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0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风邪论治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1
作者 王怡然 刘学 张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肺为娇脏,易受风邪侵袭,而风邪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发病与进展密切相关。风邪贯穿ABPA的全程,主要为风袭肺卫、风伏肺脏、风毒损络等病机表现。辨治ABPA要重视风邪,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酌情配伍风药,通过益气疏风、祛风... 肺为娇脏,易受风邪侵袭,而风邪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发病与进展密切相关。风邪贯穿ABPA的全程,主要为风袭肺卫、风伏肺脏、风毒损络等病机表现。辨治ABPA要重视风邪,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酌情配伍风药,通过益气疏风、祛风宣肺、搜风通络等治法,使表邪解、伏风去、肺络通。在ABPA外邪袭肺阶段运用益气固表疏风之品,以充盛肺气,祛风外出,固护腠理,防止内入;风伏肺脏为防治该病的关键一环,治疗上采用祛风宣肺,理气化痰,令风无所遁伏;风毒损络阶段祛风解毒,破除癥瘕,搜风通络并举,使风毒除、癥瘕破、络脉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风邪 风邪袭卫 风伏肺脏 风毒损络 益气疏风 祛风宣肺 搜风通络
下载PDF
宣肺止咳法治疗风邪犯肺型儿童变应性咳嗽的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观察
2
作者 李曼玲 甘婷 陈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宣肺止咳法治疗风邪犯肺型儿童变应性咳嗽的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120例中医辨证为风邪犯肺型变应性咳嗽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 目的探讨宣肺止咳法治疗风邪犯肺型儿童变应性咳嗽的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120例中医辨证为风邪犯肺型变应性咳嗽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宣肺止咳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差异,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儿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1周及2周后观察组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儿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及嗜酸粒细胞数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1个周及2个周观察组血清总IgE及嗜酸粒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肺止咳法治疗风邪犯肺型儿童变应性咳嗽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更快改善患儿咳嗽症状,更好降低气道炎性反应,且大大降低了远期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止咳法 风邪犯肺型 儿童 变应性咳嗽 疗效 复发率
原文传递
从风邪论治肿瘤相关性便秘
3
作者 顾昊卿 舒鹏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便秘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及治疗不良反应,轻者继发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导致麻痹性肠梗阻,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灌肠、缓泻药、益生菌等,流于治标,易于复发,存在一定的治疗困境。中医辨治肿瘤相关性便秘... 便秘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及治疗不良反应,轻者继发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导致麻痹性肠梗阻,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灌肠、缓泻药、益生菌等,流于治标,易于复发,存在一定的治疗困境。中医辨治肿瘤相关性便秘重视整体,溯本求源,多获良效。癌瘤久积消耗正气,外科手术攻伐气血,放化疗等火毒、热邪劫伤阴液,俱令肠虚失养,易受内外风邪之扰,以致糟粕秘结。舒鹏教授认为“肠虚风结”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宣补通降、散风宽肠”是其治疗总则。文章总结舒鹏教授治秘之辨证思路与用药主张,详述肿瘤相关性便秘从风邪论治的经验,飧于同道,以期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便秘 中医药 风邪
下载PDF
针灸治疗风邪导致三叉神经痛临床经验三则
4
作者 刘玉麒 岳烁瑀 王亚军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王亚军教授根据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特点,结合临床经验及科研成果,运用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体悟:三叉神经痛多由风邪作祟,治疗应以祛风除邪为主,继而辨证施治、疏通经络,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辅助取穴,可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结... 王亚军教授根据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特点,结合临床经验及科研成果,运用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体悟:三叉神经痛多由风邪作祟,治疗应以祛风除邪为主,继而辨证施治、疏通经络,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辅助取穴,可取得良好效果。文章结合临床病案,从疾病的病因病机、选穴依据、选穴特点等多方面介绍王亚军教授治疗风邪导致三叉神经痛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针刺治疗 风邪 临床经验
下载PDF
疏风醒鼻法对风邪犯肺型变应性鼻炎儿童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颜水平 邱彩霞 +2 位作者 艾斯 庄翔莉 郑健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疏风醒鼻法对风邪犯肺型变应性鼻炎(AR)儿童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AR患儿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27例,同时招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健康组不做任何干预,西药组予内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外用... 目的研究疏风醒鼻法对风邪犯肺型变应性鼻炎(AR)儿童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AR患儿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27例,同时招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健康组不做任何干预,西药组予内服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外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中药组予内服疏风醒鼻方联合外用醒鼻凝胶滴鼻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25(IL-25)、卵清蛋白特异性IgE(OVA IgE)含量;观察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治疗前血清IL-33、IL-25、OVA IgE含量均明显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西药组和中药组治疗后血清IL-33、IL-25、OVA IgE含量和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醒鼻法可明显改善风邪犯肺型AR儿童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风邪犯肺证 疏风醒鼻法 儿童 TH1/TH2
下载PDF
九味麻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伏肺证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6
作者 王谦 倪艳 +3 位作者 刘聪 张常芳 赵士钦 刘照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观察九味麻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山西省中医院收治的CVA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九味麻杏方)45例,完成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九味麻杏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山西省中医院收治的CVA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九味麻杏方)45例,完成40例;对照组(给予止嗽散)45例,完成37例。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咳嗽视觉模拟评分、风邪伏肺证候评分、咳嗽症状积分及咳嗽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风邪伏肺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和咳嗽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患者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咳嗽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3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为(3.54±0.26)d,短于对照组的(4.40±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味麻杏方治疗CVA风邪伏肺证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味麻杏方 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邪伏肺证 止嗽散 随机对照
下载PDF
王成祥教授从“风邪致病”论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学术思想
7
作者 王宝玉 刘燕 +3 位作者 徐红日 程淼 于会勇 王成祥(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1期2042-2045,共4页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病”范畴,各代医家形成了“哮病宿痰内伏”的病机学说。王成祥教授认为,哮病骤发时,除了宿痰内伏,风邪亦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哮病急性发作既责之于肺脾亏虚、外感风邪,又因于肝脾失和、风痰内生,因此在治疗时,王教...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病”范畴,各代医家形成了“哮病宿痰内伏”的病机学说。王成祥教授认为,哮病骤发时,除了宿痰内伏,风邪亦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哮病急性发作既责之于肺脾亏虚、外感风邪,又因于肝脾失和、风痰内生,因此在治疗时,王教授制定了疏解外风、平息内风、复肺之宣降、调和肝脾以杜绝生痰之源的治疗4法,肺肝脾诸脏同治,显著地控制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再次发作频率,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风邪致病 王成祥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试论“风邪致消”之病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瑾 王建康 +2 位作者 陈霞波 周开 王晖(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5期326-327,共2页
介绍王晖对消渴病的病机认识和治疗,认为风邪是消渴成病的重要致病因子,形成“风邪致消”的学术观点,其机理不仅在于风扰气机,亦在于肝郁生风,内扰脾胃,阻遏三焦卫气。
关键词 风邪 消渴 病机 王晖
下载PDF
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云霞 王金山 +1 位作者 王婷婷 唐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4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后咳嗽(PIC)风邪伏肺证应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76例PIC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服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后咳嗽(PIC)风邪伏肺证应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76例PIC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服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咳嗽症状评分、咳嗽严重程度、致炎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咳嗽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CD8^(+)水平均较对照组低,CD3^(+)、CD4^(+)、CD4^(+)/CD8^(+)及免疫球蛋白E(IgE)、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IC风邪伏肺证患儿应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减轻气道炎症,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咳嗽症状缓解,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风邪伏肺证 三拗汤 止嗽散加减
下载PDF
基于风邪理论浅析白癜风的病机及辨治
10
作者 蔡露 王淑美 林茂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白癜风又称为“白驳风”,是一种以皮肤黏膜色素脱失为表现的皮肤疾病,易诊而难治。在白癜风的中医病因病机中,风的作用不容忽视。风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常为外感邪气的先导,内风源于脏腑功能失调,病位主要在肝。该文从风邪理论出发,... 白癜风又称为“白驳风”,是一种以皮肤黏膜色素脱失为表现的皮肤疾病,易诊而难治。在白癜风的中医病因病机中,风的作用不容忽视。风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常为外感邪气的先导,内风源于脏腑功能失调,病位主要在肝。该文从风邪理论出发,认为白癜风发病与外感风邪、风邪内生而使气血失和、肌肤失养有关,治疗以散外风、息内风为主,调和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风邪理论 内风 外风 气血失和 白驳风
下载PDF
程序基于“风邪致病”理论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证经验
11
作者 吴廷浪 黄学宽 +1 位作者 程序 杨林杰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65-67,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常表现为喘促、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病死率极高,程序主任中医师根据风邪致病理论认为,“风邪”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常表现为喘促、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病死率极高,程序主任中医师根据风邪致病理论认为,“风邪”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发生、转归密切相关,是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治的关键病因。治疗应注重标本兼治,以祛风为主要治法,善用风药,兼顾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活血化瘀。本文基于风邪致病理论,阐述风邪与AECOPD病因病机的关系,运用祛风法消除外感邪实,平定内风,改善症状,化解本病反复迁延之势,旨在为AECOPD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风邪致病 祛风法 风药
下载PDF
从内生风邪论治高血压眩晕
12
作者 罗长竹 胡晓军 《中医学》 2023年第5期987-991,共5页
高血压眩晕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隶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中医认为“无风不作眩”,本文从内生风邪的角度,阐述高血压眩晕的病因病机,强调“风”在高血压眩晕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将病机归于肝风内动、痰瘀生风、阴虚生风、... 高血压眩晕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隶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中医认为“无风不作眩”,本文从内生风邪的角度,阐述高血压眩晕的病因病机,强调“风”在高血压眩晕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将病机归于肝风内动、痰瘀生风、阴虚生风、血虚生风,治疗上以平肝熄风为主,同时注重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滋阴养血,标本同治,旨在为高血压眩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眩晕 内生风邪
下载PDF
心衰发病与“风邪”存在的关系
13
作者 李霜霜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9期14082-14086,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心衰西医研究现状及心力衰竭与风的关系,结合风的特点,认为心衰多重危险病理因素、发病机制与风邪相关,认为风邪是心衰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风邪 病机
下载PDF
基于养阴润肺止咳散穴位敷贴法在肺阴亏虚、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杜娟 兰中海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6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养阴润肺止咳散穴位敷贴法在肺阴亏虚、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2月于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感染后咳嗽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穴位贴敷+西... 目的探讨基于养阴润肺止咳散穴位敷贴法在肺阴亏虚、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2月于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感染后咳嗽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穴位贴敷+西医治疗)与对照组(西医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莱切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健康、生理状况、社会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养阴润肺止咳散穴位敷贴法在肺阴亏虚、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敷贴 肺阴亏虚型 风邪犯肺型 感染后咳嗽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风邪致病理论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病机及治法
15
作者 卢诗颖 蒋群 +2 位作者 卓秋燕 夏思 戴媺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6期589-591,共3页
根据风邪致病理论认为,“风邪”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转归密切相关,是该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治的关键病因。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期,风邪侵袭,易动火动血;慢性期,风邪内伏,耗损阴精。治疗应注重兼症分治,尤重风湿之... 根据风邪致病理论认为,“风邪”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转归密切相关,是该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治的关键病因。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期,风邪侵袭,易动火动血;慢性期,风邪内伏,耗损阴精。治疗应注重兼症分治,尤重风湿之困,以祛风敛血为法,善用玉屏风散。急性期着重疏风止血,善用蝉蜕、荆芥之类;慢性期强调补虚祛风、化瘀利湿,善用巴戟天、肿节风、乌梅之品。以祛风之法,妙治本病反复迁延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风邪致病 祛风法
原文传递
宣肺止咳汤辅助治疗风邪犯肺证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卢菲 张心愿 王东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00-402,494,共4页
目的:宣肺止咳汤辅助治疗风邪犯肺证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风邪犯肺证CV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西药组(41例)和中西药联合组(41例)。西药组在对症治... 目的:宣肺止咳汤辅助治疗风邪犯肺证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2例风邪犯肺证CV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西药组(41例)和中西药联合组(41例)。西药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治疗,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给予宣肺止咳汤进行辅助治疗。治疗2 w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咳嗽症状评分评估患者的咳嗽症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莱切斯特咳嗽评分(Chinese Leicester Questionnaire,LC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中西药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2.68%)高于西药组(70.73%)(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咳嗽症状评分、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1β均降低,LCQ评分升高(P<0.05),且中西药联合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止咳汤辅助治疗风邪犯肺证CVA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邪犯肺证 宣肺止咳汤
下载PDF
风邪与溶血性链球菌致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檬丹 李海昌 温成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56-2658,共3页
风为百病之长,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现代医学指出,风常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100多种细菌和病毒都能通过气溶胶的方式引起疾病。而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同样分布较广,借由呼吸接触,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感染化脓性炎症、... 风为百病之长,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现代医学指出,风常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100多种细菌和病毒都能通过气溶胶的方式引起疾病。而溶血性链球菌在自然界中同样分布较广,借由呼吸接触,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感染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猩红热和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免疫反应。二者致病方式上的雷同以及所致疾病的特点有诸多相似之处,现代医学对于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治疗结合祛风的方法,更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结合中医风邪致病理论进一步探索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方法,追求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一个良好的切入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风邪致病 溶血性链球菌
原文传递
谨防风邪袭小儿
18
作者 晋献春 《医药与保健》 2009年第4期22-22,共1页
中医学认为,儿童的体质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时期的机体与生理功能均未成熟完善,因此,小儿“卫外不固”,不能抵御自然界的风邪侵袭。那么,儿童应怎样避免风邪致病呢?
关键词 风邪侵袭 小儿 体质特点 生理功能 风邪致病 中医学 未成熟 自然界
下载PDF
论风邪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雯雯 朱雪 +2 位作者 郭梦倩 马鹏飞 张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38-2739,共2页
风邪是引发肺系病的始发和首要病因,而肺为"娇脏",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所以,风邪犯肺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风邪独特的致病特点,使其成为引发感冒、风咳、哮病、喘证、肺胀的重要因素。明确风邪在多种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 风邪是引发肺系病的始发和首要病因,而肺为"娇脏",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所以,风邪犯肺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风邪独特的致病特点,使其成为引发感冒、风咳、哮病、喘证、肺胀的重要因素。明确风邪在多种呼吸道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更有利于临床遣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呼吸道 疾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论风邪在过敏性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33
20
作者 李彦军 马淑然 +3 位作者 肖延龄 苏薇 刘澈 刘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10期47-49,共3页
从风邪的概念、风邪与过敏性哮喘发病的相关性、内在机制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论述风邪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五脏伏风是过敏性哮喘发病关键,气管痉挛是‘风盛则痉’的病理表现,而痰、瘀等乃病之标"的学术观... 从风邪的概念、风邪与过敏性哮喘发病的相关性、内在机制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论述风邪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五脏伏风是过敏性哮喘发病关键,气管痉挛是‘风盛则痉’的病理表现,而痰、瘀等乃病之标"的学术观点,为临床防治过敏性哮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五脏伏风 过敏性哮喘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