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初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急性期不良反应分析
1
作者 潘晓梅 杨浩 +2 位作者 刘婕妤 马俨琦 姜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86-0089,共4页
借此研究来确切了解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临床上的骨代谢特点,并观察分析初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患者的急性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择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治疗的35例患者和60至80岁之间的老年骨... 借此研究来确切了解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临床上的骨代谢特点,并观察分析初次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患者的急性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择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治疗的35例患者和60至80岁之间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36例参与本次研究。其中,高龄老年骨质疏松的35例患者被纳入研究组,而老年骨质疏松的36例患者则被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骨代谢特点进行评估,同时观察予以唑来膦酸和钙片、维生素D后两组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数据对比。结果 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血钙、血磷、血淋巴细胞总数、碱性磷酸酶对比差异没有意义P>0.05,甲状旁腺激素、血肌酐研究组高于对照组,25羟维生素D、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对照组大于研究组,但对比差异均没有意义(P>0.05);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热与肌痛骨痛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对比意义(P<0.05),头痛、头昏、乏力、心悸、胸闷、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研究组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没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 高龄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特点与普通老年人患者并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在高龄老年患者首次服用唑来膦酸后,相较于普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他们更容易出现肌肉疼痛、骨骼疼痛和发热等急性期不良反应。至于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目前尚无明显差别。这表明唑来膦酸在治疗高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质疏松 骨代谢特点 唑来膦酸 急性期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使用双膦酸盐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375-376,共2页
目的:综合分析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使用双膦酸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53例高龄(≥80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实验组,将53例非高龄绝经后女性(46~68岁)骨质疏松患者作为... 目的:综合分析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及使用双膦酸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53例高龄(≥80岁)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实验组,将53例非高龄绝经后女性(46~68岁)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双膦酸盐药物。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型胶原羧基端肽、血磷、血清25一羟维生素D、血钙以及骨钙素等参数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体质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0个月时,两组患者的骨密度、I型胶原羧基端肽、血磷、血清25一羟维生素D、血钙以及骨钙素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年后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磷、血清25一羟维生素D、骨钙素、股骨颈骨密度、全髋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I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特点为低骨转换状态,对于不同骨转换水平的骨质疏松患者使用双膦酸盐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女性质疏松患者 骨代谢特点 双膦酸盐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运动骨代谢实验动物特点与动物模型评价——运动骨代谢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林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介绍了不同实验动物的骨代谢特点和运动骨代谢动物模型的评价指标,以了解当前运动骨代谢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状况。
关键词 运动骨代谢特点 动物模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