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的构建
1
作者 王坷娜 孙艳 +1 位作者 耿利利 张骏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19,32,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幽门螺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确诊为Hp感染且行初次Hp根除治疗的9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Hp根除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构建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 目的构建并验证幽门螺杆菌(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确诊为Hp感染且行初次Hp根除治疗的9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Hp根除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构建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另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初次确诊为Hp感染且需行Hp根除治疗的382例患者进行模型验证。结果967例患者经标准四联方案根除治疗后,Hp根除成功834例(86.3%),根除失败133例(13.7%)。常住地为农村(OR=23.359)、有饮酒(OR=2.187)、家庭成员有Hp感染史(OR=17.319)、服药减量或漏服(OR=8.382)是Hp根除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其相应的赋分分别为3、1、3、2分。根据约登指数计算出临界值为2.5分,故<3分定义为Hp根除失败低风险,≥3分定义为Hp根除失败高风险。所构建的Hp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预测Hp根除效果的AUC为0.894(95%CI:0.863~0.926,P<0.05)。以3分为分界值,将382例模型验证组患者分为Hp根除失败低风险(<3分)组270例和高风险(≥3分)组112例。经标准四联方案治疗后,Hp根除失败53例(13.9%),其中高分险组Hp根除失败率明显高于低风险组(37.5%比4.1%,P<0.05);该风险评分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92、0.787、0.788、0.375、0.959。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Hp初次根除失败风险评分系统包括常住地为农村、有饮酒、家庭成员有Hp感染史、服药减量或漏服等项目,且该风险评分系统的区分度和预测效能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根除治疗 影响因素 风险评分系统
下载PDF
早期胃癌血清PGR、IgG抗体、G-17表达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陆涵修 陆荣华 陈峰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血清胃蛋白原Ⅰ/胃蛋白原Ⅱ比值(PGR)、幽门螺旋杆菌(Hp)IgG抗体、胃泌素-17(G-17)表达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146例早期胃癌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术后12个月采用...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血清胃蛋白原Ⅰ/胃蛋白原Ⅱ比值(PGR)、幽门螺旋杆菌(Hp)IgG抗体、胃泌素-17(G-17)表达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146例早期胃癌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术后12个月采用电话或上门形式随访预后,统计一般资料、血清PGR、Hp IgG抗体、G-17表达及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得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各指标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相关性,采用Cox向前逐步回归法分析胃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术后12个月随访,复发率为28.78%(40/139)。复发组PGR低于未复发组,Hp IgG抗体阳性率、G-17水平及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得分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2)复发组低风险患者PGR高于中风险、高风险患者,且中风险患者PGR高于高风险患者(P<0.05);复发组低风险患者G-17及Hp IgG抗体阳性率均低于中风险、高风险患者,且中风险患者G-17及Hp IgG抗体阳性率均低于高风险患者(P<0.05);(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GR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呈负相关(r<0,P<0.05),G-17、Hp IgG抗体阳性率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呈正相关(r>0,P<0.05);(4)Cox向前逐步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PGR≥平均值是胃癌患者复发的保护因素,G-17≥平均值、IgG抗体阳性、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高风险≥平均值是胃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胃癌血清PGR、IgG抗体、G-17表达与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及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可用于指导后续治疗,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蛋白原Ⅰ/胃蛋白原Ⅱ比值 IGG抗体 胃泌素-17 新型胃癌风险评分系统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评分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舒洁 陈晓洁 方桂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13-17,27,共6页
目的筛选与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有关的预测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 目的筛选与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有关的预测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评分系统。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便利抽样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10例,应用肩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测量金标准,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43例和对照组(未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6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资料、心理及行为资料、社会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前进法)分析,根据回归分析纳入变量的回归系数和OR值分别建立预测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Logistic评分系统和Additive评分系统。结果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前进法)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类型、家人是否监督、功能锻炼频率、功能锻炼时长、功能锻炼方式种类最终进入回归方程。Logistic评分系统和Additive评分系统分值分别为0~85分和3~22分,判定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高危人群的分值分别为≥52分和≥12.5分。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风险评分系统可以筛查乳腺癌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障碍高危人群,为预防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肩关节功能障碍 风险评分系统
下载PDF
GRACE风险评分系统在苏州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验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良富 卞晓洁 +1 位作者 郭艳霞 陆士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在苏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和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患者中外部验证GRACE风险评分系统。方法收集312例STEMI和NSTEMI患者... 目的在苏州地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和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患者中外部验证GRACE风险评分系统。方法收集312例STEMI和NSTEMI患者,计算每个患者的GRACE风险评分,通过区分、校准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GRACE风险评分系统在苏州地区STEMI和NSTEMI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区分度(C—index0.720,95%C10.607-0.833)。校准曲线提示,低风险人群的风险被低估。决策曲线分析表明,GRACE风险评分对验证人群的所有患者均适用。结论GRACE风险评分系统对苏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STEMI和NSTEMI亚组能够进行较好地风险分层,有助于患者进行相对精确的风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目前,GRACE风险评分系统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改进,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或校准的风险分层评分系统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GRACE风险评分系统 模型验证
下载PDF
苏南地区无症状人群大肠息肉发病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芊 金涛 毛伯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0期3736-3739,共4页
目的建立苏南地区无症状人群大肠息肉发病风险评分系统,并对其检验效能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928例,进行问卷调查后给以结肠镜检查操作,并记录结肠镜检查结果。以有或无大肠... 目的建立苏南地区无症状人群大肠息肉发病风险评分系统,并对其检验效能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928例,进行问卷调查后给以结肠镜检查操作,并记录结肠镜检查结果。以有或无大肠息肉作为因变量,以调查问卷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建立大肠息肉发生风险评分系统。结果年龄、高血脂、饮酒、腌制食品摄入是大肠息肉发生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P=0.085)。高风险人群中大肠息肉患者的比例为312例(61.42%),显著高于低风险人群中大肠息肉患者的比例47例(1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界值下评分系统阳性似然比为1.59,阴性似然比为0.53,该评分系统有效可行。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大肠息肉发生风险评分系统可用于指导苏南地区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大肠息肉的初筛,以提高大肠息肉筛查的效能,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人群 大肠息肉 风险评分系统
下载PDF
早产风险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袁丽 赵梅 《齐鲁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238-239,244,共3页
早产风险评分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筛选早产高危人群的方法,对于预测早产的发生、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结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现有的几种评分系统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早产风险评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 早产风险评分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筛选早产高危人群的方法,对于预测早产的发生、降低早产发生率、改善围生儿结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现有的几种评分系统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早产风险评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危险性评估 风险评分系统 综述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风险评分系统的初步构建
7
作者 江瑛 朱兵 +1 位作者 杜彩霞 朱平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风险评分系统,为临床筛查ARAS提供新的手段。方法在前期研究所得ARAS预测因子为年龄、血肌酐、脉压与50岁以后出现高血压的基础上,通过ARAS与各因子回归系数之间的比例转化为评分系统,再将评... 目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风险评分系统,为临床筛查ARAS提供新的手段。方法在前期研究所得ARAS预测因子为年龄、血肌酐、脉压与50岁以后出现高血压的基础上,通过ARAS与各因子回归系数之间的比例转化为评分系统,再将评分系统代回267例肾动脉造影患者中,对评分系统诊断ARA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 267例患者的得分为7.0分至15.5分。随着分值的增加,ARAS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评分系统的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72.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ARAS风险评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中老年人群进行ARAS的初步筛查,有助于ARAS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风险评分系统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成怡冰 周崇臣 +6 位作者 宋春兰 耿香菊 杨跃杰 陈芳 崔亚杰 李鹏 朱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73-1579,共7页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HFMD)发展为危重型HFMD的影响因素,建立危重型HFMD风险评分系统,为早期识别HFMD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7例重症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重型94例,危重型63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重型手足口病(HFMD)发展为危重型HFMD的影响因素,建立危重型HFMD风险评分系统,为早期识别HFMD病情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年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57例重症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重型94例,危重型6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重型HFMD的影响因素,制定危重型HFMD风险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该风险评分系统的最佳截断点。结果危重型患儿确诊重症前病程、确诊重症前发热时间长于重型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出疹间隔短于重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儿频繁惊颤抖动、末梢循环不良、心率增快、频繁双吸气或长叹气患儿所占比例及热峰体温高于重型患儿,持续高热时间长于重型患儿,血压异常患儿所占比例低于重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儿空腹血糖、S100蛋白、神经特异烯醇化酶(NSE)、乳酸脱氢酶(LDH)、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高于重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频繁惊颤抖动、末梢循环不良、心率增快、频繁双吸气或长叹气、持续高热时间、空腹血糖、S100蛋白、NSE、NT-pro BNP是重型HFMD病情进展为危重型的影响因素(P<0.05)。对风险评分系统预测重症HFMD中发生危重型的风险进行ROC曲线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88,0.936)]。最佳截断点为13分,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1%和85.11%。结论患儿频繁惊颤抖动、末梢循环不良、心率增快、频繁双吸气或长叹气、持续高热时间、空腹血糖、S100蛋白、NSE、NT-pro BNP是重型HFMD病情进展为危重型的影响因素,危重型HFMD风险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估重症HFMD病情严重程度,分值为13分可作为区分重型与危重型的最佳截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影响因素分析 风险评分系统
下载PDF
四川省山区沿河公路风险评分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孟芳 张建经 +2 位作者 刘阳 朱崇浩 向波 《路基工程》 2020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了预测四川省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通过调查分析该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特点,结合行业内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建立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风险评分系统。该系统包括初步评分与详细评分两个阶段,且评分表的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与二级指... 为了预测四川省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通过调查分析该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特点,结合行业内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建立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风险评分系统。该系统包括初步评分与详细评分两个阶段,且评分表的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并对其实用性进行验证。经检验,该系统可用于研究区域的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沿河公路 路基水毁 风险评分系统 初步评分 详细评分
下载PDF
结直肠癌及癌前疾病发生风险评分系统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应用与研究
10
作者 卢以瀚 程吉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0014-0017,共4页
结直肠癌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进行有效筛查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近些年来研究表明, 结直肠癌及癌前疾病发生风险评分系统构建,有助于筛查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提高大肠镜依从性,进而能提升I-II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疾病... 结直肠癌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进行有效筛查和早期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近些年来研究表明, 结直肠癌及癌前疾病发生风险评分系统构建,有助于筛查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提高大肠镜依从性,进而能提升I-II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疾病检出率,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及癌前疾病筛查首选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结直肠癌及癌前疾病发生风险评分系统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癌前疾病 风险评分系统 筛查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分系统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荣辉 毛国顺 +4 位作者 刘梅 郭彬 高敏 张亚丽 宛杨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940-944,共5页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评分系统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3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ROP,将患儿分入ROP组和...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风险评分系统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阜阳市人民医院自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34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ROP,将患儿分入ROP组和非ROP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筛选极低出生体质量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评分系统列线图模型。结果234例患儿中,检出ROP 66例(28.21%)。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吸氧持续时间,以及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机械通气、输血、败血症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000 g、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吸氧持续时间>7 d、输血、败血症是极低出生体质量R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中的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C-index为0.83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4(95%可信区间0.796~0.852)。结论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000 g、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吸氧持续时间>7 d、输血、败血症是极低出生体质量ROP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能够可靠地评估极低出生体质量ROP的发生风险,可满足临床上对于整合模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预测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风险评分系统模型
下载PDF
血小板/总胆红素与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Ⅱ评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超 任琳子 +2 位作者 马妮娜 李子杰 王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13-316,320,共5页
目的:评价血小板/总胆红素(PLT/TBIL)与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Ⅱ(Euro SCOREⅡ)评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CI术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评价血小板/总胆红素(PLT/TBIL)与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Ⅱ(Euro SCOREⅡ)评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CI术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CE分为MACCE组和非MACCE组。比较两组术前PLT/TBIL与Euro SCOREⅡ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LT/TBIL与Euro SCOREⅡ评分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CE的预测效能。结果:94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共43例(45.74%)患者发生MACCE。MACCE组和非MACCE组患者罪犯血管、病变血管支数、植入支架数、支架总长度、支架直径和球囊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ACCE组术前TBIL水平低于非MACCE组,PLT/TBIL和Euro SCOREⅡ评分高于非MACCE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术前PLT/TBIL预测PCI术后发生MAC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敏感度为62.80%,特异度为80.39%,约登指数为0.432,阳性预测值为72.97%,阴性预测值为71.93%;术前Euro SCOREⅡ评分预测PCI术后发生MACCE的AUC为0.864,敏感度为81.40%,特异度为82.35%,约登指数为0.638,阳性预测值为79.55%,阴性预测值为84.00%。结论:术前PLT/TBIL和Euro SCOREⅡ评分都能有效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CE发生风险,后者预测效能更高,前者操作更加简单,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总胆红素 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评分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预测效能
下载PDF
改良式临产早期风险预警评分系统在高危孕妇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13
作者 庄涛静 潘宇芬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临产早期风险预警评分系统在高危孕妇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科接收的高危孕妇8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0例和干预组3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急救和监护方案,... 目的探讨改良式临产早期风险预警评分系统在高危孕妇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科接收的高危孕妇8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0例和干预组3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急救和监护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临产早期风险预警评分系统进行预检分诊。比较两组预检分诊质量、病情恶化程度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预检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情恶化程度及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临产早期风险预警评分系统在高危孕妇预检分诊中的应用价值高,可以提高高危孕妇的预检分诊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临产早期风险预警评分系统
下载PDF
美国克利夫兰大学急性肾衰竭风险评分系统在我国成人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旭冬 车妙琳 +4 位作者 谢波 连锋 刘沙 胡振雷 薛松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美国克利夫兰大学急性肾衰竭风险评分系统(the Clinical Score to Predict Acute Renal Failure,简称Cleveland评分系统)预测中国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ARF)行肾脏替代治疗(RRT)及患者院内死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5... 目的探讨美国克利夫兰大学急性肾衰竭风险评分系统(the Clinical Score to Predict Acute Renal Failure,简称Cleveland评分系统)预测中国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ARF)行肾脏替代治疗(RRT)及患者院内死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所有成人心脏手术患者2 153例纳入研究,其中男1 267例,女886例;年龄58.70(18~99)岁。术前按Cleveland评分分值将所有患者分层:0~2分(n=979),3~5分(n=1 116),6~8分(n=54),9~13分(n=4),比较各组间术后发生ARF行RRT的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该评分预测术后发生ARF行RRT、患者院内死亡的准确性。结果 0~2分、3~5分、6~8分、9~13分组术后发生ARF行RRT的发生率分别为0.92%、1.88%、12.96%和25.00%(χ2=55.635,P=0.000),MOSF发生率分别为1.23%、1.88%、3.70%和25.00%(χ2=16.080,P=0.001),病死率分别为0.92%、4.21%、25.93%和50.00%(χ2=71.470,P=0.000),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leveland评分预测术后行RR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713,0.837),P=0.000],预测院内死亡AUC为0.764[95%CI(0.711,0.817),P=0.000]。结论 Cleveland评分系统可有效预测中国成人心脏手术后发生ARF需RRT治疗的风险,为及早对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克利夫兰大学急性肾衰竭风险评分系统 心脏手术 急性肾衰竭 预测
原文传递
产后尿潴留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学齐 兰晓红 吕清媛 《预防医学》 2018年第10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建立产后尿潴留(PUR)风险评分系统,为筛选PUR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7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经阴道分娩并发生PUR的180例产妇和同时期在该院经阴道分娩但未发生PUR的200名产妇,从中随机抽取278人纳入建模组,其他102人纳... 目的建立产后尿潴留(PUR)风险评分系统,为筛选PUR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7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经阴道分娩并发生PUR的180例产妇和同时期在该院经阴道分娩但未发生PUR的200名产妇,从中随机抽取278人纳入建模组,其他102人纳入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建模组PUR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OR值构建风险评分系统,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Kappa检验等对该系统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35岁(OR=5.14,95%CI:1.84~14.38)、分娩镇痛(OR=1.80,95%CI:1.06~3.07)、产钳助产(OR=3.80,95%CI:1.62~8.90)、会阴侧切(OR=3.02,95%CI:1.76~5.17)和分娩巨大儿(OR=3.26,95%CI:1.07~9.97)是发生PUR的危险因素。所建评分系统风险总分值为17分,其中年龄>35岁为5分,分娩镇痛为2分,产钳助产为4分,会阴侧切为3分,分娩巨大儿为3分。当截断值取8分时,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灵敏度为67.18%,特异度为72.79%,拟合优度检验P=0.623,Kappa值=0.730(95%CI:0.650~0.810);验证组AUC为0.758,灵敏度为65.31%,特异度为83.02%,拟合优度检验P=0.951,Kappa值=0.842(95%CI:0.738~0.946)。结论产妇年龄>35岁、分娩镇痛、产钳助产、会阴侧切和分娩巨大儿是发生PUR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个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评分系统能较为准确地预测PUR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危险因素 风险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风险评分系统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小小 卢秀兰 +3 位作者 仇君 李逊 颜海鹏 肖政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死亡风险评分系统(the mortality risk score for severe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MRSHFMD)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的预测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54...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死亡风险评分系统(the mortality risk score for severe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MRSHFMD)对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的预测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5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程中有无并发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进行分组,根据患儿28 d生存情况进行预后分组。以入科24 h内血糖、白细胞计数、血乳酸值、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蛋白的最差值行MRSHFMD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该评分对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合并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死率较无合并症组显著增高(P<0.001)。合并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的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白细胞计数、血乳酸值、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蛋白及MRSHFMD评分显著高于无合并症组(P<0.01)。MRSHFMD评分取截断值3分时,手足口病患儿发生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及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23(0.643~0.804)、0.870(0.793~0.946)、0.921(0.850~0.992)、0.944(0.867~1.000)和0.954(0.000~1.000)。预测发生神经系统损伤、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及死亡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44.6%、95.8%;67.5%、95.5%;83.3%、95.1%;89.3%、95.1%;90.9%、93.7%。结论MRSHFMD评分系统对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循环衰竭及发生死亡的分辨能力好。该评分系统具有指标少、临床应用简便和准确有效的特点,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手足口病死亡风险评分系统 儿童
原文传递
改良的胰瘘风险评分系统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春元 纪柏 +2 位作者 戴昕伦 管清春 刘亚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胰瘘风险评分系统(a-FRS)预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临床相关胰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接受LPD且围手术期资料完整的400例患者的资料。男性217例,... 目的探讨改良的胰瘘风险评分系统(a-FRS)预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临床相关胰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接受LPD且围手术期资料完整的400例患者的资料。男性217例,女性183例,年龄[M(QR)]为58(53)岁(范围:26~93岁),体重指数为(23.0±2.7)kg/m^(2)(范围:19.4~27.1 kg/m^(2))。术前CA19-9为352.5(473.7)U/ml(范围:32.1~762.6 U/ml),术前CA125为47.6(62.5)U/ml(范围:9.0~112.3 U/ml)。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临床相关性术后胰瘘(CR-POPF)的独立相关因素。a-FRS包含胰腺质地、主胰管直径和体重指数三个指标。由两名主治医师对400例患者按照a-FR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按照发生风险的概率分为低胰瘘风险组(0~5%)、中度胰瘘风险组(>5%~20%)和高胰瘘风险组(>2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FRS中三个指标预测CR-POPF的临床价值。结果400例LPD患者中,发生CR-POPF 60例(15.0%),其中B级胰瘘54例(13.5%),C级胰瘘6例(1.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软、主胰管直径≤3 mm和体重指数>23 kg/m2是影响LPD术后CR-POPF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低胰瘘风险组156例,发生CR-POPF 3例(1.9%);中度胰瘘风险组187例,发生CR-POPF 11例(5.9%);高胰瘘风险组57例,发生CR-POPF 46例(80.7%)。a-FRS预测LPD术后CR-POPF的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80.7%、阴性预测值为95.9%、阳性似然比为23.66、阴性似然比为0.24、曲线下面积(截点值为20%)为0.735(95%CI:0.668~0.799)。结论a-FRS在预测LPD术后CR-POPF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为术后进行CR-POPF风险预测和及时进行相关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瘘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危险因素 风险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JCSA风险评分系统对中国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4
18
作者 江耀辉 王喆 +2 位作者 郑汝杰 贾雨晨 桑海强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9-823,共5页
目的:探讨日本冠状动脉痉挛协会(JCSA)风险评分系统对中国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院外心脏骤停... 目的:探讨日本冠状动脉痉挛协会(JCSA)风险评分系统对中国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院外心脏骤停史、吸烟、静息心绞痛、器质性冠状动脉(冠脉)狭窄、多支血管痉挛、心绞痛期间ST段抬高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用JCSA风险评分系统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评分分层,观察并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例数。结果:总共筛选出200例患者,189例纳入研究,其中低危组0例,中危组115例,高危组74例,平均随访(24±23)个月,失访4例(3例高危,1例中危)。其中中危组MACE发生率为7.01%(8例次);高危组MACE发生率为14.1%(10例次);中危组和高危组人群分别与JCSA研究的人群的MACE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09,P=0.992;χ2=0.051,P=0.822)。结论:JCSA风险评分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预测工具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提供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预后分层,可以通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SA风险评分系统 变异型心绞痛 预后
原文传递
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联合分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2
19
作者 邵赛丹 张王琴 +1 位作者 邱晓娟 李恩慈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5期4494-4497,共4页
目的 探讨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联合分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观察组39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目的 探讨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联合分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观察组39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并比较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的Blatchford风险评分以及两组的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1周风险评分低于入院当天评分,出院当天风险评分低于入院当天评分和治疗1周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联合分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从而降低病死率,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tchford风险评分系统 分级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死亡风险评分系统联合NT-proBNP、hs-cTnT、BMEC、S100B、NSE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瑞娟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2年第5期789-790,793,共3页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死亡风险评分系统(MRSHFMD)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对重症HFMD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死亡风险评分系统(MRSHFMD)联合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对重症HFMD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6例重症HFMD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6例轻症型HFMD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行MRSHFMD评分以及NT-proBNP、hs-cTnT、BMEC、S100B、NSE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观察组不同治疗结局患儿之间上述指标差异,分析上述指标对重症HFMD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RSHFMD评分、NT-proBNP、hs-cTnT、BMEC、S100B、NSE水平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存活55例,死亡51例。与存活患儿比较,死亡患儿MRSHFMD评分、NT-proBNP、hs-cTnT、BMEC、S100B、NSE水平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重症患儿NT-proBNP、hs-cTnT、BMEC、S100B、NSE水平与MRSHFMD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重症HFMD患儿MRSHFMD评分及NT-proBNP、hs-cTnT、BMEC、S100B、NSE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儿,上述指标对评估患儿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死亡风险评分系统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预测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