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椿子多酚经STAT3/COX-2信号通路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1
作者 陈祥科 张雪海 +2 位作者 孙恒聪 吉晓天 邢莉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香椿子多酚(PTSS)通过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环氧化酶(COX)-2信号通路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NC组、Model组、PTSS组(200 mg/kg PTSS)、白细胞介素(IL)-6组(0.5 mg/kg IL-6抗体)... 目的探讨香椿子多酚(PTSS)通过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环氧化酶(COX)-2信号通路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NC组、Model组、PTSS组(200 mg/kg PTSS)、白细胞介素(IL)-6组(0.5 mg/kg IL-6抗体)、PTSS+IL-6组(200 mg/kg PTSS和0.5 mg/kg IL-6抗体),每组15只,除NC组外,其他组均利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成功造模后,进行相应药物处理,NC组、Model组灌胃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及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结束后,采用Zea-Longa评分系统评估大鼠神经功能;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百分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脑组织中p-STAT3、STAT3、COX-2蛋白。结果与NC组相比,Model组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严重受损,核变形、萎缩,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排列松散,脑梗死体积百分率、神经功能评分、MDA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p-STAT3/STAT3及COX-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PTSS组脑组织海马CA1区病理损伤得到显著改善,脑梗死体积百分率、神经功能评分、MDA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p-STAT3/STAT3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而IL-6组相应指标与上述相反(P<0.05);与PTSS组比较,PTSS+IL-6组脑组织海马CA1区病理损伤加重,脑梗死体积百分率、神经功能评分、MDA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p-STAT3/STAT3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PTSS可能通过抑制STAT3/COX-2减轻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多酚 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3/环氧化酶-2信号通路
下载PDF
香椿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航 王清 +4 位作者 舒渝茜 章帆 吴凡 鲁娇 何治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香椿子是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常被用来泡茶以预防多种疾病。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香椿子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中发挥着有益作用。为促进香椿子的开发利用,本文将从香椿子的化学成分、药理... 香椿子是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常被用来泡茶以预防多种疾病。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的研究证实了香椿子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中发挥着有益作用。为促进香椿子的开发利用,本文将从香椿子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香椿子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程传格 王晓 +2 位作者 江婷 董福英 刘建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4-76,共3页
用正己烷抽提香椿子,然后将样品进行皂化、甲酯化 ,以毛细管色谱 -质谱联用法 (GC -MS)测定了香椿子油的组成 ,共鉴定出39种成分 ,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为83.4 %
关键词 香椿子 脂肪酸 色谱-质谱法 分析
下载PDF
香椿子多酚对6-OHDA所致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晓健 庄文欣 +4 位作者 吕娥 费学超 刘飞 刘金城 付文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3-659,共7页
目的:观察香椿子多酚(polyphenols from toona sinensis seeds,PTSS)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多巴胺(6-OHDA)至右侧纹状体,制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将成模... 目的:观察香椿子多酚(polyphenols from toona sinensis seeds,PTSS)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多巴胺(6-OHDA)至右侧纹状体,制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PTSS组,另10只正常大鼠设为对照组,PTSS组每日PTSS灌胃2 ml,另外两组大鼠等体积量生理盐水灌胃,1/d次,连续30 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小胶质细胞(CD11b阳性)形态和数量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黑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环氧化酶-2(COX-2)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PTSS组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下降、黑质CD11b和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中脑黑质TNF-α和COX-2蛋白含量显著升高;RT-PCR检测TNF-αmRNA和COX-2 mRNA表达量的结果与Western Blot一致。与模型组比较,PTSS组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P<0.05)、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CD11b、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降,TNF-α和COX-2阳性表达光密度值降低;黑质中TNF-α和COX-2蛋白含量及其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PTSS能够抑制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神经炎症,有效保护黑质DA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多酚 神经炎症 神经保护 帕金森病 大鼠
原文传递
香椿子对果蝇的寿命及其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娟 任莉萍 +3 位作者 屈长青 孙予文 姬云涛 鲁安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58-1861,1865,共5页
香椿子[Toona sinensis(A.Juss.)Roem seed]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本文研究了香椿子对野生黑腹果蝇的寿命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作用。实验收集羽化8 h内的黑腹果蝇,置于含1、5 g/L和10 g/L浓度的香椿子培养基上培养,以基础培养基作为... 香椿子[Toona sinensis(A.Juss.)Roem seed]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本文研究了香椿子对野生黑腹果蝇的寿命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作用。实验收集羽化8 h内的黑腹果蝇,置于含1、5 g/L和10 g/L浓度的香椿子培养基上培养,以基础培养基作为对照,采用生存实验检测果蝇的寿命,并研究了不同浓度香椿子对果蝇抗氧化酶活性(SOD、CAT)、脂质过氧化酶产物丙二醛(MDA)以及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雌雄果蝇的寿命与香椿子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当香椿子浓度为10 g/L时能够显著提高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最高寿命和半数死亡时间(P<0.05或P<0.01);随着香椿子浓度的增大,雌雄果蝇组织总SOD、CAT酶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蛋白含量增加,且对雌蝇的影响高于雄蝇。结论,香椿子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果蝇 寿命 抗氧化 蛋白质
下载PDF
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和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思阳 孔庆新 +2 位作者 庄润泽 贾韶千 王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78-2182,共5页
目的优化并比较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醇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下香椿子中总黄酮含有量,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2种提取工艺。结果乙醇回流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50∶1,80℃下提取2.5... 目的优化并比较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醇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下香椿子中总黄酮含有量,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2种提取工艺。结果乙醇回流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50∶1,80℃下提取2.5 h,总黄酮含有量为14.81 mg/g;超声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50∶1,400 W下提取20 min,总黄酮含有量为21.65 mg/g。结论超声提取法提取效果显著优于乙醇回流提取,可用于提取香椿子中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总黄酮 乙醇回流提取 超声提取 紫外分光光度法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GC-MS测定不同产地香椿子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7
7
作者 卢燕 孟超 +2 位作者 张守军 王荣申 李万忠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39-2543,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产地香椿子中挥发油成分,比较不同产地所含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子中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香椿子中挥发油成分,经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产地挥发油中各成分相对百分含...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产地香椿子中挥发油成分,比较不同产地所含挥发油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子中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香椿子中挥发油成分,经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产地挥发油中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化学计量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70种不同化合物,江苏、山东、河南、湖南、陕西所产香椿子中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共有成分为17种,江苏产香椿子主要有38种,山东产香椿子主要有35种,河南产香椿子主要有45种,湖南产香椿子主要有38种,陕西产香椿子主要有40种。结论:GC-MS联用技术适用于香椿子挥发油成分的快速分析,本研究可为香椿子挥发油进一步开发利用、质量评价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挥发油 GC-MS联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提取的香椿子挥发油的气质联用成分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邱琴 刘静 +3 位作者 陈婷婷 王瑞环 邱玥 刘廷礼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目的: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 目的: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及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香椿籽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DB-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5 min,以4℃·min^(-1)升至180℃,保持10 min,再以15℃·min^(-1)升至260℃,保持50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80℃。结果: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6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8%以上;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5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以上。结论: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超临界流体萃取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血红素亲和层析快速纯化香椿子抗氧化活性蛋白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荣申 孟超 +2 位作者 张守军 卢燕 李万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0,86,共6页
以蛋白质含量、总还原力和DPPH清除能力为指标,对盐析法、碱提酸沉法、直接加热法进行评价,选取蛋白含量高同时有较强还原力的碱提酸沉提取法。将环氧氯丙烷活化血红素偶联于Sephadex G-25制作亲和层析柱,以水为平衡液、Na Ac-HAc缓冲... 以蛋白质含量、总还原力和DPPH清除能力为指标,对盐析法、碱提酸沉法、直接加热法进行评价,选取蛋白含量高同时有较强还原力的碱提酸沉提取法。将环氧氯丙烷活化血红素偶联于Sephadex G-25制作亲和层析柱,以水为平衡液、Na Ac-HAc缓冲液为洗脱液进行香椿子蛋白纯化,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所得蛋白纯度,并对其进行初步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目标产物蛋白具有较好的DPPH清除能力,含量由59.51%提高至96.23%,纯化后蛋白纯度得到显著提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亲和层析 蛋白纯化 抗氧化
下载PDF
大孔树脂静态吸附香椿子多酚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守军 王荣申 +3 位作者 卢燕 孟超 赵立敏 李万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70-2374,共5页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静态吸附香椿子多酚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征。方法福林酚法测定香椿子多酚含有量,考察大孔树脂(DM130、AB-8、HPD400、HPD450、HPD-826)的吸附效果,绘制等温线、动力学的静态吸附曲线。结果HPD400大孔树脂的吸附符合Freun...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静态吸附香椿子多酚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征。方法福林酚法测定香椿子多酚含有量,考察大孔树脂(DM130、AB-8、HPD400、HPD450、HPD-826)的吸附效果,绘制等温线、动力学的静态吸附曲线。结果HPD400大孔树脂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Langmuir方程,为吸热、熵增、可逆和自发进行的吸附,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示吸附动力学规律,其主要速控步骤为液膜扩散,吸附活化能为0.937 k J/mol。结论 HPD400大孔树脂对香椿子多酚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多酚 大孔树脂 静态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福林酚法
下载PDF
香椿子不同极性萃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荣申 张守军 +2 位作者 徐文文 程燕妮 李万忠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1-204,共4页
研究香椿子不同极性萃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75%乙醇提取、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4个萃取物,考察其总还原力、DPPH·清除能力,比较香椿子不同极性萃取物抗氧化活性;UV法初步判断所含官能团和化... 研究香椿子不同极性萃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75%乙醇提取、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4个萃取物,考察其总还原力、DPPH·清除能力,比较香椿子不同极性萃取物抗氧化活性;UV法初步判断所含官能团和化合物类别。结果表明,香椿子不同极性萃取物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总还原力顺序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DPPH·清除能力顺序为:乙酸乙酯>水>石油醚>正丁醇,其中石油醚和正丁醇线性关系较好,EC50值分别为0.490 7 mg/m L和0.609 1 mg/m L;UV法推断香椿子中可能含蒽醌类、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酚羟基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极性萃取物 抗氧化活性 DPPH
下载PDF
香椿子石油醚提取物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万忠 王晓红 +1 位作者 韩玮娜 刘冬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35-2039,共5页
为了研究香椿子石油醚提取物(PEE)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采用Wistar雄性大鼠,STZ 60 mg/kg造模。造模成功后,DN大鼠分为模型组、PEE干预组(5 mg/100 g·d),另设正常组。灌胃10周后处死,取材及采血,检测肾脏指... 为了研究香椿子石油醚提取物(PEE)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机制,采用Wistar雄性大鼠,STZ 60 mg/kg造模。造模成功后,DN大鼠分为模型组、PEE干预组(5 mg/100 g·d),另设正常组。灌胃10周后处死,取材及采血,检测肾脏指数及生化指标;肾皮质行HE和PAS、PASM、Masson染色;电镜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免疫组化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IV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V)表达水平。结果显示,PEE组大鼠血糖、尿蛋白、氧化应激指标下降;血肌酐与尿素氮降低,明显改善DN大鼠肾脏病理学异常,降低肾脏TGF-β1、CTGF、collagen IV蛋白表达。这表明PEE抑制氧化应激,减少TGF-β1、CTGF、collagen IV蛋白表达,对DN大鼠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石油醚提取物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香椿子中多酚类成分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邢莎莎 陈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285-7287,共3页
[目的]研究香椿子[Toona sinensis(A.Juss)Roem]多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还原K3Fe(CN)6法对香椿子总多酚提取物的还原力进行测定,并测定香椿子多酚对fe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目的]研究香椿子[Toona sinensis(A.Juss)Roem]多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还原K3Fe(CN)6法对香椿子总多酚提取物的还原力进行测定,并测定香椿子多酚对fe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Fe2+诱发卵黄低密度脂蛋白(LDL)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产生的烷氧基(LO.)和烷过氧基(LOO.)的清除作用,来研究香椿子多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香椿子多酚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烷氧基(LO.)和烷过氧基(LO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香椿子多酚清除自由基能力比抗坏血酸弱,但是总还原能力强于抗坏血酸。[结论]香椿子多酚体外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多酚 抗氧化 自由基清除率
下载PDF
香椿子多酚通过p38 MAPK通路抑制6-OHDA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飞 费学超 +3 位作者 李侃 庄文欣 吕娥 付文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5-671,共7页
目的:研究香椿子多酚(PTSS)通过调节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OHDA)所诱导的PC12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的神经炎症反应。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6-OHDA 100μmol/L)、PTSS... 目的:研究香椿子多酚(PTSS)通过调节p38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神经毒素6-羟多巴胺(6-OHDA)所诱导的PC12细胞帕金森病(PD)模型的神经炎症反应。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6-OHDA 100μmol/L)、PTSS低剂量组(6-OHDA+PTSS 100μmol/L)、PTSS高剂量组(6-OHDA+PTSS 200μmol/L)。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PC12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p38 MAPK和p-p38 MAPK的表达变化。结果:(1)细胞形态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OHDA模型组细胞胞体出现空泡,皱缩变形颜色暗淡,部分细胞折光性增高,细胞死亡数目明显增多,细胞聚集成片。PTSS低剂量组,细胞状态明显改善。(2)模型组PC1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而PTSS能有效抑制PC12细胞活力的降低(P<0.05),PTSS低剂量组比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iNOS、COX-2、NF-κB p65、p38 MAPK和p-p38 MAPK表达明显升高,而PTSS组上述分子表达明显降低。结论:PTSS可有效逆转6-OHDA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38 MAP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多酚 6-羟多巴胺 帕金森病 P38 MAPK 神经炎症
原文传递
酶解协同超声波法提取香椿子总黄酮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玉梅 张家俊 +2 位作者 吴浪 胡美忠 郁建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1-25,共5页
试验以贵州铜仁香椿子为原料,采用果胶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香椿子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果胶酶的最佳作用pH值为3.5,最佳作用温度为50℃。在最佳pH值、最佳温度固定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香椿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 试验以贵州铜仁香椿子为原料,采用果胶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香椿子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果胶酶的最佳作用pH值为3.5,最佳作用温度为50℃。在最佳pH值、最佳温度固定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香椿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提取液中乙醇浓度>酶解时间>酶用量>液料比,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酶解时间30min,酶用量1.25%,液料比40??1。该条件下香椿子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6.41mg/g,比不加酶直接提取提取率提高了17.95%。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是一种高效的香椿子总黄酮提取方法,为香椿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总黄酮 果胶酶 酶解协同超声提取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香椿子不同极性部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晓红 李万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4,141,共6页
为考察香椿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保护作用,采用系统溶剂法分离香椿子醇提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分别考察体外抗氧化活性,以DPN大鼠为模型,探讨各部位对DPN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椿子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抑制DPPH自... 为考察香椿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保护作用,采用系统溶剂法分离香椿子醇提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分别考察体外抗氧化活性,以DPN大鼠为模型,探讨各部位对DPN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椿子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抑制DPPH自由基和抑制肝脂质过氧化,能够改善试验大鼠一般状况,降低血糖,恢复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和周围神经痛觉敏感性,上调血清NGF-β水平,缓解神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程度和恢复抗氧化酶活力。试验表明,香椿子可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和上调NGF等机理起到保护DNP的作用,综合评价,正丁醇部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糖尿病 神经病变 氧化应激 神经生长因
下载PDF
香椿子化学成分鉴别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荣申 张守军 +2 位作者 陶慧敏 刘冬梅 李万忠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2期93-95,共3页
初步研究香椿子不同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类别,为后续分离纯化提供理论依据。对香椿子水、乙醇提取物进行理化鉴别研究;对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部位进行PC法与TLC法、UV法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证实香椿子中含... 初步研究香椿子不同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类别,为后续分离纯化提供理论依据。对香椿子水、乙醇提取物进行理化鉴别研究;对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部位进行PC法与TLC法、UV法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证实香椿子中含有酚类、生物碱、甾体三萜、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皂甙、糖类等化学成分。对香椿子中化学成分类别进行了鉴别研究,可为下一步香椿子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理化鉴别 PC法 TLC法 UV法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香椿子多糖的单糖组成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守军 王荣申 +2 位作者 刘兵 丁世洪 李万忠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7期71-73,共3页
建立PMP(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香椿子多糖的单糖组成。先用三氟乙酸水解香椿子多糖,再用PMP柱前衍生,KH2PO4-Na OH缓冲液(p H值6.8)-乙腈(81∶19)等度洗脱,HPLC法测定香椿子多糖中单糖组成以及物质的量比。香椿... 建立PMP(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香椿子多糖的单糖组成。先用三氟乙酸水解香椿子多糖,再用PMP柱前衍生,KH2PO4-Na OH缓冲液(p H值6.8)-乙腈(81∶19)等度洗脱,HPLC法测定香椿子多糖中单糖组成以及物质的量比。香椿子多糖主要由D-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D(+)无水葡萄糖、D-(+)-木糖、L-阿拉伯糖等组成,它们的物质的量比约为0.18∶0.15∶0.08∶0.09∶1.03∶0.83∶1.59。本实验摸索的方法条件适用于研究香椿子多糖中单糖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多糖 单糖组成 PMP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香椿子总黄酮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振恒 林丽 +2 位作者 牛新迈 张星霞 晋玲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香椿子中总黄酮体外抑菌效果,与西药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抑菌作用进行对比,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即95%乙醇提取,醇滤液浓缩,再经过正丁醇、乙醚进行萃取,浓缩得总黄酮。用药敏片... 目的:研究香椿子中总黄酮体外抑菌效果,与西药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抑菌作用进行对比,为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即95%乙醇提取,醇滤液浓缩,再经过正丁醇、乙醚进行萃取,浓缩得总黄酮。用药敏片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明确抑菌效果。实验方法简便、易操作、重现性良好。结果:不同浓度香椿子总黄酮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不同浓度的盐酸左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总黄酮 体外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香椿子水提物降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晨晖 闫艳 +5 位作者 宋强 关爱萍 王艳 赵彬 马超 付怡唯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4,共3页
目的:观察香椿子水提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复制小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香椿子水提物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灌胃给药治疗2 w,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 目的:观察香椿子水提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复制小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香椿子水提物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灌胃给药治疗2 w,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摘眼球取血离心,取上清液测定血清血糖;然后,小鼠脱颈椎处死,解剖取胸腺,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椿子水提物治疗组小鼠空腹血糖降低,胸腺指数升高。结论:香椿子水提物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子 水提物 降糖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