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精性肝纤维化阶段饮酒量与发病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志红 田德禄 +5 位作者 叶永安 王玉忠 吕运海 李永华 安勇 苏良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6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致病因子酒精摄入量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多中心收集AF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分析,寻找饮酒量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日饮酒量140g/d,饮酒年限20年,累计酒精摄入量1000kg左右时,具有较高的AF患... 目的探讨致病因子酒精摄入量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多中心收集AF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分析,寻找饮酒量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日饮酒量140g/d,饮酒年限20年,累计酒精摄入量1000kg左右时,具有较高的AF患病率。结论饮酒量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纤维化 发病相关性 酒精摄入量 致病因子 临床资料 统计分析 饮酒量 多中心 患病率 AF
下载PDF
农村男性饮酒量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得春 王艳国 吴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4-517,579,共5页
目的研究饮酒量对农村男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安庆地区385名农村务农男性为研究对象,设计统一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收集人口统计资料、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劳动强度等信息;用双能X线吸收仪(LUNAR PRODIGY SN40160)对研究对象进... 目的研究饮酒量对农村男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安庆地区385名农村务农男性为研究对象,设计统一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收集人口统计资料、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劳动强度等信息;用双能X线吸收仪(LUNAR PRODIGY SN40160)对研究对象进行骨密度检测。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骨密度与吸烟、饮酒、日常体力劳动强度、BMI、文化教育程度之间的关联性;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骨密度与年龄、腰围、臀围之间的关联性;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男性饮酒量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关系。结果在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后,每周饮酒量≤700 g 50°白酒,可明显增加股骨(P<0.05)、腰椎(P<0.05)和全身(P<0.01)的骨密度,随着饮酒量增加对骨密度影响有逐渐减弱趋势,但并未显示降低骨密度的作用。结论农村男性人群适量饮酒可增加骨密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相关性 骨矿物质密度
下载PDF
592例心脑血栓患者饮酒量对血脂、血糖、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丁书文 魏陵博 戎冬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选取 5 92例心肌梗死或 (和 )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除外 )的男病人为研究对象 ,按照饮酒量的不同进行分组 ,观察了饮酒量对心脑血栓病患者血脂、血糖、血压的影响。结果 :未发现单纯少量饮酒的降TC、TG作用及升HDL作用。饮酒大量者TC有... 选取 5 92例心肌梗死或 (和 )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除外 )的男病人为研究对象 ,按照饮酒量的不同进行分组 ,观察了饮酒量对心脑血栓病患者血脂、血糖、血压的影响。结果 :未发现单纯少量饮酒的降TC、TG作用及升HDL作用。饮酒大量者TC有下降的趋势 ;单纯中大量饮酒可能使血糖降低 ,而合并吸烟则使这种作用消失 ;在有吸烟习惯的人中少量饮酒也增高血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血脂 血糖 血压
下载PDF
饮酒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维生素B_(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延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饮酒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450例脑梗死患者的饮酒量,分为不饮酒组、少量饮酒组、中量饮酒组和大量饮酒组.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的血浆... 目的 探讨饮酒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维生素B12(VitB12)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450例脑梗死患者的饮酒量,分为不饮酒组、少量饮酒组、中量饮酒组和大量饮酒组.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的血浆Hcy、VitB12水平.比较各组高Hcy血症(HHcy)、低VitB12的比率,对各组患者的血浆Hcy与VitB12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大量饮酒组的HHcy和低VitB12的比率及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05~0.01),VitB12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P <0.05 ~0.01).中量饮酒组HHcy的比率及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少量饮酒组和不饮酒组(均P<0.05).少量饮酒组与不饮酒组HHcy的比率、血浆Hcy水平,以及中量、少量和不饮酒组之间低VitB12比率、血浆VitB12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量饮酒组血浆Hcy与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4.053,P<0.01);其他3组血浆Hcy与VitB12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大量、中量饮酒可升高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大量饮酒降低血浆VitB12水平.不或少量饮酒对血浆Hcy水平,中量及其以下饮酒对血浆VitB12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缺血性脑血管病 同型半胱氨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脂肪肝患者饮酒量与代谢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袁乐媛 王炳元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41-443,共3页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饮酒及饮酒量多少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体检中心诊断为脂肪肝的1 868例患者,按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饮酒及饮酒量多少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体检中心诊断为脂肪肝的1 868例患者,按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后者分为绝对不饮酒的脂肪肝(N-NAFLD)和饮酒量没有达到AFLD诊断标准的脂肪肝(D-NAFLD),分析比较其患MS的风险。结果与NAFLD相比,AFLD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GLU)显著增高(P<0.05),而体质量指数(BMI)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NAFLD相比,D-NAFLD患者SBP、HDLC、GLU显著降低(P<0.05),而BMI、TG显著升高(P<0.05),DBP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LD发生MS的风险明显高于NAFLD。与N-NAFLD相比,D-NAFLD患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而血脂异常症及肥胖症的发病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代谢综合征
下载PDF
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团结 常红叶 +5 位作者 朴金龙 陈小平 尚祥岭 徐璐璐 常杰 齐昆青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8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以30mg≤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且肾功能正常(血肌酐<133μmo... 目的:探讨不同饮酒量与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2月-2015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以30mg≤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300mg且肾功能正常(血肌酐<133μmol/L)为标准。按照患者饮酒量进行分组,比较大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不饮酒组的基础信息和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结果:三组糖尿病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大量饮酒组为70.2%,适量饮酒组为27.3%,不饮酒组为42.8%;大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组和适量饮酒组,适量饮酒组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低于不饮酒组。结论:酒精的适量摄入可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过量摄入则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早期肾脏疾病患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糖尿病 早期肾脏疾病
下载PDF
内蒙地区居民饮酒量与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及远期预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艳梅 冯玉宝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内蒙地区居民不同饮酒量与该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特点及远期预后的相关关系。特点包括:发病年龄、吸烟率、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载脂蛋白A(apoA)、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肌... 目的:探讨内蒙地区居民不同饮酒量与该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特点及远期预后的相关关系。特点包括:发病年龄、吸烟率、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载脂蛋白A(apoA)、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肌钙蛋白(TnT)、心电图改变(ST或非ST抬高)、冠脉特征。远期预后主要评价1年再发心血管事件(指标包含1年再发心绞痛、1年再发心肌梗死、1年再发恶性心律失常、1年再发心衰、心源性猝死)。方法:选取2017-01~2019-01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且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00例,其中女性50例,男性250例,因部分患者资料不全,剔除26人,入组患者年龄29~86岁,平均年龄(58.62±11.30)岁。所有入组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根据调查问卷询问患者饮酒量,根据计算公式计算饮酒量,分为大量饮酒组(A组)、适量饮酒组(B组)、非饮酒组(C组)。对发病年龄、吸烟率、检验指标、心电图改变、冠脉特征以及1年再发心血管事件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饮酒组及适量饮酒组患者的AMI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大量饮酒组,具有统计学差异,适量饮酒组发病年龄高于非饮酒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非饮酒组比较,大量饮酒组患者的吸烟率、检验指标(WBC、AST、CRP)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而cTnT、PLT、FIB、apo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冠脉造影特征呈现为血管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而非饮酒组患者病变血管以多支多见,单支可见,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心电图的改变大量饮酒组以ST段抬高为主,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大量饮酒组1年再发心衰事件、心绞痛率增加,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与适量饮酒组相比,大量饮酒组患者的吸烟率、检验指标(WBC、PLT、AST、CRP、TnT)水平升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apoA、FIB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冠脉造影特征呈现为血管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适量饮酒组多支病变可见,但以单支病变为主,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心电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1年再发心绞痛、心衰明显增加,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适量饮酒组的吸烟率与非饮酒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检验指标(WBC、PLT、AST、CRP、cTnT)水平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冠脉病变支数、心电图改变及1年再发心血管事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量饮酒患者AMI发病年龄较轻、吸烟率高,检验指标异常发生率高,心电图改变以ST段抬高为主,饮酒量与1年再发心绞痛、心衰事件呈正相关;适量饮酒可能对AMI的发病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急性心肌梗死 特点 远期预后
下载PDF
饮酒量对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高雪芹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69-170,共2页
作者对饮酒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医学检查研究显示:饮酒3点组较以下组血压明显升高、TG、r-GTP、空腹血糖异常值比率显著升高,GPT、GOT、糖耐量、尿酸也有相同趋势,而HDL-Chol异常值比率饮酒组较非饮酒组... 作者对饮酒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医学检查研究显示:饮酒3点组较以下组血压明显升高、TG、r-GTP、空腹血糖异常值比率显著升高,GPT、GOT、糖耐量、尿酸也有相同趋势,而HDL-Chol异常值比率饮酒组较非饮酒组低。随饮酒量增加,鱼肉类、油脂类食品摄入量增加,奶类、蔬菜类、水果、果类充足率降低;蛋白质、脂肪供能比增高,糖供能比降低;食盐摄取量增加、纤维、糖等减少。饮酒者吸烟率及吸烟量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影响上海市居民饮酒量的社会因素分析
9
作者 吕鹏俊 龚幼龙 +3 位作者 陈启明 胡锦华 顾学琪 胡兆铭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62,共2页
饮少量酒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但过量饮酒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约有56%的车祸,67%的杀人案,30%的性犯罪案均与过量饮酒有关〔1,2〕。因此,控制居民的饮酒量已显得非常重要。本研... 饮少量酒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但过量饮酒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而且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约有56%的车祸,67%的杀人案,30%的性犯罪案均与过量饮酒有关〔1,2〕。因此,控制居民的饮酒量已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拟用多元分类分析(Multi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饮酒量 社会因素 上海
下载PDF
饮酒量与农村女性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李得春 吴涤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96-97,105,共3页
目的:研究饮酒对农村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与骨密度相关的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的信息,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341名研究对象骨密度,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女性饮酒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关系。结果:在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后,与不饮酒比较,每... 目的:研究饮酒对农村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与骨密度相关的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的信息,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341名研究对象骨密度,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女性饮酒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关系。结果:在调整相关影响因素后,与不饮酒比较,每周饮酒量≤700 g 50度白酒未显示与不同部位骨密度有关。结论:农村女性人群适量饮酒未显示与骨密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相关性 骨矿物质密度
下载PDF
7,8-二羟基黄酮对间歇性主动饮酒模型大鼠饮酒量的影响
11
作者 李鑫鑫 张丽丽 +3 位作者 王娜 高青 杨涛 关艳中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0-32,36,共4页
目的研究7,8-DHF对间歇性主动饮酒大鼠饮酒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18,间歇性主动饮酒28天),其中模型组分为模型对照组(n=6),7,8-DHF组(n=6,一次性腹腔注射5mg/kg的7,8-DHF),DMSO组(n=6,一次性腹... 目的研究7,8-DHF对间歇性主动饮酒大鼠饮酒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18,间歇性主动饮酒28天),其中模型组分为模型对照组(n=6),7,8-DHF组(n=6,一次性腹腔注射5mg/kg的7,8-DHF),DMSO组(n=6,一次性腹腔注射等量的DMSO)、观察大鼠饮酒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无差别,模型组间歇性主动饮酒28天,饮酒量及酒精偏好达到稳定状态,成功建立酒精依赖模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7,8-DHF组饮酒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7,8-DHF组大鼠酒精偏好明显减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鼠间歇性主动饮酒28天成功建立酒精依赖模型,7,8-DHF显著降低间歇性主动饮酒大鼠的饮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BDNF 7 8-DHF 饮酒量
下载PDF
101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饮酒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陵博 戎冬梅 +1 位作者 丁书文 焦华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目的探讨101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饮酒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013例心肌梗死或(和)脑梗死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多元逐步回归和分组比较的方法研究患者饮酒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瘀血证积分随饮酒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但不... 目的探讨101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饮酒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013例心肌梗死或(和)脑梗死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多元逐步回归和分组比较的方法研究患者饮酒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瘀血证积分随饮酒量的增加有下降趋势,但不能证明饮酒能防止瘀血证;长期、大量饮酒湿热证积分增高。结论饮酒导致湿热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应限制酒精的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血栓 中医证型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饮酒量 多元逐步回归 研究对象 住院患者 心肌梗死 下降趋势
下载PDF
饮酒量与血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姜先雁 窦相峰 +5 位作者 杨瑛 刘献成 史秀忠 孙凯 陆桂林 张红叶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每日酒精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青岛港健康研究的基线数据,以2000年青岛港全体在职和退休职工,且年龄在18~54岁者为调查对象,并按日酒精摄入量0、<5gd/、5gd/~、10gd/~、20gd/~、40gd/~、≥60gd/分为7组,采用统... 目的探讨每日酒精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青岛港健康研究的基线数据,以2000年青岛港全体在职和退休职工,且年龄在18~54岁者为调查对象,并按日酒精摄入量0、<5gd/、5gd/~、10gd/~、20gd/~、40gd/~、≥60gd/分为7组,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酒精摄入量依据饮酒种类折合计算获得。其他指标均按《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规定获得。结果按性别年龄分层后,单因素分析和协方差调整后结果显示,除18岁~组外,当各年龄组酒精摄入量≥20gd/,随着洒精摄入量的增加,SBP和DBP均有升高的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后显示,酒精摄入量≥20gd/组及其以后各组患高血压病危险性增加。结论酒精摄入量≥20gd/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饮酒量 调查
下载PDF
脑原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主动饮酒大鼠戒断后再饮酒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丽 李鑫鑫 +3 位作者 王娜 高青 杨涛 关艳中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原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otrophic factor,BDNF)对间歇性主动饮酒大鼠酒精戒断后再饮酒量的影响。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6)和模型组(n=36)。空白组无限制自由饮水,模型组间歇性主动饮酒28d后,根... 目的探讨脑原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otrophic factor,BDNF)对间歇性主动饮酒大鼠酒精戒断后再饮酒量的影响。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6)和模型组(n=36)。空白组无限制自由饮水,模型组间歇性主动饮酒28d后,根据戒断时间分为12h组(n=6)、24h组(n=6)、48h组(n=6)、72h组(n=6)、BDNF组(为戒断72h后VTA区注BDNF,n=6)、人工脑脊液组(为戒断72h后VTA区注人工脑脊液,n=6)。所有大鼠每隔7天同一时间称重一次;检测12h组、24h组、48h组、72h组不同酒精戒断时间后的6h内的再饮酒量;检测BDNF组在戒断72h后VTA区注入BDNF对再饮酒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间歇性主动饮酒28d,饮酒量达到稳定状态,成功建立酒精依赖模型;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大鼠体重无显著性变化(P>0.05); 72h组6h内的再饮酒量明显增高,与12h组、24h组、48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DNF组戒断72小时后VTA区注射BDNF再饮酒量显著降低(P<0.05),与72h组和人工脑脊液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鼠间歇性主动饮酒28天成功建立酒精依赖模型,BDNF能显著降低间歇性主动饮酒大鼠酒精戒断后的再饮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BDNF 饮酒量
下载PDF
同江市三村乡社区居民饮酒量调查分析
15
作者 魏忠 王建杰 +2 位作者 赵宏宇 邱洪斌 徐学彬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2,共2页
1992年8月作者对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村乡社区居民进行饮酒量调查。其结果:男性饮酒率52.25%,饮酒量150g/日以上者占13.71%,300g/日以上者占6.43%,450g/日以上者占2.20%,女性饮酒率为6.59%。由此可见,加强健康教育,改变过量饮酒的不良行为... 1992年8月作者对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村乡社区居民进行饮酒量调查。其结果:男性饮酒率52.25%,饮酒量150g/日以上者占13.71%,300g/日以上者占6.43%,450g/日以上者占2.20%,女性饮酒率为6.59%。由此可见,加强健康教育,改变过量饮酒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饮酒量 健康教育 行为
下载PDF
干预性控制饮酒量对嗜酒者并发TIA的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周占杰 周淑莲 卜淑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2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干预性控制饮酒量 嗜酒者 TIA 预后 并发症 短暂性脑缺血
下载PDF
饮酒量与脂肪肝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凤荣 《黑龙江医学》 2003年第3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内科学 关系 饮酒量 脂肪肝
下载PDF
英国:正式推出新的酒精摄人指南 建议大幅减少饮酒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思雨 《中国食品》 2016年第3期63-63,共1页
近期,英国正式推出了新的酒精摄入指南,新的官方指南指出并不存在所谓安全的酒精摄入量。在大多数人不会滴酒不沾的假设基础上,新的指南建议每人每周的饮酒量应当不超过14个单位(一杯175ml的酒精度为13%的葡萄酒为2.3个单位)。之前的... 近期,英国正式推出了新的酒精摄入指南,新的官方指南指出并不存在所谓安全的酒精摄入量。在大多数人不会滴酒不沾的假设基础上,新的指南建议每人每周的饮酒量应当不超过14个单位(一杯175ml的酒精度为13%的葡萄酒为2.3个单位)。之前的建议中,对男女的饮酒量分别作了限制,比如对男子的建议是每天不超过3—4个单位,女子则不超过2—3个单位。同时,英国政府还建议每人每周应当有几天滴酒不沾,并建议怀孕的女性应完全禁酒。而过去的建议是孕妇每周可以喝一两次酒,每次喝不超过两小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威尔 戴维斯
下载PDF
托吡酯可减少特定基因酗酒患者的饮酒量
19
作者 温玉琴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5-35,共1页
酗酒在美国十分普遍,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估计每年因酗酒造成的生产、医疗、刑事司法费用等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抗惊厥药——托吡酯可以显著减少酗酒患者的饮酒量,该发... 酗酒在美国十分普遍,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估计每年因酗酒造成的生产、医疗、刑事司法费用等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抗惊厥药——托吡酯可以显著减少酗酒患者的饮酒量,该发现或可在临床上用于改善酗酒者的饮酒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酗酒者 饮酒量 托吡酯 患者 宾夕法尼亚大学 基因 抗惊厥药 研究人员
下载PDF
饮酒量大,乳腺癌患病风险高
20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67-567,共1页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来自西班牙的Epi-GEICAM研究中的1278例确诊的侵入性乳腺癌(BC)病例,并根据年龄和居住地匹配的对照样本数据,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以用于识别女性一生中不同的饮酒轨迹。研究人员共确定了四个饮酒轨迹。...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来自西班牙的Epi-GEICAM研究中的1278例确诊的侵入性乳腺癌(BC)病例,并根据年龄和居住地匹配的对照样本数据,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以用于识别女性一生中不同的饮酒轨迹。研究人员共确定了四个饮酒轨迹。第一组主要包括终生饮酒量低(<5g/天)的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量 患病风险 乳腺癌 轨迹模型 侵入性 GEI 居住地 样本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