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桑内酯致痫大鼠海马内c-fos原癌基因表达及谷氨酸免疫反应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庆莹 魏瑛 +2 位作者 朱长庚 朱家祥 彭宣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法对马桑内酯致痫大鼠齿状回及海马回CA3区内原癌基因表达、谷氨酸免疫反应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侧侧脑室内注射马桑内酯诱发癫痫后,在双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切片上,齿状回及海马回CA3区内... 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法对马桑内酯致痫大鼠齿状回及海马回CA3区内原癌基因表达、谷氨酸免疫反应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侧侧脑室内注射马桑内酯诱发癫痫后,在双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切片上,齿状回及海马回CA3区内均有3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谷氨酸(Glu)单标细胞、Fos单标细胞和Fos/Glu双标细胞。癫痫发作后1h,注射侧齿状回有大量Fos/Glu双标细胞,而海马回CA3区仅有散在的双标细胞;癫痫发作后1.5h,海马回CA3区双标细胞数明显增多。Fos单标细胞数及谷氨酸免疫反应性与双标细胞数是平行的。根据以上结果,本文对马桑内酯致痫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癫痫 谷氨酸 原癌基因 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的3种马桑内酯 被引量:7
2
作者 殷耀 陈恵兰 +6 位作者 陈磊 别小妹 丁涛 张晓燕 吴斌 沈崇钰 张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1-714,共4页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蜂蜜中3种马桑内酯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 pH=7.5)提取,经Waters HLB小柱净化,以Phenomenex C18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通过高分辨质谱t-MS2负离子扫描模式进行定...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蜂蜜中3种马桑内酯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 pH=7.5)提取,经Waters HLB小柱净化,以Phenomenex C18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通过高分辨质谱t-MS2负离子扫描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种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 LOD)均为0.05 mg/kg,定量限( LOQ)均为0.1 mg/kg。空白蜂蜜样品在0.1~0.5 mg/kg 范围内的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6.3%~95.6%,相对标准偏差为3.0%~8.4%。应用该方法对从新西兰进口的麦卢卡蜂蜜进行检测,检出一份样品含羟基马桑毒素0.3 mg/kg。该方法适用于蜂蜜中马桑内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 马桑内酯 蜂蜜
下载PDF
体内和体外实验中马桑内酯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正莉 朱长庚 +2 位作者 刘云华 周洁萍 彭宣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3-286,共4页
为了探讨免疫调质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体内和体外实验中马桑内酯(致痫剂)对大鼠大脑皮质种经元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体内实验中,对照经大鼠大脑皮质仅见少量弱阳性白细胞介素-2... 为了探讨免疫调质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体内和体外实验中马桑内酯(致痫剂)对大鼠大脑皮质种经元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体内实验中,对照经大鼠大脑皮质仅见少量弱阳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免疫反应神经元,其免疫反应性定位于种经元膜上.大鼠一侧侧脑室注射马桑内酯诱发癫痫后,大脑皮质白细胞介素-2受体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免疫反应增强.在体外实验中,用马桑内酯温育培养大双皮质神经元24h,其白细胞介素2受体阳性神经元也比对照组增加了1.5倍,免疫染色加深.本实验结果提示,大脑皮质神经元上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可能参与癫痫的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马桑内酯 大脑皮质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下载PDF
化学致剂马桑内酯导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升高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阿敬 吴远明 +4 位作者 韦顺会 高娜 张玉芹 胡谋先 朱长庚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211-214,共4页
于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应用fura2 荧光检测技术,观察了致疒间剂马桑内酯对单个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 ]i)的影响。培养液内马桑内酯浓度达10- 8m ol/L时可引起[Ca2+ ]i增加,[C... 于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应用fura2 荧光检测技术,观察了致疒间剂马桑内酯对单个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 ]i)的影响。培养液内马桑内酯浓度达10- 8m ol/L时可引起[Ca2+ ]i增加,[Ca2+ ]i随给药浓度的提高而升高。马桑内酯浓度达5×10- 8m ol/L时,[Ca2+ ]i维持于稳定的高水平上。当胞外无Ca2+时,马桑内酯仍可引起[Ca2+ ]i的升高;L型钙通道阻断剂verapam il不能阻断马桑内酯的上述作用。结果提示,海马神经细胞在致疒间剂作用下,发生Ca2+ 内流及胞内钙池释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细胞 钙离子 癫痫 马桑内酯
下载PDF
家兔海马内微量注射马桑内酯造成化学点燃的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启贤 谢扬高 +1 位作者 柴慧霞 黄云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16-318,共3页
7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化学点燃的报道较多,国内尚未见报道。化学点燃是用化学性致痫剂的阈下剂量反复刺激动物的某些脑部结构(如杏仁核、海马等)使刺激效应逐渐积累引起。动物一旦被点燃,病程可持续很久,因此,它是一种较理想的慢性癫痫... 7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化学点燃的报道较多,国内尚未见报道。化学点燃是用化学性致痫剂的阈下剂量反复刺激动物的某些脑部结构(如杏仁核、海马等)使刺激效应逐渐积累引起。动物一旦被点燃,病程可持续很久,因此,它是一种较理想的慢性癫痫模型。我们参改国外有关文献,用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造成了化学点燃。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海马 马桑内酯 化学点燃 癫痫模型
下载PDF
马桑内酯在大鼠离体海马脑片上引起的癫痫样放电活动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亮 谢扬高 柴慧霞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0-53,共4页
采用大鼠离体海马脑片技术,建立了马桑内酯(Coriaria lactone,CL)引起的海马CA 1区锥体细胞癫痫样放电活动模型,并初步探讨了CL的致痫作用机理,可能与直接影响锥体细胞固有爆发放电能力有关。
关键词 海马脑片 痫样放电 马桑内酯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马桑内酯致痫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质组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倩 张春来 +2 位作者 杨烨 张春燕 赵春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运用双向电泳技术获得可能与马桑内酯(CL)癫痫发作及人参皂甙Rb1(GRb1)神经保护作用有关的蛋白质成分,探讨海马组织蛋白质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GRb1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对照组、CL致痫组和GRb1+CL致痫组动... 目的:运用双向电泳技术获得可能与马桑内酯(CL)癫痫发作及人参皂甙Rb1(GRb1)神经保护作用有关的蛋白质成分,探讨海马组织蛋白质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GRb1对其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对照组、CL致痫组和GRb1+CL致痫组动物海马组织蛋白,双向电泳分离,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软件进行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蛋白质。结果:成功鉴定出6个蛋白质分别是:脑肌酸激酶(brain creatine kinase)、内吞蛋白A1(endophilin-A1)、UPF0628蛋白C10orf96同源物(UPF0628 protein C10orf96 homolog)、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光导素样蛋白(phosducin-like protein)及桥整合蛋白3(bridging integrator 3)。其中前3个蛋白质在GRb1+CL致痫组表达低于CL致痫组,后3个蛋白质在GRb1+CL致痫组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CL致痫组、GRb1+CL致痫组和对照组表达的蛋白质存在明显差异。鉴定出的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与GRb1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其中brain crea-tine kinase、endophilin-A1和UPF0628 protein C10orf96 homolog可能与CL所致癫痫发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癫痫 人参皂甙RB1 蛋白质组 大鼠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马桑内酯对其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锋 朱长庚 +2 位作者 刘庆莹 崔慧先 阎蕴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 :探讨马桑内酯 (CL)对分离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的生存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振摇结合贴壁分离法获得纯化的小胶质细胞 ,MTT比色法观察了CL对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 曲线、细胞的存活能力以及小胶质细胞刺激后的形态学变... 目的 :探讨马桑内酯 (CL)对分离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的生存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振摇结合贴壁分离法获得纯化的小胶质细胞 ,MTT比色法观察了CL对培养的小胶质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 曲线、细胞的存活能力以及小胶质细胞刺激后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经凝集素细胞化学鉴定 ,分离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纯度达 95 %以上 ;以CL( 1 0 - 5mol/L)可显著诱导小胶质细胞的增殖 ,小胶质细胞的存活率达 99% ;刺激后 ,以反应性小胶质细胞为主。当CL >1 0 - 5mol/L时 ,细胞存活率 <85 %。结论 :CL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促进小胶质细胞增殖作用 ,可能伴随着细胞功能的活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增殖 马桑内酯 分离培养 影响 刺激 剂量 存活能力 纯度 存活率
下载PDF
马桑内酯致痫大鼠皮层及海马神经元的放电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胡谋先 王阿敬 +2 位作者 谢虹 吴远明 朱长庚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5-428,共4页
在腹腔注射马桑内酯所致的急性癫痫和慢性点燃癫痫大鼠模型上,观察了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及放电模式。结果显示:皮层脑电图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痫样放电,胞内微电极记录皮层及海马神经元放电的模式为:①单纯去极化;②去... 在腹腔注射马桑内酯所致的急性癫痫和慢性点燃癫痫大鼠模型上,观察了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及放电模式。结果显示:皮层脑电图出现明显的阵发性痫样放电,胞内微电极记录皮层及海马神经元放电的模式为:①单纯去极化;②去极化并伴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放电;③去极化与超极化交替出现等。表明马桑内酯可以引起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元生物电活动的改变,其改变形式不一,但主要引起去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大脑皮层 海马 癫痫 动作电位
下载PDF
马桑内酯对粘虫幼虫体内3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新荣 张雅林 李孟楼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56-1660,共5页
采用3种马桑内酯——羟基马桑毒素、马桑亭和马桑宁饲喂和注射粘虫幼虫,测定和分析了虫体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种马桑内酯对试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存... 采用3种马桑内酯——羟基马桑毒素、马桑亭和马桑宁饲喂和注射粘虫幼虫,测定和分析了虫体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种马桑内酯对试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在4-48 h大多时间段具有激活特性;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或被激活或被抑制,饲喂用药后4-8 h中肠组织中酶被激活,12 h酶活性被抑制,整个过程呈现S型;多酚氧化酶活性受3种毒素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乙酰胆碱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多酚氧化酶 粘虫
下载PDF
马桑内酯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细胞内钙稳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邹晓毅 曾红 +2 位作者 郑洪波 张杰 李胜富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9-380,420,共3页
目的 了解钙离子及钙通道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探讨马桑内酯 (coriaria lactone,CL)调节神经细胞内钙稳态的机理。方法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致痫剂 CL 对 Wistar乳鼠海马单个锥体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 (Ca2... 目的 了解钙离子及钙通道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探讨马桑内酯 (coriaria lactone,CL)调节神经细胞内钙稳态的机理。方法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致痫剂 CL 对 Wistar乳鼠海马单个锥体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 (Ca2 +)浓度的影晌。结果 经致痫剂 CL 作用后 ,锥体神经细胞内 Ca2 +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但其升高不呈剂量依赖性 (P>0 .0 5 ) ;经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处理后 ,CL 虽然仍能引起神经元胞内 Ca2 +浓度升高 (P<0 .0 1) ,但与单纯使用 CL 组相比仍有明显差异 (P<0 .0 0 1)。结论  L-型钙通道开放在痫性放电的发生、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 ,促进钙通道开放可能是马桑内酯致痫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锥体神经元 海马 钙离子
下载PDF
马桑内酯对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和脑片谷氨酸摄取、释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晓峰 朱长庚 赵锦程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致痫剂马桑内酯对谷氨酸摄取和释放功能的影响,以探讨马桑内酯致痫的可能机制。方法: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技术。结果:在0.35~350μmol·L-1浓度范围内,马桑内酯使高钾(50mmol·L-1)去极化... 目的:研究致痫剂马桑内酯对谷氨酸摄取和释放功能的影响,以探讨马桑内酯致痫的可能机制。方法: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技术。结果:在0.35~350μmol·L-1浓度范围内,马桑内酯使高钾(50mmol·L-1)去极化引起的脑片谷氨酸释放增加,增加率为11.2%~33.2%,剂量效应关系明显,35μmol·L-1和350μmol·L-1组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释放显著增加(P<0.01),各浓度马桑内酯对静息态谷氨酸基础释放均无明显作用。在350μmol·L-1马桑内酯作用下,突触体谷氨酸摄取降低,降低率为7.9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浓度马桑内酯作用不明显。结论:马桑内酯使谷氨酸释放增加,摄取减少,突触间隙谷氨酸聚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谷氨酸 摄取 释放 突触体 致痫剂
下载PDF
马桑内酯对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珠峰 刘庆莹 朱长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78-382,469,共6页
实验研究了马桑内酯对纯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发现 :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马桑内酯作用2 h可引起胶质细胞核内 NF- κBp6 5的表达 ,8h达高峰 ,至 2 4h NF- κBp6 5阳性胞核的百分率和平均光密度仍维持在高水平 ;预先用... 实验研究了马桑内酯对纯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发现 :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马桑内酯作用2 h可引起胶质细胞核内 NF- κBp6 5的表达 ,8h达高峰 ,至 2 4h NF- κBp6 5阳性胞核的百分率和平均光密度仍维持在高水平 ;预先用 PDTC作用 1h可完全抑制 NF- κBp6 5的核表达 ,而 TNFα单抗则可延迟 NF- κBp6 5免疫反应阳性胞核出现的时间 ,阳性胞核百分率及其平均光密度也有所下降 ;2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发现马桑内酯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内 TNFα含量升高 ,PDTC可部分对抗此作用。本实验表明马桑内酯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部分是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大鼠 海马星形胶质细胞 激活 TNFΑ NF-кBp65 致痫机制
下载PDF
马桑内酯致痫大鼠海马TNF-α和TNFR1免疫反应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允光 周厚纶 +2 位作者 黄颖 童逸龄 刘庆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 研究TNF α与癫痫发病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癫痫发病机理及为癫痫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马桑内酯 (CL)致痫组 ,侧脑室给药后观察记录两组大鼠行为变化 ,存活 2h灌注取材切片 ,用S... 目的 研究TNF α与癫痫发病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癫痫发病机理及为癫痫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马桑内酯 (CL)致痫组 ,侧脑室给药后观察记录两组大鼠行为变化 ,存活 2h灌注取材切片 ,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大鼠海马内TNF α和TNFR1表达的变化。结果 CL致痫组均出现Ⅲ~Ⅴ级痫性发作 ,对照组无发作 ;CL致痫组TNF α与TNFR1在大鼠海马各区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多 ,表达较对照组增强 ,其中TNF α在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层 ,TNFR1在海马CA3区锥体细胞层表达显著增强 (均P <0 0 1)。结论 TNF α在癫痫发病中起促进作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TNFR1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TNFR 对照组 马桑内酯 癫痫 海马 表达 CA1 SABC法 存活
下载PDF
马桑内酯致痫对大鼠突触及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基焱 黄吉春 +3 位作者 高然 殷菱 刘广益 郑福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目的观察马桑内酯致痫大鼠运动皮质突触和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探讨突触和血脑屏障在癫痫发作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组;癫痫组用马桑内酯注入到大鼠侧脑室,制作癫痫动物模型;7天后取大脑... 目的观察马桑内酯致痫大鼠运动皮质突触和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探讨突触和血脑屏障在癫痫发作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组;癫痫组用马桑内酯注入到大鼠侧脑室,制作癫痫动物模型;7天后取大脑运动皮质,做超薄切片,电镜观察运动皮质突触和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①癫痫组突触界面弯曲形态、突触活性区、突触后致密物和穿孔性突触明显增加;②癫痫组内皮细胞、基膜、周细胞出现明显水肿,基膜电子密度降低。结论①马桑内酯致痫改变了大鼠突触和血脑屏障超微结构,提高突触的传导活性,增强血脑屏障的通透性;②突触和血脑屏障的结构改变可能是癫痫发作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癫痫 突触 血脑屏障 大鼠
下载PDF
硝苯吡啶对马桑内酯致癫痫大鼠脑内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邬丽莎 郭亮 +3 位作者 柴慧霞 谢扬高 杨小东 陈俊杰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用地高辛c-fosRNA探针作原位杂交,对马桑内酯致癫痫大鼠脑内c-fosmRNA表达及硝苯吡啶对其影响的研究发现,马桑内酯注射后,从潜伏期至癫痫大发作后2h,大鼠脑内可见明显的杂交信号。随着发作程度的加重,脑内杂交信号相应增多。硝苯... 用地高辛c-fosRNA探针作原位杂交,对马桑内酯致癫痫大鼠脑内c-fosmRNA表达及硝苯吡啶对其影响的研究发现,马桑内酯注射后,从潜伏期至癫痫大发作后2h,大鼠脑内可见明显的杂交信号。随着发作程度的加重,脑内杂交信号相应增多。硝苯吡啶能有效地抑制马桑内酯所致的c-fosmRNA表达增加。提示马桑内酯致癫痫大鼠脑内c-fosmRNA表达增加可能与神经细胞Ca2+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癫痫 C-FOS mRNA 原位杂交 硝苯吡啶
下载PDF
马桑内酯致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外Na^+、K^+活度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飞 谢虹 +3 位作者 高娜 王阿敬 钟时明 朱长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18-721,共4页
目的和方法 :应用Na+、K+选择性微电极检测马桑内酯致痫大鼠海马及海马脑片神经细胞外Na+、K+活度的改变。结果 :海马内注射马桑内酯 (5 μL ,5× 10 -4 mol/L)致痫大鼠 30s、1min和 2min后 ,海马神经细胞外Na+活度分别低于对照组 2... 目的和方法 :应用Na+、K+选择性微电极检测马桑内酯致痫大鼠海马及海马脑片神经细胞外Na+、K+活度的改变。结果 :海马内注射马桑内酯 (5 μL ,5× 10 -4 mol/L)致痫大鼠 30s、1min和 2min后 ,海马神经细胞外Na+活度分别低于对照组 2 7 7mmol/L、5 0 3mmol/L和 5 7 8mmol/L ,而K+活度则分别高于对照组 2 3mmol/L、2 4mmol/L和 2 9mmol/L(P <0 0 1)。 3min后 ,K+活度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 ,而Na+活度仍持续低于对照水平 (P <0 0 1)。海马脑片的实验结果与在体实验相似。结论 :海马神经细胞处于癫痫状态时 ,存在Na+内流、K+外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癫痫 微电极 马桑内酯 大鼠
下载PDF
马桑内酯致痫大鼠突触结构的变化及妥泰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基焱 高然 +3 位作者 黄吉春 刘广益 殷菱 郑福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70-1772,1775,共4页
[目的]电子显微镜观察马桑内酯致痫及妥泰干扰大鼠大脑运动皮质的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探讨突触改变在癫痫发作及妥泰治疗过程中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组、治疗组;癫痫组、治疗组用马桑内酯注入到... [目的]电子显微镜观察马桑内酯致痫及妥泰干扰大鼠大脑运动皮质的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探讨突触改变在癫痫发作及妥泰治疗过程中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组、治疗组;癫痫组、治疗组用马桑内酯注入到大鼠侧脑室,制作癫痫模型;治疗组用妥泰在癫痫发作后1h灌胃,持续每天1次;7d后取大脑运动皮质,做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突触超微结构改变;SoftImageSystem作图像分析,统计突触各参数的改变。[结果]①癫痫组突触界面曲率、突触活性区长度、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和穿孔性突触百分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有所降低,与癫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致痫剂马桑内酯使大鼠运动皮质突触的各个参数发生改变;②妥泰对突触的改变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马桑内酯 突触 妥泰 大鼠
下载PDF
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1(NMDAR1)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群 阮旭中 +1 位作者 史庭慧 张苏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癫痫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了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 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 1(NMDAR1)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马桑内酶致痫大鼠顶叶大脑皮层及海马齿状回 NMDAR1m RNA水平显著... 目的 探讨癫痫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研究了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 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 1(NMDAR1)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马桑内酶致痫大鼠顶叶大脑皮层及海马齿状回 NMDAR1m RNA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0 .0 1,P<0 .0 5 )。结论 马桑内酯上调脑组织内NMDAR1m RNA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癫痫 mRNA NMDAR1 大鼠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钙电流特性及马桑内酯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晓晖 张勤 周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3-1058,共6页
用胰蛋白酶消化加吹打的方法急性分离SD大鼠(出生后7~14d)海马神经元,并用银染法对细胞进行验证。在膜片钳的全细胞模式下,记录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的电生理活动,观察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对电流幅度的影响。既有高电... 用胰蛋白酶消化加吹打的方法急性分离SD大鼠(出生后7~14d)海马神经元,并用银染法对细胞进行验证。在膜片钳的全细胞模式下,记录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的电生理活动,观察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对电流幅度的影响。既有高电压激活钙电流(High voltage-activated calcium currents,HVA)又有低电压激活钙电流(Low voltage-activated calcium currents,LVA),HVA钙电流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峰电流成分、持续的电流成分和瞬时的电流成分。其持续成分主要是L型钙电流。经20μl/ml和40m/ml的CL作用3min后,LVA、HVA峰值钙电流密度均增加(P〈0.05),这一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CL使海马神经元钙电流增大可以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引发神经元产生异常的癫痫样放电,这在CL致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桑内酯 海马神经元 钙电流 膜片钳 癫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