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0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尘螨-食物过敏综合征
1
作者 胡晓甜 蒋萍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尘螨-食物过敏综合征是由于进食与尘螨存在交叉抗原的食物(例如虾等)出现的速发型超敏反应,目前国内外均有报道尘螨与食物之间存在交叉反应,主要交叉抗原为原肌球蛋白。尘螨-食物过敏综合征患者的过敏症状轻重不一,原肌球蛋白致敏对尘... 尘螨-食物过敏综合征是由于进食与尘螨存在交叉抗原的食物(例如虾等)出现的速发型超敏反应,目前国内外均有报道尘螨与食物之间存在交叉反应,主要交叉抗原为原肌球蛋白。尘螨-食物过敏综合征患者的过敏症状轻重不一,原肌球蛋白致敏对尘螨过敏患者在进食虾等食物时应格外注意,以防发生难以预料的过敏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 食物过敏 交叉反应 支气管哮喘 尘螨-食物过敏综合征
下载PDF
关注食物过敏相关消化系统症状的鉴别
2
作者 李在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5-290,共6页
食物过敏的症状呈现非特异性,其中60%的儿童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便血、腹泻、便秘等,临床上极易误诊和漏诊,导致过度治疗和延误治疗,加重病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食物过敏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需遵循3个标准:①有临床症状;②实验室... 食物过敏的症状呈现非特异性,其中60%的儿童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便血、腹泻、便秘等,临床上极易误诊和漏诊,导致过度治疗和延误治疗,加重病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食物过敏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需遵循3个标准:①有临床症状;②实验室检查(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明确过敏原;③食物与症状之间有明确关系。便血在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中较为常见,新生儿期需要与感染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鉴别,婴儿期需要与肛裂、肠息肉、肠套叠、梅克尔憩室、肠血管畸形、极早发炎症性肠病、先天免疫缺陷病相关腹泻等鉴别。腹泻在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中多见,需要和乳糖不耐受、乳糜泻、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鉴别。食物过敏是否可导致便秘,目前仍存在争论,需要与先天性巨结肠等先天性疾病以及功能性便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消化系统症状 鉴别 儿童
下载PDF
食物过敏诊断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黎海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7-281,296,共6页
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使得食物过敏的诊断极具挑战性。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是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食物过敏的规范诊治需要临床医生理解过敏相关的基础知识,便于正确选择诊断方法并合理解释检查结果。
关键词 食物过敏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 诊断
下载PDF
关注儿童食物过敏管理中的热点问题
4
作者 胡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2-284,290,共4页
临床上食物过敏的管理主要包括回避过敏食物和多学科合作对症治疗。低敏配方是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重要的营养来源,医生应合理选择并规范使用低敏配方。食物阶梯疗法已应用于管理轻中度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儿童。开展食物过敏个体化治疗是... 临床上食物过敏的管理主要包括回避过敏食物和多学科合作对症治疗。低敏配方是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重要的营养来源,医生应合理选择并规范使用低敏配方。食物阶梯疗法已应用于管理轻中度非IgE介导食物过敏儿童。开展食物过敏个体化治疗是未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个体化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科学认知与规范诊治
5
作者 王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6,共6页
基层儿科医师常混淆特应性皮炎与食物过敏的诊断。然而,过敏原不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唯一因素,也并非所有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都存在食物过敏。因此,正确认识食物过敏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科学检测和识别,规避不合理的饮食回避是目前... 基层儿科医师常混淆特应性皮炎与食物过敏的诊断。然而,过敏原不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唯一因素,也并非所有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都存在食物过敏。因此,正确认识食物过敏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科学检测和识别,规避不合理的饮食回避是目前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食物过敏 科学认知
下载PDF
慢性迁延性腹泻儿童食物过敏的特征分析
6
作者 刘毅坚 周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迁延性腹泻儿童食物过敏的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3年2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75例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进行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抗体检测,进行常规饮食指导,随访并逐年记录过敏... 目的:分析慢性迁延性腹泻儿童食物过敏的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3年2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75例慢性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进行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抗体检测,进行常规饮食指导,随访并逐年记录过敏情况。结果:<1岁的患儿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均存在阳性情况,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牛奶(81.8%)、蛋类(60.0%)及大米(30.9%);≥1岁的患儿中,存在除猪肉之外的13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情况,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牛奶(75.0%)、蛋类(60.0%)、大米与大豆(30.0%,并列第3)。≥1岁的患儿西红柿、大豆、蘑菇、玉米、虾、蟹、鳕鱼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高于<1岁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儿经1~2年的随访,均对过敏食物耐受。结论:慢性迁延性腹泻儿童与多种食物过敏有关,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应给予患儿高度关注及饮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迁延性腹泻 儿童 食物过敏
下载PDF
舌尖上的烦恼——食物过敏
7
作者 张宇 《科学24小时》 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莫名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甚至皮肤长红点的症状,其中绝大多数人会不以为意,更不知道这可能是过敏反应。据世界上30个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全球约有22%的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可能导致过敏...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莫名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甚至皮肤长红点的症状,其中绝大多数人会不以为意,更不知道这可能是过敏反应。据世界上30个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全球约有22%的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可能导致过敏的因素,包括食物、花粉等。另有研究认为,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也可能会导致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过敏性疾病 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 流鼻涕 调查数据 花粉
下载PDF
免疫层析技术在食物过敏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郭开通 胡骁飞 +7 位作者 孙亚宁 邢云瑞 王成宾 吴佳蓓 王琳 宋乾召 杨海涛 王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317,共7页
食物过敏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过敏人群的健康,为保障过敏人群食品安全,针对食物过敏原开展检测方法研究尤为必要。近年来,针对食物过敏原的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免疫层析技术因其具有检测效率高、成本低、特异性... 食物过敏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过敏人群的健康,为保障过敏人群食品安全,针对食物过敏原开展检测方法研究尤为必要。近年来,针对食物过敏原的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免疫层析技术因其具有检测效率高、成本低、特异性强等优点,在快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简述了主要食物过敏原及免疫层析技术的检测原理,对食物中植物源性食物过敏原(花生、大豆、小麦和树生坚果过敏原)和动物源性食物过敏原(牛奶、鸡蛋、甲壳类和鱼类过敏原)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过敏 免疫层析 快速检测 纳米颗粒
下载PDF
肠道黏液层中MUC2、sIgA在婴儿食物过敏中的动态变化及应用价值
9
作者 代妮妮 高亚娟 +2 位作者 孙晋波 张娟 李在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7-304,共8页
目的动态监测分析食物过敏婴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粪便黏蛋白2(MUC2)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变化情况,探究其与食物过敏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门诊就诊的食物过敏婴儿52例为食物过敏组,同期选取非过敏性疾病... 目的动态监测分析食物过敏婴儿临床治疗过程中粪便黏蛋白2(MUC2)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变化情况,探究其与食物过敏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门诊就诊的食物过敏婴儿52例为食物过敏组,同期选取非过敏性疾病婴儿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粪便MUC2、sIgA水平的差异。结果食物过敏组男23例、女29例,对照组男女各26例,两组患儿在年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辅食添加、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食物过敏组中粪便MUC2及s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7.81±14.91μg/mL比25.33±14.29μg/mL;182.4(150.2~202.7)μg/mL比147.7(131.4~157.9)μ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随访第2、4周时,食物过敏组患儿的粪便MUC2水平逐渐下降,但组间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粪便sIgA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粪便MUC2、sIgA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粪便MUC2及sIgA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7以上(P<0.001),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结论粪便MUC2及sIgA水平在两组患儿之间均存在差异,随着食物过敏患儿临床症状的好转,粪便MUC2水平有下降趋势、sIgA水平逐渐升高,两者可能作为诊断食物过敏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肠道黏液层 黏蛋白2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食物过敏的膳食危险因素及其调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孙佳晨 张巧智 +2 位作者 李华韬 张岩 傅玲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5-357,共13页
当前,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升高,食物过敏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除遗传因素外,膳食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而肠道菌群在膳食和免疫系统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鉴于此,本文系统... 当前,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升高,食物过敏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除遗传因素外,膳食因素是导致食物过敏风险升高的重要因素,而肠道菌群在膳食和免疫系统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鉴于此,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针对食物过敏膳食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的免疫学作用机理、人群队列研究以及干预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汇总,并对其中肠道菌群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可为食物过敏的预防和控制,以及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食物过敏机制研究与调控策略提供借鉴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致敏原 膳食危险因素 肠黏膜免疫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活性多糖调控食物过敏的反应机制
11
作者 薛枫 饶欢 +3 位作者 尚一平 赵丹丹 郝建雄 王成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6,共13页
食物过敏(FA)的发生具有多因性,过敏机制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是长期以来困扰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活性多糖因来源广泛,具有免疫调节、抗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而受到食品、医药、生物等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食物过敏的... 食物过敏(FA)的发生具有多因性,过敏机制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是长期以来困扰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活性多糖因来源广泛,具有免疫调节、抗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而受到食品、医药、生物等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食物过敏的作用机制为切入点,汇总食物过敏和活性多糖的关联性研究,分析活性多糖调节食物过敏的作用途径,旨在为开发低过敏食品、药物、饲料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活性多糖 作用途径
下载PDF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
12
作者 姜楠楠 向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55-463,共9页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PFAS)是主要由IgE介导的一种特殊的食物过敏类型,一般发生在花粉过敏患者,由与花粉具有交叉致敏的植物源性食物诱发,部分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脂质转移蛋白(LTP)是与严重过敏反应相关的致敏蛋白组分。目前国内PFAS...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PFAS)是主要由IgE介导的一种特殊的食物过敏类型,一般发生在花粉过敏患者,由与花粉具有交叉致敏的植物源性食物诱发,部分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脂质转移蛋白(LTP)是与严重过敏反应相关的致敏蛋白组分。目前国内PFAS并未被充分认识和正确诊断,由其发生的严重过敏反应风险可能被低估。本文对PFAS现有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交叉致敏组分、诊断和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推进PFAS的识别和精准诊断,预防严重过敏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症 食物过敏 严重过敏反应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 口腔过敏综合征
下载PDF
儿童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耿晓维 金玉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004-1008,共5页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PFAS)是由IgE介导的一种特殊食物过敏反应,常见于花粉过敏者。花粉与食物所含的蛋白质结构相似,因而会产生交叉反应,多见于食用新鲜水果、蔬菜或坚果后立即出现口咽部瘙痒肿胀,以往通常称为口腔过敏综合征(OAS)。...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PFAS)是由IgE介导的一种特殊食物过敏反应,常见于花粉过敏者。花粉与食物所含的蛋白质结构相似,因而会产生交叉反应,多见于食用新鲜水果、蔬菜或坚果后立即出现口咽部瘙痒肿胀,以往通常称为口腔过敏综合征(OAS)。由于大气二氧化碳、气候和花粉数量的变化,近年来花粉过敏现象增加,PFAS的患病率也相应升高,PFAS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公共卫生问题。最新研究表明,PFAS在儿童时期发病率可能比以前认识的要高。本文就儿童PFAS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临床工作者精准识别花粉相关的食物过敏,为预防和治疗PFAS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食物过敏综合征 交叉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 Ⅰ型超敏反应
下载PDF
食物过敏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李国凯 高学杰 +1 位作者 叶红 刘桂华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3年第3期18-23,共6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12~24月龄食物过敏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异常的影响因素,为食物过敏儿童心理健康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过敏专科门诊就诊的12~24月龄食物过敏儿童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2~36月龄... 目的了解和分析12~24月龄食物过敏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异常的影响因素,为食物过敏儿童心理健康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过敏专科门诊就诊的12~24月龄食物过敏儿童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评估量表(Chinese Infant and Toddler Social-Emotional Assessment,CITSEA)和病史问卷等调查工具,根据CITSEA中19个因子结果,将发生一项或多项社会情绪因子异常儿童作为研究组,未发生社会情绪因子改变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可能因素。结果有一项或多项社会情绪因子异常的研究组儿童共80例(65.57%),未发生社会情绪因子改变的对照组儿童共42例(34.43%)。食物过敏儿童CITSEA中异常因子检出率最高前3位依次为饮食因子(36.89%、45/122)、睡眠因子(36.07%、44/122)和负性情绪因子(34.43%、42/122)。影响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儿童在母乳喂养时间、辅食添加态度、牛奶相关症状评分(Cow’s Milk Related Symptom Score,CoMiSS)、母亲目前焦虑状态、食物过敏种类数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焦虑状态、食物过敏种类数多是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危险因素(OR=12.933,95%CI:3.032~55.165;OR=15.282,95%CI:3.692~63.261),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是社会情绪发展的保护因素(OR=0.133,95%CI:0.028~0.626)。结论食物过敏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异常主要表现在饮食问题、睡眠问题和负性情绪方面;母亲焦虑状态、食物过敏种类数量多可能不利于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可能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社会情绪 儿童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有哪些?
15
作者 陈浩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7-88,共2页
食物过敏是指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食物过敏可分为3类:(1)IgE介导,如口腔过敏综合征,荨麻疹,鼻结膜炎,哮喘,部分胃肠道过敏反应以及严重过敏反应;(2)非IgE介导,如过敏性结直肠炎,食物蛋白诱导性胃肠炎综合... 食物过敏是指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食物过敏可分为3类:(1)IgE介导,如口腔过敏综合征,荨麻疹,鼻结膜炎,哮喘,部分胃肠道过敏反应以及严重过敏反应;(2)非IgE介导,如过敏性结直肠炎,食物蛋白诱导性胃肠炎综合征,食物蛋白诱导性肠病;(3)IgE与非IgE混合介导,如特应性皮炎,嗜酸性粒细胞性食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食物过敏 食物蛋白 免疫机制 食道炎 过敏反应 胃肠炎 荨麻疹
下载PDF
食物过敏原检测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自业 林洪 李振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42,共9页
食品过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对食品加工行业构成挑战,并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一方面,从食品加工行业的角度来看,食品原料成分、外源添加剂和加工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现代食品加工中过敏原的存在更加复杂。此外,由于缺乏过... 食品过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对食品加工行业构成挑战,并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一方面,从食品加工行业的角度来看,食品原料成分、外源添加剂和加工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现代食品加工中过敏原的存在更加复杂。此外,由于缺乏过敏原识别和有效的检测与评价系统,导致目前食品过敏原筛选与检测、跟踪与预测、干预与控制的理论和技术存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满足消费者对包括食物过敏原在内的不同类型原料来源的知情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的满意度也成为当务之急;此外,随着人们接触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也越来越高,日趋复杂化、广域化和严重化的食物过敏所带来的食品安全健康问题已很难避免。鉴于此,针对大健康背景下日益严重的食品过敏安全问题,本综述介绍了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方法,总结了食物过敏原消减与控制技术,阐述了低致敏性食品以及抗过敏活性物质,综述了目前食物过敏原口服免疫治疗进展,旨在为预防和控制食物过敏,保障食物过敏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过敏 致敏性 过敏原脱敏 过敏
原文传递
食物过敏与炎症性肠道疾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碧华 吴雨泓 +2 位作者 吴欢 孟轩夷 陈红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随着全球过敏人群数量的增加,食物过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炎症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对食物过敏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过敏与IBD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发病机制、临床症... 随着全球过敏人群数量的增加,食物过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炎症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对食物过敏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物过敏与IBD具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并且IBD能够增加患者患食物过敏的几率。本文在阐述食物过敏与IBD发病率和临床症状相似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食物过敏与IBD的发病机制以及影响两种疾病发生的关联因素,最后概述针对IBD患者未来缓解以及避免食物过敏的方法和应对策略。通过了解食物过敏与IBD的关联性,可为认知IBD患者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因素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预防及治疗IBD患者发生食物过敏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科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炎症性肠道疾病 肠道黏膜免疫 环境因素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血清IgG、IgE联合检测在成人食物过敏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世亮 李萌 +3 位作者 吴冰 杨丽超 黄勇 张艳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联合检测在成人常见食物过敏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严格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226例成人过敏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gG...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E(IgE)联合检测在成人常见食物过敏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根据严格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20年2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226例成人过敏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gG、IgE阳性率,对比不同年龄段(≥50岁与<50岁)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IgG、IgE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常见食物过敏原中,引起226例过敏疾病患者血清IgE升高的食物过敏原主要为虾、鱼、蟹、牛奶,引起血清IgG升高的食物过敏原主要为鸡蛋、牛奶、大豆。鸡蛋、小麦中IgE阳性率显著低于IgG阳性率(P<0.05),虾、鱼、蟹中IgE阳性率显著高于IgG阳性率(P<0.05)。≥50岁过敏性疾病患者胃肠道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50岁患者(P<0.05)。≥50岁与<50岁过敏疾病患者在鸡蛋、鱼、小麦、玉米、牛羊猪肉、花生、杧果、蘑菇中血清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过敏性疾病患者牛奶、大豆、虾、蟹的血清IgG阳性率显著高于<50岁患者(P<0.05)。≥50岁与<50岁过敏疾病患者在鸡蛋、虾、鱼、小麦、玉米、牛羊猪肉、花生、杧果、蘑菇中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过敏性疾病患者牛奶、大豆、蟹的血清IgG阳性率显著高于<50岁患者(P<0.05)。结论 不同食物过敏原血清IgE、IgG阳性率存在差异,在成人食物过敏原筛查中二者不能相互替代,联合检测血清IgE、IgG可能具有更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食物过敏 筛查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儿童食物过敏相关便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黛娜 王志 朱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便秘是儿童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治疗时间长。临床上部分患儿经泻剂等药物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多项研究表明,儿童食物过敏与便秘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儿童食物过敏相关便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 便秘是儿童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治疗时间长。临床上部分患儿经泻剂等药物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多项研究表明,儿童食物过敏与便秘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儿童食物过敏相关便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功能性便秘 儿童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检测食物过敏原的研究新进展
20
作者 于宁 李洋 +5 位作者 张九凯 康文瀚 邓婷婷 邢冉冉 黄文胜 陈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14-321,共8页
食物过敏已成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食物过敏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依据标签信息避免接触和摄入食物过敏原依然是过敏患者的最佳选择。开发灵敏、精准、高效的过敏原检测技术对于保障消费者安全和权益至关重要。生物... 食物过敏已成为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之一。食物过敏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依据标签信息避免接触和摄入食物过敏原依然是过敏患者的最佳选择。开发灵敏、精准、高效的过敏原检测技术对于保障消费者安全和权益至关重要。生物传感器作为一项多学科交融的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高、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纳米材料的飞速发展推动生物传感器不断向高灵敏度、高通量、可视化检测方向提升。近年来,基于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在食物过敏原检测领域得到一定应用。本文归纳了生物传感器检测食物过敏原的概况,分析了各种生物识别元件和基于不同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在食品过敏原检测领域的研究新进展,以期为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过敏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生物传感器 生物识别元件 纳米材料 过敏原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