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劳工新形态的本质、异化与发展——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为视角
1
作者 梁芳 汪怀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2-50,共9页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纳入“虚拟世界”,成为数字劳工。数字劳工的劳动形式呈现为弹性雇佣、游戏体验、情感劳动等新形式,表现出虚拟性、产消合...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发展和应用,人类社会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劳动者被纳入“虚拟世界”,成为数字劳工。数字劳工的劳动形式呈现为弹性雇佣、游戏体验、情感劳动等新形式,表现出虚拟性、产消合一性、流动性、主动性等特点。数字劳工在享受时代便利、实现自身价值和发展的同时,也遭受着来自数字资本与数字平台的全方位、更具隐蔽性的剥削。数字劳工陷入主体性危机,其社会交往和精神情感出现异化。立足于马克思人学理论“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等方面的核心内容,具象化分析数字劳工的发展与异化,提出从国家、社会、平台多个层面出发,保障数字劳工的权益,助力数字劳工自由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工 马克思人学理论 本质 异化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向度
2
作者 梁小苗 李万辉 莫坷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
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过程。“六个必须坚持”是党和人民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产生的理论成果,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现实的人”是... 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过程。“六个必须坚持”是党和人民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产生的理论成果,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现实的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中国式现代化以“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塑造人的主体性、独立性、整体性、持续性、协调性、世界性,着力推动每个个体的现代化和社会整体的现代化,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以“六个必须坚持”推进人的自由的、平衡的、充分的发展,对民族复兴伟业、现代化最终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人学理论 “六个必须坚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3
作者 陆雄杰 吕嘉欣 《职教通讯》 2024年第10期62-69,共8页
人的现代化是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其实质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现重外延轻内涵、重技能轻德艺、重共性轻个性等“人学”空场问题,忽视了对人的本质、价值及意义的正确认识。高职人才培养必须坚... 人的现代化是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其实质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现重外延轻内涵、重技能轻德艺、重共性轻个性等“人学”空场问题,忽视了对人的本质、价值及意义的正确认识。高职人才培养必须坚持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指导,将学生内涵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总体要求,把德技并修和技艺兼备作为基本原则,以全面发展和人人成才为价值取向。为实现高职人才高质量培养目标,应通过构建自主开放的教育场域,激活学生主体的内驱力;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构建高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多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高职 人才培养目标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时代新人培育的根本出场和价值场域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湘莲 孙鲁霞 张微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112,共6页
马克思人学理论是围绕“人”,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为时代新人培育这一重要实践活动提供了研究视域。深刻阐释马克思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发展”的含义,可以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哲学基础和... 马克思人学理论是围绕“人”,关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为时代新人培育这一重要实践活动提供了研究视域。深刻阐释马克思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发展”的含义,可以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哲学基础和理论遵循:“人的本质”理论引导时代新人培育的根本出场,要从“人的本质”出发,贴合时代新人的实际,提高时代新人培育的有效性;“人的需要”理论决定时代新人培育的主题生成,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时代新人的需要和特点,完善时代新人培育的过程;“人的发展”理论奠定时代新人培育的价值场域,要从“人的发展”出发,注重时代新人价值诉求,强化时代新人培育的多维化。在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探讨时代新人培育的根本出场、主题生成和价值场域,对促进时代新人培育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时代新人培育 根本出场 主题生成 价值场域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下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构建
5
作者 杨雅瑶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33-135,153,共4页
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理论指导,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政策宣传和育人模式上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从以经济帮扶为基础、以精神引领为支撑、以心... 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理论指导,分析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政策宣传和育人模式上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从以经济帮扶为基础、以精神引领为支撑、以心理关爱为保障、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四个方面阐释了模式的具体运行机制,以期为解决当前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问题、完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提升资助育人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育人模式 马克思人学理论 运行机制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5
6
作者 颜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3,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人学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马克思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人做的深刻思考,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线索,以人的需要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人学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马克思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人做的深刻思考,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线索,以人的需要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人学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人学理论 人的现实性 人的需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实践价值研究
7
作者 张琪 余蕾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7-19,共3页
马克思人学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出重大的实践价值,而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目标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国化奠定了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学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在党... 马克思人学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出重大的实践价值,而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目标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人学理论中国化奠定了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学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在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价值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城市马拉松发展研究
8
作者 朱亚成 刘越 季浏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第3期1-4,9,共5页
目的从马克思人学的视角剖析城市马拉松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城市马拉松发展策略,旨在推动城市马拉松的良性循环发展。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城市马拉松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城市马... 目的从马克思人学的视角剖析城市马拉松的价值与困境,并提出城市马拉松发展策略,旨在推动城市马拉松的良性循环发展。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城市马拉松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城市马拉松发展的价值、困境及出路。结果和结论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城市马拉松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上层建筑建设;丰富人民社会生活,最终实现人的需要;展现科学技术的先进性,推动马拉松的发展。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未找准服务对象、问题源头;经济供给作为主要外力: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尚未完善的运营体系。发展出路如下:(1)增强参赛者的人文素养和运动素养——人的本质论;(2)提高城市马拉松的兼容性——劳动异化论;(3)夯实城市马拉松的基础条件——社会发展的规律论;(4)做好城市马拉松的打包管理——社会发展的动力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松 马克思人学理论 价值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人学理论探讨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养缺失
9
作者 陈梅芳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19年第10期68-68,共1页
从古到今,中国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肩负着传承优秀礼仪文化的重要责任。但是,在校园里,一些学生的行为及其言论,开... 从古到今,中国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肩负着传承优秀礼仪文化的重要责任。但是,在校园里,一些学生的行为及其言论,开始逐渐变得不符合他们的身份。对此,本文将从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角度出发,对大学生礼仪素质缺失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礼仪素养 缺失情况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阈下“中国梦”的理性阐释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9期25-26,共2页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候提出的,这一概念并非是乌托邦式的构想,而是内涵极其丰富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中国梦作为一种政治构想,其根本要求是国富民强,其根本目的是着力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候提出的,这一概念并非是乌托邦式的构想,而是内涵极其丰富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中国梦作为一种政治构想,其根本要求是国富民强,其根本目的是着力提升人民的幸福感。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精神内核是人的存在论,人的本质论,人的价值论,人的发展论。简而言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终极目标。本文以马克思人学理论为视阈,厘清马克思人学理论和中国梦的关系,透辟地解读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客观理性地阐述中国梦的目标构建,对中国梦进行全面深刻地理性阐释。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人学视阈下中国梦的探讨有所裨益,对于地方政府的公共行政实践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中国梦 目标
下载PDF
农民绿色低碳意识培育的马克思人学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芙蕊 唐远来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61-67,共7页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推动各行业用能减排方式的变化,农业属于最难实施深度减排的领域。农业领域的改革除了需要绿色技术手段的支撑外,还需要转向内在动力的寻求。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出发,研究农民绿色低碳意识培育的路径和意义,不仅能够促进...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推动各行业用能减排方式的变化,农业属于最难实施深度减排的领域。农业领域的改革除了需要绿色技术手段的支撑外,还需要转向内在动力的寻求。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出发,研究农民绿色低碳意识培育的路径和意义,不仅能够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也能在外在客观生态危机治理的过程中,以特定群体视角关涉人的内在主观危机的治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农民 绿色低碳意识 马克思人学理论
下载PDF
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根本蕴含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昂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1期27-30,共4页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研究和教育,一直存在着将其归结为一个普遍范式的倾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失落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总体意义和人民性蕴含。马克思人学理论总体的人民性和变革的人民性注定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根本蕴含。马克思人学...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研究和教育,一直存在着将其归结为一个普遍范式的倾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失落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总体意义和人民性蕴含。马克思人学理论总体的人民性和变革的人民性注定了人民性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根本蕴含。马克思人学理论是普遍范式与现实范式统一的总体,其普遍范式只有在总体结构中才能彰显出现实人学的活力和人民性价值,而“共同体人”是其最高意义所在和人民性的价值核心;马克思人学理论变革不是从一个普遍范式向另一个普遍范式的转换,而是总体结构对普遍范式的扬弃,是人民性对普遍人性的超越。由此,要立足人民性,注重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研究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人民性 总体 变革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解析——基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少川 《山东工会论坛》 2021年第5期18-25,共8页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和有效培养路径。马克思人学本质论强调劳动教育传授学生基本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马克思人学需要论强调劳动教育将时...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人学理论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和有效培养路径。马克思人学本质论强调劳动教育传授学生基本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马克思人学需要论强调劳动教育将时代需求与学生需要相统一,培养有创新、有理想、有信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马克思人学发展论强调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发展中实现对自身的认识,解决“为何而生”的困惑,使人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教育 马克思人学理论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关于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养缺失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覃小艳 李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1-3,共3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时至今日,社会上各种失礼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优秀代言人,不仅代表了年轻人的社会形象,而且肩负着传承优良传统礼仪文化的重任。然而,在他们身上礼仪素养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时至今日,社会上各种失礼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优秀代言人,不仅代表了年轻人的社会形象,而且肩负着传承优良传统礼仪文化的重任。然而,在他们身上礼仪素养缺失问题也日渐严重,不识礼、不守礼、不尚礼的现象频频出现,与高素质、高学历的背景严重不符。本文在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的视域下,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多方面来看待大学生失礼现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具体原因及其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礼仪素养 缺失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审视与重构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加敏 刘年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4-37,共4页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文化传承、延续民族精神、维系族群团结中充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意蕴,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提升人追求幸福的精神境界、培育人不畏挫折的坚强意志、满...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文化传承、延续民族精神、维系族群团结中充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意蕴,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提升人追求幸福的精神境界、培育人不畏挫折的坚强意志、满足人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实现人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潜在价值。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为人的存在创造了幸福的生存环境,为人的本质丰富了日常的生产生活内涵,为人的需要嵌入了伟大的精神标识。提出基于人的主体性,增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基于人的社会性,优化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环境;基于人的价值观,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面发展;基于人的现实需要,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体系的建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民族传统体育 价值取向 责任担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16
作者 袁媛 《品位·经典》 2023年第15期1-3,共3页
本文以马克思人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为出发点,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剖析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具体表现;其次,以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人”理论思想为基础,探索与... 本文以马克思人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为出发点,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联系进行论述,剖析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具体表现;其次,以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人”理论思想为基础,探索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途径,实现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学理论 校园文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彩娣 《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1Z期266-267,共2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的本质问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简单剖析,结合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究马克思人学理论的...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的本质问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简单剖析,结合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究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精髓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应采取的方法和实践途径,并希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能否独立存在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庆祥 戚叔平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4期1-5,共5页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能否独立存在韩庆祥,戚叔平人的问题在理论探讨和意识形态论争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引起了人们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极大兴趣。从西方“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阵营,有关人的问题的诸多争论,都...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能否独立存在韩庆祥,戚叔平人的问题在理论探讨和意识形态论争中的比重不断增长,引起了人们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极大兴趣。从西方“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阵营,有关人的问题的诸多争论,都是同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思想 唯物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人的本质 社会主义 人道主义 马克思人学理论 人类 社会历史发展 历史的前提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视域下乡村动员的历史阐释——以赣闽苏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金华 张荣辉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苏区时期是我党系统地进行政权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首次尝试。在构建这一全新政权与社会的历程中,民众的成功动员与积极参与是党的领导成功与否的一个坐标,更是保障革命、巩固政权的根本所在。以运用马克思人学理论重新考量赣闽苏区民众动... 苏区时期是我党系统地进行政权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首次尝试。在构建这一全新政权与社会的历程中,民众的成功动员与积极参与是党的领导成功与否的一个坐标,更是保障革命、巩固政权的根本所在。以运用马克思人学理论重新考量赣闽苏区民众动员的历史进程,从而察其得失,以期在军事缘由之外,寻找革命在苏区能迅速兴起而最终又匆匆转移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学理论 苏区 民众动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