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性负压培养对人BMSCs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治 张银刚 +2 位作者 刘淼 郭雄 许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负压对体外培养的人BMSCs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mRNA和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由2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自愿捐赠骨髓,分离并体外培养人BMS... 目的探讨间歇性负压对体外培养的人BMSCs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mRNA和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由2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自愿捐赠骨髓,分离并体外培养人BMSCs,取第3代细胞。实验组进行负压诱导,设置压力为50kPa,30min/次,2次/d,间歇性负压干预2周;对照组于普通CO2培养箱中常规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OPG mRNA和OPGL 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略低于对照组,细胞逐渐由梭形向多角形转变,有数个突起,数目和形态不定,10~14d细胞融合成单层,2周后逐渐形成多个散在致密岛状结构;对照组细胞大部分为梭形。间歇性负压培养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OPG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OPG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OPGL mRNA与OPG mRNA比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间歇性负压促进人BMSCs OPG表达,同时抑制其OPGL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负压 BMSCS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下载PDF
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林 海涌 +4 位作者 曲铁兵 陶天遵 刘忠厚 周君琳 杜心如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骨重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中采用梯度离心法和酶消化法分别获得人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并将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骨重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中采用梯度离心法和酶消化法分别获得人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并将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指标检测、细胞染色和矿化结节测定等方法,确定骨髓基质细胞的功能状态和分化程度。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的骨髓基质细胞和成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生化指标稳定。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后,碱性磷酸酶分泌明显增加,可以产生大量的矿化结节,具有成熟成骨细胞的表型特征。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在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明显升高,而骨保护素配体的表达则逐渐下降。细胞中OPGmRNA表达在第21天时达到最大,约为未分化时水平的2.5倍。而OPGLmRNA表达减少为未分化时1/2;细胞中OPG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提高约为未分化细胞的6倍。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保护素表达逐渐升高而骨保护素配体表达显著降低,两者比值的逐渐增大,从而发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这可能是协调骨重建周期有序进行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髓基质细胞 细胞
下载PDF
rhIGF-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石义刚 陶天遵 +5 位作者 陶树清 刘枫晨 徐强 王立春 吉光荣 吴丽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hIGF 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 1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 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 ,在rhI...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rhIGF 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明确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在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作用机理及rhIGF 1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 2代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 ,在rhIGF 1为 0ng/ml,10ng/ml,2 0ng/ml,5 0ng/ml的浓度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钙结节的形成 ,MTT法、碱性磷酸酶 (ALP)、骨钙素 (OCN)测定细胞增殖和分化 ,RT PCR测定rhIGF 1对成骨细胞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成骨细胞在 7d可铺满瓶壁 ,3 0d可形成钙结节 ,rhIGF 1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和OGN的分泌 ,促进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的表达 ,以促进骨保护素表达明显 ,在rhIGF 1为 10ng/ml时作用明显。结论rhIGF 1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及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mRNA的表达 ,骨保护素mRNA表达显著。rhIGF 1可能通过影响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而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平衡 ,使骨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GF-1 细胞增殖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MRNA 质疏松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骨保护素配体在犬乳恒牙替换阶段的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白玉娣 杨富生 高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57-259,i003,共4页
目的 :观察犬乳恒牙替换中骨保护素配体 (osteoprotegerinligand ,OPGL)的表达 ,探讨其所起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GL在犬乳恒牙替换期中的表达。结果 :OPGL的阳性信号出现在乳牙根吸收面、牙囊周围和接近牙胚的牙槽骨陷... 目的 :观察犬乳恒牙替换中骨保护素配体 (osteoprotegerinligand ,OPGL)的表达 ,探讨其所起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GL在犬乳恒牙替换期中的表达。结果 :OPGL的阳性信号出现在乳牙根吸收面、牙囊周围和接近牙胚的牙槽骨陷窝中的破骨细胞 ,恒牙胚的成釉细胞、釉质、成牙本质细胞亦表达阳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恒牙替换 骨保护素配体 细胞
下载PDF
骨保护素配体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范伟 张华 +5 位作者 喻茂娟 周琳业 韦艳 谢春 葛庆华 方士杰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讨燃煤型氟中毒对大鼠OPGL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体质量均衡随机分为5组(组内雌雄各半):高氟组、高氟偏食组、低氟组、低氟...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讨燃煤型氟中毒对大鼠OPGL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体质量均衡随机分为5组(组内雌雄各半):高氟组、高氟偏食组、低氟组、低氟偏食组、对照组(实验中所设偏食组为相对于对照组的低钙偏食)。以氟中毒病区煤烘玉米为主要饲料,复制氟中毒动物模型。对其胫骨干骺端进行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GL在大鼠胫骨干骺端的表达。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大鼠牙氟、骨氟。结果①OPGL表达水平:高氟组(118.62±1.27)、高氟偏食组(97.62±1.22)、低氟组(156.25±1.02)、低氟偏食组(145.25±1.25)大鼠干骺端OPGL表达增高,与对照组(189.23±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偏食组与高氟组、低氟偏食组与低氟组比较,OPGL表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骨病理改变:高氟、低氟组大鼠骨皮质厚度增加、密度增高,骨小梁成骨细胞数轻度增加,湿示成骨活跃:高氟偏食组大鼠胫骨骨皮质密质骨出现松质化。③骨密度:高氟偏食组大鼠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实验组高于对照组,高氟组、低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牙氟、骨氟:各染氟组牙氟、骨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过量氟造成骨转换增高,氟可通过增强OPGL的表达来加强破骨细胞的活性;②低钙偏食可使氟骨症破骨性骨吸收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中毒 骨保护素配体 组织
下载PDF
RNAi法特异性抑制骨保护素配体 被引量:2
6
作者 戴先文 王全平 +3 位作者 杨旻 李立文 韩利华 胡蕴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22-825,共4页
目的 :构建能产生与骨保护素配体 (OPGL)同源的发卡结构小干预RNA (siRNA)的载体并验证其对OPGLmRNA的抑制效应 .方法 :根据大鼠的OPGL的基因序列 ,参考OPGLmRNA的空间结构 ,设计发卡结构siRNA模版 ,并构建由U6启动子引导产生siRNA的质... 目的 :构建能产生与骨保护素配体 (OPGL)同源的发卡结构小干预RNA (siRNA)的载体并验证其对OPGLmRNA的抑制效应 .方法 :根据大鼠的OPGL的基因序列 ,参考OPGLmRNA的空间结构 ,设计发卡结构siRNA模版 ,并构建由U6启动子引导产生siRNA的质粒载体 .转染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4 8h后提取细胞总RNA ,RT PCR ,以OPGL与内参 β actin扩增产物的吸光度比值来反映OPGL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成功获得U6启动子引导产生siRNA的质粒载体 ,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细胞中OPGLmRNA的表达量随着质粒载体量的增加而减少 .结论 :U6启动子引导产生siRNA的质粒载体能有效地减低OPGLmRNA的表达量从而抑制OPGL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配体 RNA干预 髓基质细胞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对人成骨样细胞白介素-6,骨保护素配体/骨保护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乔礼芬 刘晓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PGE2)对人成骨瘤细胞MG-63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L 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NF-κB,RANKL)表达的调节,探讨PGE引发骨吸收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瘤...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2(PGE2)对人成骨瘤细胞MG-63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L 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NF-κB,RANKL)表达的调节,探讨PGE引发骨吸收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瘤细胞株(MG-63),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PGE2进行干预试验,用钙估法显示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用MTT法测定PGE2对MG-63细胞刺激增殖作用;提取总RNA进行半定量逆转录PCR分析,检测IL-6,OPG,RANKL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PGE2减少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的上调IL-6mRNA,RANKL/OPG mRNA水平。结论PGE2可以通过IL-6,RANKL/OPG mRNA基因水平的上调,促进骨吸收,此可能为PGE2导致溶骨性病变的重要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E2 白细胞介-6 骨保护素配体 保护
下载PDF
骨保护素配体在大鼠牙龈炎症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春晖 李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6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在鼠炎症性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方法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用丝线结扎大鼠第二磨牙并喂高糖水方法建立牙龈炎模型,术后1周处死动物,制作组织标本,用免疫...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在鼠炎症性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方法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用丝线结扎大鼠第二磨牙并喂高糖水方法建立牙龈炎模型,术后1周处死动物,制作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GL在大鼠牙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术后3d局部检查即显示牙龈组织探诊出血;术后1周牙龈探诊出血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OPGL在鼠炎症性牙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增多;OPGL表达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牙龈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对照组牙龈组织内OPGL阳性表达细胞数目较少。结论大鼠炎症性牙龈组织中OPGL表达升高,提示OPGL可能与牙龈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炎 骨保护素配体 大鼠
下载PDF
钴铬离子对成骨细胞细胞毒性及对其分泌骨保护素及其配体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戴闽 袁晓军 +4 位作者 程细高 张斌 詹平 漆启华 熊建卫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观察金属Co2+、Cr3+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细胞毒性以及在Co2+、Cr3+离子刺激下对成骨细胞分泌RANKL、OPG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对培养上清液RANKL、OPG浓度进行检测。[结果]MTT显... [目的]观察金属Co2+、Cr3+离子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的细胞毒性以及在Co2+、Cr3+离子刺激下对成骨细胞分泌RANKL、OPG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对培养上清液RANKL、OPG浓度进行检测。[结果]MTT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钴铬离子使成骨细胞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成骨细胞暴露在钴铬离子下,与对照组相比,24 h、48 h后:OPG的分泌分别增长32.1%、17.8%(P<0.05);RANKL的分泌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1.6倍、13.8倍(P<0.05);RANKL/OPG比率分别升高51.4倍、12.3倍。[结论]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有细胞毒性,可刺激成骨细胞释放RANKL、OPG,并上调RANKL/OPG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离子 铬离子 细胞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下载PDF
伤科接骨片对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翁春辉 赖晓宇 +2 位作者 詹春华 戴丽冰 钟志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片饲料。分别于建模后第7、14、28、56天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收集下颌骨缺损处骨组织块。采用RT-PCR技术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染色强度和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下颌骨组织OPGmRNA表达在建模后第7天显著上调(P<0.05),OPGL mRNA表达在建模后第14天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伤科接骨片组建模后第14、28、56天OPGmRNA表达均上调明显(P<0.05),骨组织阳性染色更强,面积更广,建模后第14天OPGL mRNA表达下调明显(P<0.05),骨组织阳性染色更弱,面积更小,OPG mRNA/OPGL mRNA比值在建模后第14、28、56天明显上调(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OPGmRNA、OPGL 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缺损 伤科接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假体周围骨溶解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庆 朱振安 +4 位作者 孙月华 唐坚 汤亭亭 戴尅戎 姚晓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47-750,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模拟聚乙烯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观察骨溶解的组织学反应和界膜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保护素(OPG)和骨保护素配体(OPGL)的变化,了解上述物质在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实验选用SPF级雄...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模拟聚乙烯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观察骨溶解的组织学反应和界膜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保护素(OPG)和骨保护素配体(OPGL)的变化,了解上述物质在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实验选用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经双侧膝关节向股骨远端植入钛合金棒,术后2、4、6、8、10周分别向左侧膝关节注入聚乙烯颗粒,右侧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材,观察界膜的组织学改变、TNF-α的浓度和OPG、OPGL的mRNA含量变化。所得数据选用配剥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注射颗粒侧钛合金棒周围有明显界膜形成,界膜中的TNF-α也有明显增高。RT-PCR半定量分析发现,注射颗粒侧界膜组织中OPG mRNA水平低于对照侧,而OPGL mRNA水平则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聚乙烯颗粒可引起钛合金棒周围多种细胞参与的异物肉芽肿反应,成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OPGL的合成增加而OPG的合成减少,此过程可能与TNF-α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颗粒 溶解 肿瘤坏死因子-Α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原文传递
人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骨保护素及其配体基因表达的PKA、PKC信号传导通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钱莹 朱萍 +2 位作者 王伟铭 李娅 陈楠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95,299,共4页
目的探讨PTH调节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胎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在细胞培养5 d和6 d后,分别加入抑制PKC和PKA传导通路的Calphostin-C 500 nmol/L24 h和H-89 30μmol/L 4 h。在细胞培养5 d后,加入刺... 目的探讨PTH调节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胎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在细胞培养5 d和6 d后,分别加入抑制PKC和PKA传导通路的Calphostin-C 500 nmol/L24 h和H-89 30μmol/L 4 h。在细胞培养5 d后,加入刺激PKC传导通路的PMA10-7mol/L24 h后,分别加入和不加入hPTH(1-34)100 ng/ml,继续培养2 h和6 h分别收集细胞,采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OPG和RANKL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PKA通路抑制剂H-89 30μmol/L能显著改变100 ng/ml hPTH(1-34)导致的OPG和RANKL基因的表达趋势,表现为上调OPG基因和下调RANKL基因(35%和59%)。而PKC通路激动剂和抑制剂对100 ng/ml hPTH(1-34)导致的OPG和RANKL基因的表达趋势无影响。结论hPTH持续刺激上调RANKL基因,下调OPG基因的表达,主要是通过PKA通路介导,在此过程中,PKC通路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甲状旁腺激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传导通路
下载PDF
骨保护素和骨保护素配体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药物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林 刘清和 +3 位作者 海涌 周君琳 曲铁兵 陶天遵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262,共1页
本实验旨在观察骨保护素(OPG)和骨保护素配体(OPGL)在人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和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和相关药物的影响,探讨其在骨重建过程中的调节机制。
关键词 骨保护素配体 髓基质细胞 分化过程 相关药物 重建过程 表达情况
原文传递
骨保护素及其配体在牙正畸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蓬 周健 +1 位作者 唐丽丽 王元银 《医学综述》 2007年第8期605-607,共3页
骨保护素(OPG)是生理性的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因子,而骨保护素配体(OPGL)是能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并参与破骨细胞功能调节的细胞因子。牙周膜细胞可表达OPG和OPGL,揭示了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细胞可能是通过OPG/OPGL系统来调... 骨保护素(OPG)是生理性的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因子,而骨保护素配体(OPGL)是能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并参与破骨细胞功能调节的细胞因子。牙周膜细胞可表达OPG和OPGL,揭示了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细胞可能是通过OPG/OPGL系统来调节牙槽骨代谢的。OPG和OPGL在多种骨病和牙正畸的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移动 正畸学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细胞
下载PDF
伤科接骨片对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翁春辉 赖晓宇 +2 位作者 詹春华 戴丽冰 钟志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551-1553,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对照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对照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片饲料。分别于建模后7、14、28、56天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收集下颌骨缺损处骨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OPG、OPGL表达分别于建模后第7、14天显著提高(P<0.05),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7、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则提高不明显(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于建模后第14天显著降低(P<0.05),OPG/OPGL比值在建模后第14、28、56天显著上升(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可能通过影响OPG、OPGL的表达而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缺损 伤科接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原文传递
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OPG/OPGL)在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同种骨修复骨缺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华民 陈杰 +2 位作者 刘志权 李琪佳 王志强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0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OPG/OPGL蛋白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同种骨移植修复大鼠桡骨缺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周龄SD大鼠BMSCs体外分离培养,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复合同种骨。同时取8周龄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制备大鼠双侧桡骨中段5mm节... 目的探讨OPG/OPGL蛋白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复合同种骨移植修复大鼠桡骨缺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周龄SD大鼠BMSCs体外分离培养,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复合同种骨。同时取8周龄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制备大鼠双侧桡骨中段5mm节段性骨缺损模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一侧植入BMSCs及同种异体骨颗粒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另一侧植入等量单纯同种异体骨颗粒作为对照组。按术后2、4、8、12周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处死动物并立即于骨缺损部位取材,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OPG、OPGL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所得数据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其平均光密度值(OD值)。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大体形态与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缺损修复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OPG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4、8周实验组OPG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而12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GL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4周实验组OPGL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1,而8、12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缺损修复区OPG、OPGL蛋白表达水平与骨修复愈合程度密切相关。OPG蛋白表达升高,其成骨作用加强,而OPGL蛋白表达则相反。提示OPG的高表达可促进骨愈合,减少骨吸收;反之则促进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髓基质干细胞 缺损 愈合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炎大鼠牙周膜骨保护素及配体的mRNA表达
17
作者 肖立伟 陈扬熙 白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 497-499,5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OPGL)在炎性牙周条件下参与牙移动及牙周改建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牙周炎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OPG及OPGL在牙周组织内表达情况。结果牙周受压后,牙周炎大鼠加力组OPG及OPGL mRNA的阳性信号...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OPGL)在炎性牙周条件下参与牙移动及牙周改建的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牙周炎大鼠磨牙移动过程中OPG及OPGL在牙周组织内表达情况。结果牙周受压后,牙周炎大鼠加力组OPG及OPGL mRNA的阳性信号强度与牙周炎大鼠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平均光密度值在2d组中两者均达到峰值。结论OPG及OPGL在炎症及正畸力联合效应下的牙周改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牙周炎 正畸力
下载PDF
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和环氧合酶-2的表达
18
作者 翁春辉 赖晓宇 +2 位作者 詹春华 戴丽冰 钟志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12-2714,共3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实验组(24只),建立...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实验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分别于建模后3、14、28、56d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然后收集下颌骨缺损处的骨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检测OPG、OPGL、COX-2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结果:兔下颌骨缺损修复过程中,OPG、OPGL、COX-2蛋白和mRNA在不同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高表达(P<0.05),但各指标峰值出现的时间点不同(P<0.01)。OPG,OPGL,COX-2峰值分别出现在建模后3、28、14d。结论: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OPG、OPGL、COX-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环氧合酶-2 下颌缺损
下载PDF
燃煤型氟中毒对大鼠骨保护素及配体表达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范伟 张华 +3 位作者 喻茂娟 周琳业 韦艳 谢春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OPG)、骨保护素配体(OPGL)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燃煤型氟中毒对大鼠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5组(组内雌雄各半):高氟组、高氟偏食组、低...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OPG)、骨保护素配体(OPGL)在燃煤型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燃煤型氟中毒对大鼠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5组(组内雌雄各半):高氟组、高氟偏食组、低氟组、低氟偏食组、对照组。以氟病区煤烘玉米为主要饲料,复制氟中毒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G、OPGL在大鼠胫骨干骺端的表达。结果(1)各染氟组大鼠干骺端OPG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组与低氟组比较,OPG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染氟组大鼠干骺端OPGL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偏食组与高氟组、低氟偏食组与低氟组比较,OPG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量氟造成骨与破骨活动均增强的骨转换增高状态。氟可通过改变OPG和OPGL相对表达的比例影响骨吸收的程度。低钙偏食可促进氟骨症破骨吸收增强,与过量氟对骨骼引起骨转换增强的作用具有同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保护 骨保护素配体
下载PDF
增龄因素对微种植体周围组织骨保护素及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宇 刘健 +2 位作者 王洁丽 潘虹海 杨四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分析正畸力作用下局部骨重建差异,探讨增龄因素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3月龄和6月龄雄性新西兰兔20只为实验动物,每组10只,在兔双侧上颌骨各植入微种植体1枚,共40枚。愈合3周后右侧加载,加载3周后处死,RT-PCR法检测... 目的:分析正畸力作用下局部骨重建差异,探讨增龄因素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3月龄和6月龄雄性新西兰兔20只为实验动物,每组10只,在兔双侧上颌骨各植入微种植体1枚,共40枚。愈合3周后右侧加载,加载3周后处死,RT-PCR法检测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骨保护素(OPG)及其配体(RANKL)mRNA的表达,比较幼年兔和成年兔微种植体支抗周围骨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未加载的微种植体周围骨中OPG、RANKL mRNA表达3月龄组高于6月龄组。加载3周后的微种植体周围骨组织OPG mRNA表达均降低,3月龄组加载压力侧降低最明显;RANKL mRNA表达均升高,3月龄组加载压力侧升高最明显。加载后RANKL/OPG比值均升高,3月龄组压力侧升高最多。结论:3月龄组骨转换活跃,加载后微种植体周围尤其是压力侧骨吸收显著增强,可能导致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下降。6月龄组微种植体支抗周围骨重建相对平缓,有利于种植体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支抗 年龄 保护(OPG) 骨保护素配体(RANK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