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棒1000t冷剪机飞轮轴承长寿命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世美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年第4期13-15,17,共4页
通过对飞轮前轴承承受的径向载荷进行分析和计算,重新选用新轴承,制定飞轮改造方案并优化装配结构,延长飞轮前轴承使用寿命和降低设备故障率。
关键词 圆棒 冷剪机飞轮轴承 额定动载荷
下载PDF
空间飞轮轴承滚道氮离子注入改性工艺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兆光 张人佶 +1 位作者 周刚 王浪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4,共3页
针对空间飞轮轴承工作特性,为改善轴承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技术,对轴承内外滚道进行氮离子注入改性处理。对比改性前后轴承主要几何尺寸和形位公差,精度变化量在(1~2)μm;改性前后陪试件表面粗糙度量级相同,R... 针对空间飞轮轴承工作特性,为改善轴承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技术,对轴承内外滚道进行氮离子注入改性处理。对比改性前后轴承主要几何尺寸和形位公差,精度变化量在(1~2)μm;改性前后陪试件表面粗糙度量级相同,Ra值均小于0.04μm;装配后轴承旋转精度为2μm,基本无变化。摩擦学性能对比测试表明:改性后陪试件的摩擦系数为基体的1/5;空间飞轮轴承组件精密装配后,反映其摩擦性能的跑合电流由改性前的196mA降为16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浸没注入 飞轮轴承 表面改性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卫星飞轮轴承的多目标正交优化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春浩 高岩 吴兆民 《轴承》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共5页
考虑到本例所选用的卫星飞轮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其工作转速不高,因此,采用套圈控制理论可大大简化受力分析的方程组。建立了寿命、摩擦力矩、额定静载荷计算的数学模型及约束条件、多目标模型,对三个目标函数(最小摩擦力矩、最大... 考虑到本例所选用的卫星飞轮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其工作转速不高,因此,采用套圈控制理论可大大简化受力分析的方程组。建立了寿命、摩擦力矩、额定静载荷计算的数学模型及约束条件、多目标模型,对三个目标函数(最小摩擦力矩、最大设计寿命和最大额定静载荷容量)用正交优化方法进行设计并作方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飞轮 飞轮轴承 轴承 姿态控制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空间飞轮轴承DLC涂层表面改性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兆光 张人佶 +2 位作者 王浪平 彭俊斌 周刚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8期101-104,共4页
使用类金刚石薄膜(Diamond Like Carbon,DLC)作为涂层,采用等离子体离子浸没注入技术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and Deposition,PIIID)对空间飞轮长寿命轴承沟道表面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陪试件表面DLC改性后表面粗糙度、轴... 使用类金刚石薄膜(Diamond Like Carbon,DLC)作为涂层,采用等离子体离子浸没注入技术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and Deposition,PIIID)对空间飞轮长寿命轴承沟道表面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陪试件表面DLC改性后表面粗糙度、轴承内外沟道轮廓形状误差等特性未发生明显改变,改性层表面纳米硬度提高2倍左右;陪试件摩擦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表面的摩擦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DLC涂层的稳定摩擦因数仅为基体的1/3~1/4,有利于延长空间飞轮轴承的工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轮轴承 表面改性 类金刚石薄膜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游隙对飞轮轴承单元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振潮 铁晓艳 +2 位作者 谢鹏飞 李彦 张致远 《机电工程技术》 2022年第4期98-101,231,共5页
以飞轮轴承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在径向游隙区间为12~18μm时,对飞轮轴承单元进行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飞轮轴承单元的滚动体与滚道之间法向载荷、接触应力、接触角、轴承单元刚度、摩擦力矩的影响分析。通过游戏对飞轮轴... 以飞轮轴承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在径向游隙区间为12~18μm时,对飞轮轴承单元进行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飞轮轴承单元的滚动体与滚道之间法向载荷、接触应力、接触角、轴承单元刚度、摩擦力矩的影响分析。通过游戏对飞轮轴承单元性能的理论计算分析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径向游隙区间为12~18μm时,飞轮轴承单元在轴向预紧载荷条件下,随着径向游隙的增大,飞轮轴承单元滚动体与滚道间法向载荷与接触应力逐渐降低,飞轮轴承单元初始接触角逐渐增大;随着径向游隙的增大,飞轮轴承单元轴向刚度和角向刚度逐渐增大,径向刚度逐渐降低,飞轮轴承单元摩擦力矩逐渐增大。所以,游隙对飞轮轴承单元的法向载荷、接触应力、初始接触角、刚度及摩擦力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游隙对飞轮轴承单元性能的影响,对飞轮轴承单元设计、选配起到了指导作用,为飞轮轴承单元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轴承单元 游隙 性能
下载PDF
飞轮轴承的打滑特性动态研究
6
作者 张振潮 铁晓艳 +2 位作者 焦春照 郭建辉 郑志功 《机电工程技术》 2022年第5期34-39,共6页
以飞轮轴承常用的角接触球轴承B7004C为例,基于其基本结构特点,首先进行了飞轮轴承打滑原理分析,研究了保持架与钢球、保持架与引导挡边之间的动力学运动关系,以及保持架的打滑动力学方程。其次,基于飞轮轴承刚体动力学模型,针对打滑磨... 以飞轮轴承常用的角接触球轴承B7004C为例,基于其基本结构特点,首先进行了飞轮轴承打滑原理分析,研究了保持架与钢球、保持架与引导挡边之间的动力学运动关系,以及保持架的打滑动力学方程。其次,基于飞轮轴承刚体动力学模型,针对打滑磨损形式,创建了飞轮轴承打滑动力学仿真模型,从转速、轴向预紧、径向载荷3个方面对保持架的打滑情况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最后,对飞轮轴承进行了保持架打滑试验,借助高速摄像机测试了不同条件下保持架的打滑率,对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以及仿真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轴承匀速运转时,保持架打滑率不大于1%。转速较低时,保持架打滑率的波动较明显,打滑率较高;随着转速升高,保持架打滑率及波动性逐渐降低。随着轴向预紧增大,保持架打滑率波动范围逐渐降低。其中,轴向预载30 N时,保持架的负打滑率最为明显,圆周摆动较明显。径向载荷20~50 N时,保持架打滑率有上升趋势,但变化范围不大,小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轴承 刚体动力学 打滑特性
下载PDF
飞轮轴承润滑最佳油量的估算方法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博 卿涛 周宁宁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6期42-47,共6页
卫星姿控飞轮通常采用一对精密油润滑角接触球轴承进行旋转支撑.由于飞轮长寿命、高可靠、高精度要求和独特的空间环境,轴承采用微量油润滑.润滑油过多和不足都将导致飞轮轴承摩擦力矩增大和寿命降低,因此存在轴承润滑最佳油量.基于弹... 卫星姿控飞轮通常采用一对精密油润滑角接触球轴承进行旋转支撑.由于飞轮长寿命、高可靠、高精度要求和独特的空间环境,轴承采用微量油润滑.润滑油过多和不足都将导致飞轮轴承摩擦力矩增大和寿命降低,因此存在轴承润滑最佳油量.基于弹流润滑理论,提出了飞轮轴承润滑最佳油量的理论计算方法,并通过球-盘摩擦副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飞轮轴承润滑最佳油量理论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轴承 弹流润滑 润滑最佳油量 球-盘实验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分析的小飞轮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余鑫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小波包分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于非平稳振动信号能显示其优越性。实测小飞轮轴承振动信号中含有大量噪声,对此必须进行小波包滤噪提取出有用的信号成分,然后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计算出各子频带内的能量成分,作出小波... 小波包分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于非平稳振动信号能显示其优越性。实测小飞轮轴承振动信号中含有大量噪声,对此必须进行小波包滤噪提取出有用的信号成分,然后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计算出各子频带内的能量成分,作出小波包能量谱,对能量突出的频带进行进一步分析。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用于小飞轮轴承故障诊断是有效的、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包 飞轮轴承 小波包能量谱 故障诊断
下载PDF
φ500mm轧机机列主传动飞轮轴承座滚动轴承发热分析
9
作者 荣爱军 魏良勇 段建军 《山东冶金》 CAS 1998年第6期41-43,共3页
对500mm轧机机列主传动飞轮轴承座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在同一轴承座内成对布置时,削弱了其调心功能。对轴承动负荷进行简单计算后,将飞轮两轴承座内轴承去掉一盘,试运转2h后,... 对500mm轧机机列主传动飞轮轴承座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在同一轴承座内成对布置时,削弱了其调心功能。对轴承动负荷进行简单计算后,将飞轮两轴承座内轴承去掉一盘,试运转2h后,轴承温度基本停止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 飞轮轴承 发热 主传动 滚动轴承 线材
下载PDF
某柴油机飞轮轴承卡滞故障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10
作者 崔凯 刘蒙 +2 位作者 王刚 刘建军 马灵童 《内燃机与配件》 2022年第13期79-81,共3页
本文针对某一款柴油机市场装机时反馈的轴承装配困难,轴承卡滞的实际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阐述了关于飞轮轴承正向设计及防止卡滞的正确思路,通过仿真模拟计算以及试验装配验证的手段,查找根本原因,避免了装机批量问题的发生。由于飞轮轴... 本文针对某一款柴油机市场装机时反馈的轴承装配困难,轴承卡滞的实际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阐述了关于飞轮轴承正向设计及防止卡滞的正确思路,通过仿真模拟计算以及试验装配验证的手段,查找根本原因,避免了装机批量问题的发生。由于飞轮轴承影响卡滞问题原因众多,具体故障案例需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本文就某机型装机时轴承卡滞,运转不畅寻找出其中一种解决方案,供借鉴参考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轴承 卡滞
下载PDF
飞轮轴系润滑剂损失及寿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敦新 白越 +1 位作者 黎海文 吴一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24,共5页
空间卫星姿控飞轮支承轴承用液体润滑剂因真空挥发造成其质量损失,进而导致轴承润滑寿命和卫星运行寿命降低。为了研究润滑油蒸气的挥发损失及其对润滑寿命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验验证润滑剂因分子流失对润滑寿命的影响,建立了轴承润滑... 空间卫星姿控飞轮支承轴承用液体润滑剂因真空挥发造成其质量损失,进而导致轴承润滑寿命和卫星运行寿命降低。为了研究润滑油蒸气的挥发损失及其对润滑寿命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验验证润滑剂因分子流失对润滑寿命的影响,建立了轴承润滑油气物理模型,对该模型中的油蒸气分子通过密封间隙的迁移进行研究;通过中真空环境下的空间用润滑油长期挥发实验验证对润滑油蒸气分子迁移模型及损失率的分析。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飞轮轴系油储年损失率小于1mg。优化密封设计参数、选用具有低饱和蒸汽压的润滑剂可有效降低润滑剂中基础油的挥发损失,提高轴系润滑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轴承 润滑寿命 分子流 迷宫密封
下载PDF
Novel Implicit Lorentz Force-Type Magnetic Bearing for High-Precision Agile Maneuver of Magnetically Suspended Gyrowheel
12
作者 WANG Qirui LIU Qiang LI Zhua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S01期57-68,共12页
The lorentz force-type magnetic bearing(LFTMB)with good linearity is suitable for the high-precision deflection control of the magnetically suspended gyrowheel(MSGW). Two kinds of novel implicit LFTMBs are proposed in... The lorentz force-type magnetic bearing(LFTMB)with good linearity is suitable for the high-precision deflection control of the magnetically suspended gyrowheel(MSGW). Two kinds of novel implicit LFTMBs are proposed in allusion to the poor magnetic flux density uniformity of the existing explicit LFTMB. The improvement of uniformity is realized under the paramagnetic contribution of magnetic ring. Their structures are introduced,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magnetic circuit method and the magnetic fields are analyz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design parameters.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uniformity of implicit LFTMBs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explicit LFTMB. Furthermore,the implicit trapezoid LFTMB with double magnetic circui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single magnetic circuit,in terms of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uniformity and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The magnetic flux density of implicit trapezoid double magnetic circuits LFTMB i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 The error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s within 5%,which shows that the implicit trapezoid double magnetic circuits LFTMB is promising to meet the high-precision agile maneuver requirement of the magnetically suspended gyrowhe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method Lorentz force-type magnetic bearing(LFTMB) magnetically suspended gyrowheel(MSGW) magnetic flux density fluctuation
下载PDF
Riccati difference equation in optimal control formagnetic bearings 被引量:2
13
作者 ZHANG Li LIU K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107-2114,共8页
A model predictive optimal control method for magnetically suspended flywheel is presented.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conical whirl of the rotor caused by gyroscopic effect,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is added to the trad... A model predictive optimal control method for magnetically suspended flywheel is presented.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conical whirl of the rotor caused by gyroscopic effect,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is added to the traditional quadratic performance index.The target performance index is composed of the translatory error,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and the control output predicted by the discrete-time state model.The optimal controller is obtained by means of iterating a Riccati difference equation(RDE).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cheme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fake algebraic Riccati technique(FART).The robust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with respect to control parameters is studied by simulation.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n a compact magnetically suspended flywheel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is very effective to suppress the conical whirl caused by gyroscopic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cati difference equation magnetic bearings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ptimal contro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