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2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白骈文的成就及后世的评价
1
作者 于景祥 宋艳欣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李白是中国骈文史上杰出的骈文大家,他所创作的骈文,不仅在对偶、用典、声律、藻饰等“骈文四要素”上特别讲究,而且在写人、叙事、抒情、说理等各个方面,多以骈体出之,几乎到了无事不可入骈、无意不可用骈的地步,进而其骈文创作远远超... 李白是中国骈文史上杰出的骈文大家,他所创作的骈文,不仅在对偶、用典、声律、藻饰等“骈文四要素”上特别讲究,而且在写人、叙事、抒情、说理等各个方面,多以骈体出之,几乎到了无事不可入骈、无意不可用骈的地步,进而其骈文创作远远超出常人的成就。不过,由于骈文观念的不同,后世骈文批评家对李白骈文的评价褒贬不一。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骈文 成就 贡献
下载PDF
明清女性骈文中的六朝倾向及其成因
2
作者 于景祥 孙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明中期至清,女性骈文中出现回归六朝的倾向。其突出表现是对偶在平衡对称之中呈现出回旋往复之气;用典展现出典雅、委婉与含蓄蕴藉之美;藻饰展现出色彩浓丽、纤媚柔弱之态;声韵上展现出和谐柔婉之音乐美。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 明中期至清,女性骈文中出现回归六朝的倾向。其突出表现是对偶在平衡对称之中呈现出回旋往复之气;用典展现出典雅、委婉与含蓄蕴藉之美;藻饰展现出色彩浓丽、纤媚柔弱之态;声韵上展现出和谐柔婉之音乐美。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骈文传统的影响,二是特定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尽管六朝骈文曾因为有华而不实的弊端而受到后世的批评,但是其对文学形式美的贡献是主要的,是六朝文学的代表、骈体文的典型范式,所以明清女性骈文回归六朝的倾向是应该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女性骈文 回归 六朝
下载PDF
《理瀹骈文》穴位贴敷疗法特色探析
3
作者 胡晶 毛伟波 +1 位作者 庄爱文 江凌圳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理瀹骈文》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独立外治理论的外治法专著,其穴位贴敷疗法是吴师机常用的治疗手段。该文应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全面研习《理瀹骈文》,分析吴师机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渊源及疗法优势,梳理选穴规律、制膏要点、膏方特色,归纳... 《理瀹骈文》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独立外治理论的外治法专著,其穴位贴敷疗法是吴师机常用的治疗手段。该文应用中医文献学方法,全面研习《理瀹骈文》,分析吴师机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渊源及疗法优势,梳理选穴规律、制膏要点、膏方特色,归纳用膏思路及加药方式以阐发吴师机针药并用、内外同治的外治理念。该疗法是用特定膏药贴于经穴起到治疗作用,是方药理论与针灸经络学说的结合。吴师机选穴以“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为要;制膏多选取引经药物以及气味厚重之品;治疗时注重辨证,做到审阴阳、察四时五行、求病机、度病情、辨病形。该疗法为传承中医外治法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瀹骈文 吴师机 穴位贴敷法 膏药 外治法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六朝文絜》多种多样的骈文批评方法
4
作者 于信 张洪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许梿的《六朝文絜》在骈文批评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其中以其独特的以选达旨法为主,同时又运用了翻案批评法、史学方法、朴学方法,还有多层面、多角度的鉴赏分析法,等等,这样他关于六朝骈文的批评研究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具有... 许梿的《六朝文絜》在骈文批评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其中以其独特的以选达旨法为主,同时又运用了翻案批评法、史学方法、朴学方法,还有多层面、多角度的鉴赏分析法,等等,这样他关于六朝骈文的批评研究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启发意义,值得我们深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梿 《六朝文絜》 骈文 批评方法
下载PDF
毛奇龄的骈文风格与清代六朝骈文派
5
作者 张明强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76-86,共11页
清初,毛奇龄以六朝文风卓立骈文坛,与陈维崧并称。毛奇龄骈文渊源主要有模仿六朝文、师法《楚辞》、谙熟八股文技法和师友影响等四方面。毛氏骈文具有独特的组句方式和章法结构:句式多变,长短句式错落相间;连排骈偶句式形成排宕气势;八... 清初,毛奇龄以六朝文风卓立骈文坛,与陈维崧并称。毛奇龄骈文渊源主要有模仿六朝文、师法《楚辞》、谙熟八股文技法和师友影响等四方面。毛氏骈文具有独特的组句方式和章法结构:句式多变,长短句式错落相间;连排骈偶句式形成排宕气势;八股文句法融入骈文;“兮”字段穿插于骈赋中,将骚体赋的抒情特长与普通赋的铺叙手法相结合,具有浓厚的艳情丽思。毛奇龄综合运用骈句、散句、八股句式、“兮”字段组织篇章,集铺叙、说理、抒情于一炉,形成疏俊排宕的骈文风格。《国朝骈体正宗》确立毛奇龄在清代骈文史上的地位,他的骈文被清代中后期骈文正宗派所尊崇,毛奇龄实为清代六朝骈文派的早期代表,是清代骈文复兴的重要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奇龄 《西河文集》 骈文渊源 骈文风格 六朝骈文
下载PDF
宋元骈文批评的文献形态与体制特点
6
作者 侯体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3,208,共12页
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宋元骈文批评的批评话语、焦点、模式都有了新的风貌。其最重要的文献形态有三种,即四六话、笔记和序跋书信,这三种形态因作者群体、撰述宗旨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各自的体制特点。四六话是宋代诞生的新型骈文批... 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宋元骈文批评的批评话语、焦点、模式都有了新的风貌。其最重要的文献形态有三种,即四六话、笔记和序跋书信,这三种形态因作者群体、撰述宗旨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各自的体制特点。四六话是宋代诞生的新型骈文批评著作,它的出现意味着一种建立在“应用”观念上的专门性骈文批评得以确立;笔记中的骈文批评复杂多样,相较而言有着“论事而及辞”、否定性语境和跨文体批评等特点;至于序跋书信则更多地趋于宏观性思考和表达,常常涉及骈文创作与批评中更核心、更根本的问题。理解这些文献形态的体制特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骈文批评在宋元时期的特色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批评 四六话 笔记 序跋书信 体制特点
下载PDF
刘宗周与毛奇龄骈文之差异分析
7
作者 雷斌慧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7-30,共14页
刘宗周与毛奇龄皆为浙东学派代表,长于经史,但骈文成就不容忽视。毛奇龄尊崇儒家本经,对刘宗周其人其学推崇备至。在骈文创作方面,刘宗周主于实用,但不废骈文之美。毛奇龄追求唯美,然亦重视骈文根底。在骈文特征方面,刘宗周一派学者风范... 刘宗周与毛奇龄皆为浙东学派代表,长于经史,但骈文成就不容忽视。毛奇龄尊崇儒家本经,对刘宗周其人其学推崇备至。在骈文创作方面,刘宗周主于实用,但不废骈文之美。毛奇龄追求唯美,然亦重视骈文根底。在骈文特征方面,刘宗周一派学者风范,毛奇龄尽展才子深情。在骈文师法上,刘宗周与毛奇龄皆法乳于《楚辞》,但刘宗周尊唐代陆贽,雄厚笃挚;毛奇龄喜六代徐庾,古艳华润。比较刘宗周与毛奇龄的骈文,可观照浙东学派与清代骈文嬗变之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毛奇龄 骈文 浙东学派
下载PDF
用典与骈文的文本形态
8
作者 李金松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5,共10页
骈文文本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典。骈文用典通过对前文本的剪裁、拼贴,不仅参与新文本的营构,而且还进行意义的生产,从而使骈文文本呈现出互文性样态。在某种意义上,骈文文本是被改写过的不同的前文本片段的聚合,是前文本片段、骈... 骈文文本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典。骈文用典通过对前文本的剪裁、拼贴,不仅参与新文本的营构,而且还进行意义的生产,从而使骈文文本呈现出互文性样态。在某种意义上,骈文文本是被改写过的不同的前文本片段的聚合,是前文本片段、骈文创构者、读者交互对话而产生新的文学空间。由于用典对前文本片段进行了解构与重构,这使骈文文本中典面与典义在意义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而衍生了文本张力。而这种文本张力,也会因文本中用典文句与不用典文句思维形式的差异而呈现出来。因此,对偶、声律、藻饰这三大修辞手段不过构建了骈文文本外在的形式特征,而用典则营构了骈文文本内在的形式特征及其文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 用典 文本 骈文 张力
下载PDF
刘师培文章写作模式与骈文理论探微
9
作者 张明强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7,共10页
刘师培的学术思想主要继承以家学及扬州学派为核心的国学和以进化论、逻辑学为核心的西学,国学和西学成为其学术的两个维度,西学中源说、中国文化外来说对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影响尤大。清末民初,刘氏以学术为经世之具,将学术与政治融合,... 刘师培的学术思想主要继承以家学及扬州学派为核心的国学和以进化论、逻辑学为核心的西学,国学和西学成为其学术的两个维度,西学中源说、中国文化外来说对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影响尤大。清末民初,刘氏以学术为经世之具,将学术与政治融合,在投身社会活动和宣传学说过程中形成了功利性的学术理念和“理念—证据—理念”的文章写作模式,值得关注和反思。刘师培将这种写作模式运用到骈文研究中,综合凌、阮二人的骈文理论,推阐扬州学派骈文理论,运用西方名学、进化论完善骈文正宗说,揭示骈文独特性。他是清代扬州学派骈文理论的集成者,也是近代首位骈文理论的大力传播者,推动骈文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扬州学派 国学 西学中源说 骈文
下载PDF
清代骈文第一人辨
10
作者 李金松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191,共11页
自20世纪以来,汪中被视为清代骈文创作领域的第一人,并在多种文学史教材中固定下来,而成为文学常识。因袭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汪中骈文所作的评价,学界多推尊汪中为清代骈文创作领域的第一人。事实上,在清人关于清代骈文第一人... 自20世纪以来,汪中被视为清代骈文创作领域的第一人,并在多种文学史教材中固定下来,而成为文学常识。因袭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汪中骈文所作的评价,学界多推尊汪中为清代骈文创作领域的第一人。事实上,在清人关于清代骈文第一人议论的话语中,除了汪中外,还有多人,而其中最负盛名的骈文家是胡天游。通过对汪、胡二人在骈文创作领域经典地位的形成所作的考察,并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在骈文创作上,汪中在潜气内转、风格雄健骏迈、艺术表达难度与长篇巨制这四个方面,不及胡天游。因此,清代骈文第一人或骈文成就最高者是胡天游,而不是汪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中 胡天游 骈文 清代
下载PDF
论孙德谦骈文学的创新及其意义
11
作者 陈鹏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晚清民国时期在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影响最大的当属孙德谦。其《六朝丽指》是在李兆洛《骈体文钞》基础上从理论方面所作的深入探索。孙德谦在该书中反复申说师法六朝,从骈文文体名称和重要修辞手段等方面系统论述... 晚清民国时期在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影响最大的当属孙德谦。其《六朝丽指》是在李兆洛《骈体文钞》基础上从理论方面所作的深入探索。孙德谦在该书中反复申说师法六朝,从骈文文体名称和重要修辞手段等方面系统论述取法乎上的必要性。孙德谦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有清一代“骈散合一”的主要思想,还发展了骈文文气理论,提升为气韵之说。孙德谦非常注重对文章体制的辨析。在诸多文体中,其用力最多、阐述最为精细的是序体。“说理散不如骈”这一命题的背后隐藏着孙德谦的良苦用心,即其在《六朝丽指》中所强调的学术文章,互为表里。孙德谦的骈文理论由于紧贴创作实际,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来论述相关命题,所以内涵丰富,精深渊微,对后世骈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德谦 骈文 现代转型 创新
下载PDF
辽代骈文述略
12
作者 谭家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4,共8页
辽代骈文在中国骈文史的长河中处于低潮,但并未断流。虽未出现名家名作,也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佳品。辽骈总体风格朴素平直,不像宋骈之刻意求精。内容多实用性,外交文书、朝臣章表、人物纪念性文字等居多。其中寺庙碑铭写作水平较高,而... 辽代骈文在中国骈文史的长河中处于低潮,但并未断流。虽未出现名家名作,也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佳品。辽骈总体风格朴素平直,不像宋骈之刻意求精。内容多实用性,外交文书、朝臣章表、人物纪念性文字等居多。其中寺庙碑铭写作水平较高,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作家作品与燕京及周边地区相关,历史遗存尚依稀可考,对研究北京地区文史及宗教活动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骈文 契丹族骈文 辽代汉族骈文 辽代僧侣骈文
下载PDF
晚清经学家皮锡瑞的骈文成就
13
作者 吕双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5-53,共9页
皮锡瑞不仅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还是成就较高的骈文家。与大部分清代骈文名家并没有整理自己的骈文集不同,他生前两次编辑、刊刻了自己的骈文集;且几乎所有文章都用骈体来说经、论史、评文等,自由地说理、抒情与言志。这些骈文多对偶工... 皮锡瑞不仅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还是成就较高的骈文家。与大部分清代骈文名家并没有整理自己的骈文集不同,他生前两次编辑、刊刻了自己的骈文集;且几乎所有文章都用骈体来说经、论史、评文等,自由地说理、抒情与言志。这些骈文多对偶工整但不呆板,讲究隶事与声律但又不受束缚;内容充实,情感浓郁,具有强烈的以古鉴今,经世致用倾向。在晚清白话文学兴盛的背景下,皮锡瑞以骈文作为他说经、论史、议政的主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锡瑞 骈文 经学 史论 通经致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雨晴 黄青 +4 位作者 陈蒙 王如歌 刘欣颖 麦羡琳 杨漫清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理瀹骈文》中外用膏药方的用药规律。方法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SPSS Modeler 15.0、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理瀹骈文》中的外用膏药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理瀹骈文》中外用膏药方的用药规律。方法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SPSS Modeler 15.0、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理瀹骈文》中的外用膏药方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77首膏药方、390味中药。390味中药中,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味中药依次是麻油、铅丹、当归;药味以辛味、苦味、甘味最为常见;药性以温性为主;药物归经主要为肝经、肺经、脾经。对高频药物(出现频数≥30次,除麻油、铅丹外)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22组,包括乳香-白芷-没药、乳香-白芷-没药-当归、没药-乳香-防风等;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其中因子F1含有党参、白芍、白术、熟地黄、黄芪,因子F2含有防风、白芷、羌活,因子F3含有乳香、没药,因子F4含有地黄、黄连、黄芩,因子F5含有陈皮、白术、木香、半夏,因子F6包含生姜;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第一类为乳香、没药、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肉桂、大黄,第二类为木香,第三类为当归、地黄、黄连、黄芩,第四类为党参、熟地黄、黄芪、白芍、陈皮、白术、半夏、甘草,第五类为生姜。结论《理瀹骈文》外用膏药方用药呈现辛香性烈、温通走散的特点,且多与行气活血相关,注重与行气活血药物的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瀹骈文 中药外治 膏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皇朝骈文类苑》的编选特色与清代的骈文新风 被引量:4
15
作者 卞东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40,共10页
清人姚燮所编的《皇朝骈文类苑》(下简称《类苑》)14卷,是清代一部规模空前的清人骈文总集,全书分为15大类,共收105位作家495篇作品。《类苑》是对清人骈文创作的一次总结和集成,也可看作是清代江南骈文家的集合,所选骈文家以江浙两省... 清人姚燮所编的《皇朝骈文类苑》(下简称《类苑》)14卷,是清代一部规模空前的清人骈文总集,全书分为15大类,共收105位作家495篇作品。《类苑》是对清人骈文创作的一次总结和集成,也可看作是清代江南骈文家的集合,所选骈文家以江浙两省作家为主,特别以江苏常州、浙江杭州两府的入选人数最多,所选多为清代骈文的名篇佳作。《类苑》的成书受到吴鼒《八家四六文钞》、曾燠《国朝骈体正宗》、李兆洛《骈体文钞》较大的影响,在选文上不拘骈散,所选之作多有沟通骈散、以古文为骈文者。另外,《类苑》所选之骈文亦有说理论学之作,这是清代骈文的新气象。《类苑》是清代第一部以"骈文"命名的著作,对推广"骈文"之观念,对清代骈文家的经典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骈文总集 姚燮 皇朝骈文类苑 以古文为骈文 以骈论学
下载PDF
《理瀹骈文》中月经病穴位贴敷学术思想探析
16
作者 贺静 徐晓红 +3 位作者 付琦瑶 于淼 李铁 于波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理瀹骈文》,是中国历史上首部论述中医外治法的专著,在中医外治法史上有划时代意义。书中提出的“外治亦本于辨证”“膏统百病”等重要思想对月经病的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整理分析《理瀹骈文》中涉及月经病中医外治相... 《理瀹骈文》,是中国历史上首部论述中医外治法的专著,在中医外治法史上有划时代意义。书中提出的“外治亦本于辨证”“膏统百病”等重要思想对月经病的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整理分析《理瀹骈文》中涉及月经病中医外治相关的条文,总结书中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治方法的治则治法、贴敷应用等,并归纳其中医外治的学术思想,分析其学术特色,以期为现代月经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瀹骈文 月经病 中医外治 穴位贴敷
下载PDF
试论李白骈文的美感特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礼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67,共10页
从四杰及燕、许二公的论述和作品可知,唐代新骈文自有其审美追求。李白骈文创作,实际上是自觉地践行四杰等人的文学革新主张和审美观念。其书体骈文分为求人荐引者、求人开脱罪名者、借以自明其志者三类。各因其功用、作者所处地位、话... 从四杰及燕、许二公的论述和作品可知,唐代新骈文自有其审美追求。李白骈文创作,实际上是自觉地践行四杰等人的文学革新主张和审美观念。其书体骈文分为求人荐引者、求人开脱罪名者、借以自明其志者三类。各因其功用、作者所处地位、话语内容而产生相应的美感特质和文学效应。赠序有以诗序充当者,有以独立文体为赠序者。其美感特质主要出自人物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人物形象,一为送别对象,一为作者自己;其抒情性,缘于作者以诗为文,不掩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新骈文 李白 美感特质 书体骈文 送序骈文
下载PDF
越南李朝、陈朝、后黎朝骈文述略
18
作者 谭家健 《职大学报》 2017年第4期1-9,共9页
越南李朝骈文受佛教影响较明显,寺庙碑铭较多,骈偶绚丽,颇类唐体。政治文告较为质直。其他题材较少。陈朝骈文,儒佛思想并存,碑铭文、政论文同时流行,前者宗教性淡化,后者正畅条达,似宋人口气。后黎朝前期,独尊儒术,佛教衰退。汉语文学... 越南李朝骈文受佛教影响较明显,寺庙碑铭较多,骈偶绚丽,颇类唐体。政治文告较为质直。其他题材较少。陈朝骈文,儒佛思想并存,碑铭文、政论文同时流行,前者宗教性淡化,后者正畅条达,似宋人口气。后黎朝前期,独尊儒术,佛教衰退。汉语文学全面繁荣,水平较前提高。政治性骈文影响扩大,抒情言志及序跋之骈文文学性增强,碑铭及其他宗教性骈文逐渐弱化。相对于中国同期的两宋、元、明,越南三朝骈文数量少,影响小,处于文坛支流,地位不如诗赋和散文,但越南骈俪之河并未断流,佳作时有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李朝骈文 越南陈朝骈文 越南后黎朝前期骈文 阮公弼 陈仁宗 阮属 黎圣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