,番茄酱3个指标由主到次分别为:黏度>固形物含量>色差。通过不同因素下对番茄酱质量指标影响的实验,确定番茄酱工艺条件的最佳组合:每80 mL番茄原酱中添加糖20 g,盐2 g和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7%,其产品性质固形物含量为:29%;黏度为21.64 Pa.s;色差为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 番茄酱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