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语境、理论资源与价值旨趣——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性思考
1
作者 高广旭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37,共9页
现实语境、理论资源和价值旨趣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需要深入反思的前提性问题。在现实语境方面,面向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资本及其政治意义,明确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理论... 现实语境、理论资源和价值旨趣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需要深入反思的前提性问题。在现实语境方面,面向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资本及其政治意义,明确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在理论资源方面,聚焦《资本论》及其手稿资本批判的总体性视角,在政治的经济理解和经济的政治理解的张力中,阐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思想对于汲取中、西政治哲学理论资源的学理价值。在价值旨趣方面,澄清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特征和理论目标,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和价值立场,塑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理论建构 现实语境 理论资源 价值旨趣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唯物史观的当代叙事
2
作者 卞伟伟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唯物史观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得以表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历史思维为认知前提,突破自然主义的囹圄,阐明历史总体性的思维方式;以群众史观为应有价值,反对... 唯物史观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得以表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历史思维为认知前提,突破自然主义的囹圄,阐明历史总体性的思维方式;以群众史观为应有价值,反对英雄史观为代表的个人主义,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以共产主义为实践目标,批判资本逻辑指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历史思维 群众史观 共产主义
下载PDF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亚丽 朱进东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6-25,共10页
在当前学术界,政治哲学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学术领域,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呈现出规范性还是评价性、哲学解释导向还是政治实践导向、一元还是多元、个人还是国家、回归古典传统抑或朝向现代建构五个方面的研究路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应... 在当前学术界,政治哲学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学术领域,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呈现出规范性还是评价性、哲学解释导向还是政治实践导向、一元还是多元、个人还是国家、回归古典传统抑或朝向现代建构五个方面的研究路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应该关照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之间不断"对话",找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问题架构与思想资源,从而防止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各说各话,这是繁荣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政治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研究路向
下载PDF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亚丽 朱进东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5,共6页
在当前学术界,政治哲学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学术领域,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呈现出规范性还是评价性、哲学解释导向还是政治实践导向、一元还是多元、个人还是国家、回归古典传统抑或朝向现代建构五个方面的研究路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在当前学术界,政治哲学是一个相当活跃的学术领域,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呈现出规范性还是评价性、哲学解释导向还是政治实践导向、一元还是多元、个人还是国家、回归古典传统抑或朝向现代建构五个方面的研究路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应该关照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家之间不断“对话”,找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问题架构与思想资源,从而防止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各说各话,这是繁荣和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政治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问题架构 思想资源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敬海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不断发展起来,其成果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上,表现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作用上。3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发展过程中呈现出...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不断发展起来,其成果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上,表现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作用上。3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趋势性、转型性的东西:思维方式经历了思辨哲学向实践哲学的变迁;研究指向经历了客体向主体的挪移;研究视阈由宏观哲学转向侧重微观哲学;哲学使命经历了革命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转向,等等,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正是在不断开拓创新中获得鲜活性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实践哲学 微观政治哲学 建设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三个“隐性”基础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佃来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8,34,共7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当前中国异常活跃的一个学术领域,要将这个领域向纵深层面推进,有三个"隐性"基础问题是值得审思的,它们分别是辩证法问题、事实与规范的关系问题以及市民社会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不能绕过...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当前中国异常活跃的一个学术领域,要将这个领域向纵深层面推进,有三个"隐性"基础问题是值得审思的,它们分别是辩证法问题、事实与规范的关系问题以及市民社会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不能绕过辩证法问题,而要想摆脱来自于辩证法的隐性牵制,就只有切实地对这个基础理论问题予以再思考;只有从融合了事实性的规范性中,我们才能洞见到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坚实内容;市民社会其实是马克思政治哲学问题域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只有充分理解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实质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辩证法 事实与规范 市民社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基础——基于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诠释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晓燕 曹健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116,共5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考察与价值规范中展开的。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彰显出"是"与"应是"的辩证统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逻辑路径。准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和方...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考察与价值规范中展开的。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彰显出"是"与"应是"的辩证统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逻辑路径。准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和方法上体现出事实与价值辩证统一关系,洞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范畴所蕴含的政治哲学向度,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事实与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方法论的可能向度 被引量:3
8
作者 包大为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3,共5页
以资本逻辑为框架的现代性是人文社会科学尚待解答的命题,这既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当下的贫乏和矛盾丛生,也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哲学研究范畴中的持续创新。其中,关涉政治社会基本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方法论探索显... 以资本逻辑为框架的现代性是人文社会科学尚待解答的命题,这既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当下的贫乏和矛盾丛生,也呼唤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哲学研究范畴中的持续创新。其中,关涉政治社会基本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方法论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重新寻找到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哲学中位置,并且将历史性的正义维度引入对事实和价值的解释当中,关于政治实践的理解才能够摆脱政治伦理的形而上学,从而回归真实的生存经验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中国化范式与重写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史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佃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面临重写学术史的问题。由于这一研究领域当前的总体定位是"去中国化",因而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应当成为重写其学术史的核心主张。以中国化为范式重写马克思主...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面临重写学术史的问题。由于这一研究领域当前的总体定位是"去中国化",因而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应当成为重写其学术史的核心主张。以中国化为范式重写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史,有着外在和内在的充分可能性。根据目前的学术发展状况,要实现重写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史的理论目标,至少应厘定相互连接的两条进路:一是以"中国问题意识"为起点,重释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基本进路;二是以"中国问题意识"为轴心,重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范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学术史 重写
原文传递
反思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海滨 《桂海论丛》 2010年第2期26-29,共4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哲学开始复兴,在时代要求、中国现实与理论挑战的推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逐渐成为显学。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各有得失的理论进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面临的前提性问题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哲学开始复兴,在时代要求、中国现实与理论挑战的推动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逐渐成为显学。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各有得失的理论进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面临的前提性问题在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以领域定位、现实依据、理论维度、立体动态、旨趣倾向、研究路径和目标指向为结构内容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范式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中国政治问题 研究范式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中国研究历程与当代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义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65,261-265,共13页
政治哲学是对现实政治生活方式的反思和评价。建国以来政治哲学研究经历了非学术自觉的沉寂期、初期的自觉研究、蓬勃发展等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研究都表现出了各自的特色。建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必须使之兼具对当代... 政治哲学是对现实政治生活方式的反思和评价。建国以来政治哲学研究经历了非学术自觉的沉寂期、初期的自觉研究、蓬勃发展等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研究都表现出了各自的特色。建构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必须使之兼具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政治发展的现实指导性与理想指引性的双重特征,坚持科学性和开放性原则,充分借鉴和吸收迄今为止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宝贵的思想资源。最后尝试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体系建构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体系构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中平 《天府新论》 2004年第2期6-9,共4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思想保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研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目标、内容和方式等问题 ,分析我国现实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 ,探讨如何加强我国政治...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思想保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研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目标、内容和方式等问题 ,分析我国现实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 ,探讨如何加强我国政治合法性基础的现实途径 ,以提高我国社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有序性和政治共识度 ,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舆论支持 ,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政治体制改革 思想保证 中国
下载PDF
承续与建构: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卫中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1-35,共5页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为这一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也日益彰显其解释力与生命力。国内学术界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学科内涵与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主...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为这一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也日益彰显其解释力与生命力。国内学术界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学科内涵与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主题的确定;研究范式的不断创新;当前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主要任务和理论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国内学术界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创新路径探究
14
作者 陈亚丽 朱进东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2期112-118,共7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近些年来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还很薄弱。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性,要从时代的高度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近些年来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还很薄弱。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性,要从时代的高度看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需要、回应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挑战的需要、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传统哲学相契合的需要以及保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超越性的需要。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中国政治生活的认识功能、价值观功能、教育以及实践作用,我们需要运用重读、对话、反思的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西方政治哲学 传统政治哲学
下载PDF
从真善美统一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一部新作——评任中平编著的《政治哲学导论》
15
作者 郑言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8-258,共1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任中平 政治哲学导论》 书评
下载PDF
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的前提性反思
16
作者 任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2,I0002,I0003,共13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在前提反思和现实关注上进一步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出场的理论根据。近年来,学界展开了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性反思,主要聚焦于三个根基问题的追问。一是肯定向... 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在前提反思和现实关注上进一步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出场的理论根据。近年来,学界展开了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性反思,主要聚焦于三个根基问题的追问。一是肯定向度追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历史性、否定的辩证法与政治哲学崇尚的肯定性、规范性向度能否兼容一致?或者说,肯定向度、规范向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何以可能?二是价值维度或规范维度追问:唯物史观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何以必然包容包括政治哲学内在的价值维度进而呈现规范维度?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可能性的追问:从唯物史观原则高度,选择从何种中国实际出发去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中国逻辑?这三个追问集中体现了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的理论前提反思,需要我们以方法论自觉从根基处加以解答。在事物存在根本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支撑着质性持续的肯定性向度必然成为辩证法的内在规定,而维护新生事物的质的规定的肯定性向度和规范性向度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主要指向。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国差异性社会的正义原则,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的主要使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唯物史观 否定的辩证法 中国实际 塔克-伍德命题
下载PDF
在整合与反思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当代超越——评《批判与启示: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流派研究》
17
作者 谭芝灵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0-212,共3页
在当前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中,翻译、评介、批判西方政治哲学各流派的基本思想是当前政治哲学研究的主流。王岩教授等著的《批判与启示: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流派研究》不是满足于对西方政治哲学的简单批判与汲取,而是立足于时代与实践,... 在当前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中,翻译、评介、批判西方政治哲学各流派的基本思想是当前政治哲学研究的主流。王岩教授等著的《批判与启示: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流派研究》不是满足于对西方政治哲学的简单批判与汲取,而是立足于时代与实践,从理论深层与历史发展维度全方位把握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的演进路径、内在本质、理论框架、思想精华及其理论困境与实践缺陷,其研究目的是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启示与实践参考,从而使该书具有深沉的理论底蕴与历史向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今西方强势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交锋中,该书实事求是地冷静剖析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理论根据与实践形态,在探寻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价值理念、路径选择与实践对策时,显示出了著者冷静的理论智慧与科学论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西方政治哲学 流派研究 近现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批判 当代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什么重要
18
作者 李佃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21,F0002,177,共11页
当前方兴未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不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硬性地拉入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当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一种远离唯物史观的“政治”的哲学。相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会将马克思哲学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前方兴未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不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硬性地拉入一个抽象的政治概念当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一种远离唯物史观的“政治”的哲学。相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会将马克思哲学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拉入本该到达的概念框架和问题域。因为事实上,马克思不仅拥有一种可与西方规范性政治哲学相对话的政治哲学,而且这种政治哲学始终是立基于唯物史观的,始终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和对共产主义予以设计的中轴,在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中始终占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持续不断地在面向现实中实现其在场性,从而充分发挥其在重大现实问题面前的实践能力,也必定要义不容辞地参与到政治哲学的研究中来,并由此发展出能够表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这些方面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不仅是重要的,甚至也是不可缺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马克思 规范性政治哲学 当代中国
下载PDF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出场语境、哲学基础与治理谱系——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角的解读
19
作者 桑明旭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2,共5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需要我们从哲学层面对其出场语境、哲学基础和治理谱系进行深度阐释。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中,资本和公正的冲突这一现代性主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出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实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需要我们从哲学层面对其出场语境、哲学基础和治理谱系进行深度阐释。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视域中,资本和公正的冲突这一现代性主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出场语境,马克思关于资本、公正和善治的辩证法思想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基础。推进"四个全面"就是推行良好的国家治理,即善治。全面深化改革,旨在从治理体制上解决发展的公正性和公正性地发展问题;全面依法治国,旨在从治理方式上解决治理的公正性和公正性地治理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旨在从治理主体上解决代表的公正性和公正性地代表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为资本和公正的融合描绘了实现条件和未来场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资本和公正的融合指明了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出场语境 哲学基础 治理谱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下载PDF
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本质
20
作者 曾行伟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5,共10页
政治价值作为政治哲学的永恒主题,有其内在逻辑脉络和基本理论形态。在人类对政治事物追索中总结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政治原则,构成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题中之义。正确认识... 政治价值作为政治哲学的永恒主题,有其内在逻辑脉络和基本理论形态。在人类对政治事物追索中总结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政治原则,构成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题中之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本质,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根本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核心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