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8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2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
1
作者 宗雯琦 朱谦让 +1 位作者 吴雨晨 戴月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2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73起,暴露人数121479人,发病9003例,住院661例,死亡3... 目的分析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2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2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673起,暴露人数121479人,发病9003例,住院661例,死亡3例。事件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场所,共511起(占75.93%),其次为家庭135起(占20.06%)。2018—2022年餐饮服务场所发生事件数逐年下降,家庭发生事件数升高,不同年份发生场所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P=0.03)。主要致病因子为生物性350起(52.01%),其次为化学性和真菌及其毒素,各35起(各占20.06%)。多种因素引起的事件最多,共252起(37.44%),不明原因213起(占31.64%),加工不当72起(10.70%),误食误用55起(8.17%)。结论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呈下降趋势,餐饮服务场所是最主要的暴发场所,不明原因事件较多,今后应采取措施提高查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致病因子
下载PDF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张峰 陈双平 胡艳敏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确定事件性质和可疑餐次,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可疑食物,通过卫生学调查了解可能的污染环节,通过实验室检测病...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类似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确定事件性质和可疑餐次,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可疑食物,通过卫生学调查了解可能的污染环节,通过实验室检测病例标本判定可能致病因素。结果该起事件共发病27例(9.00%,27/300),临床表现以腹泻(100%)和腹痛(88.89%)为主;可疑餐次为2021年7月21日夜宵,可疑食物为凉拌菜(麻辣拌);19份病例粪便样品中均检出血清型为O10∶K4的副溶血性弧菌,经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19株菌株的同源性为100%。结论该起事件是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建议对企业食堂加强监管,加强事件概率调查处置过程中不同部门的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2022年呼和浩特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3
作者 齐晓琴 李雪梅 +1 位作者 贾元睿 卓然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呼和浩特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数据,分别进行不同地区、年龄、职业及可疑食品的发病分析。结果:呼和浩特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全年报告病例2957人...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呼和浩特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数据,分别进行不同地区、年龄、职业及可疑食品的发病分析。结果:呼和浩特市2022年食源性疾病全年报告病例2957人,粗发病率为8.58■,超过10■的共有武川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托克托县四个县,发病率分别为23.16■、22.30■、17.66■及15.95■;病例从4月份明显增加,8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高发年龄别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0-3岁组、4-6岁组及7-14岁组,发病率分别为56.80■、34.24■及11.55■;14岁以下人群发病人数占到所有病例的43.32%;散居儿童、农民、学生占所有病例的构成分别为21.91%、19.07%及15.66%;暴露可疑食品主要为水果及其制品、混合食品、粮食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结论:2022年呼和浩特市食源性疾病报告发病,农区高于城区;有明显的夏秋季节高发特点;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人群为主,可疑暴露食品重点为水果及其制品、混合食品、粮食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病例监测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山东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分析
4
作者 袁从文 孙彦琪 +3 位作者 王翔宇 焦志 佘凯丽 王忠利 《现代医院》 2024年第3期460-464,共5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改进提升提供现实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业务应用平台”中2019—202...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三甲综合医院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改进提升提供现实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业务应用平台”中2019—2021年山东省某三甲综合医院上报的食源性疾病哨点监测数据,按要求采集粪便/肛拭样本做病原学检测。结果2019—2021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2323例,采集样本682例,采样率为29.36%,阳性检出134例,检出率为19.65%,不同年份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检测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诺如病毒(9.53%)、副溶血性弧菌(8.94%)和沙门氏菌(1.91%),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3例监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1∶1.28,年龄分布占比较高的依次为20~29岁(29.19%)、30~39岁(27.21%)和<20岁(11.71%);时间分布6~9月病例报告最多,7~8月达高峰,10月及以后病例报告数逐渐减少;不同职业人群分布占比排序靠前的为家务及待业人群(30.18%)、农民(15.93%)、学生(13.65%)和商业服务人员(11.80%);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为主,消化系统症状主要为腹泻2093例(90.10%)、腹痛1741例(74.95%)、恶心1575例(67.8%)和呕吐1401例(60.31%),腹泻主要为水样便1954例(84.12%),全身症状主要为乏力454例(19.54%)和脱水212例(9.13%),临床诊断主要为急性胃肠炎1980例(85.23%)和感染性腹泻199例(8.57%);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5.10%)和肉与肉制品(19.37%),可疑暴露食品的主要进食场所为家庭(57.34%),其次为饭店(酒店)(21.91%)、其他场所(5.94%)和街头食品摊点(5.21%)。结论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检出病原微生物主要为诺如病毒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职业分布主要为家务及待业人群、农民、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多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和肉与肉制品,主要进食场所为家庭、饭店(酒店)和街头食品摊点,今后应继续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与上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哨点医院 食源性疾病 疾病监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与病原特征分析
5
作者 李荣 陈家良 +4 位作者 王洋 杨红霞 商永超 孙珊珊 张文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山西省阳泉市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提高对食物中毒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方法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实验和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25例有腹泻、腹痛... 目的调查和分析山西省阳泉市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提高对食物中毒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方法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实验和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25例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分离出的11株分离菌株。结果11株分离菌株均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8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tdh,1株同时携带毒力基因trh和tdh,1株只携带毒力基因trh,1株只有毒力基因tlh。血清型分为3种型别,分别是O10:K4、O4:K63以及O5:unknown。根据11株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图谱将菌株分为5种不同的群,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显示8株来自患者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相同的ST型,属于同一克隆群。副溶血性弧菌病原体毒力、耐药基因和药敏表型相同,符合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判断其为该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11株菌均只含有blaCARB耐药基因,且未检测到耐药质粒,对氯霉素、萘啶酸、四环素、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厄他培南、替加环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均敏感,对多黏菌素E中度敏感,均无耐药表型。结论这是一起由多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了食品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该食堂储存食物时生熟不分,副溶血性弧菌机会性繁殖在合适的含盐食物中也可以增殖,进而引起该起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脉冲场凝胶电泳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下载PDF
2018—2022年佳木斯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赵轩 赵继民 +2 位作者 王艳旭 李兴洲 杜宁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2期89-92,110,共5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佳木斯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获得2018—2022年佳木斯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中病例... 目的:分析2018—2022年佳木斯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获得2018—2022年佳木斯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中病例的三间分布、病原体检出情况和可疑食品暴露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2018—2022年佳木斯市2家哨点医院共报告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1225例,采集生物学标本1195份,其中检出病原体68株,病原体检出率为5.69%。不同年龄、职业、季度的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97、22.405、9.774,P值均<0.05)。不同年份餐饮服务业、家庭自制、散装和预包装食品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118、14.950、46.335和13.433,P值均<0.05)。不同年份多种食品、混合食品、粮食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乳与乳制品和水果类及其制品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476、154.098、19.016、9.866、16.587和73.337,P值均<0.05)。结论:应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加强重点场所监督管理工作,对相关医疗人员进行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培训,更好的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食品分类 防控措施
下载PDF
基于可变带宽的食源性疾病的制图方法构建——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例
7
作者 孙静怡 边万超 刘婷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识别食源性疾病的阳性病原体检出高发区域并进行精细尺度的空间制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核密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感知病例位置信息的可变带宽核密度分析方法(case-location-aware adapt...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识别食源性疾病的阳性病原体检出高发区域并进行精细尺度的空间制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核密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感知病例位置信息的可变带宽核密度分析方法(case-location-aware adaptive kernel density,CLA-AKD),并采用该方法对浙江省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例点开展空间点模式分析,探索其空间聚集特征.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的阳性检出率在浙江省内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在浙江省沿海周边地区阳性检出率较高,特别在湖州市、绍兴市、宁波市和温州市等地均探测到较为明显的“高高”聚集区域.研究结果为探索有针对性的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可变带宽 空间聚集
下载PDF
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8
作者 张高敏 尤夏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目的:分析宁德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宁德市的食源性疾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8—2020年宁德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宁德市2018—2020年共上报食... 目的:分析宁德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宁德市的食源性疾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8—2020年宁德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宁德市2018—2020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患者9706例,男、女比例为0.94∶1.00,25~34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多(占18.39%),发病高峰期为12月份(占20.10%),患者以农民为主(占34.30%),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占98.19%),暴露食品种类以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为主(占31.08%),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露场所最多的是家庭(占63.48%)。结论:根据宁德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渠道,并结合现场宣传工作,开展线上线下健康宣传,进一步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居民食品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食品安全 哨点医院
下载PDF
常见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研究进展
9
作者 柏超凡 洪梦杰 +2 位作者 赵小青 杨帅 时光霞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普遍,并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造成了影响。常见的3种食源性病原菌分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本文针对其形态特征和食源性致病机制,以及诊断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方法、有关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治疗...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普遍,并对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造成了影响。常见的3种食源性病原菌分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本文针对其形态特征和食源性致病机制,以及诊断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方法、有关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治疗方案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志贺氏菌 食源性疾病
下载PDF
2019-2021年贵阳市云岩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10
作者 谭丽 饶磊 《应用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29-31,65,共4页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贵阳市云岩区食源性疾病流行因素和监测现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2021年云岩区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1年云岩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280例,男...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贵阳市云岩区食源性疾病流行因素和监测现状,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2021年云岩区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9-2021年云岩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280例,男性123例,女性157例;16~30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为94例(33.57%);职业以家务及待业最多,为62例(22.14%);7月发病最多,为63例(22.50%);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呕吐、恶心、腹泻、腹痛)为主,其次是全身症状;病例的主要暴露食品是多种食物、菌类及其制品;食品加工方法主要涉及餐饮食品、家庭自制食品等。结论 应重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建设,并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力度,使高风险人群知晓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从而达到降低疾病发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疾病防控
下载PDF
食源性疾病防控现状及对策
11
作者 戈永慧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2期30-33,共4页
食源性疾病是当前全球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疾病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以及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防控 食品安全
下载PDF
2020—2022年宁国市食源性疾病时空聚集性分析
12
作者 陶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750-754,共5页
目的探讨宁国市食源性疾病时空分布特点,深入了解其传播规律与影响因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方法收集国家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上2020—2022年宁国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采... 目的探讨宁国市食源性疾病时空分布特点,深入了解其传播规律与影响因素,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有效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方法收集国家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系统上2020—2022年宁国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方法,对食源性疾病在宁国市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20—2022年宁国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895例,病例年龄、职业构成上以35岁以上中老年、农民和学生人群为主,分别占总报告病例数的55.67%、34.67%和21.21%。时空扫描分析显示,西津街道及南山街道是宁国市内的唯一一类聚集地,聚集时间发生在每年5~10月的夏季,聚集时间内,两街道的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是其他乡镇(街道)的5~7倍(P<0.001)。结论2020—2022年宁国市食源性疾病病例构成上以中老年人、农民和学生占比较高。夏季、城关地区的西津街道及南山街道存在显著的食源性疾病聚集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扫描分析 食源性疾病 聚集性
下载PDF
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现状和展望
13
作者 谭云鹤 《右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不断增强,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食源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不断增强,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处理不当易引发社会恐慌;各方面情况提示食源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尽管当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超乎人们的想象,但对食品安全和食源性疾病的管理和控制仍没有十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体系 食品安全
下载PDF
2020—2022年日照市东港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14
作者 徐贞贞 尚明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了解日照市东港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20—2022年日照市东港区二级以上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食源性疾... 目的:了解日照市东港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中收集2020—2022年日照市东港区二级以上医院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8570例,东港区食源性疾病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份;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4~34岁年龄段;职业为农民的病例最多;可疑暴露食品中,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病例最多;可疑进食场所为家庭的病例最多。2020—2022年日照市东港区共采集到粪便标本644份,其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55份,阳性率为8.54%;诺如病毒检出53份,检出率为8.23%;沙门氏菌检出阳性13份,检出率为2.02%;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志贺氏菌均未检出。结论:2020—2022年日照市东港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可疑食品以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为主,致病微生物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最为常见,农民群体食源性疾病发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病例监测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丽彬 赵明星 +3 位作者 闫乐 范义 柳丹 闫雪 《首都公共卫生》 2023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常见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和标本检测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0年北京...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常见病原体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理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信息和标本检测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0年北京市怀柔区共监测病例2930例,致病菌检出率为15.22%,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副溶血弧菌。不同月份、不同年龄、不同食物暴露史病例标本的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比较,其中8月份、25~44岁年龄组及水产品类食物暴露史病例标本中致病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不同月份、不同食物类型暴露史病例中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为主,不同月份、年龄段及食物类型暴露史病例致病菌检出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病原体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副溶血弧菌
下载PDF
2017—2021年泉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秀清 黄唐嘉 郑晓燕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泉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2021年泉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结果2017—2021年,泉州市共上报124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758人,住... 目的分析泉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2021年泉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结果2017—2021年,泉州市共上报124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758人,住院294人,死亡1人。其中报告最多的是安溪县44起(35.5%),其次是晋江市报告31起(25.0%)。主要发生在4~9月,共91起(占73.4%),报告事件数最多为8月和9月,各占14.5%。引起暴发事件的致病因素主要为:细菌性32.3%、有毒植物及其毒素17.7%、真菌及其毒素(毒蘑菇)14.5%。暴发事件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52.4%,餐饮服务场所36.3%,校园7.3%。结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致病因子主要为细菌性、有毒植物和毒蘑菇。应加强农村地区毒蘑菇等有毒植物的卫生宣教工作,加强餐饮环节的监管,督促餐饮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事件 监测
下载PDF
2020-2021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分析
17
作者 孙磊 张冠 韩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733-2738,共6页
目的分析2020—2021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20—2021年洛阳市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信息,对37182例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基本信息及部... 目的分析2020—2021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2020—2021年洛阳市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信息,对37182例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基本信息及部分病例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20—2021年洛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37182例,男女比0.84∶1,年龄主要集中在25~34岁,职业以农民居多,占43.69%。发病时间以6—9月为主,病例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可疑暴露食物以粮食类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和肉及肉制品为主,可疑暴露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就餐模式以1~2人就餐为主,就餐地点主要集中在家庭。2020年散装(包括简易包装)食品、粮食类及其制品的阳性占比较高,而家庭自制食品、在家庭就餐的阳性占比低于2021年。采集标本558例,检出阳性87例,阳性率为15.59%,其中沙门菌检出最多,为75例,阳性率为13.44%,占86.21%。其中住院患者、第二三季度、家庭就餐、家庭自制食品以及3~4人就餐的沙门菌检出率较高。2020年与2021年洛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可疑暴露食品分布和沙门菌检出率存在差异,相比之下2021年食源性疾病患者更倾向于在家庭就餐,沙门菌在多人同时就餐时检出率更高。结论洛阳市食源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致病因素以沙门菌污染为主。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18
作者 闫雪 赵明星 +2 位作者 闫乐 卢丽彬 范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061-0063,共3页
掌握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其流行特征。结果 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病不同性别发病情况差异较小,不同年龄... 掌握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21年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其流行特征。结果 怀柔区食源性疾病病不同性别发病情况差异较小,不同年龄段发病差异较大,以0-4岁散居儿童为主;可疑食品种类中占比最多的是乳与乳制品(23.82%);致病菌检出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为夏春季,阳性率较高致病菌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食源性疾病发病虽处于较低水平,但依然不能忽视,应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教,提升居民食品卫生知识素养,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原文传递
无锡市惠山区24起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19
作者 代传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8期89-90,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无锡市惠山区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特征和发生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类食源性疾病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0年无锡市惠山区发生的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 目的:通过分析无锡市惠山区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流行特征和发生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类食源性疾病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20年无锡市惠山区发生的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0年无锡市惠山区共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24起(77.4%),罹患率为8.4%;6—9月为高发期,发生事件占全时段的79.2%;发生场所主要为餐饮单位(54.2%)、食堂(20.8%)、家宴(20.8%)、小食店(4.2%);中毒食物主要为水产品(41.7%)、混合类(29.2%)、肉及肉制品类(20.8%)、果蔬类(4.6%);患者的大便肛拭及粪便阳性检出率最高(66.5%);中毒原因以混合污染(45.8%)和交叉污染(33.3%)居多。结论:无锡市惠山区中毒事件以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事件为主,应在高发时段加强对餐饮单位、食堂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并加强水产品等高风险食物的抽查,针对重点单位和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从而不断增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对策
下载PDF
2018—2021年苏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海波 王波 +2 位作者 黄飞飞 郑艳敏 邹文燕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近年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1年苏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溯源系统报告的病例监测信息,对发病率、临床症状和病原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2021年苏州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28889例,... 目的了解苏州市近年食源性疾病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1年苏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与溯源系统报告的病例监测信息,对发病率、临床症状和病原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2021年苏州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2888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99‰;4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65‰、1.13‰、1.14‰、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24,P<0.01)。病例以31~40岁组最多(占24.89%),报告发病率以21~30岁组(1.96‰)最高。男性报告发病率(1.05‰)高于女性(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2,P<0.01)。6—8月为发病高峰,占48.22%。辖区中张家港市病例数最多(6522例)、发病率最高(22.58%),不同县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9.09,P<0.01)。采集病例粪便/肛拭子14323份,采样率49.58%,阳性检出率为17.35%;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诺如病毒(占7.91%),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3.83%、2.95%)。结论苏州市2018—2021年食源性疾病报告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建议加强夏秋季的食品风险监测及重点人群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主动监测 病原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