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云气象卫星寒潮灾害天气监测应用
1
作者 牛宁 任素玲 +1 位作者 夏扬 杨冰韵 《卫星应用》 2023年第6期33-37,共5页
冬季我国寒潮天气频发,寒潮过程中大风、雨雪和降温等天气对农业、交通、电力等造成影响,往往引发严重的气象灾害。风云四号B星(FY-4B)和风云三号E星(FY-3E)分别于2021年6月3日和7月5日发射成功,经过在轨测试,2022年正式投入业务应用,FY... 冬季我国寒潮天气频发,寒潮过程中大风、雨雪和降温等天气对农业、交通、电力等造成影响,往往引发严重的气象灾害。风云四号B星(FY-4B)和风云三号E星(FY-3E)分别于2021年6月3日和7月5日发射成功,经过在轨测试,2022年正式投入业务应用,FY-4B搭载的快速成像仪(GHI)实现分钟级快速观测,FY-3E搭载的风场测量雷达是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第一个主动遥感仪器,实现对洋面风速和风向的观测。结合风云系列其他卫星,为我国冬季寒潮灾害性天气监测服务提供多种观测信息。目前,通过风云气象卫星已开展寒潮监测服务,为防灾减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寒潮 冷流降雪 洋面风
下载PDF
风云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 被引量:38
2
作者 许健民 钮寅生 +2 位作者 董超华 张文健 杨军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11期13-18,24,共7页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自己的气象卫星计划,经过30多年的工作,已经建立起风云1号极轨和风云2号静止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风云气象卫星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地面应用系统的规划工作、关键技术问题的解...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自己的气象卫星计划,经过30多年的工作,已经建立起风云1号极轨和风云2号静止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风云气象卫星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地面应用系统的规划工作、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业务运行成功率的提高等三个方面做了回顾;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气象业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列为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观测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气象卫星获取的大气和地表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农业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讨论了风云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地面系统 卫星应用
下载PDF
风云气象卫星与潜在国际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共用1695~1710 MHz频段频谱兼容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聂晶 张琳 +3 位作者 尹红刚 喻阳 赵延安 方箭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8-973,994,共7页
1695~1710 MHz频段是我国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风云气象卫星广泛使用的空对地方向数据传输频段。2015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15)把这一频段作为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频谱划分的候选频段。为了保护气象卫星的频谱资... 1695~1710 MHz频段是我国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风云气象卫星广泛使用的空对地方向数据传输频段。2015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15)把这一频段作为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频谱划分的候选频段。为了保护气象卫星的频谱资源不受到潜在的IMT系统干扰,并探知风云气象卫星和IMT系统基站的同频共用情况,本文结合IMT基站和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站的链路参数,建立干扰模型,分别仿真分析了IMT基站对FY-3号气象卫星和FY-4号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的干扰情况。在我国城市和郊区布设了大量的国际级和省级气象卫星用户接收站的情况下,研究结果表明IMT基站和风云气象卫星接收站间距离很难满足隔离距离的要求,因此不建议IMT基站和气象卫星共用1695~1710 MHz频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国际移动通信系统 IMT基站 无线电频谱兼容
下载PDF
WMO空间计划与风云气象卫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鹏 杨军 +2 位作者 关敏 徐喆 王劲松 《气象科技进展》 2022年第5期56-63,79,共9页
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卫星还开放共享数据,成为全球空间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道路和开放合作的国际化道路是风云卫星高质量发展的双翼,本文结合世... 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不仅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卫星还开放共享数据,成为全球空间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道路和开放合作的国际化道路是风云卫星高质量发展的双翼,本文结合世界气象组织(WMO)2009年发布的全球观测系统(GOS)2025年远景规划,重点回顾了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全面接轨国际对地观测系统的历程。对标WMO 2019年发布的全球综合观测系统(WIGOS)2040年远景规划,探讨了我国气象卫星未来应该把握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关注的技术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全球观测系统 远景规划
下载PDF
风云气象卫星“一带一路”热带气旋监测能力与最新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新 唐世浩 曹治强 《海洋气象学报》 2020年第2期10-18,共9页
面向风云卫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的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6颗卫星,已经联合组成了服务“一带一路”星座布局,建立了风云卫星应急减灾数据服务机制。本文对利用FY-2H、FY-4A和FY-3C/D开展的“一带一路”热带气... 面向风云卫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的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6颗卫星,已经联合组成了服务“一带一路”星座布局,建立了风云卫星应急减灾数据服务机制。本文对利用FY-2H、FY-4A和FY-3C/D开展的“一带一路”热带气旋监测方法以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概述,列举了2018年和2019年影响力较大的连续致灾热带气旋、跨海域热带气旋,以及双/三/四个热带气旋共存的典型个例。结果显示在基于风云卫星开展的“一带一路”热带气旋监测业务中,将热带气旋发生演变的原理与气象卫星不同仪器观测原理相结合,在热带气旋生命史不同阶段根据所关注的不同侧重点,分别对应应用风云气象卫星不同观测仪器,对于热带气旋全生命史监测预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风云气象卫星 热带气旋 监测业务 数据服务
下载PDF
基于问卷调查的风云气象卫星效益分析
6
作者 咸迪 李雪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S01期116-118,125,共4页
如何评估风云气象卫星服务的综合应用效益,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至今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基于2014年至2020年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及应用服务调查结果,分析了风云气象卫星的社会效益构成,通过评估数据与服务满意度,分... 如何评估风云气象卫星服务的综合应用效益,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至今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基于2014年至2020年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及应用服务调查结果,分析了风云气象卫星的社会效益构成,通过评估数据与服务满意度,分析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为气象卫星的服务流程优化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风云气象卫星服务给社会带来的综合应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社会效益 满意度
下载PDF
风云气象卫星影像自动精细云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军 郑群峰 +3 位作者 邢秀为 陈训来 陈潜 钱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49,共5页
抠图技术能够准确细致地检测出前景与背景的差异,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抠图算法均需事先给出前景与背景的标记,在海量影像处理业务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将抠图技术引入风云气象卫星影像云检测中,提出了基于连通区域抠图的自动精细云检... 抠图技术能够准确细致地检测出前景与背景的差异,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抠图算法均需事先给出前景与背景的标记,在海量影像处理业务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将抠图技术引入风云气象卫星影像云检测中,提出了基于连通区域抠图的自动精细云检测算法。首先对影像的灰度图像进行多种阈值方法二值化,通过投票法集成得到初步二分图;在此基础上计算连通区域,以连通区域的重心为种子点,自动生成连通区域三分图;最后使用闭形式抠图法求解alpha值进而得到精细的云检测结果。将该方法与基于学习和稳健性抠图检测算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出多种类型的云,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云检测 连通区域 集成阈值 闭形式抠图
原文传递
提升风云气象卫星服务能力,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2020年风云气象卫星用户大会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关敏 张甲珅 姚依欣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4期207-208,共2页
验证试验表明,FY-3卫星数据为ECMWF系统的预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2天内预报有显著的正效果,在赤道地区对4天内预报有显著的正效果。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第一道防线 防灾减灾 卫星数据 ECMWF 赤道地区 验证试验 预报
下载PDF
忆往昔,谋未来——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周年座谈会召开
9
作者 许徤民 杨军 +2 位作者 张鹏 裴榊 潘逬军 《太空探索》 2020年第11期6-6,共1页
10月10日,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回顾总结风云卫星50年发展历程与经验成就,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开创风... 10月10日,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回顾总结风云卫星50年发展历程与经验成就,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开创风云气象卫星事业新局面。以下为部分代表发言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风云卫星 发言摘要 胡春华 座谈会 李克强
下载PDF
我国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简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官莉 《气象教育与科技》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介绍了我国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研发进展,有效载荷及每种探测仪器的基本特征和探测能力,同时概述了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目标及研究计划。
关键词 气象卫星 风云极轨气象卫星 风云静止气象卫星
下载PDF
“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发射7颗风云气象卫星
11
《红外》 CAS 2021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风云气象卫星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21年12月2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司长曹晓钟在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发射7颗风云气象卫星,2021年我国... 风云气象卫星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21年12月2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司长曹晓钟在回答人民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发射7颗风云气象卫星,2021年我国发射的风云四号B星和风云三号E星2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正进行在轨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气象 风云气象卫星 综合观测 气象现代化 空间基础设施 风云三号 在轨测试 人民网
下载PDF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50周年成就综述
12
《红外》 CAS 2020年第10期I0001-I0001,共1页
今年是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开展50周年.50年来,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从零起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和地区之一.“风云卫星是知冷知热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创新星,联合协同的合作星,服务全... 今年是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开展50周年.50年来,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从零起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和地区之一.“风云卫星是知冷知热的百姓星,自力更生的创新星,联合协同的合作星,服务全球的中国星.”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风云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杨军这样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静止气象卫星 风云卫星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自力更生 事业
下载PDF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频谱使用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13
作者 王卓 魏凯 《中国无线电》 2020年第1期25-25,共1页
在促进新技术、新业务发展的同时,保护已有的无线电业务正常运行,是2019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9)一大重点任务。面对越来越多的小卫星测控系统使用401MHz^403 MHz和399.9MHz^400.05MHz频段频谱资源,WRC-19大会设立了1.2议题,审议... 在促进新技术、新业务发展的同时,保护已有的无线电业务正常运行,是2019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9)一大重点任务。面对越来越多的小卫星测控系统使用401MHz^403 MHz和399.9MHz^400.05MHz频段频谱资源,WRC-19大会设立了1.2议题,审议确定这两个频段内已有的卫星移动业务(MSS)、卫星气象业务(MetSat)和卫星地球探测业务(EESS)中操作的地球站的带内功率限值,从而保护上述无线电业务的频谱使用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业务 卫星移动业务 新业务发展 卫星测控系统 频谱资源 地球探测 内功率 风云气象卫星
下载PDF
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南兆 《太空探索》 2018年第7期5-5,共1页
新闻:6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持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并发表讲话时指出,“中方愿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一时间,关于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的话题再次引起了国内媒体和专家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气象服务 合作组织 习近平
下载PDF
风云气象卫星观测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中的定量应用进展(特邀)
15
作者 李俊 郑婧 +10 位作者 闵敏 李博 薛允恒 马亚宇 林瀚 任素玲 牛宁 高玲 刘延安 王立志 李泽椿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6-28,共13页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全球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灾害天气监测和预警、数值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预测、环境监测和预报等提供了关键观测资料。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随着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定量应用已...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全球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灾害天气监测和预警、数值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预测、环境监测和预报等提供了关键观测资料。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随着新一代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定量应用已成为业务应用的主要方式。本文综述了风云气象卫星在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并提出未来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应用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短时临近天气预报 监测和预警 定量应用
原文传递
风云气象卫星光学遥感器场地辐射定标技术发展综述(特邀)
16
作者 郑小兵 李新 +7 位作者 胡秀清 韦玮 孙凌 黄冬 徐娜 郭傅翔 张权 刘恩超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6-80,共25页
简述了风云卫星光学遥感器场地辐射定标技术的发展历程,侧重介绍了近10年来自动化定标仪器、定标数据源开发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效果。随着国产自动化定标仪器逐步替代人工测量,场地定标的精度长期稳定性和业务化运行能力显著提升。... 简述了风云卫星光学遥感器场地辐射定标技术的发展历程,侧重介绍了近10年来自动化定标仪器、定标数据源开发等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效果。随着国产自动化定标仪器逐步替代人工测量,场地定标的精度长期稳定性和业务化运行能力显著提升。气象卫星的定标频次由约1次/年增大至大于1次/周。全球定标场网提供的不断增加的数据源具备每天甚至数小时完成有效定标的潜力,为准确掌握遥感器在轨的实时变化、高时效校正衰变和校验数据产品提供了技术依托。此外,展望了高海拔定标场、夜间定标场、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定标技术以及空基辐射基准等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场地辐射定标 自动化定标仪器 全球定标场网
原文传递
遥知地球风云变幻——风云气象卫星
17
作者 赵光平 《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 2023年第3期12-15,共4页
大家好!我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是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上安有各种气象遥感器,可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辐射,以及卫星导航系统反射的电磁波。
关键词 气象观测 风云气象卫星 卫星导航系统 微波辐射 人造地球卫星 电磁波 红外线 大气层
原文传递
风云气象卫星
18
《中国少年儿童》 2023年第5期42-44,共3页
“天气预报?那可离不开风云气象卫星!”提起我们风云气象卫星兄弟,人们总会竖起大拇指。没错,预报天气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不过,也许你不知道,我们的本领还多着呢!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天气预报 看家本领 大拇指 预报天气
原文传递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关键业务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19
作者 谢利子 赵现纲 +3 位作者 郭强 贾树泽 国鹏 冯小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192-195,225,共5页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关键业务监控报警系统(CBMS)的设计与实施为高可靠星地业务运行提供了保障。信息收集器与报警平台间的星状结构确保了CBMS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CBMS与业务系统得以无缝集成;对短消息(SMS)等多样化报警手段的有效支持...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关键业务监控报警系统(CBMS)的设计与实施为高可靠星地业务运行提供了保障。信息收集器与报警平台间的星状结构确保了CBMS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CBMS与业务系统得以无缝集成;对短消息(SMS)等多样化报警手段的有效支持确保了监控报警的时效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实践表明,CBMS能够在提高气象卫星业务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同时有效减轻卫星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对短消息 自动化监控与报警 卫星安全管理 卫星数据处理
下载PDF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掩星大气产品精度的初步检验 被引量:21
20
作者 廖蜜 张鹏 +1 位作者 毕研盟 杨光林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140,共10页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于北京时间2013年9月23日成功发射,其上搭载了中国第一个以掩星方式探测中性大气和电离层大气的民用新型有效载荷——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ccultation Sounder,GNOS)。GNOS...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C星于北京时间2013年9月23日成功发射,其上搭载了中国第一个以掩星方式探测中性大气和电离层大气的民用新型有效载荷——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ccultation Sounder,GNOS)。GNOS可以接收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导航卫星和中国北斗导航卫星信号,进而得到全球范围内的中性大气和电离层大气的探测结果。利用常规无线电探空资料,对GNOS接收GPS信号的掩星探测大气产品(包括折射率、密度、温度以及湿度廓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近地面至25 km垂直范围内,GNOS掩星大气产品折射率廓线和干大气密度廓线的平均偏差在0.5%左右,标准偏差在2%左右;温度廓线的平均偏差约为0.5 K,标准偏差约为2 K;水汽廓线的标准偏差在6 km以下为0.25—1.0g/kg。对于风云卫星首次尝试的掩星观测技术,GNOS掩星产品的精度基本达到预定目标,在未来还有改进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气象卫星 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 掩星 产品精度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