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0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加热卷烟的国内烟草原料低温热解香气成分差异性分析
1
作者 窦玉青 王超 +4 位作者 赵文涛 杨菁 张忠锋 刘天择 刘佩佩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0,共8页
【目的】明确国内不同类型烟草在加热卷烟体系下的香气种类及释放量的差异。【方法】收集国内10个省份5种烟草类型的71份烟叶样品,利用热裂解-气质联用仪(PY-GC/MC)检测了样品在300℃条件下气溶胶中香气成分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烟草... 【目的】明确国内不同类型烟草在加热卷烟体系下的香气种类及释放量的差异。【方法】收集国内10个省份5种烟草类型的71份烟叶样品,利用热裂解-气质联用仪(PY-GC/MC)检测了样品在300℃条件下气溶胶中香气成分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烟草低温热裂解气溶胶中的生物碱种类、含量均有较大差异,晒红烟、晒黄烟、雪茄烟测到5种生物碱,烤烟和香料烟测到3种生物碱,晒红烟热裂解气溶胶烟碱最高,烤烟、晒黄烟、雪茄烟次之,香料烟最低,三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晒红烟300℃热裂解气溶胶中降烟碱、麦斯明、二烯烟碱、2,3'-联吡啶含量均最高;不同类型烟草低温热解气溶胶中香气物质种类、含量均有较大差异,检测到烤烟气溶胶有16种香气成分,晒黄烟有19种香气成分,晒红烟有18种香气成分,香料烟有13种香气成分,雪茄烟有15种香气成分。【结论】综合分析5种烟草类型热解烟气中共有的香气成分,初步认为,不同类型烟草300℃热解气溶胶中的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异;烤烟、晒黄烟的热解气溶胶中的香气成分含量相近,属于香气成分较高的烟草类型,香料烟组次之,雪茄烟、晒红烟组最低;晒黄烟可能是香气种类丰富且含量较高的一类烟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烟草原料 烟草类型 香气成分 差异性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加热卷烟用烤烟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2
作者 田金虎 袁颖 +5 位作者 卢昕博 汤晓东 潘力 王雨凝 叶兴乾 蒋健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9,共11页
以河南产区的下部烤烟样品为原料,采用微波干燥和微波水热两种方法预处理原料,利用连续流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等技术对不同微波预处理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及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 以河南产区的下部烤烟样品为原料,采用微波干燥和微波水热两种方法预处理原料,利用连续流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等技术对不同微波预处理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及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水热处理可降低烤烟烟叶中水溶性糖、还原糖、植物碱及酚类物质含量,提高总氮、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并显著增加烤烟原叶的氮碱比(P≤0.05),其中微波水热700 W-6 min处理组氮碱比高达1.65;而经微波干燥处理后,烤烟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整体仍处于优质烟叶指标范畴,且挥发碱含量显著增加(P≤0.05),部分预处理组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增加;此外,GC-IMS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微波水热处理可增加烤烟的新鲜清香,微波干燥处理则可增加其甜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热处理 微波干燥处理 烤烟烟叶 加热卷烟 挥发性香气成分
下载PDF
6个不同产地小茴香精油香气成分及感官分析研究
3
作者 高颖 李雪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小茴香精油是从小茴香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挥发油。它被广泛用作香料和药品,并且已经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抗氧化剂和抗炎剂。然而,小茴香精油的气味和化学成分因种植地点、气候和生长条件等因素而存在差异。该研究基于此,利... 小茴香精油是从小茴香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挥发油。它被广泛用作香料和药品,并且已经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抗氧化剂和抗炎剂。然而,小茴香精油的气味和化学成分因种植地点、气候和生长条件等因素而存在差异。该研究基于此,利用GC-MS和GC-O方式测定6个不同产地小茴香精油中的香气成分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不同产地的小茴香精油中一共鉴定出30种香气成分,其中样品A、B、C、D、E、F中的香气成分分别有21,28,27,26,22,22种。6个产地小茴香样品中,烯萜类香气成分种类最多,包括16种(总香气成分种类有30种),占香气物质总数的53.3%,其中烯萜类化合物中柠檬烯、水芹烯、δ-杜松萜烯、松油烯和α-蒎烯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烯烃类化合物。研究不同产地小茴香精油的香气成分可以帮助了解不同产地小茴香精油的化学成分,从而确定其独特的气味特征以及潜在的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茴香 GC-MS 香气成分 感官分析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可可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4
作者 岳一轮 秦晓威 +4 位作者 李付鹏 钟壹鸣 贺书珍 白亭玉 初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5,共12页
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是可可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发酵是影响可可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关键过程。为揭示不同基因型可可豆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本研究以ZYP11-9、STS16、ZYP6-11三种不同基因型可可作为试验材料,利... 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是可可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发酵是影响可可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关键过程。为揭示不同基因型可可豆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本研究以ZYP11-9、STS16、ZYP6-11三种不同基因型可可作为试验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可可豆0~7 d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3种基因型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共鉴定出3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2,3-丁二醇、2-庚醇、2-戊醇、3-甲基-1-丁醇、苯乙醇、芳樟醇、乙酸、3-羟基-2-丁酮及2,3,5-三甲基吡嗪9种共有香气物质在不同基因型可可豆发酵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主要香气成分与发酵阶段香气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2,3-丁二醇、乙酸、芳樟醇、3-羟基-2-丁酮与可可豆发酵阶段香气特征呈正相关,3-甲基-1-丁醇、丁内酯、苯乙酮等香气物质与发酵阶段香气特征呈负相关。因此,不同基因型可可发酵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存在差异,且主要香气成分与发酵阶段存在相关性,这为优质可可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 基因型 发酵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香蕉果酒带皮发酵对其品质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费永涛 周洁莹 +7 位作者 肖志如 余淑琪 黄一鹤 刘功良 白卫东 余元善 卢楚强 陈从贵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1,共8页
为了探究香蕉皮对香蕉果酒品质和风味的影响,该研究对带皮香蕉果酒和去皮香蕉果酒发酵过程中糖度、酒精度、总酸和多酚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两种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结果显示带皮香蕉果酒的酒精度为1... 为了探究香蕉皮对香蕉果酒品质和风味的影响,该研究对带皮香蕉果酒和去皮香蕉果酒发酵过程中糖度、酒精度、总酸和多酚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两种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结果显示带皮香蕉果酒的酒精度为10.5%vol,低于去皮香蕉果酒的12.3%vol,但是发酵结束后带皮香蕉果酒中总酸(4.03 g/L)和感官评分(87.62),要显著优于去皮香蕉果酒。此外,带皮香蕉果酒及其蒸馏酒中甲醇含量分别为120.20 mg/L和372.30 mg/L,远低于对应国家限量标准。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结果显示香蕉酒中主要的风味物质为酯类和醇类,带皮香蕉果酒风味物质种类比去皮香蕉果酒更为丰富,其中乙酸乙酯(>8.10 mg/L)和3-甲基-1-丁醇(>15.78 mg/L)是香蕉果酒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因此香蕉皮的添加可以改善果酒品质和风味且不会显著提高果酒中甲醇的含量,但是对出酒率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为实现食品原料的整体化综合利用、减少食品加工废弃物的生成拓宽了思路,同时也为开发高品质香蕉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香蕉果酒 挥发性香气成分
下载PDF
炸鸡翅营养组分变化及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6
作者 王嘉楠 刘洋 +1 位作者 李凯旋 谢建春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5,共14页
将鸡翅裹面并采用棕榈油炸,分析炸制前后鸡翅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变化及炸鸡翅的关键香气成分。研究发现,油炸后鸡翅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总含量均升高,尤其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达到了43.23%和76... 将鸡翅裹面并采用棕榈油炸,分析炸制前后鸡翅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变化及炸鸡翅的关键香气成分。研究发现,油炸后鸡翅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总含量均升高,尤其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达到了43.23%和76.16%,营养指标提高。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溶剂辅助蒸发提取炸鸡翅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出80种挥发性化合物,频率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鉴定出51种风味物质是油炸鸡翅的气味活性化合物,G C-O检测的强势气味化合物(NIF≥55%)为2,5-二甲基-吡嗪、己醛、3-甲硫基丙醛、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甲基丁醛、(E)-2-壬烯醛、γ-丁内酯等36种,对这些化合物计算OAV值,确定炸鸡翅关键香气化合物(OAV≥1)25种,分别为2-甲基-3-呋喃硫醇、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E,E)-2,4-癸二烯醛、2-乙基-3,5-二甲基-吡嗪、1-辛烯-3-酮、(E)-2-癸烯醛、(E,E)-2,4-壬二烯醛、2-甲基丁醛、(E)-2-壬烯醛、3-乙基-2,5-二甲基-吡嗪、3-甲硫基丙醛、糠醛、己醛、辛醛、二甲基二硫醚、壬醛、癸醛、苯乙醛、2-戊基呋喃、2-丁酮、2,5-二甲基-吡嗪、(E)-2-庚烯醛、2,3,5-三甲基-吡嗪、2-甲基-吡嗪、乙偶姻25种。希望研究结果可为鸡肉的烹饪加工和肉味香精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鸡翅 香气成分 溶剂辅助蒸发 含硫化合物 脂肪酸 氨基酸
下载PDF
采后不同时间压差预冷对水蜜桃货架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7
作者 安容慧 陈兴开 +5 位作者 常子安 任紫烟 张婕 连欢 贾连文 杨相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7-324,共8页
为研究在冷链流通条件下,采后不同时间压差预冷对水蜜桃常温货架品质的影响,以‘早生’水蜜桃为试材,分别将2组水蜜桃在采后3 h和6 h进行压差预冷,然后经5℃运输12 h和5℃配送12 h后,置于25℃下模拟货架贮藏5 d。观察货架期间水蜜桃的... 为研究在冷链流通条件下,采后不同时间压差预冷对水蜜桃常温货架品质的影响,以‘早生’水蜜桃为试材,分别将2组水蜜桃在采后3 h和6 h进行压差预冷,然后经5℃运输12 h和5℃配送12 h后,置于25℃下模拟货架贮藏5 d。观察货架期间水蜜桃的品质变化并进行感官评定,测定并分析水蜜桃的失重率、腐烂率、色差值、硬度、脆性、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VC)、总酚含量和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后6 h预冷对水蜜桃货架品质的影响并不明显,而采后3 h预冷可维持水蜜桃较高的外观品质,显著降低了水蜜桃的腐烂率,抑制了L^(*)值的下降,a^(*)值的升高(P<0.05),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和总酚的含量,减缓了果实清香型香气成分含量的下降及花香型和果香型香味成分含量的升高,进而延缓水蜜桃的后熟衰老。因此,在水蜜桃生产中采后宜在3 h内快速进行预冷,可提高水蜜桃的品质,有效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蜜桃 压差预冷 品质 香气成分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烟草香气成分及研究文献分析
8
作者 刘晶晶 张斌 +5 位作者 万鑫 苏烁 崔光周 贾玮 许嘉阳 许自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41-245,共5页
介绍了烟草中酸性、中性、碱性3类致香物质与烟草香气的关系,对国内外烟草香气成分分析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使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6.1.6对1997—2021年烟草香气相关文献... 介绍了烟草中酸性、中性、碱性3类致香物质与烟草香气的关系,对国内外烟草香气成分分析研究现状进行总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使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6.1.6对1997—2021年烟草香气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包括发表年份、国家/机构、关键词,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为烟草香气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致香物质 香气成分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提高麸皮占比对高盐稀态酱油品质及香气成分的改善作用
9
作者 武倩宇 耿予欢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271,共10页
该研究采用大豆、面粉及麸皮为原料制备高盐稀态酱油,探究了麸皮添加量对酱油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检测并分析了酱油样品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当大豆、面粉和麸皮用量之比为... 该研究采用大豆、面粉及麸皮为原料制备高盐稀态酱油,探究了麸皮添加量对酱油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检测并分析了酱油样品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当大豆、面粉和麸皮用量之比为7:2:1(S2)时,成曲蛋白酶活力最高,其氨基酸态氮含量(0.87 g/mL)和总氮含量(1.81g/mL)最高,与对照酱油相比,添加麸皮的酱油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发酵结束时S2、S3(7:1:2)的还原力分别比S1(7:3:0)高30.38%和20.85%,DPPH自由基清除率同样比S1高31.81%和28.59%(P<0.05)。此外,在添加麸皮的酱油中检测到了60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添加麸皮能够显著提高酱油中醛类、酸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使得酱油的香气成分更为丰富,改善了酱油的风味。研究结果有利于推进麸皮在酱油生产中的高值化利用,对酱油酿造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皮 高盐稀态酱油 抗氧化性 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不同破碎度高粱的蒸煮香气成分差异性分析
10
作者 熊蓉 喻康杰 +3 位作者 杜勇 李亚军 乔宗伟 马懿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178-183,共6页
为研究不同破碎度对高粱蒸煮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3个品种糯高粱(红缨子、宜糯红、泸州糯红)和2个品种粳高粱... 为研究不同破碎度对高粱蒸煮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对3个品种糯高粱(红缨子、宜糯红、泸州糯红)和2个品种粳高粱(澳洲红、矮吨粱王)在整粒(A组)、破碎过10目筛(B组)、破碎过16目筛(C组)下的蒸煮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破碎度的高粱的浸料度和糊化度作出比较。结果表明,在A、B、C 3种破碎度下,5种酿酒高粱经SDE结合GC⁃MS检测到的香味物质数量分别是宜糯红56、64种和108种,红缨子54、58种和105种,澳洲红20、26种和61种,矮吨粱王21、28种和63种,泸州糯红53、59种和106种。B组较A组香气成分数量平均增加19.26%,C组较B组增加97.81%,5个品种高粱增长趋势呈现一致性,破碎后过16目筛的香气成分明显增多,随着破碎度的增加,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种类数和醛、醇、酮、杂环类等重要香气成分占比也随之升高,在蒸煮过程中,浸料度、糊化度也与破碎度成正比,说明较高破碎度对酿酒高粱的蒸煮香气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破碎度 蒸煮 香气成分 差异
下载PDF
两种雪茄烟分段烟气香气成分及香气特征差异分析
11
作者 杨淋 刘路路 +5 位作者 姬凌波 姜晨曦 蒋忠荣 杨振 徐恒 胡军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为探究雪茄烟前、中、后3段烟气的差异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长城2号和蒙特4号两种雪茄烟分段烟气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合感官评价和气味贡献权重对雪茄烟香气特征进行研究,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筛选雪茄... 为探究雪茄烟前、中、后3段烟气的差异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长城2号和蒙特4号两种雪茄烟分段烟气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合感官评价和气味贡献权重对雪茄烟香气特征进行研究,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筛选雪茄烟中关键差异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抽吸过程中烟支变短、截留效果减弱,雪茄烟烟气中香气成分的数量和释放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在雪茄烟气味贡献权重中,随着抽吸的进行,长城2号的豆香和木香减弱、咖啡香增强,蒙特4号的豆香减弱、辛香增强,这些气味的权重变化与感官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长城2号中引起香气特征变化的有γ-己内酯、糠酸、苯乙酮、苯乙酸、2,6-二甲基吡嗪等12个关键差异香气成分,蒙特4号中引起香气特征变化的有雪松醇、2-甲基丁醛、4-乙烯基愈创木酚、愈创木酚、γ-壬内酯等11个关键差异香气成分。该研究结果反映了雪茄烟抽吸过程中烟气成分变化规律,并解释了抽吸过程中风味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分段烟气 香气成分 香气特征 气味贡献权重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龙眼果酒中香气成分
12
作者 徐佳 李嘉俊 +3 位作者 朱文海 彭萱 梁丽宝 傅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8-263,共6页
该研究以龙眼为原料,3种酿酒酵母(LABA、CRI、L-EL)为发酵菌种制备龙眼果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评价各香气成分对龙眼果酒总体风味的贡献程度,以确定关键香... 该研究以龙眼为原料,3种酿酒酵母(LABA、CRI、L-EL)为发酵菌种制备龙眼果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评价各香气成分对龙眼果酒总体风味的贡献程度,以确定关键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酿酒酵母酿造的龙眼果酒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8种,其中,酯类19种、醇类8种、醛类7种、烯类2种、酸类4种、醚类3种、酚类5种、醛酮类6种、呋喃类4种。CRI酵母发酵果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最丰富(43种),酯类物质含量最高(1.54 g/L),关键香气成分(ROAV≥1)有7种,分别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水杨酸甲酯、丁二酸二乙酯、苯乙酸乙酯。因此,酵母CRI更适合酿造龙眼果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酿酒酵母 龙眼果酒 香气成分
下载PDF
光皮木瓜果皮和果肉香气成分分析及比较
13
作者 廖恩慧 汪远斌 +4 位作者 商国楚 夏恩艳 司瑀 柳成航 汪琼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为了深入了解光皮木瓜的香气特征并扩大其开发利用途径,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光皮木瓜果皮和果肉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光皮木瓜果皮挥发油中检出了118种组... 为了深入了解光皮木瓜的香气特征并扩大其开发利用途径,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光皮木瓜果皮和果肉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光皮木瓜果皮挥发油中检出了118种组分,鉴别出了43种成分,主要为醛类和酯类,是光皮木瓜香气主要成分。此外金合欢烯、β-紫罗兰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组分也对光皮木瓜的香气也有重要贡献。光皮木瓜果肉挥发油中检出了68种组分,鉴定出了30种成分。与光皮木瓜果皮挥发油相比,酯类成分含量较低,而类胡萝卜素的代谢产物β-紫罗兰酮,二氢-β-紫罗兰酮、二氢-β-紫罗兰醇以及反-和顺-茶螺烷的含量大大增加,这赋予了果肉与果皮截然不同的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 果皮 果肉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马铃薯发酵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14
作者 杨莉 叶英 +4 位作者 陈碧钦 罗贞媛 刘娜 文和明 李华健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68-72,78,共6页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高其种植经济效益。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用感官评价分析优化马铃薯发酵酒的...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高其种植经济效益。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料液比、α-淀粉酶用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单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用感官评价分析优化马铃薯发酵酒的最佳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发酵酒进行香气成分检测。马铃薯发酵酒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g∶mL),α-淀粉酶添加量0.7%,酒曲添加量0.7%,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 h,此时感官评分最高为84.9分。利用GC-MS技术对香气成分分析检测出6类29种物质,主要包括3种有机酸、11种酯类、1种酚类、8种醇类、5种烃类、1种呋喃类。其中,乙酸乙酯、乙醇、辛酸辛酯、异辛酸、苯乙醇、丁二酸二乙酯、异戊醇相对含量较高,是马铃薯发酵酒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得到马铃薯发酵酒的最佳工艺条件,运用GC-MS技术进行香气成分分析,为马铃薯发酵酒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发酵酒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GC-MS香气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对红果参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15
作者 孔方南 黎新荣 +7 位作者 赵静 周之珞 周彩霞 颜桢灵 罗培四 卓福昌 黄丽君 韦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本研究在不同成熟阶段检测了红果参果实的品质和香气成分,以确定最佳采收成熟度。结果表明红果参果实不同成熟度下的外观及营养品质差异明显,随成熟度增加,果皮颜色由绿色转红棕色至紫黑色,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成... 本研究在不同成熟阶段检测了红果参果实的品质和香气成分,以确定最佳采收成熟度。结果表明红果参果实不同成熟度下的外观及营养品质差异明显,随成熟度增加,果皮颜色由绿色转红棕色至紫黑色,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成熟度Ⅰ的果形指数最大;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成熟度Ⅳ的单果质量和硬度最大;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上升趋势,成熟度Ⅴ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GC-MS分析表明红果参果实不同成熟度下的香气组分及含量差异较大。醇类、萜类和烷烃类是红果参果实主要香气物质类型。其中,反式-2-己烯醇和香叶醇是所有成熟度下共有的主要香气物质,且对不同成熟阶段的果实风味贡献不同,青香、花香和果香则是红果参果实典型香气特征。主成分分析表明成熟度Ⅳ的红果参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最高。综上所述,红果参果实采收标准为成熟度Ⅲ~Ⅴ(花后140~150 d),采收成熟度Ⅳ(花后145 d)的果实鲜食品质及风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 成熟度 果实品质 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中香气成分的影响
16
作者 郭雅娟 范军刚 李建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77,共5页
骏枣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及多酚、萜烯、皂苷和环磷酸鸟苷等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功效。目前大部分骏枣以干品的形式销售,通过干燥的方式来延长骏枣的贮藏期。... 骏枣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及多酚、萜烯、皂苷和环磷酸鸟苷等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功效。目前大部分骏枣以干品的形式销售,通过干燥的方式来延长骏枣的贮藏期。然而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中香气成分的影响不同,传统自然干燥和烘烤方式逐渐被现代干燥技术取代。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中香气成分的影响较明显,但不同干燥方式对骏枣中香气成分的影响的报道并不充分。该研究基于此,采用气相色谱、传感器电子鼻和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对真空干燥、红外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压差闪蒸干燥制作的骏枣片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泵干燥、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的骏枣片的香气成分较接近;真空冷冻干燥的骏枣片的香气成分与其他几种干燥方式的骏枣片的香气成分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不同干燥方式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 电子鼻技术
下载PDF
青稞酒香气成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尹小庆 张玉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青稞酒因风味独树一帜而享誉高原,其中以天佑德青稞酒最为著名。目前,青稞酒香气成分及影响因素研究不充分、香气特征不明确,制约着我国青稞酒品质的提升和发展。该文对青稞酒香气物质组成进行阐述,分析梳理青稞酒的关键呈香物质和特征... 青稞酒因风味独树一帜而享誉高原,其中以天佑德青稞酒最为著名。目前,青稞酒香气成分及影响因素研究不充分、香气特征不明确,制约着我国青稞酒品质的提升和发展。该文对青稞酒香气物质组成进行阐述,分析梳理青稞酒的关键呈香物质和特征香气,深入讨论青稞品种、发酵微生物及工艺条件对青稞酒香气的影响,为充分掌握青稞酒风味特征进而提升青稞酒的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酒 挥发性风味物质 关键香气成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架式对‘南太湖特早’葡萄果实香气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张海军 张娟 +2 位作者 贾毅男 王江龙 冯丽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3,共13页
为探索不同栽培架式对葡萄果实香气成分和品质的影响,以温棚种植的倾斜棚架栽培与常规“厂”字形栽培(CK)的6年生‘南太湖特早’葡萄为试验材料,对倾斜棚架不同结果部位(前部,C1;中部,C2;后部,C3)的果实性状、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评价,利... 为探索不同栽培架式对葡萄果实香气成分和品质的影响,以温棚种植的倾斜棚架栽培与常规“厂”字形栽培(CK)的6年生‘南太湖特早’葡萄为试验材料,对倾斜棚架不同结果部位(前部,C1;中部,C2;后部,C3)的果实性状、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评价,利用Flavour Spec■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e,GC-IMS)对‘南太湖特早’葡萄进行香气成分分析,测定树体和浆果的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南太湖特早’葡萄采用倾斜棚架栽培,与棚架其他结果部位及CK相比,从C1部位开始结果枝基粗依次增加,C1浆果的糖酸比适宜,花色苷含量最高,为438.69 mg·L^(-1),比C2、C3和CK分别增加21.4%、108.1%和8.9%。棚架各结果部位的酯类、醇类和醛类香气总量均高于CK,酯类香气物质C1最高,为4944.24μg·L^(-1),比C2、C3和CK分别增加1.5%、21.9%和37.9%;醇类香气物质总量C1最高,为15930.07μg·L^(-1),比C2、C3和CK分别增加了5.8%、7.7%和1.3%,但各结果部位与CK差异均不显著(P>0.05);C1结果部位的醛类总量最高,为8865.41μg·L^(-1),比C2、C3和CK分别增加1.5%、6.6%和17.2%。结果部位C1处的挥发性香气物质丁酸甲酯、(E)-2-己烯醇和α-蒎烯的香气活性值最大,可作为葡萄主要的呈香物质,C1、C3和CK浆果中的挥发性香气种类含量较多,香气更加突出;C1在甜香味上表现更加典型、浓郁。不同架式不同结果部位的‘南太湖特早’葡萄表现出不同的香气特征和风味,研究结果为‘南太湖特早’葡萄的栽培架式选择和风味机理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湖特早’葡萄 不同架式 香气成分 果实品质
下载PDF
烈香杜鹃精油特征香气成分的GC-O-MS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学建 吴雷 +9 位作者 常丹丹 丁为 崔韬 申屠洪钎 朱笛恺 王益明 杨涓 杨庆国 朱宇 陶飞燕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烈香杜鹃精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烈香杜鹃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9种化合物。同时,通过香气强度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分析,发现9种香气强度大于3的特征香气成分:叶醇、白菖烯、...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烈香杜鹃精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烈香杜鹃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9种化合物。同时,通过香气强度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分析,发现9种香气强度大于3的特征香气成分:叶醇、白菖烯、α-瑟林烯、乙酸苯乙酯、大根香叶烯B、苄基丙酮、2-丁烯基苯、苍术酮和吉马酮;其中3种香气强度大于5的苄基丙酮、叶醇和α-瑟林烯为关键香气成分。将烈香杜鹃精油进行卷烟滤棒添加试验,发现其能赋予卷烟清香、甜香和花香,与烟气协调,细腻柔和烟气,并且增加甜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香杜鹃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 特征香气成分 卷烟加香
下载PDF
天水地区花牛苹果主栽品种香气成分研究
20
作者 张钰敏 魏珊杉 +2 位作者 林积红 李昭 李一婧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期15-20,79,共7页
香气成分是苹果品质和地理标志性产品的重要指标,分析天水地区主栽花牛苹果的香气成分构成,对科学鉴别花牛苹果品种和保护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天水地区4个花牛苹果主栽品种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 香气成分是苹果品质和地理标志性产品的重要指标,分析天水地区主栽花牛苹果的香气成分构成,对科学鉴别花牛苹果品种和保护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天水地区4个花牛苹果主栽品种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用CRITIC权重法确定最适谱库匹配度,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进行特征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标准谱库匹配度≥50%可作为香气化合物判定的依据,4个品种共鉴别出22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物质占比均在99%以上;主成分分析表明,‘俄矮二号’‘天汪一号’‘首红’和‘栽培二号’的特征香气成分分别有4、2、3、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牛苹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成分 CRITIC权重法 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