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香菇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姚芬 刘红霞 +5 位作者 范秀芝 史德芳 殷朝敏 高虹 张玉 姚望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和处理时间对香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活性物质含量及体外活性的影响,采用蒸制、煮制、空气炸和烤箱烤制4种方式处理香菇,通过模拟体外胃肠消化后测定消化液中总酚、总黄酮、粗多糖和香菇嘌呤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降...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和处理时间对香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活性物质含量及体外活性的影响,采用蒸制、煮制、空气炸和烤箱烤制4种方式处理香菇,通过模拟体外胃肠消化后测定消化液中总酚、总黄酮、粗多糖和香菇嘌呤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降血脂和降血糖活性,并对消化液的体外活性和活性物质含量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消化前,与蒸制、煮制和空气炸处理相比,烤箱烤制更利于香菇中4种活性物质的保留,其中烤制5 min时总酚、总黄酮和粗多糖的含量和烤制15 min时香菇嘌呤的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22.13±3.57)mg/g、(4.49±0.06)mg/g、(5.57±0.28)g/100 g和(551.31±3.76)mg/100 g。经体外胃肠消化后,烤箱烤制香菇活性物质释放量相对较高,其次为空气炸。除烤箱烤制香菇总黄酮的释放量随烤制时间延长而降低外,其余活性物质释放量与加工时长无明显相关性。蒸制处理后香菇肠消化液的体外活性相对较高,其中,蒸制20 min的香菇肠消化液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和蒸制10 min的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P<0.05),分别为(88.74±0.34)%和(50.39±0.07)%;而不同加工方式的香菇肠消化液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无显著差异(P>0.05);蒸制10 min时肠消化液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相对较强(P>0.05),为(49.42±2.32)%。相关性分析发现,胃消化液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与其总酚(P<0.01)和香菇嘌呤(P<0.05)含量呈显著正相关,ABTS阳离子自由基抑制率与其总酚(P<0.05)和粗多糖(P<0.01)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肠消化液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与4种活性物质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可以看出烤制更有利于活性物质的保留和消化释放,而蒸制更利于改善香菇肠消化液的体外活性。本研究为香菇科学合理的加工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加工方式 总酚 总黄酮 粗多糖 香菇嘌呤 体外活性
下载PDF
香菇菌落角变菌丝生长情况及分析
2
作者 张丹 徐蒋振 +3 位作者 董浩然 万佳宁 谭琦 宋春艳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以PDA培养基继代培养香菇菌株L943,当发生菌落角变时,分别分离非角变区和角变区菌丝获得菌株L943Ctr和L943Sec,考察两个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检测菌丝中羧甲基纤维素酶、酸性木聚糖酶、漆酶活性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以PDA培养基继代培养香菇菌株L943,当发生菌落角变时,分别分离非角变区和角变区菌丝获得菌株L943Ctr和L943Sec,考察两个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检测菌丝中羧甲基纤维素酶、酸性木聚糖酶、漆酶活性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并利用重测序技术检测两个菌株在基因组水平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与菌株L943Ctr相比,菌株L943Sec菌丝生长速度较慢,气生菌丝较多,易产色素,羧甲基纤维素酶、酸性木聚糖酶活性显著降低,漆酶活性和ROS含量显著升高;通过与香菇菌株L808-1参考基因组比对,两个菌株具有16个变异位点,其中14个为基因间序列变异,2个为受体激活型钙离子渗透通道基因内序列变异。研究结果可为香菇菌种退化和菌种质量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菌落角变 木质纤维素降解酶 ROS 基因组重测序
下载PDF
模糊数学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香菇风味面条伴侣
3
作者 王安建 崔国梅 +2 位作者 薛玮声 许方方 魏书信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6-113,共8页
香菇风味面条伴侣是一种以香菇为主要原料的调味品,具有香菇特有的风味及营养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模糊数学评价结合响应面试验对香菇风味面条伴侣主要原料配比进行优化,为生产方便对最佳配比稍加修正并验证,最后对其理化及... 香菇风味面条伴侣是一种以香菇为主要原料的调味品,具有香菇特有的风味及营养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模糊数学评价结合响应面试验对香菇风味面条伴侣主要原料配比进行优化,为生产方便对最佳配比稍加修正并验证,最后对其理化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香菇风味面条伴侣的最佳制作配比为卤香菇丁100.0 g、豆瓣酱14.1 g、红油39.1 g、3%交联羟丙基淀粉乳36.4 g、葱末7.3 g、姜末3.6 g、白糖2.3 g、盐4.5 g、鸡精2.3 g、味精3.2 g、白胡椒粉0.4 g、十三香0.4 g、蚝油9.1 g、豆豉18.1 g。在此条件下,香菇风味面条伴侣料质均匀,色泽红润,菇味浓郁,口感最佳,其模糊感官评分高达91.35分,且能较好地与响应面模型相拟合。香菇风味面条伴侣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等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条伴侣 香菇 工艺优化 模糊数学评定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香菇多糖金属离子对其结构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王慧 王岸娜 +1 位作者 董赵微 朱俊友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4,共6页
本实验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螯合脱除香菇多糖中的内源性金属离子,研究脱除金属离子香菇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抗氧化活性变化。分别用硫酸-苯酚法、考马斯亮蓝法和间羟基联苯法检测脱金属离子前后香菇多糖总糖、蛋白质和糖醛酸含量,... 本实验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螯合脱除香菇多糖中的内源性金属离子,研究脱除金属离子香菇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抗氧化活性变化。分别用硫酸-苯酚法、考马斯亮蓝法和间羟基联苯法检测脱金属离子前后香菇多糖总糖、蛋白质和糖醛酸含量,并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香菇多糖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高级结构。同时利用动物实验测定脱除金属离子前后香菇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脱除金属离子后香菇多糖的总糖含量和糖醛酸含量升高,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和分布发生变化,单糖组成不变,但比例发生改变。脱除金属离子后,香菇多糖表面结构变得松散,螺旋结构发生改变。小鼠血清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脱除金属离子后,香菇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降低。综上,金属离子脱除会破坏香菇多糖结构并使其体内抗氧化活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金属离子 结构 体内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PD-L1单抗加强紫杉醇联合香菇多糖体外抗人乳腺癌MDA-MB-231作用
5
作者 李汾 平娜娜 +2 位作者 曾菊绒 胥晓丽 刘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单抗、紫杉醇(PTX)联合香菇多糖(LNT)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作用。方法 将MDA-MB-231、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MDA-MB-231+PBMC共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PTX组、LNT组、MPDL3280A(PD...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单抗、紫杉醇(PTX)联合香菇多糖(LNT)体外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作用。方法 将MDA-MB-231、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MDA-MB-231+PBMC共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PTX组、LNT组、MPDL3280A(PD-L1单抗)组、PTX+LNT组和PTX+LNT+MPDL3280A组。采用CCK8检测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MHC-I和PD-L1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IFN-γ和TNF-α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TX组、MPDL3280A组、PTX+LNT组及PTX+LNT+MPDL3280A组显著抑制MDA-MB-231的活性(P<0.01);LNT组和PTX+LNT+MPDL3280A组显著促进PBMC的免疫作用(P<0.05,P<0.01);PTX+LNT+MPDL3280A组显著抑制MDA-MB-231+PBMC共培养MDA-MB-231的活性(0.56±0.16 vs. 0.39±0.13,P<0.05);LNT显著促进MDA-MB-231上PD-L1的表达和PBMC分泌IFN-γ(P<0.05)。结论 PD-L1单抗通过阻断PD-L1与PD-1之间的作用,提高免疫,促进PTX联合LNT的体外抗三阴性乳腺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单抗 紫杉醇(PTX) 香菇多糖(LNT) 抗人乳腺癌MDA-MB-231
下载PDF
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分级研究
6
作者 王鲁 王明振 吴秋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香菇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菌品种,实现对香菇菌棒成熟度准确分级是提高香菇产量的前提。本文以香菇菌棒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分级模型。首先基于采集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图像,通过DCGAN模型对香菇菌棒图... 香菇是我国最主要的食用菌品种,实现对香菇菌棒成熟度准确分级是提高香菇产量的前提。本文以香菇菌棒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分级模型。首先基于采集的香菇菌棒成熟度图像,通过DCGAN模型对香菇菌棒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学习各个阶段香菇菌棒成熟度图像的特征分布,构建香菇菌棒成熟度数据集。将混合注意力模块BAM添加到采用分组卷积的ResNeXt网络中,通过自适应调整特征关注重点,产生有效感受,提高分级精度。对比实验分析部分,首先评估了数据增强方法对分级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通过DCGAN模型所构建的数据集在分级中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最后将该模型与ResNeXt、VGG-16、ResNet-50在香菇菌棒成熟度数据集中进行对比实验,BAM-ResNeXt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7.88%、94.26%、97.45%,均优于上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BAM-ResNeXt模型在香菇菌棒成熟度分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棒 成熟度分级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生成式对抗网络
下载PDF
香菇液体菌种发酵液生理生化动态变化分析
7
作者 韩冰 冀宝营 +4 位作者 王洪奇 李丰硕 关艳丽 王艳华 孙立梅 《食用菌》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分析比较3株香菇菌株(辽香6号、T2、七河9号)液体菌种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性、漆酶活性的变化,探索发酵终点理化数据。结果表明:3株香菇菌株液体菌种发酵液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差异较小,大体呈... 分析比较3株香菇菌株(辽香6号、T2、七河9号)液体菌种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性、漆酶活性的变化,探索发酵终点理化数据。结果表明:3株香菇菌株液体菌种发酵液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差异较小,大体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还原糖含量峰值出现在发酵第6~7天,CMC酶活性在发酵第8天达最高,漆酶活性均在发酵第8天开始平稳,这3个指标变化均与液体菌种接种栽培料中菌丝萌发结果相吻合,可作为判定发酵终点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液体培养 还原糖 可溶性蛋白 羧甲基纤维素酶 漆酶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定量检测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含量的研究
8
作者 弓志青 张永琥 +3 位作者 沈小刚 陆秀香 贾凤娟 王文亮 《中国果菜》 2025年第1期8-12,37,共6页
为定量检测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扫描添加0.5%~10%的香菇面粉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含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定量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取含香菇的面粉样本120余份,将96个样品作为定标集,24个作为验证集,进行10000 cm^(... 为定量检测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扫描添加0.5%~10%的香菇面粉样本,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含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定量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取含香菇的面粉样本120余份,将96个样品作为定标集,24个作为验证集,进行10000 cm^(-1)~4000 cm^(-1)近红外全波长扫描,得到添加含香菇面粉的近红外原始光谱,通过Spectrum Quant软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将光谱预处理后与香菇含量建立近红外模型,并进行模型的验证与预测。结果表明,最优的预处理方法为MSC+平滑点2+二阶导数降噪2预处理,主因子数10,校正集方程与验证集方程的相关性良好(R2>99%),预测性较好(偏差<5%),模型有较好的准确度,为香菇面制品中香菇含量的检测提供了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快速检测 香菇 面制品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香菇菌棒污染识别方法
9
作者 吴秋兰 陈雪飞 +3 位作者 陈超 张峰 王姝妹 赵恒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3,244,共8页
为提高香菇菌棒污染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的香菇菌棒污染识别模型(YOLOv5s—CGGS)。首先,在YOLOv5s的特征提取网络引入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提高菌棒污染的可识别性和目标定位的准确性。然后,将CIoU损... 为提高香菇菌棒污染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的香菇菌棒污染识别模型(YOLOv5s—CGGS)。首先,在YOLOv5s的特征提取网络引入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提高菌棒污染的可识别性和目标定位的准确性。然后,将CIoU损失函数替换为SIoU损失函数,提高模型收敛速度和推理准确性。最后,采用GSConv和GhostConv模块对特征融合网络进行改进优化,提高识别效率。该方法的精确率、召回率、mAP@0.5分别达到97.68%、97.20%、98.01%,相比于YOLOv5s分别提高2.21%、2.79%、1.31%。mAP@0.5比YOLOv4、Ghost—YOLOv4、Mobilenetv3—YOLOv4提高4.42%、4.97%、5.85%,且FPS提高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棒 污染识别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
下载PDF
香菇中特征活性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0
作者 孙振英 刘振君 +4 位作者 杨灵 王泽杨 李颖雯 刘贵巧 翁瑞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香菇是我国产量最高的食用菌,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特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麦角硫因、香菇嘌呤、麦角甾醇及其过氧化物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健康功效。本文概括了国内外研究中关于香菇中麦角硫因、香菇嘌呤... 香菇是我国产量最高的食用菌,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特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麦角硫因、香菇嘌呤、麦角甾醇及其过氧化物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健康功效。本文概括了国内外研究中关于香菇中麦角硫因、香菇嘌呤、麦角甾醇及其过氧化物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香菇中特征活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以期推动我国香菇产业的高值化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麦角硫因 香菇嘌呤 麦角甾醇 过氧化麦角甾醇
下载PDF
优化HS-SPME-GC-MS方法表征香菇不同成熟阶段的关键挥发性化合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振山 许贺然 +4 位作者 夏榕嵘 李昀婷 王娅飞 潘松 辛广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通过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香菇不同成熟阶段挥发性化合物,并采用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 通过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香菇不同成熟阶段挥发性化合物,并采用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1.0 g香菇样品在50℃提取25 min,解吸3 min;在香菇不同成熟阶段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化合物,不同成熟阶段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PLS-DA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筛选出18种挥发性化合物,可作为区分香菇不同成熟阶段的挥发性生物标志物;OAV结果表明,有16种挥发性化合物为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1-辛烯-3-醇、3-辛醇、1-辛烯-3-酮、3-辛酮、苯乙醛、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2,3,5-三硫杂己烷和1,2,4-三硫杂环戊烷同时满足VIP>1和OAV≥1,是香菇不同成熟阶段最重要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本研究为探究香菇成熟过程中香气形成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成熟阶段 香气 挥发性化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发酵香菇渣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影响
12
作者 李奇隆 史寒婧 +7 位作者 陈思思 许君菲 周文越 龚赛斌 罗杰 杨飞来 李凤娜 郭秋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4,共13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发酵香菇渣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头体重接近(68.00 kg±0.50 kg)且健康状况基本一致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在饲粮中添加发酵香菇渣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头体重接近(68.00 kg±0.50 kg)且健康状况基本一致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育肥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的发酵香菇渣。预试期3 d,正试期59 d。待2组猪平均体重达到120 kg后,从每个重复里随机挑选1头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共20头。试验结束后称重,统计试验猪生长性能;静脉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猪屠宰后进行胴体分割,测定胴体性状,采集背最长肌测定肌纤维类型基因mRNA表达水平、肉品质与风味物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宰后24 h育肥猪背最长肌红度值a~*显著提高(P<0.05),育肥猪背最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2)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油酸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显著提高(P<0.05);苦味氨基酸中亮氨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鲜味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和等效鲜味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3)试验组背最长肌滋味和咀嚼性均显著增强(P<0.05),多汁性显著改善(P<0.05);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两个组中鉴定到共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12种,其中在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肉中正庚醇、3-甲基丁醇、苯乙醇、苯甲醛、己醛、癸醛、长叶烯和1-辛烯-3-醇的相对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4)试验组育肥猪背最长肌中氧化型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Ⅰ型和Ⅱa型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饲粮中添加3%香菇渣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没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够提高宰后背最长肌肉色,增强呈味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的协同作用,并能够促进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沉积,提高氧化型肌纤维比例,从而改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发酵香菇 肉品质 风味物质
下载PDF
河南香菇主产区鲜菇供应周期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刘金玲 王昱峰 +5 位作者 李臣军 崔筱 张玉亭 吴杰 孙文化 孔维丽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厘清香菇主产区海拔及棚型对鲜香菇供应周期的影响,以伏牛山区卢氏县和西峡县两个香菇主产县为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了23个乡镇低、中、高海拔下简易型、简易标准型(简称简标型)、标准型大棚的89个香菇种植户... 为厘清香菇主产区海拔及棚型对鲜香菇供应周期的影响,以伏牛山区卢氏县和西峡县两个香菇主产县为中心,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搜集了23个乡镇低、中、高海拔下简易型、简易标准型(简称简标型)、标准型大棚的89个香菇种植户样本,以鲜香菇供应时间为中心,分析了海拔、棚型对鲜香菇供应时间及花菇供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简易型和简标型大棚鲜香菇供应时长与海拔呈负相关,低、中海拔鲜香菇供应时长较高海拔长34~49 d。标准型大棚鲜香菇供应时长与海拔呈正相关,即海拔越高鲜菇供应时长越长,高海拔标准型棚鲜香菇供应时长较低、中海拔分别长约42和35 d。相同海拔下鲜香菇供应时长与棚型呈正相关,即棚型越好鲜香菇供应时长越长。尤其是高海拔标准型棚鲜香菇供应时长显著多于两个简易型棚约86和85 d。海拔对两种简易型棚花菇供应时长没有显著影响,而中、高海拔标准棚花菇供应时长显著多于低海拔分别约33和30 d,中海拔简标型和标准型大棚的花菇供应时长显著多于简易型大棚分别约52和36 d。两个县鲜香菇的供应周期为9—10月至翌年4—6月,供应周期受不同地区、海拔和大棚棚型的影响。高海拔和高质量大棚能够延长出菇时间,提高香菇产量。在菌棒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低、中海拔简标型鲜香菇供应时长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供应周期 海拔 棚型
下载PDF
真空油炸香菇脆片烫漂和浸渍工艺优化
14
作者 赵之越 廖梦雨 +3 位作者 聂远洋 李波 李伟鹏 周高丽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的]优化烫漂和浸渍工艺条件,提高真空油炸香菇脆片品质。[方法]以新鲜香菇为原料,采用含油率、含水率、脆度、感官、色差等为评价指标,研究烫漂时间和浸渍时间、料液比、浸渍液组成对香菇脆片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香菇脆片的最佳... [目的]优化烫漂和浸渍工艺条件,提高真空油炸香菇脆片品质。[方法]以新鲜香菇为原料,采用含油率、含水率、脆度、感官、色差等为评价指标,研究烫漂时间和浸渍时间、料液比、浸渍液组成对香菇脆片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香菇脆片的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香菇片厚度5 mm,沸水烫漂90 s,烫漂后的香菇片放入3倍浸渍液中常温浸渍3.7 h,浸渍液组成为麦芽糊精14.7%、麦芽糖浆49.0%、食盐1%。经真空油炸后可获得外观质地、风味口感俱佳的香菇脆片,产品含油率为6.57%,含水率为2.36%,脆度为7.18 N,且内部呈疏松多孔状结构。[结论]烫漂和浸渍对真空油炸香菇脆片品质影响显著,适宜的预处理工艺有助于制备低含油、高品质香菇脆片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油炸 香菇 脆片 烫漂 浸渍
下载PDF
香菇分段变温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15
作者 史蒙 陈柳 薛韩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8-235,共8页
为提高香菇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探究了香菇分段变温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以新鲜香菇为原料,完成了四阶段变温干燥工艺试验,并与3种恒温干燥对比,测定并分析水分比、干燥速率、比能耗、能效、复水比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分段变温热... 为提高香菇干燥品质、降低干燥能耗,探究了香菇分段变温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以新鲜香菇为原料,完成了四阶段变温干燥工艺试验,并与3种恒温干燥对比,测定并分析水分比、干燥速率、比能耗、能效、复水比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分段变温热风干燥的干燥速率也分为4个阶段,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相比3种恒温(50、55、60℃)热风干燥工艺,分段变温干燥比能耗最小,为1.931 kJ/g;能效最大,为1.239。采用6种经典干燥模型对香菇水分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dili-kucuk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香菇分段变温热风干燥水分比随干燥时间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热风干燥 分段变温 干燥模型
下载PDF
6种脱毒剂对9608香菇菌丝生长及LeV-HKB病毒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16
作者 鲍丹丹 刘亚男 +3 位作者 段妮妮 张志峰 张英君 鲁云风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了解决9608香菇种植出现的种性退化问题,以PDA培养基为对照,研究6种脱毒剂处理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及LeV-HKB病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病毒唑、1.5片黄连素、1片黄连素、金银花、香菇多糖处理... 为了解决9608香菇种植出现的种性退化问题,以PDA培养基为对照,研究6种脱毒剂处理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漆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及LeV-HKB病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病毒唑、1.5片黄连素、1片黄连素、金银花、香菇多糖处理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分别提高9.33%、1.80%、4.76%、2.44%、0.39%,而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处理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分别降低了5.26%和14.62%;与对照相比,脱毒处理均提高了菌丝漆酶活性;病毒唑、1.5片黄连素、1片黄连素、金银花以及香菇多糖处理后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9.19%、31.08%、11.49%、10.81%、2.70%,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处理后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2.97%、0.68%。所有处理中,菌丝生长速度与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均为病毒唑处理提高幅度最大。不同培养基生长菌丝的RT-PCR与qRT-PCR检测结果表明,病毒唑处理基本不含LeV-HKB病毒。综上,病毒唑处理可显著提高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及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漆酶活性,有效清除LeV-HKB病毒,该处理方式可为9608香菇优质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脱毒剂 酶活性 RT-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17
作者 徐蒋振 李洁 +5 位作者 张帅 董浩然 邵阳浩 章炉军 张丹 宋春艳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将1个云南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孢子单核体菌株DH10分别与190个‘申香215’孢子单核体菌株进行两两杂交,构建杂交群体,测定11个分级农艺性状和10个数值农艺性状,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0个杂交子中148个可以正常出菇,分... 将1个云南野生香菇(Lentinula edodes)的孢子单核体菌株DH10分别与190个‘申香215’孢子单核体菌株进行两两杂交,构建杂交群体,测定11个分级农艺性状和10个数值农艺性状,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0个杂交子中148个可以正常出菇,分级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71~1.386(平均为0.627);与其他3种不同交配型菌株比较,交配型为A_(2)B_(3)A_(4)B_(4)菌株的出菇整齐度较高(多样性指数为0.210);交配型为A_(2)B_(2)A_(4)B_(4)、A_(3)B_(2)A_(4)B_(4)菌株的菌柄为上下等粗型(多样性指数为0);交配型为A_(2)B_(2)A_(4)B_(4)、A_(2)B_(3)A_(4)B_(4)菌株较易开伞(多样性指数为0)。数值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91~1.755,平均为1.548,菌柄长度的多样性指数(1.755)最大,菌柄直径的多样性指数(0.991)最小。所有数值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16.55%~73.52%(平均为41.03%),子实体数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73.52%;菌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6.55%。杂交群体的10个数值农艺性状中仅有单棒产量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交配型为A2B3A4B4菌株的单菇质量最大,菌盖质量较大,菌盖较厚;交配型为A_(3)B_(2)A_(4)B_(4)菌株的菌柄质量较小。研究结果可为香菇野生种质资源利用及杂交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野生种质 孢子单核体 交配型 多样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热胁迫香菇菌丝活性氧代谢及糖酵解的影响
18
作者 刘萌 梁志豪 +2 位作者 吴瑞 闵腾辉 林辰壹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7-435,共9页
为探究外源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热胁迫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丝活性氧代谢和糖酵解的影响,本研究以耐热性较弱菌株为供试菌株,设置不同浓度的外源NAC添加至培养基中,于37℃热胁迫处理下筛选出最佳添加浓度。采用此浓度,于37℃下进... 为探究外源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热胁迫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丝活性氧代谢和糖酵解的影响,本研究以耐热性较弱菌株为供试菌株,设置不同浓度的外源NAC添加至培养基中,于37℃热胁迫处理下筛选出最佳添加浓度。采用此浓度,于37℃下进行热胁迫(胁迫0、6、12、24 h),以及热胁迫后恢复生长(胁迫24 h后于25℃下恢复培养6 h)处理,测定菌丝活性氧代谢和糖酵解相关指标。结果表明,0.1 mmol·L^(-1)为最佳添加浓度。在热胁迫中,与未添加NAC(对照)相比,添加NAC处理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蛋白质羰基、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的峰值分别显著降低40.94%、41.97%、53.21%、47.62%;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峰值分别显著提高19.21%、43.98%、12.36%、21.95%、25.42%、54.41%、31.93%。同时,在热胁迫恢复生长中,添加NAC处理的菌丝活性氧物质和氧化损伤产物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仍显著高于对照。NAC有效维持了胁迫中菌丝活性氧稳态,使抗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减缓氧化损伤程度和进程,加快菌丝糖酵解途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NAC主要对还原型谷胱甘肽、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超氧阴离子含量和己糖激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具有显著效应。本研究结果为外源NAC在热胁迫环境下食用菌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香菇菌丝 热胁迫 活性氧代谢 糖酵解
下载PDF
装填密度对准双级闭式热泵香菇干燥系统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19
作者 曾涛 武卫东 +2 位作者 李敏 汪静 侯亚祥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共7页
香菇干燥是防止香菇出现腐烂、褐变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在干燥过程中,装填密度对系统性能及干燥品质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新设计的准双级补气增焓热泵闭式干燥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香菇装填密度对水分比、干燥速率、系统能效比(COP s... 香菇干燥是防止香菇出现腐烂、褐变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在干燥过程中,装填密度对系统性能及干燥品质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新设计的准双级补气增焓热泵闭式干燥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香菇装填密度对水分比、干燥速率、系统能效比(COP sys)、单位能耗除湿量(SMER)、单位能耗干燥量及复水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干燥室送风温度为55℃和循环风量为580 m^(3)/h的条件下,随着装填密度从1.5 kg/m^(2)增至3.0 kg/m^(2),香菇干燥速率逐渐下降,平均COP sys、平均SMER、单位能耗干燥量及复水比均先增大后减小;当装填密度为2.4 kg/m^(2)时,平均SMER、单位能耗干燥量和复水比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0.320 kg/(kW·h)、0.391 kg/(kW·h)和3.6;当装填密度为2.7 kg/m^(2)时,平均COP sys取得最大值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干燥 香菇 装填密度 性能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香菇柄花粉酵素制备工艺
20
作者 黄俊豪 伍健 +1 位作者 秦怡 李云捷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1,100,共6页
以香菇柄、花粉、白砂糖等为原料,经酵母发酵制备酵素。以总酚、总糖、抗氧化活性及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发酵工艺为以原料总质量为基准,香菇柄添加量3.30%、花粉添加量1.80%、白... 以香菇柄、花粉、白砂糖等为原料,经酵母发酵制备酵素。以总酚、总糖、抗氧化活性及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发酵工艺为以原料总质量为基准,香菇柄添加量3.30%、花粉添加量1.80%、白砂糖添加量2.60%、发酵温度37.5℃、发酵时间3d。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最高为89.5±3.5,酵素液pH达4.54±0.02,总酚含量为(1.142±0.025)g/L,总糖含量为(5.781±0.034)g/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1.8%±0.3%。酵素液明亮,澄清,色泽金黄,花粉香味明显,略带香菇菌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花粉 酵素 工艺优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