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混淆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鉴别研究
1
作者 秦露 吕绪桢 +5 位作者 刘亚丽 赵天伦 王晨曦 战瑞雪 冯帅 李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目的:探讨区分鉴别易混淆皮类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微性状、显微、荧光鉴别等方法对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在性状和微性状方面的主要鉴别点是外表面、断面和气... 目的:探讨区分鉴别易混淆皮类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微性状、显微、荧光鉴别等方法对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在性状和微性状方面的主要鉴别点是外表面、断面和气味;显微鉴别的重点是草酸钙结晶不同。传统荧光法在紫外灯下观察三者的荧光现象区别不明显,但是二维荧光和三维荧光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二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三种药材的水提取液均只有一个荧光峰,三者的峰位、峰强度和峰形有很大差别;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地骨皮有三个荧光峰,香加皮和五加皮有两个荧光峰,三者的峰位和峰强度有明显差异。结论:传统鉴别方法可用于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的鉴别,二维荧光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可快速、准确地区分三种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香加皮 五加皮 微性状鉴别法 二维荧光光谱法 三维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研究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
2
作者 郑梓泓 邱锦燕 +1 位作者 邱锦申 李雨露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探究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用数据库和文献找出香加皮的有效成分及有效靶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香加皮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交集靶点,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中药与疾...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探究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用数据库和文献找出香加皮的有效成分及有效靶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靶点、香加皮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交集靶点,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中药与疾病的关联图、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筛选拓扑学参数排名靠前的成分和靶点,用分子对接来验证对接结合程度。结果:香加皮的有效成分共24种,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了8个潜在核心成分与9个潜在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发现结合能均≤-5 kcal/mol,且大部分结果<-7 kcal/mol;GO主要富集涉及细胞外基质解体、活性氧代谢以及炎症反应的调节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路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炎症介质对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调控、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香加皮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干预作用机制,可能起到治疗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香加皮多糖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瑞平 任昭辉 +3 位作者 张皓楠 张晓平 刘鹏飞 王小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1-78,共8页
目的:分离纯化香加皮多糖(Cortex Periplocae Polysaccharides,CPP),并对其进行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以期为香加皮多糖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提醇沉和Sevag法除蛋白得到香加皮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 目的:分离纯化香加皮多糖(Cortex Periplocae Polysaccharides,CPP),并对其进行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以期为香加皮多糖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提醇沉和Sevag法除蛋白得到香加皮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4种多糖组分CPP0、CPP1、CPP2和CPP3,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红外光谱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4种多糖的糖含量分别为82.20%、77.13%、75.23%和72.85%,且都含有糖醛酸;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85、477、411和572 kDa。4种多糖均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按照不同摩尔比组成的杂多糖。红外光谱表明4种多糖含有β-糖苷键且具有呋喃环。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4种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总体抗氧化能力顺序为:CPP0>CPP3>CPP1>CPP2。结论:从香加皮中提取得到的4种酸性多糖,糖含量高、相对分子量大且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CPP0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多糖 分离纯化 红外光谱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连妍洁 周明学 +3 位作者 刘红旭 佟彤 来晓磊 邢文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3期2321-2331,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数据库(TCMSP)获取桑白皮、香加皮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PubChem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数据库(TCMSP)获取桑白皮、香加皮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PubChem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茯苓皮作用成分及靶点;基于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获取的作用靶点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TTD、DrugBank、HERB、MalaCards数据库获取心衰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绘图网站构建Venn图,得到“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与心衰的交集靶点;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微生信网站绘制结果气泡图,相关结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及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使用AutoDock Tools 1.5.6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经过数据库分析共筛选出“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活性成分62个,潜在作用靶点404个,其中涉及治疗心衰的靶点99个。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 639个生物进程条目、124条分子功能条目及57类细胞成分条目。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5条与心衰相关的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与核心靶点前列腺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TGS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均有较强的氢键作用。结论:通过“中药-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三萜类化合物是“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治疗心衰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对应的核心靶点如PTGS2、IL-6、TNF、VEGFA、IL-1β等可能协同作用于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通路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等治疗心衰。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主要化合物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为“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治疗心衰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五皮饮 桑白皮 茯苓皮 香加皮
下载PDF
香加皮化学成分信息库的构建
5
作者 赵淑秀 郭娜 +4 位作者 刘琦 杨纯国 刘青芝 林永强 郭东晓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3-1053,共11页
香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具有特殊香气,含有结构多样的化学成分,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心力衰竭等。该文构建了香加皮化学成分信息库,将其所含化合物按照类别进行汇总,并归纳整理了化学成分的名称、分... 香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具有特殊香气,含有结构多样的化学成分,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心力衰竭等。该文构建了香加皮化学成分信息库,将其所含化合物按照类别进行汇总,并归纳整理了化学成分的名称、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参考文献。截至2023年1月,相关研究者共从香加皮中鉴定出甾体、三萜、苯丙素等7大类共258个化合物。化学成分信息库的构建可以为香加皮化学成分、药理毒理、质量控制等研究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这一传统中药的综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化学成分 信息库 甾体 三萜 苯丙素 低聚糖
原文传递
香加皮杠柳苷对人肺癌QG56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静 杨光 +2 位作者 赵学涛 单保恩 刘江惠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7-199,I0002,共4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杠柳苷(CPP)对人肺癌QG56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QG56细胞,设对照组和终浓度为1.25、2.50、5.00、10.00、20.00μg/L的CPP(CPP 1~5)组,每组设3个平行孔,分别培养24、48、72 h。采用MTT... 目的:研究香加皮杠柳苷(CPP)对人肺癌QG56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QG56细胞,设对照组和终浓度为1.25、2.50、5.00、10.00、20.00μg/L的CPP(CPP 1~5)组,每组设3个平行孔,分别培养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CPP对QG56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CPP处理前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RT-PCR法检测CPP作用后QG56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ax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PP对QG56细胞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随CPP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显微镜下可见CPP处理后的QG56细胞变圆,皱缩,呈悬浮状态。随CPP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 QG56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CPP 2组经CPP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CPP 3组经CPP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CPP 4组经CPP作用12 h后,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PP 2~4组经CPP作用48 h时QG56细胞中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CPP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发挥对人肺癌QG56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香加皮 杠柳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香加皮杠柳苷 proto-on-cogene proteins c-bcl-2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双指标序列法鉴定中药香加皮和五加皮
7
作者 李雯 肖小丽 +4 位作者 龚艺 曲伟红 赵建国 姜登钊 何刚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130-136,共7页
目的:建立香加皮和五加皮药材的红外光谱鉴别方法,为其生药鉴定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对红外光谱进行双指标序列与聚类分析。结果:一维红外指纹图谱中,香加皮正品有13个共有峰,共有峰率和... 目的:建立香加皮和五加皮药材的红外光谱鉴别方法,为其生药鉴定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对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对红外光谱进行双指标序列与聚类分析。结果:一维红外指纹图谱中,香加皮正品有13个共有峰,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分别为100%~83.33%和0%~13.33%,五加皮正品有15个共有峰,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分别为100%~93.75%和0%~6.67%。当距离为0.05时,可将样品分成四类,能够将样品进行区分。样品的二阶导数指纹图谱在1800~400 cm^(-1)范围内的峰形、峰强度及其比例差异明显。结论:建立的红外光谱法适用于中药香加皮和五加皮的鉴别和区分,并能识别香加皮和五加皮的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五加皮 红外光谱法 双指标序列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虹 潘桂湘 +1 位作者 高秀梅 张伯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8-578,596,共2页
关键词 HPLC法 测定 香加皮 杠柳毒苷 含量 中药
下载PDF
香加皮单体成分宝藿苷I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丽芳 单保恩 +2 位作者 刘丽华 任凤芝 单铁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单体成分宝藿苷Ⅰ在体内外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逐步分离法对香加皮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薄层层析和电喷质谱分析进行成分鉴定;采用... 目的:研究香加皮单体成分宝藿苷Ⅰ在体内外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逐步分离法对香加皮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应用薄层层析和电喷质谱分析进行成分鉴定;采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宝藿苷Ⅰ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FCM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率变化;皮下注射Eca109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通过肌肉注射给药检测宝藿苷Ⅰ的体内抗肿瘤效果;Western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变化。结果:宝藿苷Ⅰ可明显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经宝藿苷Ⅰ作用48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12.5、25.0和50.0μg/mL),Eca109细胞G0/G1期明显增加(P<0.05),S期和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经宝藿苷Ⅰ作用后,Eca109细胞的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24、48和72h)和宝藿苷浓度的增加(0、12.5、25.0和50.0μg/mL)而明显升高(P<0.01);Eca109裸鼠移植瘤经宝藿苷Ⅰ(15mg/kg)治疗后,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生长抑制率达(60.9±0.16)%;survivin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香加皮单体成分宝藿苷Ⅰ不仅在体外对Eca109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体内也有较好的抗食管癌效果。其抗瘤机制可能与阻滞Eca109细胞周期发展和诱导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模型 动物 细胞 ECA109 香加皮 宝藿苷Ⅰ
下载PDF
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静 单保恩 +2 位作者 刘刚叁 陈书红 赵学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8-421,439,共5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Cortex Periplocae,CPEAE)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CPEAE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 目的:研究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Cortex Periplocae,CPEAE)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CPEAE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PEAE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RT-PCR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bax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CPEAE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作用48 h的IC50为(0.943±0.005)μg/mL。CPEAE作用48 h后MCF-7细胞发生了特征性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典型的凋亡峰,2.0μg/mL CPEAE作用72 h时细胞的凋亡率达(30.24±1.26)%。CPEAE作用后MCF-7细胞的survivin mRNA表达降低,而bax mRNA表达增加。结论: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CPEAE)可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CF-7发生凋亡,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基因、上调bax基因的mRNA水平而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植物提取物 细胞凋亡 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香加皮和五加皮的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鉴别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浩 相秉仁 +1 位作者 屈凌波 徐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Aim:Th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identification of 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by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generalized two-dimensional(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were perform... Aim:Th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identification of 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by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generalized two-dimensional(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were performed.Methods:Near infrared spectra of 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was used for computation of the 2D correlation spectra and comparison of the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2D correlation spectra.Results:Two of the analytes had simila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in one-dimensional near infrared while quite different in 2D correlation spectra.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were identified visually using the 2D correlation spectra in region 5 600~4 700 cm-1and 7 200~6 600 cm-1.Conclusion:The results prove that 2D correlation spectra could enhance the resolu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a and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identifi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llow a new and convenient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the medicinal her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二维相关光谱 近红外光谱 香加皮 五加皮 鉴别
下载PDF
香加皮杠柳苷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连梅 艾军 +4 位作者 张倩 韩丽娜 刘丽华 王玲 单保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香加皮醇提物杠柳苷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香加皮醇提物杠柳苷对食管癌细胞TE-13、Eca-109、TE-1和TE-10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其对食管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 目的:探讨中药香加皮醇提物杠柳苷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香加皮醇提物杠柳苷对食管癌细胞TE-13、Eca-109、TE-1和TE-10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其对食管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杠柳苷处理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Wright-Giemsa染色观察Eca-109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FCM检测杠柳苷对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经杠柳苷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caspase-3/7蛋白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香加皮醇提物杠柳苷对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杠柳苷处理后,Eca-109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与未处理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经杠柳苷处理后,Eca-109细胞中survivin和bcl-2 mRNA的表达下调(P<0.05),bax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xiap、caspase-3和caspase-7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caspase-3/7蛋白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杠柳苷可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细胞凋亡 香加皮杠柳苷 细胞 ECA-109
下载PDF
香加皮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静 单保恩 +2 位作者 刘刚叁 赵学涛 陈书红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8-111,共4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中药香加皮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噻唑蓝(3-[4,5-di 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观察香加皮醇提物和水提物对MCF-7、TE-13、QG56、SMMC7721、T24、Hela、K... 背景与目的研究中药香加皮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材料与方法采用噻唑蓝(3-[4,5-di 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观察香加皮醇提物和水提物对MCF-7、TE-13、QG56、SMMC7721、T24、Hela、K562等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对凋亡的影响。结果香加皮醇提物和水提物均能明显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醇提物的抑瘤作用(IC50<10μg/ml)强于水提物(IC50<40μg/ml),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加皮醇提物可将MCF-7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呈时间依赖性地诱导MCF-7细胞发生凋亡。10μg/ml香加皮醇提物作用MCF-7细胞24h,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显著增多,作用48h,凋亡率从对照组的0.70%±0.13%升高到13.54%±2.12%,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加皮提取物对体外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醇提物强于水提物,其抗瘤机制可能与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抗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香加皮杠柳苷对人食管癌细胞TE-13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连梅 单保恩 +3 位作者 艾军 任凤芝 连易水 宋小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香加皮醇提物杠柳苷(periplocin from cortex periplocae,CPP)对食管癌细胞株TE-13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CPP对TE-13细胞的抑制作用;Gimsa染色法分析TE-13细胞的形态学变化;FC... 目的:分析中药香加皮醇提物杠柳苷(periplocin from cortex periplocae,CPP)对食管癌细胞株TE-13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CPP对TE-13细胞的抑制作用;Gimsa染色法分析TE-13细胞的形态学变化;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TE-13细胞经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CDK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PP对TE-1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药物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抑制效应越强,CPP作用48h时,对TE-1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1μg/mL。经2μg/mL的CPP作用48h后,TE-13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G2/M期细胞没有明显变化(P>0.05)。不同浓度CPP作用48h后能降低TE-13细胞中CDK4蛋白的表达(P<0.01),对CDK2蛋白的表达则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CPP能显著抑制TE-13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PP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香加皮 抗肿瘤药(中药)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类 细胞生长过程
下载PDF
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对实验性大鼠食管癌的阻断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丽芳 卢安 +3 位作者 孟凡茹 曹青 纪昕 单保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香加皮提取物三萜类化合物(TCCP)对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诱导F344大鼠食管癌前病变形成的阻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F344大鼠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TCCP干预组、大豆油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0.5 mg/k... 目的探讨中药香加皮提取物三萜类化合物(TCCP)对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诱导F344大鼠食管癌前病变形成的阻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F344大鼠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TCCP干预组、大豆油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0.5 mg/kg NMBA,TCCP干预组大鼠同时给予0.5 mg/kg NMBA皮下注射及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20 mg/kg肌肉注射,每周给药3次,连续5周;大豆油对照组大鼠肌注大豆油1 ml/kg,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分别在给药后第9、15和25周,麻醉后解剖大鼠,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食管上皮组织病理学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SK-3β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用RT-PCR法检测c-myc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正常对照组及大豆油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未发现食管异常变化,模型组大鼠随诱癌时间延长食管病变逐渐加重。TCCP干预可缓解食管上皮的病变。(2)正常大鼠食管上皮中有少量β-catenin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食管上皮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正常大鼠食管上皮GSK-3β的蛋白表达丰富,随着诱癌时间延长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在诱癌9、15和25周时TCCP干预组大鼠食管上皮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食管上皮c-myc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在诱癌9、15周时TCCP干预组大鼠食管上皮组织中c-myc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而诱癌25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CP可能通过促进Wnt信号分子GSK-3β的表达,抑制β-catenin蛋白的表达,进而下调下游靶基因c-myc的转录,干扰细胞周期转化,逆转细胞的分化,可能是其抑制食管癌变细胞生长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甲基苄基亚硝胺 香加皮三萜类化合物 Β-CATENIN
下载PDF
香加皮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书红 杨峻山 +4 位作者 任风芝 刘刚叁 张静 单保恩 李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9-520,共2页
关键词 体外抗肿瘤活性 活性成分研究 香加皮 α-香树脂醇乙酸酯 ACETATE S180 分离鉴定 药理实验 东莨菪内酯 MCF-7
下载PDF
香加皮水提取物诱导人胃癌细胞BGC-823凋亡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单保恩 李俊新 张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研究香加皮水提取物(CPE)诱导人胃癌细胞BGC-823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 iem sa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BGC-823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香加皮水提取物(CPE)诱导人胃癌细胞BGC-823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 iem sa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BGC-823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DNA水平变化;RT-PCR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surv iv in mRNA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和surv iv 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CPE作用后,人胃癌细胞BGC-823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及超微结构改变,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梯形图。经250μg/mL CPE处理48 h后,多数BGC-823细胞被阻滞在G2/M期,而且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变化,BGC-823细胞凋亡率可达18.9%。CPE可抑制BGC-823细胞bcl和surv iv 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促进baxmRNA及蛋白的表达。CPE可明显延长S180荷瘤小鼠生存期,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CPE通过阻滞BGC-823细胞于G2/M期及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的bcl-2和surv iv in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促进ba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人胃癌细胞BGC-823 bcl-2 BAX SURVIVIN GIEMSA染色 细胞凋亡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 被引量:11
18
作者 田俊生 李天祥 +4 位作者 刘虹 潘桂湘 张丽娟 高秀梅 窦志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99-800,共2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17个产地的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在0.006%~1.215%之间,其中以天津蓟县最高,山东泰安最低。...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26:7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17个产地的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在0.006%~1.215%之间,其中以天津蓟县最高,山东泰安最低。结论:不同产地香加皮中杠柳毒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 杠柳毒苷 HPLC
下载PDF
香加皮羽扇豆烷乙酸酯(CPLA)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静 单保恩 +5 位作者 张超 赵瑞撵 李启亮 刘江惠 李巧敏 李润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8,32,共4页
目的探讨香加皮羽扇豆烷乙酸酯(CPLA)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分化成熟及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与细胞因子GM-CSF、IL-4共培养,于第5天加入DC的促成熟刺激剂TNF-α(阳性对照组)或... 目的探讨香加皮羽扇豆烷乙酸酯(CPLA)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分化成熟及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与细胞因子GM-CSF、IL-4共培养,于第5天加入DC的促成熟刺激剂TNF-α(阳性对照组)或CPLA。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DC的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DC的表面标志CD1a、CD83、CD80和CD86的表达情况;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12和IFN-γ的含量;用MTT法测定DC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培养10d后,经CPLA刺激的PBMC呈现出典型DC的形态学特征;成熟DC的特征性表面分子CD1a、CD83、CD80和CD86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和IFN-γ含量明显增高(P<0.05);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增强(P<0.05)。结论CPLA可诱导PBMC来源的DC分化成熟,并可促进其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DC的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加皮羽扇豆烷乙酸酯(CPLA) 树突状细胞 诱导 免疫活性
原文传递
香加皮杠柳苷通过溶酶体途径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磊 赵连梅 +5 位作者 崔雯萱 戴素丽 彭克楠 孙士萍 张超 单保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香加皮杠柳苷(periplocin extracted from cortex periplocae,CPP)是否通过溶酶体途径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方法 200、100、50 ng/ml香加皮杠柳苷作用于MGC-803细胞24和48 h后,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 目的探讨香加皮杠柳苷(periplocin extracted from cortex periplocae,CPP)是否通过溶酶体途径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方法 200、100、50 ng/ml香加皮杠柳苷作用于MGC-803细胞24和48 h后,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香加皮杠柳苷作用于MGC-803细胞24 h后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情况,吖啶橙染色检测溶酶体释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0、100、200 ng/ml香加皮杠柳苷作用于MGC-803细胞24、48 h后,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24 h增殖率分别为[(66.43±1.67)%、(55.39±3.63)%、(37.06±0.57)%vs.(100.14±8.49)%,P均<0.05],48 h增殖率分别为[(38.16±3.26)%、(32.00±1.83)%、(24.75±1.57)%vs.(100.33±8.98)%,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0、100、200 ng/ml香加皮杠柳苷作用于MGC-803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凋亡率为[(28.56±6.96)%、(33.70±4.60)%、(60.42±4.48)%vs.(2.23±1.03)%,P均<0.05],Caspase-3的活性裂解片段和Caspase-9表达量升高,溶酶体膜的完整性被破坏,Cathepsin B由溶酶体释放到细胞质中。结论香加皮杠柳苷可通过溶酶体途径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凋亡 溶酶体 香加皮杠柳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