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短种植体配置下穿颧骨种植定位方案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李晨曦 裴培 +2 位作者 陈程 龚忠诚 邵博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究上颌窦沟槽(sinus slot,SS)技术和经上颌窦外(extra sinus,ES)技术结合超短种植体行穿颧种植修复后的生物力学分布特点,为功能性修复上颌骨重度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患者的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目的:探究上颌窦沟槽(sinus slot,SS)技术和经上颌窦外(extra sinus,ES)技术结合超短种植体行穿颧种植修复后的生物力学分布特点,为功能性修复上颌骨重度萎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患者的高分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资料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虚拟化穿颧种植体分别置于SS和ES模型,并结合使用2枚或4枚超短种植体。分析种植体von Mises应力值及牙槽骨中的主应力值。结果:配置2枚超短种植体+2枚ES穿颧种植体的von Mises应力最大(292 MPa);而4枚超短种植体+2枚SS穿颧种植体的最小(184 MPa)。配置2枚超短种植体+2枚SS穿颧种植体的最高主应力值最大(31 MPa);而4枚超短种植体+2枚ES穿颧种植体的最小(12 MPa)。配置4枚超短种植体+2枚SS穿颧种植体的最低主应力值最小(-58 MPa);而2枚超短种植体+2枚ES穿颧种植体的最大(-81 MPa)。结论:2枚SS穿颧种植体结合4枚超短种植体可能在生物力学方面更安全地用于修复重度萎缩的上颌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重度萎缩 穿种植体 三维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下载PDF
成年正畸患者颧牙槽嵴区微种植钉植入的位点选择
2
作者 陈芯伊 蒋晓鸽 陈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 对成年男性及女性正畸患者颧牙槽嵴区的骨皮质密度、骨皮质厚度及颊侧可利用的有效骨量进行分析,为微种植钉植入时的位点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0例年龄20~30岁患者(男女比例为1∶1)的锥形束CT扫描数据,从近中至远中依次将矢状... 目的 对成年男性及女性正畸患者颧牙槽嵴区的骨皮质密度、骨皮质厚度及颊侧可利用的有效骨量进行分析,为微种植钉植入时的位点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200例年龄20~30岁患者(男女比例为1∶1)的锥形束CT扫描数据,从近中至远中依次将矢状面上右侧上颌后牙区分为6个层面,每个层面在垂直距离为颊侧骨皮质距离釉牙骨质界8、10、12 mm处分别设置3个测量位点,共计18个测量位点,测量其骨皮质密度、厚度及有效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年男性与女性正畸患者的骨皮质密度、厚度及有效骨量的最高值均位于平分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区,其中骨皮质密度、厚度随着垂直高度增加而增大,而有效骨量随着垂直高度增加而减少。成年男性与女性患者之间的骨皮质密度、骨皮质厚度和颊侧有效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成年男性与女性正畸患者颧牙槽嵴区微种植钉的最佳植入位点均位于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区,其中男性最佳植入位点的垂直高度可以适当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 微种植钉 骨皮质密度 骨皮质厚度 有效骨量 性别因素
下载PDF
口内微切口入路行颧弓M型骨折撬拨复位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张馨 广洁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口内微切口入路行颧弓M型骨折撬拨复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师范大学校医院2016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1 7例发生颧弓M型骨折的大学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平行于口腔前庭沟、长约1 cm的口内微切口入路,使用骨膜剥... 目的 探讨口内微切口入路行颧弓M型骨折撬拨复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师范大学校医院2016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1 7例发生颧弓M型骨折的大学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平行于口腔前庭沟、长约1 cm的口内微切口入路,使用骨膜剥离器撬拨复位骨折断端。结果 行该微切口入路治疗的17例患者术后张口度明显改善,术后48 h内复查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 ed t omogr aphy,CBCT)见骨折断端复位良好;1 5例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术后随访1~3个月,所有患者面型对称,开口度正常,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口内微切口入路治疗颧弓M型骨折,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不遗留面部瘢痕,无明显并发症,是治疗颧弓M型骨折的一种兼具有效性与经济性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M型骨折 口内微切口入路 撬拨复位术
下载PDF
皮秒755 nm激光与Q开关1064 nm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4
作者 谢海燕 杨斌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56-759,共4页
目的 比较755 nm皮秒激光与Q开关激光1 064 nm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东莞台心医院就诊的180例颧部褐青色痣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皮秒激光组(n=90)和Q开关激光组(n=90)。皮... 目的 比较755 nm皮秒激光与Q开关激光1 064 nm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东莞台心医院就诊的180例颧部褐青色痣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皮秒激光组(n=90)和Q开关激光组(n=90)。皮秒激光组采用755 nm皮秒激光治疗,Q开关激光组采用Q开关激光1 064 nm治疗,两组病人均每隔2.5个月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比较两组病人每次治疗后的显效率、最终痊愈率,不良反应情况及病人满意率。结果 第1、2、3、4、5次治疗后,皮秒激光组病人的显效率为0、14.44%、43.33%、71.76%、93.33%,Q开关激光组病人的显效率为0、21.11%、47.73%、78.82%、94.37%,两组病人每次治疗后的显效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Q开关激光组病人的最终痊愈率84.44%明显高于皮秒激光组的71.11%(P<0.05)。Q开关激光组患的色素沉着发生率25.56%明显低于皮秒激光组病人的40.00%(P<0.05);Q开关激光组患的病人满意率84.44%与皮秒激光组病人的80.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55 nm皮秒激光与Q开关激光1 064 nm均是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有效方法,但是Q开关激光1 064 nm的痊愈率更高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激光疗法 皮秒激光 Q开关激光 部褐青色痣
下载PDF
经睑袋入路提升颧脂肪垫在中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共礼 张伟 +1 位作者 滕俊杰 何金峻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经睑袋入路,通过中面部软组织提升改善睑袋、泪沟、鼻唇沟、颧颊沟及颧区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睑袋整形术中,沿眶下缘向下剥离5~10 mm,分别在眶下缘内、中、外三点提升固定颧脂肪垫,外眦处行“铆定悬吊”,填充泪沟凹陷... 目的:观察经睑袋入路,通过中面部软组织提升改善睑袋、泪沟、鼻唇沟、颧颊沟及颧区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睑袋整形术中,沿眶下缘向下剥离5~10 mm,分别在眶下缘内、中、外三点提升固定颧脂肪垫,外眦处行“铆定悬吊”,填充泪沟凹陷的同时,达到中面部的提升。结果: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笔者医院行睑袋术的1163例病例中,增加经睑袋入路提升颧脂肪垫操作,术后所有就医者中面部软组织上提明显,泪沟、鼻唇沟、颧颊沟及颧区下垂等均明显改善,满意率达100%。结论:经睑袋入路,通过中面部软组织提升改善睑袋、泪沟、鼻唇沟、颧颊沟及颧区下垂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袋 泪沟 脂肪垫 中面部提升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新分类的应用与治疗方法选择 被引量:3
6
作者 丁红忠 林兆全 买买提.土逊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关键词 骨复合体骨折 新分类 头皮冠状切口 骨体 额缝 口内切口 面神经颞支
下载PDF
颧骨孔的应用解剖
7
作者 秦泗佳 王泽童 +5 位作者 吴昊宸 李秋瑶 李润 申佳玉 许辛羽 刘昌奎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究颧骨孔的解剖特点,丰富解剖学资料的同时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5个(130侧)成人完整干燥颅骨,观察颧面孔、颧眶孔和颧颞孔的位置、形状、数量、分布和分型,用游标卡尺和圆规等测量三孔分别距眶外缘、眶下孔的最短距离及... 目的探究颧骨孔的解剖特点,丰富解剖学资料的同时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5个(130侧)成人完整干燥颅骨,观察颧面孔、颧眶孔和颧颞孔的位置、形状、数量、分布和分型,用游标卡尺和圆规等测量三孔分别距眶外缘、眶下孔的最短距离及两个颧面孔、颧眶孔和颧颞孔之间的距离。结果颧面孔、颧眶孔和颧颞孔多为卵圆形,单侧可各有0~4个,分为Ⅰ~Ⅴ型,各孔分别有3侧(2.31%)、45侧(34.62%)、50侧(38.46%)、23侧(17.69%)、9侧(6.92%),3侧(2.31%)、51侧(39.23%)、50侧(38.46%)、19侧(14.62%)、7侧(5.38%),8侧(6.15%)、61侧(46.92%)、29侧(22.31%)、22侧(16.92%)、10侧(7.69%)。双侧数量相同的颧面孔、颧眶孔或颧颞孔分为A~D(1~4个)组,各孔分别有12个(18.46%)、13个(20.00%)、2个(3.08%)、2个(3.08%),16个(24.62%)、12个(18.46%)、3个(4.62%)、1个(1.54%),17个(26.15%)、3个(4.62%)、4个(6.15%)、1个(1.54%)。颧面孔、颧眶孔和颧颞孔距眶外缘、眶下孔的最短距离为(7.70±1.73)mm、(24.64±4.81)mm,(7.60±2.50)mm、(23.32±4.75)mm,(7.83±2.23)mm、(27.83±3.84)mm。一侧有两个颧面孔、颧眶孔或颧颞孔时,两颧面孔、颧眶孔和颧颞孔间距分别为(7.88±4.90)mm、(5.97±4.71)mm和(9.29±5.83)mm。左、右两侧的距离经统计分析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颧骨孔的解剖有助于理解该区域神经、血管的走行及变异情况,能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 眶孔 颞孔 解剖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透明质酸皮内注射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效果
8
作者 龙丽芸 周孝亮 曾皓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透明质酸皮内注射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仪治疗,观...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透明质酸皮内注射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激光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甲环酸联合透明质酸皮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皮肤色素沉着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总满意度及皮肤色素沉着面积。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0、45、60 d后的色素沉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0、45、60 d后的色素沉着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颧部褐青色痣患者,氨甲环酸联合透明质酸皮内注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色素沉着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透明质酸 部褐青色痣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颧蝶缝复位在颧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文刚 张世周 袁锡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提出一种颧骨复位时的参照标准。方法选择采用经头皮冠状切口手术的Zingg分类的B型和C型骨折36例,术中先将颧蝶缝复位,再将其它骨折线复位、固定。术后随访4周~3个月,观察面型恢复程度和X线上颧骨、颧弓的对称性。结果病人术后均... 目的提出一种颧骨复位时的参照标准。方法选择采用经头皮冠状切口手术的Zingg分类的B型和C型骨折36例,术中先将颧蝶缝复位,再将其它骨折线复位、固定。术后随访4周~3个月,观察面型恢复程度和X线上颧骨、颧弓的对称性。结果病人术后均获得满意的面型,X线观察有35例达到准确的解剖复位,仅有1例骨折连续性稍差。结论颧骨骨折手术复位时,将颧蝶缝复位,结合颧骨各突起骨折的对位对线,可以使颧骨准确复位,从而恢复正常的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缝 复位 骨折 治疗 X线 对称性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颧骨颧弓肥大矫正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财旺 杨乐 +4 位作者 孟志兵 黄锦华 张强 卞洁 郭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5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颧骨颧弓肥大矫正术中各部位骨质截骨的临床应用方法、效果和价值。方法:颧骨颧弓肥大整形就医者30例(男1例,女29例),均采用经鼻腔插管全身麻醉,口内联合耳屏前小切口,骨膜下分离颧骨体部及颧弓后端,注意妥善保护颧...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颧骨颧弓肥大矫正术中各部位骨质截骨的临床应用方法、效果和价值。方法:颧骨颧弓肥大整形就医者30例(男1例,女29例),均采用经鼻腔插管全身麻醉,口内联合耳屏前小切口,骨膜下分离颧骨体部及颧弓后端,注意妥善保护颧神经及面神经颧颞支,采用超声骨刀不同部位截骨和打孔相结合的技术操作。结果:超声骨刀可以准确安全截断颧骨体部及颧弓后端,顺利完成预先设计的各项操作,比传统的截骨工具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所有受术者均未出现截骨部位的热损伤、截骨不整齐及软组织损伤现象,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截骨处愈合良好,外形稳定,形态效果满意。结论:采用超声骨刀进行颧骨颧弓肥大矫正术,可较好地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但较传统截骨工具(如来复锯及裂钻),超声骨刀截骨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 超声骨刀 弓整形
下载PDF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对颧骨颧弓骨折术后患者康复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温小燕 赵保建 束宏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对颧骨颧弓骨折术后患者康复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 目的:分析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对颧骨颧弓骨折术后患者康复及美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美学、舒适及饮食障碍评分,骨折愈合情况、患者美观满意度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舒适程度、饮食障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美观效果的满意率组间比较更高(95.00%vs 72.50%,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中更低(2.50%vs 25.00%,P<0.05)。结论: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护理可改善颧骨颧弓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舒适度及饮食障碍程度,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瘢痕发生率,提高美观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骨折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护理 心理状况 自我管理 美观满意度
下载PDF
105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祖兵 东耀峻 杨学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S1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骨复合体骨折 螺钉松动 骨吸收 头皮冠状切口 额缝
下载PDF
面横动脉穿支皮瓣在老年颧面部皮肤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硕 徐静 +4 位作者 宋培军 孙晓涵 贾梦娜 沈沛 王怀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面横动脉穿支皮瓣在老年颧面部皮肤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就诊于笔者科室的14例颧面部肿瘤患者,收集其基本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肿瘤均行扩大切除,设计以面横动脉穿支为蒂的筋膜皮瓣,作改良... 目的:探讨面横动脉穿支皮瓣在老年颧面部皮肤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就诊于笔者科室的14例颧面部肿瘤患者,收集其基本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肿瘤均行扩大切除,设计以面横动脉穿支为蒂的筋膜皮瓣,作改良V-Y推进,修复切除术后缺损。术后观察皮瓣受、供区外观,并进行相关并发症随访。结果:14例患者皮瓣均存活,患者张口度正常、两侧颧面部对称;术后随访3~12个月,受、供区瘢痕不明显,皮瓣颜色、厚度与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异,患者对功能和外观满意度较高。结论:面横动脉穿支皮瓣在颧弓附近血供较恒定、静脉回流良好、旋转角度灵活,修复后两侧颧部基本对称,在颧面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横动脉 穿支筋膜蒂皮瓣 面部肿瘤 CT血管造影 面部缺损
下载PDF
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应用于上颌牙槽嵴骨量严重丢失患者穿颧种植效果研究
14
作者 彭有 范素莹 +2 位作者 马萍 金武龙 李琦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在“双侧颧骨种植术”中的手术时长、手术安全性、手术精准性三方面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评价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应用于穿颧种植的效果。方法通过采集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的影像学数据,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在“双侧颧骨种植术”中的手术时长、手术安全性、手术精准性三方面的效果,从而进一步评价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应用于穿颧种植的效果。方法通过采集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的影像学数据,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仿真植入模型并进行术前双颧种植方案设计。共24个模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B组对照组),每组12个植入模型,实验组采用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对照组则由手术医生自由手植入。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长、手术安全性与精准性。结果(1)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下的手术时长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下的手术安全性更高;(3)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下的手术精准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导航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操作时长,提高手术效率,且安全性更高。总之,实时动态导航技术辅助双侧颧骨种植的初步结果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导航技术 穿种植 手术时长 安全性 精准性
下载PDF
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及美学效果分析
15
作者 谢琦 陈宇 史克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笔者科室就诊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高位头帽口外弓治疗,... 目的:探讨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用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功能和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9月笔者科室就诊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96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以高位头帽口外弓治疗,研究组采用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骨组织指标、软组织指标、牙齿相关指标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上齿槽座角(SNA)、下颌角颏顶点连线与SN平面夹角(GoGn-SN)、下齿槽座角(SNB)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合平面与SN平面夹角(OPSN)较治疗前变小,研究组OPSN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唇到E线距离(LLEP)、上唇到E线距离(ULEP)、上唇突度(UL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Z角与治疗前相比变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中切牙长轴与SN平面夹角(U1-SN)、上中切牙切缘至NA连线距离(U1-NA)、翼上颌裂后缘至上颌磨牙远中邻面垂直距离(Ptm-U6)、Apg线至上中切牙切缘距离(Apg-U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部美学效果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矫治时间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颧牙槽嵴区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可更好地恢复咬合关系,更符合面部外观美学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 微种植体支抗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 高位头帽口外弓 正畸治疗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基于容积CT的成人颧面管解剖研究
16
作者 吕晗 李静 +1 位作者 赵鹏飞 王振常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颧面管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手术及骨折的影像鉴别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成人眼眶容积CT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观察颧面管的显示率、形态、分支、平均长度、外孔至眶内缘距离、内外孔数量及孔径。结果颧面管显示率为89.0%,... 目的探讨颧面管的解剖特点,为临床手术及骨折的影像鉴别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成人眼眶容积CT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观察颧面管的显示率、形态、分支、平均长度、外孔至眶内缘距离、内外孔数量及孔径。结果颧面管显示率为89.0%,男女、左右2侧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颧面管为管状形或迂曲形,共有45侧颧面管发出分支进入颧骨。根据走行分6型,分别为单支型(21.0%)、两支型(17.0%)、三支型(1.0%)、分叉型(31.0%)、两组分叉型(2.0%)、单支+分叉型(17.0%)。颧面管长度为(10.2±2.0)mm,男性颧面管长于女性,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颧面孔距眶边缘(8.7±1.7)mm。颧眶孔、颧面孔均分为1孔、2孔或3孔型。颧眶孔、颧面孔的孔径分别为(1.3±0.4)mm、(1.5±0.5)mm。结论颧面管是眼眶外壁内常见的神经血管通道,走行及开口变异多样。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此结构,进行个性化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管 面孔 眶孔 整形外科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颧骨推进整复颧骨过小畸形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圃 斯方杰 顾晓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改进设计一侧颧骨过小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 ,使骨组织、软组织总体整复效果有明显提高。方法 采用颧骨推进 +植骨 +颞顶筋膜瓣转移的方法进行整复治疗。全冠或半冠切口 ,颧骨截断整体推进 ,在颧骨后裂缝中植骨 ;或将颧骨劈开为内... 目的 改进设计一侧颧骨过小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 ,使骨组织、软组织总体整复效果有明显提高。方法 采用颧骨推进 +植骨 +颞顶筋膜瓣转移的方法进行整复治疗。全冠或半冠切口 ,颧骨截断整体推进 ,在颧骨后裂缝中植骨 ;或将颧骨劈开为内、外两层骨板 ,在内外骨板间植骨。对伴有颧部软组织发育不良者 ,采用颞浅、颞顶筋膜瓣修复。结果  7例一侧颧骨过小畸形患者按此法手术 ,重塑的颧突达到正常形状 ,与健侧协调。结论 颧骨推进增大法手术 ,恢复了颧突的骨性和软组织外形 ,植骨易于成活 ,为整复颧骨过小畸形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畸形 骨推进 部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成人患者颧牙槽嵴区骨质特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张惠超 刘佳 +5 位作者 曹宇 叶素荣 余岭 许竞予 叶子桐 杨陆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0-1317,共8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成人患者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差异,为正畸科医生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骨性Ⅰ类成人患者共90例,分为低角组、均角组和高角组,每组30例。采用CBC...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成人患者颧牙槽嵴区骨质厚度差异,为正畸科医生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骨性Ⅰ类成人患者共90例,分为低角组、均角组和高角组,每组30例。采用CBCT测量不同垂直截面及近远中层面各组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且在颊侧牙槽骨厚度≥3 mm处以50°、60°和70°植入并测量有效骨量。结果:在不同垂直截面上,除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U6mb)层面,其余层面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由牙槽嵴顶向根方逐渐增大(P<0.05)。在不同近远中层面上,除U6mb层面,其余层面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由近中向远中方向逐渐增大(P<0.05)。颊侧牙槽骨最大厚度位于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U7mb)距牙槽嵴顶11 mm处;最小厚度位于U6mb距牙槽嵴顶7 mm处。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P<0.05),均角组患者颊侧牙槽骨厚度大于高角组(P<0.05)。在低角组患者中,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与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间(U6db-U7mb)距牙槽嵴顶7 mm、U7mb距牙槽嵴顶7 mm和9 mm、U6mb-U6db距牙槽嵴顶11 mm层面以3种角度植入的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U6db-U7mb距牙槽嵴顶7 mm和U7mb距牙槽嵴顶7 mm以3种角度植入、在U7mb距牙槽嵴顶9 mm处以70°植入时骨质厚度≥6 mm。在均角组患者中,U6db-U7mb距牙槽嵴顶9 mm、U7mb距牙槽嵴顶9 mm和11 mm层面以3种角度植入的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U7mb距牙槽嵴顶7 mm以3种角度植入、在U7mb距牙槽嵴顶9 mm以70°植入时骨质厚度≥6 mm。在高角组患者中,U6db-U7mb距牙槽嵴顶11 mm和U7mb距牙槽嵴顶11 mm层面以3种角度植入的骨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层面以3种角度植入的骨质厚度排序为70°>50°>60°。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牙合)成人患者颧牙槽嵴区颊侧牙槽骨厚度有差异,低角组患者可选择的植入位点更多,高角组患者易出现上颌窦穿孔的情况,临床上在此处植入种植钉和设计正畸方案时应将垂直骨面型纳入考虑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钉 牙槽嵴区 垂直骨面型 植入角度 骨质厚度
下载PDF
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的锥形束CT测量及其与颈椎骨龄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彭源浩 庄昕仪 +3 位作者 喻婷 吕冬梅 温秀杰 程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3-629,共7页
目的:对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探讨其与颈椎骨龄的相关性。方法:采集80例青少年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其中颈椎骨龄为Cvs3、Cvs4、Cvs5及Cvs6的青少年各20例。以上颌平面为基准平面,重建CBCT图像,分别以与基准平面平行... 目的:对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探讨其与颈椎骨龄的相关性。方法:采集80例青少年患者的锥形束CT数据,其中颈椎骨龄为Cvs3、Cvs4、Cvs5及Cvs6的青少年各20例。以上颌平面为基准平面,重建CBCT图像,分别以与基准平面平行及成60°角的测量方向测量左侧上颌颧牙槽嵴区不同层面皮质骨厚度。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测量方向与基准平面平行及成60°时Cvs3~Cvs6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分别为(0.90±0.09)~(1.72±0.21)mm及(1.35±0.44)~(3.98±1.48)mm,Cvs4、Cvs5两组相比皮质骨厚度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与颈椎骨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青少年颧牙槽嵴区皮质骨厚度随颈椎骨龄的增长而增大,在Cvs4~Cvs5期间皮质骨厚度可能出现显著增大。就皮质骨厚度而言,Cvs3~Cvs6青少年颧牙槽嵴区各层面均适合植入微种植钉,而Cvs3、Cvs4青少年应尽量选取靠前的层面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龄 牙槽嵴 皮质骨厚度 微种植钉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领衔的国内首部《颧种植技术专家共识》发布
2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4-654,共1页
2023年5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吴轶群教授,携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香港齿科和颌面外科中心等国内17家院校的专家,共同完成的《颧种植技术专家共识》中华口腔... 2023年5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吴轶群教授,携手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香港齿科和颌面外科中心等国内17家院校的专家,共同完成的《颧种植技术专家共识》中华口腔医学会团体标准(T/CHSA 017—2023)正式发布。该项目自2020年11月立项以来,经过对多个版本的反复修改和所有专家会议讨论,历时2年多后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发布,并于2023年6月1日开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会 颌面外科 专家共识 团体标准 种植 T/C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口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