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净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筛查食用贝类中的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深 王珮玥 +3 位作者 刘萤 古瑾 吕美玲 王金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945,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azaspiracid-2,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v/...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了贻贝、牡蛎、蚌类、扇贝等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天然形式的原多甲藻酸(azaspiracid-1.azaspiracid-2,azaspiracid-3)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85:15.v/v)混合液均质提取.应用QuEChERS技术净化,以0.2μm做孔滤膜过滤,在乙腈-水(含5mmol/L醋酸铵和0.1%甲酸)体系下进行梯度洗脱,并在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mm×2.1mm,1.8μm)上实观3种贝类毒素的基线分离.该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采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3种原多甲藻酸在1-1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3种贝类毒素的定量限(S/N=10)均为1.0μg/kg;在10、20和50μg/kg3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1%~108%之间,日内和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0%(n=6).应用该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地区的贝 类产品进行了筛查测定,发现部分样品的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例,快捷,适用于食用贝类及其制品中3种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原多甲藻酸 贝类毒素 食用贝类
下载PDF
桑沟湾重金属对海洋环境影响和食用贝类的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孙丕喜 郝林华 +5 位作者 杜蓓蓓 王湘芹 连岩 代欣欣 赵城南 徐玉珊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8,共10页
根据2009—04--2010—02对桑沟湾9个调查站位贝类养殖区重金属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内铜(Cu)、铅(Pb)、锌(Zn)、镉(Cd)、汞(Hg)、甲基汞(MeHg)和砷(As)的含量水平,就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环境质... 根据2009—04--2010—02对桑沟湾9个调查站位贝类养殖区重金属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内铜(Cu)、铅(Pb)、锌(Zn)、镉(Cd)、汞(Hg)、甲基汞(MeHg)和砷(As)的含量水平,就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和类别划分,并对食用贝类中重金属的暴露水平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桑沟湾贝类养殖区海水质量、沉积物质量和养殖贝类质量水平范围为1~3级,平均分别为1级、3级和2级,养殖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水平为2级;总体上,该海域海洋环境综合质量处于良好水平,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为1类区(清洁区)。这表明该海区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或无明显影响。另外,针对食用桑沟湾贝类水产品的消费人群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调查人群食用贝类中Pb,Cd,Hg,MeHg和As的日摄入量(DI)值分别为15.67,62.02,0.0018,0.0016和0.188μg/(人·d),摄入量低于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推荐限值,因此桑沟湾食用贝类中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处于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 重金属污染 海洋环境质量 食用贝类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桑沟湾农药残留及贝毒对海洋环境质量影响和主要食用贝类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孙丕喜 郝林华 +8 位作者 杜蓓蓓 韩彬 高春蕾 张志新 连岩 田金玲 赵城南 孔昊明 李连森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91,共11页
根据2009-04—2010-02隔月6个航次桑沟湾9个调查站位贝类养殖区有机氯(OCPs)、有机磷(OPPs)农药残留和麻痹性贝毒(PSP)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它们在该海域海水中、表层沉积物中和主要贝类(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和菲律滨蛤仔)体内的... 根据2009-04—2010-02隔月6个航次桑沟湾9个调查站位贝类养殖区有机氯(OCPs)、有机磷(OPPs)农药残留和麻痹性贝毒(PSP)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它们在该海域海水中、表层沉积物中和主要贝类(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和菲律滨蛤仔)体内的含量水平,就农药残留及贝毒污染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和类别划分,并对主要食用贝类中农药残留和贝毒的暴露水平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桑沟湾贝类养殖区海水质量、沉积物质量和养殖贝类质量水平范围为1~2级,平均分别为2级、1级和1级,养殖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水平为2级;总体上,该海域海洋环境综合质量处于良好水平,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为1类区(清洁区)。即该海域农药残留及贝毒污染对海洋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或无明显影响。另外,针对食用桑沟湾贝类水产品的消费人群进行了农药残留及贝毒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调查人群食用贝类中OCPs中的HCHs和DDTs、OPPs中的马拉硫磷和甲基对硫磷、PSP的日摄入量分别为0.75,2.11,0.19,0.09和1.22μg/(人·d),其摄入量低于ADI的推荐限值,因此桑沟湾主要食用贝类中农药残留及贝毒污染的健康风险处于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沟湾 海洋环境质量 农药残留 麻痹性贝毒 食用贝类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中国北方沿海食用贝类油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尚龙生 孙茜 +1 位作者 王静芳 徐恒振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6年第4期34-41,共8页
1990年7月~1991年12月,监测了中国北部沿海食用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水平。本文用石油烃的分析数据为基础,讨论了沿岸贝类受石油烃污染的现状和分布特征;计算了样品干、湿重含量的本底值范围。给出了油标准和标准之间... 1990年7月~1991年12月,监测了中国北部沿海食用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量水平。本文用石油烃的分析数据为基础,讨论了沿岸贝类受石油烃污染的现状和分布特征;计算了样品干、湿重含量的本底值范围。给出了油标准和标准之间的互校系数R值。对样品进行了同步荧光光谱分析,并用同步荧光光谱的分析数据,计算了样品间模糊相关系数,做了模糊聚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贝类 污染 北方沿海 贝类 石油
下载PDF
湛江常食用贝类中锰、铁、锌、铜四种元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桂珍 陈伟珍 +1 位作者 劳小周 张华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101,共3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湛江常食用贝类中锰、铁、锌和铜四种人体必需元素的含量,研究试样溶解、酸度和仪器测定的最佳工作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贝类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本法的检出限在0.867μg/L...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湛江常食用贝类中锰、铁、锌和铜四种人体必需元素的含量,研究试样溶解、酸度和仪器测定的最佳工作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贝类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本法的检出限在0.867μg/L^1.36μ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6%~8.5%之间。应用本方法分析了扇贝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SB-15),所得测定值与标准值相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稳定、准确、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贝类 测定
下载PDF
湛江常见食用贝类体内痕量Pb Cd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廖艳 吴晓萍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31-32,共2页
用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湛江市售11种常见食用贝类体内的痕量铅、镉含量,为其加工利用和食用价值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结果表明,11种贝类中,有1(9)种含铅(镉)量超出贝类国家限量卫生标准。
关键词 食用贝类 含量测定
下载PDF
QuEChERS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6
7
作者 曾广丰 刘青 +6 位作者 王志元 丁博 陈文锐 韦晓群 李文斌 胡志玲 韩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89-294,共6页
建立了Qu ECh 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Okadaic Acid,OA、Spirolides1,SPX1、Dinophysistoxin1,DTX1、Azaspiracid1,AZA1)的快速方法。以Qu ECh ERS净化技术对食用贝... 建立了Qu ECh 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Okadaic Acid,OA、Spirolides1,SPX1、Dinophysistoxin1,DTX1、Azaspiracid1,AZA1)的快速方法。以Qu ECh ERS净化技术对食用贝类样品进行提取与净化后,经C18色谱柱分离,用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ESI源)进行测定。用Peak View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全智能分析,对照每个样品与标准品的TOF-MS质量精度及同位素分布情况、保留时间以及TOF-MS/MS谱图,对化合物作出定性判断。同时利用Multi Quant软件对四种毒素进行外标法定量,OA和DTX1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L,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AZA1和SPX1的线性范围为0.5~20μg/L,方法检出限为2.0μg/kg,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高、中、低三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5.6%~94.1%之间,RSD小于10%。应用该方法对进出口的贻贝、北极贝、象拔蚌、牡蛎等20个样品进行检测,发现8个样品的SPX1和2个AZA1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操作简便、高效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QU ECH ERS 脂溶性贝类毒素 食用贝类产品
原文传递
大连地区几种食用贝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被引量:4
8
作者 吕丽 郑峻峰 +1 位作者 张峰 阎喜武 《水产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9-32,61,共5页
本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技术检测了大连地区几种食用贝类(海湾扇贝Argopectens irradias、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柳蛤Mactra chinene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魁蚶Anadara uropygimelana)体内呋喃唑酮酶、氯霉... 本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技术检测了大连地区几种食用贝类(海湾扇贝Argopectens irradias、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柳蛤Mactra chinene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魁蚶Anadara uropygimelana)体内呋喃唑酮酶、氯霉素酶、恩诺沙星和有机磷的残留。结果表明,所检测的贝类体内均有不同含量的上述几种药物残留,但其残留量均在食用卫生标准的控制下,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贝类 药物残留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下载PDF
浙江省市售主要食用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郑重莺 张海琪 +2 位作者 宋琍琍 张晓辉 施礼科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2期236-239,共4页
连续2年在浙江省内11个地(市)的消费市场中采集了日常食用量最大的泥蚶、缢蛏、花蛤等品种的贝类,用小白鼠生物法作初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做阳性确证,检测市售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含量。200批次样品检测结果,麻痹... 连续2年在浙江省内11个地(市)的消费市场中采集了日常食用量最大的泥蚶、缢蛏、花蛤等品种的贝类,用小白鼠生物法作初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做阳性确证,检测市售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的含量。200批次样品检测结果,麻痹性贝类毒素未检出;19批次样品检出腹泻性贝类毒素,占全部样本量的9.5%,涉及的品种有缢蛏和泥蚶,检出值为0.05~0.4 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贝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 腹泻性贝类毒素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永拓 陈鹏云 仲吉伟 《化学工程师》 CAS 2022年第8期44-46,共3页
以HNO_(3)作消解试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中元素汞、锌、铅、铬、镉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采用质量浓度为10%HNO_(3)溶液消解处理样品后,各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相应发射强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测定结果的平均... 以HNO_(3)作消解试剂,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中元素汞、锌、铅、铬、镉元素的含量。结果显示,采用质量浓度为10%HNO_(3)溶液消解处理样品后,各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相应发射强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测定结果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3%~109.4%,相对标准偏差为1.73%~3.61%,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因而该方法适用于相关食用贝类中汞、锌、铅、铬、镉元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微波消解 食用贝类 重金属元素 含量
下载PDF
QuECh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青 曾广丰 +4 位作者 王志元 李文斌 胡志玲 韩深 刘萤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8-344,共7页
建立了QuECh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OA,SPX1,DTX1,AZA1)的快速方法。贝类样品匀质后用85%乙腈水萃取,采用QuEChERS净化技术对其进行富集净化后,用HPLC-MS/MS进行检测。以乙腈-水溶... 建立了QuECh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OA,SPX1,DTX1,AZA1)的快速方法。贝类样品匀质后用85%乙腈水萃取,采用QuEChERS净化技术对其进行富集净化后,用HPLC-MS/MS进行检测。以乙腈-水溶液(2 mmo/L乙酸铵,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C18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扫描。采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OA和DTX1的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在1.0~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ZA1和SPX1的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在1.0~2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高、中、低三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1.9%~93.1%之间,RSD小于5%。应用该方法对进出口的贻贝、北极贝、象拔蚌、牡蛎等15个样品进行检测,发现5个样品的SPX1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脂溶性贝类毒素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用贝类产品
原文传递
我国海洋食用贝类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 被引量:34
12
作者 程家丽 张贤辉 +2 位作者 卓勤 刘婷婷 唐阵武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探讨我国海洋食用贝类重金属累积水平及人体健康风险。方法基于已报道的数据,分析我国海洋食用贝类中Cu、Pb、Cd、Cr、As和Hg污染统计特征,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提出的靶器官危害系数(THQs)方法评估贝类重金属污染的人体... 目的探讨我国海洋食用贝类重金属累积水平及人体健康风险。方法基于已报道的数据,分析我国海洋食用贝类中Cu、Pb、Cd、Cr、As和Hg污染统计特征,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提出的靶器官危害系数(THQs)方法评估贝类重金属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我国海洋食用贝类中各重金属含量呈非正态分布。Pb、Cd、Cr、As和Hg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牡蛎、菲律宾蛤仔、缢蛏及贻贝4类典型食用贝类中,As、Cu和Cd的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牡蛎中Cu和Cd含量最高,缢蛏中As含量最高;4类贝类中其他重金属含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珠江口、福建沿海、长江口-浙江沿海、山东沿海、渤海湾海域食用贝类中Cu、Pb、Cr、Hg的人体健康风险较低,但山东沿海、渤海湾和福建沿海部分贝类中Cd以及福建海域部分贝类中As的风险超出了可接受水平;除山东沿海、渤海湾和福建沿海贝类重金属污染对儿童的风险值大于1.0外,其他海域贝类6种金属的总风险均可接受;Cd和As是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的主要贡献者。结论我国海洋食用贝类中Cu、Cd和Cr含量存在超标现象,部分海域一些贝类Cd和As污染的健康风险超出了可接受水平。总体上,海洋贝类重金属污染不严重,但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健康风险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食用贝类 重金属 污染特征 人体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杭州市近江市场食用贝类中重金属含量调查及评价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9 位作者 段青源 赵广英 于平 傅琳玲 谢晶 曹立民 黄和 李碧清 马永均 焦炳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4-20,共7页
调查了杭州市主要贝类市场——近江市场食用贝类中重金属铅(Pb)、镉(Cd)、铜(Cu)、汞(Hg)和砷(As)的含量,并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及我国食品相关重金属限量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检测结果显示... 调查了杭州市主要贝类市场——近江市场食用贝类中重金属铅(Pb)、镉(Cd)、铜(Cu)、汞(Hg)和砷(As)的含量,并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及我国食品相关重金属限量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检测结果显示:杭州市近江市场所售食用贝类中铅含量0.048~0.596mg/kg,均值0.184mg/kg;镉含量0.11~2.17mg/kg,均值1.24mg/kg;铜含量1.01~43.4mg/kg,均值10.4mg/kg;汞含量0.010~0.031mg/kg,均值0.018mg/kg;无机砷含量0.11~0.84mg/kg,均值0.42mg/kg。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近江市场上食用贝类中Cu、Hg、As含量均低于GB18406.4-2001的限量标准,但Pb和Cd超标,尤其是Cd超标严重。其中,铅超标率20%,Cd超标率为100%。说明该市场所售贝类产品存在食用风险,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贝类 重金属 调查 评价
原文传递
几种食用贝类淀粉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岑利权 顾小英 +2 位作者 尤仲杰 余方平 龚松燕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7年第2期71-80,共10页
本研究对10种常见食用贝类成体的淀粉酶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总体消化器官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青蛤(Cyclina sinensis),33℃;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32℃;文蛤(Meretrix cmeretrix),43℃;等... 本研究对10种常见食用贝类成体的淀粉酶在不同pH值、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总体消化器官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青蛤(Cyclina sinensis),33℃;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32℃;文蛤(Meretrix cmeretrix),43℃;等边浅蛤(Gomphina veneriformis),35℃;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34℃;泥螺(Bullacta exarata),40℃;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37℃;微黄镰玉螺(Lunatica gilva),43℃;锈凹螺(Chlorostoma rusttcum),43℃;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43℃;淀粉酶的最适pH值范围为4.6—4.9,不同贝类稍有不同;同一种类中肝脏淀粉酶的活性大于肠淀粉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贝类 淀粉酶
原文传递
江苏省3种市售贝类重金属污染及食用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艳伟 张梁 朱秀云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66-268,272,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3种市售贝类重金属污染情况及食用风险评估。方法 2015年8-11月,从江苏省连云港、盐城、南通、无锡、苏州、南京等6个地区的大型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采集杂色蛤、缢蛏、牡蛎等样品,采用Agilent 75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目的了解江苏省3种市售贝类重金属污染情况及食用风险评估。方法 2015年8-11月,从江苏省连云港、盐城、南通、无锡、苏州、南京等6个地区的大型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采集杂色蛤、缢蛏、牡蛎等样品,采用Agilent 75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总Hg、Pb、Cd含量,采用氢化物发生SK-2002原子荧光分析仪检测总As含量,并根据国标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重金属含量评价,及靶器官危害系数(THQS)法评价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风险。结果 4种重金属含量最高为总As,其次为Pb、Cd,最低为总Hg。3种贝类中总As、Pb含量以杂色蛤最高,最大值分别为22.97 mg/kg、40.42mg/kg,均值为2.49mg/kg、1.06mg/kg;Cd含量最大值出现在杂色蛤(8.29mg/kg),均值最高为牡蛎(0.42mg/kg);总Hg最大值出现在牡蛎中(0.080mg/kg),均值以杂色蛤最高(0.004 5mg/kg),3种贝类总Hg均值相差不大。总As含量均以南通、连云港地区较高;Pb含量以无锡、连云港地区较高。3种贝类总Hg、Pb、Cd均低于国标中的限量值,对人体有害的无机砷可能超出了食品污染限量值。成人和儿童Cd、Hg的THQs指数均远<1.00,但估算的无机砷As和Pb THQs指数均接近1.00。结论南通地区贝类中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贝类中重金属As和Pb的含量偏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贝类 重金属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贝类含镉量及食用安全性调查分析
16
作者 王正 刘军伟 +5 位作者 李茹 李敏 金贵学 秦品章 林伟充 蔡冬云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5年第3期38-39,共2页
贝类含镉量及食用安全性调查分析王正,刘军伟,李茹,李敏,金贵学,秦品章,林伟充,蔡冬云贝类栖息在低潮以下浅海,水深4~20米泥沙质海底,富集镉的能力很强,由于近海海水污染严重,致使贝类中含镉量较高。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 贝类含镉量及食用安全性调查分析王正,刘军伟,李茹,李敏,金贵学,秦品章,林伟充,蔡冬云贝类栖息在低潮以下浅海,水深4~20米泥沙质海底,富集镉的能力很强,由于近海海水污染严重,致使贝类中含镉量较高。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鱼的镉允许量标准(<0.1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安全性 调查分析 食用贝类 栉孔扇贝 食用 卫生防疫站 允许量 食品卫生 摄入量
下载PDF
PCR检测螺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魏纪玲 周卫川 +4 位作者 邵碧英 佘书生 王寿昆 陈文炳 陈寿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PCR方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几种中间宿主的感染。方法根据广州管圆线虫大亚基rRNA基因的序列特点,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广州管圆线虫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验证。结果经琼脂糖凝胶...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PCR方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几种中间宿主的感染。方法根据广州管圆线虫大亚基rRNA基因的序列特点,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广州管圆线虫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验证。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序列测定证实,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特异性。结论初步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中间宿主——螺类携带广州管圆线虫的检测和野外疫情监测,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PCR 检测 食用贝类
下载PDF
舟山海岛毛蚶及其养殖场的卫生状况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幸福 《浙江预防医学》 1993年第5期20-20,共1页
1988年沪、浙两地因食毛蚶而引致甲型肝炎大流行以来,对于毛蚶的卫生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并从启东产毛蚶中检测到甲肝病毒的存在。舟山海岛养殖毛蚶比较普遍,仅普陀区养殪面积就达3000亩左右,是一种经济收入相当可观的食用贝类资源... 1988年沪、浙两地因食毛蚶而引致甲型肝炎大流行以来,对于毛蚶的卫生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并从启东产毛蚶中检测到甲肝病毒的存在。舟山海岛养殖毛蚶比较普遍,仅普陀区养殪面积就达3000亩左右,是一种经济收入相当可观的食用贝类资源,因此,我们从1989~1992年对当地毛蚶及其养殖场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村料与方法 对我区的积峙、峧头、檫棚、盐仄、糯米(米团)5个点(依次编号为1~5)的毛蚶养殖场,按季采集毛蚶和养殖海水,作粪肠杆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海水 食用贝类 甲肝病毒 卫生状况调查 舟山海岛 依次编号 启东 按季 单胞 大肠菌群
下载PDF
其他
19
《南方水产科学》 CAS 1996年第9期44-46,共3页
961647 阿拉斯加的麻痹性贝毒:20年回顾分析=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in Alas-ka:A 20-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e[刊,英]/’Gessner B D,Middaugh J P//Am.J.Epi-demiol..—1995,141(8).—766~770麻痹性贝毒(PSP)在全球均有... 961647 阿拉斯加的麻痹性贝毒:20年回顾分析=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in Alas-ka:A 20-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e[刊,英]/’Gessner B D,Middaugh J P//Am.J.Epi-demiol..—1995,141(8).—766~770麻痹性贝毒(PSP)在全球均有发生。评价了阿拉斯加公共卫生部门的记录资料,以研究确定这种病的流行特点。为评价该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一病例对照研究。确定病例为食用贝类12小时之内发生的 PSP 疾病,而对照则为那些同时进餐却未发病的食用者。研究了1973~1992年间发生的54例包括117人 PSP 的病例。其中1人死亡,4人(3%)需要插管,29人(25%)需要送医院急救。PSP 因多种贝类而爆发,其在四季及多个地点均有发生。在此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特点 回顾分析 危险因素 阿拉斯加 人死亡 食用贝类 监控系统 疾病
下载PDF
一起由栉江珧鲜贝引起的食物中毒
20
作者 简洁莹 邓峰 黄莉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1年第4期58-60,共3页
1989年2月22日,广东省惠州市发生一起五人吃了清蒸鲜贝而中毒的事件。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现场调查、所食贝的监定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认为本起食物中毒可能是由栉江珧贝引起的麻痹性毒素中毒。1 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1989年2月22日,在... 1989年2月22日,广东省惠州市发生一起五人吃了清蒸鲜贝而中毒的事件。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现场调查、所食贝的监定和实验室检查,初步认为本起食物中毒可能是由栉江珧贝引起的麻痹性毒素中毒。1 发病经过和临床症状1989年2月22日,在惠州市有五人一起吃清蒸鲜贝,十余分钟后,均感头晕、恶心、口唇、舌、脸部和手指麻木,进而视力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贝 麻痹性毒素 手指麻木 珧贝 现场调查 广东省惠州市 食用贝类 麻痹性贝毒 临床症状 麻痹性贝类中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