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菇杂交菌株抗木霉能力筛选及可靠性分析
1
作者 张根伟 王雅囡 +3 位作者 王晓颖 刘振国 马宏 刘昆昂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香菇育种中,抗木霉能力是筛选优良菌株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菌株抗木霉能力筛选效率,通过香菇与木霉菌株在培养皿中的对峙培养,利用拮抗带宽度、香菇拮抗半径和木霉入侵距离3种方法对256株香菇杂交菌株进行抗木霉能力筛选。每种方法各筛... 香菇育种中,抗木霉能力是筛选优良菌株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菌株抗木霉能力筛选效率,通过香菇与木霉菌株在培养皿中的对峙培养,利用拮抗带宽度、香菇拮抗半径和木霉入侵距离3种方法对256株香菇杂交菌株进行抗木霉能力筛选。每种方法各筛选61株抗性强的菌株(合计101株)进行栽培试验,比较抗木霉能力的一致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香菇拮抗半径、拮抗带宽度和木霉入侵距离3种方法测定的菌株抗木霉能力趋势线一致,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0.536和-0.675,存在极显著较大相关,栽培污染群体指数分别为6.3、4.6和9.9,说明拮抗带宽度测定方法筛选的菌株抗木霉能力更强,其次为香菇拮抗半径,最差为木霉入侵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株 抗木霉 拮抗带宽度 香菇拮抗半径 木霉入侵距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期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变化特征
2
作者 刘丽娜 李顺峰 +5 位作者 许方方 崔国梅 高帅平 王安建 田广瑞 魏书信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为探究不同生长期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变化特征,促进其高效降解利用,以香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范式抽提法、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光学显微成像法对各生长期香菇培养料的木质纤维素含量、纤维素结晶度、木质纤... 为探究不同生长期香菇培养料中木质纤维素的变化特征,促进其高效降解利用,以香菇培养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范式抽提法、X-射线衍射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光学显微成像法对各生长期香菇培养料的木质纤维素含量、纤维素结晶度、木质纤维素相关的官能团和纤维形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香菇生长进程的推进,木质纤维素各组分含量显著下降,纤维素生殖生长阶段降解较多,半纤维素、木质素、综纤维素降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进入转色后降解速度加快。二茬菇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分别比原料降低了34.73%、61.58%、57.15%、42.33%。各生长期的香菇培养料均具有典型的纤维素X射线衍射特征,纤维素结晶区被破坏,典型衍射峰的结晶度持续减少。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木质纤维素的红外光谱特征官能团主要吸收峰的位置未发生改变,但振动强度减弱,与木质纤维素各组分的降解利用规律一致;特征峰比值I1723/I1510、I1383/I1510、I1157/I1510呈现不断减少趋势,而I897/I1510在转色和一茬菇呈增大趋势,表明香菇对木质纤维素各组分的降解程度不同,该生长期木质素相比纤维素有着更快的降解速率。纤维长度及宽度总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二茬菇与其他生长期存在显著性差异。经显微镜观察,二茬菇纤维壁及内腔遭到破坏,明显区别于原料。因此,香菇对培养料木质纤维素具有较强的持续的降解作用,可显著降低木质纤维素含量,破坏纤维素结晶区,使得红外光谱吸收峰及纤维形态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木质纤维素 培养料 结晶度 红外光谱 纤维形态
下载PDF
基于重测序的23份香菇种质资源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3
作者 宋琳琳 陈红芝 +3 位作者 毋柳柳 李畅 孟丽 孔维丽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了对河南香菇主产区的主栽品种进行鉴定,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将河南主栽的23份香菇种质资源进行重测序,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小片段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基... 为了对河南香菇主产区的主栽品种进行鉴定,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将河南主栽的23份香菇种质资源进行重测序,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小片段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基于SNP变异对23份香菇资源进行遗传结构分析、进化树构建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23份香菇样本中,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reads数目占总数的比例范围为72.53%~90.60%,样品平均测序深度范围为12.83~19.99,覆盖率范围为91.89%~99.32%。SNP位点共计14115075个,InDel共计1909516个。23份香菇样本的群体遗传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包含3个谱系,遗传距离0.05490~0.65689,推测它们至少有3个祖先遗传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明确各菌种间的亲缘关系远近,证明了菌种分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综合分析表明,以基因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差异及亲缘关系远近为主要依据特点,有助于对香菇地方品种命名和其特征特性关系的认识,促进优异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重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插入缺失变异 群体遗传结构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Net18的干香菇等级识别
4
作者 王莉 董鹏豪 +1 位作者 王瞧 牛群峰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1期117-125,共9页
为解决干香菇等级识别技术复杂及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18的干香菇等级识别方法。首先将传统的ResNet18中Stem的7×7卷积层替换为3个3×3卷积层串联,保证在感受野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计算... 为解决干香菇等级识别技术复杂及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18的干香菇等级识别方法。首先将传统的ResNet18中Stem的7×7卷积层替换为3个3×3卷积层串联,保证在感受野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计算量;其次针对残差块中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不足的问题,引入融合非对称卷积和h-swish激活函数,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使其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特征学习;最后在ResNet18骨干网络中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加强模型提取特征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esNet18网络模型准确度达97.04%,相比ResNet18网络模型方法提升了4.81%,且性能优于VGG16、MobileNetV2、DenseNet121、ResNet34等网络模型方法,可提高干香菇等级的识别精度,单幅图像的检测时间为5.91 ms,对干香菇智能分拣过程中的等级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分级 机器视觉 ResNet18 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
原文传递
预处理对热风-压差膨化干燥香菇脆片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常大伟 任娜 +3 位作者 牛瑶 卢亚婷 康婕 王虎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
为提高香菇产品的质量,以香菇片为原料,采用了冻融预处理、海藻酸钠涂膜预处理、蔗糖溶液渗透预处理和纤维素酶解预处理四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并结合热风-压差膨化联合干燥技术对香菇片进行干燥.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香菇水分分布的影... 为提高香菇产品的质量,以香菇片为原料,采用了冻融预处理、海藻酸钠涂膜预处理、蔗糖溶液渗透预处理和纤维素酶解预处理四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并结合热风-压差膨化联合干燥技术对香菇片进行干燥.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香菇水分分布的影响,对不同预处理香菇片在热风预干燥过程中的热风干燥特性曲线进行干燥动力学模型拟合,并对所得压差膨化香菇脆片的色泽、质构、复水性、感官评分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未预处理的香菇片相比,预处理显著影响了香菇片的水分状态.Modified Page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不同预处理方式处理后香菇片的热风预干燥过程,从而预测预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冻融和酶解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扩散系数,有效的提高了热风干燥速率,缩短了预干燥时间,但最终压差膨化产品的色差较大,感官评分较低,膨化效果不明显.渗透预处理在色泽和口感方面表现出优势,但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其水分扩散系数显著降低,导致预干燥时间延长,且压差膨化后的产品硬度相对最高.涂膜预处理的香菇脆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与未处理的样品具有相同的热风干燥时间,并且其压差膨化后的产品膨化效果明显,具有相对较好的色泽和感官评分.其微观结构呈现规则、均匀的空腔结构,质构和复水性相较于未经预处理的香菇明显提升.综合比较,相对于其他预处理方法,涂膜预处理显著提高了香菇脆片的品质和感官评价,是生产压差膨化香菇脆片的较优方法,为香菇产品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预处理 低场核磁共振 压差膨化干燥 果蔬脆片
下载PDF
康县香菇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6
作者 汪文琦 冯继虎 +2 位作者 段辉 刘兰 樊世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08-211,共4页
香菇生产是康县农业农村经济重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基于实地调研,分析了康县香菇的产业基础、品牌建设、产业模式、技术特色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康县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香菇生产是康县农业农村经济重要的优势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基于实地调研,分析了康县香菇的产业基础、品牌建设、产业模式、技术特色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康县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开展地理标志认证、扩大林地规模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县 香菇 产业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
7
作者 章炉军 李巧珍 +1 位作者 宋春艳 张美彦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21-21,共1页
沪香922于2021年通过了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子实体单生,菇形圆整,等级为中大型至大型。菌盖浅褐色,直径5.21厘米,菌盖纵切面顶端呈凸型或半圆形。菌盖表面鳞片小型、黄白色,分布在菌盖周边。平均单菇重26.7... 沪香922于2021年通过了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子实体单生,菇形圆整,等级为中大型至大型。菌盖浅褐色,直径5.21厘米,菌盖纵切面顶端呈凸型或半圆形。菌盖表面鳞片小型、黄白色,分布在菌盖周边。平均单菇重26.7克,菌肉结实。菌柄柱状,长5.63厘米,表面纤毛丰富、浅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盖 非主要农作物 特征特性 菌柄 菌肉 子实体 香菇新品种 品种认定
下载PDF
浅议环境条件对香菇生产的影响
8
作者 莫丽萍 《河南农业》 2024年第9期23-25,共3页
在香菇生产中,如果仅仅掌握香菇栽培技术要领而忽视环境条件的作用,不能将香菇栽培基本知识与环境条件有机结合,未选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模式,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还可能导致种植失败。香菇生产的环境条件主要有地理条件、气... 在香菇生产中,如果仅仅掌握香菇栽培技术要领而忽视环境条件的作用,不能将香菇栽培基本知识与环境条件有机结合,未选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模式,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还可能导致种植失败。香菇生产的环境条件主要有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等,它们对香菇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生产 香菇栽培 栽培管理模式 技术要领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基本知识 有机结合
下载PDF
模拟电商物流环境下纳米保鲜袋对香菇贮运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刘娅妮 孙鹏伟 +5 位作者 高虹 范秀芝 殷朝敏 吴迪 史德芳 方尚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45,共10页
目的探究模拟电商物流环境下纳米保鲜袋对香菇贮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度、硬度、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抗坏血酸、总酚、类黄酮等一系列贮运品质指标,考... 目的探究模拟电商物流环境下纳米保鲜袋对香菇贮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香菇‘808’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度、硬度、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抗坏血酸、总酚、类黄酮等一系列贮运品质指标,考察不同包装(泡沫箱+普通PE保鲜袋、泡沫箱+纳米保鲜袋)对新鲜香菇的保鲜效果。结果泡沫箱+纳米保鲜袋可有效延缓香菇贮运期间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相对电导率的下降,防止鲜香菇色泽劣变,抑制香菇呼吸强度上升,阻滞膜脂过氧化发生;同时,相比对照组,纳米组能够有效保持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和抗坏血酸含量,维持较高的总酚和类黄酮水平。贮运末期(第5d),泡沫箱+纳米保鲜袋处理的香菇失重率、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分别为1.71%、232.20 mg/(kg·h)、28.68%,均低于对照组;而L^(*)(64.60)、硬度(9558.32 g)、可溶性固形物(3.19%)、可溶性蛋白(1.25 mg/g)、还原糖(0.77 mg/g)、总酚(16.51 mg/100 g)、类黄酮(53.61 mg/100 g)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泡沫箱+纳米保鲜袋能够有效抑制模拟电商物流过程中香菇的品质劣变,降低营养价值的损失,提高贮运品质,延长货架期。本研究可为模拟电商物流包装新鲜香菇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模拟电商物流环境 纳米包装 贮运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碳氮源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王宇星 董浩然 +5 位作者 章炉军 李玉 李巧珍 谭琦 赵勇 周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6.10 mm∕d,以木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84 mm∕d;以麸皮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为4.01 mm∕d,以尿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19 mm∕d。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糖蜜为主要碳源时,菌丝生物量达8.04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8.69%;以麸皮为主要氮源时,菌丝生物量达7.90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6.57%。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不同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与菌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与发酵固形物体积比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碳氮源的菌丝生物量与菌丝接种后在木屑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糖蜜和麸皮是香菇液体菌种最佳的碳氮源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香菇液体菌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液体菌种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物量 发酵固形物体积比
下载PDF
蜜桔废枝栽培香菇的配方试验研究
11
作者 王素贞 马吉平 +3 位作者 钟国祥 王赟萍 肖银润 张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利用蜜桔废枝条木屑代替培养基质中的部分杂木屑,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香菇栽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添加20%~40%蜜桔木屑的培养料配方栽培香菇,其菌丝生长浓密、洁白、粗壮,菌丝生长速率、生物学效率、外观性状和3种胞外酶(羧甲... 利用蜜桔废枝条木屑代替培养基质中的部分杂木屑,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香菇栽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添加20%~40%蜜桔木屑的培养料配方栽培香菇,其菌丝生长浓密、洁白、粗壮,菌丝生长速率、生物学效率、外观性状和3种胞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均高于或优于对照;其子实体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其氨基酸含量高,种类齐全,味道鲜美;随着蜜桔木屑添加比例的提高,香菇子实体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和营养指数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和生物价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均高于对照;其汞、镉含量均比对照低,且均未检测出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桔木屑 香菇 酶活性 培养料配方 营养评价
下载PDF
培养条件及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体及子实体镉含量的影响
12
作者 吴阳 乔鑫 +4 位作者 张俊青 胡磊 姜兰兰 王星 边银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为探求抑制香菇镉富集的方法,开发镉污染防控技术,设置实验室菌丝培养和大棚袋式栽培2个阶段试验,分析培养条件及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及子实体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10~30℃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 为探求抑制香菇镉富集的方法,开发镉污染防控技术,设置实验室菌丝培养和大棚袋式栽培2个阶段试验,分析培养条件及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及子实体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10~30℃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在pH 4~8范围内随着培养基pH值升高,菌丝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含镉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 mmol/L Ca(NO_(3))_(2)、KNO_(3)和Mg(NO_(3))_(2),发现Mg^(2+)能明显抑制菌丝对镉的富集;随着香菇子实体发育成熟,镉含量逐渐降低,不同部位镉含量呈现菌褶>菌盖>菌柄;在培养料中分别添加硫酸镁、硫酸锌、活性炭和沸石,发现添加50 mg/kg硫酸镁、60 mg/kg硝酸锌和2.5%活性炭,能使子实体镉含量下降42.8%、46.9%和50.3%。上述研究表明,培养条件和外源添加物对香菇菌丝体和子实体镉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外源添加物抑制香菇对镉的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温度 金属阳离子
下载PDF
促糖基化对香菇蛋白质消化特性及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牛旭凯 韩笑月 +4 位作者 许梦燕 云少君 程艳芬 冯翠萍 曹谨玲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2,共9页
为探讨促糖基化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蛋白质消化特性及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子实体蛋白质,并制备糖基化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ase)促糖基化蛋白质,通过模拟胃肠消化分别测定蛋白质组(C)、... 为探讨促糖基化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蛋白质消化特性及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子实体蛋白质,并制备糖基化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ase)促糖基化蛋白质,通过模拟胃肠消化分别测定蛋白质组(C)、糖基化蛋白质组(G)和促糖基化蛋白质组(TG)的蛋白质消化率、水解度、蛋白质消化产物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多肽含量,以及蛋白质消化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G组在模拟消化90、120、180、240、270min时和TG组在模拟消化90、120、210、240、270min时消化率显著降低,且G与TG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模拟消化60 min时G组水解度显著增加,在90~360 min时显著降低,TG组在模拟消化30、60、150~240、300 min时显著增加,且在模拟消化60~360 min时显著高于G组;G组在模拟消化60、210~360 min时和TG组在模拟消化0、60~360 min时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且在模拟消化0、120、300~360 min时TG组显著高于G组;在模拟消化所有时间点,G组和TG组多肽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在模拟消化0、300~360 min时TG组显著高于G组;在模拟消化所有时间点,G组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增加,且TG组在模拟消化0、150、210~360 min时显著增加,但在模拟消化120、150、180、330、360 min时TG组显著低于G组;G组在模拟消化240~360 min时和TG组在模拟消化330、360 min时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显著增加,且在模拟消化270min时,TG组显著低于G组;在模拟消化所有时间点,G组和TG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增加;但在模拟消化0~180、240 min时TG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G组,在模拟消化0~180、240~360 min时TG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蛋白质 谷氨酰胺转氨酶 糖基化 消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香菇菌渣提取物对苦菊生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陈小琴 杨焱 +4 位作者 李晓锋 奚丹丹 宋云鹏 朱红芳 张忠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为研究香菇菌渣提取物对生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以苦菊生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0.2、2、20、200、2000 mg∕L)进行叶喷处理,考察苦菊生菜幼苗的表观形态、株高、根鲜重与干重、地上部鲜重与干重、叶绿素含量、光... 为研究香菇菌渣提取物对生菜穴盘苗生长的影响,以苦菊生菜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0.2、2、20、200、2000 mg∕L)进行叶喷处理,考察苦菊生菜幼苗的表观形态、株高、根鲜重与干重、地上部鲜重与干重、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以及营养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浓度的增加,苦菊生菜幼苗的株高、光合作用参数和营养品质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 mg∕L香菇菌渣提取物溶液处理的苦菊生菜幼苗各项指标值均最大,可显著提高苦菊生菜育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菊生菜 香菇菌渣提取物 穴盘苗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新型相变蓄冷剂对香菇采后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黄皓 吴庆红 +4 位作者 张宇 汪冶 刘青娥 方艺达 罗自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9-999,共11页
【背景】食用菌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甾醇等。我国是食用菌种植和消费大国,其中香菇是我国种植最多的食用菌。但现有的蓄冷剂相变温度低,容易在香菇贮藏中引起冻害。【目的】本研究基于香菇的冰点... 【背景】食用菌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甾醇等。我国是食用菌种植和消费大国,其中香菇是我国种植最多的食用菌。但现有的蓄冷剂相变温度低,容易在香菇贮藏中引起冻害。【目的】本研究基于香菇的冰点,研制适用于香菇冷链保鲜的新型相变蓄冷剂,维持香菇的采后品质。【方法】以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为指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筛选主要蓄冷成分,并采用硫酸钾、纳米二氧化钛和高吸水性树脂进行复配,优化蓄冷剂配方。根据失重率、色泽、硬度等品质指标,研究蓄冷剂对香菇采后品质的影响。测定谷氨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相关酶活性,探究蓄冷剂保持香菇鲜度的相关机制。【结果】DSC筛选的主要蓄冷成分为麦芽糖醇水溶液。复配后获得蓄冷剂的最优配方:麦芽糖醇1.85%,硫酸钾2.35%,纳米二氧化钛0.02%,高吸水性树脂0.80%。基于此配方所制备蓄冷剂的相变潜热为405.26 J·g^(-1),相变温度为-1.8℃。与对照组相比,蓄冷剂提供的低温条件下,香菇的失重率降低51.92%,硬度和亮度分别提高66.67%和41.94%,延长了香菇的货架期;同时,低温条件调控谷氨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相关酶活性,香菇的谷氨酸和能荷水平分别提高36.64%和54.76%,保证了香菇的鲜度。【结论】新型相变蓄冷剂处理通过创造低温条件,有效地抑制了贮藏过程中香菇的水分流失,维持了香菇的整体品质。新型相变蓄冷剂延缓香菇衰老作用可能与激活能量代谢相关酶和高水平的能荷有关。此外,充足的能量供应减少了谷氨酸作为碳骨架的消耗,促进了谷氨酸的积累,从而维持了香菇的鲜味特性,这种新型相变蓄冷剂适用于香菇的冷链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相变蓄冷剂 品质 谷氨酸代谢 能量代谢 保鲜
下载PDF
香菇柄贡菜牛肉酱制作工艺研究
16
作者 王露 姚丽姗 +4 位作者 徐丹 崔震昆 李红波 胡梁斌 莫海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文章以香菇柄、贡菜和牛肉为主要原料制作香菇柄贡菜牛肉酱。选定了对产品品质影响最大的香菇柄添加量、牛肉添加量、豆瓣酱添加量和蒜蓉辣椒酱添加量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主料和辅料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各原... 文章以香菇柄、贡菜和牛肉为主要原料制作香菇柄贡菜牛肉酱。选定了对产品品质影响最大的香菇柄添加量、牛肉添加量、豆瓣酱添加量和蒜蓉辣椒酱添加量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主料和辅料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各原料最佳配比为香菇柄添加量15%、牛肉添加量25%、豆瓣酱添加量10%和蒜蓉辣椒酱添加量15%,按照此配比制作的产品感官评价结果最好。在香菇柄牛肉酱中加入贡菜,既能赋予产品更高的营养价值,也能使产品的口感更加脆爽,制作的香菇柄贡菜牛肉酱鲜香麻辣,色泽诱人,符合大众的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贡菜 牛肉 感官评定
下载PDF
香菇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
17
作者 罗熙 孙达锋 +6 位作者 华蓉 刘绍雄 罗孝坤 刘祈猛 高章会 余锁姝 李建英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1期73-80,88,共9页
通过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丽江市、昭通市等地香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病害的调查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期为云南省香菇栽培管理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包感染是云南省香菇栽培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症状,也是影... 通过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丽江市、昭通市等地香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病害的调查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期为云南省香菇栽培管理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包感染是云南省香菇栽培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症状,也是影响最为严重的问题。基于rDNA ITS片段序列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引起菌棒感染的病原菌有哈茨木霉、桔绿木霉、长枝木霉、瘿青霉、酒青霉、腐皮镰孢菌、冻土毛霉、粗糙脉孢菌,其中哈茨木霉为引起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病原菌 分离鉴定 木霉属
下载PDF
基于火候和配方调控的香菇基素鲍鱼制备工艺研究
18
作者 向富坤 王露 +4 位作者 姚丽姗 崔震昆 李红波 胡梁斌 莫海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6,共5页
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不同火候和工艺配方对香菇基素鲍鱼感官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生产条件。经过感官评价小组的综合评分,最终确定香菇基素鲍鱼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电磁炉功率1 500 W、鲍鱼素添加量1.5%、调味料添加量14... 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不同火候和工艺配方对香菇基素鲍鱼感官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生产条件。经过感官评价小组的综合评分,最终确定香菇基素鲍鱼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电磁炉功率1 500 W、鲍鱼素添加量1.5%、调味料添加量14%、淀粉添加量3%。该条件下生产的香菇基素鲍鱼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0—2014,色泽均匀,香味浓郁协调,咸鲜适中,口感脆嫩弹牙,有一定鲍鱼肉质感,能够迎合大众口味,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素鲍鱼 感官评价 工艺配方
下载PDF
香菇多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玉柱 辛禹秀 +4 位作者 李小勇 郭小泽 刘文舒 刘文珍 李思明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2,共6页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类物质,研究证明其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水平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健康等功能。文章从香菇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对水产养殖动物抗氧化、免疫、抗病害能力和肠道健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香菇多糖是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的一种多糖类物质,研究证明其能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水平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健康等功能。文章从香菇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对水产养殖动物抗氧化、免疫、抗病害能力和肠道健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香菇多糖在水产养殖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水产养殖 免疫 抗氧化 肠道健康
下载PDF
基于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木耳、香菇、松茸和茶树菇中砷形态分布
20
作者 王小平 刘忠莹 +8 位作者 钟洋 张定秋 陆阳 朱敏敏 郑红毅 何叶馨 王鑫 黄韬睿 江祖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4-260,共7页
为分析木耳、香菇、松茸和茶树菇中砷形态分布,采用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on Chromatography-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IC-ICP-MS)法对其砷甜菜碱、二甲基砷、亚砷酸、砷胆碱、一甲基砷、砷酸进行测定,并... 为分析木耳、香菇、松茸和茶树菇中砷形态分布,采用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on Chromatography-Inductive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IC-ICP-MS)法对其砷甜菜碱、二甲基砷、亚砷酸、砷胆碱、一甲基砷、砷酸进行测定,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方法在5 min内能将6种砷形态全部分离开,且峰型好;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标线质量浓度0.5~20μg/L,r>0.999),6种砷形态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不超过0.005、0.017 mg/kg。木耳、茶树菇和香菇中6种砷形态加标回收率在80%~120%范围;对于松茸,适宜加标量(0.05 mg/kg二甲基砷、砷胆碱和砷酸;0.2 mg/kg亚砷酸和一甲基砷;5 mg/kg砷甜菜碱),加标回收率也在80%~120%范围。结合干制品脱水率,所测样品无机砷含量都符合GB 2762-2022要求;松茸总砷含量最高,但是无机砷(亚砷酸+砷酸)占总砷比例最低为3.7%~6.8%,其占比最高为砷甜菜碱(75.8%~87.3%);木耳、茶树菇和香菇中砷主要形式为无机砷,无机砷占总砷比例分别可达58.4%~66.1%、60.0%~66.7%、81.2%~91.7%,提示其总砷高时有食用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 香菇 松茸 茶树菇 离子色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砷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