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的效果
1
作者 李金銮 杜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 观察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PPH)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方法,分析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4月17... 目的 观察步行训练联合Buerger运动改善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PPH)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京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为研究对象,运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的管理方法,分析2021年11月15日至2022年4月17日住院的33例病人(对照组)PPH发生率高的原因,指导2022年5月5日至10月31日住院的38例病人(观察组)早餐后实施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比较PDCA实施前后2组病人早餐后30、60、90、120 min PPH的发生率,以及2组病人对PPH知识知晓、早餐后主动运动情况。比较项目实施前后护士对PPH知识知晓、宣教落实的情况。结果 2组病人性别、年龄、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餐后PPH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比45.45%,P=0.006)。观察组病人对PPH的概念、易患人群、发生时间的知晓率及餐后主动运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项目实施后,护士对PPH的概念、血压下降特点、发生时间、非药物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及PPH宣教落实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步行联合Buerger运动能有效降低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早餐后低血压的发生,PDCA管理法能提高病人及护士对PPH知识的知晓率,促进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将PPH的危害性控制在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训练 Buerger运动 老年人 高血压 餐后低血压
下载PDF
基于“脾胃枢机”论治餐后低血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青 梅俊 +2 位作者 张瑶 刘玥 徐凤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6,共4页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与隐患。受《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启发与李东垣《脾胃论》思想的影响,通过解析脾胃枢机与餐后低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若脾... 餐后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与隐患。受《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启发与李东垣《脾胃论》思想的影响,通过解析脾胃枢机与餐后低血压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若脾胃虚弱,则中焦化源不足;枢机不利,则津液运化失司;脾胃失调,则气机斡旋失常,多见餐后低血压。依据脾胃枢机理论,对餐后低血压的治疗提出了补脾胃,升清阳,助化源;调脾胃,祛浊邪,助运化;理脾胃,燮枢机,致平衡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脾胃枢机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餐后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前兆?
3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4年第7期57-57,共1页
@芬姐:我今年48岁,父亲和姐姐都有糖尿病,所以我平时也很关注血糖,会定期测一下。最近,我发现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时高时低,有两次到了8毫摩尔/升,请问这会不会是糖尿病前兆?@柯大夫:人的血糖,正常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只要在允... @芬姐:我今年48岁,父亲和姐姐都有糖尿病,所以我平时也很关注血糖,会定期测一下。最近,我发现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时高时低,有两次到了8毫摩尔/升,请问这会不会是糖尿病前兆?@柯大夫:人的血糖,正常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只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波动,就算正常:即空腹血糖<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 毫摩尔 糖尿病 正常值 前兆 柯大夫
下载PDF
防控糖尿病,须盯紧餐后血糖
4
《漫科学(新健康)》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根据2023年4月6日发布的第十版《全球糖尿病概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5.37亿的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也就是说,全球有1/4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由于中国人的基因型、... 根据2023年4月6日发布的第十版《全球糖尿病概览》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约有5.37亿的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发病率高达12.8%,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也就是说,全球有1/4的糖尿病患者在中国。由于中国人的基因型、β细胞功能特点等因素,中国糖尿病患者更多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流行病学数据表明,82%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有高达47%的患者是“单纯”餐后血糖升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有超过一半患者在50岁以下。针对中国糖友这一特色,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母义明教授牵头,纪立农、朱大龙等20余位中国糖尿病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制定《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强调了餐后血糖管理的紧迫性、重要性。现根据专家共识,将有关餐后高血糖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血糖 中华医学会 餐后高血糖 Β细胞功能 专家共识 领域专家 流行病学数据 数据显示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孙陆衍 张广吾 +4 位作者 周婷婷 蒋黎 王芳 史梦倩 范世宏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9期789-793,798,共6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 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以OGTT试验1 h血糖值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低1 hPG组(100例)和高1 hPG组(10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稳态模型指数,分析1 h血...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 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以OGTT试验1 h血糖值中位数为界,将患者分为低1 hPG组(100例)和高1 hPG组(10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稳态模型指数,分析1 h血糖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1 h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低1 hPG组比较,高1 hPG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Z分别=-3.41、-3.04、-2.43、-1.98、-2.45,t分别=-3.16、-2.37、-4.25,χ~2=16.50,P均<0.05),2 hCP、3 hCP及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明显降低(Z分别=-2.57、-2.12、-4.96,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 h血糖与TG、TC、LDL、ALT、AST、HbA1c、hsCRP及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0.27、0.28、0.23、0.31、0.28、0.29、0.20、0.18,P均<0.05),与HOMA-β呈负相关(r=-0.4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G、LDL、ALT、HOMA-β及HOMA-IR是1 h血糖的影响因素(t分别=2.17、3.05、5.73、-9.26、4.03,P均<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1 h血糖与血脂、肝功能、稳态模型指数及机体炎症反应水平相关,1 h血糖可以作为糖尿病血糖监测的一个新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餐后1 h血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刘艳敏 胡厚琴 +1 位作者 刘智健 李荣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2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广州开发区医院门诊收治的脾胃不和型FD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广州开发区医院门诊收治的脾胃不和型FD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颗粒治疗,2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胃泌素水平、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改良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估量表(mSODA)评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SF-36)]、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χ^(2)=7.265,P=0.007)。治疗4周后,2组胃脘胀满、餐后早饱、恶心嗳气、心烦叹息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腹胀痛症状、非腹胀痛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腹胀痛症状、非腹胀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vs.4.76%,P=1.000)。结论补中益气颗粒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胃不和型FD餐后不适综合征可取得较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早饱、腹痛等症状,改善消化功能,提升胃肠动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脾胃不和型餐后不适综合征 补中益气颗粒 多潘立酮片 疗效 消化功能
原文传递
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黄海蕾 沙伟 +2 位作者 熊星 杭海 尤立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析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36例。中药组接受辛开苦降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西药组口服枸橼... 目的探析中医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各36例。中药组接受辛开苦降法(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西药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上腹胀、纳食减少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中药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上腹胀积分分别为(1.13±2.00)、(1.03±1.55)、(0.68±1.45)、(0.34±1.23)分,均低于西药组的(2.11±2.11)、(1.89±2.04)、(1.44±1.70)、(1.11±1.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纳食减少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中药组患者的症状总分(3.43±4.75)分低于西药组的(6.88±4.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7.2%,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7.8%,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胀、嗳气等症状,较常规西医治疗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不适综合征 辛开苦降法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寒热错杂型
下载PDF
复配多糖延缓面团消化及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8
作者 张玉荣 戴利君 张久亮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3,共10页
为研究复配多糖对面团消化及餐后血糖的影响,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筛选效果优良的天然多糖进行复配,探究不同多糖复配组对淀粉消化相关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测定多糖-面团体系的质构特性,最后以小鼠餐后血糖实验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 为研究复配多糖对面团消化及餐后血糖的影响,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筛选效果优良的天然多糖进行复配,探究不同多糖复配组对淀粉消化相关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测定多糖-面团体系的质构特性,最后以小鼠餐后血糖实验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从10种不同来源的天然多糖中筛选确定添加量之比均为2:2:1的黄芪多糖、灰树花多糖、桦褐孔菌粗多糖复配组合(命名为:黄芪复配组)及黄花菜多糖、灰树花多糖、桦褐孔菌粗多糖复配组合(命名为:黄花菜复配组)延缓面团消化的效果最好。黄芪复配组及黄花菜复配组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3.65μg/mL和10.63μg/mL。质构数据显示多糖复配组可能限制面团中淀粉面筋网络的形成,抑制其消化速率。餐后血糖动物实验显示黄花菜复配组降低小鼠餐后血糖的效果最佳,黄芪复配组的降糖效果与阳性药阿卡波糖相当。结果证明,复配多糖可以延缓面团消化及降低餐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复配 面团 体外消化 餐后血糖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单一及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瑛 张木林 +1 位作者 陈欣 郭琳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72例疑似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接受HbA1c、FPG、2 h PG检验,以糖耐量测定为诊断“金标准”。比较HbA1c、FPG、2 ...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72例疑似有糖尿病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接受HbA1c、FPG、2 h PG检验,以糖耐量测定为诊断“金标准”。比较HbA1c、FPG、2 h PG单一及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72例受检者中有58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联合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83%、92.86%、94.44%;HbA1c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86%、28.57%、66.67%;FPG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1.03%、35.71%、72.22%;2 h PG检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59%、42.86%、70.83%。联合检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其他HbA1c、FPG、2 h PG单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FPG、2 h PG联合检验相较单一检验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诊断价值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钟玉华 林铭旭 +2 位作者 师柔 蒿自睿 李桂平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15-819,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最终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足、截肢等严重并发症。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过去多以...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最终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足、截肢等严重并发症。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过去多以空腹血脂来代表个体的血脂状态。然而,餐后血脂才是1 d内占主导地位的脂类状态,是全天最真实的状态。餐后高脂血症是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重要特征,并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文章对T2DM患者血脂的变化特点、餐后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血脂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血管生理参数及衰弱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贺琼逸 范兴满 +4 位作者 方舟 王新宴 马晨越 王猛 张海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相关血管生理参数以及衰弱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空军特色医学中心89例平均年龄89岁的高龄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餐后低血压(PPH)的定义分为PPH组和非PPH组。描述不同组间的血...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相关血管生理参数以及衰弱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空军特色医学中心89例平均年龄89岁的高龄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餐后低血压(PPH)的定义分为PPH组和非PPH组。描述不同组间的血管生理参数情况,并结合衰弱、自护能力量表进一步探讨餐后低血压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PPH组患者踝肱指数(ABI)显著低于非PPH组(1.10±0.13 vs.1.17±0.13,P<0.05),PPH组Ⅲ~Ⅳ级眼底血管硬化患者明显多于非PPH组(34.7%vs.10.0%,P<0.05),而非PPH组衰弱患者明显多于PPH组(55.0%vs.32.7%,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程度(OR=0.225,95%CI:0.072~0.709,P<0.05)、ABI(OR=0.001,95%CI:0.000~0.215,P<0.05)、眼底血管硬化程度(OR=4.904,95%CI:1.271~18.920,P<0.05)可显著影响PPH的发生。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ABI、眼底血管硬化以及衰弱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龄 餐后低血压 血管 衰弱
下载PDF
老十针针法联合敷脐疗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疗效观察
12
作者 郝婧君 卢岩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观察老十针针法联合敷脐疗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组给予老十针针法联合敷脐疗法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餐后饱胀不适感、早饱感评分,... 目的:观察老十针针法联合敷脐疗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组给予老十针针法联合敷脐疗法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餐后饱胀不适感、早饱感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SAS评分均下降(P<0.05),试验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钡条胃排空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复发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十针针法联合敷脐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不适综合征 脾胃虚弱型 老十针针法 敷脐疗法
下载PDF
孕早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淑萍 丁锦根 郑珠莲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诊...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三明市第二医院确诊为GDM的7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GDM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产检健康的7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的FPG、2 hPG及HbA1c检测结果,分析FPG、2 hPG及HbA1c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GDM组孕早期FPG、2 hPG及HbA1c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PG、2 hPG及HbA1c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4.67%)、特异度(93.33%)、准确度(94.67%)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孕早期FPG、2 hPG及HbA1c指标对GDM有较好的联合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下载PDF
成人餐后血脂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何疆春 熊振宇 +6 位作者 李云芝 张宁坤 王丽丽 王丹 佟晓利 陈宇 李田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餐后血脂水平检测对我国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预测的意义。方法整群抽取2020年8月~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5~74岁人群共979例,完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分别测定其空腹及统一... 目的探讨餐后血脂水平检测对我国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预测的意义。方法整群抽取2020年8月~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5~74岁人群共979例,完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分别测定其空腹及统一标准早餐后2 h的餐后血脂水平。对空腹与餐后血脂代谢特点及其与各体格测量指标:体质指数(BMI)、腰高比(WHtR)、腰围(WC)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5~74岁人群自身空腹与餐后血脂水平相比,餐后三酰甘油(TG)水平较空腹时明显增高,餐后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空腹时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空腹和餐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人空腹及餐后TG与BMI、WHtR、WC均呈正相关(P<0.01);空腹及餐后HDL-C与BMI、WHtR、WC均呈负相关(P<0.01)。餐后TG与BMI、WHtR、WC相关性均大于空腹TG。结论35~74岁人群餐后血脂与BMI、WHtR、WC相关性强,与空腹血脂一样可进行ASCVD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空腹血脂 餐后血脂 腰高比 体质指数
下载PDF
帕金森病并发吞咽障碍及餐后低血压1例护理体会
15
作者 孙雪莲 童晓飞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3期64-66,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深度选择性丧失,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吞咽障碍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1])。可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2])。PD呈现进行性发展,超过80%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吞...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深度选择性丧失,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吞咽障碍是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1])。可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2])。PD呈现进行性发展,超过80%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吞咽困难,多数患者为亚临床表现,不易察觉,且生理结构无异常,属神经性吞咽障碍^([3])。吞咽障碍轻者表现为饮水呛咳、反复咳嗽、流涎、进食缓慢;重者易引发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会窒息而死^([4])。餐后低血压(PPH)是PD患者血压调节障碍中的一种,58.2%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压调节障碍^([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吞咽障碍 餐后低血压 护理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风险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16
作者 魏莎莎 张宁 +1 位作者 苏婷婷 朱秀丽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PPH)风险因素,构建餐后低血压风险预测模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预防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9月—12月选取山东省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3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PPH)风险因素,构建餐后低血压风险预测模型,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预防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9月—12月选取山东省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34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Lasso回归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通过Bootstrap重复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最终纳入年龄、长期高碳水饮食、服用降压药时间、餐前收缩压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尿病病史6个因素。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P<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487,P=0.485),Bootstrap内部验证法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的校准曲线和理想曲线基本重合,拟合良好。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与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餐后低血压 列线图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伴餐后低血压1例
17
作者 何宏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65-67,77,共4页
因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情绪、体位、进餐、温度等。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其中,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是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卒... 因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情绪、体位、进餐、温度等。最常见为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其中,餐后低血压(postprandial hypotension,PPH)是老年人晕厥、跌倒、骨折、卒中的高危因素,可因短时间的血压下降而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上出现餐后头晕、疲乏无力、晕厥时,需考虑存在此种疾病的可能。本病例因“发现血压升高20余年,头晕1月”就诊,在后续复诊及随访中,发现患者低血压与进食早餐相关,考虑餐后低血压,后结合非药物治疗,减少餐后血压波动,改善餐后低血压。本文旨在提醒临床医生注意餐后低血压的发生,同时提高对餐后低血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低血压 老年高血压 病例报道
下载PDF
补中通焦法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观察
18
作者 夏文萍 黎明 段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补中通焦法治疗中虚焦滞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组给予补中通焦法组方的中药汤剂,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 目的 探讨补中通焦法治疗中虚焦滞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组给予补中通焦法组方的中药汤剂,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复发率为3.70%(1/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6/23)(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DDQ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中通焦法治疗PDS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满 功能性消化不良 餐后不适综合征 中虚焦滞证 补中通焦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优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何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27-0130,共4页
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优化护理干预以分析效果尤其是对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于2022.01到2024.01结束病例筛选工作,再对病例样本(糖尿病患者、n=72)做抽签随机分组,2组的入组病例均为36例,持续关注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 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优化护理干预以分析效果尤其是对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于2022.01到2024.01结束病例筛选工作,再对病例样本(糖尿病患者、n=72)做抽签随机分组,2组的入组病例均为36例,持续关注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化护理)的血糖并分析控制效果和并发症报告,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 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均在护理后表现出显著的组间差异且观察组更低(p<0.05);2组均有并发症报告,观察组总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相对更高(p<0.05)。结论 优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实现对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和对并发症的预防,患者满意度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护理干预 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控制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