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容积旋转调强与静态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邰国梅 蔡晶 +1 位作者 吴建亭 刘向阳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847-850,共4页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与静态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放疗技术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淋巴结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对25例胸段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设计逆...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与静态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放疗技术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淋巴结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对25例胸段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设计逆时针VMAT计划和5野IMRT计划,在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下,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比较2种类型治疗计划的适形性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脊髓最大剂量(Dmax)、V40(Vx为xGy剂量曲线包含相应器官体积百分数),双肺V5、V10V20、V30胸腔胃V40、V50、平均剂量(Dmean),心脏V40、V50、Dmean。并比较2种治疗计划总机器跳数(monitorunit,MU)和治疗时间。结果全组25例患者的VMAT计划和IMR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剂量学要求,在靶区覆盖率相似的前提下,VMAT计划靶区(PTV)CI优于IMRT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MRT计划相比,VMAT计划中双肺V5、V10有所上升,V20、V30明显降低(P〈0.05);脊髓Dmax显著降低(P〈0.05);胸腔胃V40、V50明显减少(P〈0.05);心脏V30V40、Dmean略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靶区适形度更高,降低周围重要正常组织高剂量范围,这可能减少正常组织放疗反应,同时可通过降低MU和缩短实际治疗时间,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 静态调强 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 剂量学
原文传递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铃燕 赵季忠 蔡晶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84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3DCRT组(A组)和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组(B组),每组42例。A组患者仅接受3DCRT,B组患者接受3DCRT...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84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3DCRT组(A组)和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组(B组),每组42例。A组患者仅接受3DCRT,B组患者接受3DCRT和TP方案化疗。分别评价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A、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8.6%、19.0%、7.1%和50.0%、26.2%、9.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6.2%、92.8%(P<0.05)。B组毒副反应较A组重,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 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可提高其生存率和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庆刚 于韬 +1 位作者 李霞 何文贵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5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36例食管癌手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予三维适形放疗。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36.11%(13/36),部分缓解44.44%(16/36),无变化19.44%(7/36),总有效率80.56%(29/36)。发...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36例食管癌手术后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予三维适形放疗。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36.11%(13/36),部分缓解44.44%(16/36),无变化19.44%(7/36),总有效率80.56%(29/36)。发生急性放射性气管炎Ⅰ~Ⅱ级47.22%(17/36)、Ⅲ~Ⅳ级19.44%(7/36);发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52.78%(19/36)、Ⅲ~Ⅳ级11.11%(4/36)。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近期疗效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明 于正荣 +5 位作者 叶海滨 高宏 王春英 范丽华 顾永东 张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4期3889-3890,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两组进行比较。其中病灶<3 cm患者31例,≥3 cm患者39例。采用三维适形计划,分4~6野,对肿瘤...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两组进行比较。其中病灶<3 cm患者31例,≥3 cm患者39例。采用三维适形计划,分4~6野,对肿瘤区域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56~66 Gy。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放疗后肿大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40%,部分缓解率41.4%,总缓解率81.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5%和17.0%,淋巴结病灶直径小于3cm与大于等于3 cm两组间近期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χ=18.893,P=0.00)。死亡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结论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对放疗较敏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较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淋巴结转移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放疗和放化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莺 凌云 +2 位作者 刘阳晨 叶宏勋 周绍兵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40-341,共2页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放疗和放化疗的疗效。方法  82例食管癌术后病例随机分成放疗组和放化疗两组。两组病人均采用 6MVX射线常规放疗至DT 40Gy后用后程超分割DT 1 4GyBid间隔 4~ 6h总量照至DT 65Gy左右。放化疗组放...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放疗和放化疗的疗效。方法  82例食管癌术后病例随机分成放疗组和放化疗两组。两组病人均采用 6MVX射线常规放疗至DT 40Gy后用后程超分割DT 1 4GyBid间隔 4~ 6h总量照至DT 65Gy左右。放化疗组放疗同时第 1和第 4周同时给予FP方案化疗 ( 5 Fu +DDP)。结果 两组 1,2 ,3年生存率分别是 48 8% ,2 4 4% ,19 5 %与 2 6 8% ,14 65 % ,4 9% (P <0 0 5 ) ,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是 3 4 1% ( 14 /4 1)和 17 1% ( 7/4 1) ,两者差别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不能提高 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登平 张社军 李民华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于本院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33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33例...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于本院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33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33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转移相关因子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8.79%,放射性气管炎、胃肠道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21%、12.12%和6.06%,均低于对照组的33.33%、24.24%和21.21%,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肿瘤转移相关因子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综合疗效较佳,安全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综合疗效
下载PDF
41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体会
7
作者 于峰 陈祥明 +1 位作者 魏林 赵正军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 转移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疗效观察
8
作者 王振华 陈利军 +2 位作者 黄海航 武莉萍 杨留勤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4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8例。对照组单用调强放疗;试验组调强放疗同时给予低剂量周方案紫...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8例。对照组单用调强放疗;试验组调强放疗同时给予低剂量周方案紫杉醇化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应用升白细胞、止吐药物后缓解。对照组和实验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62d和498d,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6%、21.5%、11.3%和79.8%、46.2%、19.6%(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低剂量周方案紫杉醇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较单纯放疗临床疗效好,1、2、3年生存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紫杉醇 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食管癌术后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放疗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邱芳梅 刘建华 何艳梅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4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放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颈部、纵隔转移患者。放射治疗采用60 Co常规分割照射 ,大多数患者的放射剂量为 5 0~ 70Gy。结果 全组病人 1、2、3、5年存活...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放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颈部、纵隔转移患者。放射治疗采用60 Co常规分割照射 ,大多数患者的放射剂量为 5 0~ 70Gy。结果 全组病人 1、2、3、5年存活率分别为41.1% ( 2 3 /5 6)、17.9% ( 10 /5 6)、7.1% ( 4 /5 6)、2 .1% ( 1/4 8)。结论 放疗对食管癌术后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控制率有效 ,且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放疗 颈部淋巴结转移 纵隔淋巴结转移 局部控制率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及纵隔淋巴结转移CT特征分析
10
作者 周鹏 任静 许国辉 《四川肿瘤防治》 2007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特点和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病理确诊或CT诊断为食管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患者96例的CT表现特点。结果:纵隔淋巴结转移54例,吻合口复发28例,原肿瘤床区复发1...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特点和术后复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病理确诊或CT诊断为食管癌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患者96例的CT表现特点。结果:纵隔淋巴结转移54例,吻合口复发28例,原肿瘤床区复发14例。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复发方式为纵隔淋巴结转移,CT检查应作为食管癌术后复查的常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复发 淋巴结转移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达飞 蒋勤娟 +1 位作者 陈胜东 鲍如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04-305,共2页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局部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 7月~ 2 0 0 0年 2月间收治的 5 7例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 ,局部放射治疗 ,常规分割放疗剂量 5 0~ 70Gy。结果  82 .4 %左...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局部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 7月~ 2 0 0 0年 2月间收治的 5 7例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 ,局部放射治疗 ,常规分割放疗剂量 5 0~ 70Gy。结果  82 .4 %左右的肿瘤得到局部控制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6 .1%、2 9 .8%、10 .5 % ,72 .5 %的病人死于野外转移。结论 转移淋巴结≤ 3cm者放疗后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优于淋巴结 >3cm者。食管癌术后锁骨上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经放射治疗后局部可得到有效控制 ,多数病人死于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锁骨上 纵隔 淋巴结转移 放射治疗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彩英 刘明 +2 位作者 彰俊杰 李如迅 许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方法  93例CT资料完整经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 ,统计CT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以 3mm、5mm、10mm、15mm短径为标准 ,纵隔淋巴结转移PPV分别为 2 9.8% ...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方法  93例CT资料完整经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 ,统计CT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以 3mm、5mm、10mm、15mm短径为标准 ,纵隔淋巴结转移PPV分别为 2 9.8% ,44 .4% ,62 .5 % ,75 %。以纵隔淋巴结短径大于 5mm为标准 ,CT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82 .3 5 % ,85 .5 % ,84.9%。对右上气管旁沟组、主动脉窗组PPV >5 0 %。结论 CT扫描有利于发现纵隔异常肿大的淋巴结 ,对单个淋巴结短径大于 5mm、或一区域多个小结节均应作为临床治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诊断标准 食管肿瘤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小野放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意标 张汉雄 +4 位作者 张坚 俞海东 邓国明 洪珊 薛祥兴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2期130-132,142,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局部小野放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小野放射治疗,GTV处方剂量64Gy,CTV处方剂量50Gy,...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局部小野放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小野放射治疗,GTV处方剂量64Gy,CTV处方剂量50Gy,常规分割;GTV外放1.0~1.5cm为CTV,其他无转移部位不予预防性照射。放疗后3个月行CT检查,按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完全缓解率为33.3%,中位生存时间为16.7月;治疗过程中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对于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较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三维适形放疗 小野
下载PDF
对比两种单肺通气技术对胸腔镜食管癌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解百宜 孙晓雁 郭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单肺通气技术对胸腔镜食管癌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5年1月13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胸腔部分单肺通气方式分为试验组(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n=72例)和对照组(双腔气管插管,n=65例),对比分析两... 目的比较两种单肺通气技术对胸腔镜食管癌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5年1月13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胸腔部分单肺通气方式分为试验组(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n=72例)和对照组(双腔气管插管,n=65例),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指标,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淋巴结清扫效率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137.7±20.7)min,短于对照组的(163.8±27.3)min(P<0.001);试验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2.2±3.3)枚,多于对照组的(19.8±4.6)枚(P=0.024)。试验组喉返神经损伤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4%vs.9.2%,P=0.037;2.8%vs.12.3%,P=0.032);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ICU天数、住院天数、吻合口瘘、乳糜胸、胸腔内出血、切口感染、胃排空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可以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腔镜 纵隔 淋巴结切除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淋巴结转移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宗民 孟繁琴 张俊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6期657-658,共2页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且近几年复发转移呈增长趋势。我们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资料完整的45例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及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且近几年复发转移呈增长趋势。我们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资料完整的45例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其复发转移规律,以便对术后患者复查,为术后复发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计划,使患者治疗获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吻合口复发 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庞作良 孙伟 +4 位作者 张国庆 斯刊达尔.阿布力孜 高胜利 阿迪利.萨来 毛拉.艾沙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4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 从淋巴结转移度的角度探讨胸段食管癌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 86例食管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 86例胸段食管癌共检出淋巴结 180 6枚 ,平均每... 目的 从淋巴结转移度的角度探讨胸段食管癌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 86例食管癌合并纵隔淋巴结转移者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 86例胸段食管癌共检出淋巴结 180 6枚 ,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 (18± 4 .6 )枚 (15~ 30枚 )。转移淋巴结 2 5 3枚 ,淋巴结转移度 14 .0 % (2 5 3 180 6 )。中纵隔淋巴结转移度与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食管癌病变部位与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相关 (P<0 .0 1) ;术后病理T分期与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有显著相关 (P <0 .0 0 1)。食管癌病变长度与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相关 (P =0 .2 0 3)。食管癌病变部位与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无显著相关 (P =0 .933)。结论 胸段食管癌纵隔淋巴结呈“双向性”转移 ,纵隔不同区域的淋巴结转移度与肿瘤的部位、T分期有关 ,对于食管癌病变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均应进行严格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 纵隔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不同淋巴结切除术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赖鸿章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不同淋巴结切除术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颈部—右胸—腹部三切口组(n=39)和左胸切口组(n=35),比较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不同淋巴结切除术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颈部—右胸—腹部三切口组(n=39)和左胸切口组(n=35),比较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等相关指标,并对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三切口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1.53±6.07)个,显著高于左胸切口组的(13.04±4.2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术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对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三切口组术后生存率为69.23%,高于左胸切口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食管癌行颈部—右胸—腹部三切口术式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目,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经颈部—右胸—腹部三切口 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87例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 目的探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87例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4.4%,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效果较佳,且安全性也较高,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 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化疗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对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美云 储祥健 +3 位作者 周江云 刘加玉 吴莹莹 郭妹 《交通医学》 2018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小剂量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患者65例分为调强放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5例。调强放疗组单纯采用调强放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调...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小剂量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患者65例分为调强放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5例。调强放疗组单纯采用调强放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小剂量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1年、2年、3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1.4%,高于调强放疗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97.1%,调强放疗组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为1年生存率62.5%,高于调强放疗组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28.4%、9.8%,调强放疗组分别为19.7%、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现骨髓抑制30例(85.71%),调强放疗出现17例(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4例(68.57%),调强放疗组出现6例(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道炎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小剂量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可提高食管癌术后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紫杉醇 奈达铂 食管癌术后 纵膈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CT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莫永峰 张国兵 +1 位作者 赵新林 王勇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CT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158例经CT确诊或者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为食管癌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主要分布、CT表现特点等资料总结... 目的:研究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CT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158例经CT确诊或者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为食管癌术后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术后淋巴结转移时间、主要分布、CT表现特点等资料总结报道。结果:126例患者中共出现179个转移淋巴结,直径在13~37rnm之间,平均直径为(26.17±7.01)mm,主要呈圆形或者浅分叶,密度均匀或者不均匀,有明显的强化或者出现融合、坏死;淋巴结的转移分布大体情况如下:膈上食管旁淋巴结组(8区)共有7个(3.91%),右上段气管旁淋巴结组(2R区)共有46个(25.70%),隆突下淋巴结组(7区)共有55个(30.73%),左上段气管旁淋巴结组(2L区)共有42个(23.46%),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组(4L区)共有15个(8.37%),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组(4R区)共有5个(2.79%),肝转移淋巴结组共有5个(2.79%),腹膜后淋巴结组共有4个(2.24%)。由此可见,食管癌术后淋巴结的转移大多在2R区、7区以及2L区等出现,占淋巴结总转移的73.74%;淋巴结的转移时间在3个月~26个月之间,平均(18.03±10.03)月。结论:食管癌术后淋巴结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CT可以进行有效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指导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 淋巴结转移 CT表现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