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JAK2、CALR及三阴性驱动突变的临床特征比较
1
作者 李雨蒙 杨二鹏 +9 位作者 王子卿 王德好 牛继聪 李芋锦 明静 孙明谦 陈卓 刘为易 吕妍 胡晓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突变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6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突变的驱动基因类型分为JAK2组、CALR组与三阴性组,对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突变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6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突变的驱动基因类型分为JAK2组、CALR组与三阴性组,对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血栓、脾肿大、血常规、凝血状态进行分析。结果:69例ET患者中,46例伴随JAK2基因突变,14例伴随CALR基因突变,8例为三阴性,1例伴随MPL基因突变。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JAK2组血栓率最高,为26.09%(12/46),三阴性组为12.5%(1/8),CALR组无血栓事件。JAK2组伴随脾肿大发生率最高,为34.78%(16/46),而三阴性组无脾肿大发生。JAK2组的白细胞数为(9.00±4.86)×10^(9)/L,显著高于CALR组的(6.03±2.32)×10^(9)/L(P<0.05)。JAK2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48.43±18.79)g/L,显著高于三阴性组的(131.00±15.17)g/L(P<0.05)。JAK2组的红细胞压积为(0.44±0.06)%,亦显著高于三阴性组的(0.39±0.05)%(P<0.05)。JAK2组血小板数为(584.17±175.77)×10^(9)/L,显著低于CALR组的(703.07±225.60)×10^(9)/L(P<0.05)。JAK2组和三阴性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2.64±0.69)g/L和(3.05±0.77)g/L,均显著高于CALR组的(2.24±0.47)g/L(P<0.05,P<0.01)。三阴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8.61±1.99)s,较CALR组的(31.45±3.35)s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驱动基因突变ET患者的血细胞计数与凝血状态存在差异。与CALR组相比,JAK2组血栓率、白细胞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血小板数显著降低;与三阴性组相比,JAK2组脾大发生率和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与CALR组相比,三阴性组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二代基因测序 驱动突变 凝血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无驱动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魏淑琴 张康梅 冷霞 《天津药学》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无驱动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无驱动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6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无驱动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无驱动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6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含铂类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替雷利珠单抗200 mg,d1,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3粒/次,2次/d,餐后30 min服用,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3个周期评价。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KPS评分、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观察组NSCLC患者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CC、CEA和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CC、CEA和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CD3^(+)、CD4^(+)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患者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球菌低于治疗前,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球菌低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驱动突变晚期NSCLC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近期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SCC、CEA和CA125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替雷利珠单抗 驱动突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下载PDF
肺鳞癌驱动突变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杨 王立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2077-2081,共5页
驱动突变(driver mutation)的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这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现尤为明显。以往对NSCLC的分型仅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现在则加入了以分子改变为基础的分子分型。... 驱动突变(driver mutation)的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这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现尤为明显。以往对NSCLC的分型仅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现在则加入了以分子改变为基础的分子分型。鉴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HGFR或MET)等相应基因肺癌驱动突变的发现及逐步深入的研究,以这些基因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已经或将在不久的未来使相当数量的患者获益。目前临床获益于靶向相应驱动突变药物的人群绝大多数为肺腺癌患者,然而肺鳞癌亦有较为特征性的驱动突变,对鳞癌驱动突变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该病种个体化医疗的发展,加速其治疗模式的转变。在此将对目前肺鳞癌常见的驱动突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驱动突变 个体化医疗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驱动突变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璐 周彩存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16-119,124,共5页
肿瘤相关分子标记物的发现,导致靶向治疗药物迅速发展。我们对近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现的可能影响靶向治疗的相关分子标记物,即所谓的驱动突变基因进行综合分析。期待依据肿瘤个体基因情况而决定的靶向治疗,可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得... 肿瘤相关分子标记物的发现,导致靶向治疗药物迅速发展。我们对近期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现的可能影响靶向治疗的相关分子标记物,即所谓的驱动突变基因进行综合分析。期待依据肿瘤个体基因情况而决定的靶向治疗,可使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大治疗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肺肿瘤 驱动突变基因
下载PDF
青年型肺腺癌临床特征及驱动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卓琛 田丰 魏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340-1343,共4页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T,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被确诊为肺癌。虽然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45岁)占比较低,但其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肺腺癌作...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low-dose CT,LD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被确诊为肺癌。虽然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45岁)占比较低,但其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肺腺癌作为年轻患者中最常见的NSCLC病理类型,其致癌基因改变(genomic alterations,GAs)和临床特征研究较少。随着肺癌个体化治疗观念的提出,其群体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对青年肺腺癌进行研究极具临床意义。本文就青年肺腺癌患者的发病趋势、病理特征和驱动基因突变等特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肺腺癌 病理特征 驱动基因突变
下载PDF
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苏春霞 俞昕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肺癌靶点的发现和药物研发,靶向治疗改善了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预后。同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驱动基因阴性NSCLC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虽然部分驱动基因突变患者从对应靶向治疗中明显获益,但对免疫治疗反应欠... 随着肺癌靶点的发现和药物研发,靶向治疗改善了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预后。同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驱动基因阴性NSCLC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虽然部分驱动基因突变患者从对应靶向治疗中明显获益,但对免疫治疗反应欠佳。在大部分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和日常实践中,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也被排除在外,或者仅占少数。免疫治疗如何应用于驱动基因突变患者,以及如何在靶向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制定最优治疗策略,对改善晚期驱动基因突变NSCL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不同基因突变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特点及免疫治疗在不同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驱动基因突变 免疫治疗
下载PDF
PD-L1高表达、驱动基因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7
作者 谷雨妹 刘菲菲 +3 位作者 赵宏颖 金木兰 路军 李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 探讨PD-L1高表达、驱动基因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141例PD-L1高表达、驱动基因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ARMS-PCR法、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 目的 探讨PD-L1高表达、驱动基因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141例PD-L1高表达、驱动基因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ARMS-PCR法、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检测PD-L1表达和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1例NSCLC患者肿瘤细胞PD-L1高表达,其中TPS百分比≥50%且<60%者57例;≥60%且<70%者18例;≥70%且<80%者35例;≥80%者31例。141例PD-L1高表达的NSCLC患者中,53例发生驱动基因突变(37.6%),包括4例BRAF 15号外显子突变,9例MET相关突变,17例EGFR相关突变,16例KRAS 2号外显子突变,4例EML4-ALK融合突变和3例其他罕见突变。PD-L1高表达、发生驱动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吸烟史和病理类型均有关(P<0.05)。MET相关突变和KRAS 2号外显子突变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发生BRAF 15号外显子突变均为女性。PD-L1平均TPS百分比,在MET突变、KRAS 2号外显子突变和3例罕见突变患者中较高。33例发生BRAF 15号外显子突变、MET扩增或突变、EGFR相关突变和3例其他罕见突变的病例中,PD-L1在实性、腺管、微乳头状排列的肿瘤细胞中高表达;20例发生KRAS 2号外显子突变和EML4-ALK融合突变的病例中,PD-L1在实性巢状排列的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NSCLC中PD-L1高表达和驱动基因突变阳性与肿瘤低分化程度相关,分化差的肺腺癌手术标本,应尽可能选取实性、微乳头状或腺管状排列肿瘤组织检测PD-L1表达和驱动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PD-L1 驱动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 组织学
下载PDF
芦可替尼对伴非驱动突变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赖琴城 刘丽萍 +3 位作者 孙振容 刘昊东 高梅 冉学红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7期503-507,共5页
目的:研究非驱动突变对芦可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3月1日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初诊的46例PM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非驱动突变与芦可替尼疗... 目的:研究非驱动突变对芦可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3月1日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初诊的46例PM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非驱动突变与芦可替尼疗效的关系。结果:46例PMF患者中44例检测出突变,其中6例患者驱动基因检测为三阴型,2例患者未检测出任何基因突变。携带≥3个突变基因组的患者21例,<3个突变基因组25例,对携带≥3个基因突变的PMF患者芦可替尼仍有较好的缩脾及改善体质性症状的效果(P=0.002,0.045),与<3个突变组比较经芦可替尼治疗后缩脾、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0.232)。携带≥3个突变基因组PMF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734(119~3301)d vs 1904(479~5461)d(H=-2.387,P=0.017)。携带TET2、ASXL1、EZH2或TP53基因突变与未突变组比较经芦可替尼治疗前后的脾脏缩小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T2:P=0.097,0.088;ASXL1:P=0.137,0.692;EZH2:P=0.075,0.655;TP53:P=0.801,0.869)。携带EZH2突变患者PFS明显缩短(P=0.033),携带TET2、ASXL1、TP53基因突变患者较未携带者PFS未见明显缩短(P=0.071,0.563,0.787)。结论:非驱动突变对芦可替尼的缩脾及体质性症状改善等疗效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可替尼 驱动基因突变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腺癌驱动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孟谊 王立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703-707,共5页
随着主要肿瘤基因测序项目的开展,来源于体细胞突变的驱动突变以其在癌症发生、发展、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新驱动突变的不断确认使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认识从传统的病理分类到现今的基于分子水平改变的分子分型;NS... 随着主要肿瘤基因测序项目的开展,来源于体细胞突变的驱动突变以其在癌症发生、发展、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新驱动突变的不断确认使人们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认识从传统的病理分类到现今的基于分子水平改变的分子分型;NSCLC患者也已不再被看做是同一类型肿瘤的集合,而是多种具有不同分子生物学行为、对不同的靶向药物敏感的患者群体.文章着重就NSCLC中腺癌这一特殊病理类型的常见驱动突变及相关转化性医学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腺癌 驱动突变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也 杨磊 +6 位作者 于芳 姜睿盈 王蓓 赵玲 陈皇 王晓伟 钟定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09-213,F0002,共6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2018年11月~2019年12月间送检的6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标本的驱动基因进行联合检测,包括EGFR、K...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2018年11月~2019年12月间送检的6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标本的驱动基因进行联合检测,包括EGFR、KRAS、NRAS、BRAF、PIK3CA、HER2基因突变,以及ALK、ROS1、RET基因融合。结果:标本整体基因突变阳性率为63.49%,融合阳性率为6.35%,全部野生型的病例占30.16%。罕见驱动基因改变占全部驱动基因改变的27.27%(120/440)。EGFR突变病例中,罕见突变位点占9.63%(31/322)。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及HER2突变均与患者年龄负相关(r=-0.108、r=-0.191,P<0.05)。RAS突变与肿瘤大小正相关(r=0.159,P<0.05),并与性别及组织学分型具有相关性(P<0.05)。ALK、ROS1、RET融合均与组织学包含微乳头成分正相关(r=0.097、r=0.105、r=0.136,P<0.05)。ALK融合与组织学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罕见驱动基因突变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包含一种以上罕见突变的患者比例较高。这些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种多样,大多与组织学分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驱动基因突变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相关驱动基因的突变 被引量:5
11
作者 严晓娣 史国振 毛旭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15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EGFR、KRAS、BRAF、NRAS、Her-2和PIK3CA基因突变,并利用Sanger测序...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15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EGFR、KRAS、BRAF、NRAS、Her-2和PIK3CA基因突变,并利用Sanger测序法和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法检测150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GFR、KRAS、BRAF、NRAS、Her-2和PIK3CA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1.33%(77/150)、7.33%(11/150)、1.33%(2/150)、1.33%(2/150)、2.00%(3/150)和4.67%(7/150)。57例标本未检出任何基因突变,84例标本检出单个驱动基因发生突变。9例标本检出2个及以上驱动基因发生突变。Sanger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突变检出率为38.67%(58/150),与高通量测序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2,P=0.027),高通量测序法的灵敏度为98.28%,特异度为78.26%。ddPCR法突变检出率为50.00%(75/150),与高通量测序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818),阳性一致率为82.67%,阴性一致率为80.00%,总一致率为81.33%。结论:高通量测序法更适合应用于NSCLC诊疗,Sanger测序法和ddPCR法可作为有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驱动基因突变 高通量测序 Sanger测序 微滴式数字PCR
原文传递
基于突变基因网络的致癌驱动通路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昊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0-1414,共15页
通过检测突变驱动通路研究癌症的发病机理是当前癌症基础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研究以人类基因组工程提供的体细胞突变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基因组图谱中广泛存在的互斥性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基因互斥网络的致癌突变驱动通路检测算... 通过检测突变驱动通路研究癌症的发病机理是当前癌症基础性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该研究以人类基因组工程提供的体细胞突变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基因组图谱中广泛存在的互斥性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基因互斥网络的致癌突变驱动通路检测算法(Megnet).该算法首先利用大量癌症病人的体细胞突变数据,结合基因间互斥性原理构建突变基因网络,然后检测该网络中具有高覆盖的最大完全子图.为验证算法的效率和鲁棒性,我们将该算法应用于模拟数据中,结果显示所有模拟过程均在15秒内完成驱动通路检测,Megnet算法比Dendrix和Multi-Dendrix算法运行时间更短且结果准确率更高.同时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我们将该算法应用于肺癌数据和神经胶质瘤体细胞突变数据中,结果显示Megnet算法不仅比Dendrix和Multi-Dendrix算法检测的基因集合具有更高的生物相关性和统计显著性,而且还检测出一些可供生物验证的新候选基因集合,并且这些检测的基因集合与已知的P53、RB、RAS和PI3K等信号通路及细胞循环和细胞凋亡通路具有较高的重叠.Megnet算法不需要指定通路中的基因个数和任何先验知识,为癌症发病机理研究提供新视野.该算法通过构建突变基因网络,简化了基因间相互关联关系,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提高了致癌突变驱动通路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癌症发病机理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基因组 发病机理 突变驱动通路 体细胞突变 互斥性 基因网络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二代高通量测序肺癌驱动基因突变诊断sMPLC的价值
13
作者 蔡成杰 叶敏 林志潮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0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二代高通量测序肺癌驱动基因突变诊断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30例sMPLC患者手术标本作为试验组,同时收集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 目的:分析二代高通量测序肺癌驱动基因突变诊断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sMPLC)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江门市中心医院30例sMPLC患者手术标本作为试验组,同时收集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转移癌患者手术标本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30例sMPLC患者肺癌组织手术标本及肺内转移癌患者手术标本11个肺癌驱动基因突变。统计突变类型,对比两组11个肺癌驱动基因(EGFR、ALK、HER2、BRAF、MET、KRAS、NRAS、PIK3CA、RET、ROS1、TP53)突变情况。分析试验组及对照组基因突变阳性率。结果:试验组中EGFR突变者共有6例,其中1例患者的两对基因具有双位点突变,试验组EGFR基因突变有7对,对照组EGFR基因突变有2例。两组EGFR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KRAS基因突变有6例,对照组KRAS基因突变有1例,试验组KRAS基因突变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P53突变者共有9例,其中3例患者具有双位点突变,因此TP53共有12对突变位点。对照组均为单位点突变有2例,试验组TP53基因突变率高于对照组。两组RET、MET、ALK基因突变均为1例,两组RET、MET、ALK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基因突变阳性率为80.00%(24/30),对照组基因突变阳性率为26.67%(8/30)。结论: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更加全面地检测出肺癌患者11个驱动基因中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突变位点,并且能提供可能的良性变异信息,提高预防和诊断肺癌基因突变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让患者从靶向治疗中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高通量测序 驱动基因突变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
下载PDF
MPN相关突变基因及JAK2抑制剂治疗
14
作者 杨骏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期238-245,共8页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由髓系细胞过度产生而引起的疾病,大多数MPN都有一个可识别的驱动突变,如JAK2V617F突变、MPL突变、CALR突变,此外还包括一些其他非驱动突变,如ASXL1、DNMT3A和TET2等。由JAK2V617F、MPL和CALR突变激活的JAK2...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由髓系细胞过度产生而引起的疾病,大多数MPN都有一个可识别的驱动突变,如JAK2V617F突变、MPL突变、CALR突变,此外还包括一些其他非驱动突变,如ASXL1、DNMT3A和TET2等。由JAK2V617F、MPL和CALR突变激活的JAK2信号通路已成为MPN患者靶向治疗开发的一个重点,JAK2抑制剂已成为治疗MPN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综述将讨论MPN相关突变基因的发病机制、JAK2抑制剂的相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N JAK2 CALR MPL驱动突变 JAK2抑制剂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突变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梦晓 胡晨 何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465-2473,共9页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否是否存在相关性,为血清肿瘤标志物指导NSCLC靶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自2015年12月到2021年3月,回顾性纳入陆军特...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否是否存在相关性,为血清肿瘤标志物指导NSCLC靶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自2015年12月到2021年3月,回顾性纳入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呼吸科、肿瘤科、胸外科共1 008例行组织活检以及驱动基因检测的NSCLC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肺癌基因检测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多种驱动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特征或特定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并根据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水平以及是否具备手术指针进行分组分析,观察不同分组患者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及突变率的差别。结果 本研究纳入1 008例患者中男性674例,女性334例,平均年龄58.4岁。驱动基因突变的总发生率为64.5%。其中,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升高(49.9%vs.32.6%,P<0.001)和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tokeratin fragment 19,CYFRA21-1)未升高(48.5%vs.38.3%,P=0.003)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与此同时,EGFR突变患者的血清CEA水平显著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12.19(3.49,79.05)vs. 4.93(2.47,17.29) ng/mL,P<0.001]。随着血清CEA的升高,EGFR突变发生率逐渐增高。分层分析显示:在Ⅰ~ⅢA期患者中,EGFR突变患者的血清CEA水平与野生型患者无差异。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异常升高的患者较NSE正常水平患者发生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基因突变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NSCLC患者血清CEA水平与EGFR突变发生存在相关性;尤其是在ⅢB~Ⅵ期肺癌患者中,血清CEA水平越高的患者EGFR的突变率越高,提示在CEA明显升高的晚期肺癌患者更应推荐行肺癌基因检测评,明确是否具有靶向治疗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驱动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费城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非驱动基因突变分布及临床特征分析
16
作者 赵一帆 林绍泽 +4 位作者 陈怡佳 许林纯 邢学仰 陶红芳 苏永忠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了解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患者非驱动基因突变的分布状态及非驱动基因突变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MPN患者的非驱动基因检测结果及相应临床资料,分析其... 目的:了解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患者非驱动基因突变的分布状态及非驱动基因突变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MPN患者的非驱动基因检测结果及相应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每例MPN患者发生(1.63±0.98)项基因突变,86.99%的患者至少检测出一种驱动基因突变(JAK2、CALR和MPL),52.85%的患者可检测到至少一种非驱动基因突变,其中以TET2、ASXL1、TP53为主。非驱动基因发生突变尤其是ASXL1、EZH2、IDH1/2、SRSF2等高危基因突变的患者以女性为主(P=0.031),通常年龄更大(P=0.024),具有更低的血红蛋白水平(P=0.021)、红细胞压积值(P=0.037)、血小板计数(P=0.043),同时伴有更高的乳酸脱氢酶水平(P=0.023)及更严重的骨髓纤维化(P=0.049)。发生TET2基因突变的MPN患者合并脾肿大的概率更高(P=0.018)。结论:超过50%的MPN患者发生至少一项非驱动基因突变,发生非驱动基因突变的MPN患者更容易合并贫血、血小板减少,通常具有更重的肿瘤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驱动基因突变 高危基因突变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乳腺癌驱动基因及其精准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圆 徐方名 +4 位作者 许俊德 孙烨 陈文星 陆茵 吴媛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9-892,共4页
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基因突变,但是只有驱动突变决定肿瘤的进化方向。目前已有多种算法工具和固定分析流程,寻找发生驱动突变的驱动基因。驱动基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都会存在差异,所以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驱动基因... 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基因突变,但是只有驱动突变决定肿瘤的进化方向。目前已有多种算法工具和固定分析流程,寻找发生驱动突变的驱动基因。驱动基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都会存在差异,所以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驱动基因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乳腺癌患者对靶向治疗的敏感性不同,这也成为了乳腺癌靶向治疗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该文从驱动基因的角度,综述了乳腺癌精准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驱动突变 驱动基因 异质性 精准医学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驱动基因阳性肺鳞癌的疗效及肿瘤免疫微环境探索分析
18
作者 高青云 林晓程 +7 位作者 陈雨晴 高玲玲 李余发 郑明英 彭楷程 谭荃荃 肖法嫚 杨衿记 《循证医学》 2022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目的目前,关于鳞状细胞肺癌(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Sq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最佳治疗方案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该人群中的突变状态和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25日在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目的目前,关于鳞状细胞肺癌(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Sq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最佳治疗方案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该人群中的突变状态和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25日在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确诊的局部晚期和晚期SqCLC患者。对所有接受基因检测的患者进行突变状态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采用肿瘤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atient derived organoid,PDO)进行药敏实验,应用多重免疫组织化学(multi⁃immunohistochemistry,mIHC)初步探索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结果EGFR、ALK、MET、HER2和RET的突变频率分别为7.8%、1.1%、1.2%、0.6%和0.6%。在21例驱动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共有14例患者接受了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治疗,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2.9%。第三代TKI在EGFR突变患者中的ORR为80.0%。药敏试验为靶向治疗的潜在益处提供了证据。此外,mIHC结果显示驱动基因突变阳性SqCLC患者中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不同浸润特征。结论靶向治疗对具有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和晚期SqCLC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同时,TIME与该人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癌驱动突变 鳞状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568个癌症驱动基因被确定
19
《微循环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4-24,共1页
近期西班牙科学家在《自然评论·癌症》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28000个肿瘤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后,已鉴定出了568个癌症驱动基因,是迄今最完整癌症驱动基因汇编。癌症特征是突变和细胞基因组内的其它改变,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一... 近期西班牙科学家在《自然评论·癌症》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28000个肿瘤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后,已鉴定出了568个癌症驱动基因,是迄今最完整癌症驱动基因汇编。癌症特征是突变和细胞基因组内的其它改变,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一个肿瘤可出现数百至数千个突变,但只有少数几个突变对其致癌性起到关键作用,这些关键突变影响癌症驱动基因的功能,因此,寻找拥有这种癌症驱动突变的基因是癌症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研究 驱动基因 致癌性 细胞基因组 肿瘤 驱动突变 发表论文 西班牙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宇斌 唐玉凤 唐旭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8-201,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特征为髓系造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外周血细胞减少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转化风险增加。驱动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具有遗传和临床异质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特征为髓系造血细胞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外周血细胞减少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转化风险增加。驱动基因突变纳入MDS的预后积分系统中,对MDS的精确诊断和预后评估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甲基化调控、组蛋白修饰、剪接体、转录因子等多种驱动基因突变与MDS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线粒体DNA的突变,可能影响铁代谢和血红蛋白的合成以及先天免疫应答,日益成为MDS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该文现就MDS中多种驱动基因突变、线粒体DNA突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驱动基因突变 表观遗传学 线粒体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