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1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黄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87例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 目的探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87例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4.4%,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效果较佳,且安全性也较高,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 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化疗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用于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的疗效
2
作者 吴艳林 蔡政 +3 位作者 万里新 屈中玉 王文廉 盛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0-1651,共2页
对于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患者,一般很难再进行手术治疗〔1〕。研究发现〔2〕,常规放疗的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尚不能达到临床满意的程度,探索新的放疗方案给肿瘤科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现将我们研究的三维适形放疗用于食管癌纵隔转移... 对于食管癌术后复发的患者,一般很难再进行手术治疗〔1〕。研究发现〔2〕,常规放疗的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尚不能达到临床满意的程度,探索新的放疗方案给肿瘤科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要求,现将我们研究的三维适形放疗用于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建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5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诊治的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诊治的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经过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后,4例得到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总有效率为71.88%。放疗期间,13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12例出现放射性食管症状,但是症状不严重,并不影响正常治疗。结论对于食管癌治疗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性治疗疗效显著,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食管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玉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5期144-145,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膈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方法将220例食管癌纵膈转移淋巴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联合常规放疗治疗,观... 目的研究并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在食管癌纵膈转移淋巴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方法将220例食管癌纵膈转移淋巴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联合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三维适形放疗,对比2组临床缓解率、3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87.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22.73%高于对照组的1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纵膈转移淋巴结患者而言,运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不仅可有效降低患者放疗的不良反应,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纵膈转移淋巴结 三维适形放疗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对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艳 刘学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对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钙黏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96例,随机编号方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对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钙黏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96例,随机编号方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持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免疫功能、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cancer antigen 125,CA125)、E-cadherin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咽下困难、胸闷不舒、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等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YFRA21-1、CEA、CA12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E-cadherin阳性率72.92%高于对照组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皮炎、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可以提高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及E-cadherin的表达,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贞归脾汤 食管癌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免疫功能 E-CADHERIN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VEGF、P53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其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陈小霞 丁子睿 +3 位作者 贺垒 杨蕾 板利娟 朱文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774-777,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食管癌患者,采集其癌组织(观察组)与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VEGF、P53表达差异;并收集患者资料,分析VEGF、P53阳...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食管癌患者,采集其癌组织(观察组)与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VEGF、P53表达差异;并收集患者资料,分析VEGF、P53阳性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另外随访3年,分析VEGF、P53阳性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VEGF阳性率为69.17%(83/120)、P53阳性率为75.00%(90/120),均高于对照组的33.33%(40/120)、31.67%(3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P5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相关(P<0.05);VEGF、P53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P53在食管癌组织内呈高表达,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阳性表达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食管癌伴巨大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
7
作者 王倩倩 邹孔桢 +1 位作者 张小雨 林萍萍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多种良恶性肿瘤均可能出现颈部肿物,在既没有其他系统症状又没有病理活组织检查的情况下难以做出正确诊断,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以巨大颈部淋巴结转移伴疼痛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患者较为少见。该文报道1例以巨大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 多种良恶性肿瘤均可能出现颈部肿物,在既没有其他系统症状又没有病理活组织检查的情况下难以做出正确诊断,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以巨大颈部淋巴结转移伴疼痛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患者较为少见。该文报道1例以巨大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表现的食管癌患者,患者接受多线治疗方案,病情虽反复进展,但仍达到了33个月的较长生存期。该文对食管癌伴巨大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及预后进行报道,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认识水平,提高该病首诊率并及早治疗,使患者获得较高生活质量及更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诊断 治疗 生活质量 生存期
下载PDF
转移灶降钙素分泌指数与甲状腺髓样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
8
作者 赵炎斌 张欣悦 +3 位作者 陈伟 钱亦淳 陈心源 刘方舟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转移灶降钙素分泌指数(CIM)与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特别是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潜在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江苏省肿瘤医院61例MTC患者的CIM值与颈部淋巴结特别是上纵隔淋巴结的转... 目的探讨转移灶降钙素分泌指数(CIM)与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特别是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潜在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江苏省肿瘤医院61例MTC患者的CIM值与颈部淋巴结特别是上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IM值与患者年龄、性别、同侧、对侧、上纵隔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复发率之间的关系。结果CIM值与侧颈淋巴结转移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均存在相关性(P<0.05)。进一步分析确定了CIM值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71.2 ng/(L·mm^(3))、145.4 ng/(L·mm^(3))。结论CIM值预测MTC患者颈部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转移灶降钙素分泌指数 纵隔 淋巴结转移 手术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细胞角蛋白19及血清应答因子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9
作者 刘慧丽 陈生强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4期1714-1718,共5页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 (CYFRA21-1)及血清应答因子(SRF)对食管癌(E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治疗的12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C患者SCC、CYFRA21-1、SRF与E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SCC、CYFRA21-1和SRF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28例EC患者中,有40例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1.25%;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居住地、婚姻情况、教育程度、抽烟、饮酒、病变部位、肿瘤长径、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χ^(2)=0.302、0.236、1.283、0.145、0.348、0.348、0.984、0.046、0.029、0.332、2.086、0.398、1.112,P>0.05),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SRF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188、5.593、7.435、7.160、8.50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SCC、CYFRA21-1及SRF均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CC、CYFRA21-1、SRF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r=0.645、0.667、0.658,P<0.05);SCC、CYFRA21-1、SRF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860及0.883,而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952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C、CYFRA21-1、SRF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SCC、CYFRA21-1、SRF三者联合检测淋巴结转移发生的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细胞角蛋白19 血清应答因子
下载PDF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PET/CT应用价值研究
10
作者 张明 陈娟 +1 位作者 李晓敏 李明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69-0172,共4页
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30例有食管癌且存在淋巴结转移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 PET/CT成像技术,评价并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特点。结果 PET/CT能够清晰显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和范围。其中,20例患者在PET/CT检... 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30例有食管癌且存在淋巴结转移病人为研究对象,应用 PET/CT成像技术,评价并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特点。结果 PET/CT能够清晰显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和范围。其中,20例患者在PET/CT检查中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灶,10例患者未显示淋巴结转移灶。PET/CT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90%。结论 PET/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PET/CT
下载PDF
开胸手术与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疗效对比
11
作者 袁世立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与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山东省单县海亚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胸组和腔镜组,各41例。开胸组采用右...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与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山东省单县海亚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胸组和腔镜组,各41例。开胸组采用右后外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腔镜组采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胸引流量、胸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胸组延长,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较开胸组减少,胸引流量及胸引流时间、住院时间较开胸组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胸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内开胸组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胸腹腔镜手术比开胸手术术野暴露更清晰,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老年人 开胸手术 胸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术前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张磊 米玉霞 王建业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中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术前诊断MLNM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80例NSCLC患者中,N0期31例,N1期24例,N2期25例,其中MLNM 25例(31.25%);术前MSCT诊断N0期34例,N1期24例,N2期22例,术前MSCT对NSCLC患者N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一致性一般(Kappa=0.735);25例合并MLNM患者中,术前MSCT确诊19例,其对NSCLC患者MLNM的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531),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00%、80.00%、78.75%、63.33%和88.00%;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直径、胸膜凹陷与否、不同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与否以及不同淋巴结短径的NSCLC患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NSCLC患者MLNM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结合原发病灶大小、胸膜凹陷、肿大淋巴结位置、累及粗大肺静脉等多方面信息可为淋巴结清扫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纵隔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CEA、Cyfra21-1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回顾性研究
13
作者 吴俊宏 李雪萍 +1 位作者 孔少龙 杨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白蛋白19片段(Cyfra21-1)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白蛋白19片段(Cyfra21-1)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MLN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MLNM组(44例)和非MLNM组(103例)。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DCE-MRI定量参数和血清CEA、Cyfra21-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血清CEA、Cyfra21-1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MLNM的价值。结果MLNM组Ktrans、Kep、Ve,血清CEA、Cyfra21-1水平高于非MLNM组(P<0.05)。Ktrans、Kep、Ve、CEA、Cyfra21-1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MLN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618、0.609、0.643、0.730,联合Ktrans、Kep、Ve、CEA、Cyfra21-1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发生MLNM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高于单独诊断。结论非小细胞肺癌MLNM患者的DCE-MRI参数Ktrans、Kep、Ve增加,血清CEA、Cyfra21-1水平升高,联合DCE-MRI参数和血清CEA、Cyfra21-1检测可提高对MLNM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癌胚抗原 细胞白蛋白19片段
下载PDF
256层CT灌注成像联合半乳糖凝集素-3在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岩 荆利民 +1 位作者 王伟 李东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目的:分析256层CT灌注成像参数(CTPI)联合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n=45)和未转移组(n=42... 目的:分析256层CT灌注成像参数(CTPI)联合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n=45)和未转移组(n=42)。另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40)。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清Gal-3水平检测,并采用Brilliance iCT扫描仪进行CT灌注扫描。比较三组CTPI[表面通透性(PS)、灌注值(PV)、肺动脉血流量(PA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强化峰值(PEI)、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和血清Gal-3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PI、血清Gal-3水平及联合检测在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转移组PS,PV和Gal-3均高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未转移组PS,PV和Gal-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S值、PV及Gal-3水平联合检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线下面积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CTPI联合血清Gal-3检测对术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肺癌患者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层CT灌注成像参数 半乳糖凝集素-3 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SCT在肺癌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5
作者 李盛旗 涂伟岚 王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3703-370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癌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癌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MSCT参数差异,采用受试...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癌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肺癌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6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MSCT参数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诊断肺癌的效能;分析肺癌患者CT征象,并采用配对四表格χ~2检验分析MSCT诊断肺癌患者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肺容积差及肺密度差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肺容积比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SCT检查中的肺容积差、肺容积比及肺密度差均对肺癌有诊断效能,且三者联合诊断的效能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64(P<0.05)。肺癌患者MSCT示,病灶壁厚不均匀,多见边缘分叶、毛刺、不规则、棘突征,肿瘤内部可见“空泡”征;本文60例肺癌患者中,病理证实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35例,淋巴结转移肺癌患者的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棘突征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60例肺癌患者肿大淋巴结共232枚,其中肺门56枚,纵隔176枚,病理阳性35例,共138枚;MSCT显示短径>10mm的淋巴结139枚,114枚病理阳性,误诊25枚(病理证实为反应性增生),诊断准确率为78.88%,kappa值为0.561;联合CT征象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120枚,准确率为83.62%,kappa值为0.670。结论:MSCT在肺癌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有明显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MSCT 诊断
下载PDF
基于PET/CT代谢参数的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构建
16
作者 刘佳楹 付伟 +1 位作者 王健庄 范志刚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1期1403-1407,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代谢参数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93例NSCL...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代谢参数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汉中市三二〇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93例NSCLC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无存在纵膈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92例)和未转移组(201例)。单因素、多因素分析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影响因素,构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模型,并行预测效能分析。结果293例患者中,共清扫淋巴结4510个,其中检出转移淋巴结92例341个,包括N1期173个,N2期168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最大径、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in)、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全身病灶糖酵解总量(TLG)、肿瘤代谢体积(MTV)均可能与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最大径、SUVmin、SUVmean、SUVmax、TLG、MTV是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4、0.689、0.704、0.655、0.683和0.857。结论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受原发灶最大径和PET/CT代谢参数指标独立影响;利用以上5个因素构建的数据模型对于患者的纵隔淋巴结转移预测显示出良好的效能,值得在工作中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模型
下载PDF
PET-CT联合临床病理特征评估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17
作者 沈子青 朱心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16-220,共5页
结合术前PET-CT检查结果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肺腺癌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20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行PET-CT检查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纵隔淋... 结合术前PET-CT检查结果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肺腺癌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20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行PET-CT检查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18例(13.6%)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央型(OR=6.62,95%CI:1.35-32.47,P=0.02),纵隔淋巴结SUVmax值≥2.5(OR=127.73,95%CI:9.62-1696.14,P<0.001),胸膜侵犯(OR=5.2,95%CI:1.06-25.62,P=0.043)是肺腺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ET-CT联合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预测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PET-CT 纵隔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双能量CT定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分析
18
作者 李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1期54-56,60,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定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102例NSCL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证实是否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双能量CT检...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定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2月睢宁县中医院收治的102例NSCL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证实是否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双能量CT检查,比较两组间患者纵隔淋巴结分布情况、临床资料和双能量CT定量参数[动脉期、静脉期碘浓度(IC)、有效原子序数(Zeff)、标准化碘浓度(NIC)]差异,分析上述参数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102例NSCLC患者中,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35例(34.31%),共有195枚纵隔淋巴结纳入研究,其中转移组52枚,非转移组143枚,两组淋巴结纵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转移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7区(21枚,40.38%)、10R区(7枚,13.46%),未转移组主要分布于7区(34枚,23.78%)、4L区(23枚,16.08%);转移组T1~T2分期患者比例低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转移组比较,转移组动脉期、静脉期IC、Zeff、NIC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动脉期、静脉期IC、Zeff、NIC等参数评估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范围为0.767~0.866(P<0.05),联合评估的AUC为0.919(P<0.05)。结论:双能量CT定量参数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双能量CT 定量参数 评估价值
下载PDF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智能影像研究进展述评及展望
19
作者 陈天武 吴玉平 《西部医学》 2023年第4期469-473,479,共6页
食管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也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食管癌切除术是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术前准确判断淋巴结状态对患者手术方式的制定,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预测至关重要。但目前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转移... 食管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也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食管癌切除术是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根治性治疗的基础,术前准确判断淋巴结状态对患者手术方式的制定,术后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预测至关重要。但目前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转移性淋巴结的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影像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图像分析方法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研究带来了新思路。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主要包括纹理分析、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这些技术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定量特征来描述肿瘤特征和异质性等生物学信息,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因此,本文主要对基于纹理分析、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三种人工智能技术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研究进展做一述评,并对将来可能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我国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纹理分析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MSCT MPR技术诊断食管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祁清芳 高井海 +2 位作者 张云 王胜和 巴正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5期82-84,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诊断食管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1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MSCT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扫描MP...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诊断食管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19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MSCT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扫描MPR技术对食管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 119例患者病理诊断包括T_(1)期15例,T_(2)期36例,T_(3)期55例,T_(4)期13例,MSCT扫描MPR技术诊断T分期准确率为75.63%(90/119);MSCT扫描MPR技术对食管癌T_(1)、T_(2)、T_(3)、T_(4)分期诊断与病理分期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别为0.647、 0.531、0.663、0.757;119例食管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者41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78例,影像学检查检出的693枚淋巴结中经病理学证实其中157枚为转移淋巴结,536枚为非转移淋巴结;转移淋巴结MSCT征象中淋巴结短径、长径、横纵比大于非转移淋巴结,边缘模糊、成簇分布、中央低密度比例高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淋巴结横纵比比鉴别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高于淋巴结短径、长径、边缘模糊、成簇分布、中央低密度评估曲线下面积0.756、0.652、0.575、0.562、0.582,淋巴结短径评估效能高于长径、边缘模糊、成簇分布、中央低密度(P<0.05);以淋巴结横纵比鉴别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MSCT扫描MPR技术诊断食管癌N分期灵敏度80.49%、特异度65.38%、准确率70.59%,与病理结果Kappa值=0.413。结论 MSCT扫描MPR技术处理中用淋巴结短径作为转移淋巴结评估标准效能较高,而纵横比可进一步提高评估价值,MSCT扫描MPR技术可用于临床食管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TNM分期 淋巴结转移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