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4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桥塔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及其等效静力风荷载
1
作者 李宇 冯朴 +1 位作者 李加武 付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5,共10页
为研究超高桥塔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方法及其等效静力风荷载,根据某实际工程中的超高桥塔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进而设计了相应的气弹模型,并开展了风洞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超高桥塔风致振动的非线性时程计算,并基于... 为研究超高桥塔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方法及其等效静力风荷载,根据某实际工程中的超高桥塔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计算,进而设计了相应的气弹模型,并开展了风洞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超高桥塔风致振动的非线性时程计算,并基于阵风荷载因子法,对比了以位移、内力和应力为单一目标的超高桥塔的等效静力风荷载。结果表明:斜风作用下的桥塔风致振动比较显著,其影响随着风速的增大而愈加明显;当风向角为75°~90°时,超高桥塔将在风速为35~50 m·s^(-1)的区间发生顺桥向的侧弯涡振,但幅值较小;基于应力的阵风荷载因子比基于位移或内力的阵风荷载因子更加稳定,这使得基于应力的等效静力风荷载要优于基于位移或内力的等效静力风荷载,比较适合于超高桥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桥塔 气弹模型 洞试验 风荷载因子 等效静力风荷载
下载PDF
风荷载下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最优伸臂桁架位置研究
2
作者 邢丽丽 周颖 张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4-788,共15页
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伸臂桁架-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组合系统的风振最优控制模型。首先推导伸臂桁架主体结构与ATMD耦合后的控制运动微分方程组并基于虚拟激励法求解该方程组,发展新的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数值简化... 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伸臂桁架-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组合系统的风振最优控制模型。首先推导伸臂桁架主体结构与ATMD耦合后的控制运动微分方程组并基于虚拟激励法求解该方程组,发展新的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数值简化模型。基于新提出的组合系统数值简化模型,应用固定点理论求解ATMD最优控制力,获得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的最优控制力模型。将新提出的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数值简化模型和最优控制力模型进行有效数值组合,构建该组合系统的整体最优控制模型。将本文提出的基于固定点理论的最优控制模型与基于线性二次规划方法的最优控制模型、被动最优控制模型和无控制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应用基于固定点理论的最优控制模型对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的最优伸臂桁架位置进行单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最优伸臂桁架位置对不同结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及ATMD对不同类型伸臂桁架系统的抗风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主体结构伸臂桁架系统类型不同,不同控制方案的作用效果不同,且主动控制方案对加速度响应的控制效果优于对位移响应的控制效果;与纯伸臂桁架系统相比,风荷载作用下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组合系统的最优伸臂桁架位置影响不大,且最优位置对伸臂桁架刚度、核心筒刚度和外柱与核心筒间距离都有非常高的敏感性;风荷载作用下主体结构中的阻尼会限制ATMD对结构响应控制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臂桁架系统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风荷载 固定点技术 最优伸臂桁架位置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和形貌等效的行道树风荷载模拟
3
作者 孙梦思 周晓青 +4 位作者 黄希桂 蔡鸣 崔冬瑾 李伟文 李利孝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行道树风荷载的准确模拟是对其开展风致失效模式分析以及加固处置的先决条件.为精确模拟行道树的风荷载,提出一种基于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激光扫描与树冠形貌等效融合的典型行道树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典型行道树的风致失效模... 行道树风荷载的准确模拟是对其开展风致失效模式分析以及加固处置的先决条件.为精确模拟行道树的风荷载,提出一种基于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激光扫描与树冠形貌等效融合的典型行道树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典型行道树的风致失效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移动式3D激光扫描建立山茶树和南洋楹两种行道树的点云模型,并采用树冠形貌等效方法构建了两种行道树数值分析模型;然后探讨等效建模方法中模型尺寸随风速变化的折减规律;最后分析行道树模型在不同等级风速作用下的风振响应特性和失效模式.研究表明,基于3D激光扫描和树冠形貌等效的行道树风荷载模拟方法可准确模拟行道树风荷载特性,行道树顺风向阻力模拟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5%以内;树木破坏形态以弯曲破坏为主,且树木各级枝干初始破坏呈现出3级枝条、2级枝条、1级枝条和主干的顺序特征,但在风速较大时则出现主干或重要枝干破坏先于次要枝干的现象.本研究提出的树冠形貌等效的行道树风荷载模拟方法精确性良好,对城市行道树风致易损性分析以及城市绿化系统的防灾减灾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风荷载 行道树 形貌等效 有限元模拟 失效模式 振响应
下载PDF
福建圆形土楼悬挑屋盖风荷载特性及气动抗风措施研究
4
作者 李玉学 郑千慧 李海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福建圆形土楼悬挑屋盖属于风敏感结构,且处于我国台风多发区,为提升结构的风灾防御水平,保障其抗风安全,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屋盖表面风荷载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增强其抗风性能的气动抗风措施。研究表明:圆形土楼悬挑屋盖迎... 福建圆形土楼悬挑屋盖属于风敏感结构,且处于我国台风多发区,为提升结构的风灾防御水平,保障其抗风安全,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屋盖表面风荷载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增强其抗风性能的气动抗风措施。研究表明:圆形土楼悬挑屋盖迎风面风压较大,其中,内、外悬挑屋盖端部风压系数绝对值最大,分别达到1.5和0.75,属于风荷载敏感部位;在外悬挑屋盖端部加设竖直挡风板和波纹挡风板均可以一定程度地卸载上述风荷载敏感部位的风压值,综合比较,设置波纹挡风板较竖直挡风板对风压卸载效果更好;对于设置波纹挡风板,当其相对高度h/Hj=0.05(h为波纹挡风板高度,Hj为地面到屋脊处距离)、倾角θ=-45°、波纹圆弧半径R=5.5 m时整体对屋盖表面风压卸载效果最优,其内、外悬挑屋盖端部风压系数卸载率分别达到40.1%和54%,原因在于倾斜布置的波纹挡风板对悬挑屋盖表面来流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气流撞击形成的漩涡从屋盖悬挑端转移到挡风板表面,同时波纹的存在降低了内、外悬挑屋盖表面气流漩涡强度,从而达到卸载屋面风荷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圆形土楼 悬挑屋盖 风荷载特性 措施 卸载机理
原文传递
风向角和倾角对光伏阵列风荷载的影响
5
作者 全勇 吴建高 +2 位作者 陈艳 王辛铭 敬海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该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单竖排光伏阵列的风荷载特性以及风向角和倾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阵列在横风作用下,迎风侧光伏组件的风荷载系数最大;光伏组件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以及扭矩系数均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在倾角小于20... 该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单竖排光伏阵列的风荷载特性以及风向角和倾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阵列在横风作用下,迎风侧光伏组件的风荷载系数最大;光伏组件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以及扭矩系数均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在倾角小于20°时变化速率较大,大于20°之后体型系数趋于平缓;光伏阵列中,组件风荷载系数的遮挡效应十分明显,迎风侧光伏组件降低了背风侧组件的来流风速,使得位于下游区域的光伏组件所受风荷载显著减小,且倾角越大遮挡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风荷载 数值模拟 向角 倾角
原文传递
迪拜罗塔纳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风荷载反演分析
6
作者 黄立敏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94-98,128,共6页
风荷载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荷载,风荷载的时变特性导致其难以准确预测。以迪拜超高层五星级酒店公寓SABAH ROTANA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分析方法研究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表面风压场和平均风压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筒结构... 风荷载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荷载,风荷载的时变特性导致其难以准确预测。以迪拜超高层五星级酒店公寓SABAH ROTANA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分析方法研究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表面风压场和平均风压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筒结构表面正风压整体上呈从建筑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大的趋势,最大正风压出现在迎风面1/3建筑高度以上部分;核心筒结构表面负风压分布不均,最大负风压出现在1/3建筑高度附近;核心筒结构迎风面负风压明显大于侧风面,背风面和侧风面负风压变化较接近;最不利工况下核心筒结构迎风面存在较大的正风压,背风面存在较稳定的负风压,随着风向角的增加,平均风压系数峰值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框架 核心筒 风荷载 反演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分布特性技术研究
7
作者 白硕 杜慧慧 +1 位作者 宿茹 马军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37-0140,共4页
现代建筑行业背景下,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内大跨屋盖结构的发展,并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多样性的形式,有着跨度大、自重轻、几何外形复杂的特点,属于风敏感结构。同时,针对大跨屋盖结构的周边风场绕流进行分析,同样伴随着复杂性... 现代建筑行业背景下,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内大跨屋盖结构的发展,并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多样性的形式,有着跨度大、自重轻、几何外形复杂的特点,属于风敏感结构。同时,针对大跨屋盖结构的周边风场绕流进行分析,同样伴随着复杂性特点,这使得大跨屋盖结构中往往容易出现旋涡脱落、再附、分离、气流撞击等问题,一般适用于拟定常假设,且在大跨屋盖结构表面风荷载特性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同样不适用来流风荷载特性。因此,要求面对大跨屋盖结构的表面风荷载特性做好更深入地分析考量,对大跨屋盖结构的真实风荷载描述模型进行建立,在模型的导向下完成抗风设计。实践中,可对CFD数值模拟方式进行应用,提高分析研究结果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结构 风荷载 分布特性
下载PDF
外立面突出构件对高层建筑风荷载特性影响研究
8
作者 易嘉欣 李永贵 《土木工程》 2024年第1期87-98,共11页
为研究方形高层建筑表面外立面突出构件对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影响,通过在光滑表面分别贴11种不同形式突出构件的方法改变建筑表面外立面突出构件,进行方形高层建筑模型测压试验,得到各工况下层风力系数,进而分析了矩形格栅工况下层风力功... 为研究方形高层建筑表面外立面突出构件对高层建筑风荷载的影响,通过在光滑表面分别贴11种不同形式突出构件的方法改变建筑表面外立面突出构件,进行方形高层建筑模型测压试验,得到各工况下层风力系数,进而分析了矩形格栅工况下层风力功率谱和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模型表面的布置均会增大建筑脉动阻力系数,矩形格栅和水平板的布置会略微增大平均阻力系数,竖向板和矩形格栅的布置都会减小脉动升力系数,增幅随测点层高度的下降而增大。表面布有矩形格栅板会降低建筑物横风向脉动风荷载,但宽度越大,降低效果越不明显,甚至当宽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增大建筑物横风向脉动风荷载。矩形格栅框基本上既不会改变横风向脉动层风力功率谱也不会改变层风力相关性,只有增加矩形格栅框厚度时会略微改变。总的来说,方形建筑表面布置合理尺寸的水平板、竖向板、矩形格栅有利于气动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风荷载 洞试验 气动力
下载PDF
非高斯风荷载极值估计:基于HPM转换过程的经验公式
9
作者 赵衍刚 邹春岳 +1 位作者 冀骁文 黄国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风荷载极值概率信息对于结构抗风可靠性设计十分重要,基于Hermite多项式模型(Hermite polynomial model,HPM)转换过程方法由于在估计强非高斯性风荷载极值方面表现优异,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从而被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该方法的使用过... 风荷载极值概率信息对于结构抗风可靠性设计十分重要,基于Hermite多项式模型(Hermite polynomial model,HPM)转换过程方法由于在估计强非高斯性风荷载极值方面表现优异,因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从而被广泛应用。另一方面,该方法的使用过程烦琐且有较强的理论性,不利于工程应用。为此,该文基于该方法提出非高斯风荷载极值估计的经验公式,首先系统地阐述基于HPM转换过程方法,接着对风荷载的极值分布函数模型展开讨论,之后通过回归分析提出风荷载极值分布函数的经验公式,并对其适用性和精确性加以验证。研究成果表明,仅需知晓风荷载若干统计特征的情况下,经验公式可快速估计风荷载极值,精度上与HPM转换过程方法基本相同,而在效率和便捷性方面显著提升,便于在工程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斯过程 风荷载极值 Hermite多项式模型 Gumbel分布 广义极值分布 经验公式
下载PDF
装饰条干扰下超高层建筑表面风压系数及风荷载体型系数研究
10
作者 吴秀峰 周星宇 +1 位作者 曹慧东 韩维池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5,144,共10页
为解决因幕墙装饰条对超高层建筑外表面风压分布造成干扰使其分布不均衡导致的装饰条掉落问题,基于Davenport脉动风速功率谱及拟合函数、LES湍流模型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的推荐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装... 为解决因幕墙装饰条对超高层建筑外表面风压分布造成干扰使其分布不均衡导致的装饰条掉落问题,基于Davenport脉动风速功率谱及拟合函数、LES湍流模型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的推荐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装配不同型号装饰条的超高层建筑进行三维风场流体模拟。研究了超高层建筑及装饰条自身表面的风压分布特征和装饰条风荷载体型系数随其横截面体型特征及布置间距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外表面平直区域风压极值增高,拐角过渡区域风压极值降低,配置装饰条能够改善建筑表面拐角区域风压突变现象;当装饰条横截面为矩形时,其正侧表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随截面高度增大而增大,横截面为梯形时,其侧表面的风荷载体型系数随下底的减小而减小,风荷载体型系数随装饰条间距变化的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幕墙装饰条 大涡模拟 压分布 风荷载体型系数
下载PDF
异型开敞屋盖风荷载与风场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康佳鑫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以某医院的异型开敞屋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周围的流场分布及平均风荷载的分布情况。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根据屋盖的主要特征建立了相应的简化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异型开敞屋盖与主体建筑之间存在特殊的位置关系... 以某医院的异型开敞屋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周围的流场分布及平均风荷载的分布情况。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根据屋盖的主要特征建立了相应的简化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异型开敞屋盖与主体建筑之间存在特殊的位置关系,导致屋盖与后方建筑之间极易形成漩涡。当屋盖正面直接面对风向时,气流会受到堵塞效应的影响,使得屋盖迎风面的风荷载相对较小,此时体型系数约为0.1。当屋盖侧面朝向风向时,气流相对畅通,屋盖表面主要受到风吸力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建筑方案的早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开敞屋盖 体型系数 数值模拟 风荷载
下载PDF
山墙疏透率对大跨度煤棚风荷载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肖希 《粘接》 CAS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为解决在大跨度煤棚中,复杂气流和结构相互作用使得风荷载传递过程较为复杂问题,研究山墙疏透率对大跨度煤棚风荷载的影响。计算获得极值风压系数、整体风力系数以及风荷载体型系数,获取能够反映风荷载变化的关键参数。根据模拟试验结... 为解决在大跨度煤棚中,复杂气流和结构相互作用使得风荷载传递过程较为复杂问题,研究山墙疏透率对大跨度煤棚风荷载的影响。计算获得极值风压系数、整体风力系数以及风荷载体型系数,获取能够反映风荷载变化的关键参数。根据模拟试验结果可知,提高山墙疏透率,能够促进大跨度煤棚内外空气流通,实现气体的交换,使得煤棚风吸力得到有效降低。山墙疏透率增加,煤棚中内压更加影响风压分布,产生正值内压,但是当煤棚山墙处于背风风向角时,煤棚中形成负值内压,造成主体风荷载出现极大力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墙疏透率 大跨度煤棚 风荷载 吸力 正值内压
下载PDF
风荷载作用下光伏支架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吕露 刘正龙 +2 位作者 李贻友 李圣谦 彭翰林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7期46-48,共3页
固定可调式光伏支架系统对风荷载比较敏感,所受风荷载是设计中的主要控制荷载。在风力的作用下光伏板会产生振动,甚至发生共振,造成光伏板折断或跟踪器损坏。基于此,本文对光伏面板上风荷载的分布形式进行了分析,并确定出最合理的风荷... 固定可调式光伏支架系统对风荷载比较敏感,所受风荷载是设计中的主要控制荷载。在风力的作用下光伏板会产生振动,甚至发生共振,造成光伏板折断或跟踪器损坏。基于此,本文对光伏面板上风荷载的分布形式进行了分析,并确定出最合理的风荷载计算方式,再通过有限元模拟将风荷载施加到光伏支架不同运行角度(22°、58°)的模型上,分析风荷载作用下光伏支架的风振效应,判断光伏支架的稳定性,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实际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支架稳定性 风荷载 振响应 稳定性分析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中导线风荷载的分析
14
作者 肖元博 张林枫 +1 位作者 张广玉 陈光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正逐步代替旧规范。成为重要的设计依据,主导今后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杆塔荷载的设计工作。本文主要研究《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中线条风荷载的计算,通过对脉动风以及阵风系数、档距折减系数与风振系数等新系... 《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正逐步代替旧规范。成为重要的设计依据,主导今后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中杆塔荷载的设计工作。本文主要研究《架空输电线路荷载规范》中线条风荷载的计算,通过对脉动风以及阵风系数、档距折减系数与风振系数等新系数的研究,解析系数背后的物理意义,并将其与旧规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脉动 系数 振系数
下载PDF
基于±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中美规范风荷载对比研究
15
作者 罗永磊 赵峥 杨光耀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针对±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的中美标准,从结构重要性系数、分项系数、重现期等方面对风荷载进行全面探讨分析,并深入研究基本风速、地形地貌和高度影响因素、风载体型系数以及动力特性的取值方法。结合典型±800 kV特... 针对±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设计的中美标准,从结构重要性系数、分项系数、重现期等方面对风荷载进行全面探讨分析,并深入研究基本风速、地形地貌和高度影响因素、风载体型系数以及动力特性的取值方法。结合典型±800 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将中美规范的风荷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美国规范的线条风荷载和塔身风荷载标准值均高于中国规范,但线条风荷载设计值小于中国规范30%左右,塔身风荷载总设计值(各风压段之和)与中国规范基本相等。结合典型杆塔计算分析,发现美国规范的风荷载整体设计水平低于中国规范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中美规范 输电线路 风荷载
下载PDF
中美规范风荷载设计规定对比研究
16
作者 曲鹏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
在涉外项目的结构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由于中国规范和美国规范中风荷载设计规定的差异给工程设计带来的困扰。为了做好涉外工程结构设计,熟悉并掌握中国规范和美国规范关于风荷载设计规定的异同十分必要。论文针对基本风速、基本风压、... 在涉外项目的结构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由于中国规范和美国规范中风荷载设计规定的差异给工程设计带来的困扰。为了做好涉外工程结构设计,熟悉并掌握中国规范和美国规范关于风荷载设计规定的异同十分必要。论文针对基本风速、基本风压、风荷载标准值、地面粗糙度类别、风荷载体型系数、最小风压等方面对中美规范风荷载设计规定做了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美国规范 对比研究
下载PDF
36米跨局部开口雨棚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方勇 罗舒铭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与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需求日益提升。在恶劣天气下,为了使游客能在站台上正常候车,应在站台的上方设置雨棚。为明确36m跨局部开口雨棚风荷载体型系数,文中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对雨棚表面体型系数进行研究分析,利... 随着我国经济与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需求日益提升。在恶劣天气下,为了使游客能在站台上正常候车,应在站台的上方设置雨棚。为明确36m跨局部开口雨棚风荷载体型系数,文中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对雨棚表面体型系数进行研究分析,利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雨棚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详细研究了不同风向角对雨棚表面风压分布规律及体型系数分布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来流的冲击作用,导致体型系数极值出现在雨棚迎风边缘处。雨棚表面的风压分布会随着风向角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风向角的逐渐增大,极值逐渐减小。在不同风向角风的作用下,雨棚两侧往往受到相反的作用力,这可能会导致局部开口雨棚沿站线方向产生扭转,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此类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开口雨棚 风荷载 数值模拟 体型系数 向角
下载PDF
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响应与减振控制技术研究
18
作者 王志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94-0197,共4页
高层建筑的安全与使用性能与风荷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即:当建筑物发生较大的侧向变形时,其产生的附加内力与其横向变形之间存在着正比的联系,当附加的内力增加时,其横向变形也会随之增大,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当横向位移过大时,... 高层建筑的安全与使用性能与风荷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即:当建筑物发生较大的侧向变形时,其产生的附加内力与其横向变形之间存在着正比的联系,当附加的内力增加时,其横向变形也会随之增大,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当横向位移过大时,也会引起结构损伤,影响到建筑的正常使用,也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建筑的风荷载响应与减振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作用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密排式建筑百叶风荷载风洞试验研究
19
作者 李仁杰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期57-58,共2页
为探究不同百叶与楼面间距和不同百叶间距对百叶风压的影响,采用刚性测压风洞试验对六种工况下的百叶风荷载进行研究,并考虑了各风向角下中间百叶和边缘百叶所受风压的不同。基于风洞试验结果,分析百叶与楼面间距和百叶间距对百叶风压... 为探究不同百叶与楼面间距和不同百叶间距对百叶风压的影响,采用刚性测压风洞试验对六种工况下的百叶风荷载进行研究,并考虑了各风向角下中间百叶和边缘百叶所受风压的不同。基于风洞试验结果,分析百叶与楼面间距和百叶间距对百叶风压峰值和风压均方根值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百叶试验风荷载与基于边缘百叶计算所得风荷载。结果表明,风压随百叶与楼面间距增大而增大,来流风向与楼面夹角50°为风压最不利风向角,风压随百叶间距增大而增大,均方根值随百叶间距减小而增大,来流风向与楼面夹角10°和80°为风压均方根值最不利风向角,中间百叶风压小于边缘百叶,基于边缘百叶计算所得风荷载远大于试验风荷载,过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试验 风荷载 百叶窗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风荷载及其动态响应研究
20
作者 蒋伟 《砖瓦》 2024年第5期68-70,74,共4页
为了解决风致高层建筑振动问题,以山西省阳泉市某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获得风荷载的时程曲线,并分析高层建筑的层间位移、基底剪力、风振系数等风振动态响应参数。结果表明,基于相关脉动风速AR模型的风速时程模拟功率... 为了解决风致高层建筑振动问题,以山西省阳泉市某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获得风荷载的时程曲线,并分析高层建筑的层间位移、基底剪力、风振系数等风振动态响应参数。结果表明,基于相关脉动风速AR模型的风速时程模拟功率谱与目标功率谱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模拟功率谱数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高层建筑的顺风向层间位移角随着楼层高度呈现先迅速增加,后趋于稳定并略有减小的变化趋势,横风向层间位移角波动较小,顺风向层间位移角远大于横风向层间位移角;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剪力均呈现剧烈的波动,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顺风向基底剪力远大于横风向基底剪力;高层建筑顺风向的风振系数呈现“弓”状非线性变化,而横风向的风振系数则呈现近线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动态响应 时程曲线 相关脉动速AR模型 脉动速功率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