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脑卒中、肿瘤及骨伤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啸飞 程显声 +12 位作者 何建国 马欣 王拥军 周乙雄 张春雨 邸立军 刘淑俊 葛笃 陈淑长 冯双英 王立波 熊长明 李智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1年第5期206-208,共3页
目的通过对四种病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初步了解该病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及肺栓塞(PE)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查体及多普勒超声技术 ,对骨伤病 (10 4例 )、肿瘤 (10 6例 )、心力衰竭 (10 0例 )及脑卒中 (12 0例 )四种病症共... 目的通过对四种病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初步了解该病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及肺栓塞(PE)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查体及多普勒超声技术 ,对骨伤病 (10 4例 )、肿瘤 (10 6例 )、心力衰竭 (10 0例 )及脑卒中 (12 0例 )四种病症共 430例 ,未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剂的患者进行了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查。同时 ,对在DVT专业门诊就医并被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36例患者 ,做了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检查 ,以发现肺栓塞。结果在 430例患者中 ,共发现 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生率为 4.2 %。其中心力衰竭 5例 (5 % ) ;肿瘤 3例(2 .83% ) ;骨伤病 2例 (1.92 % ) ;脑卒中 8例 (6 .6 7% )。 36例 DVT患者中 ,共查出 4例肺栓塞 ,检出率为 11.11%。结论国人上述四种病症 DVT发生率明显低于西方人群。 DVT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发生率 流行病学 肿瘤 心力衰竭 脑卒中 骨伤病
下载PDF
群体骨伤病人救治中的护理组织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冬梅 王琳 +2 位作者 张静玉 张志艳 宋春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1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骨伤病 护理组织管理 群体伤 救治 交通事故 自然灾害 发生率 急诊科
原文传递
伤科1号方配合磁片贴敷治疗骨伤病痛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崇淼 吴耀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35-736,共2页
目的:观察伤科1号方配合磁片贴敷治疗骨伤病痛症疗效。方法:将自行研制的伤科1号方结合硬磁片,用于253例各类骨伤病痛症患者的贴敷治疗(治疗组),并与253例手法治疗组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同时开展相关镇痛效应方面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伤科1号方配合磁片贴敷治疗骨伤病痛症疗效。方法:将自行研制的伤科1号方结合硬磁片,用于253例各类骨伤病痛症患者的贴敷治疗(治疗组),并与253例手法治疗组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同时开展相关镇痛效应方面的实验研究。即将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伤科1号合磁Ⅰ组、Ⅱ组、Ⅲ组、不合磁伤科1号方组及单纯磁片对照组,平行对照设计,并观察结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伤科1号合磁片贴敷组共计253例,其中痊愈58例,显效97例,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89.33%。手法对照治疗组253例,其中痊愈42例,显效77例,有效95例,总有效率为84.58%。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伤科1号合磁Ⅱ组和伤科1号合磁Ⅲ组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伤科1号合磁Ⅰ组、不合磁伤科1号方组及单纯磁片对照组的镇痛药效低于伤科1号合磁Ⅱ组和伤科1号合磁Ⅲ组,表明骨伤病痛症复合效应还在于药与磁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疾病 中药疗法 骨伤病痛症 伤科1号方 磁片 贴敷治疗法 疗效
下载PDF
郭春园教授治疗骨伤病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白玉 李沛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年第6期39-41,共3页
郭春园教授临床以气血平衡理论和动静结合理论为指导,通过整体辨证用药,平乐正骨手法在治疗骨伤病方面优势独到,为推动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关键词 骨伤病 名老中医经验 中医师 郭春园
下载PDF
运用《伤寒论》方治疗骨伤病验案举隅 被引量:2
5
作者 夏建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29-330,共2页
关键词 《伤寒论方》 骨伤病 临床验案
下载PDF
《黄帝内经》骨伤病辨证论治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剑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2期280-281,共2页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其独特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贯穿在中医学的各个部分,并指导着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发展。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骨伤 骨伤病
下载PDF
陈修园论治骨伤病症经验举要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慧光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50-51,共2页
陈修园对骨伤科病症颇有研究 ,提出风、痹、痿三证的鉴别诊断 ,对后世有所影响。治法尊崇《内经》、仲景 ,方撷百家之长 ,顾护气血 ,内外兼顾 ,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 骨伤病 陈修园 临床经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用整体观念诊治骨伤病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基长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12,共3页
用整体观念诊治骨伤病陈基长陈基长,男,广东省潮阳市人,1938年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科教研室教授、主任,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4年毕业于原广州中医学院,留校从事教学、医... 用整体观念诊治骨伤病陈基长陈基长,男,广东省潮阳市人,1938年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科教研室教授、主任,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4年毕业于原广州中医学院,留校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一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病 正骨手法 康复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郭春园主任医师骨伤病用药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福星 《河南中医》 2006年第7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骨伤病 经验 郭春园
下载PDF
骨伤病人的饮食调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晓彦 醋爱英 《基层医学论坛(B版)》 2006年第9期821-821,共1页
关键词 饮食调养 骨伤病 促进骨折愈合 应激性胃溃疡 脾胃消化功能 软组织损伤 中医内治法 胃肠功能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治疗骨伤病120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世轩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3期443-443,454,共2页
历来医家认为,痹症是由风、寒、湿三气杂合乘虚侵袭肌表、筋膜、经络和骨节,影响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凝滞不通,引起肌肉、关节疼痛,或筋肉拘挛疼痛,或兼发热、关节肿胀等疾患,主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治疗多用疏风、散寒、... 历来医家认为,痹症是由风、寒、湿三气杂合乘虚侵袭肌表、筋膜、经络和骨节,影响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凝滞不通,引起肌肉、关节疼痛,或筋肉拘挛疼痛,或兼发热、关节肿胀等疾患,主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治疗多用疏风、散寒、燥湿、清热等法。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多友性神经根炎、多发性硬皮症、坐骨神经痛、冻结肩、神经根型颈椎病、痛风等中医痹证范畴,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治疗 骨伤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以寒为因的中医骨伤病“痛因”分析
12
作者 赵文韬 《光明中医》 2009年第2期206-206,共1页
中医伤科学在疾病的治疗中,疼痛的治疗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中医骨伤病对疼痛的观点是:由于寒邪入侵引起损伤后的疼痛,损伤疾病发生之后出现的热证表现,同样可以证明中医骨伤病的以寒为因,因寒致痛观点。可以通过把损伤三期辨证与因寒致... 中医伤科学在疾病的治疗中,疼痛的治疗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中医骨伤病对疼痛的观点是:由于寒邪入侵引起损伤后的疼痛,损伤疾病发生之后出现的热证表现,同样可以证明中医骨伤病的以寒为因,因寒致痛观点。可以通过把损伤三期辨证与因寒致痛观点相结合,辨证治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病 以寒为因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骨伤病人疼痛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靓 常明 张瑞 《哈尔滨医药》 2009年第6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骨伤病 疼痛 护理 骨伤疾病 意外事故 首发症状 骨科疾病 心理因素
下载PDF
学习通平台移动教学法在手法治疗骨伤病症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亚军 韩伟 +5 位作者 宋敏 宋志靖 安世林 李彦荣 刘思强 马志元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7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学习通平台移动教学法在手法治疗骨伤病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102人,移动教学模式)与对照组(99人,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目的研究学习通平台移动教学法在手法治疗骨伤病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20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102人,移动教学模式)与对照组(99人,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理论考核分数以及操作考核分数。结果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重难点掌握、学习效果以及师生互动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的课件制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总分显著高于对照(P<0.05)。试验组学生操作考核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习通平台移动教学法在骨伤疾病手法治疗的教学中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满意度、知识内化速度及考核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教学 骨伤病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震区转诊骨伤病员15例康复护理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荣风芹 赛小珍 李英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第12期1577-1578,共2页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虽然不能到达抗震救灾一线,但在后方全力以赴救治震区转诊伤员。5月23日我院接收由成都军区总院转诊的地震骨伤病员15名,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并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虽然不能到达抗震救灾一线,但在后方全力以赴救治震区转诊伤员。5月23日我院接收由成都军区总院转诊的地震骨伤病员15名,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并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骨伤病 康复护理 功能恢复
下载PDF
1670例车祸事故致骨伤病人早期心理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虎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44-144,F003,共2页
关键词 骨伤病 心理障碍 治疗护理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治疗骨伤病症举隅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旭晴 《中国中医急症》 2002年第4期267-267,共1页
关键词 骨伤病 桃红四物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王功国诊治骨伤病经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胜 王均动 +1 位作者 刘胜贵 王功国(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1期56-59,共4页
介绍王功国教授治疗骨伤病经验。王教授认为骨折患者常虚实夹杂,主张祛瘀不忘扶正,后期治疗重在补肾通络,提倡使用膏方;治骨折肿痛宜先治肿,肿消则痛减,并主导研制了消肿止痛纱;对创伤性骨髓炎者治以清热化腐生肌法,创清热化腐生肌膏;... 介绍王功国教授治疗骨伤病经验。王教授认为骨折患者常虚实夹杂,主张祛瘀不忘扶正,后期治疗重在补肾通络,提倡使用膏方;治骨折肿痛宜先治肿,肿消则痛减,并主导研制了消肿止痛纱;对创伤性骨髓炎者治以清热化腐生肌法,创清热化腐生肌膏;在正骨手法方面,强调医者应勤于练习,达到“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对于骨折的整复,提倡摒弃僵硬的石膏外固定,使用轻便透气的杉树皮夹板固定;骨折内固定手术时实行钻头颗粒骨回植,以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功国 骨伤病 祛瘀扶正 补肾通络 消肿止痛 清热化腐生肌 正骨手法 杉树皮夹板 钻头颗粒骨回植
下载PDF
影响老年骨伤病人功能锻炼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素珍 《现代护理》 2002年第5期380-380,共1页
目的 使老年骨伤病人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达到功能恢复。方法 分析本科近两年老年骨伤病人为何不能进行合理有效功能锻炼并制定对策。结果 影响老年骨伤病人功能锻炼的主要原因有:病人方面的疼痛、肿胀、活动无耐力、知识缺乏、... 目的 使老年骨伤病人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达到功能恢复。方法 分析本科近两年老年骨伤病人为何不能进行合理有效功能锻炼并制定对策。结果 影响老年骨伤病人功能锻炼的主要原因有:病人方面的疼痛、肿胀、活动无耐力、知识缺乏、局部外固定的影响以及消极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方面的责任心不强、知识缺乏及人员相对不足。结论 主要针对以上两方面原因并制定对策就能使老年骨伤病人的功能恢复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 老年病人 功能锻炼 原因 对策 骨伤病
下载PDF
五花汤加减治疗骨伤病术后引起脾胃气滞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蔡永年 卢建华 俞杭平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脾胃气滞 骨伤病 手术后 五花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