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石祥 李修远 +1 位作者 张全兵 郝亚楠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使用茄子、番茄、龙葵和马铃薯四种不同寄主植物的叶片供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记录和分析其成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1 h内取食的次数和取食时长,对取食24 h后各寄主植物的缺刻长度和受害... 为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使用茄子、番茄、龙葵和马铃薯四种不同寄主植物的叶片供马铃薯瓢虫成虫取食,记录和分析其成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1 h内取食的次数和取食时长,对取食24 h后各寄主植物的缺刻长度和受害面积进行测算,同时对取食过程录像并分析其取食动作。结果表明,马铃薯瓢虫的取食过程包括搜寻、静息、取食、清洁和排泄等步骤。在四种不同寄主植物上,马铃薯瓢虫成虫的取食次数、取食时长、寄主植物的受害面积和缺刻长度均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寄主植物 取食行为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体表细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迎春 刘慧娟 郑哲民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和茄二十八星瓢虫H .vigintioctopunctata (Fabricius)体表的细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在细微结构上存在明显差...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ulsky)和茄二十八星瓢虫H .vigintioctopunctata (Fabricius)体表的细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在细微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第一 ,2种瓢虫鞘翅表面凹陷内 ,毛的着生位置不同 ,马铃薯瓢虫的毛着生于凹陷中心 ,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毛着生于凹陷边缘 ;第二 ,鞘翅表面凹陷的深浅不同 ,马铃薯瓢虫的凹陷较深于茄二十八星瓢虫。这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茄二十八星瓢虫 体表细微结构 比较研究 害虫
下载PDF
黄绿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郭艳琼 李友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对感染黄绿绿僵菌后的马铃薯瓢虫幼虫体内几种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对于马铃薯瓢虫幼虫体内的蛋白质含量、蛋白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蛋白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黄绿绿僵菌 蛋白质含量 蛋白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的识别与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宝才 宫亚军 魏书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22,共2页
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ulsky),属鞘翅目瓢虫科昆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中、华南等地。为害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长江以北地区,为害对象包括瓜类、豆类、茄果类(... 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ulsky),属鞘翅目瓢虫科昆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中、华南等地。为害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长江以北地区,为害对象包括瓜类、豆类、茄果类(彩色图版1、2)等重要蔬菜。寄主植物包括十多个科近30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防治 识别 长江以北地区 为害对象 寄主植物 瓢虫 鞘翅目
下载PDF
黄绿绿僵菌在马铃薯瓢虫体上宿存侵染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艳琼 李友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0-222,共3页
为了明确黄绿绿僵菌的致病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绿绿僵菌分生孢子在马铃薯瓢虫幼虫体表的侵染及穿透过程。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的侵染要经历孢子的附着、萌发、入侵和菌丝的延伸与增殖等阶段;黄绿绿僵菌接种12... 为了明确黄绿绿僵菌的致病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绿绿僵菌分生孢子在马铃薯瓢虫幼虫体表的侵染及穿透过程。结果表明,黄绿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的侵染要经历孢子的附着、萌发、入侵和菌丝的延伸与增殖等阶段;黄绿绿僵菌接种12h后附着于虫体表面的分生孢子萌发,24h后体积膨大并从一侧伸出芽管,之后逐渐生长成菌丝,沿体壁蔓延,若遇到合适的侵入部位,前端即产生附着胞向体壁穿透,并在体内繁殖,最终伸出虫体表面,使其布满白色菌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绿僵菌 马铃薯瓢虫 电镜扫描 侵染过程
下载PDF
绿僵菌防治马铃薯瓢虫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艳琼 李友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42-344,共3页
为寻求一种有效防治马铃薯瓢虫的生物防治法,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黄绿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的防治效果和同一浓度的菌剂对于不同龄期的幼虫防治效果,以及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幼虫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95%湿度与2... 为寻求一种有效防治马铃薯瓢虫的生物防治法,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黄绿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的防治效果和同一浓度的菌剂对于不同龄期的幼虫防治效果,以及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幼虫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95%湿度与25℃的温湿度组合,黄绿绿僵菌对马铃薯瓢虫的致死较快,死亡率较高,是引起较高致病率所需的理想温湿度;低龄幼虫对于绿僵菌的敏感性要高于高龄幼虫;在染菌48 h后,幼虫体内正常的生理代谢受到影响,呼吸代谢出现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马铃薯瓢虫 呼吸节律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与马铃薯甲虫发生动态 被引量:6
7
作者 魏鸿钧 《昆虫知识》 CSCD 1995年第3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马铃薯甲虫 发生 马铃薯害虫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复合体分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勇 袁锋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4年第3期225-228,共4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马铃薯瓢虫及其近缘“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选择、杂交试验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对马铃薯瓢虫复合体的分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该复合体包括A、B两组。A组内1种即马铃薯瓢虫,B组...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马铃薯瓢虫及其近缘“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选择、杂交试验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对马铃薯瓢虫复合体的分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该复合体包括A、B两组。A组内1种即马铃薯瓢虫,B组内有多种类型,但以同一生物种对待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复合体 分类
下载PDF
温湿度对马铃薯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志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0-34,共5页
室内定温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muculata(Mots.)卵、幼虫(各龄期)、蛹的发育速度与湿度呈线形上升关系,卵巢发育在27℃以上受阻,发... 室内定温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vigintioctomuculata(Mots.)卵、幼虫(各龄期)、蛹的发育速度与湿度呈线形上升关系,卵巢发育在27℃以上受阻,发育速度下降。不同湿度下饲养结果表明,卵在RH50%以下不能孵化;各虫态发育适宜的RH卵为90%,1~3龄幼虫为65%~75%,蛹为65%。4龄幼虫对高湿敏感,但在RH35%~75%条件下发育历期无差异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4251,9.4831,9.3460℃;有效积温分别为68.6587,239.2038和75.1445日度。越冬虫态的过冷却点及体液冰点分别为(-7.52±2.80)℃和(-5.05±2.85)℃。试验结果提示高于27℃的温度可能是影响该虫化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温度 相对湿度 马铃薯瓢虫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一株对马铃薯瓢虫幼虫具有高活性的苏云金杆菌新菌株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永 王勤英 +1 位作者 檀建新 陆秀君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从河北省土壤中分离了一株苏云金杆菌WZ 9,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活性的研究发现,该菌株对马铃薯瓢虫幼虫具有特异性高效杀虫活性,LC50为2.95×107细胞/mL;而对鳞翅目的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螟、甜菜夜蛾、黄粉虫等几种重要害虫... 从河北省土壤中分离了一株苏云金杆菌WZ 9,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活性的研究发现,该菌株对马铃薯瓢虫幼虫具有特异性高效杀虫活性,LC50为2.95×107细胞/mL;而对鳞翅目的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螟、甜菜夜蛾、黄粉虫等几种重要害虫均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WZ-9 马铃薯瓢虫 杀虫活性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幼虫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艳琼 李友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39-41,107,共4页
利用组织切片对马铃薯瓢虫幼虫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95%与25℃的温湿度组合条件下,幼虫体表附着的孢子萌发后穿透体壁,在体腔内逐步形成菌丝体,进入体腔内的菌丝体,对寄主组织没有选择性。通... 利用组织切片对马铃薯瓢虫幼虫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95%与25℃的温湿度组合条件下,幼虫体表附着的孢子萌发后穿透体壁,在体腔内逐步形成菌丝体,进入体腔内的菌丝体,对寄主组织没有选择性。通常菌丝最初在侵染部位的血腔中生长,然后侵入邻近的脂肪体、肌肉,最后侵入消化道和丝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马铃薯瓢虫 组织病理变化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海燕 马建列 《杂粮作物》 CAS 2004年第4期250-250,共1页
马铃薯瓢虫在绵阳市主要危害马铃薯、茄子、辣椒、玉米等作物,在马铃薯上危害盛期被害株率最高可达100%,百株虫口密度达95~480头,单株虫口数高的可达200头,产量损失15%~30%。马铃薯瓢虫一年发生两代,危害盛期为5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 马铃薯瓢虫在绵阳市主要危害马铃薯、茄子、辣椒、玉米等作物,在马铃薯上危害盛期被害株率最高可达100%,百株虫口密度达95~480头,单株虫口数高的可达200头,产量损失15%~30%。马铃薯瓢虫一年发生两代,危害盛期为5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农业防治应重点抓住越冬期防治,药剂防治应在卵孵化盛期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下载PDF
宁南山区马铃薯瓢虫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瑞霞 高慧 +2 位作者 高应奇 曹学海 冯天梅 《蔬菜》 2007年第3期44-45,共2页
马铃薯瓢虫,又名二十八星瓢虫,属昆虫纲、鞘翅目、多食亚目、瓢虫科,主要危害马铃薯、茄子、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作物,尤以马铃薯虫量最多,危害最重,危害期最长,成虫和幼虫均有危害性,取食幼嫩叶片,多虫区域和受害重的叶片... 马铃薯瓢虫,又名二十八星瓢虫,属昆虫纲、鞘翅目、多食亚目、瓢虫科,主要危害马铃薯、茄子、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作物,尤以马铃薯虫量最多,危害最重,危害期最长,成虫和幼虫均有危害性,取食幼嫩叶片,多虫区域和受害重的叶片提前干枯,使马铃薯、茄子等蔬菜作物的正常生长及经济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2003年以来,我们对该虫进行了系统的监测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其活动规律与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发生规律 宁南山区 二十八星瓢虫 蔬菜作物 危害期 经济产量 活动规律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金兰 徐金龙 闫学凯 《中国园艺文摘》 2010年第11期151-151,共1页
马铃薯是我国南北方普遍栽培的作物之一,也是北林区的四大主栽作物之一,它作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不但供应给当地及周边市县,而且还在每年的春季调运到吉林、辽宁等地做种薯。然而,由于连年种植,农民防病虫害意识差,农事管理较... 马铃薯是我国南北方普遍栽培的作物之一,也是北林区的四大主栽作物之一,它作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不但供应给当地及周边市县,而且还在每年的春季调运到吉林、辽宁等地做种薯。然而,由于连年种植,农民防病虫害意识差,农事管理较粗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经济作物 防病虫害 林区 种薯 农事
下载PDF
豫西山区马铃薯瓢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定旭 张志勇 +2 位作者 雷铁栓 马新丽 李振国 《马铃薯杂志》 1996年第3期147-150,共4页
采用田间调查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豫西山区马铃薯瓢虫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措施。马铃薯瓢虫在豫西山区1年发生1~2代,主要以成虫越冬,根据确定的经济允许损失水平L=2.67%,求得防治指标为越冬代成虫3.6头/丛,1代的虫2... 采用田间调查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豫西山区马铃薯瓢虫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措施。马铃薯瓢虫在豫西山区1年发生1~2代,主要以成虫越冬,根据确定的经济允许损失水平L=2.67%,求得防治指标为越冬代成虫3.6头/丛,1代的虫2.5头/丛.防治方法为:①消灭越冬虫源;②及时处理马铃薯残株,清除附近茄科杂草;③采用化学药剂5%来福灵乳油或2.5%敌杀死乳油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发生规律 防治 豫西山区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的发生与危害
16
作者 丁新华 阿尔孜姑丽·肉孜 +4 位作者 纪利 刘帅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3-989,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马铃薯种植区科学识别和防控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方法】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研究马铃薯瓢虫在新疆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描述其形态特征;提出阻截策略和应急防控措施。【结果】2020年6... 【目的】研究新疆马铃薯种植区科学识别和防控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方法】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研究马铃薯瓢虫在新疆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描述其形态特征;提出阻截策略和应急防控措施。【结果】2020年6月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发现马铃薯瓢虫,发生面积6.12×10 hm^(2),主要寄主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以及龙葵Solanum nigrum L.等,其中马铃薯上危害较重,平均发生虫量5头/株,最高达27头/株。【结论】马铃薯瓢虫在新疆首次发现,其局部为害较为严重,应加强其识别与早期阻截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形态特征 防治措施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的生活史及发育生物学
17
作者 端木通知 张志勇 +3 位作者 李定旭 李振国 雷铁拴 马新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5年第3期7-10,共4页
经过4年连续观察认为,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在豫西山区可发生1~2代,其中大部分个体完成一代发育,少部分个体完成2代发育.完成一代者其一代成虫受高温、短光照等因素影响不能产卵,直接进入越冬状态.个... 经过4年连续观察认为,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在豫西山区可发生1~2代,其中大部分个体完成一代发育,少部分个体完成2代发育.完成一代者其一代成虫受高温、短光照等因素影响不能产卵,直接进入越冬状态.个体发育生物学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幼虫共有4龄,其取食量以第3、4龄最大,二者取食占幼虫取食量的92.43%.个体发育各阶段各有其特点和时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生活史 生物学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18
作者 张志勇 刘绍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3年第2期17-23,共7页
在室内5种定温条件下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kna vigintioctomaculata的生命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瓢虫的发育过程中有2个高死亡率阶段,即1龄幼虫期和4龄幼虫期。在20℃、23℃、25℃、28℃、30℃的温度下,种群内禀增长率(r... 在室内5种定温条件下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kna vigintioctomaculata的生命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瓢虫的发育过程中有2个高死亡率阶段,即1龄幼虫期和4龄幼虫期。在20℃、23℃、25℃、28℃、30℃的温度下,种群内禀增长率(r_m)分别为0.0449、0.0830、0.1107、0.0917和0.0619,稳定年龄组配中成虫比例分别为17.71%、8.47%、6.98%、8.58%和11.38%。本文还报导了其它种群动态参数并对种群受干扰后恢复时间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种群动态 生命表
下载PDF
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Motsch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19
作者 张志勇 李定旭 +1 位作者 雷铁栓 马新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在定温条件下用直接最优化法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的发育起点温度C(C)和有效积温K(日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卵、幼虫、蛹及全世代的C值分别为10.4251、9.4831、9.3640、9.1396,K值分别为68.6587、23... 在定温条件下用直接最优化法对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ch.)的发育起点温度C(C)和有效积温K(日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卵、幼虫、蛹及全世代的C值分别为10.4251、9.4831、9.3640、9.1396,K值分别为68.6587、239.2038、75.1445和 607.2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发育起点 有效积温
下载PDF
利用马铃薯块茎饲养马铃薯瓢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武丹 王洪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77,共2页
利用马铃薯块茎饲养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结果表明,一龄、二龄幼虫不能正常发育,6~8d后全部死亡。饲养三龄幼虫存活率为24.0%;三龄存活幼生再用马铃薯块茎饲养,部分幼虫可以成活并能正常... 利用马铃薯块茎饲养马铃薯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Mots.)],结果表明,一龄、二龄幼虫不能正常发育,6~8d后全部死亡。饲养三龄幼虫存活率为24.0%;三龄存活幼生再用马铃薯块茎饲养,部分幼虫可以成活并能正常发育繁殖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瓢虫 马铃薯 饲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