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向六线起爆下杀伤战斗部的破片飞散特性
1
作者 刘恒言 姬聪生 +1 位作者 何勇 梁争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为简化起爆结构,提高引战系统可靠性,采用定向战斗部已有的周向六线起爆方式替代中心起爆,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周向六线起爆下爆轰波的碰撞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LS-DYNA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开展了战斗部样弹静爆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中... 为简化起爆结构,提高引战系统可靠性,采用定向战斗部已有的周向六线起爆方式替代中心起爆,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周向六线起爆下爆轰波的碰撞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LS-DYNA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开展了战斗部样弹静爆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中心起爆,周向六线起爆条件下破片加速历程与其所在周向位置存在关联,并出现二次加速现象;在相邻起爆点对称面附近产生马赫爆轰波,局部压力可达44.2GPa,并在战斗部中心汇聚,中心处压力可达100GPa以上;轴向多点起爆改善了端面稀疏波的影响,破片速度得到提升,轴向破片速度一致性明显提高;破片飞散初速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误差在8.1%以内,不同区域破片初速增益可达4.6%~9.9%。表明周向六线起爆模式是替代定向杀伤战斗部中心起爆模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定向杀伤战斗部 周向六线起爆 中心起爆 破片飞散特性 破片速度增益
下载PDF
爆炸载荷下拼接陶瓷板膨胀破碎行为及飞散特性研究
2
作者 史安顺 洪晓文 +3 位作者 秦超 樊雪飞 夏开朗 孙素杰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为探究不同形状及尺寸的拼接陶瓷板在爆炸载荷下的膨胀破碎行为及飞散特性,对不同类型陶瓷平板药室的爆轰驱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陶瓷破片的粒径分布规律及陶瓷板不同位置处的破片速度和飞散角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拼接陶瓷... 为探究不同形状及尺寸的拼接陶瓷板在爆炸载荷下的膨胀破碎行为及飞散特性,对不同类型陶瓷平板药室的爆轰驱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陶瓷破片的粒径分布规律及陶瓷板不同位置处的破片速度和飞散角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拼接陶瓷平板的膨胀破碎过程大致相同。拼接陶瓷片数目对陶瓷平板形成的破片数目及质量分布有较大影响,大部分破片对软目标杀伤能力小;陶瓷破片均满足Rosin-Rammler分布且拼接陶瓷片尺寸及形状影响破片的平均特征尺寸系数λ和幂指数系数k。不同类型陶瓷板水平轴向和垂直轴向破片速度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而边缘横向及边缘纵向破片速度变化趋势相同;陶瓷平板不同位置处的破片飞散角均在-1.75~1.75°内变化,因此其杀伤区域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陶瓷板 爆炸载荷 膨胀破碎 飞散特性 爆炸反应装甲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中心起爆战斗部破片动态飞散特性研究
3
作者 谭波 金贺龙 +2 位作者 张俊 苗润 万早燕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7,共7页
针对中心点起爆方式战斗部破片毁伤区域的预测问题,以破片动力学基本方程为基础,同时考虑破片速度沿战斗部轴向变化以及破片飞散方向等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战斗部破片在不同时刻、不同工况破片速度与破片空间分布的动态飞散特... 针对中心点起爆方式战斗部破片毁伤区域的预测问题,以破片动力学基本方程为基础,同时考虑破片速度沿战斗部轴向变化以及破片飞散方向等影响因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战斗部破片在不同时刻、不同工况破片速度与破片空间分布的动态飞散特性开展研究。研究表明:破片动态飞散场呈现对称于弹体纵轴的空心锥结构;随着飞散时间的增加,破片径向速度逐渐减小,飞散半径逐渐增大,破片场形状则由弧形向U形转变;并且对于质量8 g的立方体破片,当破片飞散46.5 ms后,对轻型装甲目标仍具有毁伤能力;破片初始飞散速度相同,增大破片质量可以提高破片场的飞散范围,增强破片存速能力。该研究成果可为目标高效毁伤以及引战一体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破片 中心点起爆 动态飞散特性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波形控制器对杀伤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伟 梁争峰 +1 位作者 阮喜军 屈可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86,共13页
为提升杀伤战斗部破片轴向飞散的集中度,提高战斗部的轴向杀伤威力,提出使用波形控制器控制破片的飞散方向。基于爆轰波在波形控制器界面发生反射的规律以及Shapiro公式,设计了波形控制器的形状,使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和ALE(arbitrary L... 为提升杀伤战斗部破片轴向飞散的集中度,提高战斗部的轴向杀伤威力,提出使用波形控制器控制破片的飞散方向。基于爆轰波在波形控制器界面发生反射的规律以及Shapiro公式,设计了波形控制器的形状,使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和ALE(arbitrary Lagrange-Euler)算法对破片的飞散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合战斗部原理样机静爆试验,验证了使用波形控制器改善破片飞散特性方法的合理性。对比了有无波形控制器时破片飞散过程的差异,对无波形控制器以及波形控制器材料分别为尼龙、聚氨酯和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时杀伤战斗部的破片飞散速度和破片飞散角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波形控制器可以减小战斗部中心和两端位置的破片飞散速度大小差异,使中心到两端位置的破片飞散方向角变化均匀,破片在轴向的分布更加均匀;不同材料的波形控制器对破片飞散特性影响不同,波形控制器的使用减小了破片飞散角,增大了破片分布密度,提升了破片飞散的集中度。破片飞散角数值计算值与试验计算值误差在6.53%之内,与无波形控制器的杀伤战斗部原理样机相比,含波形控制器且材料为尼龙、聚氨酯和PTFE的战斗部原理样机破片飞散角分别减小了40.00%、 44.00%和4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战斗部 波形控制器 Shapiro公式 破片飞散特性 破片速度 破片
下载PDF
不同材料预制破片的飞散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荣琦 郝永平 史春景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3年第2期46-48,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材料预制破片的毁伤性能,利用LS-DYNA软件采用对比研究法对钢、钨及陶瓷三种材料预制破片的飞散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三种材料预制破片的飞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陶瓷破片初速最大,钢破片次之,钨破片最小,三种材料均具... 为了研究不同材料预制破片的毁伤性能,利用LS-DYNA软件采用对比研究法对钢、钨及陶瓷三种材料预制破片的飞散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三种材料预制破片的飞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陶瓷破片初速最大,钢破片次之,钨破片最小,三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飞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破片 LS-DYNA软件 数值模拟 飞散特性
下载PDF
大当量杀伤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林 刘永付 +1 位作者 李晓辉 高秀娟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前靶场主要依据"GJB3197炮弹试验方法"对榴弹进行破片飞散特性试验,由于建靶材料和布靶方式的局限性,球形靶试验方法只适用于口径155mm以下的弹药,不能对大当量杀伤战斗部进行测试。通过分析球形靶试验原理和战斗部的理论... 目前靶场主要依据"GJB3197炮弹试验方法"对榴弹进行破片飞散特性试验,由于建靶材料和布靶方式的局限性,球形靶试验方法只适用于口径155mm以下的弹药,不能对大当量杀伤战斗部进行测试。通过分析球形靶试验原理和战斗部的理论飞散特性,改变建靶材料,以钢板靶代替松木靶,采用矩形靶、L型靶布靶方式,实现了大当量杀伤战斗部的破片飞散特性测试。该方法遵循球形靶试验原理,已用于靶场测试和评估大当量杀伤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战斗部 飞散特性 方向角 球形靶
下载PDF
杀伤战斗部破片定向飞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诚洪 张若 +1 位作者 曾新吾 江厚满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9-33,共5页
研究了钢预制破片壳体在四种装药爆轰驱动下的飞散特性。求得了使破片飞行路径呈平行型的预制破片壳体的临界半径及相应的破片初始速度。
关键词 杀伤战斗部 定向 爆轰 破片 飞散特性
下载PDF
基于战斗部微圆柱分析的破片飞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广炎 刘沛清 冯顺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15-218,共4页
基于战斗部的微圆柱方法分析了一端起爆情况下爆轰波对破片微元的驱动飞散机理。通过联合同样基于战斗部微圆柱的破片初速端部修正方法,得到了一种基于微圆柱的破片飞散方向沿战斗部轴线分布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扇形靶板及经纬度试验测... 基于战斗部的微圆柱方法分析了一端起爆情况下爆轰波对破片微元的驱动飞散机理。通过联合同样基于战斗部微圆柱的破片初速端部修正方法,得到了一种基于微圆柱的破片飞散方向沿战斗部轴线分布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扇形靶板及经纬度试验测试分析方法,开展了战斗部破片飞散方向的试验研究。验证了该基于微圆柱的战斗部破片飞散方向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破片飞散特性研究对于深入开展战斗部破片飞散方向的控制与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 破片飞散特性 破片初速 微圆柱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磨耗和飞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樊统江 田文玉 徐栋良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35-439,共5页
采用磨耗(raveling)试验和肯特堡(Cantanbro)飞散试验,考察了粗集料、细集料、结合料的不同配合比和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不同空隙率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磨耗和飞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集料用量在78%~86%(质量分数,下同)之间... 采用磨耗(raveling)试验和肯特堡(Cantanbro)飞散试验,考察了粗集料、细集料、结合料的不同配合比和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不同空隙率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磨耗和飞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集料用量在78%~86%(质量分数,下同)之间变动、细集料用量在9%~17%之间变动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磨耗和飞散特性没有明显影响,但结合料用量在4%~6%之间变动则有明显影响,即随着结合料用量增加,排水沥青混合料的耐磨耗和抗飞散性得到提高;空隙率对排水沥青混合料的磨耗和飞散特性也有明显影响,但其实验数据较分散.所以,为了确保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在集料、级配和结合料选定后,对于结合料用量和空隙率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沥青混合料 磨耗和飞散特性 磨耗试验 肯特堡试验 配合比 粗集料 细集料 结合料
下载PDF
反击弹破片飞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素杰 杨伟苓 +4 位作者 苗成 武新 钟涛 武海玲 白利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6-68,共3页
为使模拟弹爆炸驱动后形成大小均匀、飞散合理的破片群,对模拟弹弹体采用预制破片技术。利用LS-DYNA有限元计算程序和破片初速经验理论公式,得到破片飞散的初速、破片沿着轴向的速度分布和破片向前、向后的飞散角度,并设计模拟弹进行靶... 为使模拟弹爆炸驱动后形成大小均匀、飞散合理的破片群,对模拟弹弹体采用预制破片技术。利用LS-DYNA有限元计算程序和破片初速经验理论公式,得到破片飞散的初速、破片沿着轴向的速度分布和破片向前、向后的飞散角度,并设计模拟弹进行靶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近似一致,且采用预制破片技术对弹体改性后形成的破片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破片 飞散特性
原文传递
内衬对杀伤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伟 梁争峰 +1 位作者 李鑫 屈可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124,共8页
为提高杀伤战斗部破片轴向杀伤威力,基于Shapiro公式,改进杀伤战斗部内衬曲线,设计了破片飞散角为5°和9°杀伤战斗部。使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和ALE算法,对破片飞散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进行了战斗部原理样机静爆试验,证实... 为提高杀伤战斗部破片轴向杀伤威力,基于Shapiro公式,改进杀伤战斗部内衬曲线,设计了破片飞散角为5°和9°杀伤战斗部。使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和ALE算法,对破片飞散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进行了战斗部原理样机静爆试验,证实了内衬曲线的合理性,分析了内衬曲线形状及厚度对破片飞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散角试验值及仿真计算值与理论设计值误差在8%之内;破片飞散角设计值越小,内衬曲线曲率越大,破片初始飞散速度越小;适当增加内衬厚度,破片初始飞散速度增大,破片飞散角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衬 杀伤战斗部 Shapiro公式 破片飞散特性 破片 破片速度
下载PDF
阵列式破片飞散特性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诗 郑腾 +3 位作者 孔德仁 周家杰 马鹏 饶珊珊 《测试技术学报》 2020年第6期485-490,498,共7页
针对战斗部静爆破片群的飞行速度和飞散特性测试,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阵列式梳状靶测试系统.通过对阵列单元大小的合理设计和所建立的坐标系直接得出破片群的飞散特性.该系统基于FPGA实现多路触发信号的并行计时,根据对靶板的坐标编码对... 针对战斗部静爆破片群的飞行速度和飞散特性测试,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阵列式梳状靶测试系统.通过对阵列单元大小的合理设计和所建立的坐标系直接得出破片群的飞散特性.该系统基于FPGA实现多路触发信号的并行计时,根据对靶板的坐标编码对位置信息进行存储,实现对触发信号测时,数据存储和通信等功能.通过搭建的模拟触发环境,所得结果稳定可靠,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群 飞散特性 坐标转换 FPGA
下载PDF
变锥度结构的大型破片式战斗部预制破片飞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晋渤 马爱娥 +1 位作者 余亚晖 赵利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0,共3页
针对一种变锥度结构的大型破片式战斗部,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战斗部预制破片的飞散速度和飞散角度等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地面静爆试验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变锥度结构的破片战斗部在增大飞散角方面有明显优势,可有效提高... 针对一种变锥度结构的大型破片式战斗部,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战斗部预制破片的飞散速度和飞散角度等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地面静爆试验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变锥度结构的破片战斗部在增大飞散角方面有明显优势,可有效提高战斗部的杀伤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锥度 破片式战斗部 预制破片 飞散特性
下载PDF
爆炸成型弹丸垂直穿透钢板靶后破片飞散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柏阳 赵建霞 +5 位作者 陈亮 胡爱虔 朱福林 刘建禄 郭锐 侯云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6-1033,共8页
为了能够利用爆炸成型弹丸打击目标前的初始条件对目标内部的破片分布进行量化预测,从而可以对目标打击策略进行优化升级,采用了经过实验数据验证的数值仿真方法,对某爆炸成型弹丸垂直穿透钢板所形成的靶后破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靶后破... 为了能够利用爆炸成型弹丸打击目标前的初始条件对目标内部的破片分布进行量化预测,从而可以对目标打击策略进行优化升级,采用了经过实验数据验证的数值仿真方法,对某爆炸成型弹丸垂直穿透钢板所形成的靶后破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靶后破片的数量与所处飞散角度的关系,建立了上述关系与着靶速度(1 700~1 900 m/s)、靶板厚度(30~70 mm)、破片来源(爆炸成型弹丸或靶板)的联系.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初始条件可靠地量化预测破片分布,并且靶板及爆炸成型弹丸产生的靶后破片相对累计数量随飞散角的增加而呈Weibull累积分布函数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成型弹丸 靶后破片 着靶速度 靶板厚度 飞散特性
下载PDF
阵列式破片速度及飞散特性一体化测量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家杰 孔德仁 +2 位作者 徐春冬 余益欣 唐亦康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3-140,共8页
针对常用破片速度及飞散特性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破片速度及飞散特性一体化测量方法的研究,设计了一种阵列式破片速度及飞散特性一体化测量系统。测量系统以断通式梳状靶为阵列单元组建测量靶,基于多路同步计时方法,得到破片飞行... 针对常用破片速度及飞散特性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破片速度及飞散特性一体化测量方法的研究,设计了一种阵列式破片速度及飞散特性一体化测量系统。测量系统以断通式梳状靶为阵列单元组建测量靶,基于多路同步计时方法,得到破片飞行时间与着靶位置,结合相关测量原理,获得破片速度与飞散特性。开展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破片速度及飞散特性的一体化测量,在破片飞散特性测量上,与人工统计的结果相比,破片捕获率及分布密度测量精度都至少提高了3%,飞散角测量误差低于5%,验证了测量系统可行及测量结果可信,为破片速度及飞散特性的一体化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速度 飞散特性 一体化测量 梳状靶 同步计时
原文传递
活性破片飞散特性及毁伤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石 黄群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为了掌握活性破片的空间飞散特性及毁伤效能,采用数值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某预制活性破片战斗部在爆炸作用下的飞散特性,得到了活性破片的空间分布和初始速度分布参数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活性破片对靶板的毁伤规律。结果表明:活... 为了掌握活性破片的空间飞散特性及毁伤效能,采用数值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某预制活性破片战斗部在爆炸作用下的飞散特性,得到了活性破片的空间分布和初始速度分布参数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活性破片对靶板的毁伤规律。结果表明:活性破片战斗部在起爆300μs后,70%的活性破片速度分布在1500~2000 m/s;50%的活性破片分布在距起爆点0.1~0.2 m的区域内,呈明显的聚焦效应;预制活性破片对靶板的毁伤模式表现为破孔与燃爆,靶板上有70.73%的破孔位于战斗部起爆点下方。在半径为4 m的圆柱杀伤面内,活性破片的杀伤率为79%。研究结果可为战斗部引战配合设计和活性破片战斗部毁伤效能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破片 飞散特性 空间分布 毁伤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闪光爆震弹预控破片设计与飞散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晓焘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提高闪光爆震弹使用中的安全性,解决爆炸破片质量大、形状不规则和边缘锋利等问题。从破片形状、刻槽位置、V-型刻槽深度和宽度、破片数量、破片质量5 个方面对闪光爆震弹进行了弹体破片控制设计,建立了破片的分散运动模型,通过了M... 为提高闪光爆震弹使用中的安全性,解决爆炸破片质量大、形状不规则和边缘锋利等问题。从破片形状、刻槽位置、V-型刻槽深度和宽度、破片数量、破片质量5 个方面对闪光爆震弹进行了弹体破片控制设计,建立了破片的分散运动模型,通过了Matlab 软件分析了预控破片的飞散特性。结果表明,破片飞散角在30~60°时杀伤性较强,预控破片结构能够实现对爆炸破片的有效控制,是实现非致命效应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爆震弹 非致命 预控破片 飞散特性
下载PDF
圆弧杆球交错组合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数值模拟
18
作者 王义磊 董素荣 姜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86,91,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战斗部的毁伤能力,进而比较了同一战斗部上相同体积的两种形状的破片,运用ANSYS/LS-DYNA对该战斗部进行了飞散特性数值模拟。分析了交错排列和不同形状对战斗部爆炸破片的速率以及破片形成空间状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为了进一步提高战斗部的毁伤能力,进而比较了同一战斗部上相同体积的两种形状的破片,运用ANSYS/LS-DYNA对该战斗部进行了飞散特性数值模拟。分析了交错排列和不同形状对战斗部爆炸破片的速率以及破片形成空间状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圆弧杆破片的平均速率最大,球破片平均速率最小;在任一时刻破片飞散,整体表现均为预制破片球形成的"体"杀伤和圆心角为30°的圆弧杆形成的"体"杀伤组合成的复合"体"杀伤,模拟结果可为战斗部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式破片战斗部 爆炸力学 复合“体”杀伤 杀伤战斗部 预制破片 飞散特性数值模拟
下载PDF
偏心起爆方式对球形预制破片战斗部飞散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梁志峰 乔磊 +2 位作者 刘兰 姜弛 李川 《河北农机》 2016年第1期43-44,共2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比球形预制破片在偏心起爆方式与中心起爆方式爆炸驱动下的飞散动态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破片初速、飞散角分布进行定向性能的分析,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有限元计算模型是合理的。
关键词 起爆方式 有限元 球形预制破片 飞散特性
下载PDF
梯形截面战斗部预制破片爆炸飞散数值模拟
20
作者 金鑫 肖强强 +3 位作者 黄正祥 马彬 祖旭东 贾鑫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研究梯形截面杀伤战斗部预制破片飞散特性规律,为梯形截面杀伤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运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5种不同形状梯形截面杀伤战斗部模型,并进行了爆炸驱动预制破片的数值模拟,得到了破片分布规律、梯形面上破片飞散速度... 研究梯形截面杀伤战斗部预制破片飞散特性规律,为梯形截面杀伤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运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5种不同形状梯形截面杀伤战斗部模型,并进行了爆炸驱动预制破片的数值模拟,得到了破片分布规律、梯形面上破片飞散速度、不同起爆点破片的飞散特性。结果表明:4个梯形面上的破片形成了4个破片束,下面破片飞散角最大,可达105°,梯形斜面上的破片飞散方向相对于斜面法向朝梯形下方偏转,最大偏转34.5°。θ为60°之前,梯形面上的破片平均速度随着θ的增大提高了8.6%,梯形下面破片平均速度大于梯形上面。θ过大会降低梯形下面和斜面上破片平均速度。梯形斜面上最大速度破片位于斜面上部。梯形对称轴上不同位置的起爆点对梯形面上破片周向飞散角和斜面破片偏转角影响不大,但是可以提高对侧方向破片飞散速度,下面破片增幅达3.7%。θ为45°、起爆点设置在梯形上面可使下面破片获得最大的杀伤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截面装药 杀伤战斗部 破片飞散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