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与监管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费鹏鹏 李才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8-33,共6页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为患不治之症的孩子带来了希望,它促进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但也对现有的社会伦理体系产生了冲突,引起了技术风险、权利责任、社会平等等方面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对人类胚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进行思考,目的...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为患不治之症的孩子带来了希望,它促进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但也对现有的社会伦理体系产生了冲突,引起了技术风险、权利责任、社会平等等方面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对人类胚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进行思考,目的是有效化解科研活动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使该技术能够更好地改善人类生命健康。解决这些伦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应有针对性,可通过制定伦理规范准则,加强科研人员、医疗工作者伦理道德修养,设立独立的伦理审查机构,重点支持技术革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来加强对此项技术的监管,确保该技术的安全应用。鉴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成熟,目前只能允许有限使用,待技术成熟之后方可开展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 伦理问题 安全应用 监管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