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冷热泵装置复合冷凝系统的仿真研究
1
作者 吕清泉 陈飞虎 +2 位作者 廖曙光 刘杰宏 刘丽辉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8期142-145,共4页
目前,复合冷凝技术已经形成了行业标准。但对风冷热泵装置复合冷凝系统性能进行的研究,特别是仿真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解该系统的性能,需要开发双冷凝器在系统中的仿真模型。文章通过应用SIMULINK仿真软件包,建立机组的仿真框图,并通过... 目前,复合冷凝技术已经形成了行业标准。但对风冷热泵装置复合冷凝系统性能进行的研究,特别是仿真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解该系统的性能,需要开发双冷凝器在系统中的仿真模型。文章通过应用SIMULINK仿真软件包,建立机组的仿真框图,并通过实验检验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工况可分为部分热回收工况和全热回收工况。其中,部分热回收工况下达到用户所需卫生热水温度时长为全热回收模式下所需时长的0.37倍左右,且与部分热回收模式回收的热量约为机组冷凝热的27%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热泵装置 复合冷凝系统 代数累积模型
下载PDF
四管制风冷热泵在夏热冬暖地区恒温泳池的设计应用探讨
2
作者 陈震宇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1期62-67,共6页
以地处夏热冬暖地区的福州某学校文体馆为例,从分析福州市的气候特征、游泳池空调负荷特性及池水恒温需求等方面着手,抓住温湿度控制要点,结合冷凝热回收技术,以四管制风冷热泵为基础构建了高效节能的冷热源系统,并与传统的冷水机组加... 以地处夏热冬暖地区的福州某学校文体馆为例,从分析福州市的气候特征、游泳池空调负荷特性及池水恒温需求等方面着手,抓住温湿度控制要点,结合冷凝热回收技术,以四管制风冷热泵为基础构建了高效节能的冷热源系统,并与传统的冷水机组加燃气热水锅炉所构建的冷热源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室内恒温泳池项目中,采用四管制风冷热泵构建的冷热源系统在全年工况的能耗均低于传统的冷水机组加燃气热水锅炉构建的冷热源系统,夏季工况下节能30%以上、减排33.2%以上,冬季工况下节能28.2%以上、减排19.4%以上,该冷热源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暖地区 游泳池 池水恒温 冷凝热回收 四管制风冷热泵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细水雾装置在提升风冷热泵机组能效上的应用
3
作者 王胜贤 《节能》 2023年第4期29-31,共3页
以宁波市高新区某办公楼空调系统为例,分析既有建筑热泵系统在高温环境下能效低的原因。引入新型细水雾装置,对比案例建筑改造前后的运行数据,旨在提高热泵机组的能效。安装新型细水雾装置能够提高既有建筑上的空调热泵机组的能效,实现... 以宁波市高新区某办公楼空调系统为例,分析既有建筑热泵系统在高温环境下能效低的原因。引入新型细水雾装置,对比案例建筑改造前后的运行数据,旨在提高热泵机组的能效。安装新型细水雾装置能够提高既有建筑上的空调热泵机组的能效,实现建筑物空调系统高效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环境 细水雾装置 风冷热泵 机组能效
下载PDF
曲轴箱加热带对风冷热泵模块机组载荷性停机制冷剂迁移的影响
4
作者 赵静 韩立新 +2 位作者 赵彦波 王晓东 姚文虎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2期11-14,63,共5页
以笔者所在公司开发的定频涡旋压缩机和曲轴箱加热带为测试分析样本,研究了曲轴箱加热带对风冷热泵模块机组载荷性停机制冷剂迁移的影响,设计了压缩机安装曲轴箱加热带和不安装曲轴箱加热带在风冷模块机组载荷性停机时制冷剂迁移量和涡... 以笔者所在公司开发的定频涡旋压缩机和曲轴箱加热带为测试分析样本,研究了曲轴箱加热带对风冷热泵模块机组载荷性停机制冷剂迁移的影响,设计了压缩机安装曲轴箱加热带和不安装曲轴箱加热带在风冷模块机组载荷性停机时制冷剂迁移量和涡旋润滑情况的对比试验,验证了安装曲轴箱加热带的系统在载荷性停机24 h内压缩机内部涡旋部件表面仍然有大量的润滑油,与不安装曲轴箱加热带的系统对比制冷剂迁移量减少了53%。为因系统部件之间的温度差异导致的制冷剂迁移降至最低限度提供了参考方案,并为探测风冷热泵模块机组制冷剂迁移提供了具体的试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箱加热带 涡旋压缩机 制冷剂迁移 风冷热泵模块机组
下载PDF
小型风冷热泵机组工况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廷永 王文斌 +1 位作者 余晓明 何如 《节能》 2005年第5期17-19,共3页
以R22为工质,通过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变工况特性实验测试,全面分析测试机组工况特性。提出了机组性能改进措施及方法,实现风冷热泵节能优化,同时给出机组制冷量工况函数和COP工况函数及相应性能曲线,这对机组的设计、匹配和选型有重... 以R22为工质,通过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变工况特性实验测试,全面分析测试机组工况特性。提出了机组性能改进措施及方法,实现风冷热泵节能优化,同时给出机组制冷量工况函数和COP工况函数及相应性能曲线,这对机组的设计、匹配和选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热泵机组 实验研究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变工况特性 实验测试 分析测试 改进措施 机组性能 性能曲线 R22 COP 制冷量 函数 工质
下载PDF
节流机构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逆循环除霜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黄东 袁秀玲 +1 位作者 陈蕴光 张兴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2-514,518,共4页
研究了不同节流机构对逆循环除霜时间的影响.用一根外径为22mm的旁通铜管及热力膨胀阀分别作为除霜时的节流机构,在一台名义制热量为55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旁通铜管系统比热力膨胀阀系统的除霜时间缩短1 5... 研究了不同节流机构对逆循环除霜时间的影响.用一根外径为22mm的旁通铜管及热力膨胀阀分别作为除霜时的节流机构,在一台名义制热量为55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旁通铜管系统比热力膨胀阀系统的除霜时间缩短1 5min,其中融霜时间缩短1 3min,排水时间缩短0 2min;在融霜阶段开始的一分多种和整个排水阶段,风冷换热器出口即节流机构进口的制冷剂为过热气体或者两相状态,气相的存在使节流机构的流量增加缓慢;旁通铜管系统比热力膨胀阀系统的流通面积大,所以除霜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机构 除霜时间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下载PDF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自调整模糊除霜控制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黄虎 虞维平 +1 位作者 李志浩 束鹏程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7-69,共3页
回顾了空气热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法 ,提出了自调整模糊除霜控制的思想 ,介绍了系统的基本结构 ,输入论域的确定 ,输入量的模糊化和模糊推理方法。在高位机上实现了模糊除霜控制的仿真 ,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表明自调整模糊除霜控制方... 回顾了空气热源热泵除霜控制方法 ,提出了自调整模糊除霜控制的思想 ,介绍了系统的基本结构 ,输入论域的确定 ,输入量的模糊化和模糊推理方法。在高位机上实现了模糊除霜控制的仿真 ,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表明自调整模糊除霜控制方法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热泵 冷热水机组 模糊控制 除霜
下载PDF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仿真 被引量:21
8
作者 黄虎 李志浩 虞维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内部状态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机组除霜过程动态仿真的数学模型 ,采用质量引导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表明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的动态仿真反映了机组除... 在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内部状态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机组除霜过程动态仿真的数学模型 ,采用质量引导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对比表明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过程的动态仿真反映了机组除霜过程的变化趋势 ,为利用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并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机组的除霜过程 ,掌握机组除霜过程中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变化 ,改进机组除霜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动态仿真 除霜 中央空调系统
下载PDF
风冷热泵机组的结霜特性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谷波 田树波 +1 位作者 孙涛 谈磊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2,共2页
对风冷热泵在制热运行时结霜的影响因素如冷却面、气流、时间等进行了分析 ,并就结霜对机组蒸发温度、风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发现结霜后肋片间通道堵塞、蒸发器传热热阻增加、蒸发温度下降 ,运行工况变差。
关键词 风冷热泵 结霜 性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与除霜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姬长发 黄东 袁秀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研究了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与除霜时的动态性能.在一台制冷量为55 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结霜中期的64 min内,风速分布不均匀造成一些支路出口带有液体,导致热力膨胀阀的控制发生了间歇振荡;在结霜后期的32... 研究了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与除霜时的动态性能.在一台制冷量为55 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结霜中期的64 min内,风速分布不均匀造成一些支路出口带有液体,导致热力膨胀阀的控制发生了间歇振荡;在结霜后期的32 min内,风速的不均匀分布与霜层导致传热性能的恶化相结合,使热力膨胀阀发生了持续的振荡;除霜时存在系统参数突然剧烈上升的“临界点”,这是由于风冷换热器管外的换热方式由临界点前霜融化成水的相变换热变成了临界点后空气的自然对流换热;在制热的启动阶段和除霜终止切换为制热循环时,排气压力发生了剧烈的突升,这与制冷剂的流量比较大和板式换热器的内容积比较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霜 除霜 振荡 临界点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下载PDF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工况下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黄虎 束鹏程 李志浩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3-47,共5页
对一台70.34kw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在结霜工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测试,得出了在此工况下运行时机组吸气压力、排气压力、翅片温度、制热量、压缩机功率、风机电流、霜层厚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风冷热泵 结霜 中央空调系统 冷热水机组
下载PDF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热气旁通除霜与逆循环除霜性能对比 被引量:52
12
作者 黄东 袁秀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9-543,共5页
在制冷量为55 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比较了热气旁通除霜和逆循环除霜的性能.结果表明:逆循环除霜的能量来自压缩机的输入功率以及从房间和循环水中吸收的热量,除霜时间为94 s,但房间温度存在剧烈波动,舒适性较差;热气旁通除霜的能... 在制冷量为55 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比较了热气旁通除霜和逆循环除霜的性能.结果表明:逆循环除霜的能量来自压缩机的输入功率以及从房间和循环水中吸收的热量,除霜时间为94 s,但房间温度存在剧烈波动,舒适性较差;热气旁通除霜的能量只来自压缩机的输入功率,而且制冷剂流过分液器和分液毛细管的能量损失较大,除霜时间比逆循环除霜方式多178 s,但不会从循环水和房间吸热,舒适性较好;在热气旁通除霜方式的融霜阶段,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一直在0℃左右,导致排气温度和过热度不断降低,可能会危及压缩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对比 热气旁通除霜 逆循环除霜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下载PDF
风冷热泵除霜过程动态特性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志强 汤广发 赵福云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风冷热泵热气除霜过程动态特性的研究是风冷热泵 (机组 )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热气除霜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从基本守衡定律出发 ,提出了风冷热泵热气除霜过程的动态特性模型 ,重点模拟了这一过程中霜层侧的传热传质和制冷剂侧压力变化... 风冷热泵热气除霜过程动态特性的研究是风冷热泵 (机组 )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热气除霜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从基本守衡定律出发 ,提出了风冷热泵热气除霜过程的动态特性模型 ,重点模拟了这一过程中霜层侧的传热传质和制冷剂侧压力变化情况。回顾了热气除霜过程的研究现状 ,详细介绍了采用分布参数求解模型的过程 ,以及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比较。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动态特性模型 ,但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良好吻合证明了这一模型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热泵 热气除霜 动态特性 制冷剂 蒸发器 结霜
下载PDF
节流机构对风冷热泵逆循环除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东 袁秀玲 +1 位作者 张波 陈蕴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7-700,共4页
为研究不同节流机构对逆循环除霜时间的影响,分别用一根外径为22mm的旁通铜管和热力膨胀阀作为除霜时的节流机构,在一台名义制冷量为55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旁通铜管系统与热力膨胀阀系统对比,总的除霜时... 为研究不同节流机构对逆循环除霜时间的影响,分别用一根外径为22mm的旁通铜管和热力膨胀阀作为除霜时的节流机构,在一台名义制冷量为55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旁通铜管系统与热力膨胀阀系统对比,总的除霜时间减少了40s,其中融霜时间减少了34s,排水时间减少了10s;在恢复阶段,由于制冷剂的流量较大和板式换热器的内容积比较小,两种节流机构的排气压力都剧烈上升,旁通铜管系统上和热力膨胀阀系统分别上升了488 7kPa和389 9kPa;排水阶段结束时,旁通铜管系统的排气压力比热力膨胀阀系统高453 8kPa,并且在恢复阶段排气压力上升的幅度更大,导致旁通铜管系统的排气压力接近高压保护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机构 风冷热泵 逆循环除霜 冷热水机组 旁通铜管系统 中央空调
下载PDF
风机提前启动对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除霜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东 袁秀玲 +1 位作者 张波 张兴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8-451,468,共5页
研究了风机提前启动对逆循环除霜时间的影响.在一台名义制热量为55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采用风机提前启动和正常启动对该机组的除霜影响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排水阶段结束时,风机提前启动除霜实验的排气压力为1234.6kPa,比... 研究了风机提前启动对逆循环除霜时间的影响.在一台名义制热量为55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采用风机提前启动和正常启动对该机组的除霜影响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排水阶段结束时,风机提前启动除霜实验的排气压力为1234.6kPa,比风机正常启动除霜实验的排气压力低772.3kPa;在恢复阶段,由于制冷剂的流量较大而板式换热器的内容积较小,使2个除霜实验的排气压力在短时间内剧烈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574kPa和488.7kPa;在恢复阶段,风机提前启动除霜实验的排气压力峰值为1808.6kPa,比风机正常启动除霜实验的峰值2495.6kPa降低687kPa,有效避免了因风机正常启动除霜实验的排气压力接近高压保护值(2550kPa)而导致停机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提前启动 逆循环除霜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下载PDF
R410A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变环境温度制热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虎 秦振春 +1 位作者 李奇贺 袁冬雪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对以R410A为制冷剂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完成了变环境温度制热运行的实验。在环境温度为7--10℃的范围内,进行了机组制热量、输入功率、COP、压比、排气温度、吸气温度、过冷度、过热度等特性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测试,分析了R410A机组在变... 对以R410A为制冷剂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完成了变环境温度制热运行的实验。在环境温度为7--10℃的范围内,进行了机组制热量、输入功率、COP、压比、排气温度、吸气温度、过冷度、过热度等特性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测试,分析了R410A机组在变环境温度下制热运行的特性,为R410A机组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实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410A 风冷热泵 制热 实验分析
下载PDF
低温环境风冷热泵机组设计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虎 李志浩 束鹏程 《暖通空调》 E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24,共3页
针对寒冷环境下工况变化范围大和结霜除霜的特殊要求,讨论了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风侧换热器回路数的选择和热力膨胀阀的工作特性问题。
关键词 侧换热器 热力膨胀阀 空调 风冷热泵机组
下载PDF
风冷热泵除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哲 厉彦忠 +1 位作者 田津津 李红兰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对一台风冷热泵室外侧蒸发器在不同的时刻进行除霜实验测试 ,研究了热泵在不同时刻除霜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热泵开始除霜的最佳时刻。实验结果表明 ,新型除霜控制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热泵循环效率。
关键词 风冷热泵 除霜 实验研究 蒸发器
下载PDF
采用替代工质的风冷热泵机组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红 崔天生 +1 位作者 邢子文 黄虎 《制冷与空调》 2003年第2期28-31,共4页
近年来 ,我国风冷热泵空调技术的应用方兴未艾 ,风冷热泵由于其自身的优点 ,得到了制冷行业的重视。本文以R2 2、R13 4a、R4 0 7C及R4 0 4A为工质 ,运用试验研究的方法 ,对热泵系统在冬季标准工况下的制热量及耗功进行测试和比较 ,可为... 近年来 ,我国风冷热泵空调技术的应用方兴未艾 ,风冷热泵由于其自身的优点 ,得到了制冷行业的重视。本文以R2 2、R13 4a、R4 0 7C及R4 0 4A为工质 ,运用试验研究的方法 ,对热泵系统在冬季标准工况下的制热量及耗功进行测试和比较 ,可为风冷热泵系统中替代工质的选用 ,提供详细的实测数据和具体的设计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工质 风冷热泵机组 性能试验 风冷热泵空调
下载PDF
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在星级酒店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华国亮 刘道平 +1 位作者 张小力 李广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2年第4期363-367,共5页
在热泵系统中应用冷凝热回收技术,利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冷凝废热免费制取生活热水,既可节能降耗,又可避免单独设置热源的弊端。首先介绍了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结合某星级酒店工程实例对热泵热回收技术进行了探讨,并... 在热泵系统中应用冷凝热回收技术,利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冷凝废热免费制取生活热水,既可节能降耗,又可避免单独设置热源的弊端。首先介绍了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结合某星级酒店工程实例对热泵热回收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与酒店建筑常规应用的一种冷热源方案,从节能、初投资以及全年运行费用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分别用动态回收期、静态回收期做了分析,认为在酒店类建筑中应用热泵热回收机组,在技术和经济方面都是可行的,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热回收 风冷热泵 酒店 节能 经济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