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过滤用驻极体纤维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涵超 张苏广 +8 位作者 夏兆鹏 段书霞 付迎坤 韩修恒 赵义侠 陈浩 史清源 王亮 刘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3-181,共9页
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是口罩、空气净化器、暖通空调系统过滤器等空气过滤产品的核心滤层材料,驻极纤维滤材可利用纤维与气溶胶颗粒间的静电力捕集气溶胶颗粒,表现出高效低阻过滤性能。文中介绍了驻极过滤材料的静电吸附机理、电荷表征方... 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是口罩、空气净化器、暖通空调系统过滤器等空气过滤产品的核心滤层材料,驻极纤维滤材可利用纤维与气溶胶颗粒间的静电力捕集气溶胶颗粒,表现出高效低阻过滤性能。文中介绍了驻极过滤材料的静电吸附机理、电荷表征方法,分析了驻极原料、驻极工艺和存放环境等影响驻极过滤材料电荷稳定性的因素,从构建复合膜结构、添加纳米颗粒两方面阐述了提升驻极材料带电能力和电荷稳定性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纤维滤材 驻极技术 电荷稳定性 空气过滤性能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倩 张威 +1 位作者 马文龙 王新亚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84,共6页
探讨静电纺纳米纤维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有机驻极材料、无机驻极材料以及生物驻极材料在静电纺纳米纤维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领域的应用。分析了不同驻极体材料的特点,总结了纳米纤维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制备... 探讨静电纺纳米纤维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有机驻极材料、无机驻极材料以及生物驻极材料在静电纺纳米纤维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领域的应用。分析了不同驻极体材料的特点,总结了纳米纤维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制备与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认为:研究驻极机理、开发新型驻极体材料是未来高性能静电纺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 纳米纤维 驻极体 生物驻极材料 空气过滤
下载PDF
聚乳酸/驻极体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谷英姝 朱燕龙 +5 位作者 汪滨 董振峰 谷潇夏 杨昌兰 崔萌 张秀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49,共9页
为赋予聚乳酸熔喷非织造材料高效的驻极性能和过滤性能,以聚乳酸(PLA)为原料,选用有机氟驻极粉体、电气石和纳米SiO_(2)3种驻极体,分别通过熔融共混法和熔喷纺丝技术制备了PLA/驻极体复合材料和PLA/驻极体熔喷非织造材料,并对其性能进... 为赋予聚乳酸熔喷非织造材料高效的驻极性能和过滤性能,以聚乳酸(PLA)为原料,选用有机氟驻极粉体、电气石和纳米SiO_(2)3种驻极体,分别通过熔融共混法和熔喷纺丝技术制备了PLA/驻极体复合材料和PLA/驻极体熔喷非织造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驻极体可显著提高PLA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电荷存储能力,添加质量分数为1%时,PLA/SiO_(2)复合材料的驻极性能最佳,在室温条件下保存6 d后表现静电量仍保持在1.77 kV左右;在32 L/min的气体流速下,PLA/SiO_(2)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空气过滤效率达到78.5%,比纯PLA非织造材料的过滤效率高41%,而纯PLA熔喷非织造材料的过滤效率仅为37.5%;在此基础上,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使纳米SiO_(2)在PLA中均匀分散,可显著提高熔喷材料过滤效率至88.4%,显示出高效低阻的优势,可推动绿色环保聚乳酸材料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纳米SiO_(2) 驻极体 熔喷非织造材料 空气过滤
下载PDF
用作空耦超声换能器的聚丙烯多孔膜驻极体的压电性能
4
作者 刘佳雯 邱勋林 +2 位作者 边裕清 朱武军 项延训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33-9137,共5页
以初始厚度为50μm的国产聚丙烯(PP)多孔膜(PQ50)为原材料,通过微结构调控制备了不同厚度的压电驻极体膜,并对比研究了其与芬兰VTT开发的商用PP多孔压电驻极体膜HS70的压电和声学性能。结果表明薄膜的杨氏模量与厚度呈U型依赖关系,杨氏... 以初始厚度为50μm的国产聚丙烯(PP)多孔膜(PQ50)为原材料,通过微结构调控制备了不同厚度的压电驻极体膜,并对比研究了其与芬兰VTT开发的商用PP多孔压电驻极体膜HS70的压电和声学性能。结果表明薄膜的杨氏模量与厚度呈U型依赖关系,杨氏模量在厚度为60~65μm时出现谷值。PP压电驻极体膜的极化呈现阈值行为,在阈值电压以上,压电d_(33)系数随着极化电压的上升而显著增加。当极化电压为6kV时,厚度为60μm的PQ50多孔膜d_(33)达355pC/N,而HS70的d_(33)系数为179 pC/N。在1~10N的静态力范围内,两类PP多孔膜驻极体的压电d_(33)系数先下降后趋于平稳。以PQ50(厚度60μm)和HS70为振膜制作的超声换能器,其振幅分别为170和26 mV,带宽分别为320和180 kHz,因此,国产PQ50薄膜经微结构调控处理后表现出优于商售VTT薄膜的压电与声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驻极体 聚丙烯多孔膜 空气耦合超声换能器 压电d 33系数 中心频率 带宽
下载PDF
氟化聚合物薄膜驻极体表面电位的双极性现象
5
作者 樊占奎 陈钢进 +1 位作者 徐月寒 闫博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1-68,共8页
使用电晕和夹层注极方法对非极性氟化聚合物氟化乙丙烯共聚物(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 Copolymer, FEP)和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 PTFE)薄膜、极性氟化聚合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氟乙烯共聚物(Tetrafluoroeth... 使用电晕和夹层注极方法对非极性氟化聚合物氟化乙丙烯共聚物(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 Copolymer, FEP)和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 Fluoroethylene, PTFE)薄膜、极性氟化聚合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氟乙烯共聚物(Tetrafluoroethylene, Hexafluoropropylene and Vinylidene Fluoride copolymer, THV)THV500及THV815薄膜进行注极,测量薄膜驻极体的表面电位稳定性和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极性聚合物还是非极性聚合物,注极后都呈现明显的双极性现象;在注极初始阶段,表面电位呈现快速衰减,稳定后,非极性聚合物的表面电位较高,极性聚合物的表面电位很低;与夹层注极后的薄膜驻极体相比,电晕注极后的薄膜驻极体的初始表面电位较高;用乙醇擦洗薄膜驻极体的一个面时,其两面的表面电位均发生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驻极体 表面电位 电荷分布 注极方法
下载PDF
面向微振信号的驻极体减振俘能装置设计与建模
6
作者 刘国平 杨朝舒 +2 位作者 何忠波 周景涛 孙民政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随着航天工程的飞速发展以及先进制造业对加工精度要求的持续提高,对低频微振信号的控制与利用越发受到关注.本文采用驻极体材料,参考动力减振器理论,开发了一种面向低频微振环境的减振俘能一体化装置,建立了驻极体减振俘能装置的机电... 随着航天工程的飞速发展以及先进制造业对加工精度要求的持续提高,对低频微振信号的控制与利用越发受到关注.本文采用驻极体材料,参考动力减振器理论,开发了一种面向低频微振环境的减振俘能一体化装置,建立了驻极体减振俘能装置的机电耦合模型.为兼顾减振和俘能的双重要求,本文分析和等效了静电力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参数的评估,提出了适用于驻极体减振俘能的优化方法.建立了AMEsim和Simulink的联合仿真环境,对模型和结果进行了仿真验真.建模和仿真的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驻极体减振俘能装置的机电耦合模型可以准确描述装置的运动过程,建模与仿真的误差在5%以内.驻极体减振俘能装置对参数变化十分敏感,且副结构刚度、初始间距等对减振俘能性能的影响都明显强于副结构阻尼.经过优化,本文设计的驻极体减振俘能装置,能够兼顾减振和俘能需求,可以实现接近于理想动力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也可以在牺牲15%减振效果前提下,获得1700 V输出电压和3.1 m W俘能功率.本文建立的机电耦合模型和动态静电力解析模型,有助于理解驻极体减振俘能机构的工作原理,揭示了非线性静电力的变化过程和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减振 俘能 微振动 静电力
下载PDF
驻极体中同号和异号电荷的形成及相互转化规律
7
作者 高晓丽 陈钢进 +2 位作者 徐月寒 张剑锋 闫博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8-722,729,共6页
驻极体是一种能长期储存电荷的电介质材料。驻极体中与极化电场极性相同的电荷称为同电电荷,与极化电场极性相反的电荷称为异电电荷。本实验以两种不同组分比的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共聚物(THV500和THV815)为对象,研究了不同... 驻极体是一种能长期储存电荷的电介质材料。驻极体中与极化电场极性相同的电荷称为同电电荷,与极化电场极性相反的电荷称为异电电荷。本实验以两种不同组分比的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和偏二氟乙烯共聚物(THV500和THV815)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热极化注极条件下获得的驻极体中同号电荷和异号电荷的形成及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2℃下,极化电场为9.3 MV/m时,两种共聚物都形成异号电荷;极化电场为27.3 MV/m时,都形成同号电荷。当极化电压恒定在9.3 MV/m、极化温度升高至聚合物熔点附近时,THV500为同号电荷,THV815为异号电荷。镀电极后,两种共聚物都形成同号电荷。驻极体达到稳定后储存同号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同号电荷 异号电荷 热极化
下载PDF
负极性聚丙烯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大鼠皮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媛媛 江键 +4 位作者 程亮 崔黎丽 方影 马琳 涂晔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目的:比较负极性聚丙烯驻极体和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SD大鼠皮肤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透皮促渗机制。方法:以美洛昔康为模型药物,利用药剂学方法和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制备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通... 目的:比较负极性聚丙烯驻极体和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SD大鼠皮肤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透皮促渗机制。方法:以美洛昔康为模型药物,利用药剂学方法和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制备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通过光镜、扫描电镜观察驻极体及其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大鼠皮肤结构的影响。结果:负极性聚丙烯驻极体及其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具有良好的电荷储存稳定性,在12h内两者的等效表面电位均保持其初始电位的近85%以上;负极性驻极体产生的静电场能使大鼠皮肤角质层脂质分子的定向排列发生改变,并使细胞间隙增宽,毛囊口径扩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作用大鼠皮肤2~4h后,出现皮肤角质层变薄,角质层之间连接松散,角质层外层细胞容易脱落,皮肤表面出现不连续性及裂隙增加、皮肤角质层层状类脂层的排列结构发生改变和毛囊口拓宽等现象。结论:聚丙烯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产生的恒定静电场能减弱皮肤屏障功能、增加皮肤的通透性和加快药物的渗透速度,聚丙烯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在透皮给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驻极体 驻极体贴剂 美洛昔康 透皮给药 皮肤
下载PDF
膜裂法驻极体纤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熙 林秀丽 +1 位作者 苑春苗 解兆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12-314,共3页
为提高纤维过滤器的净化性能,提高除尘效率降低阻力,增加容生量.研制驻极体纤维笔者形成稳定的驻极体薄膜,笔者就驻极体薄膜的形成及其表面电位的衰减进行了研究,采用电晕荷电法研制了具有稳定荷电的聚丙烯驻极体薄膜.研究表明,聚丙烯... 为提高纤维过滤器的净化性能,提高除尘效率降低阻力,增加容生量.研制驻极体纤维笔者形成稳定的驻极体薄膜,笔者就驻极体薄膜的形成及其表面电位的衰减进行了研究,采用电晕荷电法研制了具有稳定荷电的聚丙烯驻极体薄膜.研究表明,聚丙烯薄膜可以通过电晕荷电法形成稳定的驻极体薄膜,进而可采用膜裂法制造驻极体纤维.驻极体薄膜的表面电位与充电电压、温度、极间距离、充电时间有关,电晕充电法形成的薄膜驻极体的表面电位呈e指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薄膜 聚丙烯薄膜 膜裂法 驻极体纤维 表面电位
下载PDF
PVDF/PMN-PZT复合驻极体薄膜及其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大本 许萍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7-19,共3页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PVDF/PMN-PZT两相3-0型柔性复合驻极体薄膜,研究了其形成与结构,探讨了电晕注极技术,以及复合驻极体的介电、压电与电荷存贮效应与机理。该柔性复合驻极体薄膜厚50~150μm,压电应变常数d3... 采用流延法制备了PVDF/PMN-PZT两相3-0型柔性复合驻极体薄膜,研究了其形成与结构,探讨了电晕注极技术,以及复合驻极体的介电、压电与电荷存贮效应与机理。该柔性复合驻极体薄膜厚50~150μm,压电应变常数d33为35~45pC/N,相对介电系数εr为60~80,寿命≥5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驻极体 电晕注极 驻极效应 驻极体
下载PDF
驻极体声传感器及其储电材料的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钟福 王飞鹏 《电声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0-43,共4页
综述了驻极体声传感器及其储电材料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传统的FEP(tetrafluoroethylene-hexa-fluoropropylenecopolymer)驻极体电容式声传感器及以铁电聚合物PVDF(polyvinylidenefluoride)家族为芯片的声传感器和超声换能器仍焕发着青春... 综述了驻极体声传感器及其储电材料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传统的FEP(tetrafluoroethylene-hexa-fluoropropylenecopolymer)驻极体电容式声传感器及以铁电聚合物PVDF(polyvinylidenefluoride)家族为芯片的声传感器和超声换能器仍焕发着青春活力。Si基微型驻极体声传感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已经日趋成熟,而用空间电荷型多孔聚合物驻极体压电薄膜为芯片可望研制出新一代声电和电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驱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声传感器 储电材料 硅微型声传感器 超声换能器 铁电聚合物 多孔聚合物驻极体
下载PDF
驻极体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钟福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2-246,共5页
驻极体是电介质物理、材料科学、传感器工程及生物医学的重要交叉学科。近年来,驻极体在生物驻极体、驻极体的应用及有机驻极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进展。文章就上述几个问题,从材料制备、实验方法和驻极体的应用等方... 驻极体是电介质物理、材料科学、传感器工程及生物医学的重要交叉学科。近年来,驻极体在生物驻极体、驻极体的应用及有机驻极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进展。文章就上述几个问题,从材料制备、实验方法和驻极体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生物驻极体 非线性光学效应
下载PDF
从驻极体声电转换到驻极体电声转换的发展(待续)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宗汉 何鸿钧 徐世和 《电声技术》 2012年第11期19-22,共4页
从电-声、声-电转换的可逆特性出发,介绍了从驻极体声-电转换到驻极体电-声转换的发展。并结合实用产品,从原理、设计、特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驻极体声-电转换 驻极体电-声转换 传声器 扬声器
下载PDF
驻极体及其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钟福 丁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5,共4页
驻极体是具有长期贮存电荷性质的介质材料。自从 Heaviside 1892年首先提出“驻极体”(EIectret)后,驻极体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19年日本物理学家 Eguchi 利用片状巴西棕榈蜡通过热极化制成世界上第一块人工驻极体后。
关键词 驻极体 驻极体材料
下载PDF
稳定的驻极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毅 《应用声学》 CSCD 1989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以实验资料和新近理论为依据,论述了稳定的驻极体的制备。在常温下工作的驻极体最好用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全氟乙丙烯(FEP)制作;而长期在高温环境中(80—90℃)工作的驻极体,最好用聚二氯对苯撑二甲基(PDCPX)制作。稳定的驻极体的制... 本文以实验资料和新近理论为依据,论述了稳定的驻极体的制备。在常温下工作的驻极体最好用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全氟乙丙烯(FEP)制作;而长期在高温环境中(80—90℃)工作的驻极体,最好用聚二氯对苯撑二甲基(PDCPX)制作。稳定的驻极体的制备,不管用什么方法,极化后的热处理对其稳定性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换能器 驻极体稳定性
下载PDF
用恒流电晕充电改善聚丙烯驻极体的电荷贮存能力
16
作者 江键 王振中 赵宏琳 《电声技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通过恒压和恒流充电后的聚丙烯(Polypropyrene简称pp)驻极体的等效表面电位衰减曲线和开路TSD(Thermally Stimulated Discharge)电流谱线的测量,阐明了恒流电晕充电可使聚丙烯驻极体注入较大的体电荷。利用热脉冲技术确定恒流和恒... 本文通过恒压和恒流充电后的聚丙烯(Polypropyrene简称pp)驻极体的等效表面电位衰减曲线和开路TSD(Thermally Stimulated Discharge)电流谱线的测量,阐明了恒流电晕充电可使聚丙烯驻极体注入较大的体电荷。利用热脉冲技术确定恒流和恒压条件下电荷重心的迁移规律,说明了恒流电晕充电能明显地改善PP电荷的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驻极体 电晕充电 驻极体
下载PDF
驻极体材料的研究新动向和展望
17
作者 夏钟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1期10-15,共6页
驻极体的研究和发展总是以驻极体材料的研究为先导的。本世纪初,日本学者江口元太郎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巴西棕榈蜡(一种天然蜂蜡)经过高温热极化后具有长期贮存极化电荷的性能,从而研制出了世界第一块驻极体。
关键词 驻极体材料 驻极体
下载PDF
聚合物驻极体衰减规律的探索过程
18
作者 欧阳毅 《电声技术》 2010年第4期23-24,32,共3页
介绍了中国有关驻极体基本规律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公式:驻极体短路TSC的表达式、结晶聚合物中的跳跃电流公式、结晶聚合物驻极体分别在室温段和高温段等温放电的行为方程、ECM的使用寿命及其中的驻极体电阻率的估算。
关键词 驻极体 ECM寿命 驻极体电阻率
下载PDF
负极性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的压电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郭鑫 崔黎丽 +3 位作者 梁媛媛 黄平 王美玲 江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16-1920,共5页
为比较研究不同表面电位的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贴剂内模型药物的极化及其压电性影响,进一步探讨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内药物极化及释放机制,利用药剂学方法制备了空白贴剂和不同药物质量的环孢菌素A贴剂。利用电晕充电技术制备了不同表面... 为比较研究不同表面电位的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贴剂内模型药物的极化及其压电性影响,进一步探讨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内药物极化及释放机制,利用药剂学方法制备了空白贴剂和不同药物质量的环孢菌素A贴剂。利用电晕充电技术制备了不同表面电位的双裸面驻极体,将驻极体与环孢菌素A贴剂组合制备成驻极体贴剂。借助于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测量和准静态压电系数测量研究了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贴剂压电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的内、外电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驻极体可引起环孢菌素A贴剂内模型药物的极化,药物的极化程度随驻极体表面电位的升高而增强、随驻极体作用时间的延长而衰减并逐步趋于稳定;环孢菌素A药物质量越高,则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的压电活性越低。可得结论:驻极体可引起环孢菌素A的极化,药物的极化与驻极体表面电位、驻极体作用时间、贴剂内模型的药物质量密切相关;驻极体产生的电场力与极化的药物分子相互作用,可实现模型药物在驻极体环孢菌素A贴剂内的可控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环孢菌素A 贴剂 极化 静电场 压电性
原文传递
聚丙烯纤维驻极体滤材的储电性能 被引量:14
20
作者 田涛 吴金辉 +2 位作者 郝丽梅 林松 杨荆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28,共4页
采用电晕充电法制备了聚丙烯纤维驻极体滤材。考察了充电电压、充电时间、充电距离、环境湿度等因素对驻极体滤材储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用电晕充电法使聚丙烯纤维滤材形成驻极体是切实可行... 采用电晕充电法制备了聚丙烯纤维驻极体滤材。考察了充电电压、充电时间、充电距离、环境湿度等因素对驻极体滤材储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用电晕充电法使聚丙烯纤维滤材形成驻极体是切实可行的,表面电位随充电电压、充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随充电距离和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减小,表面电位的保留率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减小。充电电压对表面电位的影响非常显著,环境湿度的影响次之,充电时间和充电距离的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充电时间30 min,充电距离8 mm,充电电压10 kV,环境湿度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体 聚丙烯 表面电位 储电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