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3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上调成骨细胞中骨保护素的作用途径
1
作者 李家乐 罗达胜 +2 位作者 郑刘杰 刘伟 姚运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94-4201,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上调的刺猬蛋白信号将导致骨关节炎标志物蛇毒蛋白Runx2、聚蛋白多糖酶5、COL10A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升高,而抑制刺猬蛋白能减轻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猜测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能够通过印度刺猬蛋白(Indian hedgehog prote... 背景:研究发现上调的刺猬蛋白信号将导致骨关节炎标志物蛇毒蛋白Runx2、聚蛋白多糖酶5、COL10A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升高,而抑制刺猬蛋白能减轻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猜测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能够通过印度刺猬蛋白(Indian hedgehog protein,IHH)信号通路影响成骨细胞来影响骨的形成。目的:探索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对软骨下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骨关节炎患者的胫骨平台标本,使用酶解法提取软骨细胞,利用酶预消化+骨块法提取成骨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荧光鉴定软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荧光鉴定成骨细胞,在海藻酸钠珠中以维持软骨细胞表型,将其与成骨细胞共培养,共培养系统中分别加入IHH信号通路的抑制剂(Cyclopamine,10 nmol/L)和激活剂(Purmorphamine,10 nmol/L),48 h后收集各组成骨细胞,利用qRT-PCR检测成骨细胞中Gli1、骨保护素、Runx2、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碱性磷酸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ligand,RANKL)以及骨钙素等基因mRNA的表达;利用Westernblot检测各处理组的成骨细胞中GLi1、骨保护素、RANK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共同培养时,成骨细胞中GLi1、骨保护素、RUNX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的mRNA表达水平相对降低(P<0.05);加入IHH抑制剂(Cyclopamine)后,IHH信号通路目的基因Gli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加入IHH信号通路激活剂(Purmorphamine)后,Gli1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骨保护素在实验中表现出与Gli1相同的变化趋势。②成骨细胞骨保护素/RANKL比值测定结果显示,与骨保护素的趋势相同。③结果表明,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能够促进成骨细胞中Gli1、骨保护素、Runx2等蛋白的表达;其中骨保护素的上调与IHH信号通路相关;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能够通过IHH信号通路上调成骨细胞骨保护素的表达进而上调骨保护素/RANKL的比值,这将有助于软骨下骨中的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细胞 细胞 印度刺猬信号通路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调节骨代谢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的应用
2
作者 周静 张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36-3742,共7页
背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偶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调节骨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着免疫系统、骨的再生和重塑,与牙槽骨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建密切相关。目的:分析总结... 背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是偶联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是调节骨代谢的关键因子,影响着免疫系统、骨的再生和重塑,与牙槽骨的生理性及病理性改建密切相关。目的:分析总结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及其靶向治疗在口腔领域应用研究中的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骨保护素,抗RANKL抗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牙周炎,正畸牙移动,种植,牙齿萌出,根尖周病变,牙槽骨吸收”,英文检索词为“OPG,anti-RANKL antibody,RANKL,periodontitis,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implant,tooth eruption,periapical lesion,alveolar bone resorption”,最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来治疗口腔疾病;②局部和全身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抑制牙周炎、种植体周围炎、根尖周病变的进展,且其在预防正畸后复发、增强正畸支抗和种植体骨结合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③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过靶向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来治疗口腔疾病;④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可以加速正畸牙移动、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正畸并发症的发生;⑤虽然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治疗存在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合理应用如应用前排除危险因素,应用期间定期口腔维护、避免创伤性牙槽手术等措施来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抗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牙槽吸收
下载PDF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
3
作者 刘红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咬合力与咀嚼效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7.00%(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升高,V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咬合力与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OPG水平升高,RANKL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OPG水平高于对照组,RANK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RP(4.02±1.07)mg/L、TNF-α(3.07±0.68)ng/L、IL-6(1.03±0.2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7.36±1.68)mg/L、(5.98±0.89)ng/L、(1.79±0.33)ng/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确切,能够促进咀嚼功能的改善,减轻疼痛程度,还可调节OPG,减轻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 多次法根管 咀嚼功能 血清骨保护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骨保护素及骨代谢状态与老年高血压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邬甦 王晓磊 +2 位作者 聂磊 胡杰 龚爱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2-564,共3页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及骨代谢指标对老年高血压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病患者240例(年龄>65岁),根据《2018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分为高血压组(120例),非高压组(120例)。同时记录血脂、体重指数(BMI)、骨密度。骨保护素(...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及骨代谢指标对老年高血压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老年慢性病患者240例(年龄>65岁),根据《2018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分为高血压组(120例),非高压组(120例)。同时记录血脂、体重指数(BMI)、骨密度。骨保护素(OPG),Ⅰ型胶原氨基端肽(P1N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CTX)、25羟维生素D(25(OH)D)、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采用t检验对连续变量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收缩压、baPWV的相关性;baPWV与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进行检验。结果两组年龄、吸烟率、收缩压、骨密度脂蛋白、OPG、血清25(OH)D、骨密度异常率、baPWV差异显著(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PWV与年龄、OPG、25(OH)D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OPG、25(OH)D水平明显升高,大动脉僵硬度也随之增加;OPG、25(OH)D可能与老年高血压的动脉僵硬度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代谢状态 高血压 质疏松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骨保护素和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5
作者 郑奔容 唐喜香 +2 位作者 江博雄 李梅 王一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998,共8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和可溶性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水平与可能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AD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68例T2DM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者,利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OPG和sRANKL水平,同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和可溶性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水平与可能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AD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68例T2DM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者,利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OPG和sRANKL水平,同时利用心脏彩超测定T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E/A<1定义为LADD。进一步将T2DM患者分为E/A≥1和E/A<1两个亚组。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logistics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估血清OPG和sRANKL与T2DM患者可能LADD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T2DM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而sRANKL水平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32)。亚组分析则显示E/A<1组的OPG水平较E/A≥1组升高(P<0.01),而sRANKL降低(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OPG水平与E/A比值呈负相关,而sRANKL则与E/A比值呈正相关。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OPG水平[OR(95%CI)=1.068(1.031,1.106),P<0.001]和sRANKL水平[OR(95%CI)=0.976(0.959,0.992),P=0.003]与T2DM患者可能LVDD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OPG与sRANKL诊断糖尿病患者可能LADD的敏感性为78.13%,特异性为88.3%(曲线下面积:0.857;95%CI=(0.768,0.946);P<0.001)。【结论】T2DM患者血清中升高的OPG和降低的sRANKL水平提示其可能与LADD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骨保护素 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骨保护素对大鼠脑出血后iNOS表达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李玲 毕晓芳 +4 位作者 李晶 杨丽 尤吉栋 刘欣 白向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38-340,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对大鼠脑出血后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CH组、OPG组,每组又分为12 h、24 h、72 h共3个亚组。在各个时间点进行Bederson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iNOS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对大鼠脑出血后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CH组、OPG组,每组又分为12 h、24 h、72 h共3个亚组。在各个时间点进行Bederson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iNOS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12 h神经功能缺损最重,之后症状逐渐减轻。12 h ICH组、OPG组与Sham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含水量比较,12 h、24 h、72 h,ICH组、OPG组与Sha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 OPG组与ICH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肿周围脑组织中iNOS的表达:12 h、24 h、72 h,OPG组、ICH组与Sha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 OPG组明显高于ICH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侧脑室注入重组OPG可引起血肿周围iNOS的表达显著增加,OPG可能增加脑出血后的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骨保护素 INOS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对人牙周膜细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汤盟 崔占琴 +3 位作者 王阳阳 陈增国 李文静 张翠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532,共12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低能量激光(LLL)对受静压力刺激的人牙周膜细胞(HPDL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以期探究LLL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炎症及正畸治...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低能量激光(LLL)对受静压力刺激的人牙周膜细胞(HPDL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以期探究LLL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炎症及正畸治疗过程中骨改建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DLC,模拟正畸加力,结合LLL照射,将所培养细胞随机分为4组:低糖型杜氏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压力刺激(A组),高糖型DMEM+压力刺激(B组),低糖型DMEM+LLL照射+压力刺激(C组),高糖型DMEM+LLL照射+压力刺激(D组),其中C、D组根据给予的激光能量密度值不同又分C1、D1组(能量密度值:3.75 J/cm2)和C2、D2组(能量密度值:5.625 J/cm2)。根据已有分组,对A、B、C、D组细胞进行加力,对C、D组细胞在细胞加力前进行LLL照射。分别观察0、12、24、48、72 h,定时提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不同时段IL-6、TNF-α、OPG、RANKL的蛋白表达。结果1)在持续静压力刺激下,HPDLC分泌的IL-6、TNF-α浓度随时间逐渐上升;12 h后IL-6、TNF-α的浓度在A组与B、C1、C2组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1、D2组组间两两比较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OPG蛋白浓度在24h之前呈现出上升趋势,24h后随时间出现下降趋势;RANKL蛋白浓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OPG/RANKL比值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持续静压力刺激12h后,A组与B、C1、C2组,B组与D1、D2组组间两两比较的OPG、RANKL及OPG/RANKL的比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高糖环境持续静压力刺激下,HPDLC分泌的IL-6、TNF-α浓度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OPG的表达水平降低,RANKL的表达水平增加,OPG/RANKL的比值减小,提示高糖环境会促进骨吸收反应的发生;给予LLL照射干预后发现,IL-6、TNF-α的浓度出现下降,表明其可拮抗高糖环境所致的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并且能上调人HPDLC中OPG的表达,下调HPDLC中RANKL的表达,从而上调OPG/RANKL的比值,逆转高糖所致的骨代谢失衡。2)在3.75~5.625J/cm2这一能量密度范围内,随着给予的激光能量密度值的增大,其表现出的降低炎症因子及对HPDLC骨代谢的调控作用增强,提示在一定范围内,LLL调节骨改建的能力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环境 白细胞介-6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人牙周膜细胞 低能量激光
下载PDF
甾体类激素对梅花鹿鹿茸间充质干细胞骨保护素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邢宝瑞 赵海平 +7 位作者 李光玉 孙红梅 马泽芳 谭展清 胡肖 李晨莹 吴建华 刘振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3-449,共7页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量的上调可通过抑制骨质流失的作用来改善骨骼的动态平衡,在前期OPG的表达检测过程中,OPG在鹿茸间充质干细胞(Antler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Cs)成骨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但在RMCs成骨后较对照诱导组...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量的上调可通过抑制骨质流失的作用来改善骨骼的动态平衡,在前期OPG的表达检测过程中,OPG在鹿茸间充质干细胞(Antler mesenchymal stem cells,RMCs)成骨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但在RMCs成骨后较对照诱导组并没有显著差异。由于梅花鹿外周血甾体类激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E_(2))、甲状旁腺素1-34(Parathyroid hormone 1-34,PTH 1-34)]与鹿茸骨化密切相关,尚不清楚RMCs成骨的分子机制,据此推测,RMCs表达的OPG可能受甾体类激素的调控。本研究旨在探索甾体类激素(E_(2)和PTH 1-34)对OPG表达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qRT-PCR、Western Blot、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等方法探索了甾体类激素对RMCs增殖、OPG表达和成骨的影响。结果表明,RMCs在成骨分化过程中,PTH 1-34对RMCs增殖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可显著促进OPG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破骨,通过上调成骨转录因子SP7和BGN的mRNA表达来促进成骨;E_(2)显著抑制RMCs的增殖,可通过下调OPG蛋白和SP7基因的表达来抑制RMCs成骨。综上,PTH 1-34可上调OPG蛋白的表达,对RMCs成骨具有促进作用;E_(2)可下调OPG蛋白的表达,对RMCs成骨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体类激 鹿茸 间充质干细胞 骨保护素 诱导
下载PDF
小剂量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保护素的影响
9
作者 曾蜀春 简讯 +1 位作者 马懿 张颖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保护素(OPG)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MHD患者开展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对象分为两组,基础组予以基础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基础组方法治疗的同时采用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 目的:分析小剂量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骨保护素(OPG)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MHD患者开展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对象分为两组,基础组予以基础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基础组方法治疗的同时采用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共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血清OPG水平、骨密度T值变化,治疗期间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OP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基础组治疗前后血清O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OPG高于基础组(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T值均下降且研究组高于基础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低于基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HD患者采用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可显著增加OPG水平,减少骨质疏松症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三醇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保护素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分析
10
作者 许晓辉 张勇 +2 位作者 蒋燕成 孙炜俊 张华昆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90-195,共6页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L)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 目的分析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2κB,RANKL)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每组各20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通过摘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1个月后治疗组采取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未治疗组采取安慰剂治疗。分别在给药前、给药2个月后比较3组间OPG、RANK、RANKL表达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水平,并比较治疗组给药前与给药2个月后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同期未治疗组的OPG表达水平与血钙、血磷、骨钙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RANK、RANKL表达水平与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OPG表达水平与血钙、血磷、骨钙素水平高于治疗前,RANK、RANKL表达水平与BA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OPG表达水平与血钙水平高于未治疗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磷、骨钙素水平高于未治疗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ANK、RANKL表达水平低于未治疗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BAP水平低于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大鼠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阿仑膦酸钠通过调节OPG/RANK/RANKL信号通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阿仑膦酸钠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下载PDF
氢氧化钙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牙髓炎患者血清NO和骨保护素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包丽娜 邹永艳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788-1789,共2页
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牙髓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骨保护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牙髓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氢氧钙组与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 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对牙髓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骨保护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牙髓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氢氧钙组与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黏固粉进行封洞与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封洞与根管填充,两组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 氢氧化钙组术后3 d的疼痛分级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氢氧化钙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牙周PD与AL值都低于治疗前,且氢氧化钙组低于对照组(P<0.05)。氢氧化钙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NO水平、骨保护素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氢氧化钙组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氢氧化钙联合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牙髓炎患者的应用能抑制NO的释放与促进骨保护素的表达,能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也可促进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钙 开髓减压引流术 牙髓炎 一氧化氮 骨保护素
下载PDF
血清骨保护素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表达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汤勇 曾昭池 +2 位作者 朱志勇 袁永端 余明阳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骨保护素(OPG)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2医院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84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收集80例同期在本院进行... 目的探究血清骨保护素(OPG)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2医院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84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收集80例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中OPG的表达情况;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根据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再将其分为良好组(优秀+良好)与不良组(一般+较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OPG的表达,并根据其表达绘制ROC曲线,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观察组血清中OPG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血清中OPG表达水平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临床疗效评估显示,优秀24例,良好33例,一般18例,较差9例;不同疗效患者之间术前血清OPG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效越差,术前血清OPG表达水平越高。良好组术前OPG表达水平低于不良组(P<0.05);OPG预测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95%CI:0.673~0.8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OPG水平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OPG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术后存在差异表达,疗效越差的患者术前血清中OPG水平越高,术前OPG水平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髋关节置换 危险因
下载PDF
间歇性负压培养对人BMSCs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治 张银刚 +2 位作者 刘淼 郭雄 许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负压对体外培养的人BMSCs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mRNA和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由2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自愿捐赠骨髓,分离并体外培养人BMS... 目的探讨间歇性负压对体外培养的人BMSCs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mRNA和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由2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自愿捐赠骨髓,分离并体外培养人BMSCs,取第3代细胞。实验组进行负压诱导,设置压力为50kPa,30min/次,2次/d,间歇性负压干预2周;对照组于普通CO2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OPG mRNA和OPGL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略低于对照组,细胞逐渐由梭形向多角形转变,有数个突起,数目和形态不定,10~14d细胞融合成单层,2周后逐渐形成多个散在致密岛状结构;对照组细胞大部分为梭形。间歇性负压培养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OPG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OPG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OPGL mRNA与OPG mRNA比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间歇性负压促进人BMSCs OPG表达,同时抑制其OPGL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负压 BMSCS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配体
下载PDF
钴铬离子对成骨细胞细胞毒性及对其分泌骨保护素及其配体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戴闽 袁晓军 +4 位作者 程细高 张斌 詹平 漆启华 熊建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观察金属Co2+、Cr3+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细胞毒性以及在Co2+、Cr3+离子刺激下对成骨细胞分泌RANKL、OPG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对培养上清液RANKL、OPG浓度进行检测。[结果]MTT显... [目的]观察金属Co2+、Cr3+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细胞毒性以及在Co2+、Cr3+离子刺激下对成骨细胞分泌RANKL、OPG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对培养上清液RANKL、OPG浓度进行检测。[结果]MT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钴铬离子使成骨细胞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成骨细胞暴露在钴铬离子下,与对照组相比,24 h、48 h后:OPG的分泌分别增长32.1%、17.8%(P<0.05);RANKL的分泌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1.6倍、13.8倍(P<0.05);RANKL/OPG比率分别升高51.4倍、12.3倍。[结论]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有细胞毒性,可刺激成骨细胞释放RANKL、OPG,并上调RANKL/OPG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离子 铬离子 细胞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配体
下载PDF
伤科接骨片对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翁春辉 赖晓宇 +2 位作者 詹春华 戴丽冰 钟志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片饲料。分别于建模后第7、14、28、56天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收集下颌骨缺损处骨组织块。采用RT-PCR技术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染色强度和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下颌骨组织OPGmRNA表达在建模后第7天显著上调(P<0.05),OPGL mRNA表达在建模后第14天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伤科接骨片组建模后第14、28、56天OPGmRNA表达均上调明显(P<0.05),骨组织阳性染色更强,面积更广,建模后第14天OPGL mRNA表达下调明显(P<0.05),骨组织阳性染色更弱,面积更小,OPG mRNA/OPGL mRNA比值在建模后第14、28、56天明显上调(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OPGmRNA、OPGL 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缺损 伤科接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配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林 海涌 +4 位作者 曲铁兵 陶天遵 刘忠厚 周君琳 杜心如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骨重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中采用梯度离心法和酶消化法分别获得人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并将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骨重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中采用梯度离心法和酶消化法分别获得人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并将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指标检测、细胞染色和矿化结节测定等方法,确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和分化程度。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生化指标稳定。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后,碱性磷酸酶分泌明显增加,可以产生大量的矿化结节,具有成熟成骨细胞的表型特征。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在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明显升高,而骨保护素配体的表达则逐渐下降。细胞中OPGmRNA表达在第21天时达到最大,约为未分化时水平的2.5倍。而OPGLmRNA表达减少为未分化时1/2;细胞中OPG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提高约为未分化细胞的6倍。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表达逐渐升高而骨保护素配体表达显著降低,两者比值的逐渐增大,从而发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这可能是协调骨重建周期有序进行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配体 髓基质细胞 细胞
下载PDF
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义刚 陶天遵 +5 位作者 陶树清 刘枫晨 徐强 王立春 吉光荣 吴丽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hIGF 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 1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 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 ,在rhI...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hIGF 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 1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 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 ,在rhIGF 1为 0ng/ml,10ng/ml,2 0ng/ml,5 0ng/ml的浓度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 ,MTT法、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 (OCN)测定细胞增殖和分化 ,RT PCR测定rhIGF 1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骨细胞在 7d可铺满瓶壁 ,3 0d可形成钙结节 ,rhIGF 1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和OGN的分泌 ,促进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的表达 ,以促进骨保护素表达明显 ,在rhIGF 1为 10ng/ml时作用明显。结论rhIGF 1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的表达 ,骨保护素mRNA表达显著。rhIGF 1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 ,使骨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GF-1 细胞增殖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配体 MRNA 质疏松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血浆骨保护素及白介素-37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苍春阳 战东宇 +3 位作者 张娜 赵丽 孙智睿 赵娜 《系统医学》 2023年第6期15-18,2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骨保护素(OPG)及白介素-37(IL-37)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冠脉造影检测的95例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AD... 目的分析血浆骨保护素(OPG)及白介素-37(IL-37)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冠脉造影检测的95例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为狭窄<50%非梗阻性CAD组(n=25)和狭窄≥50%的SAP组(n=24)、UAP组(n=23)、AMI组(n=23),另选取同期无CAD的2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浆OPG和IL-37水平与CAD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LVEDD、Gensini评分及OPG、IL-37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IL-37、OPG与Gensini评分和LVEDD均呈显著正相关(r_(IL 37-Gensini评分)=0.736、r_(IL-37-LVEDD)=0.808、r_(OPG-Gensini评分)=0.687、r_(OPG-LVEDD)=0.748,P<0.001)。结论OPG、IL-37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正相关,并且可能成为未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骨保护素 白介-37 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
下载PDF
人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骨保护素及其配体基因表达的PKA、PKC信号传导通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莹 朱萍 +2 位作者 王伟铭 李娅 陈楠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95,299,共4页
目的探讨PTH调节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胎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在细胞培养5 d和6 d后,分别加入抑制PKC和PKA传导通路的Calphostin-C 500 nmol/L24 h和H-89 30μmol/L 4 h。在细胞培养5 d后,加入刺... 目的探讨PTH调节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胎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在细胞培养5 d和6 d后,分别加入抑制PKC和PKA传导通路的Calphostin-C 500 nmol/L24 h和H-89 30μmol/L 4 h。在细胞培养5 d后,加入刺激PKC传导通路的PMA10-7mol/L24 h后,分别加入和不加入hPTH(1-34)100 ng/ml,继续培养2 h和6 h分别收集细胞,采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OPG和RANKL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PKA通路抑制剂H-89 30μmol/L能显著改变100 ng/ml hPTH(1-34)导致的OPG和RANKL基因的表达趋势,表现为上调OPG基因和下调RANKL基因(35%和59%)。而PKC通路激动剂和抑制剂对100 ng/ml hPTH(1-34)导致的OPG和RANKL基因的表达趋势无影响。结论hPTH持续刺激上调RANKL基因,下调OPG基因的表达,主要是通过PKA通路介导,在此过程中,PKC通路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甲状旁腺激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配体 传导通路
下载PDF
骨保护素及其配体在牙正畸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蓬 周健 +1 位作者 唐丽丽 王元银 《医学综述》 2007年第8期605-607,共3页
骨保护素(OPG)是生理性的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因子,而骨保护素配体(OPGL)是能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并参与破骨细胞功能调节的细胞因子。牙周膜细胞可表达OPG和OPGL,揭示了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细胞可能是通过OPG/OPGL系统来调... 骨保护素(OPG)是生理性的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因子,而骨保护素配体(OPGL)是能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并参与破骨细胞功能调节的细胞因子。牙周膜细胞可表达OPG和OPGL,揭示了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细胞可能是通过OPG/OPGL系统来调节牙槽骨代谢的。OPG和OPGL在多种骨病和牙正畸的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动 正畸学 骨保护素 骨保护素配体 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