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1
作者 李闯 姚琪 +4 位作者 袁宝祺 王庆峰 谭化 陈延伟 王忠伟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为了筛选吉林省地区防治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药剂,以“吉薯1号”和“吉科6号”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吉林省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S.scabie的ACCC41289为接种菌株,采用防治效果较好的4种药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选用的4种药剂,对... 为了筛选吉林省地区防治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药剂,以“吉薯1号”和“吉科6号”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吉林省地区马铃薯疮痂病菌S.scabie的ACCC41289为接种菌株,采用防治效果较好的4种药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选用的4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嘧菌酯悬浮剂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效果最佳,可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能够增加微型薯的产量和粒数,进而实现种薯合格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疮痂病 药剂防治
下载PDF
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冶楠 朱艳 +7 位作者 赵元寿 朱建宁 门佳伟 陈富 孔德媛 张卫兵 宗元元 李永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800,共13页
【目的】浸种处理是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促进块茎萌发的手段,然而浸种剂使用不当,会引起内源激素的失调,导致马铃薯高脚苗的发生。研究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壳寡糖作为马铃薯微型薯拌种剂的安全使用提... 【目的】浸种处理是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促进块茎萌发的手段,然而浸种剂使用不当,会引起内源激素的失调,导致马铃薯高脚苗的发生。研究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壳寡糖作为马铃薯微型薯拌种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费乌瑞它’马铃薯微型薯为试材,分别用10、50和200 mg·L^(-1)(w/v)的壳寡糖溶液浸种处理,筛选促芽生长的最佳壳寡糖浓度,以50 mg·L^(-1)(w/v)浸种15 min为处理组(COS_(50)),蒸馏水浸种为阴性对照(Con),并选择易引起块茎芽细长且疯长的外源赤霉素3(15 mg·L^(-1),w/v)浸种处理为阳性对照(GA_(3))。测定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芽直径的影响,并检测浸种处理前(BT)、萌发前期(BGS)、萌发期(GS)和伸长期(VG)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用石蜡切片染色观察GS期顶芽细胞的形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芽生长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50 mg·L^(-1)(w/v)壳寡糖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微型薯块茎芽的萌发及生长,芽长较Con组显著提高了74.7%,芽直径较GA_(3)组显著提高了37.2%;并在浸种后第5天,块茎发芽率即达100%,分别较Con和GA_(3)组提高40.0%和17.0%,同时,COS_(50)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微型薯的发芽势,在处理后第5天,发芽势分别较Con组和GA_(3)组提高了80.0%和28.6%,块茎表现为出芽早,出芽整齐。不同浸种处理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的内源激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在VG期,COS_(50)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和赤霉素(G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提高了11.4%、2.7%和2.5%,而脱落酸(AB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2%(P<0.05)。GA_(3)处理组内源GA、CTK及IAA含量最高,COS_(50)组的IAA、CTK和GA含量分别低于GA_(3)组5.1%、8.4%和2.0%(P<0.05),ABA含量无显著降低。然而,COS_(50)处理显著提高了VG期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中内源多胺(P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和GA_(3)组提高了7.0%和2.8%。石蜡切片染色的结果显示,GA_(3)处理的顶芽分生组织细胞沿芽轴方向纵向伸长膨大形成细长扁平状的细胞,而COS_(50)组分生组织细胞膨大均匀,无细长扁平状,且与Con组的细胞形态相似。相关性分析显示,COS_(50)处理诱导的马铃薯微型薯芽的增长、增粗、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提高与内源激素CTK、GA以及PA含量的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微型薯块茎发芽过程中PA的含量与ABA的含量表现极显著负相关(r=-0.785,P<0.01)。【结论】50 mg·L^(-1)(w/v)的壳寡糖浸种通过提高马铃薯微型薯芽组织中内源多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赤霉素的含量提高了微型薯芽长、芽直径及发芽率,但壳寡糖处理引起的内源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易引起苗细长疯长的外源赤霉素浸种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均匀膨大,出芽整齐,芽长且粗壮,未表现芽细长、疯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马铃薯微型薯 浸种 发芽 内源激素
下载PDF
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基质配比的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欢妍 黄科 +3 位作者 高琪昕 张维 雷艳 何长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09,共5页
为开发来源广泛、经济实惠和性能优良的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基质,采用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菌渣、河沙、珍珠岩3种基质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马铃薯微型薯产量(Y)与菌渣配比(X1)、河沙配比(X2)、珍珠岩配比(X3)间的回归方程... 为开发来源广泛、经济实惠和性能优良的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基质,采用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菌渣、河沙、珍珠岩3种基质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马铃薯微型薯产量(Y)与菌渣配比(X1)、河沙配比(X2)、珍珠岩配比(X3)间的回归方程Y=36.331 63–1.819 65X1+3.391 04X2+2.568 47X3–1.786 37X12–4.208 21X32+2.122 50X1X2+4.327 50X1X3可推断,珍珠岩配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菌渣配比,最后是河沙配比;河沙配比与珍珠岩配比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菌渣配比与河沙配比、菌渣配比与珍珠岩配比间的交互效应显著;通过多元回归和频率分析法分析,得到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基质菌渣、河沙、珍珠岩的适宜体积比为(1.677~2.000)∶(1.157~1.452)∶(1.000~1.2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繁育基质 菌渣 复合基质配比 产量
下载PDF
高寒阴湿区不同覆膜马铃薯微型薯的土壤水热效应及产量表现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彦萍 胡新元 +3 位作者 李掌 吴雁斌 张武 齐恩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6-2433,共8页
为探究适用于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微型薯原种繁育的地膜覆盖方式,本研究以小于2 g的微型薯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垄作白膜覆盖(RSWPF)、垄作黑膜覆盖(RSBPF)和传统露地平播(CFS)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特征以及对马铃薯... 为探究适用于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微型薯原种繁育的地膜覆盖方式,本研究以小于2 g的微型薯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垄作白膜覆盖(RSWPF)、垄作黑膜覆盖(RSBPF)和传统露地平播(CFS)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动态特征以及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SBPF种植方式可有效增加马铃薯生育前期耕层0~25 cm土壤的热量条件,在4月20日-8月3日(播种到末花期),RSBPF较CFS增加土壤温度2.33~4.64℃,增加土壤积温327.88℃;在日变化8:00、18:00低温时,RSBPF较RSWPF具有几乎同等的保温作用,在14:00高温时,RSBPF较RSWPF温度低1.26℃,增温、降温较平缓,稳温效应明显;在地温垂直变化中,RSBPF同样具有稳温效应。RSBPF较CFS,表现出旱季蓄水保墒和雨季防涝,能显著优化耕层土壤水分环境;提前出苗期至成熟期各生育时期10~15 d,促进生育前期营养生长效果明显。RSBPF较RSWPF和CFS,增加单株结薯重差异显著(P<0.05)。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RSBPF产量最高,达到46 612.35 kg·hm^(-2),较CFS增产16.56%。因此,垄作黑膜覆盖(RSBPF)是该试验区域利用小于2g微型薯进行原种繁育的有效栽培措施。本研究为西北高寒阴湿区利用小于2 g的微型薯进行马铃薯原种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阴湿区 马铃薯微型薯 垄作覆膜栽培 水热效应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基质配比对马铃薯微型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肖旭峰 刘明月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0-463,共4页
以大西洋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用8种不同配方的基质进行无土栽培。综合结果表明:处理8(炭化谷壳∶珍珠岩∶菌渣∶椰子毛∶细河沙=1∶1∶1∶1∶1)最适合微型薯生产,植株生长势好,结薯数量多,薯形漂亮,产量高。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基质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肖旭峰 刘明月 《中国马铃薯》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采用烯效唑、B9、水杨酸处理种植在大棚基质中的大西洋脱毒试管苗,比较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对植株的生长有促进效果,以100 mg.L-1处理具有最佳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处理出现的负效果越大;B9喷施的... 采用烯效唑、B9、水杨酸处理种植在大棚基质中的大西洋脱毒试管苗,比较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对植株的生长有促进效果,以100 mg.L-1处理具有最佳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处理出现的负效果越大;B9喷施的植株单块茎重和总块茎重均以2 500 mg.L-1浓度的处理最高,且大、中大薯在总块茎数所占的比例最大;水杨酸以400 mg.L-1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烯效唑 B9 水杨酸
下载PDF
试管苗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肖旭峰 刘明月 《中国马铃薯》 2010年第5期275-277,共3页
为了探讨试管苗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3个种植密度,即每平方米130株、225株及400株。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总块茎数和总产量逐渐上升。每平方米400株是3种密度中的最佳栽培密度,获得块茎数多,产量最高,... 为了探讨试管苗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3个种植密度,即每平方米130株、225株及400株。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总块茎数和总产量逐渐上升。每平方米400株是3种密度中的最佳栽培密度,获得块茎数多,产量最高,且中大薯、中小薯和小薯块茎数分别达到每平方米178个、475个及39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试管苗 种植密度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永伟 沈振荣 +1 位作者 王奇 詹虹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8期1-3,共3页
不同种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脱毒马铃薯微型薯单位面积收获总粒数逐渐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单株结薯数逐渐减少;匍匐茎数量逐渐增加,匍匐茎成薯率逐渐下降,处理①、②、③的匍匐茎成薯率... 不同种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脱毒马铃薯微型薯单位面积收获总粒数逐渐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单株结薯数逐渐减少;匍匐茎数量逐渐增加,匍匐茎成薯率逐渐下降,处理①、②、③的匍匐茎成薯率分别为92.9%、56.5%和37.9%。适宜的种植密度,可获得较多合格微型薯数和较高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试管苗 费乌瑞它 种植密度 匍匐茎
下载PDF
FM-生物菌肥在设施温室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姚乔花 程永龙 +4 位作者 王姣敏 吕海龙 魏镛频 安德 安学文 《中国果菜》 2021年第12期60-65,共6页
近年来,生物菌肥在蔬菜、粮食等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探究FM-生物菌肥对马铃薯微型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追施不同浓度的FM-生物菌肥,检测了马铃薯微型薯的生长指标、粒数分级及光合作用相关参数,探究不同浓度FM-生... 近年来,生物菌肥在蔬菜、粮食等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探究FM-生物菌肥对马铃薯微型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追施不同浓度的FM-生物菌肥,检测了马铃薯微型薯的生长指标、粒数分级及光合作用相关参数,探究不同浓度FM-生物菌肥处理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及合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倍数为500倍时,FM-生物菌肥对马铃薯微型薯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其株高、茎粗、叶厚等生长参数均为最高,合格粒数达到763.6粒,合格率达到95.4%;其次为稀释600倍和400倍的;稀释300倍时促进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肥 设施温室 马铃薯微型薯 应用
下载PDF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工厂化生产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秀芝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年第S2期22-23,共2页
为了满足生产上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的大量需求,通过试验研究,掌握了马铃薯微型薯工厂化生产的关键技术:马铃薯茎尖生长点培养;快繁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扩繁马铃薯扦插苗,生产脱毒微型薯。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 茎尖生长点 试管苗 扦插苗
下载PDF
网棚苗床马铃薯微型薯低本高效生产技术
11
作者 许庆芬 张荣华 徐宁 《现代化农业》 2011年第9期25-26,共2页
近几年,由于微型薯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真正投放到原料基地的脱毒种薯数量不多,脱毒种薯应用率不足30%,种薯生产滞后已经成为限制垦区马铃薯单产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历经3年,研... 近几年,由于微型薯生产成本较高、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真正投放到原料基地的脱毒种薯数量不多,脱毒种薯应用率不足30%,种薯生产滞后已经成为限制垦区马铃薯单产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历经3年,研究出一套利用网棚苗床生产微型种薯的低本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脱毒微型种薯的优质、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繁殖生产。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黑龙江省及垦区马铃薯微型薯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生产 高效生产技术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苗床 网棚 脱毒微型 脱毒种 生产成本
下载PDF
基于单形格子设计的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基质配方研究
12
作者 王欢妍 雷艳 何长征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18-21,共4页
试验采用盆栽法,用混料试验设计中{3,3}单形格子设计,建立繁育马铃薯微型薯高产优质的基质配比模型,根据试验马铃薯的单株块茎重、单株块茎数、单块茎重、合格薯率、大中薯率,分析优化菌渣、河沙、珍珠岩3种基质的配比。研究表明,高产... 试验采用盆栽法,用混料试验设计中{3,3}单形格子设计,建立繁育马铃薯微型薯高产优质的基质配比模型,根据试验马铃薯的单株块茎重、单株块茎数、单块茎重、合格薯率、大中薯率,分析优化菌渣、河沙、珍珠岩3种基质的配比。研究表明,高产稳产优质的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基质配比为45.60%∶30.02%∶2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繁育基质 基质配方 单形格子设计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马铃薯微型薯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云海 蒋先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9-51,共3页
马铃薯的块茎形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匍匐茎的形成;二是匍匐茎的顶端膨大形成块茎。由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形成的脱毒微型薯,在形态建成上与大植株的块茎形成方式有所不同,它是由试管苗腋芽直接形成,主要依靠腋芽细胞的分裂及其相继膨大两... 马铃薯的块茎形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匍匐茎的形成;二是匍匐茎的顶端膨大形成块茎。由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形成的脱毒微型薯,在形态建成上与大植株的块茎形成方式有所不同,它是由试管苗腋芽直接形成,主要依靠腋芽细胞的分裂及其相继膨大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各种营养物质、能量、植物激素向腋芽运转和积累才能进行,才有形成块茎的可能。这一切物质来自于试管苗在培养过程中的贮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脱毒 诱导前期 块茎形成 试管苗 光照
下载PDF
秋季网棚条件下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春霞 杜德玉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和探讨在网棚条件下,秋季试管苗移栽时间对马铃薯脱毒微型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下旬(8月25日)至9月中旬(9月l5日)是秋季马铃薯试管苗的最佳移栽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移栽越早效果越好。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秋季 试管苗 移栽时间
下载PDF
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生产设施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5
作者 齐瑞锋 郑永鑫 韩子鑫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9期42-42,共1页
气雾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技术在中国起步较晚,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和生产应用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方法有几种,但气雾法生产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方法。该方法生产的微型薯不仅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认可。然而... 气雾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技术在中国起步较晚,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和生产应用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的方法有几种,但气雾法生产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方法。该方法生产的微型薯不仅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认可。然而由于其客观条件的影响,如成本、技术条件等制约了其快速发展和应用。因此,生产设施、管理方式的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将是未来中国微型薯生产及相关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培法 马铃薯微型薯 生产设施
下载PDF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的标准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希近 籍立杰 +2 位作者 张耀辉 田国联 曲占礼 《杂粮作物》 CAS 2010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生产 标准化生产技术 脱毒马铃薯 质量 栽培面积 生产 标准化栽培 细菌性病害
下载PDF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贤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7期161-162,共2页
介绍了马铃薯微型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早疫病、晚疫病、疮茄病、立枯丝核菌、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干腐病等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 病害 症状 发病条件 防治方法
下载PDF
温室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薯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毅 《青海农技推广》 2014年第3期11-12,共2页
无土栽培指用草炭或森林腐叶土、沙、珍珠岩、蛭石等轻质材料代替土壤作为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株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微型薯生产是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的中心环节,因此保证微型薯的质量和数量是... 无土栽培指用草炭或森林腐叶土、沙、珍珠岩、蛭石等轻质材料代替土壤作为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株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微型薯生产是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的中心环节,因此保证微型薯的质量和数量是比较关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育苗技术 栽培生产 温室 脱毒马铃薯 微型生产 无土栽培 育苗基质
下载PDF
汽雾法生产马铃薯微型薯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功义 梁杰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21-22,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根际黑暗条件下,采用汽雾法,每隔一定时间喷雾供给养分,所有供试品种在日光温室内均可生产马铃薯微型薯(原原种),每株平均可产50粒左右,平均重量达9 g,最多一株达76粒,最重达46 g。每平方米达1 025粒。... 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根际黑暗条件下,采用汽雾法,每隔一定时间喷雾供给养分,所有供试品种在日光温室内均可生产马铃薯微型薯(原原种),每株平均可产50粒左右,平均重量达9 g,最多一株达76粒,最重达46 g。每平方米达1 025粒。供试品种中大西洋最适宜采用汽雾法生产微型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 汽雾法 营养液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玲玲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6期132-132,142,共2页
以"克新4号"、"早大白"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在19℃±1℃、全黑暗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微型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生长调节剂CCC有促进结薯和提高结薯数量及产量的作用,而细胞分裂... 以"克新4号"、"早大白"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在19℃±1℃、全黑暗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微型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生长调节剂CCC有促进结薯和提高结薯数量及产量的作用,而细胞分裂素6-BA对微型薯的诱导没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微型薯诱导 CCC 6-B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